•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主要是探討青少年知覺依賴及成就導向父母心理控制、依賴及自我批 評性格及心理健康的關係,尤其是依賴及自我批評性格的中介效果。本章分為四 節,分別是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問題、名詞釋義及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根據 Erikson 的社會發展理論,青少年階段屬於「自我認同與角色混淆」的 階段,也是個體從依賴到獨立自主的重要關鍵時期,因此對於青少年而言,他們 需要有明確的自我觀念,以及足夠的自主性,方能順利建立出自我認同。因此,

青 少 年 若 無 法 在 此 階 段 建 立 自 我 價 值 , 在 未 來 可 能 會 產 生 不 良 的 發 展

(maldevelopment),例如退縮、焦慮、生活無目標以及徬徨無助,或甚至出現攻 擊、犯罪等反社會性行為。因此青少年時期的人格發展,對於青少年未來是相當 重要的。

父母與同儕在青少年階段均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父母是青少年子女的主 要照顧者,因此父母對於青少年子女的教養方式可能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青少年 子女日後人格、個性以及價值觀的形成。因此家庭教育對於青少年子女來說是相 當重要且關鍵的。過去研究指出父母的教養風格(parenting styles)會對於子女的 行為產生影響(Campbell, 1995)。過去在論及父母教養風格時,較常使用 Baumrind 所提出的四種管教風格(parental styles),分別是專制權威(authoritarian)、開明 威信(authoritative)、寬鬆放任(permissive)及漠不關心(uninvolved),來做為 管教子女的指標(1975, 1991)。但父母教養風格無法具體解釋不同類型的教養風 格對子女發展影響的過程,尤其是負面的影響,故較近期學者開始以「父母心理控 制」(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取代「父母教養風格」(引自程景琳,2014, 2015)。

雖然早在 1965 年,Schaefer 就提出「父母心理控制」一詞來表示父母會以隱晦方 式來控制子女的心理,不讓他們成為一個獨立於父母的個體。但直至 1990 年以後,

Barber 才正式將此觀念做了進一步的推展。在論述父母心理控制時,Barber(1996, 2002)特別區分了父母心理控制與行為控制(behavioral control)的不同。行為控 制是指父母管教子女的行為,藉此規範子女的不當行為,促進子女自律及合乎社 會規範;心理控制則是指父母企圖將自身的思維強加在子女身上(intrude into),

企圖控制子女的心理和情感,它是一種隱匿式的操弄與強制,是父母干預子女心 理自主的控制手段,通常被視為是一種負面形式的控制,會對子女的內隱性行為

(如:憂鬱與焦慮)、外顯性行為(如:攻擊及偏差行為)及學業成就等造成影響

2

(Barber, 1996),其中又以對青少年子女的影響最為明顯(Barber & Harmon, 2002)。

實徵研究發現父母心理控制與青少年子女的飲食失調症(eating disorders)

(Jensen & Barber, 1995)、孤寂感(Freeman & Barber, 1996)、反社會行為(Tu, Lee

& Chen, 2012)、焦慮 (Nanda, 2012)、憂鬱(Tu, Lee, Chen & Kao, 2014)等負面影響 有關。國內的研究也發現青少年知覺父母心理控制與自我控制(金炫泰,2010;

郭芳君,2003)、焦慮、憂鬱、憤怒、偏差行為、自我概念(梅淑鶯,2012)、心 理資本、學習投入程度(黃郁婷,2013)、關係攻擊、關係受害、社交焦慮(程景 琳,2014)、主控感以及自我分化(吳宜蓁,2015)皆有相關。由此可知過去研 究大多支持父母心理控制會對青少年子女的內隱性及外顯性行為帶來負面的影 響。

然而,父母心理控制是透過何種路徑影響子女的內隱或外顯行為呢?由於 Barber 對於心理控制的定義較為一般性,並沒有區分心理控制的類型或是不同類 型的心理控制如何對子女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近年來開始有研究者試圖對父 母心理控制做更細緻的區分,希望能對心理控制如何影響青少年心理的路徑,提 出更清楚的解說。Soenens、Vansteenkiste 與 Luyten(2010)從領域特定的角度將 父 母 心 理 控 制 區 分 成 「 依 賴 導 向 」( dependency-oriented ) 與 「 成 就 導 向 」

(achievement-oriented)兩個類型,前者是指父母使用壓力或是心理控制策略,

使子女與父母保持身體和情感上的親近與親密;後者則是指父母使用心理控制的 手法來讓子女達成父母所設定的高標準,當沒達成父母的目標時,則會撤回對子 女的愛。Soenens 等(2010)依據 Blatt(1974, 2004)的「人格發展與沮喪脆弱理 論」(即:依賴性格與人際關係有關,而自我批評性格則與自我界定有關,這兩種 人格特質會發展出不同形式的憂鬱症狀),認為領域特定的父母心理控制能更明確 的解釋心理控制如何影響子女憂鬱的路徑,故他們提出假定:依賴導向的父母心 理控制會透過先影響子女的依賴性性格,再間接影響他們的憂鬱傾向;而成就導 向的父母心理控制則會透過先影響子女的自我批評性格,再間接影響他們的憂鬱 傾向。換言之,依賴導向的父母心理控制是父母以心理控制的手腕使子女與其維 持肢體與情緒上緊密的關係,它會阻礙子女健康的人格發展,形成依賴性性格,

進而提高子女憂鬱的傾向;而成就導向的父母心理控制則是透過心理控制的策略,

要求子女在學業或是工作上有出色的表現,它會使子女形成自我批評的性格,進 而在面對失敗時產生憂鬱。

在東方文化下,多數父母都對子女「愛之深、責之嚴」,除要求子女與家庭成 員保持緊密的連結、能為家庭犧牲奉獻外,也要求子女達到父母所設定的高成就 表現水準;而子女也被教導達到父母的期望是為人子女應盡的責任。在這樣的文

3

化下,父母心理控制是否也如西方學者所提出的觀點,不同型態的父母心理控制 會透過影響子女不同的性格,再影響他們的心理狀況?國內目前已累積了一些有 關父母心理控制的研究(王玟惠,2016;柯澍馨,陳怡文,2007;莊怡婷,2012;

程景琳,陳虹仰,2015;陳儀欣,2016;廖佳鈴,2015),但尚未看到將心理控制 區分為依賴及成就導向之心理控制方面的研究,更未見到有關探討心理控制如何 透過影響青少年性格再影響其心理狀況的研究;故本研究將從依賴及成就兩個取 向探討青少年知覺父母心理控制的議題。具體言之,本研究將探討青少年知覺父 母不同類型心理控制的現況,不同類型父母心理控制與青少年性格及心理健康(憂 鬱及焦慮)的關係,以及不同類型父母心理控制是否透過影響青少年不同性格再 間接影響其心理健康(即性格是否為父母心理控制與心理健康之間的中介變項)。

在探討父母心理控制的研究中,子女及父母的性別被發現是一個重要變項,

研究發現不同性別的子女在知覺父親與母親的心理控制上有差異。國內的研究即 發現男生知覺父母整體心理控制的感受度會高於女生(杜宜展、廖佳玲,2015)。

在不同導向的父母心理控制上,Blatt(2004)的理論提到男性比起女性更加傾向 自我批評,女性比起男性也會有更多的依賴,實徵研究也支持母親依賴導向心理 控制上會高於父親,而父親的成就導向心理控制則會高於母親,且父母對於兒子 會使用更多的成就導向心理控制,對於女兒則會使用更多的依賴導向心理控制 (Soenens, Vansteenkiste, & Luyten, 2010)。另外,Soenens 等人(2008)的研究也發 現父母心理控制在預測青少年子女的心理狀況上也有差異,他們發現父母心理控 制能夠預測出青少年男性的憂鬱症狀,但無法預測出青少年女性的憂鬱症狀

(Soenens, Luyckx, Vansteenkiste, Luyten, Duriez, & Goossens, 2008)。本研究也將 在探討父母心理控制的研究中納入子女及父母的性別。具體言之,本研究將探討 青少年知覺父母心理控制的程度是否因青少年及父母的性別而有差異,青少年性 別、父母心理控制及青少年性格是否能有效解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以及性格做 為父母心理控制與心理健康之中介變項的模型是否具跨父母及子女性別的恆定 性。

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