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依賴與成就導向父母心理控制與青少年心理健康之關係:依賴與自我批評的中介效果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依賴與成就導向父母心理控制與青少年心理健康之關係:依賴與自我批評的中介效果"

Copied!
1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張麗麗 博士. 依賴與成就導向父母心理控制與青少年心理 健康之關係:依賴與自我批評的中介效果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endency - Oriented and Achievement - Oriented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and Adolescents' Mental Health: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Dependency and Self-Criticism. 研究生:陳姝蓉 撰. 中 華 民 國. 107. 年. 12. 月. 30 日.

(2) i.

(3) 誌謝 歷經了近三年的時間,終於將研究所的課程以及論文完成了。當時會選擇「父 母心理控制」作為研究題材的原因,是與自身的生命經驗有關,因此希望能夠透 過探討青少年階段的國中生的心理健康與父母心理控制間的相關,以從中找到與 自身生命經驗有關的共鳴。而也因為對「父母心理控制」有這道情懷,因此研究 起來也比較有動力以及興趣。但是寫論文的過程依然艱辛,也遇到了許多瓶頸與 困難,但好在,在這段碩士生涯的旅程中,遇到許多貴人、師長以及同儕的幫忙, 才能一一克服走到現在,非常很感恩這一路上幫助過我的人。 首先我最要感謝的是我的指導教授張麗麗博士,非常感謝麗麗老師總是不辭 辛勞且溫柔地幫我修正與指導論文,並不厭其煩地逐字逐句修改文句及潤飾,還 有幫我檢查數據是否正確,以及請英文系教授協助我修正英文問卷及翻譯,也因 為有麗麗老師的大力協助及指導,我才能夠如期完成這份畢業論文,真的非常感 謝麗麗老師。除了指導教授之外,也要感謝羅素貞教授以及羅瑞玉教授,感謝兩 位口試委員用心細讀我的研究論文,並在口試時給予我寶貴的建議及問題,使我 的論文能夠更臻完善及完整。 最後,也要感謝我的家人和朋友,感謝父母對我求學的支持,在耳順之年依 然供給我讀書,並且包容我寫論文過程的情緒以及體恤我求學過程的壓力,感恩 父母為我的付出及支持,謝謝爸爸、媽媽、姊姊和豪健,我終於做到了,完成了 碩士生涯中的最後一哩路。 在這一千多個日子裡,過程即便煎熬與辛苦,但是有師長的協助、家人的支 持、以及朋友的鼓勵,才能使我完成碩士學位,非常感謝一路上幫助過我的人, 謝謝您們。. 陳姝蓉 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星期五. i.

(4)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知覺依賴及成就導向父母心理控制、子女依賴及自我 批評性格及心理健康(憂鬱、焦慮)的關係,並以依賴及自我批評性格為中介效 果。本研究採用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屏東縣國中七、八年級,年齡介於 12 至 14 歲,來自雙親家庭的中學生為研究對象,採用分層叢集抽樣法的方式,共抽取出 22 班,回收 536 份紙本問卷,有效樣本為 480 份。研究使用的研究工具有三: 「依 賴導向與成就導向心理控制量表」 、 「理論憂鬱經驗量表-21」以及「兒童焦慮及憂 鬱量表」。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獨立/相依樣本 T 檢定、相關及迴歸分析、結 構方程模式分析進行假設考驗,研究結果如下: (一)台灣國中生知覺父母依賴/成就導向心理控制的程度不高,但男生所知覺 到的程度高於女生。 (二)母親依賴/成就導向心理控制以及父母成就導向心理控制在父母性別上皆 無差異。兒子知覺到依賴及成就導向父母心理控制的程度均高於女兒;子 女知覺到父親成就導向的心理控制皆高於依賴導向的心理控制;僅兒子知 覺母親的依賴導向心理控制高過父親的依賴導向心理控制。 (三)青少年知覺來自同一父母來源的兩種心理控制程度間的相關,以及來自不 同父母來源的單一心理控制間的相關程度均接近高度相關;在跨父母及跨 不同心理控制的相關達中偏高的相關。 (四)父母依賴/成就導向心理控制會透過間接路徑(依賴性格/自我批評性格) 去影響憂鬱/焦慮,依賴性格對焦慮的獨特解釋力也達到顯著。 (五)父親依賴導向心理控制對子女憂鬱的直接路徑均達顯著;父親成就導向心 理控制對兒子憂鬱和焦慮的直接路徑也達顯著。母親的中介模型則顯示, 子女的依賴性格到焦慮的直接路徑為顯著。 (六)自我批評性格到憂鬱/焦慮的直接路徑不論是在男生或女生樣本上,父親 和母親的中介模型均顯示該路徑為顯著。 (七)在男生和女生的樣本,父親及母親的依賴/成就導向心理控制均會透過中 介效果去影響子女的憂鬱及焦慮。 (八)母親與子女憂鬱和焦慮均具有跨性別之恆定性,而父親與子女憂鬱和焦慮 則均不具跨性別之恆定性。 關鍵字:父母心理控制、依賴、自我批評、憂鬱、焦慮. ii.

(5) Abstract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dolescent perceived dependence and. achievement-oriented.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child. dependency,. self-criticism, and mental health (depression, anxiety). Dependency and self-criticism were regarded as mediators in this study. A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survey students from two-parent households in the 7th and 8th grades (aged 12–14) at junior high schools in Pingtung County. The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extract data concerning students from 22 classes. Five hundred thirty-six copies of the questionnaire were collected, 480 of which were valid. Three research tools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a dependency-oriented and achievement-oriented psychological control scale, the 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21, and a chil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The data were tested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and dependent sample t tests,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nalysi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The degrees of perceived dependence and achievement-oriented psychological control exhibited in Taiwanes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ere not high. Male students exhibited a higher degree of the perceived dependence compared with female students.. (2). No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parental gender between maternal dependenceand. achievement-oriented. psychological. control. and. parental. achievement-oriented psychological control. The perception of dependence and achievement-oriented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was higher among sons than daughters. The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their fathers’ achievement-oriented psychological control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dependence-oriented psychological. control.. Sons. perceived. maternal. dependence-oriented. psychological control to be higher than paternal dependence-oriented psychological control. (3). The degree of the two types of psychological control originating from a singular parental source wa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degree of the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originating from different parental sourc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parental sources and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controls reached a medium-high level of correlation.. iii.

(6) (4). Parental dependence and achievement-oriented psychological control affected depression and anxiety through an indirect path (dependence and self-criticism), and the unique explanatory power of dependence on anxiety was also significant.. (5). The direct path of paternal dependence-oriented psychological control to the children’s depression was significant. The direct path of the paternal achievement-oriented psychological control to their son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was also significant. The mothers’ mediation model indicated that the direct path of the children’s dependence to anxiety was significant.. (6). For the direct path from self-criticism to depression and anxiety, the mediation models of both fathers and mothers showed that the path was significant for both male and female samples.. (7). Among the male and female samples, paternal and maternal dependence- and ac.hievement-oriented psychological control affected both the children’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through the mediation effect.. (8). The effect of the mother on the children’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was consistent regardless of the children’s gender, whereas the effect of the father on children’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children’s gender.. Keywords: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Dependence, Self-criticism, Depression, Anxiety. iv.

(7) 目錄 誌謝 ................................................................................................................................. i 中文摘要 ........................................................................................................................ ii Abstract ..........................................................................................................................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4 第四節 研究限制 ..............................................................................................................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父母心理控制 ..................................................................................................... 7 第二節 第三節. 依賴導向與成就導向的父母心理控制 ...................................................15 依賴、自我批評性格及其與父母心理控制之關係 ...........................1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 研究假設及假設模型.....................................................................................2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7 第四節 研究步驟 ............................................................................................................30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3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34 第一節 青少年知覺父母依賴/成就導向心理控制現況 ................................34 第二節 青少年知覺父母心理控制的親子性別差異分析 ................................35 第三節 依賴與成就導向父母心理控制、依賴及自我批評性格及心理健康 (憂鬱與焦慮)的相關 ........................................................................................................36 第四節 性別、知覺父母心理控制及性格對心理健康的解釋 .......................41 第五節 依賴/自我批評性格在知覺父母心理控制與心理健康關係中的中 介角色 44 第六節 中介模型在跨子女及父母性別上的恆定性 ..........................................6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3 第一節 結果討論 ............................................................................................................73 第二節 研究結論 ............................................................................................................75 第三節 建議 ......................................................................................................................76 參考文獻 .......................................................................................................................78 附錄 ...............................................................................................................................88 附錄一 預試問卷 .................................................................................................................88 附錄二 正式問卷 .................................................................................................................96 附錄三 量表使用授權同意書 ......................................................................................... 101. v.

(8)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主要是探討青少年知覺依賴及成就導向父母心理控制、依賴及自我批 評性格及心理健康的關係,尤其是依賴及自我批評性格的中介效果。本章分為四 節,分別是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問題、名詞釋義及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根據 Erikson 的社會發展理論,青少年階段屬於「自我認同與角色混淆」的 階段,也是個體從依賴到獨立自主的重要關鍵時期,因此對於青少年而言,他們 需要有明確的自我觀念,以及足夠的自主性,方能順利建立出自我認同。因此, 青少年若無法在此階段建立自我價值,在未來可能會產生不良的發展 (maldevelopment) ,例如退縮、焦慮、生活無目標以及徬徨無助,或甚至出現攻 擊、犯罪等反社會性行為。因此青少年時期的人格發展,對於青少年未來是相當 重要的。 父母與同儕在青少年階段均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父母是青少年子女的主 要照顧者,因此父母對於青少年子女的教養方式可能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青少年 子女日後人格、個性以及價值觀的形成。因此家庭教育對於青少年子女來說是相 當重要且關鍵的。過去研究指出父母的教養風格(parenting styles)會對於子女的 行為產生影響(Campbell, 1995) 。過去在論及父母教養風格時,較常使用 Baumrind 所提出的四種管教風格(parental styles),分別是專制權威(authoritarian)、開明 威信(authoritative)、寬鬆放任(permissive)及漠不關心(uninvolved),來做為 管教子女的指標(1975, 1991)。但父母教養風格無法具體解釋不同類型的教養風 格對子女發展影響的過程,尤其是負面的影響,故較近期學者開始以「父母心理控 制」(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取代「父母教養風格」(引自程景琳,2014, 2015)。 雖然早在 1965 年,Schaefer 就提出「父母心理控制」一詞來表示父母會以隱晦方 式來控制子女的心理,不讓他們成為一個獨立於父母的個體。但直至 1990 年以後, Barber 才正式將此觀念做了進一步的推展。在論述父母心理控制時,Barber(1996, 2002)特別區分了父母心理控制與行為控制(behavioral control)的不同。行為控 制是指父母管教子女的行為,藉此規範子女的不當行為,促進子女自律及合乎社 會規範;心理控制則是指父母企圖將自身的思維強加在子女身上(intrude into), 企圖控制子女的心理和情感,它是一種隱匿式的操弄與強制,是父母干預子女心 理自主的控制手段,通常被視為是一種負面形式的控制,會對子女的內隱性行為 (如:憂鬱與焦慮) 、外顯性行為(如:攻擊及偏差行為)及學業成就等造成影響. 1.

(9) (Barber, 1996),其中又以對青少年子女的影響最為明顯(Barber & Harmon, 2002)。 實徵研究發現父母心理控制與青少年子女的飲食失調症(eating disorders) (Jensen & Barber, 1995) 、孤寂感(Freeman & Barber, 1996) 、反社會行為(Tu, Lee & Chen, 2012)、焦慮 (Nanda, 2012)、憂鬱(Tu, Lee, Chen & Kao, 2014)等負面影響 有關。國內的研究也發現青少年知覺父母心理控制與自我控制(金炫泰,2010; 郭芳君,2003)、焦慮、憂鬱、憤怒、偏差行為、自我概念(梅淑鶯,2012)、心 理資本、學習投入程度(黃郁婷,2013) 、關係攻擊、關係受害、社交焦慮(程景 琳,2014)、主控感以及自我分化(吳宜蓁,2015)皆有相關。由此可知過去研 究大多支持父母心理控制會對青少年子女的內隱性及外顯性行為帶來負面的影 響。 然而,父母心理控制是透過何種路徑影響子女的內隱或外顯行為呢?由於 Barber 對於心理控制的定義較為一般性,並沒有區分心理控制的類型或是不同類 型的心理控制如何對子女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近年來開始有研究者試圖對父 母心理控制做更細緻的區分,希望能對心理控制如何影響青少年心理的路徑,提 出更清楚的解說。Soenens、Vansteenkiste 與 Luyten(2010)從領域特定的角度將 父 母 心 理 控 制 區 分 成 「 依 賴 導 向 」( dependency-oriented ) 與 「 成 就 導 向 」 (achievement-oriented)兩個類型,前者是指父母使用壓力或是心理控制策略, 使子女與父母保持身體和情感上的親近與親密;後者則是指父母使用心理控制的 手法來讓子女達成父母所設定的高標準,當沒達成父母的目標時,則會撤回對子 女的愛。Soenens 等(2010)依據 Blatt(1974, 2004)的「人格發展與沮喪脆弱理 論」 (即:依賴性格與人際關係有關,而自我批評性格則與自我界定有關,這兩種 人格特質會發展出不同形式的憂鬱症狀) ,認為領域特定的父母心理控制能更明確 的解釋心理控制如何影響子女憂鬱的路徑,故他們提出假定:依賴導向的父母心 理控制會透過先影響子女的依賴性性格,再間接影響他們的憂鬱傾向;而成就導 向的父母心理控制則會透過先影響子女的自我批評性格,再間接影響他們的憂鬱 傾向。換言之,依賴導向的父母心理控制是父母以心理控制的手腕使子女與其維 持肢體與情緒上緊密的關係,它會阻礙子女健康的人格發展,形成依賴性性格, 進而提高子女憂鬱的傾向;而成就導向的父母心理控制則是透過心理控制的策略, 要求子女在學業或是工作上有出色的表現,它會使子女形成自我批評的性格,進 而在面對失敗時產生憂鬱。 在東方文化下,多數父母都對子女「愛之深、責之嚴」,除要求子女與家庭成 員保持緊密的連結、能為家庭犧牲奉獻外,也要求子女達到父母所設定的高成就 表現水準;而子女也被教導達到父母的期望是為人子女應盡的責任。在這樣的文. 2.

(10) 化下,父母心理控制是否也如西方學者所提出的觀點,不同型態的父母心理控制 會透過影響子女不同的性格,再影響他們的心理狀況?國內目前已累積了一些有 關父母心理控制的研究(王玟惠,2016;柯澍馨,陳怡文,2007;莊怡婷,2012; 程景琳,陳虹仰,2015;陳儀欣,2016;廖佳鈴,2015) ,但尚未看到將心理控制 區分為依賴及成就導向之心理控制方面的研究,更未見到有關探討心理控制如何 透過影響青少年性格再影響其心理狀況的研究;故本研究將從依賴及成就兩個取 向探討青少年知覺父母心理控制的議題。具體言之,本研究將探討青少年知覺父 母不同類型心理控制的現況,不同類型父母心理控制與青少年性格及心理健康(憂 鬱及焦慮)的關係,以及不同類型父母心理控制是否透過影響青少年不同性格再 間接影響其心理健康(即性格是否為父母心理控制與心理健康之間的中介變項)。 在探討父母心理控制的研究中,子女及父母的性別被發現是一個重要變項, 研究發現不同性別的子女在知覺父親與母親的心理控制上有差異。國內的研究即 發現男生知覺父母整體心理控制的感受度會高於女生(杜宜展、廖佳玲,2015)。 在不同導向的父母心理控制上,Blatt(2004)的理論提到男性比起女性更加傾向 自我批評,女性比起男性也會有更多的依賴,實徵研究也支持母親依賴導向心理 控制上會高於父親,而父親的成就導向心理控制則會高於母親,且父母對於兒子 會使用更多的成就導向心理控制,對於女兒則會使用更多的依賴導向心理控制 (Soenens, Vansteenkiste, & Luyten, 2010)。另外,Soenens 等人(2008)的研究也發 現父母心理控制在預測青少年子女的心理狀況上也有差異,他們發現父母心理控 制能夠預測出青少年男性的憂鬱症狀,但無法預測出青少年女性的憂鬱症狀 (Soenens, Luyckx, Vansteenkiste, Luyten, Duriez, & Goossens, 2008)。本研究也將 在探討父母心理控制的研究中納入子女及父母的性別。具體言之,本研究將探討 青少年知覺父母心理控制的程度是否因青少年及父母的性別而有差異,青少年性 別、父母心理控制及青少年性格是否能有效解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以及性格做 為父母心理控制與心理健康之中介變項的模型是否具跨父母及子女性別的恆定 性。. 3.

(1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 (一) 青少年知覺父母心理控制的現況,以及此是否與父母及子女的性別有 關? (二) 青少年知覺父母心理控制、性格及心理健康的關係,以及青少年性別、 知覺父母心理控制及性格是否能有效解釋其心理健康? (三) 青少年性格是否為知覺父母心理控制與心理健康的中介變項以及此中介 變項模型是否具跨父母及子女性別的恆定性? 具體研究問題如下: 1. 青少年知覺父母心理控制(依賴/成就導向心理控制)的現況為何? 2. 青少年知覺父母心理控制(依賴/成就導向心理控制)的程度是否因子女 及父母的性別而有差異? 3. 青少年知覺父母心理控制(依賴/成就導向心理控制)、性格(依賴/自 我批評性格)及心理健康(憂鬱及焦慮)是否具顯著相關? 4. 青少年性別、知覺父母心理控制(依賴/成就導向心理控制)及性格(依 賴/自我批評性格)是否能有效解釋其憂鬱及焦慮? 5. 青少年知覺父母依賴/成就導向心理控制是否透過依賴/自我批評性格, 再間接影響其憂鬱及焦慮(即依賴/自我批評性格是否為中介變項)? 6. 依賴/成就導向父母心理控制透過依賴/自我批評性格影響青少年心理 健康之中介模型是否具跨父母性別及子女性別之恆定性?.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壹、. 青少年. 根據 Erikson 對於青少年的年齡界定是從 12 歲到 18 歲之間的人。依據台灣 少年事件處理法對青少年的定義則是「十二歲以上十八歲未滿之人」 。世界衛生組 織(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則是將青少年定義為,年齡介於 10-19 歲 之間的年輕人。 而本研究採用的青少年係指 12 至 15 歲就讀台灣南部地區公私立國中的男生 及女生。. 4.

(12) 貳、. 父母心理控制. 父母心理控制是一種負向的教養方式,Barber(1996)對父母心理控制的定 義是指「父母用隱晦的方法企圖侵入與操控子女的內心世界,並且干涉子女的行 為,進而妨礙子女獨立自主,無法成為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p. 3297)。Soenens 等(2010)從領域特定的觀點將父母心理控制分為依賴導向與成就導向的心理控 制,依賴導向心理控制是指父母親害怕子女長大後會離開他們,因此使用手段來 控制子女的內心世界,以維持親子親密;成就導向心理控制則是指父母希望子女 的表現完美,因此為子女訂定高標準,若子女沒達成父母的要求,則父母就會對 子女失望。 本研究以 Soenens 等(2010)提出的依賴導向心理控制與成就導向心理控制 進行研究,採用 Soenens 等所編製的「依賴導向和成就導向心理控制量表」 ( Dependency-Oriented and Achievement-Oriented Psychological Control Scale [DAPCS])測青少年知覺到父親/母親的依賴導向及成就導向的心理控制,得分 越高,代表知覺到父親或母親的依賴導向或成就導向的心理控制程度就越高;反 之,則越低。. 參、. 依賴性格與自我批評性格. 依賴性格及自我批評性格(或內射型)的憂鬱性格是 Blatt「人格發展與沮喪 脆弱理論」提出的兩種憂鬱性格子型(1974) 。依賴性格的特徵是個體在人際關係 上的過度依賴,會導致個體感到自己無助、衰弱、害怕被拋棄、因而強烈希望得 到關懷、被愛與被保護,並不斷尋求支持、讚許,以減輕自己的無價值感;它會 造成個體身體症狀及非認知性的憂鬱。自我批評性格的特徵是過度的成就努力, 常感到無法達到自己的期望與標準,因而有強烈的自卑感、罪惡感、無價值感及 害怕失去別人的肯定與認可;它會造成個體認知性的憂鬱。 本研究採用青少年版憂鬱經驗量表(The Depressive Experiences Questionnaire for Adolescents [DEQ-A])(Blatt, D’Aflitti, & Quinlan, 1976)的 21 題簡版 (Theoretical DEQ with 21 items [TDEQ-21])(Desmet, Vanheule, Groenvynck, Verhaeghe, Vogel, & Bogaerts, 2007)測青少年的依賴及自我批評性格,受試者在 各分測驗上的分數越高,表示越具有依賴性或自我批評的性格傾向。. 5.

(13) 肆、. 心理健康. 張春興(2006)對於心理健康的定義為一種持續的心理歷程,心理健康的人, 能充分發展其身心潛能,並具備的以下特點:認同自身能力、樂於工作;情緒穩 定,能與他人建立和諧的關係;了解自己,並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心理健康 不只是沒有心理疾病,而是一種生活適應良好的安適狀態。當心理健康發生問題 時,個體會出現焦慮及憂鬱等各種狀況。本研究的心理健康係指青少年的憂鬱及 焦慮狀況。 「憂鬱」一詞在張氏心理學辭典的定義為憂愁、悲傷、頹廢、消沉等多 種不愉快情緒的綜合而成的心理狀態 ( 張春興,1989)。焦慮在 Webster 字典的定 義為一種不安的心理狀態(Webster, 1997),文獻上的定義則是個人主觀的擔心以及 一種不安的感覺(Becket & Inaba, 1997)。 本研究以Chorpita所編制的「兒童焦慮與憂鬱量表」(2000)測量青少年的憂 鬱與焦慮程度,得分愈高,表示青少年的憂鬱或焦慮程度越高;反之,則越低。. 第四節 研究限制 壹、 研究樣本 本研究基於人力、時間、距離、經費等限制,研究對象僅以屏東縣市的國中 為主,由於屏東在台灣並非大型都會區,因此樣本可能會有城鄉或是地域上的差 異。故研究結果在推論台灣其他地區青少年上宜謹慎。 貳、 測驗工具 本研究的三項測驗工具均採取青少年自陳式量表,子女知覺的父母心理控制 可能與父母實際的心理控制程度有落差,故研究結果不宜過度推論父母的實際心 理控制程度。. 6.

(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分為三節,第一節為父母心理控制、第二節為依賴導向與成就導向的父 母心理控制,第三節則是依賴與自我批評性格及其與父母心理控制之關係。. 第一節 父母心理控制 過去國內外研究在探討父母對於子女的影響,多半是用 Baumrind(1975, 1991) 所主張的教養風格來說明管教態度對於子女發展的影響,起初 Baumrind 將父母的 教養風格分為專制權威、開明威信及漠不關心;而後,Maccoby 和 Martin(1983) 將 Baumrind 的父母教養風格再加上了「漠不關心型教養」,成了目前大家熟知的 四種教養風格。其中,專制權威式的父母較為專制與嚴苛,會要求子女服從他們 的規定,這類型的父母較不擅長與子女有情感間的交流。開明威信式的父母會給 於子女充分的溫暖及關愛,當子女犯錯時,對於子女的管束也較為合理,是一種 雙向理性的溝通方式。寬鬆放任式教養的父母對於子女只有關愛並沒有指導與控 制,讓子女隨自己的個性自由發展,任子女予取予求。漠不關心型的父母通常是 因為工作忙碌或是遭遇到極大困難,因此沒有閒暇餘力能夠關心及照顧子女,所 以這類型的父母會期待子女能夠自己處理問題以及獨立。 但學者認為父母的管教風格未能具體解釋不同類型的教養風格對子女發展影 響的過程,因此近年來研究開始使用父母控制的概念來表示父母對待子女的教養 行為以及對子女所造成的影響(引自程景琳,2014,2015)。 以下將針對父母心理控制的發展及定義、父母心理控制的內涵與測量,以及 相關實徵研究做一回顧。. 壹、. 父母心理控制概念的發展與定義. 在心理控制一詞被正式使用前,Baumrind(1967)曾提出類似心理控制的概 念,在她研究當中提到專制的教養行為和態度會侵犯子女的心理完整性 (psychological integrity) ,而 Baumrind 所描述的親子關係概念和父母的教養風格 都和心理控制類似。 Schaefer(1965)正式提出了「父母心理控制」一詞,他對心理控制的定義為: 「用隱晦的方法來控制兒童心理,不讓他們成為一個獨立於父母的個體」 (p. 555) 。 心理控制的概念雖然在 1965 年就被 Schaefer 提出,但在 1990 年代之前,相關的 實徵研究仍相當少,直到 1990 年之後心理控制才開始漸漸受到研究者的重視。. 7.

(15) Barber 是探討父母心理控制的先驅者,他將心理控制區分為「心理控制」與 「行為控制」兩種 (Barber, 1995; Barber & Harmon, 2002)。行為控制指的是父母 控制或管教子女的行為,包括監控、要求、規範子女的不當行為,其目的在促進 子女自律及合乎社會規範的行為(Barber, 1996);而心理控制則是父母以心理手 段(psychological methods)企圖將自身的思維強加在子女身上(intrude into) ,控 制子女的心理和情感,是一種在思想、感覺及對父母依附上的隱匿式心理操弄 (manipulative)與強制(constraining),它干預子女的心理自我及自主性,是一 種負面形式的控制。Barber 等對心理控制的定義包括: 「父母企圖侵入與控制子女 的心理以及情感,例如:思維過程、自我表達、情感以及對父母的依戀」(Barber, 1996, p. 3296)以及「父母使用心理策略造成子女的心理壓力,並侵入子女的內在 世界」 (Barber & Harmon, 2002, p. 19) 。而操控性及強制性則是心理控制的兩種主 要特性,心理操弄是父母用特定的策略來操弄與子女的關係,而強制則是父母限 制子女的言語表達,抑制子女的自我探索與表達(Barber & Harmon, 2002) 。這兩 種特性也是目前在測量父母心理控制上最常被研究者所使用的兩種特性(程景琳, 2014)。 在 Barber 之後,也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關注父母心理控制的議題(Hart &. Nelson, 1998; Manzeske & Stright, 2009; Nelson, Hart, Yang, Olsen, & Jin, 2006; Roman, Human, & Hiss, 2012) ;研究者也開始提出一些大同小異的心理控 制定義,譬如,Steinberg (2005)對心理控制的定義是: 「父母試圖對青少年施加權 力,因此子女會體驗到父母對他們的權威,以至影響子女的自主感和認同感」 (p. 72)。在國內,程景琳(2015)對於心理控制的定義則是:「對於子女心理層面的 介入和干預,即父母抑制子女的自主性和個人表達,並未顧及子女的情緒和心理 需求,同時也不鼓勵子女與他人互動」(p. 358)。 根據上述學者對於父母心理控制的定義,本研究將父母心理控制歸納為: 「父 母使用隱匿的心理手法來操弄及控制子女的內在世界,使子女對父母有所依賴且 活在他們的期待中,進而使子女產生罪惡感及影響子女的自主性」。. 貳、. 父母心理控制的內涵與測量. 在父母心理控制的內涵方面,Barber(2002)從操控性及強制性兩方面描述 心理控制的七個特徵。操控性是指父母採用特定的策略來操弄與子女的關係,形 塑孩子的行為,包含了「引發罪惡感」(guilt induction),即父母透過讓子女內疚 的方式迫使子女達到父母的期望; 「灌輸焦慮」 (instilling anxiety) ,即父母讓子女 感到焦慮,以順從父母的要求;「撤回關愛」(withdrawal love),即父母對子女的. 8.

(16) 態度有賴於子女的表現,這是一種有條件式的愛。操控性的性質中以「撤回關愛」 為父母心理控制最重要的核心概念,父母用此手法來操控兒童,使他們達到父母 所期望的目標或行為。強制性則是指父母以自身的興趣或觀點來抑制子女的自我 發展與表達,並剝奪子女與社會互動的機會,強制性的特徵包括: 「限制意見表達」 (constraining verbal expressions) ,也就是干涉子女表達自己的想法或是感受; 「反 駁個人感受」 (invalidating feelings) ,父母會貶低或是曲解子女的感受,讓子女覺 得自己的想法被駁斥而感到挫折; 「人身攻擊」 (personal attack) ,則是父母會批評 子女,並且讓子女感受到屈辱;「捉摸不定的情緒化行為」(erratic emotional behavior),是父母對子女的態度陰晴不定,一下關愛一下攻擊,讓子女無法預測 父母的情緒反應,因而會對子女產生內在的心理壓力。除了上述的七種特徵外, Barber 也提出了其他意涵,像是「佔有」 (possessive)與「主導」 (dominant) ,前 者是指父母不希望子女長大,希望子女能夠持續依賴父母,所以限制他們的思想 與行為,以達到佔有的效果;後者是指父母為了自身在家族上的權威或是在子女 心中的地位,因此將子女當作他們的下屬來對待。 在父母心理控制的測量方面,許多研究者將界定的構念內涵轉換為操作性定 義,並編製量表。Schaefer 在 1965 年編制了「兒童報告父母行為量表」(Child's Report of Parental Behavior Inventory [CRPBI]) ,來測量子女知覺父母控制的程度, 而這量表採用了「佔有程度」、「保護程度」、「嘮叨程度」、「負面評價」、「嚴格」 以及「處罰」等六個向度,將父母教養行為分成三個基本因素,分別是「接受與 拒絕」 (acceptance versus rejection);「嚴格控制與鬆散控制」 ( firm control versus lax control ), 以 及 「 心 理 自 治 與 心 理 控 制 」( psychological autonomy versus psychological control)(引自 Baber, 2005)。 而後,Barber 參考 Schaefer 的 CRPBI 量表題目,於 1996 年發表了「父母心 理控制量表:青少年自我報告」(Psychological Control Scale: Youth Self-Report, PCS-YSR)。此量表測單向度的父母心理控制,題項涵蓋了操控性與強制性的七 個特徵,操弄性涵蓋「引發罪惡感」 、 「灌輸焦慮」 、 「撤回關愛」 ,強制性涵蓋「限 制意見表達」、「反駁個人感受」、「人身攻擊」及「捉摸不定的情緒化行為」。 PCS-YSR 也是目前國內外最常用來測量心理控制的量表(Barber et al., 2012)。 雖然 PCS-YSR 是目前國內外最常用來測量父母心理控制的量表,但是 PCS-YSR 並未區分心理控制的向度,因此許多研究者提出多向度的父母心理控制 量表。在國內,程景琳(2014)參考了 Barber(1996)的 PCS-YSR,編製了「父 母心理控制量表」,共有 12 題,包含了「削弱想法」、「引發愧感」、「貶抑個人」 以及「收回關愛」共四個分向度,用以探討青少年子女知覺父母心理控制的面向。. 9.

(17) 在國外,Soenens 等人(2010)則從領域依賴的角度編製了「依賴導向與成就導 向心理控制量表」 ,來測量青少年知覺依賴以及成就導向的父母心理控制(有關依 賴及成就導向的父母心理控制將於第二節再做討論)。. 參、. 父母心理控制的相關實徵研究. Barber(2000)回顧了 34 篇探討父母心理控制的研究,發現父母心理控制與 子女的較低心理自我(如:自尊、自我價值、自我貶抑、自信、自立、自我表達、 心理社會成熟等) 、內隱問題(如:憂鬱、自殺意念、退縮行為、飲食失調、消極 抗拒等) 、外顯問題(如:整體外化行為、攻擊、反社會、青少年犯罪、反抗挑舋 等)及低學業成就均有關,在父母心理控制對子女心理自我、內隱問題及學業成 就造成負面影響的結論上相當一致。 以下僅針對父母心理控制與本研究有關之憂鬱及焦慮,以及性別與父母心理 控制的實徵研究做簡要回顧。 一、 父母心理控制與子女內隱問題之實徵研究 父母心理控制已被許多研究證實會對子女的內隱問題產生影響,像是羞恥、 罪惡感(Assor, Roth, & Deci, 2004) 、痛苦、焦慮、自殺意念、退縮行為、進食問 題、被動、負面(Barber, 2002) 、低自尊(Barber et al., 1994; Pettit, Laird, Dodge, Bates, & Criss, 2001; Wolfradt, Hempel, & Miles, 2003) 、憂鬱症狀(Albrecht、Galambos, & Jansson, 2007; Barber et al., 1994; Barber, 1996; Pettit, Laird, Dodge, Bates, & Criss, 2001; Barber & Harmon, 2002; Soenens, 2008; Soenens, Vansteenkiste, Luyten, Duriez, & Goossens, 2005; Stone, 2013; Wolfradt, Hempel, & Miles, 2003),以及焦慮 (程景琳,2015;Albrecht、Galambos, & Jansson, 2007; Nanda、Kotchick, & Grove, 2012; Pettit et al., 2001; Stone, 2013)等。 Barber(1996)根據過去的理論和實徵研究,將父母心理控制與行為控制區 隔開,敘述了三個研究。第一個是 Barber 於 1990 年以美國田納西州 14 所學校, 共 875 名的五、八和十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以修訂的 CRPBI 之 10 項心理控制 分量表來測量父母心理控制,發現在心理控制與憂鬱的關係上,心理控制比起行 為控制更能預測憂鬱症狀。 另一個研究是 Barber 在 1988 年透過俄勒岡州的社會學習中心進行的,參與 者為歐裔美國人高風險家庭中即將步入青少年的 158 位兒童。研究以錄影方式來 評估親子互動,以及父母的行為表現與心理控制的特徵(如:限制語言表達、反 駁個人感受、人身攻擊、引發罪惡感、撤回關愛以及捉摸不定的情緒化行為等),. 10.

(18) 一年後再來檢驗青少年的憂鬱情緒以及犯罪行為,結果發現母親心理控制與女兒 的憂鬱症狀有顯著相關。 第三個研究是 Barber 在 1994 年針對美國猶他州 933 位青春期兒童的家庭進 行四年的縱向研究,測量的心理控制面向包含了限制語言表達、反駁個人感受、 人身攻擊、引發罪惡感、撤回關愛以及捉摸不定的情緒化行為等。這項研究發現 父母心理控制比行為控制能夠解釋憂鬱症狀較多的變異量,此外,也發現心理控 制與犯罪行為有相關。 Soenens、Vansteenkiste、Luyten、Duriez 及 Goossens(2005)探討知覺父母 心理控制、非適應性完美主義、自尊和憂鬱的關係,發現父母心理控制能預測子 女的憂鬱、自尊和非適應性完美主義。之後,Soenens(2008)針對比利時 10 至 12 年級的 677 名學生,以及 540 名母親和 473 名父親進行縱向研究,結果發現父 母心理控制與青少年的憂鬱症狀有關,而非適應性完美主義則是此關係的中介變 項。 Pettit 等人(2001)進行了縱向研究,他們一開始透過家庭訪談收集了父母對 585 名 5 歲幼兒的教養方式(嚴苛/被動,積極/主動) 、家庭背景(例:社會經 濟狀況)以及母親對於兒童行為問題的評價;其中 440 名母親及兒童持續了這項 研究,他們在兒童 8 至 10 歲以及 13 至 14 歲時,透過母親、教師和青少年的自陳 式量表,評估了兒童的焦慮、憂鬱和違規行為。研究結果顯示,母親自陳的心理 控制與一年後教師對八年級青少年憂鬱/焦慮的報告呈正相關,而這些前青春期 青少年的焦慮程度也較高。 Albrecht、Galambos 和 Jansson(2007)收集了 530 名年齡介於 12 歲至 19 歲 的社區隨機樣本青少年,並在兩年後再次追蹤。結果發現,青少年在基準點知覺 父母的心理控制,並不能預測兩年內青少年的內隱問題(如:憂鬱情緒、焦慮和 孤獨感)和攻擊行為的變化,但他們在第一年對父母心理控制的評估,能預測更 多的內隱問題及肢體的攻擊行為。 Nanda、Kotchick 和 Grove(2012)根據 107 位 8 至 11 歲的兒童進行問卷調 查,結果發現父母心理控制與兒童焦慮症狀之間呈正相關。Stone 等人(2013) 以採訪玩偶的方式做實驗,以 5 到 8 歲的兒童為研究對象,結果也發現父母心理 控制與子女的憂鬱和分離焦慮呈現正相關。 國內程景琳(2015)以 716 位平均年齡為 11 歲的國小高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 透過自陳式量表的方式來測量高年級學生知覺父母心理控制的程度、社交焦慮程 度以及同儕受害情形。研究結果發現,父母心理控制與子女的同儕受害有正向關. 11.

(19) 聯,而子女社交焦慮為此關係的中介變項,亦即父母心理控制會透過先影響子女 的社交焦慮,之後再間接影響子女同儕受害的程度。 Aunola、Tolvanen、Viljaranta 和 Nurmi(2013)的研究也表示心理控制會使 子女產生負面情緒。他們針對 152 個有 6 至 7 歲孩子的芬蘭家庭進行研究,透過 父母親以日記方式連續紀錄七天,測量子女的負面情緒,以及父母與子女互動中 的父母情感和心理控制;結果發現父母與子女日常互動中使用心理控制會導致子 女的負面情緒增加,此在性別上並無差異。 以上實徵研究的回顧,顯示父母心理控制與子女的內隱問題息息相關,會造 成子女的憂鬱和焦慮問題。 二、 親子性別與父母心理控制關係之實徵研究 過去研究發現親子雙方的性別與父母心理控制均有關。 Barber(2002)針對 2000 年以前的研究,將父母心理控制與子女性別差異(如 表 2-1)以及父母性別差異對子女心理控制的影響(如表 2-2)做了清楚的整理。 表 2-1 呈現 15 篇研究不同性別子女在知覺父母心理控制上的差異,雖然多數研究 顯示男生經驗到更多的父母心理控制,但結果並無一致的定論,這當中也可能存 在著跨文化的差異。表 2-2 呈現 11 篇研究父親心理控制與母親心理控制是否有程 度上的差異,雖然大多數的研究發現母親的心理控制程度比父親來得高,但在俄 羅斯與中國樣本上,卻發現父親心理控制的程度高於母親,這似乎也暗示父與母 心理控制的程度可能也有跨文化上的差異。 在 2000 年以後的研究,Barber(2002)及其他學者(如:藺秀雲、李龍鳳, 2014;Smetana, 2000)皆發現父母對於兒子的心理控制會高於對女兒的心理控制。 Smetana 和 Daddis(2002)針對 93 個中產階級非洲裔美國人家庭進行兩年的縱向 研究,結果卻發現,母親心理控制與青少年的年齡和性別有關,有女兒的母親, 在心理控制及限制性控制上均會增加。在子女知覺父母的心理控制上,研究也較 多發現青少年男生知覺父母心理控制的程度高於青少年女生的知覺程度(程景琳, 2014;梅淑鶯,2012;Barber & Harmon, 2002)。. 12.

(20) 表 2-1 不同性別子女知覺父母心理控制之差異分析整理表 學者 Schaefer, 1965 Armentrout & Burger, 1972 Dusek & Litovsky, 1988 Shulman et al., 1993 Bronstein, 1994(墨西哥樣本) Comstock, 1994 Kuczynski & Kochanska, 1995 Barber, 1996(研究 3) Barber, 1996(研究 3,西班牙樣本) Dornbusch et al., 1987 Crockenberg & Litman, 1990 Smetana, 1995 Mason et., 1996 Best et al., 1997 Mantzicopoulos and Oh- Hwang, 1998(韓國樣本). 測量 心理控制 心理控制 心理控制 心理控制 心理控制 心理控制 心理控制 心理控制 心理控制 獨裁 負面控制 父母權威量表 (Buri, 1989) 限制程度 約束 育兒實踐量表 (Steinberg et al., 1989). 子女年齡 12-14 歲 9-14 歲 12-18 歲 9-11 歲 7-12 歲 13 歲 2歲 10-14 歲 10-14 歲 14-18 歲 2歲. 13-14 歲 14 歲. 來源 男生 女生 自陳式(子女) V 自陳式(子女) V 自陳式(子女) V 自陳式(子女) V 觀測法 V 自陳式(子女) NS 觀測法 NS 自陳式(子女) V 自陳式(子女) V 自陳式(子女) V 觀測法 V 自陳式(子女 NS 與父母) 自陳式(父母) NS 觀測法 V. 14-16 歲. 自陳式(子女). 11-15 歲. NS. 註: 「V」表示較高的控制. 表 2-2 父親心理控制與母親心理控制之差異分析整理表 學者 Schaefer, 1965 Armentrout & Burger, 1972 Rowe, 1980 Litovsky & Dusek, 1985 Dusek & Litovsky, 1988 Knowlton, 1988 Boyes & Allen, 1993 Forehand & Nousianinen, 1993 Robinson et al., 1996 (俄羅斯樣 本) Robinson et al., 1996 (中國樣本) Dokin et al., 1997 註: 「V」表示較高的控制. 測量 心理控制 心理控制 心理控制 心理控制 心理控制 心理控制 心理控制 心理控制. 子女年齡 12-14 歲 9-14 歲 17 歲 13-15 歲 12-18 歲 11-18 歲 15-20 歲 11-17 歲. 來源 母親 自陳式(子女) V 自陳式(子女) V 自陳式(子女) V 自陳式(子女) V 自陳式(子女) V 自陳式(子女) V 自陳式(子女) V 自陳式(父母) V. 心理控制. 學齡前. 自陳式(子女). 心理控制 心理控制. 學齡前 13 歲. 自陳式(子女) 觀測法. 父親. V V V. 許多研究提到,在管教方式上,由於男生和女生在生理及心理構造上的不同, 因此父母也會因子女性別的不同而產生了不同的教養方式(金炫泰,2010)。 Smetana(2000)提到因考量女生的安全問題,因此父母可能對於女兒會有更多的 保護和控制。但也有其他研究表示,家庭對於兒子的重視程度會高於對女兒的重 視程度(Lee, Parish & Wills, 1994),因此父母對於兒子會更加的嚴厲,有可能也 會不自覺的使用情感式的管教方式來使兒子感到羞恥(柯澍馨,陳怡文,2007)。 另外,也有學者提到,因性別特性上的差異,女生可能因情感較為豐富,因 此能夠主動與父母表露自身的情緒和分享所發生的事情,所以與父母會有較多情 感上的接觸(凌建豪,2011) ,而男生對於心理自主的程度較高、比起女生會更加. 13.

(21) 重視自我空間,因此會使得男生對於父母心理控制程度的知覺更加敏銳(陳曉郁, 2015) 。當然,知覺亦可能是受到父母對待兒子或女兒實際心理控制層面與程度不 同所造成的。 整體而言,親子雙方性別與父母心理控制之間的關係,有可能是受到父、母 確實對不同性別子女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控制,但也有可能是子女的性別影響他們 對父母心理控制的知覺;另外,也有可能是上述兩項因素交互影響,亦即父母對 兒子及女兒有不同的期待與心理控制,而這些差異性的心理控制又與不同性別子 女知覺上的差異產生交互影響。 過去 Barber 所整理的研究,並未檢視父母心理控制在影響子女外顯及內隱問 題中,性別所扮演的角色,亦即性別是否扮演調節的角色。過去有研究發現母親 心理控制與幼兒的負面行為表現有關(Barber & Harmon, 2002; Pettit, Laird, Dodge, Bates, & Criss, 2001),但 Albrecht、Galambos 和 Jansson(2007)的研究卻發現, 父母的心理控制雖然都能預測子女的肢體攻擊,但只有母親的心理控制能夠預測 子女的關係攻擊。藺秀雲、李龍鳳等人(2014)的研究也發現只有父親心理控制 能夠顯著預測子女的憂鬱和攻擊行為,以及只有母親心理控制能夠顯著預測子女 的攻擊行為。Soenens 等人(2008)的研究也顯示父母心理控制能夠預測出青少年男 性 的 憂 鬱 症 狀 , 但 卻 無 法 預 測 出 青 少 年 女 性 的 憂 鬱 症 狀 (Soenens, Luyckx, Vansteenkiste, Luyten, Duriez, & Goossens, 2008)。Soenens、Vansteenkiste、Luyten、 Duriez 及 Goossens(2005)的研究同樣發現父母心理控制能預測子女的憂鬱、自尊 和非適應性完美主義,但卻只有母親心理控制能夠預測女兒的非適應性完美主 義。 直至目前,針對青少年性別及父母性別與父母心理控制的研究,雖然大致顯 示男生知覺父母心理控制程度較女生高、母親對子女心理控制的程度高過父親, 但仍無一致的定論,這可能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譬如:研究對心理控制的定義 及涵蓋面向並不完全相同;多數研究採用子女自陳式量表,子女知覺到的父母心 理控制與父母實際的控制程度仍可能會不同。另外,在父母心理控制對子女心理 健康的影響上,子女及父母性別是否扮演調節的角色,仍有待更多研究的探討。 由於性別是探討父母心理控制議題中的重要變項,故本研究會將父母性別與 青少年性別帶入研究分析中,探討親子性別的不同是否會造成研究結果上的差 異。. 14.

(22) 第二節 依賴導向與成就導向的父母心理控制 截至目前,大多數的父母心理控制研究都是使用一般心理控制的定義, Soenens 等人(2010)根據 Blatt(1974, 2004)的「人格發展與沮喪脆弱理論」提 出領域取向的依賴導向及成就導向的父母心理控制,對父母心理控制如何透過影 響子女性格,再影響心理健康的路徑提出了更清楚的闡述。本小節先對依賴導向 及成就導向兩種心理控制進行文獻回顧,第三節再討論兩種取向的心理控制與子 女人格的關係。. 壹、 依賴導向心理控制 依賴導向心理控制指的是父母親害怕子女長大後會離開他們,使用手段來控 制子女的內心世界,以維持親子親密;當父母覺察到子女開始對他們疏遠時(例 如依賴同儕或是聽取同儕意見等) ,父母則會使用壓力或是心理控制策略(如:撤 回 關 愛 等 ), 使 子 女 與 父 母 保 持 身 體 和 情 感 上 的 親 近 與 親 密 ( Soenens & Vansteenkiste, 2010)。 在家庭的依賴發展上,具有分離焦慮的父母會透過操控與子女間的依附關係 (attachment bond) ,使用父母親對子女的「愛」和「照顧」來控制子女。子女隨 著年紀的增長,會逐漸出現自己的獨立思維,而具有分離焦慮的父母,無法忍受 子女成長後所帶來的獨立思維,因此會使用依賴導向的心理控制來維持子女與父 母在情感和心理上的緊密(Hock, Eberly, Bartle-Haring, Ellwanger & Widaman, 2001)。Barber 和 Harmon(2002)也認為這類型的父母較無法接受子女成長之後 所帶來的分離,認為子女所發展出來的獨立性是一種親子關係上的威脅,因此具 有依賴導向心理控制的父母會限制子女的行動,使子女在身體、情感和心理上依 賴父母。 依賴型導向的父母,也會營造出一種「糾結型家庭」的氛圍(enmeshed family) (Green & Werner, 1996; Manzi, Vignoles, Regalia, & Scabini, 2006) 。 「糾結型家庭」 是指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界限是模糊的,甚至是缺乏界限的,所以家庭成員彼此 可以任意侵入任何一個次系統,也就是說,家庭成員可能沒有自己的生活,是一 種限制個人自主發展的家庭結構。而這樣的家庭結構是父母會用控制的手段來保 持與子女之間的緊密關係,因而過度干涉子女的思想和生活,因此容易阻礙子女 健康的人格發展 (Barber & Buehler, 1996)。 依賴導向心理控制與與子女的依賴性人際關係和分離焦慮有關。若是父母對 於子女的照顧,讓子女感受到不安全時,會導致子女產生恐懼以及害怕失去的依. 15.

(23) 賴性人際關係(有關依賴導向父母心理控制與子女依賴性格的關係及實徵研究將 於下一節討論) 。Stone、Otten、Soenens、Engels 和 Janssens(2015)透過父母依 賴導向心理控制去探討父母與子女間分離焦慮的關係,結果發現母親分離焦慮與 子女的分離焦慮是呈現正相關的,且不隨時間而結束,因此具有分離焦慮傾向的 父母(尤其是母親)更常會使用依賴導向心理控制手法。 雖然依賴導向父母心理控制會對子女造成負面的影響,但也有研究提到,依 賴導向心理控制的父母對子女不一定會缺乏溫暖,因為他們是喜歡與子女接近的 (Soenens, 2010) 。另外,雖然父母心理控制和依賴導向心理控制被認為會扼殺青 少年的獨立性,但也有學者認為這種「負面影響」只局限於高度重視獨立自主的國 家,例如北美和西歐,相較於其他依賴和忠誠度強烈的國家,這種「教養風格」對 青少年來說並不那麼有害,或更甚至於可能是有益的(Markus, Kitayama, 2003)。 從文化觀點言,Blatt(2004)提到文化上女性較傾向於關係取向,故進而推 論父母親可能更經常使用依賴導向心理控制對待女兒。Soenens 等人(2010)的研究 就發現父母對於女兒會使用更多的依賴導向心理控制;另外,他們也發現在青少 年子女知覺依賴導向心理控制上,母親比起父親有更高的得分,但這種性別差異 並沒有出現在母親的「依賴導向心理控制自陳量表」中,亦即青少年與母親的知 覺並不一致;研究中也發現母親分離焦慮的自陳量表分數也比父親來得高。 綜合上述,可知依賴導向心理控制的父母會透過心理控制的手段來使子女與 他們保持親近,而這種類型的心理控制可能與子女性別及父母性別有關,亦可能 與文化有關;本研究將探討依賴導向心理控制,以及子女及父母性別與它的關係。. 貳、 成就導向心理控制 成就導向心理控制指的是父母為了子女能夠在課業或是工作上表現完美,因 此為子女訂定高標準,使用手段使子女達到父母設定的高表現標準,若子女沒達 成父母的要求,則父母就會對子女失望。這與 Barber 提出的「撤回關愛」(Love withdrawal)是類似的,都是一種「有條件式的愛」,父母對於子女的愛不是單純 無條件的「我愛你」 ,而是一種「論功行賞」的表現,這樣的愛容易造成子女對於 自己感到愧疚,因為若是沒有達到父母親的期望,就會覺得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 (Paprikar, 2016)。 成就導向的心理控制常發生在父母為完美主義人格傾向的家庭中。Frost、 Marten、Lahart 以及 Rosenblate(1990)對完美主義氣氛的家庭下了一個定義,他 們表示在完美主義氣氛下的家庭,父母會設定一個相當嚴格的成就標準,而當子 女達不到父母所設立的成就標準時,子女也會預感會受到父母的批評與指責。若. 16.

(24) 父母為非適應性完美主義者,他們對於不完美的表現會感到自我價值受到威脅, 對於子女也是如此,因此會將自身的期望投注在子女身上,為他們設定過高的目 標,當子女未能完成父母的標準時,這類型的父母就會引發子女的罪惡感和撤回 對子女的關愛,用這樣的心理控制手法來使子女達到自己的標準(Flett, Hewitt, Oliver & Macdonald, 2002)。 在成就導向父母心理控制家庭中成長的子女,會較為壓抑、容易發展為自我 批評取向的人、在面對挫敗時也容易產生焦慮。McArdle 和 Duda(2005)發現來 自完美主義家庭的子女較為壓抑,傾向用表現導向(performance-oriented)的方 式來追求成就,所謂的表現導向是指以結果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主要依據,只關 注於是否能夠提高表現、實現目標以及產出結果,而不在意付出的過程。Blatt 和 Homann(1992)則提到具自我批評性格的人通常經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都是取 決於他們的表現,當滿足了父母對於成就的嚴格要求,父母才會給於他們愛,也 就是說如果子女沒有達成父母的預期行為或是目標,則會撤回對子女的愛護與關 心,並且會嚴格的批評與責備子女;而子女也會將父母的批評行為進行內化,而 後,他們也就容易發展成嚴苛的自我批評取向的人了。在成就導向家庭氛圍中成 長的子女,在面對父母設定的高標準時,較會產生害怕面對挫敗的心理焦慮 (McArdle & Duda, 2004)。 在性別差異方面, Blatt(2004)表示父母會更經常使用成就導向心理控制對 待兒子。Soenens 等人的研究(2010)也發現,父母對於兒子會使用更多的成就 導向心理控制;父親的成就導向心理控制被預期會高於母親,且父親也表示自己 使用比母親更多的成就導向心理控制。 綜合上述對「成就導向心理控制」的說明,可以知道當父母為非適應性完美 主義者,可能會為子女設定高標準的目標,當子女無法達成目標時,再使用成就 導向心理控制的手段,使子女內心感到焦慮及壓力。而成就導向心理控制也可能 與親子雙方的性別有關,父親較母親更常使用成就導向的心理控制,而父母對兒 子也可能比對女兒使用更多的成就導向心理控制。. 第三節 依賴、自我批評性格及其與父母心理控制之關係 Soenens、Vansteenkiste 以及 Luyten(2010)所提出的依賴導向及成就導向的 心理控制主要源自 Blatt(1974, 2004)的「人格發展與沮喪脆弱理論」 ,Blatt 將依 賴與完美主義(自我批評性格)的人格區分為「人際關係」 (interpersonal relatedness) 與「自我定義」(self-definition),依賴性格與人際關係有關,自我批評性格則是 與自我定義有關。依賴導向的父母心理控制會形塑出子女依賴性性格,而成就導. 17.

(25) 向的父母心理控制會形塑出子女自我批評性格(或非適應性完美主義性格) 。根據 Blatt 的理論,這兩種不同的人格特質又會發展出不同形式的憂鬱症狀。 以下將先介紹依賴與自我批評性格,再說明父母心理控制與這兩種性格的關 係,最後,再回顧相關的實徵研究。. 壹、 依賴與自我批評性格 依賴性格及自我批評性格(或內射型)是 Blatt「人格發展與沮喪脆弱理論」 提出的兩種憂鬱性格子型(1974) ,此兩種性格個人特徵的發展歷程及其對個體心 理的影響是完全截然不同的(Blatt & Homann, 1974, 1992)。 依賴性格的特徵是個體在人際關係上的過度依賴,會導致個體感到自己無助、 衰弱、害怕被拋棄、因而強烈希望得到關懷、被愛與被保護,並不斷尋求支持、 讚許,以減輕自己的無價值感。個體因強烈依靠他人以維持自身的幸福感,故難 以去面對或處理分離及失落;當個體人際關係中發生負面的生命事件(例如:離 婚、分手) ,則可能導致有強烈「依賴」傾向的人,產生一種以孤獨感和恐懼放棄 為特徵之身體症狀及非認知型的憂鬱(Blatt, 1974)。 根據 Blatt 等(Blatt, 1974; Blatt & Homann, 1992)的說法,父母(特別是母親) 利用自己的愛來迫使子女保持緊密連結(例如透過撤回關愛) ,而這種方式也是主 要影響子女依賴脆弱因子發展的路徑。依賴性格的人會發展出緊密的人際關係風 格,並對分離有極度的焦慮。Blatt 和 Homann(1992)假設母親會比父親有更強 烈的依賴發展。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看,依賴主要涉及到口腔期,例如害怕失去 主要照顧者對象的照顧和關懷,鑑於母親在幼兒早期階段通常是主要照顧者的角 色,因此母親的養育方式也會比父親的養育方式更能預測依賴性。 自我批評性格的人是一種高度自我批判或非適應性完美主義者,這類型的人 會不斷追求過度成就和完美,會強烈要求自己要達到高標準,若是無法達到自己 的期望與標準時,就會產生強烈的自卑感、罪惡感、無價值感及害怕失去別人的 肯定與認可,因此他們只好不斷地要求自己在校表現或是工作領域上必須要有完 美的呈現,以獲得讚許和肯定。所以當他們面對成就方面的失敗時,自我批評性 格的人就可能會發展出一種以自卑、失敗和內疚感為特徵的憂鬱症(Blatt, 1974)。 「人際關係」是發展與建立成熟和互惠關係的能力,而「自我定義」則是發 展一個鞏固且切實際的正向自我概念。在理想情況下,這兩種能力會相輔相成, 交互發展,形成一個良好的人格發展歷程。但是若是過分強調「人際關係」而忽 略了「自我定義」則可能會產生過度依賴的性格;而若是過度強調「自我定義」. 18.

(26) 則可能會產生自我批評的 性格,這將導致焦慮和精神病症的增加( Blatt & Shichman, 1983)。. 貳、 依賴與自我批評性格與父母心理控制的關係 Soenens 等人(2010)將父母心理控制分為「依賴導向」和「成就導向」兩 類,這兩種父母心理控制子女的手法,前者涉及關係與依賴和分離焦慮的問題, 會形塑出子女「依賴性性格」,而後者則涉及成就與表現和完美主義的問題,會形 塑出子女「自我批評性格」,而兩種類型的父母心理控制透過形塑出子女不同的 性格,再影響其心理健康。 前一節提到具分離焦慮的父母,較無法接受子女獨立成長後所帶來的分離, 子女的獨立性對這類父母而言是一種親子親密關係上的威脅,因此他們會透過撤 回關愛、引發愧疚等手段來保持與子女的緊密關係,讓子女在身體、情感及心理 上依賴父母;當這種親子關係長時間不斷重複出現在親子互動中時,子女會對父 母的愛感到不安全和焦慮,形成子女因恐懼及害怕失去,而產生在人際關係上過 度依賴的依賴性性格(Barber & Buehler, 1996; Barber & Harmon, 2002)。 根據 Blatt 等(Blatt, 1974; Blatt & Homann, 1992)的理論,母親依賴導向心理控 制會比父親依賴導向心理控制與子女的依賴性格形成更有關。但是學者指出這些 只 是 初 步 的 發 現 , 仍 需 要 有 更 多 的 研 究 來 支 持 此 研 究 的 理 論 ( Soenens, Vansteenkiste, & Luyten, 2010)。 非適應性完美主義的父母,為了讓子女能夠在學業及工作上表現完美,會採 用撤回關愛及引發愧疚等心理控制的方式,讓子女達到自己為子女訂定的高表現 標準;在這種家庭成長的子女通常會經驗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取決他們的表現, 是一種「有條件式」的愛,當他們沒有達到父母的標準時,父母會撤回關愛,並嚴 格批評他們,當這種親子關係長時間不斷重複出現在親子互動中時,子女會將父 母的批評內化為對自己的批評,逐漸發展成具自我批評性格或非適應性完美主義 性格的個體(Blatt & Homann, 1992; Flett, Hewitt, Oliver, & MacDonald, 2002)。 不像依賴導向心理控制形塑子女依賴性性格的現象較發現在母親身上,成就 導向心理控制影響子女的自我批評性格,則被發現在父、母兩方的身上(Soenens, Vansteenkiste, & Luyten, 2010)。 綜合上述,依賴導向心理控制和成就導向心理控制分別與 Blatt(1974, 2004) 所提出的「依賴性格」和「自我批評性格」有關;換言之,依賴導向的父母心理 控制會形塑出子女依賴性性格,而成就導向的父母心理控制會形塑出子女自我批. 19.

(27) 評性格(或非適應性完美主義性格) 。本研究在探討父母依賴及成就導向心理控制 的同時也會檢視此兩者是否與青少年的依賴及自我批評性格有關。. 參、 依賴與自我批評性格與父母心理控制之相關實徵研究 一、 「父母心理控制-依賴及批評性格」關係中性別的角色 在現代西方文化中,女性在社交、人際關係以及歸屬感上更加強烈,而男性 則是更加傾向於個人成就、自我主張和獨立(Blatt & Shichman, 1983; Josselson, 1987)。鑑於男女性別的特性,Blatt 推論依賴性格更為女性,自我批評性格更為 男性(Blatt, 2004)。而 Soenens 將這些理論推論為依賴與成就導向心理控制之間的 區別,他假設母親使用心理控制更可能圍繞在人際問題(即依賴導向心理控制), 進而影響依賴性性格,而父親對心理控制的使用主要涉及成就問題(即成就導向 心理控制),進而影響自我批評性格。 在父母性別方面,Blatt 和 Homann(1992)發現母親對於子女發展依賴性格比 父親更重要,但是在自我批評性格的發展方面,則是母親和父親都會參與,因此 在依賴導向母親心理控制與依賴性格之間的關係母親會比父親更為明顯,而母親 和父親的成就導向心理控制均會涉及青少年子女的自我批評性格(Soenens et al., 2010)。Soenens 等人(2010)在探討依賴導向心理控制和成就導向心理控制與青少 年易患憂鬱症狀之間關係時,發現此關係可能會因父母和青少年的性別不同而有 所不同。 過去的研究預期母親會有更多的依賴導向心理控制,而父親則是會更傾向使 用成就導向心理控制,但是不同導向的心理控制是否影響子女不同的性格呢?亦 即若母親傾向使用依賴導向心理控制,它是否會影響孩子的依賴性性格,而此影 響是否又因孩子的性別而有差異;以及若父親傾向使用成就導向心理控制,它是 否會影響孩子的自我批評性格,而此影響是否也因孩子的性別而有差異。由於這 一方面的研究仍相當少,故本研究將探討此一議題。 二、 「父母心理控制-心理健康」關係中依賴與自我批評性格的中介角色 前面已闡述造成依賴導向父母心理控制的原因與造成成就導向父母心理控制 的原因是不同的,但是兩者均會對青少年的性格造成影響,前者造成依賴性性格, 而後者造成自我批評性格,這兩種性格都容易使青少年產生內隱問題,而其中最 常見的內隱問題就是憂鬱(Soenens, 2010)。 Soenens(2008)一項針對青少年的縱向研究,發現 15 歲的青少年知覺父母 心理控制能夠預測一年後非適應性完美主義(自我批評)的水平增加,而非適應. 20.

(28) 性完美主義又能預測青少年憂鬱症狀的增加;因此,非適應性完美主義扮演父母 心理控制與青少年憂鬱症狀之間的中介變項。其他研究也提到非適應性完美主義 是父母心理控制與子女內隱問題的中介變項(Flett, Hewitt, Oliver, & MacDonald, 2002) ,即知覺父母心理控制的子女會形成更高程度非適應完美主義的態度,使得 他們更容易產生內隱問題。 Soenens 等(2010)針對依賴與成就導向心理控制會透過不同的路徑去影響 子女憂鬱去做探討,透過中介模型檢驗父母心理控制和青少年子女依賴、自我批 評性格和憂鬱症狀兩條路徑的關聯。Soenens 等人預期青少年子女知覺父母依賴 導向心理控制會透過先影響依賴性格,再間接影響其憂鬱,而知覺成就導向心理 控制則會透過先影響自我批評性格,再間接影響其憂鬱。圖 2-1 為 Soenens 等人 (2010)的驗證模型(模型中路徑箭頭中的第一個係數為知覺母親心理控制模型 的係數,第二個則為知覺父親心理控制模型的係數)。. 圖 2-1. DPC/APC、依賴/自我批評性格和憂鬱症狀之結構模型 1. 此研究模型的結果顯示將依賴性格視為中介變項後,不論母親或父親模型, 依賴導向心理控制透過依賴性格再去間接影響憂鬱症狀的間接效果是顯著的,而 依賴導向心理控制對憂鬱症狀的直接效果(直接由心理控制至憂鬱)則如預期的 降低,且未達顯著。當以自我批評性格為中介變項時,成就導向心理控制透過自 我批評再到憂鬱症狀的間接影響也是顯著的、母親模型中成就導向心理控制到憂 鬱症狀的直接路徑亦未達顯著,是在父親模型中的直接效果仍達顯著(此表示成 就導向心理控制與憂鬱症狀之間有部分會透過自我批評性格作為中介) 。因此,他 們的研究結果大體上是支持依賴導向心理控制和成就導向心理控制的對憂鬱症狀 的影響是透過依賴性格和自我批評性格為中介變項。. 21.

(29) Soenens、Park、Vansteenkiste 及 Mouratidis(2012)延續 Soenens 等人(2010) 的中介模型,針對父母心理控制與青少年的憂鬱,探討比利時和南韓青少年跨文 化的差異,中介模型如圖 2-2(模型中路徑箭頭中的第一個數字為限制兩國樣本 路徑係數相等的估計值,第二、三個數字則分別為未限制路徑係數相等的比利時 及韓國樣本的路徑係數估計值)。. Soenens 等人(2012)將依賴導向心理控制與自我批評性格以及成就導向心理 圖 2-2. DPC/APC、依賴/自我批評性格和憂鬱症狀之結構模型 2. 父母心理控制與性格之間用交叉路徑來檢驗心理控制領域與依賴性格和自我 批評性格間的關聯性,結果發現這些路徑(模型中的虛線路徑)並沒有改善模型 適切度,且這兩條途徑在母親及父親中都不顯著。此外他們也檢驗了依賴導向心 理控制和成就導向心理控制是否與憂鬱症狀有直接相關(模型中的虛線路徑) ,結 果也發現兩條路徑均與憂鬱症狀沒有顯著性,也就是說依賴導向心理控制和成就 導向心理控制與憂鬱症狀沒有直接關係,表示它們分別會透過依賴性格與自我批 評性格間接影響憂鬱症狀。 Soenens 與同僚的研究(2010, 2012),結果皆支持依賴導向心理控制和成就 導向心理控制會透過不同的中介變項來影響青少年的憂鬱;亦即依賴導向的父母 心理控制是透過影響子女的依賴性格,間接影響憂鬱;而成就導向的父母心理控 制則是透過影響子女的自我批評性格,間接地影響了憂鬱。換言之,依賴導向與 成就導向的心理控制是透過不同的路徑影響青少年早期的憂鬱。 過去對於依賴性格與自我批評性格作為中介效果的研究均顯示父母的心理控 制會透過不同路徑間接影響青少年的憂鬱症狀,因此本研究也根據以上兩個研究 的中介模型,假設依賴與成就導向心理控制分別會透過依賴性格與自我批評性格 間接影響青少年子女的心理健康(憂鬱和焦慮)。. 22.

(30) 心理控制除了會透過不同性格影響憂鬱外,是否也會透過性格影響焦慮呢? 由於目前尚未看到探討心理控制透過性格再影響焦慮的文獻,故以下僅分別針對 兩兩變項的關係,試著推演出三者的關係。學者指出,依賴導向心理控制會使子 女對他們父母的愛變得不安全和焦慮,且這種情形會在親子關係中重複出現;而 依賴導向心理控制也已被證實與依賴性格有關,而依賴性格的人也會產生較為嚴 重的分離焦慮問題(Soenens, Vansteenkiste, & Luyten, 2010)。 而成就導向心理控制與子女的自我批評有關,因此子女會因為未能達到父母 的標準而感到焦慮 (Blatt & Homann, 1992),且自我批評性格就是一種非適應性完 美主義(Blatt, 1974),根據過去 Blatt (1995)的研究,Blatt 也表示非適應性完美主義 能夠預測憂鬱和焦慮(cited in Soenens, Vansteenkiste, Duriez, & Goossens, 2006),也 與失敗、憤怒、無助、絕望的感覺和自殺意念有關(Blatt, 1995)。Burns(1980a, 1980b) 也認為成就導向的父母會使用收回關愛和不贊同作為對子女的懲罰,而使子女以 失望、焦慮和恐懼來面對錯誤(Blatt, 1995)。 雖然目前尚未見有關依賴與成就導向父母心理控制透過先影響子女性格,再 影響焦慮的相關研究,但過去探討一般性父母心理控制的研究已證實父母心理控 制會影響子女的焦慮,如「使用侵入性的策略,迫使兒童遵守父母的標準和需求」 (Barber, 1996, 2002; Vansteenkiste, Zhou, Lens, & Soenens, 2005),這種類似於「成就 導向」的心理控制和恐懼失敗(Elliot&Thrash, 2004)、焦慮、優柔寡斷(Luyckx, Soenens, Vansteenkiste, Goossens, & Berzonsky, 2007)以及非適應性完美主義有關 (Soenens et al., 2005) 。另外,前面第一節也提到許多研究也證實父母心理控制會 對子女的內隱問題,如焦慮產生影響(程景琳,2015;Albrecht、Galambos, & Jansson, 2007;Barber, 2002; Nanda、Kotchick, & Grove, 2012; Pettit et al., 2001; Stone, 2013)。 上述回顧,暗示了父母心理控制、子女性格與焦慮的關係,亦即心理控制是 可能透過對性格的影響,再影響子女的焦慮。 近幾年已開始有研究對父母心理控制的內涵做領域取向的界定,並提出不同 類型的心理控制可能會透過對不同性格的影響,再間接影響子女的心理健康。由 於目前有關「依賴導向心理控制」及「成就導向心理控制」的研究大多是以西方 國家為背景,台灣尚未見有關研究,故研究者將以華人文化下的台灣做為研究背 景,了解華人文化下青少年知覺父母「依賴導向心理控制」及「成就導向心理控 制」之現況及它們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以及它們的影響路徑是否與西方文 獻一致(亦即依賴及自我批評性格是否為心理控制與心理健康的中介變項) 。另外, 由於理論及文獻均指出父母及子女性別均扮演重要的角色,故研究者也將探討依. 23.

(31) 賴/成就導向心理控制、依賴/自我批評性格及心理健康的關係是否因父母及子 女性別而有不同。. 24.

數據

表 2-1 不同性別子女知覺父母心理控制之差異分析整理表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