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王韜變法思想基礎:1860 年之前

一、早年經歷

王韜本名利賓,1828 年出生於蘇州府長洲縣甫里鎮。甫里現名甪直鎮,是 吳中地區人文薈萃之地,自唐代以來,陸龜蒙、皮日休、羅隱、蘇東坡、趙孟頫、

高啟、劉基、歸有光、吳梅村等人都在此生活或隱居過。21王韜的家庭背景,使 他與中國傳統讀書人一樣,抱持著透過科舉進入官場一展長才的志向。根據王韜 自身所述,家族乃明代望族,但在明末清初之際,因戰亂受到嚴重打擊,家道中 落。其始祖王必憲,因避難前來崑山,因無法自立而入贅清河齊家,使得家族得 以延續。22必憲生晉侯,晉侯有三子,長詒孫,次繩武,幼遜修;但次、幼軍無 後,僅長房得一子名鵬翀,即為王韜曾祖。23王鵬翀為縣廩生,學問廣博,曾設 館授徒,多次辭謝官府征辟,後因病早逝,留下年幼兒子,遭親戚覬覦家產,家 族便遷至甫里。幼子即為王韜祖父王科進,科進是太學生,曾參與縣政,生二子,

長子淞溪,次子昌桂為王韜父親。24王昌桂天資聰穎,「九歲盡十三經,背誦如 流,有神童之譽」,25但因為家貧,無法參加科舉考試,只好在家鄉以私塾為業。

母親朱氏,蘇州陳墓鎮人,也是出身書香世家,乃是他文化啟蒙者,在王韜年幼 時,以口授方式教導王韜《千字文》、《三字經》等,開啟了王韜的學習之路。在 母親教導基礎之下,王韜在九歲前,已經有了良好的古文基礎。隨後就進入父親 所設之塾館就讀。王昌桂對王韜寄予厚望並給予嚴格的教導,到王韜 13 歲前往 長州青夢山館就學於顧惺時,已經打下了深厚的中學基礎,他曾自述:「少承庭

21 張海林,《王韜評傳(附容閎評傳)》,頁1-2。

22 王韜,〈弢園老民自傳〉,收錄於《蘅華館詩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頁2。

23 姚海奇,〈王韜的政治思想〉(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頁9。

24 析平,《王韜評傳》(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頁2。

25 王韜,〈弢園老民自傳〉,收錄於《蘅華館詩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頁2。

訓,自九歲迄成童,畢讀群經,旁涉諸史,維說無不該貫,一生學業悉基於此。」

26顧與王韜的關係良好,可謂亦師亦友。顧惺曾中科舉明經,治學相當開明,允 許學生閱讀儒家經典以外的書籍,因此在這段期間內,王韜將自己所涉獵學問擴 大到小學、二十二史、資治通鑑、諸子文集、小說筆記與稗官野史等等,對於王 韜後來的文學寫作風格,有了極大的影響;此外對於王韜開放思想的建立,從學 於顧惺的經歷也是非常重要。271843 年,15 歲的王韜前往蘇州新陽縣參加縣試,

當時的主考官楊耕堂,對於他的文章相當讚賞,圈選他為博士弟子員。28一時間,

鄉里親友皆來祝賀,王韜被認為很有希望在科舉之路闖出一番名聲。1844 年王 韜前往昆山應試,文章受到讚賞,當時縣學的督學張筱坡稱讚他:「文有奇氣」, 使得王韜最終以第一等的成績考入縣學,王韜甚至因此改名為王瀚來紀念。王韜 很感謝張筱坡的賞識,也因此對自己有了更大期許,在親友慶祝中秀才的聚會上,

他曾自言:「區區一衿,何足為儒子重經,他日當為天下畫奇計,成不世功」。29 可以看出此時期的王韜對於自己未來期望是非常高的,也展現出傳統士人建功立 業,光耀門楣的遠大抱負。

成為秀才後的王韜,被賦予很大期望,特別是其父親王昌桂,因為家貧而未 能應試的他,很希望可以在兒子身上實現自己未竟的志業。但此時王韜家中經濟 狀況已經無法提供他專攻科舉了,1846 年王韜被迫來到母親的家鄉陳墓鎮,與 自己父親一樣以私塾為業。為經濟所苦的王韜,同時也對於當時科舉對讀書人的 桎梏有了些想法,在此時期王韜所作之詩文,即可窺見一番。30同年秋,王韜與 老師顧惺及父親前往南京參加省試,為他的科舉之路而努力,但結果卻是名落孫 山。省試的失敗,對年輕氣盛的王韜是一次重大打擊,他藉由遊山玩水來逃避面 對考試失敗這件事。一直到回到家鄉後,王韜才呈現渾渾噩噩,視科舉如毒水猛

26 王韜,〈弢園老民自傳〉,收錄於《蘅華館詩錄》,頁6。

27 高美芸,〈王韜對時代的關懷及其尋求的解決之道〉,頁24。

28 析平,《王韜評傳》,頁7。

29 王韜,〈天南遁叟〉,收錄於《遁窟譋言》,卷1,轉引自析平,《王韜評傳》,頁8。

30 析平,《王韜評傳》,頁9-10。

獸,對筆墨書籍皆大力排斥的樣子,可以看出年少有名的王韜,完全沒有意料到 自己會在省試這關慘遭滑鐵盧。

在前人的研究中,均認為科舉的失敗對於王韜的思想是一個相當重要的事件,

31學者皆舉王韜在後來寫給其內兄楊醒逋的信件中的文字來證明:

〈與楊莘圃〉

本朝試科以制藝,實沿明代舊習,遂使英賢傑士壯志消磨,皓首窮經,未 蒙推選,不知湮沒幾何人品矣。稽夫漢家立法,興孝舉廉,循吏真儒,彪 炳史冊。至今日骨鯁之臣不聞於朝,通經之士不興於野,遠弗逮古矣。非 今之人才不生,抑亦取士之道失也。32

〈與楊莘圃〉

足下謂科名者,士子之進身,非得之不足為孝,以是為僕勸其意,不可謂 不厚。然僕聞有一時之孝,有百世之孝,吾人立天地間,縱不能造絕學,

經緯當世,使天下欽為有用之才;亦當陶冶性靈,揚搉今古,傳其名以永 世,若不問其心之所安,博取功名富貴以為父母光寵者,烏足道也。33

〈與楊醒逋〉

曩在里中,足下已以讀書自負,詩古文詞卓然異人。今閱十載,造詣當不 可限量,知不為習俗所囿,蹈彼覆轍。足下沾沾於科第,嘗謂吾里不登賢 書者數十年,而亟以功名相勗勉。韜時灰心任進。在山小草,已無遠志。

31 在前述高美芸、析平、Cohen的研究中都有提到科舉事件對王韜的可能影響。

32 王韜著,錢鍾書編,《弢園文新編》(北京:三聯書店,1998),頁182。

33 王韜,《弢園尺牘》(臺北:文海書局,1983),頁43。

在山小草,已無遠志……報國儒生,何以自見?目擊時事,無可下手。邇 惟隱於麴糵,並廢詩歌,恐憤世紀俗之詞,無益於國家,適以招禍耳。

當今之世,為天下計者,必以強兵為……顧所云然,乃有激而談,為杜牧 之《罪言》,非孫子之《兵法》也……我非敢侈譚當世之務,痛詆牧民之 長,誠惜夫尚可有為知天下,而將敗壞決裂於全身家、保妻子、竊為荀祿 臣之手也。34

前面三段文字可以表現出王韜當時對科舉制度的不滿,也是過去學者理解省試落 榜對王韜的打擊的依據。第四段文字中可以看出王韜雖受科舉失敗的打擊,但心 中為國家效力的希望未曾消減,只是苦無途徑而已。一方面對現有體制有極大不 滿,但一方面又希望能改善國家現況,王韜思想的多面性,似乎逐漸展露出來。

Paul Cohen 認為王韜對科舉取士所採取的批判態度,可視為他對現實制度不滿的 表現,並且隨著時間的累積而更加強烈起來。35

落榜隔年的王韜,與好友楊醒逋的胞妹楊保艾結婚,並且回到家鄉甫里,埋 首於書卷間。也是在此年中,王韜與其師顧惺合作,將自己過去所做詩詞刪訂成

《蘅華館詩錄》。王韜詩詞風格變化相當大,在晚清與近代詩壇的評價頗高,可 以看出王韜對於詩詞的用心,也算是聊慰自己在試途上的失意吧。36科舉落榜對 王韜打擊雖然大,但真正困擾他的,還是自身經濟狀況。特別是在 1849 年父親 王昌桂因病去世後,王韜必須扛起家裡經濟重擔,迫使他接受了墨海書館主持人 麥都思的邀請,前往上海墨海書館,協助當地傳教士進行譯書的工作。

二、墨海書館時期

先前在 1847 年父親王昌桂應邀至上海設館授徒時,王韜也隨即在隔年前往

34 王韜,《弢園尺牘》,頁83-85。

35 Paul Cohen,《在傳統與現代性之間──王韜與晚清改革》,頁6。

36 析平,《王韜評傳》,頁13-15。

上海探望父親。比起故鄉的純樸環境,當時上海已經從一個長江口的小漁村逐漸 轉變成為國內外貿易重鎮的通商口岸。37根據王韜事後回憶,他對於上海印象呈 現出兩種面向,一方面他前往墨海書館參觀,對於他看到印刷機的印象,以及與 西人的第一次交往都感到十分新奇,王韜寫下了一段文字來形容當時景況:

時西士麥都思主持墨海書館,以活字版機器印書,竟謂創見。余特往訪 之……麥君有二女……皆出相見。坐甫定,即以晶杯注葡萄酒殷勤相勸,

味甘色紅,不啻公瑾醇醪也。又為鼓琴一曲,抗墜抑揚,咸中音節,雖曰 異方之樂,殊令人之意也消。後導觀印書,車床以牛曳之,車軸旋轉如飛,

云一日可印數千番,誠巧而捷矣。38

這段文字顯現出了王韜對於墨海書館的第一印象應當是不錯的,對於他為何 他後來會願意接下麥都思的邀請,前往墨海書館工作,這應該是部分原因。而另 一方面,在高美芸〈王韜對時代的關懷及其尋求的解決之道〉的研究中也提到王 韜曾做詩四首來批評因戰爭而割地的清廷,展現了自身憂心國事的一面。39因此 我們可以在王韜身上看到一種矛盾存在,同時有著對西方列強佔領本國領土的不 滿,也有著對於西方所引進事物的期待心理。王韜這次拜訪墨海書館時,麥都思 便提出邀請,希望王韜可以留下來協助他們翻譯經書的工作,但王韜拒絕了。就 當時環境來看,中國人普遍對於外國人還是帶有排斥之意,夷夏之防觀念依舊深 根在讀書人心中。在這之前,王韜便有位朋友也是因為經濟因素而必須前往上海 洋行任職時,王韜便寫信勸告友人,希望他能拒絕受雇於外國人。只是王韜自己 可能也沒有想到,在父親過世後陷入經濟困境的他,終究因為家計需要,接受了

這段文字顯現出了王韜對於墨海書館的第一印象應當是不錯的,對於他為何 他後來會願意接下麥都思的邀請,前往墨海書館工作,這應該是部分原因。而另 一方面,在高美芸〈王韜對時代的關懷及其尋求的解決之道〉的研究中也提到王 韜曾做詩四首來批評因戰爭而割地的清廷,展現了自身憂心國事的一面。39因此 我們可以在王韜身上看到一種矛盾存在,同時有著對西方列強佔領本國領土的不 滿,也有著對於西方所引進事物的期待心理。王韜這次拜訪墨海書館時,麥都思 便提出邀請,希望王韜可以留下來協助他們翻譯經書的工作,但王韜拒絕了。就 當時環境來看,中國人普遍對於外國人還是帶有排斥之意,夷夏之防觀念依舊深 根在讀書人心中。在這之前,王韜便有位朋友也是因為經濟因素而必須前往上海 洋行任職時,王韜便寫信勸告友人,希望他能拒絕受雇於外國人。只是王韜自己 可能也沒有想到,在父親過世後陷入經濟困境的他,終究因為家計需要,接受了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