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人類文化的演變與傳承,不太可能是完全萌發於自身,而往往會受到外在因 素的刺激;而任一文化對外在因素刺激的受容程度,在某方面也顯示了其自身文 化的能動性。就早期的世界文化體系來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延續性是有目共睹,

但中國歷史進程中一直不乏與異文化有所交流的經驗,也說明中國文化面對外來 因素刺激時,一直能保有相當程度的能動性。然而,這樣的歷史進程似乎在晚清 時期出現了變化。回顧歷史,晚清所遇到西方文化之衝擊,遠超乎所有過往歷史 經驗,也是當時傳統士人完全無法想像,而紛紛以前所未有的「變局」加以形容。

在晚清民初之際,中西方之間背景環境差異與過去完全不同,所以晚清知識分子 在面對西方時,也必然會產生多面向態度。歧視、排斥者有之,理性正視、進而 改變者也有之。終究不能否認的是,在晚清歷史進程中,「如何面對西方」成為 一個很重要的課題,而這個課題所牽涉到之規模與面向,可能超越中國歷史上曾 經有過的異文化交流,甚至可能延續到今日,都還相當重要的課題。事實上「西 方」作為一個重要「他者」的角色,的確從晚清末到現今,依舊是中國文化乃至 於整個東亞文化圈都不得不重視的。

王韜在晚清思想史的重要性

王韜在晚清思想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脈絡中,佔有舉足輕 重的地位。在過去研究中,王韜即被視為是橫跨中西之間的重要人物。但除此之 外,綜觀王韜一生的經歷,就中國內部來看,王韜更屬於橫跨體制內外的重要思 想家;他一方面較少受到體制內保守勢力的箝制,一方面又能對制度的變遷產生 一定程度的影響。

在此時期的變法思想家中,王韜其人與經歷具有非常重要地位與相當突出的 特殊性。1828 年生於蘇州府長洲縣甫里村(今甪直鎮)的王韜,出身書香門第,其 父王昌桂以通經著名,但無功名在身,僅能以教授私塾為業。王韜自小被父親賦 予厚望,從父讀書打下深厚的中學基礎。1845 年,17 歲的王韜以童試第一名的 成績,考中秀才嶄露頭角,被認為功名在望,但卻在隔年南京省試中落榜,給予 王韜重大打擊。11849 年王韜父親去世,迫使王韜接下家中經濟重擔,只有秀才 功名的他無法進入仕途。早前他已經與父親一樣,以授業私塾為生,但此時的他 也無法負擔全家的經濟重擔。這時候一位傳教士捎來了邀請函,原來因父親在上 海開館授徒而結識的外國傳教士麥都思,正在主持墨海書館的翻譯作業,需要一 位中文助手。受到麥都思邀請的王韜,因為經濟因素,決定接下此項工作,進入 墨海書館從事譯書工作。21845 年到 1850 年這短短的五年,王韜經歷了落第、喪 父與西方傳教士共事三個人生最重要的事件。落第,讓他從此絕緣於官方仕途之 外,成為一個體制外的改革者;因為喪父而加重的經濟負擔,促使王韜遷居上海,

開啟了他接觸西方文化的歷程;透過墨海書館的工作,王韜得以在後來上書太平 軍事件中存活,並再度遷居到香港進一步接受西方文化薰陶,並且有了後來前往 歐洲遊歷生活的機會。王韜的特殊生活經驗,造就了他能夠有超越其所身處時代 的改革思想,如美國學者 Paul Cohen 對於王韜其人有一段相當貼切描述:

人類從得到火車到擁有飛機的時間並不太長,但為了得到火車卻費了幾 千年之久。相對於這個意義而言,由於王韜這一代一隻腳還站在革命前 的中國,其更新的程度就比孫中山更大。因為王韜這一代,也只有這一 代,才經歷了中國近代史上從無火車到有火車的巨大邁進。這些也同樣 適用於王韜和孫中山個人。雖然孫中山代表了革命進程的稍晚階段,在 這個意義上他比王韜要新。但若就他們個人一生所包括的文化變化容量

1 Paul Cohen著,雷頤、羅檢秋譯,《在傳統與現代性之間──王韜與晚清改革》(江蘇:人民 出版社,2003),頁5-6。

2 Paul Cohen著,雷頤、羅檢秋譯,《在傳統與現代性之間──王韜與晚清改革》,頁7-9。

而言,從代際變化的相對觀點(而非累積或展望的觀點)來看,王韜卻 比孫中山要新。3

觀察王韜一生,可以說是由一位中國傳統士人逐漸轉型為近代知識分子的過 程。4其思想的起點與他所處時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他前往上海,於墨海 書館與洋人共事逾十年後,王韜本人對於中西文化的交流,依舊表現出了相當保 守的態度。等到他前往香港避難後,他的思想開啟了轉折的歷程。隨著與西方文 化接觸越來越深入,王韜開始表現出了相當積極向西方學習的態度。5在他前往 歐洲遊歷回來,親身體驗西方生活後,他的思想有了明顯轉變。他企圖跳脫出傳 統「中體西用論」的限制與矛盾,對中西文化交流,呈現出一種更加積極且進取 的心態。但王韜並沒有因此就拋棄中國傳統文化,反而透過辦報紙與投身教育事 業的方式,希望減少「中學」與「西學」之間的隔閡。比起同時期其他思想家來 說,王韜對於民間的影響力透過他所從事的文化事業而大大的加強了。因此我們 可以說,王韜在「面對西方」這個課題上,相較於同時代的傳統士人或知識分子,

王韜具有非常明顯地「由舊到新」的傾向。

過去學界對王韜思想的研究中,普遍認同王韜是晚清思想中,洋務派向維新 派轉向的過渡性人物,不過似乎對於王韜過渡性地位的定義仍有爭論。有些研究 認為,王韜依舊沒有脫離「中體西用論」的侷限,王韜所提倡的改革依舊沒有針 對中學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所謂「道」的層次。但也有研究認為王韜的改革已經 論及到根本的部分。6王韜在中學與西學之間到底採取了甚麼樣的定位?或許仍 然是一個需要探討的問題。「中體西用論」在英法聯軍到甲午戰後這段期間,作 為早期變法思想的主要立論基礎,同時也是洋務運動推行的一個重要指導性方針,

3 Paul Cohen著,雷頤、羅檢秋譯,《在傳統與現代性之間──王韜與晚清改革》,頁3。

4 林啟彥,〈王韜的中西文化觀〉,收入林啟彥、黃文江編,《王韜與近代世界》(香港:香港教 育圖書公司,2000),頁93。

5 林啟彥,〈王韜的中西文化觀〉,頁95-98。

6 在薛化元、汪榮祖兩位學者的研究中,都有類似前者的論點。而張海林與林啟彥兩位學者的 研究則是傾向後者。

所以不可否認的是「中體西用論」帶有非常強烈的官方色彩。而王韜少年失意於 科舉後,便被排除於仕途之外,雖然他曾經想利用上書方式取得官方的重視,但 依舊沒有結果,所以王韜一生可以說是完全處於官方體制之外的社會。但王韜卻 未因此與官方完全斷絕往來,反而隨著著作流傳,王韜在變法派官僚中,一直能 保有一定名聲,李鴻章與曾國藩都有招募他為自身幕僚的意願,說明了王韜的改 革理念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視。7再者,王韜一生從江蘇少年時期開始,到後來的 上海墨海書館工作時期,再到流亡香港並且遊歷歐洲、日本時期,以及最後回到 上海度過餘生,對應了他對西方理解的由淺到深以及對中西文化交流的態度變化,

也說明他是從「中體西用論」為基礎出發,但又能跨越「中體西用論」內在脈絡 制約與矛盾的思想家。

在王韜所身處的晚清時期,王韜游離於體制外,卻又與體制內保持一定聯繫,

又是一位從認識西方到直接生活在西方文化中的知識分子。這樣特殊的個人經歷,

是王韜能突出於當時知識分子的主因,王韜的特殊性也因此彰顯。所以王韜思想 的轉折,如何呼應並且嘗試解決「中體西用論」內在脈絡的矛盾,在晚清思想史 中便成了一個重要的課題。也對於晚清後期的知識分子在思想脈絡以及面對西方 的態度上,如何從洋務派的中體西用論,繼續發展演變到後來的不同分支,如維 新派、革命派等,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此即為本論文主要問題意識所在。

王韜所處時代的思想背景

「中體西用論」的發展與晚清知識分子面對西方的態度演變有密切之關聯性 存在。在 1840 年代鴉片戰爭後,清朝與西方國家的交流進入了新的階段。清朝 官方對於西方國家依舊保持著相當排斥的態度,但隨著條約確立後,以英國為先 鋒的西歐國家,陸陸續續進入中國。面對這樣的情況,早有知識分子注意到天下 大勢正在轉變,必須增進對西方國家的認識,譬如林則徐的《四洲志》、魏源的

7 高美芸,〈王韜及其史學思想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

頁72。

《海國圖志》與徐繼畬的《瀛環志略》等著作,8即是在這樣背景下所產生。但 這樣積極的態度卻是屬於少數。對當時清朝來說,鴉片戰爭來得太急也太短,影 響層面限於沿海幾個港口,一個龐大帝國的統治並沒有因此而動搖,當然也不會 因此而覺醒,鴉片戰爭的失敗僅僅被視為官員處置不當而已。9等到二十年後,

經過英法聯軍與太平天國的內外交攻,清朝才開始意識到當時中國所面臨的艱難 處境,洋務運動得以展開,也是晚清變法的起源。

洋務運動的核心概念,表面上是魏源在《海國圖志》中所提到的「師夷長技 以制夷」。就字面上的意思來看,是學習西方技術,代表著部分知識分子已經意

洋務運動的核心概念,表面上是魏源在《海國圖志》中所提到的「師夷長技 以制夷」。就字面上的意思來看,是學習西方技術,代表著部分知識分子已經意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