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現代運動的全球傳佈

第二節 現代性與運動世界

西方運動的發展與「現代化」的過程有很大的關係。從17 世紀開始,歐洲 社會的生活方式與傳統文化起了很大的變化:新思想與新信仰、新的禮儀舉止與 新的生產技術,以及新式休閒娛樂,交織融合成社會、文化、經濟、政治等各方 面的新生活(Smart, 2005:29-30)。18 世紀與 19 世紀期間,一系列重要制度逐漸 定型,最終促成一種新的社會型態:現代性47

Giddens 對現代性進行分析時也認為,現代性正內在地經歷著全球化的過 程,即一種「現代性的全球化」(Giddens, 1990)。他關注於分析「時—空延伸」

的議題,探究社會生活是如何跨越時空的,尤其是現場捲入(共同在場的捲入)

與遠距離的互動(在場與不在場的連接)之間的關連。在現代,時空延伸的水平 比任何一個前現代時期都要高得多,發生在此地和異地的社會形式和事件之間的 關係都相應地延伸開來。不同的社會情境或不同地域之間的連接方式,成了跨越 整個地球表面的「全球性網絡」。總而言之,全球化就是指這個延伸過程。

從運動史的發展來看,吾人也可明確地觀察到現代運動的全球傳佈現象。各 式各樣現代運動的演進在社會與文化方面,都不是簡單的、單線式或統一的模 式。然而,經受眾多社會力量的衝擊,運動已經變得理性、技術繁複、高度組織 以及科學導向的商業活動。今日吾人所熟悉的運動,正標榜著世俗主義、官僚組 織、專業分工、並涵蓋了表演面向的所有特性,還特別強調「競賽結果」而非參 與經驗的傾向。為了表明現代運動的面貌,需要更詳細地檢視工業資本主義、都 市化、政府與官僚組織、科學理性以及個人主義文化等各種現代生活模式的制度 性特徵對運動的影響(Smart, 2005:30;Nixon & Frey, 1996:23)。據此,本文將 從這基點個出發描述現代性模塑運動世界的社會脈絡。

一、工業資本主義

18 世紀末期,19 世紀初,工業革命48在英國與歐陸興起。19 世紀初,亦擴 展至北美。英國逐漸往工業文明邁進的同時,現代運動也逐漸從社會空間中創造

47 作為社會的一種現實結構和問題,現代性現象是作為政治革命(以法國大革命為典型)、產業 革命(英國工業革命為典型)以及與之交織在一起綿延幾個世紀的思想文化革命(啟蒙運動)

的產物而出現在西方社會的。現代性與三大革命彼此交織、相互促進,導致近代以來西方社 會中宗教的衰敗和「理性主義」的興起,「科學的世界觀」取代神學的世界觀,也導致「工業 社會」的誕生、「都市化」的發展以及與此相應的社會組織結構、社會階級結構、社會紐帶、

社會溝通方式的變化,進而形成市場(經濟)、國家(政權)與(市民)社會的分離,以及社 會和政治的平等化、民主化……導致「現代世界」的誕生(王小章,2006)。一言以蔽之,現 代性是一種作為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等力量彼此聯結、交互作用後的產物。

48 18 世紀中葉的英國,將人力、獸力以外的動力來源與機器引入生產過程中,點燃了製造業的 革命戰火,全世界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形式幾乎都因此受到衝擊(Giddens, 1990)。這些改變影響 了生產的過程與產品,為一種新興的生活方式揭開序幕而被稱為「工業主義」。眾所周知的「工 業革命」(大約出現在 1750-1850 的英國),因為資本的大量積累而興起,並因另一種現代性 的制度性特徵—資本主義,更顯得相得益彰。工業主義包含鄉村人口的流動,因為人們不再 仰賴土地生存,於是轉而移居到城鎮與都市,在工廠環境中求取溫飽(Smart, 2005:33)。簡言 之,工業主義也具有「都市化」的涵義。

出來。現代運動的發展與現代社會的特徵相一致,能夠符合現代社會快速變遷的 挑戰與需求,並隨著現代性而「加速」發展。有論者認為,工業化(industrialization) 所指的,是一系列複雜的技術變革,不僅影響社會的經濟組織,也影響社會成員 的經濟行為。工業革命包括新機器的發明、新的生產能源方式、產品的大量生產,

對科學產生高度的依賴以及商品的製造。工業社會獨一無二的特色,在於人口多 半受雇在工廠或辦公室工作,而非從事農業活動。此外,工業化社會是由都市中 心所主導,然而巨型都市中心裡的社會活動,都與大規模的組織和官僚制度相互 協調,特別是在政治與經濟部門(Giddens, 2001;Nixon & Frey, 1996:24)。

尤其「工業主義」可以促進生產力,商品的銷售範圍與數量也就日益龐大,

奠定了日後「消費主義」成長的基礎。工業主義得以生根的生產經濟體系,是資 本主義社會的環境,即一種「商品的生產體系」(Giddens, 1990:55)。在這種體 系之下,首要的任務就是藉由商品與服務的生產、推廣、販售與消費,不斷積累 資本。資本主義是一種持續工作以擴大商品市場的經濟體系;資本主義的目標,

是為目前現有的商品與服務範圍尋找新市場,並在現有的市場內推出新型、尚未 被模仿的商品與服務項目。因此,「人類所有的渴望」都有可能被「商品化」,或 被視為是未來新興的資本主義經濟活動,成為另一種積累資本的方式(Smart, 2005:33)。

工業主義與資本主義對傳統休閒娛樂產業造成的衝擊無法估量(Hargreaves, 1986)。隨著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原本眾人習以為常的傳統生活方式,在一夕 之間分崩離析、面目全非。人們生活的地點、居住的類型、養家餬口的方式,以 及平日所熱衷的休閒活動,還有從事休閒活動的主要時間與場所,都因為工業資 本主義的發展而改弦易轍。都市、城鎮與鄉村的界限逐漸消失,工作生活與家庭 生活也必須有所區隔,於是就業率升高、工廠的作息比以前加更有條不紊。此時 社會生活的時間性與空間性,更加受到高度專業分工與技術控管所支配(Smart, 2005:33-34),整個現代社會進入一種時空秩序的轉型過程。

到了1880 年代,最初主導橄欖球運動的幾支上層菁英隊伍,被一群磨坊工 人所組成的隊伍「擊敗」,至此上層階級就不再能對這項運動擁有主導性的影響 力。職業俱樂部、商業主義、觀眾與中上層階級偏愛「業餘主義」和勞工階級偏 好「職業主義」之間的「衝突」與緊張關係,標誌了英國橄欖球運動的後續發展 境況。在一連串的爭議紛擾後,1885 年終於達成協議,使選手得以在「嚴格的 條件下」接受給付。該項協議,讓橄欖球協會能夠維持對這些運動的控制權。此 時,全球現代運動的典型特徵—合理化、專業化、組織化—在 20 世紀開始前,

以蔚然成型於英國(Nixon & Frey, 1996:23),並讓眾多高度競技性的業餘運動轉 型成為具有「觀賞及娛樂價值」的職業運動。

此時,根據社會階級而區分「業餘」與「職業」運動,也讓「金錢遊戲」侵 入了運動社會。職業與業餘的區分代表了兩種新觀念的發展,也就是組織化運動

與「職業風格」的擴張,以及運動逐漸「商品化」的現實。當大眾運動越來越「流 行」,運動便能吸引觀眾自掏腰包體驗比賽的樂趣。現代運動被視為是獲利的來 源,數量龐大的運動參與者,開始為了參加比賽而領取薪資。原初,這筆薪資是 用來補償選手參與運動、無法賺錢的工作損失(Smart, 2005:35)。但是當運動職 業化後,運動對選手來說反而是一種職業;這些選手變成職業選手,固定領取比 賽酬勞。「職業化」與「商品化」潮流成為現代運動戲劇性轉型的主要特徵。

19 世紀後半葉,不同社會階級的群眾參與不同類型的運動,造成了社會與 文化的分歧(Hargreaves, 1986)。此種意味深長的分歧,區別參與者的標準是根據 運動的「業餘」與「職業」定位。前者是許多運動從19 世紀開始就與生俱來的 條件,意義較崇高;後者則是20 世紀之後越來越多運動所具備的特徵(平民化、

民主化與大眾化),但總被人們斥責為貶低運動的格調。業餘與職業的區分標準 不無疑義,不過至少在一開始,運動參與者的社會起源,特別是社會階級的屬性,

就已經決定了彼此的宿命(Smart, 2005:35)。這樣的二元區別是社會差異性的一 種象徵,諸多經由社會主流階級所確立的價值立場,也在現代運動制度中不斷進 行重新「複製」,這一歷史事實尤以奧委會明文規定的「業餘資格審查」最具歷 史的代表性(參見下圖2-1)。

但運動文化的普及化並未止步於特權階層的壟斷,廣大的紳士階層與中下勞 動階層開始親身參與運動及觀賞運動競賽。相關的規則也日益完備,運動場地與 器材設備的製造與銷售形成「新的產業」。運動成為吸引觀眾的奇觀,逐漸壯大

歐洲白人男性上層階級 騎士精神‧文化品味‧階級世界觀

業餘論述的生產 業餘精神的討論與本文生產

國際奧會的官方憲章 具體執行業餘精神的規則 規訓與懲罰運動員身體的機制

統治階級利益的維護與再生產 政治經濟權力‧文化的霸權 參與運動的特權‧ 身體文化的享受 圖2-1 業餘精神的起源與確立

圖片來源:邱建章、王宗吉(2007a:84)

的中產階級則繼續創造了巨大的運動商機,「鐵路的興起」也讓運動隊伍到全國 各地比賽。當各種運動組織設定創造盈餘的能力為其機構的首要任務時,現代職 業運動的經濟發展已深刻地表現出資本主義社會的文化邏輯。尤其是在20 世紀 初期,由於運動的媒體價值迅速竄升,歐美國家的運動文化發展迅速從強調業餘 性質的運動參與邁向以「觀賞」為前提的職業運動表演。職業運動的創生形成運 動發展的歷史分界點。運動開始以「文化商品」的形式提供大眾進行經濟層面的

的中產階級則繼續創造了巨大的運動商機,「鐵路的興起」也讓運動隊伍到全國 各地比賽。當各種運動組織設定創造盈餘的能力為其機構的首要任務時,現代職 業運動的經濟發展已深刻地表現出資本主義社會的文化邏輯。尤其是在20 世紀 初期,由於運動的媒體價值迅速竄升,歐美國家的運動文化發展迅速從強調業餘 性質的運動參與邁向以「觀賞」為前提的職業運動表演。職業運動的創生形成運 動發展的歷史分界點。運動開始以「文化商品」的形式提供大眾進行經濟層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