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運動全球化對在地運動主體價值的衝擊與回應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運動全球化對在地運動主體價值的衝擊與回應"

Copied!
41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第壹章 緒論. 做為一名社會學家,如果缺乏全 球過程和社會變遷的參照框架,是無 法充分而適當地診斷、詮釋當下的社 會現象。 --社會學家 Elias, 1991:163. 更好理解全球化的方法是,不 僅要認真地瞭解全球性力量的勢 力,而且也要嚴肅地面對本土性力 量的勢力。 --文化研究學者 Storey, 2005 (轉引自徐德林,2007:202). 1.

(2) 走過黑白電視的年代, 除了史豔文、藏鏡人深烙民心的影像外, 最令人悸動懾魂的莫過於 半夜起床與威廉波特的脈動共起伏的時刻。 既與金龍、巨人同聲雀躍, 也和七虎承載撕裂的挫敗, 由湖武漢、陳智源、許金木、劉秋農、高英傑、李來發、二郭一莊, 直到郭李建夫的昂首矗立, 再從遙遠的日據時代,躍進九0年代的職棒風雲, 棒球成了當代台灣史的一部份。 既曾遙接民族主義的大纛,又是民間潛流真實的綻露, 是大眾休閒的最愛,也有縱深的政經文化蘊涵。 自覺或不自覺的, 你我共譜了摻雜血淚、喜樂的書寫史, 而且勢將不斷地湧現新的契機, 理性與意志,力與美共譜的國家運動的序曲, 而一切就讓我們細說從頭吧! --中國論壇編輯部,1992:26. 本章屬於論文的概括性介紹,擬從問題意識與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範圍與 限制、名詞界定、文獻回顧—運動全球化的理論系譜、研究方法論—政治經濟學 與文化研究以及研究架構與流程等七個部分展開本文的緒論。. 第一節. 問題意識與背景. 科技系統(媒體)與社會系統(運動)正連結起來創造出全球運動奇觀。如 以運動文化的發展為例,吾人可以觀察到:19 世紀中期以後,西方運動(田徑、 籃球、足球等)在現代性的過程中不斷傳播流佈到世界各角落。與此同時,以現 代運動為基礎,也創造出各種混雜著不同文化形式的運動實踐模式,如籃球、棒 球、美式足球。這些混雜的運動實踐,因不同的文明體系、身體技術之間的接觸、 碰撞以及運動愛好者的熱情投入才得以誕生於世。日益精進的科技系統(報紙、 電視、光碟、衛星等)與運動文化系統緊密結合,擴大了全世界觀賞、接觸或理 解這些運動文化形式的可能性與可及性,並將本土的運動名人推上全球各地的職 業運動舞台。 當媒體科技將運動的圖像和資訊以即時的方式傳送時,做為一位運動迷,已 能不費力地接收電視傳來的美學畫面、廣播節目中的實況報導、報章雜誌的深入 分析、乃至全球網際網路上永無止盡的運動訊息,這些經過媒體中介的運動文化 正融入大眾的日常生活,已然成為一種休閒生活與消費風格的美學體驗方式。當 2.

(3) 運動事件被媒體化後,諸多精心挑選的運動形象(image)或敘事(narrative)才能深 刻地再現給閱觀大眾 (Coakley, 2004:426)。這些文化材料成了全世界多數人日 常生活(everyday life)中能夠輕易接收的運動體驗。就這樣,稀鬆平常的日常經 驗,正以明確而具體的方式整合、編織進入全球運動的過程。 運動全球化也在歷史、經濟、文化、政治和社會等各個面向中呈現出來 (Giulianotti, 2005:190-1),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奧運會從 1896 年 14 個參賽 國增加到 2008 年北京奧運的 205 個參賽國,讓奧運會成為一項名符其實的世界 性賽會;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奧運會能夠從遍及世界的的電視轉播合約、企 業贊助與門票收入中積累各項收益;從「文化」的角度而言,奧運會可以讓不同 的運動風格和技術、衣著的型式和自我的表達產生全球性的交互作用;從「政治」 的角度而言,特定的跨國菁英階層管理奧委會的運作,並在競賽期間讓主辦國家 或社會運動可以和全球的觀眾交互溝通;最後,從「社會」的角度來說,奧運會 可以從世界各地吸引大量的選手,並提供全球觀眾一個共同的話題。 諸如此類全球共享的運動文化,象徵「運動文化奇觀」(sport culture spectacle) 已然超越民族國家的範疇,成為一個全球性的現象(Kellner, 2003:69)。故此, 運動全球化已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學術議題,更是具體鑲嵌在日常脈絡裏的文化 表現。由是之故,「全球化」成了理解社會生活的核心概念,全球—在地的辯證 關係晉升為「學術討論」與「現實生活」等各方權力/知識系統的競奪陣地。為 了釐清運動全球化這個極待分析的現象與過程,值得以辯論的方式挖掘、深描全 球化所造成的變遷,如何為在地運動場域帶來各種轉型的挑戰與契機。 很顯然地,二十世紀晚期是由媒體經濟全球化的動力,加速運動文化全球化 的進程,「媒體運動」則讓在地文化的表現與全球文化緊密交織,致使遠方的運 動事件深刻影響著地方運動文化的生成與發展。美國運動社會學家 Coakley 就曾 指出:如果不嚴肅地關注媒體和媒體經驗而要真正理解今天的社會生活幾乎是件 不可能的任務。基於這個理由,努力理解運動和媒體兩者之間的關係,成為投入 此一研究的真正理由(Coakley, 2004:368-73)。換句話說,如能理解現代運動與 媒體的發展過程,也就等於掌握了理解當代運動文化的最佳切入點。媒體運動正 隨著歷史的進程而鑲嵌在社會運作的脈絡裏,以此為切面,當可追溯到非常豐富 的觀察和分析的線索。為達成更為宏觀的視野,僅從「消費面向」探究運動迷的 文化認同與美學體驗已無法真正穿透媒體運動發展的核心關鍵,所以本文認為採 用可以深入探究媒體運動複合體得以運作的產製與消費的「文化迴路」,是一個 豐富整個研究視野的方法論取徑。 回顧台灣運動文化發展史,從 19 世紀末、20 世紀初開始,面對西方與東洋 殖民勢力帶來的運動文明體驗,西方主流的現代運動透過教育文化體系與政經機. 3.

(4) 構深入在地社會的結構,形塑成台灣社會的運動制度,並架構出經由各方權力折 衝與相互依賴影響的「地方運動體系」 。直到 1990 年代,職棒的創制更加速地方 社會接合進入全球運動體系,導致本土運動菁英流動、媒體運動影像、跨國運動 商品及在地認同形構的過程更加錯綜複雜,產生諸多全球運動憑藉優勢力量介入 地方社會的現象,以及要求保存在地運動主體價值的深切呼籲與社會行動。 尤其,從 2005 年王建民初登大聯盟投手丘至今, 「王建民現象」業已成為在 地社會最為顯著的運動全球化課題,這個深具戲劇性的話題突顯了本土運動菁英 的跨國流動牽引、凝聚、形塑著在地社群在文化、消費與國族上的認同意識,全 球與地方運動體系的接合也將在地公民分化、召喚為「國族主義者」 、 「商品消費 者」 、 「媒體閱聽眾」以及「懷抱夢想的運動迷」等多元分歧的認同身份。透過明 星生產體制(諸如民族國家、媒體組織、跨國企業、運動聯盟等機構)的協作, 本土運動名人的跨國流動,劇烈地形構地方社會在認同上的轉向與變遷。如以簡 化的詞語總結王建民現象,吾人可說,這是一個由全球—在地運動的動力系統所 激起的「蝴蝶效應」(Butterfly Effect),因此,看似由建仔一人獨自張揚的運動奇 觀並非單獨且偶發的文化跟風事件,而是全球運動體系與在地社會接合後所造成 的複雜後果。 準此而論,當吾人欲意釐清上述全球趨勢的同時,必須去理解這些趨勢在各 地的表現以及在地所反映出來的特殊回應。由於運動全球化這個「權力過程」 (process of power),是通過社會關係進行運作的,因此,面對文化產品(包括媒 體運動相關產品)的大量湧現(吳錫德,2003:67;Coakley, 2004:469) ,必須 認真思考個別的文化,如傳統文化及地方文化如何回應這一波運動文化全球化的 巨浪。由是之故,本文的核心題旨即是探究(台灣與)不同文明之間的運動文化 彼此接觸與碰撞後所形成的緊張關係與辯證互動,以及隨之而來的一系列拒絕、 接受、學習、乃至混雜融合的文化過程。 承續上文所形成的問題意識,本研究秉持一種軸心原則(axial principle)和軸 心結構(axial structure)的分析框架,進而將全球運動文化(global sport culture)中彼 此依賴、交相接合的歷史與社會變遷之要素加以「條理化」以及「知識化」。本 文將「消費資本主義中的媒體運動」視為當代運動發展的軸心原則,而由國際運 動組織、跨國企業和全球媒體機構所形成的「複合體制」則是它的軸心結構。根 據這個概念分析架構,首先,本研究企圖將運動(sport)與媒體(media)這兩項範疇 關聯起來,並以接合政治經濟學與文化研究取徑的「文化迴路」(the circuit of culture)解釋模型,探究「媒體運動產製複合體」所形成的運動文化經濟全球化 的現象與問題,藉此理解「媒體運動」(media sport)的最新發展與社會後果。其. 4.

(5) 次,將分析焦點置放在媒體運動全球化的進程如何與地方社會進行「接合1」 ,進 而形構、框架著地方(台灣)運動文化的表現樣態。最後,立基於運動文化的主 體價值,並以在地性的知識與論述「反思」 「地方運動」在全球過程中所應展現、 進而確立的文化經濟價值與未來的行動方向。. 1. 接合是文化分析的關鍵概念,並擁有雙重意涵。一般來說,在社會科學中,articulation 講的是 清楚地闡述或說明。同時也是消費者在文化消費中對意義與脈絡的表達與扣連。霍爾曾說:接 合包含一種雙重意義,因為 articulation 意指說話,講出來,講得清楚。意味著一種言說出來 的意思,一種表達的意思等(a sense of language, a sense of expressing)。但也可以視作「連結」 車(articulated truck);這種車前面的駕駛座與後面的拖車可以,但不一定要,相互連結。正是 此一雙重意涵,接合才意味著同時在闡釋與表達中,扣連到一些脈絡與意義環節,藉此創造出 文化的意義。因此,接合強調動態的交互指涉與建構關係,並超越了語言,而涉及身體和物質 的形構。論述只是接合的眾多方式之一,而其關鍵性在於,它是一種「產生連結的力量」(the power to produce connection)(張君玫,2001:ii-iii)。所以在文化傳佈或接受的脈絡中,意義 的接合並不只是論述的構成,更包括日常生活的具體實踐,包括一些未被言明的,或是難以言 喻的,但可以用種種其他方式加以闡釋、扣連、表達、體現、置換、重組、編織的意義。也就 是說,一種「文化的創制」(the making of culture)。 5.

(6)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媒體運動複合體這組主導運動全球化進程的優勢力量,雖然創造了華麗的 「運動文化奇觀」,但也開啟了運動世界的扭曲與衰落現象—運動文化的主體喪 失與公共性(以資本為中心的社會生活)的消解。準此,如何在媒體運動的經濟 共生體制中找到文化共存的平衡發展已是刻不容緩的課題。為回應此一課題的挑 戰,需要進行更深刻的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並耙梳媒體運動全球化的歷史與社 會脈絡,進而理解全球運動(global sport)的權力結構對於在地社會的諸般影響。 其中,歷史與結構性的知識有助於釐清運動全球化的起因、進程與未來趨勢。系 統性的歷史背景能為吾人探討全球運動對在地社會形成的衝擊與影響建立脈絡 性的知識結構。因為只有掌握了運動全球化的歷史進程與在地社會接合的特殊條 件與個別現象後,在地運動系統才能進行自我的反思並重新建構一組身在全球體 系裏的「時空座標」 ,從這裡出發,才能設定一個主體的位置,用自身的價值與 發展韻律,創造「在地」的優先性與獨特性。 同時,基於「全球在地化」的訴求,研究者應當對運動的起源、流變、轉折、 社會動員、文化影響、經濟發展、認同塑造、生活風格、運作機制、美學內涵、 明星體系等議題進行在地運動體系的「論題化」與「知識化」的努力,也就是說, 透過社會學的視野認識變遷的性質及其變遷軌跡中推力、阻力、加強因子以及破 壞因素,並藉由這樣的過程明瞭「現代社會」的生成脈絡與發展軌跡。畢竟,提 出正確的問題正是獲得洞察力的起點。順此,本研究將以接合政治經濟學以及運 動/文化研究的「文化迴路」詮釋模型,探討運動全球化的優勢力量對於地方社 會的影響。最後,立基台灣運動文化發展的主體位置,反思地方運動的主體價值。 因此,根據問題意識與背景,本研究具體目的有三,依序說明如下: 一、釐清運動全球化的歷史與社會過程。 二、探討運動全球化對台灣產生的影響。 三、反思台灣運動文化發展的主體價值與行動策略。. 6.

(7) 第三節. 研究的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基於上述研究目的,試將研究範圍聚焦在運動全球化的四個面向上來 處理全球在地化的主要議題,並將研究的具體限制界定、分述如下:.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首先以文獻分析建構媒體運動全球化的歷史與社會過程。其次,本文 盡可能以「台灣棒球」為論述焦點與核心,利用既有的理論與歷史文獻集中探討 運動全球化的優勢力量如何影響台灣運動場域的運作,但會視情況而旁及、對照 其他運動項目的發展狀況做為論述的比較與分析。順此,本研究由 1.運動菁英遷 移;2.媒體運動影像;3.運動商品/產業與 4.地方認同/生存心態等四個面向切入, 分別處理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所關心的主要. 議. 題,藉此描繪台灣媒體運動全球化的圖像。最後,以台灣運動場域內的產、官、 學界意見領袖為「深度訪談」對象,收集受訪者的實踐知識與第一手生活經驗, 建構一個貼近台灣現實而又具備理論基礎的主體行動策略。. 二、研究限制 基於本研究的範圍以及所選擇的研究方法,在研究歷程中將產生歷史資料 收集、以棒球為中心、深度訪談方法上與欠缺實證量化資料佐證的研究限制,並 分述如下: (一)歷史資料收集的限制 本研究因人力、經費與時間的限制,難以蒐集所有與運動全球化有關的變 項資料,而是以運動組織、媒體組織、跨國企業等運動全球化的關鍵制度與機構 做為資料收集的重點,因此,在建構全球運動體系的因果發展邏輯上,無法全面 地掌握影響運動全球化發展的多元決定要素,此為本研究限制之一。 (二)以棒球為中心的限制 由於運動全球化所牽涉的議題與範圍太過廣泛,為將研究聚焦,本研究將 以台灣棒球為論述焦點與核心個案,集中探討運動全球化對台灣社會的影響,雖 仍論及其他運動項目,卻無法過度推論其它現代競技運動全球化的發展脈絡與因 果連動關係,此為本研究的限制之二。. 7.

(8) (三)未特別突顯文化迴路取徑中的國家「規範」過程 本研究採用文化迴路解釋模型,並將媒體運動文化經濟複合體視為一項文 化主題來分析,藉此理解運動全球化對在地運動主體價值的衝擊與回應。其中, 文化迴路具備五項文化過程,分別是:象徵再現、認同、生產、消費以及規範。 由於此一循環的接合過程,並不嚴格規範文化分析須從循環中的哪一個環節開 始,而是要求在結束研究之前「必須對整個循環進行研究」。而且接合強調動態 的交互指涉與建構關係,強調讓事物在連結的過程中產生文化的意義。由是之 故,本文為了論述的流暢與分析的需要,所採用的寫作策略是將每個子題的分析 內容當作特定的文化事物,然後進行五個文化過程的探討。基於不同子題的差 異,會依不同議程的需要對其文化過程的比重進行不同程度的著墨,分析的順序 也未完全依照循環的次序來開展,而是另闢蹊蹺,以該子題的特性進行脈絡性論 述,此一書寫策略還望讀者斟酌,並以完整的文化迴路過程來思考內文中的四大 項研究範疇。還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在文化迴路的規範過程中,本文以不同範 疇內的「權力」運作脈絡為分析的對象,並未特別聚焦於「國家機構或政策」的 施為,因為依照文化經濟的理論視野,權力運作與規範調控未必僅限於國家機器 的權力分配(雖然它仍是非常重要的行動者) ,但在全球化的境況中,全球企業 的結構、戰略與文化的權力結構,已是影響在地運動文化地景的關鍵力量,因此, 本文將規範的運作視為個別文化主題內涵中,不同行動者與行動者(或機構)之 間施為的權力布建與利益衝突,以及由是形成的衝擊與因應對策。 (四)深度訪談方法的限制 本研究在反思台灣運動文化發展的主體價值時,應用深度訪談收集運動場 域內產業界、官方、學界中的意見領袖所擁有的實踐知識與第一手生活經驗,但 受限於研究者進行訪談的能力與受訪者針對訪談問題的表述意願,可能影響訪談 結果的有效性,此為本研究的限制之三。 (五)欠缺實證量化資料的佐證 本研究取採「質性研究」的思辯論述,並以運動組織、媒體機構、運動企 業等全球運動的制度面向做為研究的對象,因此無法以實證量化的方式,佐證每 個個案與現象背後的細微差異。. 8.

(9) 第四節. 名詞界定. 本研究以媒體運動產製複合體為焦點探究運動文化經濟全球化的現象與問 題,藉此理解「媒體運動」的最新發展與當代議題,描繪運動全球化的進程如何 形構台灣運動文化的表現。最後,再立基於地方社會的主體位置,思考建構一套 在地運動文化經濟的價值。值此,欲釐清運動全球化的歷史脈絡與影響勢力,首 先須掌握「運動」 、 「全球化」 、 「運動全球化」 、 「媒體」乃至「媒體運動」的詞語 定義,透過關鍵詞源的探討,可為分析媒體運動複合體推動運動全球化的進程奠 定理論基礎與分析起點。. 一、運動(Sports) 運動一詞是由現代英文 sport 翻譯而來,其詞源(參見下圖 1-1)為 disport, 此一名詞在歷史中流轉多年後,在 19 世紀中葉有了較為完整的意義,在歐洲此 一字源意即「運動場上的歡樂」,同時動詞 to disport 的意義通常解釋為「享受 樂趣」(吳文忠,2000:4)。在英語中,「運動2」一詞已經有相當長的歷史了, 最遠可以追溯至西元 1440 年,但是只有在 18 世紀後才開始獲得特殊的現代內涵 (Maguire, 1999:79)。也可以說,運動的現代意涵與英國最先歷經工業化歷程, 並由此創造眾多現代運動形式(項目)的歷史背景有關。 deportare(拉丁語) de…離開、遠離之意(away from) portare…運輸、攜帶之意(port, carry) disport(英文) di/dis…離開、遠離之意 port…港口、運輸、工作之意 Sport(英語) 運動這一詞彙到現代被解釋從「遠 離工作的自由活動」轉變成「從現實而 艱辛的工作中解放出來、是一種令人感 到愉悅、樂趣的遊戲與活動」 圖 1-1. 運動的語源. 資料來源:餘暇問題研究所編著(1997) 。 現代人とレジャー‧レクリエーション。 東京:不昧堂,頁 62。. 2. 「運動」是什麼?根據《錢伯斯二十世紀字典》的解釋:運動這個字作為動詞時,意味著「嬉 戲」(to frolic)、「帶來歡樂」(make merry)、「提供消遣」(amuse)、「消磨時間」(wear)或「展 演」(exhibit);當它作為名詞使用時,則代表著「休閒遊憩」(recreation)、「競賽」(game)、「遊 戲」(play)、「熱情的行動」(amorous behavior)、「歡笑」(mirth)、「快活」(jest)、「閑混調 戲」(dalliance);對老英語人而言,「運動家」(sportsman)其實就是「好傢伙」(good fellow)的 同義詞(詹偉雄,2006:40-41)。 9.

(10) 運動做為一種社會生活的日常實踐,在過去幾十年間有著劇烈的變遷,因此 須以更寬泛的界定來說明運動所涵蓋的意義。有論者強調在文字發明前的史前時 代,運動與生存活動和宗教儀式之間有著緊密的內在連結,為了生存需要,人們 必須透過肉體與自然搏鬥,並在集體的宗教儀式中用身體的舞蹈或體能競賽來崇 拜神祇,追求生命意義的歸屬與集體生活的安全感。運動行為的發生,即是人類 為了滿足內在的遊戲衝動,除此之外,競爭遊戲的形式與功能意義則隨著社會變 遷而轉型(Caillois, 1961),並不斷滿足人類社會的生存理想與意識型態。運動結 合了個人與社會、內在衝動與外在目的、生存需求與文化理想等元素,進而形構 為關聯「運動‧人類‧社會」的複合文化叢結(王宗吉,1996)。 然而,在探討現代運動的發展之前,無可迴避地需要回溯到古奧林匹克運動 會。古代希臘被公認為現代競技運動形式的歷史源流地,在這個空間裏,運動做 為一種宗教崇拜的儀式,將身體當作競爭的工具展開激烈的運動競賽,使運動的 內涵從一開始就飽含神話和宗教信仰的基礎。運動常常與節日慶典相結合,包括 禱告、祭祀用品、宗教設施、還有音樂、舞蹈和儀式盛宴的融合。從這裡可以看 出古希臘運動的意義與現代有組織的競技比賽有著極大的差異。古代希臘的奧林 匹克運動,影響了許多藝術家、哲學家與大眾的日常生活,大哲學家柏拉圖即是 兩屆奧林匹克的角力冠軍,柏拉圖認為, 「健全的精神寓於健全的身體」 ,唯有健 康強健的體魄才能產生不朽的靈魂,只是柏拉圖強調人們應該透過身體的鍛鍊 (athletic)和競爭(agon),以及慾望的節制來追求理性的精神,認為肉體具有危險 的物質性質,潛藏著將人類推向墮落深淵的能量,象徵運動所具備的「阿波羅日 神精神(重視理性、秩序與禁欲精神)」 。此種身心二元、崇尚精神的文化價值, 直到現今仍有廣大的市場。然而,運動做為慶典儀式的一部份,在人類遊戲 (play)、競賽(game)的過程中,帶給希臘人身體流動的享樂與快感,運動成為生 活中快樂的泉源,平等、自由、超越現有秩序的價值不斷在運動的過程中進行實 踐,這即象徵運動的「戴奧尼索斯酒神精神(重視非理性的本能、超越精神與享 樂主義)」 。古希臘的運動實踐被這兩股力量所貫穿,此時的運動觀還具有某種模 糊的曖昧質素。 古代希臘已然發展出複雜而成熟的競技文化,此時的運動賽會是以祭祀性質 濃厚的祭典呈顯人類珍貴無比的身體文化,而競技場則是搓揉宗教崇敬與身體價 值的神聖空間。在眾多歷史的考證與詮釋裏頭,可以理解古希臘敬神的方式是舉 辦競技賽會,試圖用宗教儀典將人類與眾神聯結成密而不分的「神話共同體」, 讓競技成為展演神性與人性的舞台,並在祭典當中展現非凡的文化意義。奧林匹 亞要求英雄身體宏揚具有神聖渲染力的競技精神。競技賽會由此發展成一場場屬 於大眾的狂歡(carnival)慶宴,是希臘人用歡樂的慶祝(festivity)活動真誠地讚美. 10.

(11) (celebrate)人類不斷追求接近神祉的超凡成就。此時,大規模且制度化的身體競 爭成為人類文化不可或缺的儀式與制度,並從簡單素樸的遊戲行為(play)逐漸邁 向組織化、規則化為各式各樣的運動競賽(game),這樣的歷史發展確證著競技運 動的誕生是人類文化不斷邁向文明發展的關鍵里程碑。神聖的競技場裡存在著一 群被認為是最接近神的運動員同場較勁,他們聚集在一起不斷地在競技儀式中創 造諸如勇氣、公平競爭、努力不懈、積極超越等神聖的人類價值。這些神聖的價 值沈積在社會的空氣裏頭而變成所有人類奮鬥的理想目標,也就是說,一種接近 動物性的鬪爭行為開始蛻變為人類文明的儀禮節慶。由於競技賽會的社會功能不 斷地彰顯確立,千年以前就已成為古希臘人用於創造理想社會的修羅聖地,期待 透過競技的社會制度使人們凝聚起來,為共同認可的價值與信念而奮鬥,為超越 人類的限制與藩籬而追求(邱建章,2007b:58-9)。 隨後,羅馬時代承續希臘的身體競賽來訓練國民的軍事能力,並發展出盛極 一時的「觀賞性運動表演」。運動在歷史上,經常在軍事訓練的需要與平民貴族 的娛樂之間不斷辯證發展,隨著時代的變遷,不停地在這兩個範疇之間轉移、傾 斜與碰撞。換句話說,有權力的階層,不斷視統治的需要而禁止或開放運動實踐 的可能性,運動也在歷史的過程中不斷累積與變化。直到文藝復興時代,「人的 價值」受到承認而揚昇,連帶使得身體的價值受到更多元的肯定。之後,歷經宗 教改革、啟蒙運動的洗禮,運動逐漸擺脫過去宗教的神聖性,慢慢轉型成為貴族 與平民的世俗性「休閒運動」。此時,宗教與社會禮俗的觀念繼續緊縛運動文化 的發展,宗教的禁欲精神極力拒絕運動所帶來的縱欲潛能,並且受到各種力量的 主導與壓制。此時的休閒運動實踐被視為沒有生產價值而有害社會運作的負面活 動。一直到工業革命,運動才因具備「合理化遊憩」(rational recreation)的價值而 廣泛獲得中上層社會的認可,希望藉由運動來減低社會的混亂,消耗過剩的社會 能量。在這個過程中,運動的酒神與日神精神還在彼此競爭、搏鬥著正當性的正 統地位,運動文化也從玩物喪志漸漸轉變為「玩物以勵志」的形象,持續等待適 當的機會成為歷史舞台上的主角。 進入近代社會後,為因應工業化進程的需要,以英國公學校(Rugby school) 為主所興起的「競技運動」,產生規則統一化、運動規格化、運動組織化、記錄 數量化等符合工業發展理性化特徵的現代運動雛型。到了 1896 年,古柏坦發起 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即是希望復興希臘人崇高的運動文化理想。期望透 過運動來創造人類的價值與理想。從此時開始,運動透過軍隊、教士、商人與各 種社會媒介進行運動文化全球化的傳佈,運動的社會功能與時俱進、運動的現象 則不斷擴大並滲透到世界的各個角落,成為各家學者進行現象界定與分析的對象 (參見下表 1-1) 。隨著時間的發展,運動傾向「過度嚴肅」及「理性化」的發展,. 11.

(12) 促使人類的身體文化脫離無結構的「遊戲衝動」 ,進入結構清晰、角色分明的「社 會行動」,也因為如此,為現代運動的蓬勃發展帶來難以解決的矛盾與困境 (Caillois, 1961;Huizinga, 1949)。 表 1-1 不同學者對運動的界定 學者 關於運動的界定 Gillet (1949) 日本文科省 (1961) ICSSPE (1968) Weiss (1985). 運動就是包含遊戲、鬥爭、激烈且複合性 的肉體活動 所謂的運動是為了運動競賽、身體健康及 身心發展健全所產生的。 運動具有遊戲性質,包含與自己及他人的 競爭,或克服自然障礙的運動。 運動的構成是人為的成果,是超越個人系 統的所有物。總而言之,運動系統是人們 所建構的(社會建構). Nixon (1987) Elias (1993) 樊正治 (1994). 運動可定義為發生於有正式組織或法人 團體內,身體方面的制度化競爭 運動是直接用身體表達文明化傾向的實 踐形式 運動可定義為任何具有遊戲性質的人體 活動,其中屬於自我奮鬥,或涉及與別人 比賽,即是運動。 王宗吉 運動即是身為社會行為主體的人類運用 (1996) 運動體系及具體相關事項,為使其達成欲 求所產生的社會行為 Grupe & 對於各式各樣身體運動與身體活動的總 Kruger(1997) 結概念 廣義的運動是指任何種類的遊玩、消遣、 運動、遊戲或競爭,不論在室外或室內, 體育大辭典 一般的通則是:以個人的或團體的比賽為 (1998) 主要的部分,這種比賽的操作,包含著某 種技巧和身體的超越技能 運動是出自於身體運動的精神解放及把 玉木正之 不合理的行為藉由運動精神規制在合理 (1999) 的身體運動之中 資料來源:山之口壽幸(2008:22-23)。. 備註 Gillet 認為運動是綜合性的身體活 動,不包含圍棋、國際象棋與撲克 牌等 日本文科省認為身體運動的概念 包含了露營活動及其他野外活動。 ICSSPE 在運動宣言中指出,運動 具有遊戲性質,是較為普遍的定義. Nixon 認為運動的概念是當身體活 動的程度越制度化、組織化、越具 競爭性,此活動便越傾向運動. 樊正治認為運動競賽應該具備運 動員精神,如果沒有公平遊戲的概 念,則不是真正的運動. 玉木正之定義內的不合理行為 有:打架、鬥毆等;合理的身體活 動有拳擊、跆拳、橄欖球等. 直至二戰結束,大眾與消費文化的代表—電視的誕生,才使運動的意義有了 更大的典範轉移。運動的實踐不再僅以身體在場的參與為焦點,而是轉變成以媒 體轉播為代表的「觀賞性運動」 , 「運動產業」獲得長足的發展與擴張,職業運動 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主流發展,讓以業餘精神為導向的運動倫理開始退位,職業 化、媒體化、商品化、以及全球化的運動實踐佔據著整個世界的中央舞台。人們 開始視運動為一種「生活風格」的表現,繼而衍生出圍繞著運動所興起的意義產 製與商品消費(例如觀賞職業運動比賽、大眾流行的運動時尚、各式各樣的運動 實踐等)。基於上述運動文化的發展脈絡,吾人必須以「日常生活運動化‧運動 生活日常化」的概念來想像「運動文化」的發展,思考種種生活化的運動所帶來 12.

(13) 的社會重要性及其轉型的後果。運動透過媒體文化與商品經濟的推力,已從狹義 而具體的「競技運動論3」轉變成為以廣義而抽象的意義、象徵和記號生產為中 心的「媒體運動論」 。在這個運動化的過程中,運動的意義被成千上萬的「遊戲 人」(Homo ludens)重新定義運動的功能與價值以符合切身的需要,並廣泛地拓展 了運動原有的意義邊界與文化創造性。 運動概念的模糊曖昧性 Agon.Athletic:阿波羅精神.禁欲 Play.Game:酒神文化.快樂 歷史的個別性與歷史的普遍性問題 體育.運動.身體文化 Play.Game.Contest.Sport 身體的位置 廣義/狹義 休閒運動/理性遊憩 無生產價值→具功能價值 狹義→廣義 實體論→記號論、象徵論、媒體論 近代運動的界定 運動的創造 圖 1-2 運動概念的演進過程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綜合上述運動文化的意義流變,本文將當代運動界定為:「運動是一種大眾 流行文化,當人們以直接而具體的方式參與組織化、制度化的運動時,可以稱之 為競技運動,職業運動即是此一體系的最高表現(從遊戲、休閒到職業運動的體 系),此時運動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展現,可以滿足身體健康、精神愉悅或社會交 往等不同的人類需求。其次,當人們以間接的方式參與運動時,須消費各式運動 文化商品,從職業運動的觀賞到流行時尚的消費,運動成為象徵符號與文化體驗 的載體,是資本主義消費社會中,個人追求生活風格與美學體驗的文化活動,進 而成為當代文化經濟發展的重鎮」。. 二、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定義與相關概念 Global4一詞的出現已逾四百年,但是在 1960 年代以後,「globalization」、 3. 4. Nixon 和 Frey 將運動定義為發生於有正式組織或法人團體內,身體方面的制度化競爭。當身體 活動的程度越制度化、組織化、越具競爭性,此活動便越傾向運動(Nixon & Frey, 1996)。 英語 Globe 衍生於拉丁文 globus,首義是「球」或「球狀物」 ,次義方為「大地」 ,而觀照「球」 或「球狀物」所需要和導致的空間感與觀照大地是不一樣的。只有在太空船上,才可以置身事 13.

(14) 「globalize」和「globalizing」等詞句才成為一般用語。這個字眼至少包括三種 意義:球狀的、完整的/普遍的以及世界性的。探討全球化的脈絡是在第三種意 義下進行的(Waters, 1995:2)。一直要到 1980 年代早期甚至是中期,學界才認知 全球化概念在學術上的重要性,而該詞的使用也才因為不斷普及而在全球範圍內 旅行。 Harvey 使用「時空壓縮5」(time-space compression)的概念來說明全球化的生 成:他強調資本主義的歷史具有啟動生活步伐不斷加速的特徵,同時又克服了空 間上的各種障礙。也就是說, 「通過時間消滅空間」(Harvey, 1990:240-1)。在時 空壓縮的過程中,時間可以利用降低空間限制的方式重組,反之亦然。時空壓縮 包含了時間的縮短和空間的收縮—辦事的時間逐漸減少,而這會依序地降低不同 時空點之間的經驗距離(Waters, 1995:55)。時空壓縮意謂著,同時即時的運輸與 通訊方式不斷地消弭地理距離,從而打破社會空間的既定疆界。 Giddens (1990;2001)則把全球化的現象形容為:「時空的延伸」,並說明世 界範圍內的社會關係與相互依賴不斷地強化,使得地方性的事件受到遠距事件的 發生所影響,反之亦然。這是一個辯證的過程,因為有可能在地發生的種種事件 與遠距的重要事件發展方向相反。地域性的變革與跨越時—空的延伸一樣,都是 全球化組成部分。全球化是政治、社會、文化和經濟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尤其 是新型的信息與通信技術的發展,使得全世界的互動加快、範圍加大,造成一種 時空壓縮的狀態,但此一過程卻不是一種平衡的發展(Giddens, 1990;2001)。」 因此全球化意謂著全世界變成一個交互影響的系統,地方性與全球性的事件彼此 搓揉在一起。諸如地方性、全國性、全球性等不同系統彼此交織為一體,創造出 種種全球化的後果。 Robertson 則強調:世界逐漸變成一個單一的場所,並捲入一種「全球文化」 的發展,在全球化的社會過程中,地理對社會和文化的束縛降低,人們也逐漸意 識到這種束縛正在降低(Robertson, 1992:135)。全球化做為一種概念,同時指涉 世界的壓縮,以及增強世界做為一個「整體的意識」 ,這兩者凝結了 20 世紀的全 球互賴與全球整體的意識(Robertson, 1992:8)。這其間是經由跨社會的全球流動 而 不 斷 強 化 的 過 程 , 並 推 向 一 種 無 國 界 的 全 球 經 濟 (borderless global economy)(Featherstone & Lash, 1995:2)體系。. 5. 外地把地球看個究竟。當以這樣的視野觀看地球後,便會發現, 「地球」這個說法是多麼地謬 誤—地球表面大部分都是海洋,根據事實應該將地球改稱為「水球」才對(程美寶,2007:374) 。 在 20 世紀之交,隨著地面運輸工具(腳踏車與汽車) 、航空器(飛船、飛機)與通信(無線電、 電話、收音機、電視、大量印刷、照相術、電影)的發明,空間進一步收縮(Waters, 1995:55), 這些科技的發明都以各種根本的方式挑戰時間和空間的意義,也為思索和體驗時間與空間的各 種方式「建立了物質基礎」(Harvey, 1990:264-6)。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科技的發展就 已創造出新的生產(機器、工廠、都市化) 、流通(新的運輸和交通系統)與消費(大眾市場、 廣告和大眾時尚的崛起)的社會結構(Harvey, 1990:23)。 14.

(15) 全球時代也意味著以「全球性」(globlity)取代現代性6(modernity);對於團體 和個人來說,這意味著一種在行為基礎和社會組織方面的全面變革。總結種種全 球化的概念與定義,可以發現:全球化能夠指涉一個(或一組)體現社會關係和 交易的空間組織變革的過程—可以依據它們的廣度、強度、速度和影響加以衡 量—產生了跨洲或者區域間的流動、活動、交往以及權力實施的網絡(Held, 1999)。綜合上述論點,可以把全球化的過程理解為以下六種面向(Cohen & Kennedy, 2000):1.時空概念的變化;2.文化互動的增加;3.面對共同的問題;4. 相互依存與相互關聯;5.跨國公司的不斷增強的行動網絡;以及 6.全球化中全方 面的一體化,並藉著上述面向來想像並連結運動全球化的論述與界定。. 三、運動全球化(Globalization of sport) 全球化論者阿帕杜萊(Appadurai, 1996:33)針對全球化之多重性「文化面向」 的理論概念,可以區分為以下五個範疇:1.人種圖景(ethnoscapes);2.媒體圖景 (mediascapes);3.科技圖景(technoscapes);4.金融圖景(finanscapes);以及 5.意識 型態圖景(ideoscapes)。阿帕杜萊指明,「圖景」(scape),旨在描述一種流動與不 規則的狀態,但同時又隱含著受到不同視野和境遇制約下被建構的關係。因此, 這個被用來描述全球化過程的「圖景」概念,既是對不穩定、非秩序之文化差異 的把握,又是對支配性權力結構的一種描述。阿帕杜萊把這些「圖景」視為「想 像世界」(imagined world)的構成材料,而所謂的「想像世界」則是指「由普遍全 球的個人和群體在特定的歷史境遇中的想像所構成的多元世界」,這也就是阿帕 杜萊所建構的「全球化景觀」。 運動全球化論者 Maguire 應用阿帕杜萊的概念,進一步修改為適用全球運動 化過程的流動圖景(請參見下圖 1-3) 。他強調運動全球化並非由任何單一團體— 如資產階級、跨國企業或第一世界等等—所決定,而是由包括勞工、科技、資本、 媒體文本、以及意識型態的全球性流動與網絡所造成的結果,順此,Maguire 將 運動全球化視為(Maguire, 2000:357):運動發展的速度、規模、強度深入且複雜 地交織在人員、科技、金融、影像和意識型態等廣闊的全球之流中。 綜合以上的定義與論點,本文將「運動全球化」視為一個基於現代傳播通訊 與交通運輸科技的發展,進而加速空間與時間不斷壓縮的社會過程;導致各種與 運動相關的人員、 科技、金融資本、商品、媒體影像、意識型態與生活方式逐 漸傳佈、交織在廣闊的全球之流裏,形塑出一個地方性事件深受遠距事件影響的 6. 全球性至少在五個方面使吾人超越了現代性的種種假設。這五個方面是(Albrow, 1996):1.由全 人類活動造成的全球性環境後果;2.由具有全球破壞性的武器所導致的安全感的喪失;3.通訊 系統的全球化;4.全球性經濟現象的湧現;以及 5.全球主義的反省—在有這種反思性的地方, 個人和團體都以全球範圍作為自己確定信仰、設定時空感受的參照系統。 15.

(16) 運動世界。早期運動全球化的發展,是隨著西方殖民體系中的軍隊、傳教士、商 人與教師等媒介進行傳佈,當代運動文化全球化則以「電視媒體」為運作軸線, 整合了國際運動組織、跨國企業與全球媒體機構而成為「媒體運動文化經濟複合 體」;此間,各種權力幾何網絡與社會制度以各自所需的邏輯強化運動全球化的 過程,創造一個並非平衡發展的「全球運動體系」(global sport system),導致地 方空間依照各自不同的社會發展程度與歷史文化脈絡而主動或被動地整合進入 這個體系,與此同時,全球運動文化經濟的在地接合過程,不斷激起各地社群的 主體意識與各種抵抗、學習、融合與混雜的認同過程。 運動商品(Sports goods) 產業/科技 (Industry/technologies). 運動移民 (Migrants). 全球運動化的過程. (Global sportization process) 意識型態(Ideologies) 生存心態(Habituses) 認同(Identies). 媒介化的形象 (Mediated images). 圖 1-3 全球運動的流動圖景(Global sport flows) 資料來源:Maguire, J. (1999).Global Sport-Identities, Societies, Civlizations.UK: Polity Press, p.90.. 四、媒體(Media) 媒體是一種能使傳播7活動得以發生的中介性公共機構(agency)。具體地說, 媒體就是拓展傳播通道、擴大傳播範圍或提高傳播速度的一項科技發展。因此媒 體可以賦予事物意義,並將體驗轉換為符號的傳播載體。這一用語原為拉丁語的 medium,意指「中介8、媒介」。它被賦予今天的意義,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 後。據《牛津英文辭典》 ,1923 年美國的專業雜誌《廣告與銷售》最初使用該詞, 7. 在 17 世紀後半期,傳播(communication)和運輸(transportation)還是同義詞,在啟蒙時代開始被 用於表示「精神上的交流」 。這時,人們意識到拉丁語中 communis 中的「共同性」與「普遍」 的概念,並將 communication 指為單向或雙向地「普及於大眾」的行為,透過彼此的共同性與 社會互動,讓人類具有邁向「共同體」的可能性(諸葛蔚東,2004:4;劉建基,2003:56)。 而且傳播至少含有三種意義:1.廣義地說是把訊息、意見、經驗及態度等,從一個人傳給另一 個人或多人,以期有共同性;2.傳播意義的延伸則是擴大經驗交流,使更多、更大的人群建立 共同性;3.傳播更是一種溝通工具,通稱為傳播媒體或媒介,意指心靈上或精神上的溝通工具, 是人們藉以傳遞訊息與取得訊息的工具(彭家發,1997)。 8 Mediation(中介)這個詞有兩種意思。第一種指涉了仲介的結構、力量或機構,它們被認為有 助於建構和脈絡化個別的文學、藝術或文化作品。其中包括,選擇或可用的生產手段(書寫文 字、電視或電影) 、生產方式(決定了文本的限量版本或大量生產) ,以及性別、階級和意識形 態的考慮。中介的第二種理解,乃是所有的意義都是「經過中介的」 ,也就是說,都先通過了 書籍、電視、報紙和其它溝通形式的編輯與詮釋篩選(王志弘、李根芳,2003:240)。 16.

(17) 是一個伴隨「消費社會」的到來同時出現的新詞,媒體(medium)尤其被綜合指涉 為各種屬於廣告載體的報紙、雜誌、廣播、電視等大眾傳媒。總而言之,即使像 是一名職棒選手在總冠軍賽前進行賽前訓練,他的身體也已變成傳達各種意義與 價值訊息的媒體。所有的事情和人都成了信息發射的裝置,現代社會成了一個帶 有信息色彩的媒介社會(諸葛蔚東,2004:1-4;O’Sullivan et al., 1994)。 除此之外,媒體也是一種可以在管道中傳送的技術或物理方法,媒體的性質 則決定它輸送的訊息範圍,並且可將媒介劃分為三類(張錦華,1995:34) :(1) 現場媒介(the presentational media):如運動員的聲音、臉、身體等等,他們運用 語言、表情、手勢等自然的語言來進行溝通。由於溝通者本身就是媒介,所以他 必須在場,這一類的媒介被限制在當 時、當地才能發生;(2)再現媒介(the representational media):運動繪畫、運動攝影作品、運動文學、運動建築等等屬 於此類媒介。各種使用文化、美學上的慣例去製造文本(text)的作法亦屬此類媒 介。它們是再現和具創造性的,它們製造出記錄第一類媒介(現場媒介),並且 可以獨立於傳播者存在的文本,它們生產溝通的作品(work);(3)機械媒介(the mechanical media):電話、收音機、電視、傳真機等等。它們是第一類媒介和第 二類媒介的傳遞者,而第二類和第三類媒介的主要差異在於後者使用的是機械管 道、也因此受到較多技術層面的限制,而且也比第二類媒介更容易受到其他因素 的干擾。以媒體運動的影像與訊息的機械複製邏輯來看,科技系統與商業資本挾 帶著龐大的力量,支配著運動文化的生產、流通乃至消費的過程與結果。. 五、媒體運動 (MediaSport) 依照上述媒體的界定,所謂媒體運動即可詮釋為一種以機械媒介將現場媒介 與再現媒介傳播出去,藉此進行瞬間且即時的大量放送,但卻深受科技條件的限 制。從機械複製、傳播運動符號這個概念出發,溫納(Wenner)是最早提出「媒體 運動」概念的一位學者,他認為該字詞寓含了多層次的意義。在媒體運動的世界 裡,Wenner 將之區分為三種不同的研究層次及對象,分別是:1.媒體組織 (institution);2.媒體文本(textual);和 3.閱聽人的經驗(experience)。對溫納而言, 所謂「媒體運動」是指(Wenner, 1998:xiii):在媒體運動的「組織層次」中,範 疇包括所有在全球傳播、娛樂以及休閒複合領域中所有重要的組織與角色,媒體 運動複合領域帶來了具有支配地位的「後現代9體驗」 ;在媒體運動的「文本」方 9. Smith 認為,後現代性是指一個社會的發展階段超越了現代性的發展,其核心概念即是指出 時代經歷了一個決定性與基進性的變化,轉變為一個由文化與文化消費、媒體以及資訊科技 所形塑的後工業經濟(林宗德,2008:303)。但本文並無意在此分疏後現代的諸多定義與爭 論,而是要強調,基於媒體科技與全球網絡的形成,運動場域的運作已然進入各種劇烈的轉 型過程,變成一種以運動文化為運轉的軸線,建構各種產製與消費的模式,也就是說,一種 由消費資本主義所牽引、形塑的新型態運動文化經濟體系。 17.

(18) 面,包括了種族、性別、國族主義和英雄等意識型態,彼此在運動的超現實世界 中相互交錯漂浮;而媒體運動的「閱聽人」則能體驗到屬於運動舞台上的儀式化 暴力對性別關係與家庭生活的深刻影響,尤其,當運動進入網際網路空間時,媒 體閱聽人則必須更進一步與運動迷(fanship)及其高強度的涉入感(involvement)進 行搏鬥。 媒體運動強調運動的媒體化過程,並指(Coakley, 2004:426):將精挑細選過 的運動形象(image)或敘事(narrative)再現(re-presented)給讀者、聽者和觀眾。然而 媒體運動的基本研究模式則源於傳統的傳播學門與文化研究,強調組織、文本、 和閱聽人經驗三種互不分離的結構與社會互動。溫納強調媒體運動的研究可以告 訴吾人有關(Wenner, 1998:6):1.媒體組織如何將市場的動力構築在運動文化的 感性之上;2.媒體文本如何影響我們對於英雄主義、國家、種族和性別的真實概 念;以及 3.閱聽人如何消費並融入這些被媒體中介的運動經驗。順此,本文將媒 體運動界定為:透過媒介中介的運動而將跨國企業、國際運動組織、全球媒體機 構整合起來,進而成為媒體運動文化經濟複合體。經由機構內部的「文化中介者」 所創造的媒體文本與文化產品,吸引、動員閱聽大眾(運動迷)的文化消費,擴 大運動的文化經濟在當代社會的發展。 綜上所述,透過「運動」 、 「全球化」 、 「運動全球化」 、 「媒體」及「媒體運動」 等名詞界定,有助於下文以批判性的運動/文化研究和傳播政治經濟學等研究取 徑分析當代全球運動對地方社會的影響,以及地方社會為回應這些不平等的權力 結構所發展出來的主體價值與行動策略。. 18.

(19) 第五節. 文獻回顧—運動全球化的理論系譜. 經由上述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的確立,本節繼續耙梳「全球化」與「運動全 球化」的多元理論典範與系譜,以便更精確地釐清全球化理論的內涵與分歧,突 顯運動全球化的關懷重點,以及典範轉移過程中的特點,也就是說,吾人應當紀 錄、並列、甚至挑戰所有立場,指出它們之間的差異、偏見以及缺失不足之處。 由是之故,本節首先以較為具體的歷史脈絡說明各派學者為描述從 16 世紀至 20 世紀末的社會進程,所發展出來的全球化理論典範以及由此浮現的相關概念。其 次,承續上述理論脈絡,說明運動場域內部的知識立場在面對全球化的現象與過 程時所發展出來的論述系譜,以及不同理論興起的社會背景與關懷焦點。. 一、全球化的多元理論典範 全球化於 1990 年代始成為社會學理論關注的中心議題,並主導社會理論邁 向一種「空間化」的發展 (Featherstone & Lash, 1995:1)。隨著全球化現象在世 界各地宰制性的擴散,傳統社會學所分析的單位—民族國家,已顯得過於偏狹, 為真正理解社會現象,必須以跨國的全球視野來滿足社會科學研究所提出的要 求。為了釐清運動全球化的概念與爭議,以下將從全球化的多元理論典範與系譜 出發。 而在歷經全球化的洗禮後,已經很難繼續維持一種穩定的社會結構。過去的 疆界、領土、民族意識等問題都已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全球化使社會結構越來越 變動,變動的頻率與節奏也越來越快速(高宣揚,2005:47-8)。由是之故,當 代社會思想的一個轉折,就是在面對新的事件時,不再從一個局部的和孤立的觀 點去看待,而是轉向全球化觀點,從整個世界的整體結構以及整體對部分的關係 去分析。 諸多論者也相繼提出全球化起始於何時這個屬於發生學的論題,但這項全球 化的辯論議題,卻無人能夠壟斷詮釋的中心10。Waters 則認為可以指出全球化的 三種可能性(Waters, 1995:4):1.自歷史發軔以來,全球化一直在進行當中,從 那時候起,全球化就已增強其影響力,但最近一直加速進行;2.全球化與現代化 和資本主義的發展與時共進;3.全球化是一個與後工業化、後現代化或者資本主 義解組織化等其他社會過程有關的晚近現象。但是這樣的文化論述只能模糊地說. 10. 學者們對全球化的開始年代有非常不同的異見。像 Marx 就認為全球化的開始年代為 15 世紀, 並與現代資本主義有關;Wallerstein 也認為是由 15 世紀開始,是資本主義世紀體系的延續, 這兩位學者所宣稱的時間點也與哥倫布在 1492 年從歐洲出發尋得新大陸,並開啟所謂全球世 界史有關;Robertson 則堅稱全球化是由 1870-1920 年代,是以多面向的方式呈現全球化的進 程;Giddens 則強調全球化是從 18 世紀開始,是現代性與工業文明的伴生物;Perlmutter 則 持另一種看法,認為全球化是在東、西(美蘇)陣營結束冷戰衝突後開始的,由此開展全球 文明(孫治本,1999:32) 。雖然,全球化的起始年代無法獲得共認的答案,但卻都承認全球 化過程與現代資本主義所形成的全球秩序密切相關。 19.

(20) 明,全球化是一種在資本主義社會中逐漸加強的新興現象。 高宣揚則以較為具體的系譜脈絡說明全球化的多元理論與典範轉移。他認 為,16 世紀以後近代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全球化過程,主要歷經了兩大歷史 階段,並在近期內迅速地過渡到第三階段(高宣揚,2005:40-49)。第一階段, 西方各國在國內進行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方面的民主化、自由化和理性化建 設的同時,也在世界範圍內依靠軍事強權和經濟文化滲透相結合的基本策略向全 球擴張。時間從 16 世紀跨越到 20 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為止,經歷大約三、四百 年的時間。例如,資本主義面向世界的擴張和統治,一方面是源源不絕地將世界 其他廣大地區和資源運回西方國家,另一方面又以強力和不平等的條件向這些地 區推銷資本的商品,製造一種不平衡的分配與社會發展。在世界市場經濟的的結 構下,發展出殖民母國與殖民地彼此關聯的「帝國主義理論」。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西方文化全球化進入到第二階段。這一階段的特 點,原來在政治上和經濟上依賴和歸屬於西方各國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國家和社會 逐步走向獨立自主的道路,雖然此時被稱為是「去殖民化時期」(de-colonialization) ,但西方國家雖結束了政治上的殖民統治,卻持續以經濟和文化上的優勢強化其 滲透性和控制性,讓後殖民的世界彼此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相連。其結果是,造 成整個地球範圍內三個世界的出現:西方國家為第一世界,原有的殖民國家在走 上獨立和發展道路後被稱為「第三世界」或「發展中國家」,在上述兩個世界之 間的是「第二世界」的國家。並由此形成所謂核心(core)、邊陲(periphery)及半邊 陲(semi- periphery)的「世界經濟體系」 (高宣揚,2005:42-3) ,以及當代「全球 化」的顯著特徵。 目前當代社會理論的重點,就是關於第二階段之後的全球化過程所造成的世 界性社會生活和社會制度方面的重要變化。二戰後的全球化發展研究,在理論上 大致可以分為三大方面的思潮和流派。分別是 1.以 70 年代南美思想家為代表的 「依賴理論」(dependency theory);2.以 70 年代華勒斯坦為代表的「世界體系理 論」(world system theory);3.在 80 年代及 90 年代社會思想家們所提出的多元典 範的全球化研究(高宣揚,2005:44-7):包括英國社會學家 Giddens 的「現代 性社會理論」 、美國社會學家 Bell 的「後工業社會理論」 、法國思想家 Baudrillard 的「消費文化」、美國後現代思想家 Jameson 的「晚期資本主義」以及薩伊德、 戈德梭普的「後殖民」等以全球社會為分析對象的社會理論。 而且,全球化理論極力與任何決定論之間保持距離,尤其是馬克思主義對社 會生活的論點。因為已然形成的「全球性狀況」(condition of globality)太過複雜, 任何一套運用單一一組對立關係,例如勞動(者)與資本(家)來解釋社會發展 的理論,均不足以掌握全貌11(魏玓,1998:107) 。全球化是一種在世界範圍內 11. 阿帕杜萊是這樣說的(Appadurai, 1996): 「當前新的全球文化經濟,必須將之視為一個複雜的、 交疊的、錯綜的秩序,此一秩序不能再以現存的核心邊陲模式來理解,即便是那些聲稱有多 重核心和邊陲的說法也一樣。」同樣地,這也不能適用於簡單的推拉(push and pull)模式(稱 20.

(21) 和基礎上,不斷增長和加速「文化與經濟網絡運作」的過程。全球化與世界文化 (world culture)的爭論密切相關,是在 1980 年代後期出現的一個批判性概念。這 個術語是指過去 20 年間,跨國流通與進程不斷增強的綜合過程。文化全球化的 興起,在於跨國市場和跨國企業、傳播與媒介技術以及為它們進行生產與消費的 世界體系均已出現重大的變動與發展(O’Sullivan et al., 1994),這個變動過程與分 析框架有別於文化帝國主義,所以「全球化」被視為更具複雜性和總體性的解釋 概念。 全球化的文化經驗以及由此產生的世界文化的混雜,也被視為一個「後現代」 狀況的特徵。20 世紀末以來影響民族文化與經濟結構的因素已經發生決定性的 變化,國家的疆界與安全更須面對國際化和全球化的整合。全球化的過程侵蝕並 動搖了古老的、既定的種種民族文化與認同,使得日常文化不斷遭受滲透。這個 過程的核心在於傳播技術和媒介網絡的出現,它們使世界範圍內的交易、旅行與 互動變得更快、更密集、更互相依賴(O’Sullivan et al., 1994)。 表 1-2 全球化與運動的相關概念區分與案例 概念區分 全球化的進程 頻繁的跨國流通,不僅是貿易活 國際化 動,也呈現在不同國度之間人民及 觀念的交流上 國家政府放寬對於跨國商業集團的 限制,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權力 自由化 日增,並且產生區域性的聯盟,像 是:歐盟組織及北美自由貿易區. 普世化. 文化的普世化,現存各種文化的融 合,產生一種同質性的文化體驗. 西方化/ 美國化. 受到現代化、資本主義、理性官僚 主義、工業主義及代表制民主等概 念所影響的社會結構,此一結構擴 展至世界各地. 去領 土化. 人們對於空間、位置及距離知覺的 遽變,因而造成時空觀念及社會關 係改變的結果. 運動全球化的案例 *國際間運動員的交易(人種圖景) *國際巡迴賽事增加 *歐盟組織對於足球隊員轉隊交易及每個 代表隊中外籍球員人數的限制(Bosman 條款) *允許跨國電視傳播媒體所有權及轉播權 的自由化(金融、科技圖景) *奧運會的全球性發展,無論是會員國數目 的增加(遠超過聯合國的會員數),還是 收視奧運會轉播的國家繼續增長,皆促成 日漸「同質化」的運動盛會(媒體圖景) *理性官僚主義的運動結構(包括明訂規 則、運動聯盟及正式運動記錄)運動科學 在運動場內、場外及選才上的應用、專業 化發展(如物理治療師、心理專家及營養 師等)運動商業化的發展(意識型態圖景) *支持英格蘭和蘇格蘭兩支足球代表隊的 球迷組成份子中,有跨越地方、甚至超越 國家疆界者(認同圖景) *國際運動賽事的現場轉播. 資料來源:Houlihan (2003). Scholte 則將全球化進一步區分為五個不同的相關概念(參見上表 1-2),分 別 是 : 1. 國 際 化 (internationalisation) ; 2. 自 由 化 (liberalisation) ; 3. 普 世 化. 之為遷徙模式,migration theory) ;簡單的過剩與赤字(surpluses and deficits)模式(像是傳統的 貿易平衡模式) ;以及簡單的消費者與生產者模式(像是大部分有關發展的馬克思主義理論)。 21.

(22) (universalisation);4.西方化/美國化(Westernisation/Americanisation);5.以及去領 土化(deterritorialisation),Houlihan 以這些概念分別討論運動場域內的全球化案 例。然而上述概念的區分,主要是基於全球化發展進程中,經濟、政治與文化三 大面向之間的比重分配。其中,有些概念的界定會強調某一勢力的重要性,舉例 來說, 「自由化」的概念會特別強調經濟面向的發展, 「普世化」的概念會強調文 化面向在全球化進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而「西方化/美國化12」的概念則反應出 全球化進程中,經濟、政治與文化三個面向的共同發展,並為吾人開展更多元的 運動全球化視野。. 二、運動全球化的理論典範與系譜 全球運動論者 Maguire 不斷提醒我們,當進行運動全球化的研究時,應該 避免以下的研究偏見:1.採用二分法的研究路徑;2.針對單一因果的邏輯進行詮 釋;3.完全視全球化的趨勢與潮流為社會中部分群體刻意為之或是由其非意圖的 行為所造成的後果(Maguire, 2000:357),因為上述「非此即彼」(either/or)的解釋 並不能充分詮釋全球化的複雜面向。簡言之,全球化進程是各種有意圖的意識型 態實踐和非計畫性的相互依賴關係之間的平衡或調合所建構而成的(Maguire et al., 2002:8)。基於媒體運動全球化所具有的複雜爭論,加入這場理論遊戲的典 範就顯得龐雜而分歧。像是現代化理論、型態(figurational)/過程(process)社會學 13. 、(文化)帝國主義理論、依賴理論、世界體系理論、文化霸權理論、後馬克. 思主義文化研究以及全球化研究(Maguire, 2000:357;Maguire, 1999:13;Horne, 1998:171-172;Jarvie & Maguire, 1994),都是研究全球化的理論典範,但是諸 多理論取向還是存在著傳統研究視野二元分立的部分缺陷,包括:普世主義與特 殊主義、整合與分化、集中化與去中心以及並置與融合。為了避免以狹隘的視野 觀察全球化的過程與現象,必須保持一種更為多元且寬廣的視野來分析運動全球 化的面貌。因此採用一種多因論(multicausal)、多向度(multidirectional)的分析架 12. 13. 歐洲化、東方化、非洲化、西班牙化等等不同的跨文化與文明過程,已經並正持續在全球的 舞台上發生作用(Maguire, 1999:41),其中,不同文化過程的流佈潛能與該文明在當時的全球 政治、經濟與文化影響力成正比。 型態可指涉「人們相互依賴的網絡以及長時段內(long-term)不斷變化的關係」 ,據此,figuration 有時相當於「社會」 、 「網絡」 、 「團體」 、或者「組織」(Elias, 1994) ,甚至是一群打棒球的人, 所以型態和結構、社會、個人、權力以及平衡等概念相互扣連,而具有結構化的特性。Elias 為了消解個人與社會的二元對立,強調要考察由許多個人「互動」所形成的社會,而運動常 被他用來比喻人與人之間具體存在的網絡以及不斷延續、變遷的可能性。Elias 的理論脈絡中, 在運動場(或遊戲場)上,相互依賴的人們的活動型態,可以使人更輕易地想像國家、城市、 家庭以及整個社會系統都是型態的表現。Elias 認為如對實質性的議題(如運動全球化)進行 經驗研究,才能獲得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體察。Maguire 也認為型態(或過程)社會學的焦點 可以區分為以下四點(Maguire, 1999:37):1.探討權力平衡(balance)與相互依賴(interdependence) 的網絡;2.強調西方國家將文明化實踐作為個人威望的的標誌;3.關注西方優勢族群與非西方 國族之間的動力關係;4.重視非西方人如何體驗跨文明的過程,並與西方文明進行競爭的態勢。 22.

(23) 構來檢視各種同質化(homogeneity)和異質性(heterogeneity)的產物,應當可以建立 一個更為適切的位置來探究全球性的文化融合(global cultural commingling)現象 (Maguire et al., 2002:22)。 時至今日,媒體運動複合體所推動並建構而成的全球化現象是顯而易見的, 對於此一現象也有各種理論取向與爭論。譬如說,有學者認為全球化是一種新的 現象,部分學家卻認為這只是文化帝國主義的延續而已。也有人將運動全球化的 過程視為一種「美國化」的現象(Maguire, 1990),並視「電視運動」(television sport) 為西方文化帝國主義的一種文化形式。更有論者強調運動全球化是美國化和文化 帝國主義的變體(Harvey & Houle, 1994)、美國資本家的文化霸權(Kidd, 1991)、現 代化的一部分(Guttmann, 1991)、資本全球化的過程之一(Mckay & Miller, 1991)。 但是,需要再次說明的是,文化交換絕對不是單向的流動過程(Maguire, 1990), 必須更細緻地考慮到國際間文化交流的複雜性(Whannel, 2000:300-1)、雙向性 及其混雜性。 承上所述,Appadurai 在綜觀全球化的相關論述後道出下述反思話語—「全 球互動的中心問題是文化同質化與文化異質化(heterogenization)之間的緊張關係 (Appadurai, 1996)」 。如以此一論述做為出發點,值得吾人進一步耙梳多元的理論 脈絡與分歧觀點。故此,本節分別以現代化理論與文化同質化、馬克思主義傳統 的論述、文化抵抗與文化異質化、全球運動文化的可能出路為論述的焦點與系譜 脈絡。. (一)現代化理論與文化同質化(homogenization) 1970 年代對全球化現象秉持樂觀態度的學者,常接受並擁抱「現代化」 的諸般論述,其基本論點以功能主義為核心,認為處於落後地位的第二和第三世 界國家,想要持續發展並迎頭趕上第一世界國家就必須向他們學習西方經濟與政 治的文化且接受其既有的價值觀;值此,現代化論者認為全球一致的文化榮景終 將出現,並為人類帶來一幅美好的世界圖像。 Wagner(1990:400-2)回顧全球化潮流之特質的多元論述趨勢後指出:「美國 化只是這些廣泛過程中的一部份,但不是全球化進程中的關鍵所在」;他認為美 式的生活形態和價值雖然在某些方面會被世界其他地區仿同(emulated),但此一 過程無非是各種類同性超越了差異性而走向了「國際性的現代化」 。甚至,Wagner 更直言:「從長期的趨勢看來,會朝向更廣泛的同質化,而且看不出有任何壞處 或帝國主義意涵;反之,運動終究會反映出人類的意志。」 Guttmann (1991:187-8)也曾採納了運動文化同質化的立場,認為現代化的 概念指陳了全球轉型的本質與內涵,較其他論點更適合分析運動全球化的過程。 23.

(24) 他在研究現代運動向世界傳佈的著作中,發現了許多文化雙向、多向傳佈和交換 的現象,而該過程確有強權如美國之「文化霸權」(cultural hegemony)存在,而 「文化帝國主義」或「美國化」等意圖性指涉所強調的概念則過於簡化,因為政 經強權國家或商業組織往往不是刻意的生產、輸出現代運動文化以同化或強加於 第三世界國家,甚至被支配者還會「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地藉助強者的優勢項 目來提升自我或做為反支配的工具。 因此,現代化論者忽視了衝突、剝削、不平衡與低度發展的議題(Maguire, 1999:16),他們強調文化同質的概念,且認為一個會終止任何衝突的全球文化 即將出現或已經出現。然而諸般論調視這樣的發展為進步的象徵,過度強調人類 以其「自由意志」進行選擇的自主能力,終將如其所願地擁有全球運動文化,且 只將全球化連結至現代性的結果,強調西方國家的勝利,這對檢視全球化的觀點 而言是相當粗暴而缺乏真正理論解釋力。支撐霸權強者長久據於文化生產優勢地 位的既存物質宰制結構基礎(政治、經濟權力關係的不對稱)被現代化論者略而 不談,全球、區域以及本土之間文化的多向流動和多元文化傳統混雜過程的衝突 本質也未被充分討論(Maguire, 2000:359),準此,馬克思主義的論述傳統可以彌 補現代化理論對於文化互動中衝突本質的詮釋觀點。 (二)馬克思主義傳統的論述(文化帝國主義、依賴理論、世界體系理論和霸權 理論) 現代化論者所想像的全球同質文化的樂觀前景,自然不為後馬克思主義批 判者所接受;儘管現代化理論和批判理論都有著文化同質化的假設,但處理相關 議題的態度和觀點則完全相反。後馬克思主義學者一般聚焦於「跨國公司」在全 球經濟結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經營地方市場時,所呈現的權力關係和剝削問 題。因此,後馬克思主義論者的共同基調,即是在當下全球政治經濟的環境裡, 以及美國化與同質化的眾多爭議不斷浮出檯面的同時,強調跨國企業集團所扮演 的決定性角色,而現代運動文化的生產則「被結構化於此過程之中」(高堂堯, 2007:16)。 有謂(朱文忠,1992:67)現代運動的發展是以西方資本主義發達的國家為 主要的「生產者」,而其他(如第三世界)國家則扮演了消費、分工以及再生產 的角色。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中的核心的國家,強勢地將現代運動文化帶到邊陲和 半邊陲國家,使得他們在追求「運動現代化」的過程中,同時也陷入不斷從事外 來文化再生產的惡性循環。故現代運動的全球化除了反映世界體系的形構,更是 「文化帝國主義」的表現。 Kidd(1991)則以「核心」(core)的概念分析加拿大運動發展模式的相關政治經. 24.

(25) 濟議題,直指美國化或美國資本主義霸權(American capitalist hegemony)較全球化 的詮釋更為貼切:加國的運動實踐是被美國資本家以及藉由國家補助的卡特爾同 業聯盟,並由「美國資本」大量挹注而加速商業化的加國運動。這使得加拿大本 國市場,充斥以美國為焦點的競賽、影像紀念品。但必須清楚的是,不論是美國 化與加國化(Canadization)或日本化(Japanization)的國際運動發展趨勢,其實都是 外國資本主義商業進程的一部份,因此,美國化或美國,並非是現代運動全球發 展的唯一影響力。 反過來說,以美國為根基的跨國企業與媒體的流行商業文化,對全世界的國 家和運動留下深刻的印記,並進一步塑造世界各地運動消費者們的文化品味、實 踐和影像記憶。所以 Kidd 所說的美國化,指出當美國化主導了加國或其他國家 的運動發展時,這些國家的人民就可能錯失這樣的良機—把獨特的文化標誌拓印 在自身運動文化實踐之中。這可以被建構為一種「文化依賴」(cultural dependency) 的狀況。 依循上述理論脈絡,依賴理論、世界體系理論、文化霸權等觀點都是文化帝 國主義概念的展演或延伸。Sage(1995:48)則借重華勒斯坦(Wallerstein)之「世界 體系」的中心、半邊陲和邊陲模式,進行全球運動商品工業的研究。他指出像 Nike 這種處於體系中權力核心之跨國公司的運作模式和全球媒體行銷,使得名 牌運動商品的進口超過了邊陲之在地市場國內的需求,對商業利益的競逐泯滅了 對勞工權利的保障,對經濟成長的要求超過對環境的重視,於是,一個「第一世 界和第三世界國家間不平等的政治經濟關係所構建的新殖民系統,已相當明顯地 呈現出來了。」 Mckay 和 Miller(1991)則採取跟 Sage 相似的取徑研究澳洲的流行文化,不過 他們認為美國化的概念有其狹隘與限制之處,故不強調美國控制的普遍性,而聚 焦於「全球資本主義的動態」,包括後福特主義、消費主義的全球化和晚期資本 主義的文化邏輯,且採用「企業運動」(corporate sport)的詞彙來描述全球運動文 化的在地生產。Mckay 和 Miller 認為澳洲的運動文化生產情況與其殖民歷史、澳 洲與東南亞鄰國之相關地理位置等因素密切連結,因此「文化遊戲」(cultural game) 的動態應在全球運動、國家和在地認同論述脈絡中才能完整地辨識。 從文化的觀點而言,澳洲運動的意義,反映了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而 該邏輯承載了強烈的全球消費主義與大眾媒體的印記。因而,當代運動的全球 化,是一種現代化的過程,創造了世界各國許多運動文化同質化的現象。這些同 質化,承載了深層的晚期資本主義文化邏輯,而不僅僅是美國化的進程而已 (Nixon & Frey, 1996:53)。 尤其經濟利益常是運動全球化的驅動力,一個社會之所以會接受來自他國的. 25.

(26) 新運動,可歸因於此種運動文化與接納此運動的社會團體的文化間,具有基本的 共鳴。企業界順應此一文化共鳴,而在國際市場上運用運動、文化與消費主義間 的關連性來獲取利潤。例如 Nike 利用以運動為基礎的行銷策略,在全球銷售各 類運動鞋與服飾(Katz, 1993)。從這裡也就可以說明,美國運動的全球化擴張與美 國跨國企業的利益擴張之間的關聯性(Nixon & Frey, 1996:185)。 上述文化帝國主義的相關論述雖然秉持一種批判的立場,但其論述的缺陷也 飽受抨擊,有論者認為他們只採用一種特定方向的、單一因果的論述焦點來解釋 文化全球化的過程,將閱聽大眾直接視為完全接受美式價值的影響,成為鐵板一 塊的文化祭品,嚴重忽視了世人所擁有的多元選擇和意義解讀的自主性。且誇大 了美式文化的影響力。誠如 Herman 和 McChesney(1997:190-1)所言:資本主義 的輸出模式乃是導致文化同質化的主要因素,但此一文化同質化的觀點並不能單 純地等同於美國化或指涉特定國族的傳統或價值所形成的單一文化結果,但確實 能為資本由外而內擴張、積累,並深刻地形塑建構資本主義的消費文化。 Maguire(1990)也曾分析美式足球在英國越發受到歡迎的美國化過程,肇因 於「電視媒體」在美式足球滲透進英國大眾文化時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崇尚個人 主義的美國式運動,已獲得英國社會文化的接受,這樣一種美國化的現象是隨著 企業文化、資本主義發展、多國企業影響、英國運動商業化以及英美關係的延伸, 並解釋了 1980 年代美式足球在英國大受歡迎的原因。對他來說,美國化是美國 對英國在文化、政治與經濟影響的反映。Maguire 的結論認為:雖然美式足球不 至於威脅英國橄欖球(Rugby)的風行,卻可能些「削弱」英式橄欖球受歡迎的程 度,因為這兩種比賽相當類似,因而有重疊的觀眾。 當今運動全球化的過程中,美國的影響力一直很大,但是在整個現代運動的 擴散上,美國化卻不是唯一的影響因素。例如美式足球之所以能夠拓展到英國, 正顯示文化擴散(culture diffusion)是可逆的:美式足球本身即是文化擴散過程的 結果,因為它是由英國進口英式橄欖球和足球轉變而來的(Nixon & Frey, 1996: 185),象徵現代運動的傳佈可以在國家之間(between nationas),可以在國家之內 (within nations),甚至是雙向或多向的運動文化傳佈過程。 經由種種跨國界的互動,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引發了媒體等文化產業過度商業 化的集中和壟斷問題,不斷將其他國家框架入核心優勢者的利益價值模式,也對 地方國家政策與文化環境造成衝擊和質變。後現代論者 Jameson 即謂:「促成文 化流動傾斜的不再是民族國家的權力,而是跨國體系本身,和從此統一且標準化 的意識型態所形成的標準化產品和消費習慣。」諸般影響,實際地呈現了全球經 濟和文化霸權的生產邏輯和文化形式乃發展中國家唯一能跟隨的進程途徑,一個 特定國家或地區的在地性不再是此一地區的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產物,而「西. 2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 International arts organization: A foundation, association, company, group, or unit whose mission is geared toward culture or the arts. Examples include the American Theatre

路徑 I 是考慮空氣的阻擋效應所算出的運動路徑。球在真 空中的運動路徑 II 是以本章的方法計算出的。參考表 4-1 中的資料。 (取材自“ The Trajectory of a Fly Ball, ” by

蔡秀慧 中華民國殘障體育運動總會 輪椅舞蹈 A 級教練 洪語謙 中華民國殘障體育運動總會 輪椅舞蹈國家代表隊選手 洪當欽 中華民國殘障體育運動總會 輪椅舞蹈 B 級教練

魚油 + 運動 魚油 紅花油 豬油 對生理的影響 左心室收縮壓、.

博佳佳:Popular Mathematics in France: Tools for pedagogy, tourism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17:00~18:00 主題:數學與通識 主持人:徐光台

6. To complete the ‘What’s Not’ column, students need to think about what used to be considered a fashionable thing to do, see, listen to, talk about and is no longer

The copyright of the materials for this workshop belongs to the Education Bureau (EDB)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Schools are allowed to use them for

申請書(線上填寫)、畢業證書影本、身分證明 文件影本、青年存摺封面影本、役畢證明文件 完成1項 職業心理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