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現代運動的源流地—從競爭遊戲到業餘運動

現代運動的全球傳佈

第一節 現代運動的源流地—從競爭遊戲到業餘運動

吾人目前所稱之運動,來歷源遠流長、錯綜複雜;歷史中即曾出現過富競爭 性、趣味性、並且獨樹一格的休閒娛樂或身體活動。諸多研究也指出,在人類歷 史上的各種文化中,大多能夠尋覓到這類活動的蹤跡。能振奮人心、挑戰身體極 限,讓人不斷追求冒險、競爭以求勝的活動,也是希臘與羅馬古文明的重要特徵。

也有歷史證據顯示(Smart, 2005:19),類似活動同樣存在於埃及、南亞與中國等 古文明當中。然而,卻只有工業化、資本化、以及逐漸都市化的當代生活模式,

才是19 世紀以來現代運動萌芽的根基,而這種模式發展的核心地區即在歐洲,

特別是英國;或者更精確地說,是在「英格蘭地區」的發展模式才讓競爭遊戲逐 漸蛻變為具有制度規範與秩序層級的業餘運動。

因此現代運動的全球傳佈就和Giddens 所宣稱的「現代性的全球化37」進程 相類似,Robertson 認為現在所討論的全球化概念,是行之已久的過程,雖然略

37 Giddens 所謂的「現代性」是指大約在 17 世紀出現在歐洲社會的生活或組織模式,在後來的 歲月裏,程度不同地在全世界產生影響力(Giddens, 1990:1)。西方的現代性也蘊含了現代化、

殖民化、全球化等擴張形式,形塑了當代西方與非西方之間的關係。他不談後現代的概念,

認為目前並沒有超越現代性,而是處於現代性進一步深化的時期,他用「基進現代性」(radical modernity)或「高度現代性」(high modernity)的概念來描述之。尤其重要的是,Giddens 特別 注重現代性的反思性(reflexivity)特徵,他稱之為「反思的現代化」(reflexive modernization)。

並且相信,如能反思地取用知識,來調整或理性化自身的行為,就能藉此發展出在地社會的 文化政策與框架,以便回應全球的秩序變遷。如以運動社會來說明,就是能夠透過在地知識 的反思與重建,正確地回應全球運動的挑戰與衝擊,進而形成具有自主發展潛能的行動策略。

有中斷,但已延續了數個世紀(Robertson, 1992:8)。他並堅稱全球化過程不是新 的現象,它在現代性與資本主義興起之前就已存在,不過現代化傾向「加速」全 球化的發展。此外,歐洲文明乃是這波發展的起源與核心地區,並以五個連續的 階段簡要地勾勒文化全球化的歷史路徑,包括(1992:58-60):第一階段 15-18 世 紀的「萌芽期(歐洲,1400-1750)」(germinal);第二階段(主要是在歐洲)1750-1870 年代的「開端期」(incipient);第三階段 1870-1920 年代的「成長期」(take-off);

第四階段1920-1960 年代兩次世界之間的「霸權爭鬥期」(struggle for hegemony);

第五階段1960 年代迄今的「不確定期」(uncertain)。

誠如上述Robertson 對全球化不同階段的分期,他將第一階段(15-18 世紀)

稱之為「萌芽期」,此時歐洲社會的主要發展特徵包括(民族)國家共同體開始 嶄露頭角。「個人主義的價值」和人文主義的普遍性理想受到極力的推崇。現代 地理學則因地理的大發現而開始萌芽;第一批世界地圖由是創制,全球的探險與 殖民主義也得以開展。運動全球化論者Maguire 則參照 Robertson 的文化全球化 脈絡來觀照現代運動的發展過程,並辯稱運動是文化全球化的明證(Maguire, 1999:75-94),同時也仿造 Robertson 的作法,將近兩百年來的現代運動(Modern Sport)發展史分為五個階段。首先第一個階段是,現代運動萌芽於 18 世紀的英 國,特徵是社會學家 Elias 所稱的「文明化」(civilization)過程,然後於 19 世紀 開始向歐洲各地傳佈並取得主流地位;然而,此一漫長的發展階段與 Robertson 所稱的「萌芽期」(1400-1750)和「開端期」(1750-1870 年代)為交相重疊的文化 過程。

上述所稱之萌芽期,可以從15、16 世紀英國社會開始狂熱參與各項運動競 賽,如早期高爾夫球、板球38與網球初的問世就已表露無遺。但是要到 19 世紀 後半葉的英國,才確立現代運動的雛型。真正擁有正式、詳盡規則系統,同時具 備全國主管機關的現代運動才告完備,接著便流傳到了大西洋另一端的「美國」

本土(Smart, 2005:19)。

38 最早的板球正式比賽,是在 1727 年倫敦舉行的。板球運動在 1750 年時,由漢堡頓板球俱樂 部制訂了公認的規則,並興起了正式的比賽;板球運動傳到了隸屬「大英國協」的國家,因 此目前最流行的國家除了英國之外,澳洲、紐西蘭、南非、印度、巴基斯坦都盛行此種遊戲

(徐元民,2005:211)。「板球」(Cricket)也是第一種具有下列特點的現代團隊運動:正式的 的規則手冊(1744)、有管理組織(1787)、熱衷收集統計資料,而且明顯受到大眾歡迎。板球堪 稱日後發展眾多團隊運動(包括棒球和籃球)的典範(張美惠,2008:16)。因此前現代與現 代運動的巨大差異就是從這樣的組織形式中顯現出來,前現代並不具備現代形式的運動協會

(擁有法律顧問、裁判、教練、和具有任期制的行政人員),也沒有相應的時空組織模式(今 天任何一項運動錦標賽都擁有自己的賽程表、競賽規程以及專用的競技賽場),更不可能擁有 自主參與的運動契約(比賽者可以不受社會、種族、階級、宗教和文化等制約,獨立決定參 賽)(喬咪加,2007:29),這些都是現代運動突破傳統所創造出來的新事物。然而,藉助現 代性的傳佈,板球比賽逐漸成為一項享有國際聲譽的運動,這當然與比賽的商業化、媒體對 它的影響以及這項運動的殖民起源都有直接的關聯。實際上,世界上的每一洲都有板球運動。

在重商主義時期(從15 世紀中期到 19 世紀中葉),板球由英國殖民者帶到當時大英帝國的每 一塊土地,成為「社會名流」的休閒活動,進而成為一項世界性的運動。

如再仔細檢視美洲新大陸諸多風格獨特的運動項目,可以發現早期民間遊戲 與現代熱門運動之間的關聯性。例如「棒球」就充分反映了舊大陸的移民者「移 居」新大陸時,將舊歐洲大陸原生地的休閒娛樂帶入美洲。美國棒球起源自一種 以棍擊球的遊戲,在17 世紀時由歐洲傳入「美洲殖民地」。當前大多數人所認同 的 棒 球 前 身 , 就 是 源 於 英 國 、 而 在 美 國 大 街 小 巷 隨 處 可 見 的 跑 柱 式 棒 球 (rounders)(Smart, 2005:27)。現代棒球的歷史發展說明了,運動文化的傳播與擴 散會因不同的文化接觸產生諸多深具創造性與混雜化39的變體,讓原本較為簡 單、純粹的身體活動逐漸演化為多元且複雜的「身體文化」體系。

也可以說,當前世界以大致相同的方式所進行的現代運動,多源於英國,並 在19 世紀下半葉、20 世紀上半葉,以各種方式流傳到其他國家。英語中的運動 (sport)一詞也廣泛地為其他國家的文化系統所吸收,並做為此一特殊消遣娛樂 (pastimes)方式的總稱。1850-1950 年間流傳到其他國家的各種英式運動都具有某 些共同的鮮明特徵。一位德國評論家即曾道:眾所周知,英國是孕育運動的「搖 籃地」。然而(運動)文化能像這樣從一個國家移植到另一個國家而意義幾乎沒 有產生太多變化的現象並不多見。這些運動源自於富有變化的民間遊戲,在長時 間的歷史演變中不斷趨於統一的規範(Elias, 1986b:126-127)。隨著現代運動的現 象不斷擴大,運動一詞也持續地進行「詞語的旅行」,此一詞語的空間地理流轉 具體呈現了現代運動的全球傳佈軌跡,而每一項現代運動形式也從此有了自身獨 特的發展命運。

而在《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中關於運動的詞條解釋,也概括了傳統對運動的 看法:最早有關競技運動的歷史紀錄是希臘奧運會(約公元前8 世紀),並於公 元394 年奉羅馬帝王 Theodosius 一世(BC 346-395)之命終止奧運會的進行。從 5 世紀羅馬帝國衰亡後到19 世紀間所留下的體育運動史則非常粗略。中世紀的宗 教節日常伴有敵對城市或行會之間的一些「粗野的」球賽,這是20 世紀場面壯 觀的運動—英式橄欖球、棒球、網球、足球—的前身。18 世紀中葉工業革命來 臨,後來大約在 1830 年,托瑪斯‧阿諾德(Thomas Arnold)又在公學校40(public

39 混雜化(hybridization)的說法源於 20 世紀初的種族關係理論,隨後被挪用到不同領域,用以指 稱兩個不同物群之間相互結合以後產生的結果。但是這個術語的生物性起源卻連同它所內涵 的「根基穩定性」涵義,一起延伸到社會學中。「混雜化」這種說法的問題在於:它含蓄地讓 人以為「始基」是一種永久不變的源頭,別的事物都是由它派生出來的東西,而不是給人一 種永恆變化並持續更新、適應於自然界和人類群體形成史的形象(Albrow, 1996:149)。因此,

就像棒球文化的起源與發展一樣,文化起源與變體並不永久地歸屬於某一個文明社群所專 有,而是在發展的過程中持續更新、適應人類生活的需求。因是之故,當某一社群宣稱一種 文化實踐的「純粹起源」,將僅是一項神話式的社會建構,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壟斷文化論述的 權力與發言地位。所以,吾人應當將混雜化視為一種後現代「去中心化」的現象與結果,因 此也就承認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本源與中心、以及由此形成的優先性與「等級制度」。

40 現代運動的起源,必須回顧英國公立學校這個形成現代運動的重要空間。在拉格比(Rugby)學 校的主導下,英國其他的貴族寄宿學校,亦訂定正式的規則與標準程序,在這種「制約結構 的制度化」規範下,使得現代橄欖球運動發展成受正式規範管理、更為文明的運動。對年輕 一代的「紳士」而言,橄欖球成為值得投入的紳士活動(Nixon & Frey, 1996:23),這樣的發展 也為日後學校體育承擔了傳播運動文化並建構身體教育的起始背景,設定了明確的制度框架。

school)引入並採納「運動」做為固定的課外活動,從而推動英國41維多利亞時期

「運動的偉大發展」(Elias, 1986b:130)。1896 年奧運會在雅典恢復舉辦就是 19 世紀運動復興的頂點。到了20 世紀,儘管發生兩次世界大戰和許多小規模的敵

「運動的偉大發展」(Elias, 1986b:130)。1896 年奧運會在雅典恢復舉辦就是 19 世紀運動復興的頂點。到了20 世紀,儘管發生兩次世界大戰和許多小規模的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