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生活壓力

某一個生活情境逐漸或突然間將原有的平衡狀態破壞,且危及安 寧,即視為壓力(唐全騰,2009)。最早的壓力用詞來自於物理學與工 程學,係指施一力量於某物體或系統上,造成其扭曲變形。心理學家 張春興於 1988 年將壓力定義為:個體身體與心理感受上的一種緊張狀 態,這種狀態會使人在情緒上產生不愉快而痛苦的感受,壓力的本質 並非全然為負面的,適當的壓力可幫助應付挑戰、增進表現,過度的 壓力則可能使人的生、心理出現負面影響,進一步影響健康,Walter Cannon 於 1929 年首次以「有壓力之生活事件」來研究壓力在生理、

心理病因上扮演的角色,認為個體面對壓力時,身體會出現無法控制 呼吸、出汗與肌肉緊繃等一連串變化,是威脅身體健康的重要因子,

此後,一般大眾或研究者們經常使用「壓力」一詞(施雅薇,2004)。

二、壓力的相關理論

壓力理論中學者多以此三取向解釋壓力:(一)刺激取向:環境中 客觀存在的某種具威脅性的刺激(二)反應取向:指對某種威脅性刺

激所引起的一種反應(三)互動取向:刺激與反應的交互作用。(Lazarus

& Folkman,1984;陳柏齡,1999)。

(一)刺激取向

視壓力為客觀存在的刺激事件,或足以威脅個體生存的刺激。個 體反應與壓力的關係為刺激-反應模式。在壓力研究中,壓力係自變 項,主要係探討個體接受壓力刺激後的反應為何,同時個體對於壓力 感之忍受程度是具有個體差異的(黃寶園,2004)。

(二)反應取向:

傾向將壓力視為個體對環境刺激所產生整體性的反應,主要是受 到 Selye(1983)壓力理論的影響,認為壓力是身體在遭遇各種環境 狀況下所產生的生理適應過程,稱為一般適應症候群(General Adaption Syndrom, GAS),生理會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警覺反 應期(stage of alarm),此期感受到壓力刺激,致使交感神經興奮,

呼吸、脈搏速率增加、血糖上升,以備應付壓力或選擇逃避壓力;第 二階段為抗拒期(stage of resistance),此期嘗試彌補在前一期所 造成的創傷,使生理反應能恢復正常運作;第三階段為耗竭期(stage of exhaustion),此期創傷若未能恢復,壓力仍持續存在,終致身心 耗竭,造成死亡。

(三)互動取向:

視壓力為個體與環境互動之結果,認為壓力是個體面對環境刺 激,經過其主觀的認知過程,而產生心理的威脅及生理激動之現象。

著重認知在壓力形成歷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強調認知評估對於調節壓 力的重要性。

三、青少年常見的壓力來源

國外學者研究,三個主要生活壓力的來源為:(一)關係的破壞:

包含社交網絡成員的關係中斷,以及隨著人們成長的所有吵鬧事件等

(二)某種事件中斷了例行生活:例如日常生活中發生的車子或財務 問題等(三)功能的損傷:例如產生慢性疾病等(Lynch & George, 2002;

August et al., 2007)。生活壓力存在於人生各階段,生活中的大、

小事都有可能成為壓力的來源,青少年面對的煩惱比比皆是,像是:

學校課業問題、感情困擾、家庭問題、校園霸凌等,如果對生活事件 或心理狀態切入點不同,壓力就會有不一樣的分類,國內、外學者皆 有其不同的壓力來源之論述,本研究列舉說明青少年常見之壓力:

(一)個人因素方面

包含生理、情緒、認知、生涯、社會發展所帶來的壓力,青春期 隨著生理器官或性器官的成熟對青少年的生理、心理與社會各層面都 造成衝擊,近年青春發動期提前來臨使個體面臨更多的社會壓力,增

加適應的困難(陶芳標,2009),對於身心的改變尚未熟悉,讓許多尚 未準備好的青少年沒辦法接受身體的改變(賈文玲,2001;McNeely &

Blanchard ,2009;楊雅婷,2012),其次,就身心發展的狀況而言,

近年來社會朝向多元發展,傳統價值已逐漸動搖,而新的價值體系未 能及時建立,以致青少年容易在價值的迷失中失去自我。

(二)家庭方面

Bowen 提出家庭系統理論(family systems theory),源起於觀 察家庭中的母子共生關係,發現母子間的互動會強烈影響整個家庭及 所有成員的互動,若家庭系統互動不良,會影響個體的適應性。進入 青春期,個體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從被動順從父母的管教,轉而挑戰 父母的權威,使得親子關係的衝突增加(林米庭,2006)。此外,同儕 互動頻繁相處時間增加、父母溝通不良、父母管教嚴格、經常搬家、

家庭變故、經濟危機、做家事及為生計奔波等狀況外(鄭照順,1999)。

父母期待過高,父母拿子女的學習成就做比較,父母對孩子在課業表 現上鼓勵少責備多,父母強迫孩子補習、升學等(王敏慧,2009)皆 是家庭中常見形成壓力的原因。

(三)學校學業壓力方面

升學考試是產生課業壓力的主要來源之一,今年國中三個年級的 學生們剛好處於末代基本學歷測驗、多元升學方案、十二年國教的教

育改革過度時期,對未知的無助感油然而生,各式各樣的升學方式讓 學生茫茫然徬徨失措,學習科目變得比國小多,學習內容也與日聚增 加深加廣,頓時減少了玩樂時間,緊迫的學習過程以及繁重的作業和 課後補習之衝擊,更爾論國中畢業時面對人生的第一次升學考試,國 中學生受到課業影響所引起的壓力包含個人對自己的期許、對自己學 業成績的滿意、父母的期望、父母拿自己的成績與別人比較、師長的 期望、同儕之間的競爭及對於升學感受到的壓力等(吳長榮,2010)。

王琦瑜(2006)以臺北市國中生探討其課業壓力與休閒需求之關係,

發現在課業壓力方面,主要來源前三名為「擔心將來考不上理想學 校」、「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增加讀書負擔」、「學業成績不理想」。

(四)人際關係方面

根據 Stern & Zevon (1990)表示人際關係是日常生活中主要的生 活壓力源之一,包含家庭份子間關係、師生關係、同儕競爭關係,而 這些壓力常使人處於緊張狀態,進而影響其個人行動自由、心理意志、

個人思想自由消失等,造成壓力與心理挫折等。戴淑梅(2005)指出正 處於青少年階段的國中學生,他們花費許多時間在同儕的相處互動,

更是經由同儕間的相處互動來滿足親密感與情緒支持,但同時同儕相 處亦是壓力來源,青少年若被同學疏離、排擠、霸凌,會對個體產生 人際互動的壓力(江秀怡,2009)。

第三節 影響休閒活動參與及生活壓力之相關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