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北市某國中學生休閒活動參與和生活壓力關係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新北市某國中學生休閒活動參與和生活壓力關係之研究"

Copied!
13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胡 益 進 教授. 新北市某國中學生休閒活動參與和生活壓力 關係之研究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isure Activity Participation and Life Stress : Using a Junior High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as Case Study.. 研 究 生:簡 佳 盈. 撰. 中 華 民 國 一O三 年 七 月.

(2) 致謝 好不容易終於來到提筆的這一刻,心中的百感交集無法言喻,研究所 之路讓我深刻體會到自己的幸福也瞭解自己更多,謝謝所有愛我的人以及 幫助過我的人,這些彌足珍貴的感動永存心頭。 第一,非常謝謝偉大的爸爸媽媽給予全力支持,讓我沒有後顧之憂完 成在職的學業,對指導教授益進老師滿懷感恩之情,恩師的耐心教導、細 心解惑以及長期提供獨立思考空間,使駑鈍的我得以完成論文畢業,而對 研究所好同學穎晨全程慷慨傾囊相授尤其萬分感激。 撰寫論文的過程烙印了許多人生的美好風景,摯愛柏凡甘苦與共是畢 生的福氣;哥哥姊姊愛相隨伴我成長學習;凡爸凡媽和茵茵小天使對我關 心無所不在;昌明教授、毓秀教授、國樑教授、思賢教授、迺芳教授、雅 娟學姊熱心提供論文修改的專業指導,獲益良多。小予、Stacy、Wendy、 Jennifer 帶來歡樂的研究所寢室生活,苔苔與漢旎總為我獻上溫暖祝福。 謝謝您們,因為您們的存在成為我前進的力量。 至此要感謝衛教系的師長、學姊、同學和振楠助教、江江、北興與中 平國中好同事們的照顧幫忙,暑期進修以及問卷施測才能順利圓滿,提供 研究靈感的第一屆和第二屆的孩子們默默的義氣相挺,讓擔任導師的我在 工作之餘可以進行自我充實,感恩這一切我所擁有的。 佳盈 謹誌. I. 2014.07..

(3)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新北市某國中學生休閒活動參與和生活壓力的 現況與相關情形,並探討性別、年級、父母婚姻狀況、家庭社經地位、 補習狀況、每週零用錢金額及在校段考成績表現不同的國中學生在休 閒活動參與和生活壓力之差異。 本研究以新北市某國中學生為對象,以自編之休閒活動參與和生 活壓力之調查問卷作為蒐集資料的研究工具,採分層抽樣方法,共抽 取 18 個班級,一共發放 576 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 489 份,研究資 料以描述性統計、one-way ANOVA、皮爾森積差相關與多元迴歸分析 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 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 研究對象休閒活動參與平均分數最高的類別為康樂型,其 得分為 19.25。. 二、. 研究對象平均分數最高前三項休閒活動參與分別為:電腦 或手機上網(平均數=4.47)、看電視或 DVD(平均數=4.44) 和聽音樂(平均數=3.96)。. 三、. 研究對象生活壓力平均分數最高的是個人層面的壓力,其 得分為 36.42。. 四、. 研究對象平均分數最高的前三項生活壓力分別為:擔心考 III.

(4) 不上理想學校(平均數=3.13)、學校考試太多(平均數 =3.11)、目前面臨重要考試(平均數=3.04)。 五、. 研究對象在性別、年級、補習時間、每週零用錢金額等社 會人口學變項的影響下,休閒活動參與有顯著差異。. 六、. 研究對象在家庭社經地位、補習狀況等社會人口學變項的 影響下,生活壓力有顯著差異。. 七、. 研究對象之休閒活動參與和生活壓力呈正相關。. 八、. 研究對象之社會人口學變項和休閒活動參與對生活壓力 具預測力。. 關鍵詞:國中學生、休閒活動參與、生活壓力. IV.

(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isure Activity Participation and Life Stress : Using a Junior High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as Case Study.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eisure activity participation and life stress, 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ased on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This study adopted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study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New Taipei City by self-created questionnaire. Subjects of the study were designed for data collection 18 classes were chosen, 576 surveys had been sent out, and recieved 489 valid questionnaire. The obtained data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e-way ANOVA, Pe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According to research results came with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The average number of leisure activity participation is highest in “entertainment” type. (Mean=19.25) 2. Leisure activity participation of highest scores for the top three order of play computer or surf the Internet (Mean=4.47), watching TV or DVD (Mean=4.44) and listening to music (Mean=3.96). 3. The average number of life stress is highest in “personal" dimension. (Mean=36.42) 4. Life stress of highest scores for the top three order of worry not get into the ideal school (Mean=3.13), too many school exams (Mean= V.

(6) 3.11) and currently facing an important test (Mean=3.04). 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effects of students’ background on liesure participation. Including grades, gender, time of taking lessons after school, the pocket money of every week. 6. There were significant effects of students’ background on liesure participation and life stress. Including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achievement in school. 7. Leisure activity participation and life stress with positive correlation. 8. Students’ background and leisure activity participation can slightly predict life stres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Key words : junior high school, leisure activity participation, life stress. VI.

(7) 目次 致謝………………………………………………………………...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V 目次………………………………………………………………...VII 表目次……………………………………………………………...IX 圖目次……………………………………………………………....X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1 第二節 研究目的……………………………………………………………5 第三節 研究問題……………………………………………………………5 第四節 研究假設……………………………………………………………6 第五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6 第六節 研究限制……………………………………………………………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休閒活動參與………………………………………………………9 第二節 生活壓力……………………………………………………………16 第三節 影響休閒活動參與及生活壓力之相關因素………………………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31 第二節 研究對象……………………………………………………………32 第三節 研究工具……………………………………………………………33 VII.

(8) 第四節 研究步驟……………………………………………………………37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3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分布情形………………………………41 第二節 研究對象之休閒活動參與、生活壓力之現況……………………46 第三節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休閒活動參與和生活壓力彼此間的 關係…………………………………………………………………59 第四節 研究對象休閒活動參與和生活壓力間的關係……………………76 第五節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休閒活動參與對生活壓力的預測力78 第六節 討論…………………………………………………………………8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93 第二節 研究建議……………………………………………………………95.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101 二、 英文部分………………………………………………………………108. 附錄 附錄一. 問卷內容效度評鑑之專家效度名單………………………………111. 附錄二. 致問卷內容效度考驗專家函………………………………………112. 附錄三. 致問卷內容效度考驗專家之研究計畫摘要………………………113. 附錄四. 正式問卷……………………………………………………………108 VIII.

(9) 表 次 表 3-2-1. Krejcie. and. Morgan(1970) 抽樣曲線標準…………………32. 表 3-3-1 內容效度評分標準表………………………………………………35 表 3-3-2 預試問卷各量表之內容一致性分析表……………………………36 表 3-4-1 正式問卷各量表之內容一致性分析表……………………………38 表 3-5-1 各項資料處理統計分析方法之應用………………………………40 表 4-1-1 研究對象父母親教育程度分布情形………………………………43 表 4-1-2 研究對象父母親職業類別分布情形………………………………44 表 4-1-3 社會人口學變項分佈情形…………………………………………45 表 4-2-1 研究對象休閒活動參與量表答題分佈情形……………………49 表 4-2-1 研究對象休閒活動參與量表答題分佈情形(續 1)…………… 50 表 4-2-2 研究對象生活壓力量表答題分佈情形…………………………54 表 4-2-2 研究對象生活壓力量表答題分佈情形(續 1) …………………55 表 4-2-2 研究對象生活壓力量表答題分佈情形(續 2) …………………56 表 4-2-2 研究對象生活壓力量表答題分佈情形(續 3)…………………57 表 4-2-3 研究對象休閒活動參與、生活壓力之得分 ………………………58 表 4-3-1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休閒活動參與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63 表 4-3-2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休閒活動參與之運動型類別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64 表 4-3-3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休閒活動參與之藝文型類別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65 表 4-3-4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休閒活動參與之社交型類別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66 表 4-3-5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休閒活動參與之康樂型類別單因子 IX.

(10) 變異數分析…………………………………………………………67 表 4-3-6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休閒活動參與之作業型類別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68 表 4-3-7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生活壓力單因子變異數分析………71 表 4-3-8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生活壓力之個人層面壓力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72 表 4-3-9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生活壓力之家庭層面壓力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73 表 4-3-10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生活壓力之學校層面壓力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74 表 4-3-11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生活壓力之人際層面壓力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75 表 4-4-1 休閒活動參與和生活壓力之 Person 積差相關分析……………77 表 4-5-1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休閒活動參與、生活壓力之多元 迴歸分析……………………………………………………………81. X.

(11) 圖 次 圖 3-1-1 研究架構圖…………………………………………………………31. XI.

(12) 第一章 緒論 本章緒論共分為六節。第一節探討研究動機與重要性,第二節研 究目的,第三節研究問題,第四節研究假設,第五節名詞操作型定義, 第六節研究限制,分別陳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研究者於國中服務期間,曾遇過學生因不知如何抒解煩惱,結果 用美工刀在自己手上割劃一道道傷痕,藉以舒緩負面情緒和搏取重要 他人注意,也曾碰過學生透過吸菸來反抗爸媽或師長給予的管教,甚 至還有不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生活壓力的學生在教室裡歇斯底里破壞公 物、大吼小叫…等狀況。透過工作生涯擔任班級導師的過程,察覺國 中校園存在諸多失衡現象,例如:國中學生對課業的習得無助感、缺 乏目標的生活、遭遇人際情感或校園霸凌問題、面臨升學壓力及親子 間發生衝突等等,往往令問題解決能力薄弱的青少年們無所適從。 校園裡不服管教的學生比例明顯上升,偏差行為層出不窮,除此 之外,發現學生的體適能比過去低落,在多次與學生個別進行師生交 流訪談後,慢慢歸納得出一些結論,國中學生的生活其實充斥著各式 各樣的壓力,所以致使問題橫生。 青少年面臨許多人生重大轉變,舉凡:身體上的成長變化、自我 1.

(13) 認同、升學考試、如何與師長同儕和家人維持良好互動關係等等,無 不遠比國小階段需要更多的適應與調整。社會快速發展,環境隨之日 新月異,教育政策的改革,多重且複雜的新問題與個人價值觀建立的 衝擊之下,國中學生個人身心均可能遭受到不小的壓力,Stanley Hall (1904)在 1904 年出版的「Adolescence」書中視青少年期為人生的 「狂飆期」 ,因為青少年必須調適生理、認知與情緒等各方面顯著的變 化,承受莫大的壓力。唐全騰於 2008 年研究顯示國中學生面對主觀生 活壓力時所採用的因應策略,容易使用不健康的方式面對,讓自己暫 時脫離煩惱與苦悶,或是對他人發脾氣及採取破壞性行為,青少年因 為壓力過大出現中輟、嗑藥、自殺、罹患精神疾病、憂鬱症或學校適 應不良等現象令人憂心重重。 如今,國中學生正面臨十二年國教開始上路的過渡時期,2014 年 的國中三年級學生成為國民教育九年一貫實施後的第一屆大會考的學 生,而國中二年級學生則成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第二屆學生,國 中一年級學生則剛從國小升上國中,面對新學習階段的變化,比國小 更多科目的學習挑戰,一點一滴的壓力無形中逐漸產生了。兒福聯盟 (2011)調查指出台灣學童高達四成曾經在晚上十一點後還在苦讀, 約一成曾因壓力大出現身心症狀,多達九成國中生睡眠少於八小時 (朱 芳瑤,2011) ,學生為求於基本學力測驗脫穎而出,補習教育盛行剝奪 2.

(14) 學生休閒放鬆時間,學生一個禮拜之間和家人相聚聯絡感情的時間非 常短暫,親子關係自然疏遠,曾幾何時能與父母好好坐下來吃飯、交 流談心?或與三五好友戶外打球、踏青放鬆呢?惡性循環的生活圈, 國中學生的壓力問題呈現成長狀態。 國中學生的家庭環境容易因父母親的諸多安排或不良親子關係而 產生生活壓力,學校環境因不同學習科目、同儕相處及老師教學等因 素也可能產生不同的生活壓力。周震歐學者於 2007 年的青少年輔導中 心需求評估研究中發現,青少年常求助的問題以人際關係問題最多, 其次為學業問題,再來為家人關係,生活事件的多寡,生活的變動均 容易造成生活壓力。有些學者認為,在青少年發展期主要的壓力源來 自家庭、朋友、學校和自己本身,每日經歷各種不同形式和來自不同 方向的壓力,生活壓力幾乎成為人生成長過程中的經驗。 行政院主計處 2009 年所作的青少年狀況調查,統計顯示 15 至 24 歲青少年之困擾以「學校、課業問題」最多,占 69.24%,所以為了 避免青少年面臨課業壓力採取消極因應方式,應鼓勵其參與休閒活 動,使青少年藉著休閒活動的效益來調解課業上的壓力(簡志吉, 2011)。哪些因素會影響青少年知覺壓力?這是研究者所關心的,了解 現況有助於教師處理班級問題,也可做為家長養育的參考,大家集思 廣益想出對策,幫助青少年順利渡過青少年時期。希望藉由研究然後 3.

(15) 透過教育的方式,讓國中學生能練習處理自己的壓力,奠定未來迎接 人生不同階段的挑戰基礎。休閒活動是用來舒緩壓力垂手可得的好工 具!親身代班經驗中:學生從事體能性課程或藝術人文課程後,情緒 的穩定度較高,像是聯課活動時間帶學生到操場活動筋骨打球,或進 行社交聯誼性質的聊天活動後,下一節的上課秩序明顯改善了。 參與休閒活動可以放鬆身心,讓生活變得愉快、有趣,同時還能 使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沈哲丞,2009)休閒活動對於青少年的發展 歷程具有正向功能,正當的休閒活動參與可使青少年有機會體驗成功 的滋味,促進其自我實現,有助青少年人格健全(郭靜晃、魏弘貞、何 明晃 2007),休閒活動可以讓青少年在較自由輕鬆的情境中發掘生活 樂趣、激發創造力、發揮潛能,建構人際關係網路,提供角色練習的 機會,學習社會參與的溝通技巧,達到社會化目標,釋放壓力、鬆弛 緊張增加正向的情緒經驗,對於青少年身心健康具有調適功能(引自 連怡婷,2010) 。除此,參與休閒活動也能讓人學習負責任的社會行為, 综合種種論點及從事休閒活動的優點,家長和工作教育者也許可以思 考藉助休閒活動安排陶冶學生品格,培養其良好行為。. 4.

(16)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根據研究動機與重要性,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了解研究對象休閒活動參與及生活壓力之現況。 二、探討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和休閒活動參與之關係。 三、探討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和生活壓力之關係。 四、探討研究對象休閒活動參與及生活壓力之相關。 五、探討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和休閒活動參與對生活壓力之預測 力。.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目的與架構,本研究問題如下: 一、研究對象休閒活動參與及生活壓力現況為何? 二、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和休閒活動參與之關係為何? 三、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和生活壓力之關係為何? 四、研究對象休閒活動參與及生活壓力之相關為何? 五、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和休閒活動參與是否能有效預測生活壓 力?. 5.

(17) 第四節 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目的與問題,本研究假設如下: 一、研究對象之社會人口學變項水準不同時休閒活動參與有顯著差異。 二、研究對象之社會人口學變項水準不同時生活壓力有顯著差異。 三、研究對象之休閒活動參與及生活壓力有顯著負相關。 四、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和休閒活動參與能有效預測生活壓力。. 第五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一、國中學生:本研究所指之國中學生為 102 學年度第二學期就讀於 新北市某國民中學七至九年級已註冊之學生。 二、社會人口學變項:本研究指的是學生相關的背景資料,包括性別 、年級、家庭社經地位、補習狀況、每週零用錢金額、在校段考 成績表現。 三、休閒活動參與:本研究指的為主要參考張嘉禛(2009) 「南投市國 民小學中高年級學童休閒參與及社團參與之關係」研究中之「休 閒參與量表」的休閒活動參與類型及頻率,自行修改編製「休閒 活動參與量表」,以參與休閒活動之類型(運動或體能型休閒活 動、藝文型休閒活動、社交型休閒活動、康樂型休閒活動、作業 型休閒活動等五類型),及休閒活動參與之頻率衡量休閒活動參 6.

(18) 與之情形,研究對象在「休閒活動參與量表」上之得分愈高者表 示此類休閒活動參與頻率愈高,分數愈低者表示此類休閒活動參 與頻率愈低。 四、生活壓力:本研究指的是國中學生遭遇環境中一切人、事、物之 相關生活事件,經由主觀認知之後所知覺的困擾程度。主要參考 馮麗君(2008) 「國中生生活壓力、正向壓力因應策略與幸福感之 關聯性研究」之「國中生日常生活情形量表」後,自行修改編制 國中學生生活壓力量表。此量表涵蓋個人、家庭、學校、人際四 大層面所知覺到的生活壓力。研究對象在「國中學生生活壓力量 表」上之得分愈高者,表示其在生活上所知覺到的生活壓力程度 愈大,得分愈低者,表示其在生活上所知覺到的生活壓力程度愈 小。. 7.

(19) 第六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在實施過程中有一些限制與問題,茲將研究限制陳述如下: 一、本研究因受到人力、物力、時間等限制,僅以新北市某國中之學 生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無法推論到新北市其他學校或其他縣市 和其他求學階段之學生。 二、本研究採橫斷性研究,因果關係推論上無法提供明確之證據。 三、本研究所探討之社會人口學變項、休閒活動參與、生活壓力等資 料,僅限於本研究工具所涵蓋之範圍。 四、本研究採自填式問卷,故會因研究對象當時身心狀況、回答意願、 事後回溯等因素造成結果之偏差。. 8.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文獻探討,共分為三節。第一節休閒活動參與,第二節生活 壓力,第三節影響休閒活動參與及生活壓力之相關因素,分別陳述如 下:. 第一節 休閒活動參與 一、休閒的概念與意涵 休閒並非現代社會的產物,古典休閒理論的人類學家發現在人類 文明採集及狩獵時期即有休閒時間與不同的休閒活動,自古以來就是 一項重要的社會現象(Kelly,1996) 。沒有任何單一的定義能將休閒 的全貌呈現,因為休閒是一種現象,沒有一個通行的定義可以解釋休 閒在不同社會、文化與狀態的意義(Bammel & Burrus-Bammel,1992)。 首先,我們追溯中、西方文字對休閒一詞的觀點,中國說文解字對休 閒二字的解釋: 「休者,息止也,從人依木;閒者,隙也,乃指工作之 虞空閒的時間」 。說明「休閒」包含了「休息」 、 「閒暇」兩個層面的內 涵,指從事足以「令人恢復精神或體力的休息活動」 (林東泰,1992)。 而英文字休閒 leisure 一詞源自拉丁文的 licere,licere 則源自希 臘文 schole,指的是無拘無束的行動,或擺脫工作之後所獲得的自由 時間或所從事的自由活動(郭肇元,2003) ,兩者皆不約而同道出了休 9.

(21) 閒的本質。 休閒在每個人生活中扮演多面貌的角色,有著不全然相同的意義 與感受,近代,許多學者在不同時空背景下紛紛提出多元的休閒觀點, 也做了不一樣的詮釋,因此,透過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整合數位專 家、學者們對休閒的看法,採用以下六種觀點論述休閒概念: (一)古典論: 休閒耕耘心靈、精神和個性,是一個人的態度或習慣所呈現的狀 態,並非為工作存在,而是賦予人們更多精力工作,恢復工作上的體 力、提振精神之外,更是生活中崇高的秩序(涂淑芳,1996) 。對此, 陳昭郎(2005)也指出休閒是一種狀態、一種心智的狀況,與空間、 時間及所從事的活動無關,其認為休閒是個人自我特殊意識狀態,透 過內心的需求,追求自我滿足而達到愉悅感的體驗過程。 (二)自由支配的時間論 McDaniels(1982)主張休閒是上班工作與維持生存以外的自由 時間,提供機會讓個體去從事某種程度上的自主或自願選擇的活動, 馬克思在其自由時間一書中認為休閒是用於休息和娛樂的閒餘時間 (馬惠娣,2004),李立昌於 2005 年也提出休閒是剩餘之事,是在必 要條件之後所剩餘的時間,擺脫必要生產或勞動之後的一種隨心所欲 的時間,但所謂的自由時間,應該是對不同擁有者而言會有完全不同 10.

(22) 的結果(Godbey,2003)。 (三)階級特權論 沒有任何勞工知道真正的休閒是什麼,因為休閒的特性就是大量 的消費和明顯的閒散,休閒就是把時間花在多餘消費和特意追求沒有 特別價值的事,自我修養的古典觀點並未留存(T.Veblen,1899) ,休 閒是一種代表社會階層的符號象徵,是有錢、官紳貴族的特權。休閒 表徵身份、地位、聲望,具有象徵之價值。休閒是階級權威,強調休 閒之尊貴性(王昭正,2003)。 (四)非功利論 休閒是單純為了享受去做的事,可能發生於獨處時或在群眾中, 主要決定於心智狀態而與任何特定活動無關,肯定有充裕休閒的人生 是必要且可得的(Kando,1960;涂淑芳,1996)它是一種使出活力的 行為與動作,為自己而選擇,非以別人為主要目的,休閒本身即為目 的(蔡宏進,2004) ,應該要放棄主流文化的價值觀,轉而投入大自然 懷抱等簡單的事即可獲得休閒,厭惡財富炫耀及金錢消費的庸俗行 為,找尋替代性簡單享受所做的事(張耿介,2004;陳長文,2004)。 (五)心理論 心理學家傾向視休閒為個人成長的機會,休閒活動是生活形態的 一種表現,每個人會因為經驗、文化、人格特質等因素的影響而選擇 11.

(23) 不同的休閒活動(陳彰儀,1984) ,休閒就是做自己,表露個人才華、 能力與潛力(John Neulinger、Rick Crandall) ,是有目的性的活動, 重點不在休閒的時間多寡或其內容,而在主觀心境上的滿足與富有閒 適的感覺(羅明訓,1999)。 (六)整體論 是一項折衷的觀點,前面所提的休閒觀點多少都包含在整體觀點 中,其認為休閒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充塞於生活各個層面中(簡 郁雅,2004) 。在杜馬哲的休閒三部曲中他提到了放鬆、娛樂及個人發 展是休閒的主要三個功能。由這三個層面所涉及的範圍解釋休閒,人 們無非希望透過休閒舒緩疲勞、排遣無聊,並從日常機械行為裡頭解 脫出來(涂淑芳,1996) 。此種概念包含了時間、活動或是心理的觀點, 把休閒看做個體在自由的時間、自由的意志之下所從事有益自身的活 動,藉此獲得舒暢、愉快、自我超越與自我實現的感受(Kraus,1964; Kaplan,1975;文崇一,1990)。 歸納休閒的意涵:休閒是由各種活動組成,可作為休息或放鬆用 途,也是一種狀態、態度、心智的狀況,休閒幫助人們從忙碌中解放, 從瑣碎雜事中滌淨心靈的機會與時間,是人格塑造的自由選擇活動, 透過上述六大論點得知休閒的意涵不勝枚舉,雖然我們很難以一字片 語說明休閒究竟是什麼,但當我們在休閒之中時,很可能賦予我們體 12.

(24) 會,並更加清楚休閒的意涵,因為休閒無形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份 了。研究者想了解從事正向的休閒活動休閒是否能真正帶來正面效果 以減緩生活上的壓力。 二、休閒活動參與的定義與相關理論 (一)休閒活動參與的定義 休閒活動參與是指個體參與某種類型的休閒活動和其參與的頻 率,藉此滿足生理、心理及社會的需求(Ragheb & Griffith,1982; 高俊雄,1996;吳文銘,2001;趙善如,2008) 。林清白(2009)則認 為休閒參與是個人在自由的時間下,實際參與休閒活動的頻率和休閒 的類型,其目的在滿足個人的需求,本研究將休閒活動參與界定為過 去 6 個月內學生在上課或每天例行活動外,閒暇自由之時所從事休閒 活動項目之類型及參與次數。 (二)休閒參與相關理論 Nash(1953)提出休閒參與層次理論,將休閒參與價值劃分出層 級,可做為人們選擇休閒活動的指標用,休閒活動除了鬆弛、娛樂外, 也因參與的功能、種類及層次的不同,而能達到不同的境界。Mead 的 「文化差異說」 :文化的差異及民族的不同,產生各種不同的休閒遊憩 活動,例如:中國民俗遊藝的扯鈴、西方的西洋劍等。Surplsenergy 的「精力過剩說」 :人類參與休閒活動是為了維持均衡的生活,發洩過 13.

(25) 剩的精力。Gutsmaths 的「靜化說」 :休閒是人類發洩不良情緒的出口, 如果不良情緒存在心中,將會對人類本身造成傷害,故藉由休閒活動 來發洩情緒,達到紓減壓力、降低壓力的效果。史雲生的獎勵犒賞說: 從事休閒是一種獎勵與犒賞,為了犒賞獎勵自己而參與遊樂活動,從 參與遊樂活動的過程中,獲取滿足感。 M C Douga、james 的「人類本能說」:人們的遊戲是來自於本能 的反射衝動,不需要人教,這種本能人類如此,動物亦是如此。Piajet 的「開發學習說」 :人類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透過寓教於樂的遊戲中學 習,啟發人類的智慧。Patrick 的「放鬆、鬆弛說」 :休閒是為了解除 緊張、放鬆情緒的活動並且透過休閒活動以減輕工作上的壓力,消除 焦慮的情緒、鬆弛緊張的心情。Gross 的「生活激發說」 :休閒活動是 人類生活的本能,是人類在生活中經由刺激、激發而產生出來了。所 以休閒活動是經由激發人類生活的本能,使人們去學習一些生活必頇 的技能。 三、休閒活動參與的功能 休閒參與對個人方面可滿足生、心理需求,且透過參與之過程, 增進家人與社會互動之機會(胡信吉,2003) 。王美晶(2006)亦指出, 休閒活動的參與是可以帶給人們許多正面的效益,包括維繫與增進身 心健康,以及經由自由意志選擇自己喜愛的活動之後,達到消愁解悶、 14.

(26) 恢復與調適身心的狀態。而研究者認為休閒活動參與具生理、心理、 社會、教育、文化等功能。 四、休閒活動參與的分類 休閒活動包涵的內容非常廣泛,依據學者們研究,一般採用主觀 分類法、因素分析法、多元尺度評定法等三種方法分類。綜觀相關參 考文獻,其中休閒活動的分類以主觀分類法及因素分析法分類較多, 多元尺度評定法較少,休閒活動的分類並無單一且固定的方式,學者 普遍大多依照休閒性質和內容及其功能來做分類之依據,不同的分類 方式會獲得不同的結果,然而每種分類法都有其價值與優點,端看研 究者研究需要而採用。 本研究以主觀分類法作分類,主觀分類法是各研究者依自己主觀 的判斷來劃分活動之性質,將具有共同特質的休閒活動加以歸類且命 名,然後依不同特質形成不同的分類,例如以活動目的、個體心理內 涵、活動內容等為導向的分類方式(張銘峰,2010) 。國內學者周慶和 (2007)將休閒活動分為:1.大眾媒體活動、2.文化活動、3.運動活 動、4.社交活動、5.戶外活動、6.個人嗜好活動等六大類。 本研究依研究之目的考量國中學生之活動性質,參考(張瀞如, 2008;張嘉禎,2009)所編製的休閒活動參與量表,以主觀分類法將休 閒活動類型分為:1.運動或體能型、2.藝文型、3.社交型、4.康樂型、 15.

(27) 5.作業型休閒活動參與等五類型,並修改其量表自編休閒活動參與量 表,以瞭解目前國中學生休閒活動參與程度之現況及種類。. 第二節 生活壓力 一、 生活壓力的意涵 某一個生活情境逐漸或突然間將原有的平衡狀態破壞,且危及安 寧,即視為壓力(唐全騰,2009) 。最早的壓力用詞來自於物理學與工 程學,係指施一力量於某物體或系統上,造成其扭曲變形。心理學家 張春興於 1988 年將壓力定義為:個體身體與心理感受上的一種緊張狀 態,這種狀態會使人在情緒上產生不愉快而痛苦的感受,壓力的本質 並非全然為負面的,適當的壓力可幫助應付挑戰、增進表現,過度的 壓力則可能使人的生、心理出現負面影響,進一步影響健康,Walter Cannon 於 1929 年首次以「有壓力之生活事件」來研究壓力在生理、 心理病因上扮演的角色,認為個體面對壓力時,身體會出現無法控制 呼吸、出汗與肌肉緊繃等一連串變化,是威脅身體健康的重要因子, 此後,一般大眾或研究者們經常使用「壓力」一詞(施雅薇,2004)。 二、壓力的相關理論 壓力理論中學者多以此三取向解釋壓力: (一)刺激取向:環境中 客觀存在的某種具威脅性的刺激(二)反應取向:指對某種威脅性刺 16.

(28) 激所引起的一種反應(三)互動取向:刺激與反應的交互作用。 (Lazarus & Folkman,1984;陳柏齡,1999)。 (一)刺激取向 視壓力為客觀存在的刺激事件,或足以威脅個體生存的刺激。個 體反應與壓力的關係為刺激-反應模式。在壓力研究中,壓力係自變 項,主要係探討個體接受壓力刺激後的反應為何,同時個體對於壓力 感之忍受程度是具有個體差異的(黃寶園,2004)。 (二)反應取向: 傾向將壓力視為個體對環境刺激所產生整體性的反應,主要是受 到 Selye(1983)壓力理論的影響,認為壓力是身體在遭遇各種環境 狀況下所產生的生理適應過程,稱為一般適應症候群(General Adaption Syndrom, GAS),生理會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警覺反 應期(stage of alarm),此期感受到壓力刺激,致使交感神經興奮, 呼吸、脈搏速率增加、血糖上升,以備應付壓力或選擇逃避壓力;第 二階段為抗拒期(stage of resistance),此期嘗試彌補在前一期所 造成的創傷,使生理反應能恢復正常運作;第三階段為耗竭期(stage of exhaustion),此期創傷若未能恢復,壓力仍持續存在,終致身心 耗竭,造成死亡。. 17.

(29) (三)互動取向: 視壓力為個體與環境互動之結果,認為壓力是個體面對環境刺 激,經過其主觀的認知過程,而產生心理的威脅及生理激動之現象。 著重認知在壓力形成歷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強調認知評估對於調節壓 力的重要性。 三、青少年常見的壓力來源 國外學者研究,三個主要生活壓力的來源為: (一)關係的破壞: 包含社交網絡成員的關係中斷,以及隨著人們成長的所有吵鬧事件等 (二)某種事件中斷了例行生活:例如日常生活中發生的車子或財務 問題等(三)功能的損傷:例如產生慢性疾病等(Lynch & George, 2002; August et al., 2007)。生活壓力存在於人生各階段,生活中的大、 小事都有可能成為壓力的來源,青少年面對的煩惱比比皆是,像是: 學校課業問題、感情困擾、家庭問題、校園霸凌等,如果對生活事件 或心理狀態切入點不同,壓力就會有不一樣的分類,國內、外學者皆 有其不同的壓力來源之論述,本研究列舉說明青少年常見之壓力: (一)個人因素方面 包含生理、情緒、認知、生涯、社會發展所帶來的壓力,青春期 隨著生理器官或性器官的成熟對青少年的生理、心理與社會各層面都 造成衝擊,近年青春發動期提前來臨使個體面臨更多的社會壓力,增 18.

(30) 加適應的困難(陶芳標,2009) ,對於身心的改變尚未熟悉,讓許多尚 未準備好的青少年沒辦法接受身體的改變(賈文玲,2001;McNeely & Blanchard ,2009;楊雅婷,2012),其次,就身心發展的狀況而言, 近年來社會朝向多元發展,傳統價值已逐漸動搖,而新的價值體系未 能及時建立,以致青少年容易在價值的迷失中失去自我。 (二)家庭方面 Bowen 提出家庭系統理論(family systems theory),源起於觀 察家庭中的母子共生關係,發現母子間的互動會強烈影響整個家庭及 所有成員的互動,若家庭系統互動不良,會影響個體的適應性。進入 青春期,個體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從被動順從父母的管教,轉而挑戰 父母的權威,使得親子關係的衝突增加(林米庭,2006)。此外,同儕 互動頻繁相處時間增加、父母溝通不良、父母管教嚴格、經常搬家、 家庭變故、經濟危機、做家事及為生計奔波等狀況外(鄭照順,1999)。 父母期待過高,父母拿子女的學習成就做比較,父母對孩子在課業表 現上鼓勵少責備多,父母強迫孩子補習、升學等(王敏慧,2009)皆 是家庭中常見形成壓力的原因。 (三)學校學業壓力方面 升學考試是產生課業壓力的主要來源之一,今年國中三個年級的 學生們剛好處於末代基本學歷測驗、多元升學方案、十二年國教的教 19.

(31) 育改革過度時期,對未知的無助感油然而生,各式各樣的升學方式讓 學生茫茫然徬徨失措,學習科目變得比國小多,學習內容也與日聚增 加深加廣,頓時減少了玩樂時間,緊迫的學習過程以及繁重的作業和 課後補習之衝擊,更爾論國中畢業時面對人生的第一次升學考試,國 中學生受到課業影響所引起的壓力包含個人對自己的期許、對自己學 業成績的滿意、父母的期望、父母拿自己的成績與別人比較、師長的 期望、同儕之間的競爭及對於升學感受到的壓力等(吳長榮,2010)。 王琦瑜(2006)以臺北市國中生探討其課業壓力與休閒需求之關係, 發現在課業壓力方面,主要來源前三名為「擔心將來考不上理想學 校」、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增加讀書負擔」、 「學業成績不理想」 。 (四)人際關係方面 根據 Stern & Zevon (1990)表示人際關係是日常生活中主要的生 活壓力源之一,包含家庭份子間關係、師生關係、同儕競爭關係,而 這些壓力常使人處於緊張狀態,進而影響其個人行動自由、心理意志、 個人思想自由消失等,造成壓力與心理挫折等。戴淑梅(2005)指出正 處於青少年階段的國中學生,他們花費許多時間在同儕的相處互動, 更是經由同儕間的相處互動來滿足親密感與情緒支持,但同時同儕相 處亦是壓力來源,青少年若被同學疏離、排擠、霸凌,會對個體產生 人際互動的壓力(江秀怡,2009)。 20.

(32) 第三節 影響休閒活動參與及生活壓力之相關因素 一、影響休閒活動參與之相關因素 (一)性別 鄭味玲(2007) 「屏東縣國中生休閒活動參與、休閒態度及休閒阻 礙之研究」結果得知不同性別國中生在「社交型」 、「運動型」 、「技藝 型」 、 「知識文化型」休閒活動參與上達顯著水準。陳昭亨(2011) 「國 中生人格特質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性別之國中生 在「大眾傳播性」、 「戶外活動性」、 「運動性」 、「文化活動性」、 「嗜好 性」等五大類型之休閒活動參與上有明顯不同且有顯著差異,男性較 偏好動態的休閒活動,女生則喜歡靜態的活動。 (二)年級 連怡婷(2010) 「高雄市國小音樂資賦優異學生和一般學生休閒活 動參與類型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的結果發現,不同年級音樂班學生 在參與「運動類」和「活動類」的休閒活動達顯著差異,在「運動類」 是四年級顯著高於五年級和六年級學生,在「活動類」是五年級和六 年級顯著高於三年級學生。 (三)父母婚姻狀況 曾含玲(2011) 「高中職生休閒參與、復原力與網路成癮之相關性 研究」結果顯示「父母婚姻狀態」在高中職學生「知識性」之休閒活 21.

(33) 動參與上有顯著差異,父母婚姻狀態為其他者的高中職學生在知識性 休閒活動參與程度大於其父母婚姻狀態正常及離異的學生。 (四)家庭社經地位 張嘉禛(2008) 「南投市國民小學中高年級學童休閒參與及社團參 與之關係」中,不同家庭社經之學童在「運動型」 、「娛樂型」 、「學藝 型」休閒參與上有顯著差異,在運動型、娛樂型、學藝型上,高社經 之國小學童顯著高於低社經之國小學童。李瑞陽(2011) 「國小高年級 學童家長親子休閒活動參與頻率與阻礙之研究─以台中市神岡區為 例」 ,得到不同家庭收入的家長在親子休閒參與頻率方面有顯著差異的 結果,在神岡區中,家庭月收入越低的家長整體親子休閒參與度亦較 低;相對地家庭月收入越高的家長在休閒預算亦相對較高,進行須花 費的親子休閒活動,參與程度因此較高。 (五)補習狀況 趙雍台(2005) 「不同都市化程度地區國小中、高年級學童休閒參 與之研究—以台南與高雄地區為例」中,參加課後安親班或補習班之 學童在休閒場所參與頻率上高於沒有參加的學童。 (六)每週零用錢金額 許智傑(2008) 「原住民藝能班青少年休閒參與、休閒阻礙與休閒 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中發現每月可支配零用錢多寡會影響原藝班青少 22.

(34) 年在休閒參與的「社交」層面,每月可支配零用錢為 1,001 元~2,000 元和 2,001 元(含)以上者社交活動參與皆高於每月零用錢 1,000 元 (含)以下者,顯示每月可支配零用錢越高,其社交活動參與越頻繁。 二、影響生活壓力之相關因素 (一)性別 黃于芬(2007) 「大學生人際壓力、自我壓力、獨處偏好、獨處經 驗與憂鬱傾向關係之研究」得知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客觀與主觀人 際壓力上有顯著差異,且女生的壓力均高於男生,但在客觀與主觀自 我壓力上並無顯著差異。顏碧伶(2011) 「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 生活壓力與網路沉迷之關係研究」發現國小高年級女學童在「環境壓 力」、 「學校壓力」與「自我壓力」等層面的生活壓力感受顯著大於男 學童。 (二)年級 許伯榕(2011) 「大學生生活壓力、休閒調適與心理健康間關係之 研究-以台中地區為例」不同年級在「學校壓力」上有顯著差異, 「三 年級」的大學生高於「四年級」與「二年級」兩組的大學生。楊雅婷 (2012) 「國中生知覺第二性徵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獲得不同年級 對國中生知覺壓力有差異的結果,國中八年級女生知覺月經來潮壓力 顯著高於國中七年級女生;國中八年級女生知覺同儕以第二性徵開玩 23.

(35) 笑的壓力顯著高於國中九年級女生,此外,國中七年級學生感受身高 的壓力顯著高於九年級的國中學生。 (三)父母婚姻狀況 李彥瑾(2008) 「國小高年級學童生活壓力、家庭氣氛與生活適應 之研究」中得到國小高年級學童之生活適應各分層面上,不因家庭結 構(雙親、非雙親)之不同而有所差異。許昭雅(2011) 「青少年生活 壓力、休閒需求與自覺健康狀況關係之探討」顯示父母婚姻狀況影響 生活壓力中家庭生活因素,父母離婚的青少年在「家庭生活」方面較 父母同住的青少年的壓力較為顯著。 (四)家庭社經地位 陳星孜(2010)「台北縣新住民與本國籍國中學生生活適應困擾 與人際壓力因應之研究」中家庭平均收入較低者自我關懷困擾、身心 發展困擾、課業學習困擾高於家庭平均收入較高者;家庭平均收入較 低者使用暫時擱置因應、情緒發洩因應高於家庭平均收入較高者。呂 秀卿(2012)「免試入學方案與國中生升學壓力之相關研究-以基北區 為例」獲得不同家庭社經水準國中學生感受升學壓力因學生家庭社經 水準而有差異的結果,不同家庭社經水準國中學生在「身心負荷」因 素上,社經水準愈高學生,其所感受到的身心負荷愈高。 (五)補習狀況 24.

(36) 蔡旻珊(2012) 「台中市都會及偏遠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生活壓力 及因應策略之研究」發現台中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在生活壓力源之「課 輔才藝方面」 ,不同補習(安親班)課程、家教課程、才藝課程或課後 輔導總時數為「1-5 小時」 、「6-10 小時」 、「11-15 小時」 、「16 個小時 以上」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在生活壓力源之「課輔才藝方面」的壓力感 受度上較高於「無參加」的國小高年級學童。 (六)每週零用錢金額 張瀞如(2009)「青少年生活壓力、休閒態度與活動類型關係之 研究」中,每週零用錢金額之 100 元以下以及 1000 元以上之青少年在 家庭方面的壓力大於每週零用錢 500~999 元者,於零用錢夠用程度 上,每週零用錢非常不夠用、不夠用、剛剛好者之家庭壓力大於非常 夠用者;而零用錢非常不夠用者其壓力會大於夠用者。 三、休閒活動參與及生活壓力之相關研究 簡志吉(2011) 「參與補習國中生課業壓力與休閒阻礙相關之研究」 指出參與補習國中生的課業壓力與休閒阻礙因素呈現高度的正相關, 顯示參與補習的國中生課業壓力越大,其休閒活動阻礙的強度越強。 所以參與補習的國中生需要適度的參與休閒活動,紓解補習所帶來的 課業壓力,相對也必須經由減輕課業壓力,來降低休閒活動阻礙的強 度。 25.

(37) Caltabiano(1988)研究顯示生活壓力和社交休閒、文化、嗜好 休閒合球類活動參與間有交互作用,意思是休閒可緩衝生活壓力減少 疾病症狀,隨後這些學者於 1995 年對不同研究對象做了相同的研究, 結果再次證明休閒不僅可以直接促進健康,還能緩衝生活壓力,獲得 休閒對健康有益的結果。1988 年 Wheeler 和 Frank 利用因素分析法找 出四個壓力緩衝因子,休閒是其中一項因素,得知休閒可以緩和生活 壓力促進健康。 1992 年 Caldwell,Smith 和 Wessinger 研究大學生休閒參與與健 康情形,研究結果發現參與休閒者知覺程度較高者的身體、心理及社 會層面較為健康。1993 年 Mounir 則研究 219 位男女休閒參與和健康 的關係,結果顯示休閒參與和休閒滿意與知覺健康有正相關。隔年, Karlis 和 Dawson 也證實透過休閒參與可增進心理健康。接著於 1997 年 Sigenthaler 將有關休閒的研究做歸納,總結出休閒可增進多方面 的健康並能緩衝生活壓力事件,加強身體及心理的健康。 Coleman(1993) 、Iso-Ahola(1996)指出,可能是參與休閒能提 供人們社會支持而讓人們遭受生活壓力時知覺自己是被支持的,另一 方面因為不斷從事休閒產生休閒經驗進而內化成自我決定傾向人格, 堅毅、控制來緩衝生活壓力,因此休閒所產生的自我決定傾向人格與 社會支持是有緩衝壓力的功能。休閒可正向影響健康,原因在於休閒 26.

(38) 可中和壓力的傷害(Comeman,1993)。 Iwasaki and Mannell(2000)認為,遇到過度的挫折或是壓力時, 人們有時會有意識的選擇投入休閒,藉由休閒行為或本身的認知改變 來幫助調適壓力,隨之,人們會發現他們從事的行為會使壓力降低, 並且讓自己的心理認知得到協調。相關的研究指出休閒是可以幫助 人們因應壓力、保護與促進身心健康的工具(Iwasaki & Mannell, 2000; Kleiber,Hutchinson,& Williams,2002; Iwasaki,2003b; Trenberth,2005)。 Iwasaki & Mannell(2000)提出「休閒因應」的階層式構面 (Hierarchical dimensions of leisure stress coping),解釋了休 閒如何幫助人們因應壓力的不同途徑,將其分成三層級: (一) 第一層級:休閒因應信念(leisure coping belif)和休閒因 應策略(leisure coping strategies)兩部分 (二) 第二層級:休閒因應信念包含休閒自主(Leisure autonomy) 和休閒友誼;休閒因應策略包括休閒陪伴感(leisure companionships)、休閒緩和因應(leisure palliative coping)和休閒情緒改善(leisure mood enhancement) 。 (三) 第三層級:休閒自主分為自我決定和賦權;休閒友誼分為情緒 支持(emotional support)、自尊支持(esteem support)、 27.

(39) 具體支持(tangible aid) 、資訊支持(information support) 。 Iwasaki(2003c)提出休閒因應機制的獨立模式(Independent model)假設壓力、資源與身心健康之間彼此獨立,而壓力對於身心健 康有負面而直接的影響,資源對於身心健康有正向影響,但資源和壓 力彼此之間是獨立變數,也就是說不管壓力存在與否,資源對於身心 健康都具正面的影響,此模式說明了休閒友伴的支持可對身心健康產 生良好的效果。 女性在面對壓力時所採取的因應策略多為情緒焦點的因應方式因 應,例如找同儕傾訴、沉思及社會支持之方式來抒發壓力;男性在因 應壓力時則多為外部行為來抒發情緒,休閒活動為男性在面對壓力時 最常選擇的抒發方式。根據 Hample and Peterman(2006)的研究, 性別對青少在因應壓力時有顯著的影響,而女性在青少年初期容易使 用不同之方式來因應壓力。 王琦瑜(2006)以臺北市國中生探討其課業壓力與休閒需求之關 係,發現不同「性別」 、 「年級」 、 「父母課業要求」 、 「教師課業要求」、 「休閒活動次數」、 「休閒活動類別」等背景變項上有顯著差異。郭進 財、高俊雄(2008)鼓勵學生參與休閒運動,以減輕學生因課業壓力而 舒緩其精神與身心上之壓力。2006 年王春展、潘婉瑜指出大學生感到 生活有壓力時,常從事的休閒活動是聽音樂、唱歌、睡覺、休息或出 28.

(40) 去兜風與旅遊等。國外學者研究指出,青少年的壓力不外乎是來自要 讀太多的書、各種考試,這些壓力常和學校有關(Michelle & Frederic,2004)。有 36%的受試者因要完美呈現自己作業而感到壓 力,而 33%的受試者因沈重課業感到壓力(Brit & Espen,2004)。平 時有運動的學生,其學業成績亦會有改善(Dwyer et al., 2001)。 Caltabiano(1994)研究發現戶外運動、社交、文化此三種休閒 活動是有壓力者最常參與且認為最能抒解壓力的活動的。陳志成、俞 柏志、王毓鼎、柯佩岑(2007)指出淡水地區大學生休閒態度與生活 壓力各項構面中都呈現負相關的情形,表示當大學學生對休閒認同感 越高,在生活壓力上越沒有困擾。聶苑菁(2008)發現臺東縣國中生 課業壓力與休閒需求之間有正相關存在。 舒緩學生的課業壓力,可鼓勵學生從事休閒運動,減少學生精神 壓力及舒緩身心(郭進財、高俊雄,2008。華葳,1999;陳柏齡,2000) 。 休閒活動的參與能夠減少疾病、壓力以及低落(Strong, Malina, Blimkie, Daniels, Dishman & Gutin, 2005; Hutchinson, Baldwin & Oh, 2006; Feinstein, Bynner & Duckworth, 2006),所以發展和建 立與鼓勵青少年休閒活動的參與是很重要的。 有鑑於 102 學年度之國中學生正經歷十二年國民教育的教育政策 和有別於以往基本學力測驗的大會考,因此欲探討不同年級之學生之 29.

(41) 休閒活動參與情形。不同年級之學生因身心發展成熟度之差異,和低 年級之高年級隨年增加的課業、考試量,是否對生活壓力造成不同程 度上的影響。多元社會存在的多元性別,不可否認男、女生先天性的 生理差別,成長經歷的社會化過程,以及早期男生好動和女生文靜的 刻板印象等文化會不會反應在男同學、女同學選擇休閒活動類型上, 男生、女生對自己本身的要求和外在社會環境賦予的期待是否讓此兩 種性別的國中學生產生不同程度的壓力,亦是研究者想了解的。 家庭是一個人最早接觸的生活環境,此環境中的人、事、物對個 人興趣之培養及生活壓力形成是否具有深厚的影響力,家庭中之重要 成員父母親的婚姻狀況、職業及教育程度是否成為休閒活動參與情形 的決定要素?金錢是否為參與休閒活動的重要因子,藉以提高獲得休 閒活動的便利性外是否也能減輕生活上的負擔?研究者選擇考量家庭 社經、零用錢之經濟層面一探究竟。科技產品發明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方,課後補習活動情形也成為兒童與中學生多數人成長過程的共同經 驗,進行補習活動會不會同時壓縮了其他從事休閒活動的時間呢? 在參考影響休閒活動參與及生活壓力因素的相關文獻,以及欲了 解當前的校園現象和學生狀態,本研究欲探討性別、年級、父母婚姻 狀況、家庭社經地位、補習狀況、每週零用錢金額、在校段考成績表 現以上七項因素對休閒活動參與及生活壓力之影響。 30.

(4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研究方法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研究架構,第二節研究對象, 第三節研究工具,第四節研究步驟,第五節資料處理與分析,分別陳 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根據研究目的及相關文獻,提出本研究架構作為研究進行之依 據。本研究主要探討背景變項和休閒活動參與、生活壓力的相關性, 本研究架構如圖所示:. 社會人口學變項. 休閒活動參與 休閒活動參與類型 休閒活動參與頻率. 1.性別 2.年級 3.父母婚姻狀況 4.家庭社經地位. 生活壓力. 5.補習狀況. 1.個人層面. 6.每週零用錢金額. 2.家庭層面. 7.在校段考成績表現. 3.學校層面 4.人際層面. 圖 3-1-1 研究架構. 31.

(4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一、研究母群體 本研究以 102 學年度第二學期新北市某國民中學在學的七、八、 九年級學生為母群體,共 2146 人。 二、研究樣本 本研究基於人力、物力、時間的考量,採立意抽樣,新北市某國 中全校學生 2146 人,依據 Krejcie and Morgan(1970)的抽樣曲線 標準,2200 人需抽樣 327 名以達統計水準。本研究採以「年級」為單 位之分層集束隨機抽樣,平均分配七年級至九年級班級數,每年級需 抽樣 109 人,平均一個班級約 32 人推算,每個年級須抽取三個班,為 取得足夠樣本數,以新北市某國中全校 68 個班,平均一個班級約 32 人推算,因此選定母群體中的三個年級,分別抽取 6 個班級,每年級 約 186 名,三個年級約 576 名,扣除無效問卷一共為 489 份有效問卷。 表 3-2-1 Krejcie and Morgan(1970) 抽樣曲線標準 N 母群體數. S 樣本數. 2000. 322. 2200. 327. 2400. 331. Krejcie, R. V. , & Morgan, D. W. (1970). Determining sample size for research activities.. 32.

(4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為橫斷性研究,實施問卷調查法,研究工具為結構式問卷, 研究工具發展過程與內容如下: 一、問卷之初步擬定: 收集資料,整理文獻並參考現有的休閒活動參與、生活壓力量表, 依本研究的研究問題、研究假設、研究架構設計問卷內容,本研究之 調查問卷預計包含三個部份:第一部分為個人社會人口學背景資料, 第二部份休閒活動參與量表,第三部分為生活壓力量表。 (一)個人社會人口學背景資料 1、性別:分為男生、女生。 2、年級:分為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 3、父母婚姻狀況:分為同住、分居、離婚、父母親中有一方去世、 再婚、其他 (例如:父母親雙方皆亡)。 4、家庭社經地位:依 Hollingshead 於 1957 年根據社會地位指數 、家長教育程度與職業等級為決定因素,加權計算所得,選擇 父母親中指數較高者作為家庭社經地位指數的代表,分為高家 庭社經地位、中家庭社經地位、低家庭社經地位三類別(林生傳, 2005)。 5、補習狀況:分為有補習、無補習。而有補習者再將其每週 33.

(45) 補習時間分為 10 小時以下、11~20 小時、21 小時以上。 6、每週零用錢金額:分為無零用錢、100 元以下、101~499 元、 500~999 元、1000 元以上。 7、在校段考成績表現:依據上學期段考成績表現平均在班上的排 行落點作為分類,分為第 1~第 10 名、第 11~第 20 名、第 21 名之後。 (二)休閒活動參與量表 本量表參考國內學者王梅香(2003)、李枝樺(2004)、呂有仁 (2006) 、鄭味玲(2007) 、陳碧文(2009)、張嘉禛(2009)等之研究, 參考其休閒參與量表經彙整編製,以張嘉禛(2009) 「南投市國民小學 中高年級學童休閒參與及社團參與之關係」研究中之休閒活動參與量 表作為本研究之休閒活動參與量表之發展依據,進而修改編制量表。 本研究之量表將休閒活動參與的類型分為「運動或體能型休閒活動」、 「藝文型休閒活動」 、「社交型休閒活動」、 「康樂型休閒活動」、 「作業 型休閒活動」等五類型,每一類型的休閒活動參與題目為 5 題,一共 25 題,接著採用 Likert Scale 五點尺度計分,從「從未參加」 (0 次/ 月) 、 「極少參加」 (1~2 次/月) 、 「偶爾參加」 (3~5 次/月) 、 「時常參加」 (6~8 次/月)、 「經常參加」(9 次以上/月),分別給予 1 到 5 分,得 分越高表示參與該項休閒活動的頻率越高,反之則越低。 34.

(46) (三)生活壓力量表 此量表為參酌國內學者施雅薇(2004)、馮麗君(2008)、唐全騰 (2009)、張瀞如(2009)的生活壓力量表後,主要以馮麗君(2008) 「國中生生活壓力、正向壓力因應策略與幸福感之關聯性研究」之「國 中生日常生活情形量表」為發展依據,進行修改編制量表,以常見的 壓力來源將生活壓力分為「個人層面」 、 「家庭層面」 、 「學校層面」 、 「人 際層面」等四大面向,每一面向的題目為 15 題,一共 60 題,然後以 Likert Scale 五點尺度計分,從「沒有困擾」、 「很少困擾」、 「有些困 擾」、 「很困擾」、 「非常困擾」作答,分別給予 1 到 5 分,總分越高代 表所知覺的生活壓力感受程度越大,反之則越小。 二、檢測問卷之效度: 問卷初稿完成後與指導教授討論,再邀請五名專家針對問卷進行 內容效度考驗,由專家所提供的意見作為修改問卷內容、措詞之依據。 表 3-3-1 內容效度評分標準表 評分標準. 評分標準意涵. 評分. 非常不適用. 表示此項無意義,應予以刪除。. 1. 不適用. 表示此選項不需要或不適用,應做大幅度修改。. 2. 尚可. 表示此問題修改後可使用。. 3. 適用. 表示此選項需要且適用,與研究主題符合。. 4. 非常適用. 表示此選項與研究概念相符合,為本研究所需,不可省略。. 5. 35.

(47) 三、進行問卷預試: 採立意抽樣,選定新北市某一所市立國民中學,抽取 3 個與正式 施測不重複的班級,七年級至九年級各一班,共 96 位學生進行預試。 四、檢測問卷之信度、檢討與修改問卷: 將預試完畢的問卷回收,刪選完整可用的問卷,將資料鍵入電腦, 利用 Cronbach’s alpha 分析問卷之信度,依照結果進行問卷內容之 檢討、修正。 表 3-3-2 預試問卷各量表之內容一致性分析表 預試問卷 量表名稱. 信度指標 (n=97). 休閒活動參與量表. 0.80. 運動或體能型. 0.79. 文藝型. 0.79 Cronbach’s α. 社交型. 0.78. 康樂型. 0.79. 作業型. 0.79. 生活壓力量表. 0.93. 個人層面壓力. 0.93 Cronbach’s α. 家庭層面壓力. 0.93. 學校層面壓力. 0.93. 人際層面壓力. 0.93 36.

(48) 第四節 研究步驟 本研究為探討研究對象休閒活動參與及生活壓力之關係,因此研 究步驟以收集國內外之休閒活動參與、生活壓力等相關文獻,接著編 制問卷、施測、問卷回收與整理。 一、第一階段:行政聯繫 立意選取新北市某所國民中學,說明本研究目的、抽樣方法及如 何施測,約定好施測時間,如期進行問卷調查。 二、第二階段:問卷施測 正式問卷施測時間於 2014 年 5 月進行,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團體施 測,施測者介紹和解說本項調查的目的及填答的注意事項,解答受測 者於施測過程中所提出的問題,問卷於施測後集中保管。 三、第三階段:問卷回收與資料整理 本研究共抽取新北市某國民中學七年級至九年級學生 576 名,回 收問卷 552 份,回收率為 95.83%,實際有效問卷一共為 489 份,有 效問卷回收率 88.59%,再將所有有效問卷依序經編碼、譯碼後,輸 入電腦建檔,透過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 四、第四階段:根據研究結果撰寫研究報告,並提出結論與建議。 五、第五階段:論文發表與修正。. 37.

(49) 表 3-4-1 本研究正式問卷各量表之內容一致性分析表 正式問卷 量表名稱. 信度指標 (n=489). 休閒活動參與量表. 0.84. 運動或體能型. 0.83. 文藝型. 0.83 Cronbach’s α. 社交型. 0.84. 康樂型. 0.83. 作業型. 0.83. 生活壓力量表. 0.95. 個人層面壓力. 0.95 Cronbach’s α. 家庭層面壓力. 0.95. 學校層面壓力. 0.95. 人際層面壓力. 0.95. 38.

(50)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回收問卷後,篩選出有效的問卷,將資料鍵入電腦,接著 採用統計軟體進行統計分析處理,使用的統計方法如下: 一、描述性統計: 本研究以次數分配、百分率敘述研究對象之背景變項之情形,另 外問卷中的「休閒活動參與量表」、 「生活壓力量表」以次數分配、百 分率、最大值與最小值、平均值及標準差等統計描述現況。 二、推論性統計 (一)單因子變異數(One-way ANOVA) 考驗不同社會人口學變項的研究對象在「休閒活動參與量表」 、 「生 活壓力量表」平均得分之差異,若 F 值達統計上顯著水準,組間變異 同質採用 Scheffe’s method 進行事後比較,若不同質則採用 Dunnett’s T3 方法進行事後比較,以瞭解具有顯著差異之組對,探 討社會人口學變項分別與休閒活動參與和生活壓力之關係。 (二)皮爾森積差相關(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考驗研究對象休閒活動參與和生活壓力間之相關性。 (三)多元迴歸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探討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休閒活動參與對生活壓力之預測力。. 39.

(51) 表 3-5-1 各項資料處理統計分析方法之應用 研究目的. 研究問題. 統計分析方法. 一、了解研究對象休閒 活動參與及生活壓 力之現況。. 一、研究對象休閒活動 參與及生活壓力現 況為何?. 一、描述性統計: 1、次數分配 2、百分率 3、平均值 4、標準差 5、最大值和最小值. 二、探討研究對象社會 人口學變項與休閒 活動參與之關係。. 二、研究對象社會人口 學變項與休閒活動 參與之關係為何?. 二、推論性統計: (一)單因數變異數分析 (one-way ANOVA). 三、探究研究對象社會 人口學變項及生活 壓力之關係。. 三、研究對象社會人口 學變項及生活壓力 之關係為何?. 1、變異數同質:進行 Scheffe’s 事後 考驗 2、變異數不同質:進 行 Dunnett’s T3 事後考驗. 四、探究研究對象休閒 活動參與及生活壓 力之相關。. 四、研究對象休閒活動 參與及生活壓力之 相關為何?. 三、相關性分析 1、使用 Pearson 積差 相關分析. 五、探究研究對象社會 人口學變項和休閒 活動參與對生活壓 力之預測力。. 五、研究對象社會人口 學變項和休閒活動 參與是否能有效預 測生活壓力?. 四、多元迴歸分析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40.

(52)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本章根據研究目的,將所得的資料經統計分析後,分為以下六節 敘述。第一節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分布情形,第二節研究對象之 休閒活動參與、生活壓力之現況,第三節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和 休閒活動參與和生活壓力彼此間的關係,第四節研究對象休閒活動參 與和生活壓力間的關係,第五節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休閒活動 參與對生活壓力的預測力,第六節討論,分別陳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分布情形. 本節採用描述性統計敘述研究對象之社會人口學變項,包括性 別、年級、父母親婚姻狀況、家庭社經地位、補習狀況、每週零用錢 金額、在校段考成績表現,依序說明如下: 一、 性別 如表 4-1-3 所示,研究對象共計 489 人,當中男生有 239 人 (48.9%);女生有 250 人(51.1%)。 二、 年級 如表 4-1-3 所示,研究對象七年級國中學生有 169 人(34.6%); 八年級國中學生有 157 人(32.1%);九年級國中學生有 163 人(33.3%)。. 41.

(53) 三、 父母親婚姻狀況 如表 4-1-3 所示,研究對象父母親同住者 420 人(85.9%);父母 親分居者 16 人(3.3%);父母親離婚者 44 人(9.0%);父母親中有一方 去世者 9 人(1.8%)。 四、 家庭社經地位 如表 4-1-3 所示,主要以研究對象的父親社經地位作為代表,如 父親過世者則以母親社經地位為代表。研究對象之家庭社經地位屬低 社經地位者 202 人(41.3%);中社經地位者 109 人(22.3%);高社經地 位者 178 人(36.4%)。 (一) 父母親教育程度 如表 4-1-1 所示,研究對象中父親的教育程度不識字或國小畢業 者 7 人(1.4%);國中畢業者 71 人(14.5%);高中或高職畢業者 211 人 (43.1%);專科畢業者 78 人(16.0%);大學院校或技術學院畢業者 84 人(17.2%);研究所畢業者 38 人(7.8%)。 如表 4-1-1 所示,研究對象中母親的教育程度不識字或國小畢業 者 0 人(0%);國中畢業者 54 人(11.0%);高中或高職畢業者 245 人 (50.1%);專科畢業者 95 人(19.4%);大學院校或技術學院畢業者 78 人(16.0%);研究所畢業者 17 人(3.5%)。. 42.

(54) 表 4-1-1 研究對象父母親教育程度分布情形 教育程度 國小(含)不識字者 國中(含)以下畢業 高中(職)畢業 專科畢業、大學肄業 大學畢業 研究所以上畢業 合計. 父親 人數 7 71 211 78 84 38 489. 母親 % 1.4 14.5 43.1 16.0 17.2 7.8 100. 人數 0 54 245 95 78 17 489. % 0 11.0 50.1 19.4 16.0 3.5 100. 註:總人數 489 名. (二) 父母親職業 如表 4-1-2 所示,研究對象父親職業分類為半技術、非技術工人 者有 82 人(16.8%);技術性工人者有 138 人(28.2%);半專業人員、一 般公務人員者有 91 人(18.6%);專業人員、中級行政人員者有 48 人 (9.8%);高級專業人員、高級行政人員者有 130 人(26.6%)。 如表 4-1-2 所示,研究對象母親職業分類為半技術、非技術工人 者有 130 人(26.6%);技術性工人者有 113 人(23.1%);半專業人員、 一般公務人員者有 143 人(29.2%);專業人員、中級行政人員者有 50 人(10.2%);高級專業人員、高級行政人員者有 53 人(10.8%)。. 43.

(55) 表 4-1-2 研究對象父母親職業類別分布情形 父親. 職業分類. 人數 82 138 91 48 130 489. 半技術、非技術工人 技術性工人 半專業人員、一般公務人員 專業人員、中級行政人員 高級專業人員、高級行政人員 合計. 母親 % 16.8 28.2 18.6 9.8 26.6 100. 人數 130 113 143 50 53 489. % 26.6 23.1 29.2 10.2 10.8 100. 註:總人數 489 名 五、 每週補習狀況 如表 4-1-3 所示,研究對象有補習者 328 人(67.1%);無補習者 161 人(32.9%)。而有補習者當中補習時間為每週 10 小時以下者有 172 人(35.2%);每週 11~20 小時者有 97 人(19.8%);每週超過 20 小時以 上者有 57 人(11.7%)。 六、 每週零用錢金額 如表 4-1-3 所示,研究對象無零用錢者 135 人(27.6%);每週零 用錢金額 100 元以下者 129 人(26.4%);每週零用錢金額 101~499 元者 145 人(29.7%);每週零用錢金額 500~999 元者 55 人(11.2%);每週零 用錢金額 1000 元以上者 25 人(5.1%)。 七、 在校段考成績表現 如表 4-1-3 所示,研究對象上學期段考成績表現平均在班上排行 第 1~第 10 名為 182 人(37.2%);在班上排行第 11~第 20 名為 171 人 4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RB 編號 SE19403A-1 計畫主持人 陳周斌 計畫名稱 大腸直腸癌患者的生活品質與創傷後成長的關係之追蹤研究 審查意見

要如何安排課後的休閒活動呢?我們 可以依照自己的個性和興趣,做適當 的選擇,並且考量天候、時間,做適

王淑真:臺北市立啟明學校退休教師 李信仲:臺北市立蘭雅國中退休教師 章念慈:臺北市立蘭雅國中退休教師 黃若玲:臺北市立明湖國小退休教師

巴斯德研究院(法語:Institut Pasteur)總部位於巴黎,是法國的一個私立的非營利研究 中心,致力於生物學、微生物學、疾病和疫苗的相關研究,其創建者巴斯德於

學生平均分班,非 華語學生與本地學 生共同學習主流中 文課程,參與所有 學習活動,並安排 本地學生與非華語 學生作鄰座,互相

Mathematical theories explain the relations among patterns; functions and maps, operators and morphisms bind one type of pattern to another to yield lasting

此計劃主要包含一個以「智慧城市」為主題的專題研習展覽,再附以一系列的活動,其中包

有關學生參與全方位學習活動的安全事宜,學校須參考教育局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