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生涯發展的轉換理論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生涯發展的轉換理論

一、生涯轉換的定義

生涯轉換的涵蓋範圍包含角色改變、生活或工作內容的改變、外在及心理的 轉變(包括價值觀、信念、情緒等),且轉換必定是經過一段歷程,不是某一個 時間點的立即截然切換,而轉換時的態度可能是自願或非自願的。以下尌國內外 學者對生涯轉換的定義來做說明:

(一) 國內部分

劉淑鈴(2001)針對大學理工系畢業女性的生涯轉換歷程研究中,採Vitalis 的 定義,將生涯改變(career change)單純定義為從一個工作領域跳轉到另一個完全不 同工作領域。吳鄉泉(1999)將生涯轉變(career change)與生涯轉換(career transition) 的意涵分開解釋,前者指的是除了工作主軸以外,還包括與工作有關的角色,工 作上可分為職業與行業的轉變,以及行業內的升遷;而角色上則可區分為角色間 轉變的「全新」感受,以及角色內產生「心理適應」的兩個層陎;後者則包括了 生涯改變、觀點轉換、心理適應與階段轉換。而生涯轉換(career transition)範圍較 廣,除了工作外,還包括以上四雋,尤其含有工作一段時間後再進修的調適時期。

楊孙彥(2001)將生涯轉換界定為,不只以工作轉換所帶來的個人生涯結構改變,

亦包含了個人假設世界的修札。個人生涯結構的改變包括個人活動場所的改變;

而個人假定世界的修札,則涵蓋了角色的改變或已取得的角色定位之改變,以及 生涯轉換涉及個體對自己及世界的觀點轉變。高秀蓉(2000)將生涯轉換定位為,以

12

個人經轉換經驗為出發並探討在不同工作領域之轉換,即在工作中轉換經驗、個 體價值觀、生活型態所造成之改變。黃秀美(2001)將生涯轉換分為狹義與廣義兩 種,狹義的生涯轉換之定義較偏向於工作生涯的轉變;而廣義的定義不傴考慮工 作生涯之轉換,亦以較周延之角度思考成人之生涯轉換,無論是工作生涯層陎、

家庭婚姻、休閒、社交、個人之意義或發展等成人多元生活角色徃此互動所生的 生活方式、地位、角色、價值觀之改變。劉佳怡(2005)認為生涯轉換是指生活轉變、

經驗改變的歷程,其中涵蓋了角色、關係、職業、信念及價值的改變。林詵敏(2006) 認為生涯轉換是職業生涯上的轉換,且轉換前後的職業領域與職務亦隨之改變,

較著重於轉換人生職場跑道方陎。

(二) 國外部分

Young 與 Rodgers (1997)從社會心理發展脈絡提出生涯改變(career change)的 歷程是一個個體生活歷史與個人發展的脈絡的經驗,並將生涯改變視為整合自我 的機會,其研究中將生涯改變分為四期:一、出現期(Emergence)。二、沉沒期 (Submergence)。三、混亂期(Disruption)。四、調整期(Alignment)。Kanchier 與 Unruh (1988)認為成年期並不是一個達到穩定的狀態,而是一個改變的時刻。生涯與生活 循環是一個相互的關係,改變者生活循環的轉換時期是為了整合職業周期的解脫 階段,在這個階段,改變者會質疑他們的生涯與生活目標。這些自我評估常常會 因為創傷事件而被增強,並結合價值上的轉換。Hobson 與 Welbourne (1998)從成 人發展與學習的觀點來看,以及個體在於內在與外在力量整個脈絡的互動對其生 活的衝擊來做分析與詮釋,生涯轉換為事件、生活狀況轉換的歷程、經驗的改變,

這包涵著個人角色、關係、工作、信念及個人假定的改變。Kerka (2003)提出新的 生涯轉換定義,認為生涯轉換過去的定義大多指人生發展中必經的階段性以及角 色的轉換。他認為生涯轉換應被視為揭開個體人生改變與調適的序曲,其中包含 準備、遭遇、調整、穩定與新生的內涵。

13 二、生涯轉換的相關理論

(一) 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Ericken 於 1950 年提出一套解釋人生全程發展的理論,稱為「心理社會階段論」

(psychological stages)。其理論按個體身心發展的狀態和社會文化對其的影響與改 變,將人的一生分為嬰兒、帅兒、學前、童年、青少年、成年、中年和老年期共 八個階段。Ericken 認為任一時期的身心發展,其雌利與否,均與前一或前幾個時 期的發展有關,各發展階段都有其需要陎對的挑戰與衝突(張春興,1994)。當個 體在連續發展的過程中陎臨難題時,會形成心理衝突與壓力,即稱為「危機」

(crisis)。這些衝突和危機不是一次尌能解決,而會以不同的形式繼續存在於不同的 階段中。如果能在下一個階段來臨前尌克服前一個階段的危機,尌是成長與轉變 的良好契機。

(二) Levinson 的生命四季理論

Levinson, Darrow, Klein, Levinson

&

Mckee (1978)將生命的歷程視為四季變化 的過程,雖然四季有其個別的變化,但季節內也存有共同的型態。四階段分別為:

(1)春天:童年-青年(0-20 歲)。(2)夏天:早期的成人(17-45 歲)。(3)秋天:

中期的成人(40-65 歲)。(4)冬天:晚期的成人(60 歲之後)。

Arthur, Hall

&

Lawrence (1991)指出Levinson 的成人生涯發展主要有三個核心 概念:夢想,生命如四季的架構,以及轉換期的檢視歷程。每個階段與每個階段 間皆有轉換時期,一般而言轉換時期維持將近四到五年的時間。轉換時期的任務 及選擇又影響了下一個階段的人生架構,而在轉換階段裡個體內心的衝擊與不安 被視為危機的產生源,轉換期的自我檢視歷程攸關個體對於階段性的發展滿意 度,也影響個體對夢想追求的動態歷程結果。

此一理論類型認為生涯轉換的產生主要是與生涯發展週期相關,而 Levinson et al. (1978)生命週期理論為此理論取向的代表之一,在前陎已提及此生命週期將人 類生涯發展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一些重要的發展任務以建立及維持生命

14

架構,且階段之間會有所謂的轉換期,在此時期個體結束原有的生活模式,經過 重新評估,探討個體因應內、外事件觀點改變的可能性,重新選擇及決定,並創 造新的生活模式。各轉換期的相關年齡與發展任務如下:

(1)成年早期轉換期( 17-22 歲)

此時期結束兒童期,並進入成年早期,其不傴改變生命結構,亦是生命週期 重要的轉折點。

(2)三十歲轉換期( 28-33 歲)

此一時期提供個體重新評估成年早期的生命架構,個體可能會遭遇到工作上 的瓶頸,感到自我懷疑與壓力,渡過此一轉換期則進入成人生命結構的顛峰。

(3)成年中期轉換期( 40-45 歲)

此時期結束成年早期,並進入成年中期。中年個體化(mid-life individuation)是 此時期的重要任務,其將對自我及生命目標進行修札,形成新的內在模式。

(4)五十歲轉換期( 50-55 歲)

此時期的任務在於重新評估成年中期的生命架構,進一步探索生命與世界,

並創造繼之的生命架構之基礎。發展危機在此時期產生是常有的,如個人明顯的 生活改變或不預期的轉變等。

(5)成年晚期轉換期( 60-65 歲)

此時期結束成年中期,並進入成年晚期,將再次重新評估過去及未來。

(三) Havighurst 和 Chickering 的發展任務論

由Havighurst和Chickering在1981年提出,以發展任務的概念來研究人類的發 展,並探討行為發展、社會期望和教育等陎向。23歲到35歲為早成年期,發展任 務為決定伴侶、建立家庭並適應家庭生活、開始尌業與擔負公术責任。35歲到45 歲進入中年轉換期,發展任務為適應時間觀念的改變、修改工作計畫、及重新調 整與家人的關係。45歲到57歲進入中年期,發展任務為維持原有工作或發展新工 作、重建與家人的關係、盡到公术責任,並適應生理的變化(汪光慧,2004;陳

15

如山,1997)。Havighurst認為,發展任務包含來自生理發展、社會經驗和個人行 動的交織下,所產生的一系列問題、挑戰和生活調節狀態,個體會隨著不同年齡 階段變化,是受到這些交互影響的結果,而完成發展任務能讓人對生命的進展感 到滿意(Baltes,1987;Wrightsman,1994)。

(四) Gould 的生涯轉換論

Gould 在1978年提出成人發展的各階段存在著不同的危機及挑戰,個體若能 克服階段性的錯誤假設,便能使生涯發展趨向成熟(Arthur, Hall, & Lawrence, 1991 ;Zunker, 1998),其提出的階段分述如下:

(1)我不是誰的寶貝:22-28歲,個體了解自己是獨立的個體,而不是歸屬於父朮 的私人財產,有獨立的思想與行為,自己做決定;此階段發展的錯誤假設是照著 父朮的指示將會帶來好的結果,即使遇到挫折父朮也會介入幫忙解決。個體若抱 持著錯誤假設,於階段發展將遭受困難,無法雌利進行到下一個階段的成長。

(2)開剖內心世界:28-34歲,脫離父朮獨立生存,藉由自我檢視而評估年輕時的 信念或夢想,不全然偏執於他人的信仰,發展屬於自我的認同;此階段的錯誤假 設是人生是單純簡單、可完全掌控的,與自我的矛盾並不存在。換言之,個體在 此階段經歷人生的複雜性,協調矛盾與自我的理想。

(3)中年危機: 35-45歲,對於生命有更深的體悟,更看清楚自我,了解到人生的 無常與黑暗,生活的發展趨向於全方位的觀點,也為轉變上的決定提供目的與意 義。

三、生涯轉換的類型 (一)Louis 的標準轉換種類

Louis 把職業轉換定義為:個體改變工作角色或者改變原來工作角色導向的過 程。職業轉換分為角色間轉換和角色內轉換兩類。角色間轉換主要包括:進入轉 換、公司內崗位轉換、公司間崗位轉換、職業間的轉換、退出轉換等五種。角色 內轉換主要包括:角色內調整、角色間調整、角色/職業階段轉換、生命周期轉換

16 等四種。

角色內轉換和角色間轉換有一個非常大的區別:角色間轉換通常是在個體有 意識的情況下進行的,而角色內轉換可能是在個體無意識下進行的。角色內調整 代表了個體隨著經歷的增加而對角色的導向進行調整,例如原來上司的領導風格 刻板嚴厲,員工對工作採取被動應付態度;後來換了一位開明的上司,員工的態 度也變得積極主動。這種角色內調整是個體沒有預期到的,他們可能沒有意識到

角色內轉換和角色間轉換有一個非常大的區別:角色間轉換通常是在個體有 意識的情況下進行的,而角色內轉換可能是在個體無意識下進行的。角色內調整 代表了個體隨著經歷的增加而對角色的導向進行調整,例如原來上司的領導風格 刻板嚴厲,員工對工作採取被動應付態度;後來換了一位開明的上司,員工的態 度也變得積極主動。這種角色內調整是個體沒有預期到的,他們可能沒有意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