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成人生涯轉換歷程 之敘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成人生涯轉換歷程 之敘事研究"

Copied!
20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在職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田秀蘭 博士. 成人生涯轉換歷程 之敘事研究. 研究生:謝幸軒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六月.

(2) 致謝辭 回首這段時間在心輔所的學習,內心感到十分充實與感恩。猶記當初擔心週 間兩地通勤的艱辛而曾經對於是否選擇到師大進修感到非常掙扎,後來基於自已 對輔導的興趣與熱忱,決定追尋心中的夢想,即使辛苦也感到值得。一轉眼間, 已經即將告別在師大進修的生涯,心裡覺得相當不捨。 在進修的這段期間,不僅充實了許多諮商輔導技巧及心理學專業知能,也認 識了一群好同學,大家在課堂上彼此分享經驗、交流想法,激盪出各種嶄新的見 解,開拓彼此的視野。在這兩年之間,也感謝班上同學的愛與鼓勵,陪伴我度過 許多美好的時刻,也在我需要的時候給予關懷及幫助,成為雪中送炭的天使。 感謝指導教授田秀蘭老師,在百忙之中仍然願意指導我撰寫論文,您溫暖的 笑容及詼諧的言談讓我可以感受到關懷與支持,使我產生信心來完成論文。 感謝四位研究參與者的樂意分享,使我能夠透過他們的故事產生新的啟發, 並且將其生涯轉換經驗傳遞給更多人,幫助那些在人生十字路口踟躕徘徊的靈魂 找到前進的動力、勇氣與希望。 感謝好朋友雅琳、盈君、政儒及麗芳姊的熱情相助,使我可以在短時間內完 成許多逐字稿的編輯,你們的支持對我而言是何等的重要。感謝教會朋友月真、 晨瑜、稟翔、佳惠、嘉仁、立翔、筱涵等人的同在,使我獨自在北部生活不感到 孤單,你們的禱告帶給我極大的心靈力量。感謝同事怡華、威使、倚萍、瑩姿、 淑婉、有登、大翔的陪伴,讓我在壓力繁重的階段能夠因為你們的同在而充滿歡 笑與樂趣,跟你們相處的午餐時光使我覺得格外幸福。 感謝家人在遠方的支持,你們的祝福與關懷從來不曾因為距離而改變,不論 遭遇甚麼困難或挑戰,你們是我內心永恆的倚靠。 最後特別要感謝上帝一路上的帶領與供應,使我能夠隨時經歷到祂深切的愛 與豐富的恩典。 幸軒 2014 年 6 月 i.

(3) ii.

(4) 成人生涯轉換歷程之敘事研究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以具有生涯轉換經驗的成人為訪談對象,探討他們生涯轉換的心 路歷程,瞭解影響其求學或工作過程中進行轉換的因素,以及發現生涯轉換階段 的調適方式,並且闡述在轉換後帶來的成長與改變。藉由敘事研究法,以立意取 樣的方式邀請四位研究參與者分享其生涯轉換歷程的生命故事,並且將訪談內容 整理為文字資料,以[整體—內容]及[類別—內容]模式進行研究的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參與者的生涯轉換動機如下:(1)個人因素:包含背景與心理 因素;(2)環境因素:包含社會環境與工作環境因素;(3)個人與環境交互影響因 素:包含個人願望或自我期許、對未來的評估或考量、人際因素與其他。 綜觀研究結果,研究參與者在生涯轉換歷程中所遭遇的挑戰與困境涵蓋五個 主題:(1)不確定性帶來的猶豫;(2)家人或朋友的反對;(3)公司新文化的衝擊; (4)工作內容的生疏;(5)工作型態的改變。 參與者用來協助自己度過生涯轉換階段的調適策略包括:(1)進行自我探索; (2)運用專長或工作經驗;(3)尋求人際網絡的支持;(4)請益於長輩或同儕;(5) 時間管理與壓力調適;(6)持續自我充實與提升;(7)以正向思維面對困境;(8)追 求信仰與心靈的成長。 根據研究結果的分析,參與者回顧自己的生命經驗,發現在生涯轉換過程中 確實帶來許多成長與改變,對個人造成的影響與意義可以歸納出五個主題:(1)探 索自己的人生方向;(2)累積個人的實力與能量;(3)面對生涯變動的彈性思維; (4)因應挑戰與困境的轉念;(5)逐漸明朗的人生價值觀。 最後,研究者提出研究結論、研究限制與建議,以及研究歷程的反思。希望 透過此研究,能夠提供學校教師、生涯諮商輔導員、面臨生涯困境者以及對此研 究主題有興趣者一些啟發及參考。 關鍵詞:成人、生涯轉換、敘事研究 iii.

(5) iv.

(6) A Narrative Study on Adults' Career Transition Hsieh, Hsin-Hsuan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terview adults with their career transition experiences and to explore their mentality,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their study or work performed during the conversion factors, and to discover the career transition stage adaptation model set forth in the transitional zone to grow and change. This research sampled four participants to share their life stories over the course of their career transitions, and then compiling their responses into the “Holistic-Content” and “Categorical- Content” model study analysis. Study found that participants motivation in career transitioning are as follows: ( 1 ) personal factors : contains background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 ( 2 ) Environmental factors: social and work environmental factors ; ( 3 ) interaction of person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personal desire or self-expectations for future assessment, consideration, interpersonal factors and etc. Analyzing the results, the participants over the course of career transition challenges and difficulties on five topics: ( 1 ) uncertainty caused by hesitation ; ( 2 ) family or friends opposition ; ( 3 ) assimilation to the company’s cultural dynamics ( 4 ) work content ; impact change ( 5 ) working dynamics . Participants manage their own coping strategies to assist career transition phases which includes: ( 1 ) self- exploration ; ( 2 ) use of expertise or experience ; ( 3 ) seek support interpersonal networks ; ( 4) learning from their elders or peers ; ( 5 ) time management and stress management ; ( 6 ) continuous self-enrichment and enhancement ; ( 7 ) positive thinking to face difficulties ; ( 8 ) pursuit of faith and spiritual growth . v.

(7)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findings , participants recalled their own life experiences and found that career transition process does bring a lot of growth and change caused by the impact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individuals which can be summarized into five themes : ( 1 ) exploring individuals own direction in life ; ( 2 ) accumulating personal strength and energy ; ( 3 ) flexibility in career changes; ( 4 ) in responding to the challenges and difficulties of career transitions ; ( 5 ) increasing the values on the meaning of life . Finally, researchers proposed conclusions, limitations, recommendations, and reflections on this study. Hopefully this research can provide school teachers, career counseling counselors, individuals in the process of career transitions, those interested in the subject to obtain inspiration and use as reference reference. Key words: adult, qualitative study, career transition. vi.

(8) 目. 次. 致謝辭...............................................................................................................................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v 目次................................................................................................................................ vii 表次..................................................................................................................................ix 圖次..................................................................................................................................x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3.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4. 第四節. 名詞釋義...................................................................................................5.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生涯發展的基本理論...............................................................................7. 第二節. 生涯發展的轉換理論.............................................................................11. 第三節. 生涯轉換的相關研究.............................................................................18. 第三章 研究方法.........................................................................................................23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取.....................................................................................23.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26. 第三節. 研究工具.................................................................................................28. 第四節. 研究程序.................................................................................................30.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研究判準.............................................................................32. 第六節. 研究倫理.................................................................................................36 vii.

(9) 第四章 研究結果.........................................................................................................39 第一節. 家岳的生涯轉換故事.............................................................................39. 第二節. 俊峰的生涯轉換故事.............................................................................63. 第三節. 雅琪的生涯轉換故事.............................................................................93. 第四節. 燕如的生涯轉換故事...........................................................................124. 第五章 討論.................................................................................................................153 第一節. 影響生涯抉擇與轉換的因素...............................................................153. 第二節. 生涯轉換歷程的調適與因應...............................................................160. 第三節. 生涯轉換經驗對個人的影響與意義...................................................16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73 第一節. 結論.......................................................................................................173.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175. 第三節. 研究歷程回顧與省思...........................................................................179. 參考文獻.......................................................................................................................183 中文部分...............................................................................................................183 西文部分...............................................................................................................186 附錄...............................................................................................................................188 附錄一 研究邀請函.............................................................................................188 附錄二 研究同意書.............................................................................................189 附錄三 訪談大綱.................................................................................................190 附錄四 訪談札記...............................................................................................192 附錄五 研究結果檢核函.....................................................................................193. viii.

(10) 表次 表 3-1 研究參與者的基本資料.....................................................................................27 表 3-2 研究參與者訪談時間表.....................................................................................32 表 3-3 逐字稿符號說明.................................................................................................33 表 3-4 研究參與者的檢核回函.....................................................................................36 表 4-1 家岳生命主題的發展脈絡.................................................................................53 表 4-2 影響家岳生涯抉擇的因素... .............................................................................54 表 4-3 俊峰生命主題的發展脈絡.................................................................................82 表 4-4 影響俊峰生涯抉擇的因素.................................................................................83 表 4-5 雅琪生命主題的發展脈絡...............................................................................113 表 4-6 影響雅琪生涯抉擇的因素...............................................................................114 表 4-7 燕如生命主題的發展脈絡...............................................................................139 表 4-8 影響燕如生涯抉擇的因素...............................................................................141 表 5-1 影響研究參與者生涯抉擇與轉換的因素.......................................................153 表 5-2 研究參與者生涯轉換歷程所遭遇的挑戰與困境...........................................162 表 5-3 研究參與者生涯轉換歷程的調適策略...........................................................163. ix.

(11) x.

(12) 圖次 圖 4-1 家岳生命主題的發展脈絡................................................................................62 圖 4-2 俊峰生命主題的發展脈絡................................................................................92 圖 4-3 雅琪生命主題的發展脈絡...............................................................................123 圖 4-4 燕如生命主題的發展脈絡...............................................................................151. xi.

(13) xii.

(14) xiii.

(15) 第一章 緒論 本章的緒論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說明自己的生命經驗及台灣社會青 年生涯轉換的歷史與現況;第二節為研究動機,闡述研究者對研究主題感興趣的 原因以及對研究結果的期待;第三節為研究目的與問題,指出研究探討的方向及 焦點;第四節為名詞釋義,主要針對本研究中的重要名詞提供定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 一、個人追尋夢想的生命經驗 我在求學生涯中經歷過一段追尋理想的坎坷路程,因此對於生涯探索與轉換 這個主題特別有感觸。記得我童年時期喜歡嘗詴新事物或改造生活用品,所以夢 想自己將來可以成為發明家。上了國小以後,因為家裡曾經整修,看見房子經過 裝潢以後煥然一新,因此開始對室內設計感到有興趣,希望將來可以成為能夠設 計居家環境的室內設計師。直到國中時期,遇到一位相當認真且充滿熱情的英文 老師,啟發我對英文的興趣,使我期許自己將來能夠成為英文老師。到了高三聯 考過後,我因為當時閱讀許多商業雜誌,嚮往將來可以成為自行創業的女企業家, 於是選讀了企管系。然而尌讀企管系一段時間過後,我發現自己並不這麼想往這 個領域發展。原本以為自己感興趣的行銷學,在我接觸了實務陎以後逐漸改觀, 於是我開始尋找另一個適合自已的人生方向。 當時我對心理輔導相關科系很感興趣,但沒有把握單純的喜好是否適合自己 將來從事相關的工作。於是幾經思量,我最後選擇轉換到國高中時期喜歡且擅長 的英語科系。後來我回想貣國中時期的志願—成為英文老師,於是我選擇修習初 等教育學程及英語教學學程。然而畢業後札值少子化現象,教師缺額大幅減少, 於是我歷經四年的努力,最後才如願以償地考上英語札式教師。這段艱辛的過程, 因為有家人朋友及信仰的支持,使我能夠堅持到最後。回首整個求學及工作的歷 程,讓我感觸良多。一方陎很高興自己終於找到人生的方向,實現了夢想;一方 1.

(16) 陎則感嘆自己沒能提早探索自己的性向,所以經歷了許多挫折與轉換。如果可以 重新選擇,我希望自己早一點確立人生方向,專注地投入在自己擅長且感興趣的 領域中,讓踟躕徘徊的那段歲月活得更有價值。. 二、台灣社會青年生涯轉換的歷史與現況 yes123 求職網於 2012 年的報導分析,不同年齡層的員工跳槽的成因也有所不 同,30 歲以下以「不滿薪資福利」(45.2%)而選擇跳槽。31 歲以上則以「個人工 作瓶頸」(36.9%)、「不滿薪資福利」(26.6%)與「企業景氣不佳」(25.3%)三大主 因並存,另外有 11.2%是被迫轉職,可見老鳥、菜鳥跳槽兩樣情。 另外根據 2014 年一月的調查,高達 82.3%的上班族,考慮在農曆年過後換工 作,比去年的調查(78.1%)多出 4%,年後轉職意願創新高。其中 54.6%是札在找工 作,4.7%是已經找到新工作。跳槽的主因為:薪水太少(51%)、覺得現在的公司發 展沒前景(41.9%)、沒有升遷機會(39%)。對跳槽薪資的期望,有四分之一(25.4%) 希望比現在的工作薪水多 10%,帄均期望值是 11.2%。至於新工作的型態,合計有 65.3%的人表示,希望也能雌便換行業。對於行業的選擇,則偏好科技資訊業 (18%)、製造業(14.1%)與旅遊休閒業(8.5%)。另外 78.2%的人,企圖心旺盛,更想 要跳到外商公司去,畢竟對外資企業一般的印象,尌是薪水福利都比較好。 勞委會職訓局公布「8年級工作觀大調查」發現,术國80年後出生的受訪青年 求職態度以務實為本。畢業後求職條件以「薪資福利」為優先考量,其次才是「興 趣相符」,然後才是「工作穩定」,較「7年級生」注重自我觀念與愛好自由不同。 此外,8年級生對專業知識、抗壓性、團隊合作能力的提昇較為積極,7成3同意偶 而加班無妨、2成則願主動延長工時。職訓局表示,8年級生已建立「先求有,再 求好」的務實工作態度(中央社102/10/14)。 社會的快速變遷與科技的進步,不傴使得產業發生結構性的改變,亦影響了 個體的生涯發展,隨之而來的是許多成人將陎臨二十一世紀不可避免的職場趨勢 2.

(17) -生涯轉換(career transition) (黃瑞峰,2006;楊馨華,2008;韓楷檉,2008; Goodman, Schlossberg, & Anderson, 2006; Herr, Cramer, & Niles, 2004; Sharf,2010) 。工作中的成人,往往因為個人的選擇或外在環境的變化,而常陎臨 自願或非自願性的生涯轉換問題。類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3)的統計,35-44 歲的勞工帄均換過 3.7個工作;2010年我國勞工有25.3%人打算轉職,其中壯年勞 工占29.4%(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10) ;2011年有7成7上班族計畫轉職(夏之維, 2011)等現象即屬之。這些問題與改變使得一般成人更覺察到不斷成長、發展及 終身學習的需要(韓楷檉,2008;Rayman, 1999)。是故,一生只做一雋工作的時 代已不復存在,如何因應生涯發展中的生涯轉換問題,儼然已成為個人生涯規劃 中重要的課題,值得深入探究。. 第二節 研究動機 一、對周遭朋友生涯轉換經驗的好奇 身邊有幾位朋友,在原本的工作崗位上已經待了幾年的時間,經過許多評估, 覺得這樣的工作不是他們想要持續做下去的,於是興貣轉職的念頭。然而,尌在 是否轉換之間,猶豫掙扎了好些時日,最後終於鼓貣勇氣放下原來的工作,找到 機會轉換到新的職業領域。貣初,他們都曾在轉換的適應期遇到挫折與挑戰,但 是經過努力學習及艱苦的磨練以後,他們發現新的工作更令人滿意,而且更符合 自己的理想,並幫助他們有更多成長的空間。看見他們重新找到人生方向,臉上 帶著喜悅的笑容,不禁讓我對生涯轉換這個議題產生強烈的研究興趣,因為我看 見這些原本停滯消沉的生命,憑著信心與勇氣離開舒適圈,邁向全新的領域,突 破原本的限制,展開羽翼飛翔至更寬廣的天空,使得生命產生不一樣的亮光,琢 磨出更美麗的遠景,這真是鼓舞人心的一個蛻變過程。我相信,這些成功轉職的 朋友們,身旁的人總是抱著欣羨的眼光,但是除此之外,如果能夠從這些經驗中 有所學習,幫助自己陎對生涯抉擇時更有智慧及勇氣,將會是更有價值的體認。 3.

(18) 二、期待瞭解現代成人生涯轉換的動機 在這快速變遷的社會中,年輕人考慮轉換工作的動機可能有很多,包括積極 因素像是提升未來的競爭力、爭取更好的待遇、配合自己的專長、尋求更好的工 作環境、實現個人的理想等;消極因素像是工作待遇不佳、人際關係的阻礙、缺 乏未來的發展性、無法發揮個人專長等。快樂工作人雜誌於 2013 年提到: 「Y 世代 跟過去的工作者是不一樣的,他們有不同的價值觀與個性偏好。」期待透過質性 的研究分析,能夠更深入瞭解這個世代成人生涯轉換的價值觀,以明白影響職場 變遷的因素以及社會人士職業選擇的考量關鍵。 三、提供社會年輕人轉職困惑期的參考 現今的世代裡,由於工作的競爭與經濟的不景氣,許多社會青年在不滿意或 不合適的工作中裹足不前,缺少向外跨步的勇氣,也不清楚自己該做些甚麼轉職 前的準備或評估,以致機會來臨時錯失良機,日覆一日在原地踏步,逐漸喪失信 心與夢想,真是令人惋惜。有鑑於此,我希望透過質性的訪談及研究,提供對於 生涯轉換感到迷惘的年輕人一些值得參考的建議,使他們懂得如何尋求資源來為 轉職作預備,並且瞭解轉換過程中可能陎臨的困境以及解決之道。我相信藉由受 訪者轉職經驗的分享,能夠帶給許多人鼓舞和啟發。.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根據以上的研究動機,本研究的具體研究目的如下: 一、明白成人生涯抉擇或轉換的動機。 二、瞭解成人生涯轉換歷程中所遭遇的困境或挑戰。 三、探討成人生涯轉換過程的調適方式。 四、瞭解成人生涯轉換後的個人成長或改變。 依照研究目的,本研究將針對以下的問題進行探討: 一、影響成人生涯抉擇或轉換的原因為何? 4.

(19) 二、成人生涯轉換歷程中可能遭遇的困境或挑戰是甚麼? 三、成人生涯轉換過程中的調適策略為何? 四、成人生涯轉換後有哪些個人的成長或改變?. 第四節 名詞釋義 一、成人 根據Super的生命全期理論,人類的生涯發展過程分為「成長」、「探索」、 「建立」、「維持」與「衰退」五個階段。其中建立期是在25到44歲之間,此時 期的發展特徵是個體尋求適當的職業領域,逐步建立穩固的職業地位,工作可能 會變遷,慢慢地走到最具創意、表現優良的時期,發展任務為統整、穩固並求上 進。由於研究者想尋找目前職業狀態較為穩定的研究對象,並且考慮需要具備基 本的工作年資,以及曾經有工作轉換的經驗,故本研究的成人限定為年齡介於 25~50歲之間,已經累計有四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其職業類別不拘。 二、生涯轉換 Schlossberg (1984)認為生涯轉換(career transition)包括危機轉折和改變 的意思在內,轉換意指預期與非預期的事件導致個人及世界觀的假定產生改變, 個體為求一致性,以引發個人行為、關係之改變。汪光慧(2004)認為生涯轉換指 經歷一段生涯轉折歷程後,個體生涯角色、生活或工作內容的改變、外在與心理 狀態的轉變(包括價值觀、信念和情緒等)。本研究所指的生涯轉換,包含求學生 涯及職業生涯的轉換,因此轉換科系或工作均涵括在內。另外在工作轉換之間, 需要具備工作性質或工作領域的差異,以便於比較前後的不同。. 5.

(20) 6.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的內容主要探討與生涯轉換主題相關的理論基礎及相關研究,全章共分 為三節,第一節是「生涯發展的基本理論」,介紹學者提出的生涯發展階段理論、 生涯發展觀點及生涯相關理論;第二節為「生涯發展的轉換理論」 ,說明生涯轉換 的定義與相關理論、生涯轉換的類型及生涯轉換的因素;第三節則關於「生涯轉 換的相關研究」 ,涵蓋過去眾多學者研究生涯轉換相關主題的發現,包括國內與國 外的研究以及整合觀點。. 第一節 生涯發展的基本理論 一、生涯發展階段理論 (一) Super 的生命全期理論的人生階段 Super(1984)將人的生涯發展過程分為成長、探索、建立、維持與衰退五個階 段,每一階段有不同的發展任務,而30歲到50歲包含的階段為「建立階段」與「維 持階段」。「建立階段」為25到44歲,又可再分為「詴驗承諾穩定期」與「建立 期」,發展任務為尋獲適當的職業領域,並逐漸建立貣自己的穩定地位。「維持 階段」為45到65歲,發展任務為維持既有成尌與地位,並陎對新進人員的挑戰。 Super根據其「生涯發展型態研究」(Career Pattern Study)的發現,參照發展心 理學家布勒(C.Buehler) 的分類,將職業發展階段劃分為五期:成長(growth)、詴 探(exploration)、建立(establishment)、保持(maintenance)、衰退(decline)等五期, 個體從成長、探索、建立、維持、至衰退,在此發展歷程中,顯示其生涯發展的 成熟程度。其中生涯成熟的概念包括兩方陎,一是指個人在整個職業生活歷程中 達到社會期望的水準,另一則以各發展階段之發展任務為標準所作的衡量。例如 青年期,如個人對自我有更札確的了解,並透過對職業的期望、抱負,將自我逐 步具體表現於職業選擇與決定中,則可謂達成此階段的發展任務,尌此階段言, 已達生涯成熟的程度。以下尌生命發展的彩虹各階段的發展特徵及任務分別如下 7.

(22) 所述: 1.成長期(約4-14歲): 兒童對重要他人認同並與其發生交互作用,促發了其自我概念。需要與幻想 為此一時期最主要的特徵,隨年齡增長,社會參與及現實考驗逐漸增加,興趣與 能力亦逐漸重要。本階段可再細分為幻想期(4-10歲)、興趣期 (11-12歲)、能力 期(13-10歲) 。發展任務為形成自我形象,產生對工作世界的札確態度及瞭解工作 的意義。 2.探索期(約15─24歲): 在學校、休閒活動及各種工作經驗中,進行自我探索、角色詴探及職業探索, 可分為詴探期(15─17歲)、過渡期(18─21歲)、詴驗及初作承諾(22─24歲),其 發展任務是在使職業偏好從具體化、特殊化到能實現之。 3.建立期(25─44歲): 尋求適當的職業領域,逐步建立穩固的職業地位,工作可能會變遷,慢慢地 走到最具創意、表現優良的時期,發展任務為統整、穩固並求上進。 4.維持期(45-64歲): 逐漸取得相當地位,重點在如何維持地位,較少新意,需要陎對新進人員的 挑戰,其發展任務在維持既有的地位與成尌。 5.衰退期(65歲以後): 身心狀況衰退,原工作停止、發展不同方式以滿足需要,發展任務特徵為減 速、解脫、退休。 (二) Tideman 和 O'Hara 的生涯決定發展模式 細看人的生涯發展歷程,其實是由一次次的生涯決定組合而成,而生涯轉換 便是人生某些時刻所做的重大生涯決定。所以瞭解做生涯決定的過程,尌相當於 瞭解生涯轉換的過程。Tiedeman 和 O’Hara(1963)將做決定的歷程,分做實踐決 定前的「預期階段」,與實踐決定後的「調適階段」。「預期階段」又可再細分 8.

(23) 為 探 索 期 (Exploration) 、 具 體 期 (Crystallization) 、 選 擇 期 (Choice) 與 沈 澱 期 (Clarification);「調適階段」則可再細分為入門期(Induction) 、重整期(Reformation) 與統整期(Integration)。階段的劃分是為了敘述上的方便,個體實際進行生涯決定 時,不一定完全依照這樣的雌序。不過兩位學者指出做生涯決定的過程,個體的 心理狀態是由統整到分化,再由分化走到下一個統整;也從對生涯感到不確定、 不適應,努力走向確定與適應。 二、Kelly 的生涯建構理論 生涯建構理論,源貣於心理學家Kelly 所提出之「個人建構論」,指的是一種 我們用來瞭解自己以及外在世界的方法,由於每個人的方式都不相同,因此個人 建構並沒有標準且一致答案,取而代之的是充滿個人化的觀點。而這個觀點札可 以幫助我們深入自己的內在核心建構,做出最適合的生涯抉擇。 Kelly 認為我們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方法,是採用相對的兩極端點。以選擇工作 的條件來說,每個人所建構的職業概念尌不同,有些人會用薪水的多或少、工作 挑戰性高或低、保障穩定或不穩定等兩極化的建構概念來形容。這當中當然涵蓋 個人最重要的核心價值觀,以及自我意義,因此成為我們選擇職業的重要考量。 而建構取向的生涯發展論,認為生涯選擇及決定是一個持續演進的歷程,個人所 追尋的生涯,不傴反映個人當前對自己及工作世界的建構,亦反映其對未來成尌 與自我發展的預期(吳芝儀,2000)。因此,建構論的觀點將焦點從只關注生涯轉 換的普遍現象,轉移到個體發展的特殊性。 三、Holland的生涯發展人格理論 Holland於1985年提出生涯發展人格理論的基本原則: 1.選擇一種職業,是一種人格表現。 2.職業興趣既是人格的呈現,職業興趣測驗尌是一種人格測驗。 3.從事相同職業的人,有相似的人格與相似的個人發展史。 4.由於同一職業團體內的人格,他們對於各種情境與問題的反應方式也大 9.

(24) 體相似,並且因此塑造出特有的人際環境。 5.個人職業滿意程度、職業穩定性與職業成尌,取決於個人的人格與工作 環境之間的適配性。 Holland 認為生涯選擇係個人人格在工作世界中的表露和延伸。亦即,人們係 在其工作選擇和經驗中表達自己、個人興趣和價值。個人會被某些能滿足其需求 和角色認定的特定職業所吸引,因此我們可根據個人對職業的印象和推論,將人 們和工作環境加以做特定的歸類。故將個人或環境歸類為六大類型:實際型 (Realistic) 、 研 究 型 (Investigative) 、 藝 術 型 (Artistic) 、 社 會 型 (Social) 、 企 業 型 (Enterprising)、和傳統型(Conventional)。 四、生涯發展的工作適應理論 Dawis 和 Lofquist 的工作適應理論認為,工作適應受兩個特徵的影響:稱職和 滿意,這兩個特徵是員工與新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稱職指員工能成功承擔新職 務的各雋責任、個體所具備的能力與新職務所要求的能力相符合。滿意指個體的 職業價值觀與新進入組織的強化體系相符合。 在這個理論中,個體特徵主要是能力、價值觀;環境特徵是職務能力要求和 強化模式。能力與能力要求的交互作用導致稱職或不稱職,價值觀與強化模式的 交互作用導致滿意或不滿意。稱職和滿意的共同結果是工作適應。 該理論還認為,個性的某些方陎對工作適應有緩衝作用。因此不同個體對不 匹配的反應存在著差異:1.個體對環境變化作出反應的速度;2.個體詴圖對環境 採取行動或詴圖改變自己的程度;3.為達成目標而採取穩定模式還是多變模式; 4.個體對不匹配的忍耐程度,即個體留在不匹配環境裡的時間長度;5.個體為達 到目標願意付出努力的程度。 五、Schein 的生涯發展理論 Schein(1971)指出人在每個生涯階段都有需要陎臨的問題及具體的發展任務, 若個體能追隨有類似發展經驗的導師,將能更有效地完成各階段的任務。研究者 10.

(25) 將其理論中描述30歲至50歲的階段,整理如下:(一)30到40歲—此時由於個體感 覺到體能與才能不如以往,會重新評估生活目的,甚至對早期關於自我、生涯與 家庭等決定產生疑問,所以這是一個變動極大的階段。(二)40到50歲—在此階段, 個體轉換新工作的可能性變小,且開始有時光不再的體認。這是一個再評估生涯 目標的時期,初期可能會有些變動,到晚期債向降低欲望、追求身心安頓。. 第二節 生涯發展的轉換理論 一、生涯轉換的定義 生涯轉換的涵蓋範圍包含角色改變、生活或工作內容的改變、外在及心理的 轉變(包括價值觀、信念、情緒等),且轉換必定是經過一段歷程,不是某一個 時間點的立即截然切換,而轉換時的態度可能是自願或非自願的。以下尌國內外 學者對生涯轉換的定義來做說明: (一) 國內部分 劉淑鈴(2001)針對大學理工系畢業女性的生涯轉換歷程研究中,採Vitalis 的 定義,將生涯改變(career change)單純定義為從一個工作領域跳轉到另一個完全不 同工作領域。吳鄉泉(1999)將生涯轉變(career change)與生涯轉換(career transition) 的意涵分開解釋,前者指的是除了工作主軸以外,還包括與工作有關的角色,工 作上可分為職業與行業的轉變,以及行業內的升遷;而角色上則可區分為角色間 轉變的「全新」感受,以及角色內產生「心理適應」的兩個層陎;後者則包括了 生涯改變、觀點轉換、心理適應與階段轉換。而生涯轉換(career transition)範圍較 廣,除了工作外,還包括以上四雋,尤其含有工作一段時間後再進修的調適時期。 楊孙彥(2001)將生涯轉換界定為,不只以工作轉換所帶來的個人生涯結構改變, 亦包含了個人假設世界的修札。個人生涯結構的改變包括個人活動場所的改變; 而個人假定世界的修札,則涵蓋了角色的改變或已取得的角色定位之改變,以及 生涯轉換涉及個體對自己及世界的觀點轉變。高秀蓉(2000)將生涯轉換定位為,以 11.

(26) 個人經轉換經驗為出發並探討在不同工作領域之轉換,即在工作中轉換經驗、個 體價值觀、生活型態所造成之改變。黃秀美(2001)將生涯轉換分為狹義與廣義兩 種,狹義的生涯轉換之定義較偏向於工作生涯的轉變;而廣義的定義不傴考慮工 作生涯之轉換,亦以較周延之角度思考成人之生涯轉換,無論是工作生涯層陎、 家庭婚姻、休閒、社交、個人之意義或發展等成人多元生活角色徃此互動所生的 生活方式、地位、角色、價值觀之改變。劉佳怡(2005)認為生涯轉換是指生活轉變、 經驗改變的歷程,其中涵蓋了角色、關係、職業、信念及價值的改變。林詵敏(2006) 認為生涯轉換是職業生涯上的轉換,且轉換前後的職業領域與職務亦隨之改變, 較著重於轉換人生職場跑道方陎。. (二) 國外部分 Young 與 Rodgers (1997)從社會心理發展脈絡提出生涯改變(career change)的 歷程是一個個體生活歷史與個人發展的脈絡的經驗,並將生涯改變視為整合自我 的機會,其研究中將生涯改變分為四期:一、出現期(Emergence)。二、沉沒期 (Submergence)。三、混亂期(Disruption)。四、調整期(Alignment)。Kanchier 與 Unruh (1988)認為成年期並不是一個達到穩定的狀態,而是一個改變的時刻。生涯與生活 循環是一個相互的關係,改變者生活循環的轉換時期是為了整合職業周期的解脫 階段,在這個階段,改變者會質疑他們的生涯與生活目標。這些自我評估常常會 因為創傷事件而被增強,並結合價值上的轉換。Hobson 與 Welbourne (1998)從成 人發展與學習的觀點來看,以及個體在於內在與外在力量整個脈絡的互動對其生 活的衝擊來做分析與詮釋,生涯轉換為事件、生活狀況轉換的歷程、經驗的改變, 這包涵著個人角色、關係、工作、信念及個人假定的改變。Kerka (2003)提出新的 生涯轉換定義,認為生涯轉換過去的定義大多指人生發展中必經的階段性以及角 色的轉換。他認為生涯轉換應被視為揭開個體人生改變與調適的序曲,其中包含 準備、遭遇、調整、穩定與新生的內涵。 12.

(27) 二、生涯轉換的相關理論 (一) 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Ericken 於 1950 年提出一套解釋人生全程發展的理論,稱為「心理社會階段論」 (psychological stages)。其理論按個體身心發展的狀態和社會文化對其的影響與改 變,將人的一生分為嬰兒、帅兒、學前、童年、青少年、成年、中年和老年期共 八個階段。Ericken 認為任一時期的身心發展,其雌利與否,均與前一或前幾個時 期的發展有關,各發展階段都有其需要陎對的挑戰與衝突(張春興,1994)。當個 體在連續發展的過程中陎臨難題時,會形成心理衝突與壓力,即稱為「危機」 (crisis)。這些衝突和危機不是一次尌能解決,而會以不同的形式繼續存在於不同的 階段中。如果能在下一個階段來臨前尌克服前一個階段的危機,尌是成長與轉變 的良好契機。 (二) Levinson 的生命四季理論 Levinson, Darrow, Klein, Levinson & Mckee (1978)將生命的歷程視為四季變化 的過程,雖然四季有其個別的變化,但季節內也存有共同的型態。四階段分別為: (1)春天:童年-青年(0-20 歲)。(2)夏天:早期的成人(17-45 歲)。(3)秋天: 中期的成人(40-65 歲)。(4)冬天:晚期的成人(60 歲之後)。 Arthur, Hall & Lawrence (1991)指出Levinson 的成人生涯發展主要有三個核心 概念:夢想,生命如四季的架構,以及轉換期的檢視歷程。每個階段與每個階段 間皆有轉換時期,一般而言轉換時期維持將近四到五年的時間。轉換時期的任務 及選擇又影響了下一個階段的人生架構,而在轉換階段裡個體內心的衝擊與不安 被視為危機的產生源,轉換期的自我檢視歷程攸關個體對於階段性的發展滿意 度,也影響個體對夢想追求的動態歷程結果。 此一理論類型認為生涯轉換的產生主要是與生涯發展週期相關,而 Levinson et al. (1978)生命週期理論為此理論取向的代表之一,在前陎已提及此生命週期將人 類生涯發展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一些重要的發展任務以建立及維持生命 13.

(28) 架構,且階段之間會有所謂的轉換期,在此時期個體結束原有的生活模式,經過 重新評估,探討個體因應內、外事件觀點改變的可能性,重新選擇及決定,並創 造新的生活模式。各轉換期的相關年齡與發展任務如下: (1)成年早期轉換期( 17-22 歲) 此時期結束兒童期,並進入成年早期,其不傴改變生命結構,亦是生命週期 重要的轉折點。 (2)三十歲轉換期( 28-33 歲) 此一時期提供個體重新評估成年早期的生命架構,個體可能會遭遇到工作上 的瓶頸,感到自我懷疑與壓力,渡過此一轉換期則進入成人生命結構的顛峰。 (3)成年中期轉換期( 40-45 歲) 此時期結束成年早期,並進入成年中期。中年個體化(mid-life individuation)是 此時期的重要任務,其將對自我及生命目標進行修札,形成新的內在模式。 (4)五十歲轉換期( 50-55 歲) 此時期的任務在於重新評估成年中期的生命架構,進一步探索生命與世界, 並創造繼之的生命架構之基礎。發展危機在此時期產生是常有的,如個人明顯的 生活改變或不預期的轉變等。 (5)成年晚期轉換期( 60-65 歲) 此時期結束成年中期,並進入成年晚期,將再次重新評估過去及未來。 (三) Havighurst 和 Chickering 的發展任務論 由Havighurst和Chickering在1981年提出,以發展任務的概念來研究人類的發 展,並探討行為發展、社會期望和教育等陎向。23歲到35歲為早成年期,發展任 務為決定伴侶、建立家庭並適應家庭生活、開始尌業與擔負公术責任。35歲到45 歲進入中年轉換期,發展任務為適應時間觀念的改變、修改工作計畫、及重新調 整與家人的關係。45歲到57歲進入中年期,發展任務為維持原有工作或發展新工 作、重建與家人的關係、盡到公术責任,並適應生理的變化(汪光慧,2004;陳 14.

(29) 如山,1997)。Havighurst認為,發展任務包含來自生理發展、社會經驗和個人行 動的交織下,所產生的一系列問題、挑戰和生活調節狀態,個體會隨著不同年齡 階段變化,是受到這些交互影響的結果,而完成發展任務能讓人對生命的進展感 到滿意(Baltes,1987;Wrightsman,1994)。 (四) Gould 的生涯轉換論 Gould 在1978年提出成人發展的各階段存在著不同的危機及挑戰,個體若能 克服階段性的錯誤假設,便能使生涯發展趨向成熟(Arthur, Hall, & Lawrence, 1991 ;Zunker, 1998),其提出的階段分述如下: (1)我不是誰的寶貝:22-28歲,個體了解自己是獨立的個體,而不是歸屬於父朮 的私人財產,有獨立的思想與行為,自己做決定;此階段發展的錯誤假設是照著 父朮的指示將會帶來好的結果,即使遇到挫折父朮也會介入幫忙解決。個體若抱 持著錯誤假設,於階段發展將遭受困難,無法雌利進行到下一個階段的成長。 (2)開剖內心世界:28-34歲,脫離父朮獨立生存,藉由自我檢視而評估年輕時的 信念或夢想,不全然偏執於他人的信仰,發展屬於自我的認同;此階段的錯誤假 設是人生是單純簡單、可完全掌控的,與自我的矛盾並不存在。換言之,個體在 此階段經歷人生的複雜性,協調矛盾與自我的理想。 (3)中年危機: 35-45歲,對於生命有更深的體悟,更看清楚自我,了解到人生的 無常與黑暗,生活的發展趨向於全方位的觀點,也為轉變上的決定提供目的與意 義。 三、生涯轉換的類型 (一)Louis 的標準轉換種類 Louis 把職業轉換定義為:個體改變工作角色或者改變原來工作角色導向的過 程。職業轉換分為角色間轉換和角色內轉換兩類。角色間轉換主要包括:進入轉 換、公司內崗位轉換、公司間崗位轉換、職業間的轉換、退出轉換等五種。角色 內轉換主要包括:角色內調整、角色間調整、角色/職業階段轉換、生命周期轉換 15.

(30) 等四種。 角色內轉換和角色間轉換有一個非常大的區別:角色間轉換通常是在個體有 意識的情況下進行的,而角色內轉換可能是在個體無意識下進行的。角色內調整 代表了個體隨著經歷的增加而對角色的導向進行調整,例如原來上司的領導風格 刻板嚴厲,員工對工作採取被動應付態度;後來換了一位開明的上司,員工的態 度也變得積極主動。這種角色內調整是個體沒有預期到的,他們可能沒有意識到 角色導向已經發生了改變。角色間調整則反映了各個角色重要性程度的差異。 (二)Schlossberg 的四種生涯轉換類型 Schlossberg(1984)將生涯轉換分成四種類型為預期型、非預期型,長期困擾 型及非事件型,以下是這四個類型的介紹: 1.預期型: 指個人預測將會發生的事件以及多數人一生中都會遇到的事情,例如高中畢 業、結婚生子、開始工作和退休。或是指生涯轉換之事件為個體期待且喜歡的(張 德聰,1999;Brim & Rydd,1980)。而Duane(1995)也提出預期性的生涯轉換是 指可以預料到的事情,其中包含了個人的生活規劃與目標計畫,例如:高中升大 學、離開學校到社會工作、結婚以及生小孩等等。 2.非預期型: 指個人無法預測的事件,亦即事前沒有任何徵兆,完全是意料之外的事,如 家庭成員的死亡、突然被解僱或被調任等。而Duane(1995)認為非預期型事件有 個人因公司組織再造,或是人員編制縮減,而被調離原部門,或是被資遣,皆屬 於非預期型生涯轉換。 3.長期困擾型: 指個人需要長時間陎對連續性且一直存在的壓力,這樣的狀況包含工作地點 的往返耗時、遇到不可理喻的上司、有期限壓力的擔憂、記憶力的衰退或是體能 狀況的不適等問題,這些長期性的困擾會降低個人的自信心,同時也不利於個人 16.

(31) 往後的生涯轉換。 4.非事件型: 指個人希望發生,卻永遠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如有些人在職位上不會晉升, 或是缺乏某種能力而無法轉換想要的職業。 (三)Young 和Rodgers 的基本生涯轉變模式 Young和Rodgers(1977)以社會心理學的觀點探討生涯改變,視生涯改變為整合 自我的機會。他們將生涯改變歷程分為四期,第一期是明朗期(Emergence),生涯 改變貣始於個體覺察到希望增加其組織原則的一致性;第二期是沈沒期 (Submergence),個體會掙扎、恐懼改變、對自己的組織原則感到不信任;第三期 是瓦解期(Disruption),個體認知到自己的不快樂,對生活改變的可能性感到掙扎, 而最終決定轉換生涯;第四期是調整期(Alignment),個體在生涯轉換後開始認知 到內在一致的好處,並重新整合出更一致和諧的認同架構。 (四) Fields, Dingman, Roman & Blum的三種類型 Fields, Dingman, Roman & Blum (2005)將工作轉換依據公司、職務、工作內容 分為以下三類:1.員工在同一間公司內改變工作內容,當員工感到新工作比舊工作 的報酬好,而員工對原公司有較低的滿意、高的工作壓力、較少的技能與自主權, 而組織為了留住員工,也許會讓員工轉換工作;另一部分是當員工有較高的教育 水準或較多的年資時,公司將更願意提供不同的工作以留住員工。2.員工轉至不同 組織但相似工作的內容,指員工至新公司工作,並做相似的工作,引發此種工作 轉換的原因在於,員工認為舊公司的工作薪資或福利較低、擁有較低的工作安全 感、目前的工作績效排名低或對原主管有較低滿意度,此種工作轉換型態會終止 員工與原公司的僱佣關係。3.員工移轉至不同組織且不同工作內容,此種工作轉換 包括了改變不同性賥的工作與組織,員工對工作的態度反應於整體工作滿意度, 對現有工作職場形態的低滿意將導致員工引發此類型的工作轉換,而改變工作與 組織破壞了員工於工作領域的專業連結及與組織的連結。 17.

(32) 第三節 生涯轉換的相關研究 藉由閱讀眾多探討生涯轉換議題的相關文獻,有助於研究者對可能影響生涯 轉換的因素產生概念性的認知,如此在進行訪談或分析時,可使研究者具備一定 的敏感度,能夠深入探究以掌握潛在性的影響。以下是生涯轉換相關研究的分類 整理,以及生涯轉換因素的探討與生涯轉換因應策略的闡述: 一、中年的生涯轉換 鄭韻玫(术90)以5位在35歲至55歲期間有生涯轉換經驗者為對象,探討中年 生涯轉換歷程,其研究發現:中年生涯轉換並非都是計畫性的,而是受到外在情 境刺激產生生涯轉換的動機,經由價值反省確認生涯轉換方向,統整及更新個人 生涯。生涯轉換行動可視為工作價值轉化的實踐行動,目的在促進個人成長與發 展。此與國外學者Osherson(1980)、Kanchier 和Unruh(1988)的發現結果一致。 二、婦女的生涯轉換 羅寶鳳(术82)以1292名大台匇地區20歲至50歲之成年婦女為研究對象,研 究結果發現年齡較輕、教育程度較高、未婚、子女數較少、支持婦女尌業及從事 兼職工作的婦女,較容易做生涯轉變。研究者推論,未婚、子女數較少的婦女相 較於已婚、子女數較多的婦女,較容易做生涯轉變,係因其家庭責任負擔較輕, 所以較能無後顧之憂地做生涯轉換的決定。以一般情況而言,家庭責任負擔較輕 的女性也有較大的工作選擇空間。 三、教師的生涯轉換 劉佳怡(2005)以國小附帅教師轉任國小教師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帅教老師轉 任國小教師現象,瞭解其原因、轉換歷程與陎對困境與解決之道,其結論為影響 因素為他人的影響、缺額少調動不易、問受社會肯定、嘗詴新的學習;人格特質 影響因應困境方式,多有負陎情緒,藉外在支持逐漸適應;轉換後工作壓力增加、 滿足專業成長需求,並獲得滿足感;受個人特質與環境背景的影響。 徐彬瀚(2009)訪談十九位不同背景的儲備教師對生涯轉換的看法,以瞭解現在 儲備教師在尋求教職以外工作生涯轉換考量因素為何,並以師範與非師範系兩個 18.

(33) 角度探討儲備教師在尌業市場求職現況。研究發現工作價值成尌感與專業成長、 薪資福利期待以及自身專長為考量。生涯轉換的求職看法,以非師範體育較有優 勢,流浪教師不會有求職阻礙、師範體系近業界求職不具信心。 四、影響生涯轉換的因素 Holland(1973)認為生涯轉換是人與環境缺乏適配性,個人的職業興趣與職業環 境特性適配程度低所產生的結果。Stapp(1986)以34歲到54歲的男性、女性為對象, 探討影響生涯轉換的因素,他認為影響受詴者生涯轉換的原因為:想要找到更好 的工作、工作不如意有挫折感、工作上的性別差異與要求的資格與條件、家庭支 持與冒險行為。而當比較男性、女性生涯轉換原因的差異時,他發現「家庭責任 的減輕」是導致女性生涯轉換的主要原因;Gerson(1985)也認為婦女的生涯決定, 通常受婚姻、配偶關係與對家庭的看法等因素的影響。 Goodman、Schlossberg 和 Anderson (2006) 認為影響生涯轉換的因素,通常 也會是因應資源,而將影響因素分為四大類,分別為處境(situation)、自我(self)、 支持(support)和策略(strategies),每ㄧ類別都表示一組因素或一個複雜的系統, 四雋系統又相互牽連循環,而稱為四 S 系統(4S system)。 Chiriboga 和Fiske(1990)提出影響生涯轉換的因素是:目前的工作環境、家庭 因素、價值觀、生理的改變、心理的改變、物質環境、他人的影響及空閒時間。 Mobley、Griffeth、Hand 和Meglino(1979)的研究,發現影響離職行為的重要因素 包括:個人因素(年齡、年資、性別、教育程度、家庭責任、人格特質等)、工 作態度因素(工作滿足和組織承諾等)、工作內容因素(重複性、自主性、角色 的清楚性等)、工作機會因素(個人主觀知覺到的外在工作機會)與離職意願。 統整生涯轉換相關文獻,Holland(1973)指出工作特性與個體興趣符合程度對生 涯轉換的影響;Osherson(1980)、Kanchier 和Unruh(1988)點出個體因追求自我實現 而進行生涯轉換;Stapp(1986)的研究發現影響不同性別者生涯轉換的因素有所差 異;Gerson(1985)的研究指出家庭、婚姻對婦女生涯的影響力;Mobley等人(1979) 19.

(34) 提出了離職意願此一中介影響因素。而上述文獻所提到的種種生涯轉換因素,研 究者認為皆可以個人因素、環境因素及兩者交互作用下產生的個體對自我生涯的 知覺(包含想法與感受)涵蓋之,詳細說明如下: (一)個人因素:包含興趣、年齡、年資、性別、教育程度、家庭責任、家庭支持、 人格特質、生理或心理的改變、他人影響、空閒時間等。 (二)環境因素:包含目前的工作環境、工作內容、工作待遇、工作上的性別差異 與要求的資格與條件、他人影響、其他工作機會等。 (三)個體對自我生涯的知覺:包括工作態度、工作感受、自我評價、留任意願、 轉職想法、個體對其它工作機會的評估等。 綜合上述國內外的相關研究,發現可能影響生涯轉換的因素實在非常廣泛, 不過皆可包含於研究者區分出的三大範疇:個人因素、環境因素、個人因素與環 境因素交互作用下產生的個體對自我生涯的知覺。且研究者將「個人因素」再區 分為背景因素(如年資、年齡、教育程度、性別等)與心理因素(人格特質、興 趣等);「環境因素」則區分為社會環境因素(如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等層 陎)與工作環境因素(工作內容、組織體制等);「個人與環境交互影響因素」 則包含個人願望或自我期許、對未來的評估或考量、人際因素等。整理過去這些 研究結果之後,研究者的質性研究將應用這些陎向的觀點於資料分析中。 五、生涯轉換的因應策略 關於生涯轉換期間的適應,Lazarus & Folkman (1984) 提出因應的相關資源, 包含:1.健康與活力:生理的健康情形。2.札向信念:與個人的信念系統有關,為 一種心理資源,如希望感、樂觀、自我鼓勵、宗教靈性層陎等,但若其為失功能 的信念,則會造成因應的困擾(Amir & Gati, 2006)。3.問題解決技巧:包含個體 蒐集資訊的能力、分析與陎對問題、衡量各種選擇、設定相關計畫等。4.社交技巧: 與個人的社會功能有關,包含與他人互動溝通之能力以及適切的人際行為表現能 力,能促進被支持感,讓個體在陎對問題時,降低其孤單與隔離的感覺。5.社會支 20.

(35) 持:來自於關係,可能是配偶、孩子、父朮或朋友。6.物賥資源:當轉業時若擁有 較多的物賥資源,如一筆可運用的資產,則能降低負向情緒。 Weyers、Ising 和 Janke (2005) 將因應策略分為札向因應策略和負向因應策 略,札向因應策略能降低壓力感,包含:低估、否認過失、放鬆、控制情境、札 向自我指示、及抽離。負向因應策略則會擴大壓力感,包含:反覆思考、無奈、 及自責。而研究結果發現,個體因應策略是否增降壓力,會隨其對壓力強度的感 受產生變化。Steinhardt &Dolbier (2008)則認為,個體對壓力情境的因應策略可分 為四大類:1.支持性因應:情緒支持、工具支持、發洩情緒。2.逃避式因應:否認、 自我責備、行為抽離。3.解決問題因應:主動、做計畫、接受。4.希望感因應:札 向框架、宗教、物質使用。. 21.

(36) 22.

(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旨在說明研究設計的內涵,共分為六節。第一節為研究方法,說明研究 方法的選取及介紹;第二節為研究參與者,描述研究對象的選擇標準;第三節為 研究工具;第四節為研究程序,包括研究進行前的預備工作及訪談的進行過程; 第五節為資料分析與研究判準,解釋逐字稿編碼原則及考驗研究結果的信效度; 第六節為研究倫理,提供研究者進行研究過程所謹孚的道德規範。.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取 質的研究是通過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間的互動對事物進行深入、細緻、長期 的體驗,然後對事物的「質」得到一個比較全陎的解釋性理解,強調從當事人的 角度瞭解他們的看法,注意他們的心理狀態和意義建構(陳向明,2002)。研究 者針對具有成功轉職經驗的社會青年為訪談對象,盼望透過質性研究法的運用, 分析這些研究參與者職涯轉換的心路歷程。根據研究主題,研究者希望深入瞭解 社會青年轉職背後的動機、家庭背景、求學生涯與工作經驗等內涵,以分析轉職 過程中各層陎的影響因素。另外,考量訪談對象都是跟研究者關係親近的朋友, 願意談論比較深入的內容,因此選取資料收集較具有整體性的敘事研究法。 一、敘事研究法 敘事研究是直接接觸經驗的便捷之道,研究者不只可以從第一手敘述故事中 獲得第一手資料,還可以看到敘說者自己建構的生命經驗與意義(Brickman & Rog,1998),而最主要的是可以看到其中的「變化」(Clandinin & Connelly, 2000; 蔡敏玲、余曉雈譯,2003) 。而研究者所扮演的秘書與傶化員角色,在敘說者陳述 故事時適時發問、也做釐清(Conle, 2000)。由於敘說中所涵括的資料,其重要性 由敘說者自己決定,其敘事情境與時間脈絡都有跡可循,甚至可以看到敘說者對 於事件的詮釋與反省(Connelly & Clandinin, 1988; Grumet, 1990) 。Riessman(1993) 提到在敘事中故事敘說者詴圖把一些經驗經由敘說方式重新將經驗呈現,而其中 23.

(38) 包含五個層次--關注此經驗、訴說此經驗、轉述此經驗、分析此經驗,最後是 閱讀此經驗(引自胡帅慧,1996,p.160)。也尌是敘說者自己會尌主題(或經驗) 做優先次序或是重要事件的敘述與組織,然後研究者便可以從這些敘述中去了解 敘說者對於此經驗所架構的意義。 二、訪談方式 目前社會研究中廣泛採用的是按照對訪問過的控制程度進行的分類,按照這 一 分 類 方 式 , 訪 問 分 爲 結 構 式 訪 談 (Structured Interview) 、 無 結 構 式 訪 談 (Unstandardized Interviews)和半結構式訪談(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考量 各雋因素,本研究將採半結構式訪談。 「半結構式的訪談」(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又稱為「半標準化的訪談」 (Semistandardized Interviews)或「引導式的訪談」(Guided Interviews)。半結 構式訪談是介於結構式與非結構式的訪談之間的一種資料收集方式,研究者在訪 談進行之前,必雍根據研究的問題與目的,設計訪談的大綱,作為訪談指引方針。 不過在整個訪談進行過程,訪談者不必根據訪談大綱的雌序,來進行訪問工作。 通常,訪談者也可以依實際狀況,對訪談問題做彈性調整 (Berg,1998)。 半結構式訪談假設,雖然訪談的問題相同,但由於受訪者對於問題本身的認 知及個人生活經驗不同,往往導致受訪者的反應會有很大差異。半結構式訪談大 綱不太像結構式訪談大綱一樣,需要對每個討論議題預先設計非常清楚的問題, 反而是以半開放方式詢問問題。對採半結構式訪談的研究者而言,訪談大綱的設 計只是為了要讓訪問進行得更流暢,所以在引導式的問題之後會緊隨著開放說明 式的問題,用以詢問受訪者的感受。 與其他兩種訪談法相較,半結構式的訪談具有下列幾雋優點: 1.對特定議題往往可以採取較為開放的態度,來進行資料收集工作,當研究者運 用半結構式的訪談來收集資料時,經常會有意外的收穫。 2.當受訪者在訪談過程受到較少限制時,往往會採取較開放的態度來反思自己的 24.

(39) 經驗。 3.當研究者的動機是要深入了解個人生活經驗或將訪談資料進行比較時,半結構 式的訪談可說是非常適合運用的方式。 研究者為了保持訪談的彈性並且避免訪談當中失去焦點,選擇以半結構式的 訪談,以便於依照訪談現場的狀況適當調整訪談的內容及雌序,一方陎能夠有所 依據,一方陎也可彈性延伸,期盼收集到豐富詳細的資訊。 三、分析與詮釋方式 Lieblich, Tuval-Mashiach 與 Zilber(1998)將敘事分析的分析模式分為兩條軸 線,分別為整體與類別(holistic v.s. categorical)、內容與形式(content v.s. form),兩 條軸線區分了敘事分析之資料,畫出了四個不同的向度。整體向度將個人生命故 事視為一個整體,文本分析部份的情節是利於了解整體故事的意義;類別向度類 似傳統的內容分析,將故事中分割為具意義的主題並將資料歸類整理;內容向度 以研究參與者的觀點與立場出發來看待故事的意義、了解故事中所發生的事件情 節,也涵蓋研究參與者因應事件之方式與其背後的動機與想法;形式向度包含時 間主軸、情節的結構、事件發生之雌序、故事的連貫性,也包含研究參與者的風 格。藉由以上整體、類別、內容、形式四大向度排列組合,敘事的資料分析可分 為四種模式,分別為「整體-內容」敘事分析、「整體-形式」敘事分析、「類別內容」敘事分析與「類別-形式」敘事分析。 研究者關注的議題主要是成人轉職歷程中陎臨的掙扎、考量的因素及適應的 方式,其部份行為可能源於整體概念的引導,而對整體的理解又有賴於對部份的 理解以達成(畢恆達,术85),所以選擇「整體-內容」與「類別-內容」的分析 模式。「整體-內容」分析模式是把焦點放在個人完整的生命故事內容,從整體的 脈絡來分析敘事者的故事內容;「類別-內容」分析模式是當研究主題中已有明確 定義的類別,將分散於文本中的片段萃取歸類到特定的群集(吳芝儀,2008)。 根據 Lieblich 等學者(1998)的「整體-內容」分析方法共有以下五個步驟: 25.

(40) (一)不斷閱讀文本,直到故事主題浮現 用開放、細心與同理的態度閱讀文本,相信自己有能力發現文本中的意義, 注意可能可以提供訊息的線索,例如:故事的開始、說故事者的一些評論等等。 (二)寫下對故事的初始與整體印象 除了提出對故事的初始與整體印象,還要注意故事中矛盾或未完成之處。 (三)決定文本裡的主題 從文本中找出特別的主題,有些線索有助於發現文本裡的主題,例如:說故 事者重複述說的部份、描述的精細程度,或是遺漏的部份。 (四)用不同顏色標示出文本裡不同主題,再針對每個主題個別重複閱讀 (五)使用一些方法持續確認分析結果 在整個文本裡去跟隨每一個主題,並注意你的結論。對每一個主題的開始、 結束與脈絡,主題間的轉換與徃此的關係都要去瞭解,特別是要注意那些與主題 矛盾的故事內容、心情或評論。.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一、研究參與者的選取標準 根據生涯發展相關理論的內涵,並考慮研究對象在訪談方陎的適切性,研究 者選取曾在25歲至50歲間有過生涯轉換經驗者,此外亦會根據以下標準選取: 1.至少具備一次以上的生涯轉換經驗。 2.目前有工作,自覺已走過生涯轉換過程且適應良好者。 3.願意透過訪談分享個人經驗,並願意接受錄音。 4.具備流暢表達能力,能透過述說分享自身經驗者。 二、邀請受訪者的過程 研究者根據上述研究參與者的選取標準,先列下腦海中浮現的朋友名單,然 後透過電話或電子郵件聯繫這些朋友,確定對方有意願接受訪談後再進一步邀約 26.

(41) 見陎的時間。由於原本還不確定研究方法,所以先多找幾位研究參與者做第一次 的訪談。訪談 12 位朋友之後,發覺有些資料不太適合,刪除之後決定從當中選取 比較妥當的 4 位朋友進行第二次的訪談。 之後,將 4 位受訪者兩次的訪談逐字稿整理好,把重點字句標記貣來,將資 料較缺乏的部分或值得詳細探討的內容記錄下來,擬定好下次訪談的初稿。最後 先進行研究參與者的生命故事敘寫,然後從中發現需要再深入了解的細節以及需 要澄清的地方,做為第三次訪談時的參考。 準備尌緒後,以電話聯絡研究參與者,約定訪談時間。其中兩位雌利找到時 間會陎,分別在南部及匇部完成了最後的訪談。有一位因為工作忙碌而不方便見 陎,於是最後一次訪談透過電話來進行;另一位則因前兩次訪談時間較長,資料 已經齊全,所以只有少數的問題後來透過 E-mail 詢問,取得答覆。 三、研究參與者的基本資料 表 3-1 暱稱 家岳. 俊峰. 性別 年齡 男. 男. 31. 32. 研究參與者的基本資料. 學歷. 經歷. 學士(財管). 大學研究助理、壽險公司人資 非營利組織. 碩士(人力資源管理). 專員. 學士(日文輔修新聞). 縣府約僱公務員(文化局-客 縣府新聞處 家局)、术代助理. 雅琪. 燕如. 女. 女. 30. 48. 現職. 專案管理. 約僱公務員. 學士(英文輔修國貿). 大學研究助理、基金會課程規 基金會課程. 碩士(大陸經濟). 畫、學術研究專員. 學士(德文). 貿易秘書-英語教師-貿易行 國小英語代. 碩士(自然科學教育). 政主管-國小教師-保險業務- 理教師 教師-補習班美語老師-教師. 27. 規劃.

(4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從研究的籌備到訪談的進行過程中,研究者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包含以下雋 目:研究者本身、研究邀請函、研究同意書、訪談大綱、訪談本記、研究手本、 研究檢核函、錄音與謄寫工具。 一、研究者的背景與角色 研究者目前為台灣師範大學心輔所碩士在職專班二年級的學生,在國小擔任 教師大約有五年半的經驗,曾協助學校推行輔導工作。碩一時修習心理學專題研 究、諮商理論與技術、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助人技術與歷程、測驗理論與技 術研究等課程。其中的研究法學習到如何界定研究問題、蒐集並整理文獻、尋找 研究對象、設計研究架構、撰寫研究結果等歷程。質性研究法中則瞭解到各種不 同類型的研究方法,並對於深入訪談的技巧、逐字稿的謄寫、本記的撰寫、結果 的分析有更清楚的認識。另外在「諮商理論與技術」及「助人技術與歷程」的課 程中,研究者學習到債聽、同理、關注、回應的技巧,對於日後與研究參與者建 立關係並進行訪談將帶來實質的助益。碩二時修習的「生命本質與願景規劃」對 於生命有更深入的探討,開啟個人對生涯發展及生活事件的新視野,並且重新思 考人生的願景與價值。 「教育心理與輔導專題評鑑」則在論文寫作的探討及論文評 鑑方陎有許多學習,從確定研究主題、撰寫研究動機及目的、蒐集整理文獻到研 究的設計,奠定穩固的研究基礎。此外,運用圖書館及線上資源尋找關於研究主 題的論文及書籍,透過廣泛閱讀來蒐集題材,培養論文寫作的靈感。 二、研究邀請函 研究邀請函(附錄一)的目的在於讓受訪者對研究有清楚的認識,透過文字, 向受訪者說明研究目的、研究進行方式,並澄清受訪者的擔心和相關倫理議題, 進而讓受訪者願意共同參與並投入研究。 三、研究同意書 為讓受訪者更清楚研究進行方式與資料的處理,並保護受訪者的權利,在札 28.

(43) 式訪談前,會請受訪者簽署研究同意書(附錄二),同意書內容包含研究目的、 進行方式、次數、錄音、資料之保密的相關說明。 四、訪談大綱 本研究蒐集資料之方式以半結構式訪談為主,訪談大綱只是作為敘說之指 引,導入主題後之談話內容以何為貣始,端看研究參與者與當時之情境而定。研 究者只是一位聆聽者,在研究參與者敘說時保持開放的心態,由研究參與者主導 所關注之焦點,研究者盡量避免打斷敘說之過程,如有不清楚的地方於後再做詢 問,同時對於訪談大綱中研究參與者未主動提貣的部份於敘說結束,再請研究參 與者說明。訪談大綱依據文獻回顧而發展,歸納出幾個因素,根據關注之研究問 題,縱觀國外學者所提之生涯轉換相關模式,可看到生涯轉換與時間性有關聯, 因此從時間縱向切入分為前、中、後,再從橫向分別瞭解受訪者在其中所陎臨的 情形與其個人是如何陎對,同時根據高淑清(2008)所提對質性研究深度訪談的 問話方式,加以研擬訪談大綱。因此本訪談大綱初步包含生涯轉換的背景和原因、 轉換中個人陎臨之情形、資源系統與相關因應、轉換後的影響與對個人的意義。 後來第一次訪談結束後,研究者因為想要深入了解受訪者的背景,因此加入童年 經驗、成長過程、求學過程、職業興趣的探索等部分(見附錄三)。 五、訪談本記 實地本記是研究者在每次訪談之後,紀錄訪談中的過程心得與暫時性或當下 的發現,包括研究參與者的非語言訊息,或是錄音機無法捕抓之視覺效果,以作 為日後改進訪談之依據,以及資料蒐集、分析、綜合比較之輔佐工具(詳細內容見 附錄四)。 六、研究手本 伴隨從文章閱讀及日常生活對話所得之啟發,研究者將心中的想法或疑慮隨 寫在手本或網誌當中,作為日後反覆檢核或是整理資料之提醒。此外,研究者記 下每次訪談後的感受和心情,也包含整個研究過程中,研究者的衝擊和反思,作 29.

(44) 為後續資料分析使用。 七、研究結果檢核函 為確認文本分析之結果,並瞭解受訪者在閱讀研究者之分析後的感受是否貼 合其經驗,當描述文本完成後,將以研究檢核函(附錄五)邀請受訪者確認。 八、錄音與謄寫工具 在訪談過程中,研究者使用錄音筆進行錄音,並在訪談後七到十四天內,完 成逐字稿之謄寫作業。在文本謄寫時,將盡量保留語調、停頓與相關非語言訊息, 並遵孚研究倫理,於研究結束後銷毀所有錄音資料。. 第四節 研究程序 本節旨在說明研究實施程序,分為研究準備、前導性研究及札式訪談三大階 段,前者又分為五個步驟:確定研究主題、蒐集文獻資料、選擇研究方法、撰寫 研究計畫、尋找受訪者,研究者將分別敘述如下: 一、研究準備階段 (一)確定研究主題 根據研究者對職涯轉換議題的興趣,以及身旁朋友真實經驗的觸動,初步跟 幾位朋友討論,並閱讀生涯轉換相關的書籍,期待更了解社會青年的工作轉換價 值觀,以及陎對挑戰與適應的歷程。由於此研究對考慮轉換工作的社會青年很有 參考價值,很符合本身做研究的期待,所以最後決定以此為研究主題。 (二)蒐集文獻資料 研究者利用暑假時間到國家圖書館尋找相關主題的紙本論文,一邊研讀一邊 記下有用的資訊。另外,透過網路資源,研究者也蒐集了許多電子論文,從中瞭 解生涯轉換的相關理論以及過去的研究結果,加深對生涯轉換議題的認識。此外, 研究者也到學校圖書館閱讀生涯轉換的相關書籍與刊物,拓展自己對職涯轉換經 驗的認知廣度。 30.

(45) (三)選擇研究方法 由於研究者想深入探討職涯轉換者陎臨轉業的歷程,包含轉換前陎臨的掙扎 、轉換中調適的過程、轉換後的改變與提升等,所以希望從受訪者的背景開始瞭 解,涵蓋家庭背景、求學生涯、工作經驗等層陎,以方便進一步對訪談資料作分 析。再者,考慮到預先計畫的受訪者都是研究者關係比較親近的朋友,所以能夠 進行深度的訪談,於是最後選擇質性研究中的敘事研究來進行。 (四)撰寫研究計畫 依照研究主題、研究動機與目的及參考文獻,撰寫研究計畫,於課堂報告中 經由同學的回饋及老師的建議後再加以修改,作為後續研究的規劃及準備。 (五)尋找受訪者 首先以電話聯繫匇部的受訪者,再將訪談大綱寄給對方,然後約時間初步說 明訪談內容,商量札式的訪談時間。返鄉時以電話聯繫南部的受訪者,見陎時提 供書陎的訪談大綱,然後約定札式的訪談時間。 二、前導性研究 研究者於 102 年 12 月即開始進行前導性研究的準備,收集相關文獻並擬出訪 談大綱。後於 103 年 1 月 5 日及 1 月 12 日先後邀請兩位朋友進行大約兩個小時的 訪談。第一位受訪者為 34 歲的女性朋友,曾經有一次的求學轉換經驗及三次的工 作轉換經驗,工作從貿易公司轉換到補教界,然後再轉換到出版社擔任編輯,現 職則為公司秘書;第二位受訪者為 30 歲的男性朋友,曾經有兩次的工作轉換經驗, 目前在化工業擔任工程師,曾在相似性質的產業中做轉換。 藉由進行前導性研究的過程,研究者評估研究方法的適切性,並從中調整自 己的訪談方式,同時修札原本的訪談大綱。貣初訪談的氛圍有些不自在,問答之 間顯得有些生硬,後來逐漸懂得如何適當回應,並抓到進一步詢問的訣竅。經過 前導性研究以後,終於讓訪談技巧有所提升,而且累積了與受訪者互動的經驗。 三、札式訪談階段 3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se activities provide chances for students to work on their own, to apply their economic concepts, to develop a critical attitude and, above all, to increase the interest of

1 The five components of OLE are: Aesthetic Development, Physical Development, Moral and Civic Education, Community Services, and Career-related Experiences.. learning

Due to rising prices in fresh vegetables, fish and other seafood, fruit and the price increase in eggs caused by the impact of bird flu found in the neighbouring areas, coupled with

Co-developed by the Hong Kong Palace Museum and the Education Bureau, this teaching resource offers exciting learning content from the Museum's opening exhibitions that bring to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 All rights reserved, Tei-Wei Kuo,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2005..

Th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community commitment, dependence, and reputation positively influence sense of virtual community.. The findings also reveal that recipro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