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生育理論模型之相關文獻

第三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生育理論模型之相關文獻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文獻回顧

本文之主要研究目的為探討總體景氣波動對我國生育率的影響,更針對總體景 氣波動對生育率是否有不對稱的影響效果做深入的研究。在我國現有的文獻中,大 多是探討生育率模型之預測,人口變遷與經濟成長的關係,或探討生育率下降因素,

但對於總體景氣波動對我國生育率的影響,及針對總體景氣波動對生育率之影響程 度是否一致,則尚未有人以具體的實證方法加以研究。本章將回顧相關文獻,並將 其分為三個小節來討論。首先,於第一小節先介紹生育理論模型之相關文獻,接著 於第二節回顧有關臺灣生育率實證的相關文獻,在第三小節介紹總體景氣波動影響 生育率之相關文獻,最後,在第四節中將介紹總體景氣波動不對稱影響效果之相關 文獻。

第一節、生育理論模型之相關文獻

Bagozzi and Van Loo (1978) 將 生 育 經 濟 理 論 分 為 三 派 , 一 派 為 芝 加 哥 (Chicago) 學派,另一派為新家庭經濟學派 (new home economics),該學派乃承襲 芝加哥學派的代表人物 Becker,係透過經濟理論來分析生育率的學派,利用大量實 證結果證明生育率受到總體經濟因素影響,而第三派則是兼併芝加哥學派及新家庭 經濟學派,加入其他社會學家的觀點。

芝加哥學派的代表人物有 Becker、Lancaster、Mincer 等人,其貢獻為將生育應 用在消費者行為理論。Becker (1960) 將小孩視為商品,給定商品、品味的相對價 格和總所得下,對小孩的需求 (the demand for children) 視為家計單位用以選擇家 庭規模大小來極大化其滿足的決策過程。因此,經濟學家建立一個受預算限制的生 育效用函數,對小孩的需求量是由消費的財貨價格和所得水準構成的函數,並且分 析替代效果及所得效果,若小孩是正常財,所得效果為正,替代效果為負。然而,

在所得與生育為正相關的理論下,在現代社會中出現矛盾的情況,普遍高所得家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小孩個數較低所得家庭少,已開發國家的家庭結構規模較開發中國家小。Becker (1960、1965)、Becker and Lewis (1973) 與 Willis (1973) 以個體理論解釋該矛盾狀 況,提出小孩為耐久性消費財 (durable consumption goods),父母同時考量小孩的 量與質。若女性工資率提高,養育子女的機會成本愈高,該家庭的生育數會變少,

對 小 孩 的 投 資 增 加 , 從 提 高 小 孩 的 素 質 獲 得 效 用 , 此 即 所 謂 質 量 抵 換 理 論 (quality-quantity trade off theory),用此來解釋所得愈高的家庭傾向栽培較高素質的 小孩而非生育較多的小孩,而所得愈低的家庭則是傾向擁有較多低素質的小孩。故 以經濟學角度來解釋生育率下降,即是對小孩的需求減少,原因可能母親養育子女 的機會成本提高、質量抵換下的偏好因素,或是增加小孩的素質之相對價格提高等 等。

養育子女的機會成本可以兩個面向來衡量,一是工資率,另一則是失業率。根 據生育經濟理論,女性與男性的工資上漲時對生育率有不同的影響,一般而言,生 育與養育工作,在時間投入上大都落在婦女身上,故女性工資上漲時對生育小孩之 行為有正的所得效果及負的替代效果,而男性只有所得效果。以女性工資作為衡量 生兒育女的機會成本時,當女性工資的替代效果抵銷所得效果,則預期母親養育子 女的機會成本與小孩數量為負相關,因此當女性工資越高時,生育率會下降,但是 男性工資越高,生育率會上升 (Becker, 1960 ; Mincer, 1963 ; Becker and Lewis,1973 ; Willis, 1973)。Butz and Ward (1979) 利用個體生育模型,以實證模型得出男性所得 與生育率為正相關,女性所得與生育率為負相關,支持生育經濟理論之看法。當以 失業率作為養育子女的機會成本時,在個體經濟學下的生育理論,暫時性的失業會 降低女性時間的機會成本,但不會影響長期所得,因此在暫時性的所得減少時,替 代效果仍大於所得效果,故景氣蕭條時,因機會成本降低而成為生育的好時機 (Becker, 1965 ; Butz and Ward, 1979)。然而,若是碰到結構性或是永久性失業的景 氣蕭條,將會增加不確定性而調整其預期所得,因此所得效果下降比替代效果多,

而使生育率在景氣衰退時會下降 (Ben-Porath, 1973 ; Silver, 1965 ; Adsera, 2004)。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新家庭經濟學派代表人物 Willis (1973),其貢獻是對小孩的需求視為家庭的決策 過程,利用時間和財貨以生產維繫家庭目標的家庭商品 (household commodities),

如子女、家庭成員的健康等等,故依據比較利益原則來分配家庭成員的工作,傳統 上男性為主要家計所得來源者,負責對外的勞動供給,而女性因勞動報酬較低,亦 即養育子女的機會成本較低,故負責對內的家庭照料工作。

由於新家庭經濟學派太專注於經濟因素變化對生育率之影響,而忽略了其他因 素如文化、風俗等層面變遷的影響。故爾後對於研究生育問題的發展,衍生至兼併 芝加哥學派及新家庭經濟學派的其他個體面學派,嘗詴融合經濟與傳統社會學來分 析生育問題,例如 Leibenstein (1974、1975) 的生育理論模型加入家庭的社經地位,

視其為影響生育的社會因素,將小孩視為承諾財 (commitment goods),養育小孩的 花費如衣食、教育費、保健衛生、保母費等等是長期性支出,當對於其他支出較高 以維持其社經地位時,則會排擠掉對承諾財的支出,此論點可以解釋高社經地位的 家庭傾向擁有較少的小孩,而在同等社經地位家庭下,所得越高者對小孩的需求也 越高。Easterlin (1975) 的貢獻是融合經濟與社會領域來分析家庭對生育的需求理論,

並且加入異質性偏好分析對小孩的需求與相對所得會影響生育的觀點,並且強調家 庭的消費方式、存活子女數目、避孕與否等等對家庭極大化效用的影響。Turchi (1975) 使用兩階段的模型,結合規範性消費者行為的個經理論及其他非經濟變數 來分析生育行為。

討論生育行為之理論有經濟、社會到心理層面,而個體經濟學的生育理論,主 要強調父母親的所得與養育子女的機會成本對生育率的影響,而個體經濟學只是提 供解釋社會現象及分析問題的一個方法,補足其他社會科學的不足,爾後經濟學家 加入其他總體變數整合分析對生育率之影響,除透過理論模型外,利用實證研究分 析及探討經濟變數對人口變動趨勢之影響,讓經濟學界有關生育的研究以臻完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