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結論與建議

第六節 用詞解釋

男廁便器與女廁便器,並且要求便器數量一致(potty parity),而便器設計數量 多寡是依據建築規模或使用強度決定,並且假設該建築之男使用者與女使用者人 數各佔 50%。建築法規這種明確規定與假設條件的結果,就造成性別不友善廁所 的情況不斷出現。

2015 年由 P. Sisson 發表的文章論述,在美國尊重多元與開放之社會環境,

對於公共廁所為能達到跨性別使用者實際感受舒適、安心、安全、包容性,以及 避免公共建築管理單位觸犯侵害人權造成歧視刑責與平等法之落實,近五年來美 國全國跨性別者公廁設計已成為建築師及設計師極大的挑戰。

第六節 用詞解釋

1. 性(sex):或稱生理性別,生物中有許多物種依據其身體構造學之生殖器官,

或染色體、荷爾蒙分泌等,可以劃分成兩個以上的種類,稱之為性,也稱之 為生物性別。典型的情況下,一個物種會有兩種性,如雄(male)、雌(female),

或男(man)、女(woman)。

2. 性別(gender):或稱社會性別,不完全依據生物身體構造差異,尚從個人主 觀感受或社會規約下的性別角色,以及陽剛氣概或溫柔氣質特性等行為差異 做規範,將其區分為男性(masculine)、女性(feminine)、中性(intersex)等,

或是稱為陽性、陰性、陰陽同性等。

3. 性別兩極化(gender polarity):各個不同的社會根據生物性別特徵、文化傳統 的性別角色分類與社會分工,賦予不同的性別內涵及相應的性別認同和能力 之發展,這些規範與價值透過社會化過程,塑造性別外在形象與內在人格特 質之差異性,而形成兩極化的性別特質,並以此社會性別腳本來教化男性或 女性理想的典型行為與性格,因而塑造出陽性特質及陰性特質。

4. 性別二元論(gender binary):認為從生理性別或社會性別來說,只有男性與女 性這兩種性別,視其他都不存在或不該存在,並依此觀念來對應日常生活上 所接觸到之人事時地物。

5. 跨性別者(transgender):是一種統稱名詞,泛指性別認同、性別表達行為模 式等,與其在出生當時所認定的身體構造性別或生理性別關聯性不一致者。

這主要包含男跨女跨性別者與女跨男跨性別者。過去認為跨性別者的性別認 同不一致是患有疾病,需要治療來改變,近年來則認為不是疾病,因此漸被 社會接受與關懷。

6. 性別平等(gender equality):或稱性別平權,即性平等、性別平等主義,認為 男人與女人都應得到相等之對待與權利,不因性別之差異而被不公平對待或

9

7. 性別友善設計(gender friendly design):能夠考量所有性別者於使用時,皆能 夠於不分其性別的表徵,或個人性別頃向或認同,或有異性伴護同行時,在 便利而性別無障礙與性別無限定情況下進入使用,並達到自在、無歧視、安 全性、隱私性目的的環境設計。

8. 性別友善廁所(gender friendly restroom):本名詞目前並非法規上之用語,或 有學術明確定義的名詞,僅出現在少數公共場所採用在廁所標示上,用來表 示或指稱具有性別友善設計為考量的公廁或洗手間。在國外一般多稱性別中 立廁所(gender neutral restroom),或稱全性別廁所(all gender restroom),在美 國則多稱兩性共用廁所(unisex restroom)。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