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相關理論與文獻回顧…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二節 相關理論與文獻回顧

台灣地方派系的形成與發展有其特殊的歷史與空間因素,自國民黨政府撤退 來台後,地方派系就一直影響著人民的政治生活,幾乎可以說台灣的地方政治其 實就等同於地方派系的政治,延續至今。9本節將先分析國內外學者對於地方派 系的定義,以勾勒出台灣地方派系形成之概況,之後再藉由分析相關學者之研究 成果,以達到了解台灣地方派系特質與運作情況之目的。

壹、地方派系的定義

對於地方派系(Local Factions)的定義各家學者眾說紛紜,有不少國內、外學 者都曾對派系提出諸多看法與概念,以下筆者將分述國內、外學者對派系之見解 以釐清地方派系一詞及其含意:

一、國外學者

(一)、貝樂與貝隆尼(Beller & Belloni, 1978)認為派系是依附在大團體中,為了競 爭有限的權力和利益而組成的小團體。10

(二)、白魯洵(Lucian W. Pye, 1985)認為派系是由一群彼此間具有私人關係之不特 定成員,為了對付共同敵人所組成的,成員間忠誠並相互信任,但結構與界線卻 又相當鬆散與模糊,且是隱性而非顯性型態。11

(三)、杭亭頓(Samuel P. Huntington, 1991)認為派系是基於某些利益而結合,共同 與他人進行對抗。形成之基礎通常以具政治野心的人或家族為中心,缺乏社會支

9 王振寰、沈國屏,1995,〈地方派系,反對勢力與地方政治的轉型:高雄縣個案〉《東海學報》,

第 36 卷,第 5 期,頁 1-34。

10 Belloni, Frank P. & Beller, Dennis C., 1978, Faction Politics : Political Parties and Fac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Santa Barbara, Calfornia : Clio Press.

11 Lucian W, Pye, 1985, Asian Power and Politics: Th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Authori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持,此外派系的存續時間無法持久、也沒有明顯結構,因此本質上是個人私利與 野心的投射。12

(四)、尼可拉斯(Nicholas, 1965)曾針對印度選舉過程進行研究,並認為派系是一 種有別於一般政治團體的特殊型態政治組織,並具有四項特徵:1、派系是衝突 群體,其動力與持續性是藉由衝突產生,因此至少存在兩個以上的派系。2、派 系是一種政治團體,並致力於特定政治衝突。3、派系是不具法人性質與完整統 合的組織群體,是為了共同利益而短暫結合的組織,與其他一般持續從事政治活 動的群體有極大差異。4、派系成員是由領導者進行甄補,並無一定甄補原則,

派系成員因依附領導者而與派系結合,彼此間關係散漫而特定,並沒有強力的相 互制約。13

上述國外學者對於地方派系有著不同的界定與解讀,但是由於台灣地方派系 的形成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且西方學者所提出的概念大多未針對台灣地方政治 進行個案式的研究,因此無法周全地用以描述台灣地方派系的運作與樣貌。為了 對台灣地方派系之形成與發展有更清楚的了解,筆者整理國內學者對於地方派系 概念的描述如下:

二、國內學者

(一)、陳陽德教授(1987)認為地方派系是指一群不具任何有形組織的地方有力人 士,因為具有相同目標與利害關係,以及關係互動而凝聚續存,通常藉由選舉從 事競爭,以掌握地方事業機關與政府的團體。14

12 Hunington, Samuel P., 1991, 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Norman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3 Nicholas, R., 1965, Fact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A.S.A. Monograph 2: Political System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Power. Michael Banton ed. London: Tavistock.

14 陳陽德,1987,《轉變中的台灣地方政治》,台北:聯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二)、張茂桂、陳俊傑(1986)認為地方派系是指在地方上為共同利益與權力運作 的一群人,主張應從利益、關係與面子來加以了解。15

(三)、陳明通教授(1995)認為派系是基於二元聯盟網路所形成的一種非正式團 體,附著於既有的政治社會體制,具有獨特動員及控制能力,不過強化二員聯盟 的政治、社會關係網絡並非為派系本身所為,故派系是一種準團體。16

(四)、趙永茂教授(2002)認為地方派系是地方政治人物以地緣、血緣、宗族或社 會關係為基礎,相互聯合以爭取地方政治權力的組合。地方派系並無固定之正式 組織與制度,是非正式的集會,其領導方式依賴個人政治、社會經濟關係,活動 則採半公開方式,以選舉、議會等為主要活動場域,並在此等政治場域中擴展其 政治或社會關係勢力,具有在地方政治上決定選票、推薦人才、影響選舉與決策 功能,即成員彼此間的結合與運作是建立在「關係」與「利益」的基礎之上。17

(五)、高永光教授(2003)認為派系政治並非台灣獨有的政治運作模式,但由於地 方派系的運作,使得台灣的地方政治環境與結構變得相當特殊。根據高永光教授 的研究,其對於派系的定義為:1、地方派系是台灣政治人物基於他們的社會人 際關係,所形成的關係網絡。這些人際關係來自於血緣、地緣、姻緣、學緣與語 緣等。透過這些關係網絡,派系中的政治人物與追隨者之間展開互動,構成政治 結盟,目的在影響地方政治、追求利益。2、地方派系是一種非正式團體,大部 分的台灣地方派系缺乏組織化。但是透過人際網絡經常進行動員,選舉更是派系 必須加以動員人際網絡的場域;派系內部講求的不單純是「服務」與「禮物」的

15 張茂桂、陳俊傑,1986,〈現代化、地方派系與地方選舉投票率之關係:自由派理論再檢討〉,

載於《投票行為與選舉文化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政治學會主編,台北:中國政治學會。

16 陳明通,1995,《派系政治與台灣政治變遷》,台北:月旦。

17 趙永茂,2002b,《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的理論與實際─兼論台灣地方政府的變革方向》,台北:

翰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交換,更講究人情、道義、認同與忠誠。18

由於台灣各縣市地方派系眾多,且各自有其獨特的歷史背景與地理境,因此 很難有一個可以涵蓋所有派系特質的定義。經筆者比較各家學者研究後,發現各 家說法均有一個共同點,即地方派系是一群具私人關係的人基於共同政治利益所 形成的小團體(次級團體)。綜上所述,筆者依其組織、運作特性,歸納出地方派 系有如下主要特質:

(一)、組成與目的:一群政治人物透過私人關係之網絡連結所形成的非正式團 體,並且在選舉中進行經常性動員,其目的在於贏得地方選舉、掌握地方 政權與財經資源,進而壯大所屬派系勢力。

(二)、成員與派系的連結:派系主與派下成員彼此間的連結除了「服務」與「禮 物」的恩庇侍從主義式地交換外,尚包含血緣、姻緣、地緣、學緣、人情、

認同等因素。

(三)、派系的活動場域與功能:具有地域性,通常以縣市為活動範圍。活動場域 以選舉、議會為主,並且在政治場合中擴展政治或社會關系,在地方上具 有配票、推選人才、影響選舉與決策的功能。

(四)、派系的組織與結構:派系的政治結盟是短暫的,其組織不嚴密、結構鬆散,

且經常會隨著選舉勝利而興起、敗下而衰退、離散。其關鍵在於掌握資源 以吸引成員歸附,派系因此是一種動態、鬆散、無強制約束力的群體,主 要由領導人的政治、經濟與社會力量所維繫。

此外,近年來由於國家發展現代化,人民的教育程度、經濟能力與生活水準 普遍獲得提升,使得政黨政治逐漸受到大眾的矚目與認同。根據亞伯拉罕‧馬斯 洛(Abraham 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Need-Hierarchy Theory),人們在獲得基本的

18 高永光,2003,〈台北縣地方派系與黑道互動模式之研究〉,《選舉研究》,第十一卷第一期,

頁 33-7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生理、安全之需求滿足後,便會出現更高層次的需求,而且此需求是循序漸進的。

19因此人們在溫飽、富足的情況下,對於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便會開始出現,以 往選民對於候選人的要求並不多,只著重在眼前的好處,以致賄選、黑金氾濫,

而現在的選民則開始會對候選人的操守、能力與市政願景等方面進行評估與比 較,選擇好的政治人才來促進地方發展與提升生活水準。在這樣的轉變影響下,

以往派系蓬勃發展的時代開始鬆動,藉由賄選、固樁與組織動員以求勝選的選舉 文化開始式微,派系也逐漸成為政治人物避之唯恐不及的帽扣。

目前,地方派系研究在台灣政治學研究中仍屬顯學,主要原因在於人是群居 性的動物,沒有人喜歡離群索居,三五成群自然成派成黨,因此便有可能更進一 步因共同利益與意識形態而轉化成為派系,使得派系不斷因利益而重組、變化,

對地方政治影響甚深。20王振寰與沈國屏(1995)指出在地方派系的研究文獻當 中,有兩個問題經常被提出:第一個就是地方派系起源的問題;另一個是地方派 系在經過政經變遷之後,其轉變為何。21對於前者學術界已有相當多的研究發 現,然而後者由於經常隨著時空與環境的轉換而不斷變化,地方政治也時常隨著 派系變化而跟著變動,因此這個問題自然是許多地方政治研究者關心的重點所 在。

儘管學術界對於台灣地方派系已有長年且深入的研究發現,但是對於新進變 數對於地方派系的影響,尤其五都縣市合併是台灣所進行的第一次大規模政治制 度與行政區劃大整併。由於縣市合併涉及多面向整合,一連串關於選舉制度的變 革,對於原來分屬兩縣市的地方派系所造成的影響,目前相關研究成果還不多。

19 「需求層次理論」(Need-Hierarchy Theory)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於 1943 年發表的《人類動機理論》(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一書中所提出。他將人的需求歸納分為五個層次,彼此互不隸屬,必須完成基本需求才會追求更 高層次的需求,是解釋人格與動機的重要理論。馬斯洛認為動機是由多種不同層次與性質的需求 所組成的,而各種需求間有高低層次與順序之分,每個層次的需求與滿足的程度,將決定個體的 人格發展境界。需求層次理論將人的需求劃分為五個層次,由低到高,並分別提出激勵措施,其

19 「需求層次理論」(Need-Hierarchy Theory)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於 1943 年發表的《人類動機理論》(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一書中所提出。他將人的需求歸納分為五個層次,彼此互不隸屬,必須完成基本需求才會追求更 高層次的需求,是解釋人格與動機的重要理論。馬斯洛認為動機是由多種不同層次與性質的需求 所組成的,而各種需求間有高低層次與順序之分,每個層次的需求與滿足的程度,將決定個體的 人格發展境界。需求層次理論將人的需求劃分為五個層次,由低到高,並分別提出激勵措施,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