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結構式問卷為研究工具,為配合研究目的需要,參考國內 外相關研究,問卷設計過程包括擬定問卷初稿、內容效度考驗、預試及 完成正式問卷。

一、擬定問卷初稿

依據研究目的、研究架構、相關文獻,並與指導教授討論後,研究 設計包括以下內容問卷以收集研究資料。

(一) 背景因素問卷

此部分包括研究對象之性別、年級、學院、住宿情況、打工狀況、

社團參與、疾病史及自覺健康狀況。

(二) 生活壓力量表

參考呂岳霖(2004)、武文月(2004)、陳秀貞(2007)、張顥霓(2010)、

林綺芬(2011)之等分別設計的量表為藍本,編製「生活壓力量表」來評 估。將生活壓力分為:課業壓力、家庭壓力、人際壓力、生涯規劃、情 感壓力、經濟壓力六大類,本分量表採用 Likert 五點量表,由研究對象 根據自己對量表各題敘述來勾選答案並予以計分,選項分別為「從未影 響」、「很少影響」、「有些影響」、「經常影響」、「總是影響」,計分依序為 1-5 分。分數越高,表生活壓力越大。

(三) 睡眠衛生量表

主要以 Mastin等 ( 2006 )之睡眠衛生量表 (Sleep Hygiene Index) 為藍本,並參考相關文獻(武文月,2004;陳秀貞,2007;李雅玲,2009,

許喬雅,2010;林綺芬,2011),將睡眠衛生區分為:睡眠習慣、飲食 習慣、運動習慣、睡眠環境及網路使用習慣,以Likert 五點量表計分,

選項分別為「沒有」、「一週1次」、「一週2-3次」、「一週4-5次」、「一週6-7 次」,計分依序為1-5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衛生越差。反之,分數越 低,睡眠衛生越好。

(四) 睡眠品質量表

以 Buysse 等人(1989)所發展的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為依據,並參考(武文月,2004;陳秀貞,

2007;李雅玲,2009,許喬雅,2010;林綺芬,2011)等分別設計之量 表為藍本編製,其內容包括:主觀睡眠品質感受、睡眠困擾、睡眠時數、

睡眠潛伏期、睡眠效率、安眠藥使用及日間功能障礙等七大項。每大項 得分介於 0 至 3 分,七大項得分加總介於 0 至 21 分之間,得分越高,睡 眠品質越差。睡眠品質總分>5 分,表示研究對象有兩大項屬於睡眠困難 或超過三大項正處於中度的睡眠困難,所以是為睡眠品質不佳;睡眠品

質總分≦5 分,表示睡眠品質不良。

二、效度考驗

本研究問卷初稿擬定後,為提高問卷內容適用性、完整性及正確性,

於2012年3月邀請對研究主題有豐富學養及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7位(詳見 附錄一)進行內容效度考驗。參酌專家學者審查意見及建議後修訂問卷,

完成預試問卷。

三、預試

為了解問卷題目之適切性及受試者填答反應及所需時間,於2012年3 月下旬,取一、二、三、四年級非樣本的學生各10位,做為預測問卷之 發放對象。共回收40份有效問卷。預試過程模擬正式施測情形,先說明 研究目的及填答所需注意事項,填答完畢後收集受試者對問卷的瞭解程 度及建議,並進行預試問卷回收,內部一致性信度考驗(Cronbach’s α),含「生活壓力量表」、「睡眠衛生量表」、「睡眠品質量表」(表3-3-1),

其α值介於0.604-0.902 之間。將統計結果及受試者意見與指導教授討 論後,修改問卷,形成正式問卷。

四、正式問卷

將預試結果及受試者所提寶貴意見與指導教授討論後,修改或刪除 不適當的題目,完成正式問卷,問卷量表α值介於0.739-0.897 之間(表 3-3-1)。

表 3-3-1 測量工具各項分量表之信度考驗

分量表名稱 題數 預試問卷 正式問卷 (N=40) (N=497)

生活壓力 27 0.902 0.897 睡眠衛生 22 0.604 0.739 睡眠品質 14 0.805 0.783

第四節 研究步驟

本研究以調查研究法進行探討,研究過程主要包括準備、問卷施測 及回收。

一、準備階段:

收集與整理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確定研究主題、研究問題與架構、

及問卷編制並進行專家效度考驗、預試和完成正式問卷工作。

二、問卷施測及回收:

(一)預試過程

為了解問卷的適切性,取一、二、三、四年級非樣本的學生(40 人)進行預試問卷施測,取得有效問卷40份。預試問卷回收後,進行項目 分析與信度考驗並修改內容完成正式問卷。

(二)正式問卷施測

施測時間於2012年4月開始,為期二個星期實施,施測過程中,由研 究者事先說明研究目的、注意事項,並強調此問卷採匿名方式僅供學術 研究用,請學生放心作答,以取得研究對象之信任。問卷填答完成後,

當場收回問卷,作答時間約10-15分鐘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問卷回收後,將有效問卷編碼並將資料輸入,以SPSS for Window 17.0版統計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處理。分析方法如下:

一、描述性統計

(一)以次數分配、百分率來呈現類別變項分佈情形。

(二) 以平均數、標準差、最大值、最小值來呈現等距資料分佈情形。

二、推論性統計

(一) 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 –way ANOVA)及事後比較(Post Hoc) 來了解研究對象的性別、年級、學院、打工狀況、社團參與、住宿 情況及疾病史等變項,在不同水準時,其睡眠品質是否有顯著差異。

當達顯著差異時,再進行事後比較,若組間變異數同質時,進行薛 費氏事後檢定(Scheffe’s method);組間變異數不同質時,則進行 Dunnettes T3檢定。

(二) 以皮爾森積差相關(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考驗自覺健 康狀況、生活壓力、睡眠衛生與睡眠品質之相關性。

(三) 以複迴歸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考驗各預測變項對睡眠品質之預 測力。

表 3-5-1 研究統計方法摘要

第四章 研究結果

本章為研究資料統計分析後的結果呈現,分為四節陳述:第一節為 研究對象背景因素、生活壓力、睡眠衛生之現況與分析;第二節為研究 對象睡眠品質之現況與分析;第三節為研究對象背景因素、生活壓力、

睡眠衛生與睡眠品質之關係與分析;第四節為研究對象背景因素、生活 壓力、睡眠衛生對睡眠品質預測情形與分析。

第一節 研究對象背景因素、生活壓力、睡眠衛生之現況與 分析

本研究對象扣掉拒答、漏答的,實際回收的有效問卷為497份(見 表4-1-1)。將有效問卷依性別、學院別、年級與母群體做適合度檢定發 現:性別(χ(1)=0,p>.05)、學院別(χ(6)=4.9,p>.05)與母群體 未達顯著差異,但年級別(χ(3)=6.22,p<.05)與母群體達顯著差異,

因在施測時,四年級學生人數較無法掌握且拒、漏答人數較多,導致有 效問卷在適合度檢定時較其它年級人數少,所以與母群體有些微差異。

一、背景因素

研究對象的背景因素包括性別、年級、學院、打工狀況、社團參與、

住宿情況、疾病史及自覺健康狀況等共八項,分述如下(見表 4-1-1): (一) 性別

研究對象男性 66.8% (332 人)佔多數,女性 33.2%(165 人)。

(二)年級

研究對象四個年級中一年級佔 28.8%(143 人)、二年級佔 24.3%

(121 人)、三年級佔 27%(134 人)、四年級佔 19.9%(99 人)。

(三) 學院

研究對象以就讀學系所屬的學院,共分為七個學院,其中理學院 13.5%(67 人),工學院 24.9%(124 人),電資學院 16.9%(84 人),原科 學院 12.3%(61 人),生科學院 5%(25 人),人社學院 16.3%(81 人),

科管學院 11.1%(55 人)。

(四) 打工狀況

研究對象沒有打工佔 74.6%(371 人),有打工者佔 25.4%(126 人),

打工者每週打工的平均時數為 6.64 小時。

(五) 社團參與情形

研究對象沒有參與社團者為多數 55.7% (277 人),參與社團者 44.3%

(220 人),其中參與社團學生每週花在社團的平均時數為 6.77 小時。

(六) 住宿情況

研究對象之住宿地點以住在學校宿舍最多 54.5%(271 人),其次為 校外租屋 38.6%(192 人),自己家裡 5.2%(26 人)及住親友家裡 1.6%

(8 人)人數較少。

(七) 疾病史

研究對象無疾病史佔 85.7%(426 人),有疾病史佔 14.3%(71 人)。

(八)自覺健康狀況

共有三題,計分方式 1 至 5 分,分數範圍 3 至 15 分,最小值為 3,

最大值為 15,分數愈高表示自評健康狀況愈差。

「自覺健康狀況跟上學期比較」認為自己目前健康狀況「普通」的 佔 56.3%(280 人)最多,其次為認為「好」的 20.1%(100 人),認為「不 好」的 18.7%(93 人),最少的是「非常好」「非常不好」各佔 2.4%(12

人); 「跟同年齡的人比較」認為自己健康狀況「普通」的佔 54.5% (271 人)最多,其次是認為「好」的 23.1%(115 人),最少的是「非常不好」

佔 2%(10 人);整體而言「自認自己目前的健康狀況」認為「普通」的 最多佔 57.9% (288 人),其次為「好」的 20.5%(102 人),自認「非常 不好」佔 1.4%(7 人)最少。

故根據上述資料顯示,研究對象在「自覺健康狀況跟上學期比較」,

「跟同年齡的人比較」認為自己健康狀況及整體而言「自認自己目前的 健康狀況」都認為自己的健康狀況「普通」的比例最高。

表 4-1-1 研究對象背景因素之分佈

變項名稱 類別 人數(n) 百分率(%)

性別 男 332 66.8

女 165 33.2

年級 一年級 143 28.8

二年級 121 24.3 三年級 134 27.0 四年級 99 19.9

學院 理學院 67 13.5

工學院 124 24.9 電資學院 84 16.9 原科學院 61 12.3 生科學院 25 5.0 人社學院 81 16.3 科管學院 55 11.1

住宿情況 學校宿舍 271 54.5

校外租屋 192 38.6 自己家裡 26 5.2 親友家裡 8 1.6

打工狀況 無 371 74.6

有 126 25.4

社團參與情形 無 277 55.7

有 220 44.3

疾病史 無 426 85.7

有 71 14.3

表 4-1-1 研究對象背景因素之分佈

自覺健康狀況 類別 人數 百分比 平均數 標準差 與上學期的自己比較 非常好 12 2.4 2.99 0.76 好 100 20.1

普通 280 56.3 不好 93 18.7 非常不好 12 2.4

跟同年齡的人比較 非常好 13 2.6 2.93 0.77 好 115 23.1

普通 271 54.5 不好 88 17.7 非常不好 10 2.0

自覺目前身體健康狀況 非常好 11 2.2 2.96 0.73 好 102 20.5

普通 288 57.9 不好 89 17.9 非常不好 7 1.4

自覺健康狀況總分 最小值:3 最大值:15 8.88 2.09

二、生活壓力

生活壓力評量包括課業壓力、家庭壓力、人際壓力、生涯規畫、情 感壓力及經濟壓力六個構面。共有 27 題,計分方式由「從未影響」、「很 少影響」、「有些影響」、「經常影響」、「總是影響」,得分為 1-5 分,總分 介於 27-135 分。分數越高,表生活壓力越大。

由表 4-1-2 可知,壓力總分平均值為 59.78,標準差為 14.05。平

表 4-1-2 研究對象生活壓力得分之分佈(續)

生涯規畫 2.76 4.48

次」最少佔 3%(15 人)。每次午睡的時間以「沒有」最多 44.2%(200 人),

其次為 31-60 分鐘 27.2%(135 人),午睡超過 1 小時佔 10.4%(52 人)。

會在固定的時間上床睡覺,以「沒有」最多佔 38.2%(190 人),其次為

「一週 2-3 次」31%(154 人),「一週 6-7 次」最少佔 4.8%(24 人)。

會在固定的時間起床,以「一週 2-3 次」最多佔 35.4%(176 人),其次 為「沒有」34%(169 人),「一週 6-7 次」最少佔 4.2%(21 人)。平均每 晚睡眠總時間是大致相同的次數,以「一週 2-3 次」最多 38.8%(193 人),

「一週 4-5 次」居次 25.6%(127 人),「一週 6-7 次」最少佔 4.4%(22 人)。

故由上述資料顯示,研究對象以「沒有」午睡、會在固定的時間上 床睡覺的比例較多,「一週 2-3 次」會在固定的時間起床、平均每晚睡眠 總時間是大致相同的比例較高。

表 4-1-3 研究對象睡眠習慣之分佈

項目 個案數 百分比 平均數 標準差 午睡 3.85 1.15 沒有 222 44.7

一週 1 次 59 11.9 一週 2-3 次 165 33.2 一週 4-5 次 36 7.2 一週 6-7 次 15 3.0

每次午睡的時間 2.10 1.09 沒有 200 40.2

30 分鐘以內 110 22.1 31-60 分鐘 135 27.2 61-90 分鐘 40 8.0 91 分鐘以上 12 2.4

會在固定的時間上床睡覺 3.56 1.29 沒有 190 38.2

一週 1 次 37 7.4 一週 2-3 次 154 31.0 一週 4-5 次 92 18.5 一週 6-7 次 24 4.8

表 4-1-3 研究對象睡眠習慣之分佈(續)

項目 個案數 百分比 平均數 標準差 會在固定的時間起床 3.45 3.20 沒有 169 34.0

一週 1 次 29 5.8 一週 2-3 次 176 35.4

一週 1 次 29 5.8 一週 2-3 次 176 35.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