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章共分六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重要性;第二節為研究目的;

第三節為研究問題;第四節為研究假設;第五節為重要名詞操作型定義;

第六節為研究限制。以下分別敘述之。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睡眠是基本的生理需求,是維持身心健康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人 的一生中,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好的睡眠品 質可說是不容忽視。最近睡眠不足已成為美國公衛的一項挑戰,根據報 導有 10%的民眾有慢性失眠經驗及 25%的人覺得經常睡眠不足,而睡眠 不足易導致意外事故,且常伴隨著慢性疾病的發生,睡眠不足已列入健 康行為高風險。(Vail-Smith, Karen, Felts, W. Michael, Becker, Craig,2009)。

隨著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睡眠問題已成為當前困擾人們生活品 質的突出性問題,根據研究資料顯示,全台灣有超過 25%民眾有失眠的 困擾(Kao, Huang, Wang, & Tsai, 2008)。2006 年 8 月,行政院主計處「健 康生活調查」的研究資料指出,目前國人之失眠問題相當嚴重。其中,

15 歲以上之族群遭受失眠困擾者高達 24.4%,相較 2002 年之調查結 果,失眠問題增加了 4.6%。

睡眠問題是青少年常見的問題,在歐美國家,約有 11%到 30%青少 年曾經經驗過不同類型的睡眠問題。睡眠問題的種類從難以入睡、夜間 醒覺到較嚴重的睡眠疾患。在臨床實務中,高達 40%的青少年有睡眠問 題的抱怨,此外 Liu 等人所做的中國與美國流行病學研究也顯示,兩個 國家的青少年睡眠問題也有相當高的盛行率,約為 10%到 37%。青少年

睡眠問題造成的後果相當嚴重,從白天嗜睡、心血管問題、學習問題、

發展遲滯、情緒行為問題、注意力缺損、及其他日間功能的缺損(王志寰、

楊建銘、黃玉書,2010)。

大學生由青春期進入成年早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階段,其健康狀 況令人關注。根據國家健康機構指出,大學生普遍面臨睡眠品質不佳及 白天想睡問題,其中美國大學生就高達 60%的人表示睡不好且晚睡現象 越來越盛行,而韓國及台灣大學生超過 60%的人有睡眠不足及睡眠障礙 情形(Tsui & Wing, 2009) 。大學的新鮮人多數首次離家,學習獨立、脫 離父母管教,開始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不論是多采多姿的社團活動、考 試前夕趕報告時通宵達旦的熬夜苦讀、徹夜上網聊天、玩遊戲、狂歡等 都可能造成經常的晚睡或熬夜,長期下來甚至形成了一種生活習慣和睡 眠慣性(Brown, 2002; Brown, Soper,&Buboltz, 2001;李宇宙,2000)。

睡眠時間不斷延後與縮減的結果,其後果可能產生睡眠剝奪(sleep deprivation)、睡眠相位延遲徵候(delay sleep phase syndrome, DSPS)、

日間嗜睡(daytime sleepiness)等睡眠障礙(Brown, Soper, & Buboltz, 2001;蘇東平,2000)。而青少年的「睡眠相位延遲徵候,DSPS」容易 導致上課遲到、白天嗜睡、上課注意力無法集中、成績低落、學校適應 困擾等問題(Thorpy, Korman, &Spielman, 1988)。

Henrik etc(2007)指出,亞洲大學生普遍有睡眠問題且睡眠生活型態有 變糟情況,許多大學生傾向晚上社交、打工、上網、打電動、下午小睡,

導致生理週期被倒亂,不好的睡眠品質會影響學生的健康、課業表現、

學習過程甚而導致事故或實驗意外。研究者因從事學校護理工作,在和 學生閒聊中發現大學生經常有上課精神不振、遲到、缺課甚而昏倒的情 形,進而發現學生睡眠不足或抱怨晚上睡不著的情況日益嚴重。在熬夜 疲憊下,睡眠問題有些後果是立即的,有些後果則是慢性的,也就是如

果沒有治療或改善,經年累月可能會對身心健康造成某些影響,然而近 幾年發現確有相當比例的學生,輕忽睡眠品質,不重視睡眠衛生,任由 睡眠問題存在甚至加重,經年累月對身心健康造成某些影響,青少年的 健康是國家最大的資產,不只影響個人未來成人階段的健康狀態,更足 以影響國家未來競爭力(行政院衛生署、國家衛生研究院,2009)。目前國 外對於青少年的睡眠研究文獻相當豐富,但國內大多針對成人或老人,

有鑑於此,本研究以大學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影響大學生睡眠品質的 相關因素,以作為日後學校舉辦相關衛教活動的參考。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一、瞭解研究對象的背景因素、生活壓力、睡眠衛生及睡眠品質的現況。

二、探討研究對象的背景因素、生活壓力、睡眠衛生與睡眠品質之關係。

三、探討研究對象背景因素、生活壓力、睡眠衛生等相關因素對睡眠品 質的預測力。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擬探討下列問題:

一、研究對象的背景因素、生活壓力、睡眠衛生與睡眠品質的現況為何?

二、研究對象的睡眠品質是否會因背景因素各變項之不同水準而有差 異?

三、研究對象的生活壓力與睡眠品質間是否有相關?

四、研究對象的睡眠衛生與睡眠品質間是否有相關?

五、研究對象的背景因素、生活壓力、睡眠衛生是否能有效預測其睡眠 品質?

第四節 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目的與問題,提出研究假設如下:

一、研究對象的睡眠品質會因背景因素的不同水準而有顯著的差異。

1、研究對象的睡眠品質會因性別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

2、研究對象的睡眠品質會因年級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

3、研究對象的睡眠品質會因學院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

4、研究對象的睡眠品質會因住宿情況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

5、研究對象的睡眠品質會因打工狀況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

6、研究對象的睡眠品質會因社團參與情況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

7、研究對象的睡眠品質會因疾病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

8、研究對象的睡眠品質會因自覺健康狀況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

二、研究對象的生活壓力與睡眠品質有顯著的相關。

三、研究對象的睡眠衛生與睡眠品質有顯著的相關。

四、研究對象的背景因素、生活壓力以及睡眠衛生能有效預測其睡眠品 質。

第五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與本研究有關之名詞,其操作型定義如下:

一、大學生

指一百學年度第二學期就讀於北部某國立大學全體在學大學生。

二、背景因素

指個人基本資料。包括:性別、年級、學院、住宿情況、打工狀況、

社團參與情況、疾病史及自覺健康狀況。

1、性別:指男生或女生。

2、年級:指一、二、三、四年級。

3、學院:指研究對象就讀科系所屬的學院分類,共分為理、工、電資、原 科、生科、人社、科管七個學院。

4、住宿情況:指研究對象的住宿地點是住在學校宿舍、校外租屋、自己家 裡、還是住在親友家。

5、打工狀況: 指研究對象有無打工,平均每週打工幾小時。

6、社團參與情況:指研究對象有無參與社團活動,如果有參加每週參與社 團活動幾小時。

7、疾病史: 指研究對象是否曾被醫師診斷出疾病。

8、自覺健康狀況:自覺健康狀況包括研究對象「與上學期自己比較的健康 狀況」、「與同年齡比較健康狀況」及「認為自己目前的健康狀況」

等三個部分。

三、生活壓力量表

參考呂岳霖(2004)、武文月(2004)、陳秀貞(2007)等分別設計的量 表為藍本,編製「生活壓力量表」來評估。將生活壓力分為:課業壓力、

家庭壓力、人際壓力、生涯規劃、情感壓力、經濟壓力六大類,分數越 高,表生活壓力越大。

四、睡眠衛生量表

主要以 Mastin等 ( 2006 )之睡眠衛生量表 (Sleep Hygiene Index) 為藍本,並參考相關文獻武文月(2004)、陳秀貞(2007)、李雅玲(2009)、

許喬雅(2010)、林綺芬(2011),將睡眠衛生區分為:睡眠習慣、飲食習

慣、運動習慣、睡眠環境及網路使用習慣,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衛生越 差。

五、睡眠品質量表

是指研究對象主觀評價其睡眠的滿足感,及研究對象自覺睡眠需求被 滿足的程度。以 Buysse 等人(1989)所發展的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為藍本,並參考相關文獻武 文月(2004)、陳秀貞(2007)、邱史珊(2008),包括個人主觀睡眠品質、

睡眠困擾、睡眠時數、睡眠潛伏期、睡眠效率、安眠藥物使用及日間功 能障礙等項目,得分越高,表示睡眠品質越差。

第六節 研究限制

一、 因經費及人力的考量,只選定北部某國立大學作取樣,研究結果僅 能推論到母群體,無法代表台灣所有大學生的現況。

二、本研究採問卷施測,屬事後回憶,可能因回憶偏差而產生誤差。

三、本研究受研究對象人數及場所限制,採用主觀之問卷調查,無法輔 以睡眠生理檢查儀器,可能降低所測的相關變項的效度。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