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知識管理流程架構之活動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35-43)

第三章 知識管理流程架構探討

3.3 知識管理流程架構之活動

storing knowledge)然後才是創造新知識(creating new knowledge)。Liebowitz

【40】在他的知識 管理流程 架構中的第一個步驟就是轉換資訊為 知識 (transform information into knowledge)。

本研究依照學者所提出的架構,針對架構中的特性說明現有的知識管理 流程架構中的不同以及變化。在先前的章節中可以發現知識管理流程架構的 組織以及結構的變化。

(5) 依附於人的流通。

Helleloid 及 Simonin【32】探討知識取得的方式有五種:

(1) 內部發展:進行基礎技術的研究,發展的技術可能是產品或行銷技 術。優點是不易模仿,缺點是因為在內部自行發展,因此對環境變化 的反應過慢。

(2) 協助內部發展:組織會適時的利用外部資源協助內部發展,通常會藉 由顧問或課程學習中取得。

(3) 市場採購:此種方式是與特定資訊、技術的購買相關,通常藉由專利 權、僱用專才等方式進行,該排他權及獨特資產的取得可以阻絕競爭。

(4) 組織間合作:當組織擁有專門知識或是互補型知識時,彼此就會互相 學習,通常會藉由合資、聯盟或契約協議來進行。藉由合作透過資訊、

知識與資源的雙向流動使彼此都能獲益。

(5) 合併:當知識不是廣泛可得而且在某組織看不見的部分時,就會採用 合併方式取得。像是取得具有重要新技術的研發團隊。

Ashford 及 Cummings【18】提出知識取得的技術有兩種:

(1) 詢問(inquiring):透過詢問的方式直接獲得資訊,而知識的尋求者雖 然可以取得精確的第一手資料,但同時有可能會顯示出自己知識不足 或能力欠缺的風險。

(2) 偵查(monitoring):偵查是間接取得資訊的活動,其取得資訊的方式 包括觀察其他角色之行為與行動和透過第三者來詢問資訊。這樣的方 法雖然可以避免公開尋求資訊的尷尬,但較難控制其方法所獲得的資 訊或知識的品質。

Liebowitz【40】將知識的取得分為來源與機制兩方面:

(1) 來源:為顧問、出售者、服務對象、大學、國家實驗室、其他競爭同 業與其他非競爭組織。

(2) 機制:觀察、教育性購買、授權、研發合約、授權、共同研發、合資、

合併。

三、知識的整理與儲存

當組織取得所需的知識後,應該如何整理成容易懂的形式或符號,

以便提供給需要的人使用。Davenport 及 Prusak【20】認為,整理知識 最主要的困難在如何避免知識的流失。知識整理需要有架構,進行知識 整理時,應該先思考幾項原則:

(1) 整理者必須先決定知識整理的目的為何,若是組織的策略目標為接近 服務對象,那麼就可以選擇與服務對象相關的知識進行整理。

(2) 整理者必須在眾多不同形式的知識當中,選擇適合的知識以達成目 標。

(3) 整理者必須評估知識是否有用,或者適合整理。

(4) 整理者必須找出適當的媒介,進行知識的整理以及傳播。

知識的種類繁多,知識要能夠加以整理與儲存要視知識是否能言 傳、是否能教授、是否能語言表達、使用時是否能觀察、最後再做文件 歸檔。許許多多分類法已經提供不同的整理方式,尤其是不能言傳,無 法教授的知識。如運用專家系統、或人工智慧系統等科技工具,把員工 專業知識的菁華記錄下來。或者利用提供的獎勵制度,將擁有重要知識 的員工留下。

Davenport 及 Prusak【20】提出知識分佈圖的觀念,以促進知識的 儲存與整理,並且提供需要知識者能夠知道到何處尋找知識。儘管大多 的知識分佈圖,都是透過資料庫系統建立,如果只擁有科技,並不能保 證知識分佈圖能夠有效利用。因為分佈圖的準確性和容易取用,才是成 功的知識分佈圖,科技只是輔助工具。

Anand, Manz 及 Glick【14】由組織記憶的觀點看知識管理的過程,

提出群體交換性記憶的概念,包含個人資訊與群體的路徑資訊兩種:

(1) 個人資訊:也就是個人成員所知道的部份,以及群體成員都知道,且 有管道能夠取得與再利用的部份,例如:文書檔案。

(2) 群體的路徑資訊:指團體的成員,擁有知道誰有什麼樣的資訊與如何 取得資訊,通常在這種資訊會包含標籤資訊,也就是將某類型的知識 與某人連結,這種資訊讓原本不易表達及傳遞的知識,能在成員中產 生交流的機會。

這樣的資訊之所以被稱為交換性記憶,是因為資訊的形成是透過團 體成員間的對話與溝通、儲存或再利用。由整個組織來看交換性記憶就

形成組織記憶的模式。並且組織分成三個層次:整個組織、小團體、及 個人。而整個組織所擁有的資訊為系統性記憶,小團體所擁有的資訊為 群體性記憶,藉由不停互動的結果,使得三種記憶的資訊,能彼此溝通 與交換。而強化組織記憶及管理知識有下列四項:

(1) 將知識與資訊放到組織記憶中:由於環境變化越迅速的壓力,使得組 織面對市場及更多競爭者,加上節省成本的經濟考量,需採取精實組 織。只要保留同業所沒有,且容易被取得的資訊。利用收集與管理資 訊的組織,所整理的資訊,或透過組織中的成員與其他組織的關係取 得資訊。

(2) 確定在組織中的資訊與知識可以被內部的團體所提取:對組織的新進 者,介紹組織外部的資訊提供者,並且鼓勵他們保持原有的知識連 結。另外對於組織內年資較長的員工,需要讓他們瞭解新的資訊,或 是能夠透過跨功能的小組與工作輪調等方式,都是可以幫助組織成員 充分利用資源。

(3) 設計組織的流程幫助決策、知識與資訊結合:由於環境變化已經越來 越迅速及高度不確定性,需要溝通來幫助決策。新的整合性的溝通科 技就是一項工具,像視訊會議可以幫助許多複雜的溝通。但是組織需 要增加成員間面對面互動的機會。我們知道內隱知識較難以被分享,

因此藉由參與決策的過程,可以鼓勵成員溝通。

(4) 瓦解與創造組織記憶:必須考量知識或資訊可能過時,或是與外部資 訊取得的連結網路逐漸不適合,此時組織的知識系統需要調整,重新 創造符合環境的連結。

四、知識的移轉與擴散

Harem, Von Krogh 及 Roos【30】將知識移轉的知識觀念分為四類:

(1) 瞭解缺乏的知識:瞭解與認知到組織本身缺乏知識的知識。

(2) 知道他人知識的知識:知道他人的知識,以便尋求正確的人協助的知 識。

(3) 行為表現的知識:瞭解行為如何表現的知識。

(4) 工作導向的知識:關心如何解決工作上問題的知識。

Grant【28】將共同知識的形式分為五個層次:

(1) 語言:共同語言的存在,對於需要依賴語言溝通的整合機制來說非常 重要,這類溝通有規則、常規,以及透過團隊的問題解決及其決策。

(2) 符號溝通的其他形式:可以將「語言」擴充至所有符號溝通的形式,

例如數字、電腦程式等。

(3) 專門知識的共通性:不同的專門知識間,需要有共通的知識基礎,要 是存在的都是不同的知識基礎,將無法產生知識擴散。

(4) 共享的意義:通常內隱轉換為外顯知識時,容易造成知識的損失,透 過彼此共享與了解,將能幫助內隱知識的溝通。

(5) 認識個別的知識領域:有效的知識擴散,需要成員了解個人的知識技 能,透過互相適應的方式,可以幫助外顯的溝通。

Gilbert 及 Gordey-Hayes【27】認為當組織認知到組織內缺乏某種 知識時,便產生「知識的落差」,因此需要將知識引進或移轉進來。提 出知識移轉五階段模式:

(1) 取得:在知識移轉前必須先取得知識。可以從過去的經驗取得、工作 中取得、向他人借得或從個人獲取新知識,也可以由不斷地蒐尋過程 中獲得。

(2) 溝通:溝通可以是書面或是利用語言的方式,且必須先有溝通的機 制,才能有效地移轉知識。

(3) 應用:獲取知識的目的是應用知識,並且進一步鼓勵組織學習。組織 的學習是應用知識,而不只是取得知識而已。

(4) 接受:組織發展知識時,大多在主管的層級間交流與探討,雖然組織 已接受此新知識,但卻未達到吸收的目的。多數已完成知識移轉的組 織,實際是停留在「接受」階段,而知識的移轉需要「同化」,才能 算是完全的吸收。

(5) 同化:這是知識移轉最重要的關鍵,也是知識應用的結果,可以將所 有結果轉變成組織的常規、改變組織的歷史,並且成為組織日常的工 作。「同化」的意義是「知識創造」的過程,包含累積學習的過程,

它隱含由認知、態度與行為所看出的個人、團體和組織改變,也是使 用取得知識的結果。

另外也發現時間是知識從個人移轉到組織的一個決定性因素,組織 的日常工作並不會因變化而隨意改變,新知識在被組織接受前必定要經 歷「邊做邊學」、「從歷史中學習」、「監視」、「控制」和「回饋」

的過程,然後才可能會發生「同化」。

五、知識的分享

Hendirks【33】指出,知識分享是一種溝通,知識不同於商品可以 自由地傳遞,學習知識時,必須有重建的行為。而知識分享的程序有兩 個步驟:

(1) 知識擁有者將知識「外化」:知識擁有者以演講、著作、行為或其他 方法溝通知識。例如演講、編製知識系統、建構檔案或知識資料庫。

知識外化未必是個人行為,也不一定是被分享者而作的行為,例如從 觀察別人執行任務的過程從中學習。多數情況下,知識擁有者將知識 以某方式外化就產生知識分享。

(2) 知識分享是知識需求者「內化」的行為:知識需求者必須以模仿、傾 聽或閱讀的方式來認知、理解這些知識。「知識接受者」可稱為「知 識重建者」。其內化的行為包括:邊做邊學、閱讀書籍、嘗試了解知 識庫裡的知識等。知識分享的障礙則包含有:時間、空間、社會距離、

語言文化、心智與觀念架構差異。

六、知識的創造

Liebowitz【40】認為知識創造的活動有下列四種:

(1) 共享解決問題:由於教育的興盛及國際化的推進,且問題的複雜度隨 之增加,使新的服務發展需要跨越地理與文化的隔閡,以共享的方式 來解決問題。

(2) 實施與整合新技術流程及工具:透過使用者參與專案或新系統的開發 及新科技與使用者工作環境的相互調適方式,促進跨越組織的知識流 通,整合與實施創新流程及工具。

(3) 實驗與原型:透過實驗與原型的組織學習方式,組織能夠循著既定的 方向改善其能耐,而主要的方式為:a.塑造鼓勵實驗的組織氣氛,正 視失敗所帶來的正面助益。b.實際進行許多實驗與原型。c.建立機制 以促進組織學習,進行組織學習藉由專案審查及流程檢核的方式。

(4) 從組織外部輸入與吸收技術知識:當公司內部缺少或是無法創造重要 的策略性資產時,組織就需要藉由外部來源獲取知識。組織可以培養 引進外來知識的機制,並評估知識的移轉性和實用性。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35-4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