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欲探討下列的研究假設:

(一)實施概念構圖寫作教學之實驗組學童,在寫作學習效果上顯著優於控 制組。

(二)實施概念構圖寫作教學之實驗組學童,在寫作評定量表「文句表達」

顯著優於控制組。

(三)實施概念構圖寫作教學之實驗組學童,在寫作評定量表「內容思考」

顯著優於控制組。

(四)實施概念構圖寫作教學之實驗組學童,在寫作評定量表「組織結構」

顯著優於控制組。

(五)實施概念構圖寫作教學之實驗組學童,在寫作評定量表「基本技巧」

顯著優於控制組。

(六)實施概念構圖寫作教學之實驗組學童,在實驗教學過後二週,在寫作 學習效果上仍保留顯著效果。

第四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涉及幾個重要名詞,分別界定如下:

一、概念構圖寫作教學

概念構圖寫作教學,即是利用概念圖幫助學生在學生寫作歷程中,扮演精 緻化計畫階段目的之寫作教學活動(馮瓊瑤,2004)。

本研究之概念構圖寫作教學是學生提取先備知識,輔助完成寫作大綱之要 角。其教學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為文體介紹;第二階段為概念構圖寫作入門,

介紹蜘蛛網圖與階層圖的方法與實作;第三階段概念構圖寫作進階,讓學生學 習將階層圖精緻化為一篇文章,其過程如下:

(一)教師公布寫作命題後,由學生腦力激盪,想出與命題相關的概念。

(二)協助學生釐清概念間之階層關係,找出主概念與次概念。

(三)運用蜘蛛網圖繪製學生腦力激盪之概念圖。

(四)學生選擇有意義之概念,畫成階層圖之寫作大綱。

(五)將完成之階層圖之概念精緻化形成描述句。

(六)教師個別指導討論學生之寫作大綱。

(七)學生依據其概念圖之寫作大綱寫出整篇作文。

(八)教師批改後,由學生訂正。

(九)公布優秀作品。

二、國小寫作困難學生

寫作困難學生在寫作的表現較一般同儕差,在寫作過程中常運用無效的寫 作策略,如只注意文字的對錯,寫作字數較少也常出現與題目南轅北轍的內 容;文字運用有較多的錯誤,亦缺乏自我監控的能力。

本研究國小寫作困難學生指從彰化市一所國民小學四年級 15 個班中,經 由各班教師推薦班上智能中等以上,檢視以往施測之國小系列學業性向測驗施 測等第中等以上者;口語及書寫表達能力正常,經教師觀察,有寫作困難且作 文成績在後兩名的學生。

三、寫作效果

寫作效果即「寫作表現」,寫作表現指的是學生寫作的能力,反應在寫作 成品上,大致分為文字修辭、內容思想、組織結構的表現情形(謝秀圓,2003)。

本研究之寫作學習效果即為學生寫作成品在寫作評定量表上之成績,包括 寫作表現的「總分」與「文句表達」、「內容思考」、「組織結構」及「基本技巧」

等分量表的得分。寫作評定量表各分項量表為 15 分,總分為 60 分,。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希望由概念構圖之理論與教學之探究,能對寫作困難學生之寫作教 學提供助益。本章將以「概念構圖的理論」、「概念構圖寫作教學相關之研究」、

「寫作困難學生及有效之寫作方法」及「寫作評量」四節來探討。

第一節 概念構圖的理論

本節將從概念構圖理念基礎闡述,包括「有意義的學習」、「知識表徵理 論」、「建構主義的知識建構論」、「訊息處理模式和後設認知」四個方向。

一、有意義的學習

有意義的學習,是產生於學生已具備充分的先備知識基礎上,再教其學習 新的知識。換言之,只有配合學生能力與經驗的教學,學生才會產生有意義的 學習(張春興,1996)。Novak 和 Gowin(1984)根據 D. P. Ausubel 的意義學習 論發展其概念構圖的理論基礎。重要理念說明如下:

(一)有意義的學習論之要義

D. P. Ausubel 提出「有意義的學習」(meaningful learning),認為配 合學生的能力與經驗,教他新知識,就會使學生產生意義化的學習,即在說明 學習者將新知識與舊有知識相連結的重要性(引自吳裕聖,2001;林宜利,

2002)。

D. P. Ausubel 將概念視為一個層次性結構,居結構上層者為要領概念

(super- ordinate concept),代表個人對事物的整體認識;而居於下層者為 附屬概念(subordinate concept),代表個人對事物特徵的細部記憶。學生學 習新知識的能力和經驗表示其認知架構,當學生學習新概念時,先用自己的要 領概念去核對新概念,並試著的將其納入自己認知結構中,進而同化為自己的

知識(張春興,1996)。在教學方面,教師若能將新學習的主要概念提出來,

與學生既有的舊概念(要領概念)結合,有助於學生的學習。此有利於學習的 教學步驟,稱之為前導組織(advance organizer);概念階層結構,是學習者 將其所學得的概念與原有的概念作組織、連結,對新教材的內容有意義的學習

(吳裕聖,2001;林佩欣,2002;張春興,1996)。

(二)有意義的學習在教育上的應用

D. P. Ausubel 的意義學習論運用在教育層面時,必須注意下列幾點:首 先,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先將教材詳細的規劃,使之成為有系統有組織的知 識,再對學生條理分明的講解。其次,在接受學習情境時,學生的角色是主動 的。最後,學生的內在認知架構是持續不斷改變的,藉由吸收知識內化成為個 人的認知架構(吳裕聖,2001;張春興,1996)。

應用意義學習論使教學歷程中的學習有意義,必須具備三種條件(余民 寧,1997):

1.學習的材料在本質上必須是有意義的;學習材料本身要具有提供學習者以有 意義的方式連結其知識架構的潛力。

2.學習者必須具備相關的知識或概念,此即所謂的「先備知識」(prior

knowledge);亦即,學習者必須事先具備足供連結新學習概念的既有架構。

3.學習者必須顯示出有意義學習的心向;即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願意 主動嘗試將新知識與既有概念架構作連結,以建立有意義的理解。

根據 D. P. Ausubel 的理論,教師的角色很重要,因此在教材講解應注意 兩個原則。第一項原則為漸進分化(progressive differentiation):從一般 概念的說明,逐漸進入詳細內容的講解;從概括到分化的教學中,教師的舉例 容易使學生瞭解新知識與先備知識的異同。第二項原則為統整調合

(integrative reconciliation):即是將分化後的知識再前後連接起來,成 為一個有組織且具有統整性與調合性的知識整體(張春興,1996)。

(三)有意義的學習與概念構圖教學

概念構圖的學習原則是由 D. P. Ausubel 的有意義學習論中應醞而生,

Novak 等人發展概念圖為研究工具時,主要參酌 D. P. Ausubel 認知結構與含 攝理論。其指出認知結構是階層化的概念組織,其含攝理論說明有意義的學習 是發生於學習內容進入認知結構中,與之發生交互作用並被納入其概念系統中

(林達森,2003)。

Novak 和 Gowin(1984)闡述 D. P. Ausubel 有意義的學習理論應用在概 念構圖教學其特點如下(引自林宜利,2002;馮瓊瑤,2004):

1. 在學習意義上面,其為一種內在思考組織活動,旨在幫助學習者有意義學 習。

2. 學習的起點必須建立的舊經驗上,即先備知識是學習的最大資源。

3. 學習材料應賦予意義化,學習者對新教材才有脈絡可循,成為有意義內容。

4. 在教學時,學習者的認知結構不斷的改變,概念越來越精密,抽象層次也 會提高;概念階層化及連結統合有助於統整教材的內容。

概念構圖的學習根據 D. P. Ausubel 的層次性結構,讓學習的材料有脈絡 可循,對學習的內容有意義的學習。學生的內在認知架構會藉由吸收知識而不 斷的改變,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教師為協助角色;但教師需提供脈絡分明、

組織結構強的教材,才能讓學生瞭解概念構圖。

二、知識表徵理論

人類大腦的學習到底如何運作,我們不易瞭解也無法直接看到知識結構的

內涵;因此只能根據知識呈現於外的形式,即表徵(representation)來間接 推知(徐綺穗,1995)。在研究知識架構時,有人將表徵視為一種「命題」

(proposition),有的則認為是「概念」(concept);不論為上述何者,我們 在探索知識架構時通常都是由知識表徵來得知。因此知識表徵為個體經過認知 活動後的產物,是由心理活動過程裡所產生的各種內在心象(Solso,1995)。

(一)知識表徵之網路模式

認知心理學家 Solso(1995)根據過去研究的文獻,歸納出五種有關人類 語意組織方式的知識表徵模式;分別為群集模式(clustering model)、集合 理論模式(set-theoretical model)、語意屬性比較模式(semantic

feature-comparison model)、網路模式(network model)與神經認知模式

(neurocognitive model)。余民寧(1997)認為其五種模式中的網路模式最 具有應用價值,亦隱含相當重大的教育涵義。此將針對網路模式說明之。

網路模式認為在人類的記憶系統中,知識結構是由許多代表基本概念的節 點(node),以及節點與節點間用某種符號聯結而成的一種語意網路(semantic network)關係表示。一個完整的網路模式便是由許多節點、節點與節點間的 聯結關係進而形成路徑,再與其他更高層次的概念節點相互連結,形成複雜的 的網路關係(余民寧,1997;黃玉佳,2003)。我們之所以能記憶每一個概念,

乃因為它以一個複雜的「關係網路」聯結在一起而被儲存記憶的緣故,並不是 各自單獨儲存許多各自獨立的單位節點(余民寧,1997)。以圖 2-1 為例,每 個節點即為一個概念;節點所指稱的方向箭頭,表示節點間的關係。

有皮膚 會走動 動物․ 會吃 會呼吸

有翅膀 有鰭 鳥․ 能飛 魚․ 會游泳 有羽毛 有鱗

鯊魚․ 會咬人 金絲雀․ 會唱歌 危險的 黃色的

圖 2-1 知識階層結構圖

資料來源: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之研究(頁 26),余民寧,1997,台北市:

商鼎文化。

從知識表徵模式中可知「概念」為知識的基本單位,但它卻不是知識的全

從知識表徵模式中可知「概念」為知識的基本單位,但它卻不是知識的全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