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假說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4-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3.2 研究假說

過去科技接受模式的相關理論中,知覺有用性與知覺易用性是科技接受模式中 重要的信念(Davis, 1989)。而後來 Venkatesh & Davis 於 1996 年的研究中,實證了 知覺有用性以及知覺易用性直接的影響了使用者的使用行為意向。近幾年的也有不 少研究以科技接受模式為基礎進行實證的探討,如翁崇雄與張淑楨在 2013 年的實證 研究中,證實使用者對網站的知覺易用性對知覺有用性有著正向的影響。韓宜庭等 人(2010)在實證研究的研究結果顯示,使用者對於使用 3G 手機做為行動上網之 工具,其知覺易用性對知覺有用性有正向的影響,且知覺有用性對使用意願同樣有 正向的影響。李春麟與方文昌(2013)的研究,針對資訊科技使用者本身的個人差 異特質、組織對資訊科技政策與支持因素、資訊科技的系統特性、使用者的任務性 與資訊科技環境因素,證實上述因素會影響使用者對該系統認知有用性與認知易用 性,並且進一步影響使用意願。Liao et al.(2009)於資訊科技產品生命週期使用行 為的探討時,證實知覺易用性會正向顯著的影響其知覺有用性。因此本研究設定知 覺有用性、知覺易用性、使用意願與使用行為之假說如下:

H1:免費 App 使用族群的「知覺易用性」對其「知覺有用性」呈現顯著正向影響。

H2:免費 App 使用族群的「知覺有用性」對其「使用意願」呈現顯著正向影響。

H3:免費 App 使用族群的「知覺易用性」對其「使用意願」呈現顯著正向影響。

H9:付費 App 使用族群的「知覺易用性」對其「知覺有用性」呈現顯著正向影響。

H10:付費 App 使用族群的「知覺有用性」對其「使用意願」呈現顯著正向影響。

H11:付費 App 使用族群的「知覺易用性」對其「使用意願」呈現顯著正向影響。

根據過去的文獻認為,若個人之行為態度的影響超過社會環境的壓力時,態度 常常是決定使用意願的主要因素,但是有時社會規範可能更容易影響使用意願

26

(Ajzen & Fishbein, 1980)。近幾年也有不少學者研究主觀規範對使用意願的影響,

像是蕭至惠等人(2012)針對網路行銷活動對線上旅遊產品的購買行為進行探討,

證實主觀規範對線上旅遊產品的購買行為意圖呈現正向顯著的影響;涂珮瓊等人於 2011 年的研究,是以主觀規範是否會影響癌症患者參與心理社會介入之行為意圖為 研究目的,從研究結果發現,主觀規範對癌症患者參與心理社會介入之行為意圖具 有顯著影響;黃芬芬等人(2011)於探討大學生的運動行為意向時,從研究結果證 實,規範信念與依存動機對其行為意向具有正向顯著之影響。因此本研究設定主觀 規範之假說如下:

H4:免費 App 使用族群的「規範信念」對其「使用意願」呈現顯著正向影響。

H5:免費 App 使用族群的「依存動機」對其「使用意願」呈現顯著正向影響。

H12:付費 App 使用族群的「規範信念」對其「使用意願」呈現顯著正向影響。

H13:付費 App 使用族群的「依存動機」對其「使用意願」呈現顯著正向影響。

Rogers(2003)與 Murray(2007)認為若創新方案的結果是顯而易見的,能夠 讓資訊的流通更加快速,並且促進其使用之意願。也就是說,當使用者容易觀察他 人的使用狀況時,能夠引起使用者的注意,並且提升使用者對該系統的使用意願。

故本研究設定可視性之假說如下:

H6:免費 App 使用族群的「可視性」對其「使用意願」呈現顯著正向影響。

H14:付費 App 使用族群的「可視性」對其「使用意願」呈現顯著正向影響。

Zaickowsky(1985)認為消費者對產品的重視度或是對產品所賦予的主觀意義。

林怡君(2008)認為當涉入的程度高的時候,使用者會願意投入較多的時間、心力 搜尋其相關之資訊,並且涉入程度確實會正向的影響個體從事該活動的行為意圖。

故本研究設定涉入程度之假說如下:

27

H7:免費 App 使用族群的「涉入程度」對其「使用意願」呈現顯著正向影響。

H15:付費 App 使用族群的「涉入程度」對其「使用意願」呈現顯著正向影響。

Close & Kukar-Kinney(2010)及 De Canniere et al.(2010)皆針對購買意圖與 行為進行研究探討,其結果指出購買意圖與購買行為之間有著直接相關性。故本研 究設定使用意願對使用行為之假說如下:

H8:免費 App 使用族群的「使用意願」對其「使用行為」呈現顯著正向影響。

H16:付費 App 使用族群的「使用意願」對其「使用行為」呈現顯著正向影響。

於過去的研究中,對於免費與付費沒有一個明確的變項,所以本研究以 Sweeney

& Soutar(2001)所提出之經濟價值之定義進行延伸,以探討 App 功能所需付出的 費用是否會影響使用者。故本研究欲瞭解免費 App 使用族群與付費 App 使用族群的 知覺有用性、知覺易用性、規範信念、依存動機、可視性、涉入程度、使用意願與 使用行為是否有所不同,而針對免費 App 使用族群與付費 App 使用族群的所有構面 進行獨立樣本 t 檢定,並提出以下假說:

H17:不同 App 使用族群在各構面呈現顯著差異。

H17a:不同 App 使用族群在知覺有用性呈現顯著差異。

H17b:不同 App 使用族群在知覺易用性呈現顯著差異。

H17c:不同 App 使用族群在規範信念呈現顯著差異。

H17d:不同 App 使用族群在依存動機呈現顯著差異。

H17e:不同 App 使用族群在可視性呈現顯著差異。

H17f:不同 App 使用族群在涉入程度呈現顯著差異。

H17g:不同 App 使用族群在使用意願呈現顯著差異。

H17h:不同 App 使用族群在使用行為呈現顯著差異。

28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4-3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