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章闡述本研究的研究動機、研究目的、待答問題,並界定出本研究的 重要名詞。本章分為三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待答 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從社會育才的觀點,今日的資優學生,將是未來社會的棟樑之材,甚 至為各階層、各行業或未來社會的領導者。從特殊教育的觀點,領導才能 也是一種重要的才賦,值得重視與發展(王振德,1997;Passow,1988)。

培育領導者是國家一項重要的課題,所以學校及社會有責任發展其領導才 能,提供經驗激發其領導的性向及技能,在多元化的現代社會中更需要各 種領導人才,我們不能等待領導人才自然成長,更不能任由具有領導潛能 者,因缺乏適當的教育而埋沒(王振德,1998)。但領導才能仍經常在學 校課程中被忽略(Karnes & Stephens,1999),許多地區未將領導才能教 育與傳統學業教育視為相等的地位,因而,學生在有限的機會下發展他們 的潛力(Bisland,2004)。為了發展領導才能,學校勢必提供領導才能訓練 相關課程,及溝通與解決問題等技巧的學習機會,不僅有助於資優生,也 助於他們的家庭、班級、學校和社區(Leshnower,2008; Manning,2005)。

由此可見領導才能的重要性。

當要成為一個合作的社會,發現新領導者已變得至關緊要,不僅要鑑

定具潛力的領導者,且給予他們機會來發展才能,更重要的是去教導他們 如何擔任領導的角色(Bisland,2004;Gutek,1995)。但當我們鑑定資優生 在一個或更多領域時,我們常關注他們在這個領域所知(例如:學業成就), 和他們學習這個領域的能力(例如:學業性向),而資優成人通常被認可在 領域中的領導角色,而不是他們在領域中學習速度(Sternberg,2005)。許 多資優生顯現高的能力和領導才能的潛力,而資優班是教導領導才能適合 的環境,原因有二:第一,教師準備教導下一代領導者對社會來說是很重 要的;第二,資優生需要挑戰創造力和批判性思考的學習經驗

(Glass,2004)。簡要地說,資優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發展與他人建立關 係的能力、學習社會價值和領導才能技能(Maker & Nielson,1996)。一 般對美術班學生的研究常關注於其藝術才能的表現,較少去探究其他領域 的情形,故研究者想瞭解美術班學生領導才能的情形為何?此為研究動機 之一。

現今許多女性擔任重要領導職務,皆有十分專業卓越的表現,然而針 對資優女生所做的研究,顯示女生在兒童及青少年時期,容易受到性別角 色社會化及性別角色刻板化的限制,同儕團體也有拒絕太聰明、表現太好 的傾向,這些因素也會降低女生對自我表現的期望(李如仙,1993)。另 外國小高年級學生正是處於青春期,在生理與心理特質極具變化的時期,

本研究將探討不同性別在領導才能的表現是否有差異。每一個人在出生 後,就開始與父母、同儕互動,隨著成長與人建立更密切的關係,學習並 形成了領導與被領導的角色(吳昆壽,1998)。李財福(2006)、馮惠雪(2004)

針對國小美術班學生對學習滿意度的研究,發現「人際關係與互動」是滿 意度較低的層面。另外資優班教師憂慮他們的學生缺乏同情心及熱心服務

的精神,認為每一位資優生都應有機會領導他人和接受他人的領導,增進 人際關係。領導才能訓練從小學、國中、大學甚至進入社會都是訓練的時 機,班級幹部、學生社團、學生自治會等,甚至班級內的分組,都是培養 領導才能的機會。擔任幹部與沒有擔任幹部的美術班學生在領導才能上的 表現是否會有不同?本研究也將列入探討項目之ㄧ。一個缺乏學業智力的 領導者將不能決定他的想法是否可行;一個缺乏實踐智力的領導者將不能 有效的實行想法(Sternberg,2005)。不同學業表現的美術班學生在領導 才能上的表現是否會有不同?本研究也將列入探討項目之ㄧ。因此,本研 究將透過領導才能性向測驗,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對領導才能之表現是否有 所差異?此為研究動機之二。

Renzulli (1977)所提出資優三環 (The three-ring conception of giftedness) 之資優定義,強調高度的創造力是資賦優異者具有的三大特 質能力之一。Clark (2001)主張創造力是資優的最高表現,Piirto(1999) 也強調創造力是個人才華得以展現的關鍵要素。人類是有創造力的,否則 個人的理念不會翻新,社會的制度也不會有變化,科學不會進步,科技不 會革新,新潮前衛的藝術也不會興起(曾志朗,2006),由此可見創造力 的重要性。

創新可視為一系列知識生產、知識利用以及知識擴散的歷程,而創造 力就是創新的火苗。因此創造力與創新能力之培育,不僅是提升國民素質 之關鍵,亦為發展知識經濟之前提,所以創造力教育也就成為未來教育工 作之推動重點。基於創造力的重要性,教育部於 2002 年擬訂有利於建立創 造力社會之教育政策,營造創造力教育之課程與學習環境,孕育創意蓬勃 之生態文化(教育部,2002),進而誕生「創造力教育白皮書」,以作為

我國創造力教育推動之藍圖。基於此,我們瞭解到國家對於創造力教育的 重視。培育未來人才,藝術不能缺席,創造力之鑰在藝術教育(洪研懿,

2002;張華芸,2002),創造包含了藝術的創作,美術創作需要創造力的幫 忙,激發靈感,運用各種思考方式和能力,可發明新的或組合舊有的經驗,

營造出不同的題材(陳奐宇,2005)。就美術班學生而言,創作更需加以發 揮其巧思與奇想,現今學生構思作品方向時,常需要教師給予指示,猶然 成為畫工,而失去開發學生藝術潛能之美意,加以目前各項美術相關競賽 上,除要求學生作畫能力外,亦講求其各項素材運用所發揮之創意及變化,

啟發學生創造力並使其應用於生活各項事物中實為當務之急。故想瞭解美 術班學生的創造力情形為何?此為研究動機之三。

依據特殊教育法第四條所稱資賦優異,係指在一般智能、學術性向、

藝術才能、創造能力、領導能力、其他特殊才能領域中有卓越潛能或傑出 表現者(教育部,2004)。可見領導才能是資優教育的重要一環,不可忽 視,其他類別的資優生也有可能在該領域有傑出的表現,而成為該領域的 領導菁英(吳昆壽,1998)。領導才能優異除了認知的成分之外,涉及較 多社會情意的因素,不同類別的資優之間,彼此仍有重疊之處,如一位科 學家可能同時具有藝術才能;一位藝術家可能具有領導才能。對藝術家及 科學家而言,創造力也是個人成就的重要條件。因此培養創造思考和領導 才能為資優教育的重要目標(王振德,1998)。一個缺乏創造力的領導者 將不能處理新的或困難的狀況,有研究顯示創意表現與領導才能達顯著相 關(莊雍和,2006;Sternberg,2005)。故研究者想瞭解美術班學生的領 導才能與創造力關係為何?此為研究動機之四。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