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節 研究動機

上述二項計畫之背景「社區總體營造」及「社區文化資產守護網絡 計 畫 」, 皆 於 後 現 代 思 維 催 化 下 , 從 文 化 全 球 化 至 文 化 「 在 地 化 」

(localization)的過程中,透過古蹟保存及古蹟再利用等方式,以視

覺感知建立社群身份的時空想像及身份認同,並凝聚各地方的互動及依 賴,強化該社群之認同感,於文化同質化的危機中,探究參與古蹟保存 及再利用之策略應用,如何透過地方資產守護?如何提高社區居民參 與?如何建立地方資產與人之連結關係?如何因應古蹟保存維護?如何 推動古蹟再利用?皆為本研究探討核心。

壹、「社區總體營造」成果發表的啟迪

研究者曾於民國 94 年 11 月,參與文建會主辦的「社區總體營造」

成果發表會,親身體會當時參與成果發表的機關學校或民間單位,於地 方鄉土的熱情經營與改造,例如:南投縣桃米社區,地震前七、八年,

其主要經濟作物麻竹筍,已呈現大幅沒落;九二一地震,讓原已困頓的 經濟問題雪上加霜。桃米社區在政府、企業、學界、在地專業團隊與居 民的合作下,一同進行產業、社區生活環境、生態環境的營造與重建工 作,為社區注入社造精神,尋求家園永續的可能。擁有「好山」、「好水」、

「好生態」的桃米,同時擁有一批積極而好學的居民。多為瀕臨失業的 農夫,正因為桃米社區的營造,也賦予他們新的職業-生態解說員。這 批社區的生力軍透過解說,驕傲地向外界介紹自己的家鄉,讓「知識經 濟」在這個小山村被具體實踐。而在地人才的培養,教育紮根的力量,

也讓社區改造的基石日益穩固。

由於此真實案例,給予研究者深深的震撼,亦是難忘的經驗。因此,

引發研究者好奇:從國族意識、鄉土運動、古蹟保存到傳統產業的振興 等,其歷經的興衰為何?如何藉由社區古蹟維護、環境保護,進而規劃 地方整體發展及地方產業特色,進而帶動地方人口及經濟活絡?

貳、草山行館火警,文化資產保存警訊響起

草山行館是台灣首座總統官邸,位於陽明山山區水源不足地區,於 民國 97 年 4 月 7 日發生火災,由於地形、濃霧等關係,燃燒約兩百坪左 右的面積,主建築全部慘遭祝融肆虐,使國家古蹟文化資產保存響起警 訊。

鑑此,各地方政府紛紛發起古蹟火災搶救演練,台北縣政府消防局 亦首次於板橋林本源園邸進行水災演習。此次演練以北縣文化局管理單 位自衛消防編組演練及消防局搶救古蹟文物、人員避難疏散、人命救助、

古蹟建物火災搶救為演練重點,希望藉由此次演練,加強古蹟文化管理 單位自衛消防編組能力,並喚起民眾及各界對古蹟文化保存與公共安全 重視。為了使台灣傳統古蹟文化能永續保存,及使我們下一代能夠有機 會認識台灣古蹟文化之美,文化局古蹟管理單位遂辦理自衛消防編組演 練,及用火、用電防範之自我防火安全診斷工作。

為此,引發研究者的好奇,古蹟的修復與法規為何?古蹟的定義及

修復過程如何?致力於地方民俗、文物的維護,鼓勵民眾參與社區文化 活動之「再利用」,其執行成效為何?理想與實務之落差為何?皆成為研 究者主要動機。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