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自 二 十 世 紀 晚 期 起 , 因 為 資 通 訊 科 技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之普及發達,因而帶動及提升新型態的經 濟活動、增加社會的便捷性並豐富人們的生活品質,但在另一方面,

新科技造就新環境,也同時成就新型態犯罪的機會,而對經濟、社會 活動之正常運作帶來威脅。其中,身分竊用2(Identity Theft),已然成 為資訊社會時代嚴重的新興犯罪之一。

作者從事企業安全風險管理多年,曾在航空運輸、電信和金融等 國、內外跨國大型企業負責過台灣和東北亞區域的企業安全管理(企 業資產安全防護、資訊安全、營業秘密及客戶資料保護政策、營運持 續計畫和危機緊急應變)、法令遵循及金融犯罪風險(反洗錢及打擊 資助恐怖主義、交易監察及報告、反貪腐、反詐騙和遵法內部調查等)

等之政策制定、推行和督導等工作。在工作經驗中,作者觀察和見證 到不少因個人資料被不當取得,進而利用該等資料冒名所進行之非法

2 俗稱「身分竊用」,其係由英文原文 identity theft 直譯而來。其實身分無從竊盜起,identity theft 意義中之 theft 實指身分資料或證明文件的被竊取,之後造成身分的被冒用(assumption)。本研究 為求接近其實際文意內涵,將 identity theft 均譯為「身分竊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行為,如不法份子利用人頭帳戶做詐騙和洗錢犯罪等現象。又,作者 觀察,在我國新、舊個人資料保護法中,對個人資料的蒐集、處理和 保管人(custodian)課與非常多的責任和相對沉重的罰則。但對使用不 法獲得之個人資料,進而進行犯罪行為的不法份子卻似乎無相對應的 規定和實效作為。以利用身分竊用手段進行的詐欺為例,似乎現行法 律較關注於詐欺行為人和詐欺犯罪行為最後端被害人,較少注意到被 冒名之人亦為犯罪被害人,而且係為第一被害人。而現行關於詐欺犯 罪之司法實務處理,又因為被定罪和處分與犯罪所得利益之間顯著不 對稱,尚難看出對詐欺犯罪行為產生嚇阻。作者遂直觀以為,在身分 竊用問題中,我國在政策、法律的制定和司法實務上似有偏頗與不 足。

作者以為,在各種個人資料的不法利用中,以利用身分竊用手段 從事不法行為,對身分竊用的各階段受害人的名譽、財務、信用和間 接引起的社會安定、經濟穩定所造成的影響最大和深廣,也因此是應 是個人資料保護的重點目標之一。而根據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 的統計資料也顯示,身分竊用問題已經對美國民眾生活造成嚴重威脅。

據該委員會的報告指出,要清楚界定資料外洩和身分竊用之間的關連 是相當困難的,因為身分竊用的受害者常常不知道他們的個人資料何 時被他人不法使用,而且身分竊用被害人往往無法得知自己已經被害。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因此,美國對身分竊用的法律策略重點,不再只針對個人隱私權和 資料的保護,規範個人資料的蒐集、處理和保管人的責任義務,轉而 加強對個人資料的不法利用的防制,特別是將身分竊用行為明確入罪 化。

美國在身分竊用之相關法律,自從 1970 年代以降,至少制定 20 件以上的相關法律。如在 1970 年制定《公平信用報告法》(Fair Credit Reporting Act)、1974 年所制定的《隱私權法》(Privacy Act of 1974)。

1998 年 則 制 定 通 過 《 身 分 竊 用 嚇 阻 法 》 (The Identity Theft and Assumption Deterrence Act of 1998),這是美國聯邦階層針對身分竊用

問題的第一個專法,明文規範身分竊用為刑事犯罪行為。《公平信用 報告法》把「身分竊用」定義為:「未經個人同意,使用或意圖使用 有效的信用卡;未經同意,使用或意圖使用有效的帳戶」(例如支票 帳戶);挪用他人的個人身分資料以申請銀行帳戶、貸款或從事其他 犯罪行為」。相較於之前只有因犯罪者使用身分竊用手法而被詐騙失 去財務的人才被認為是受害者,《身分竊用嚇阻法》最重要價值是真 正的確認了身分被竊用的人也是犯罪被害者。

作者以為,同為自由開放和高度科技化之社會,且美國於個人隱 私和個人資料保護相關領域也被視為立於尖端領導地位。其法律制度

3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 2006 Identity Theft Survey Report", Synovate, November 2007, at 4 available at http://www.ftc.gov/os/2007/11/SynovateFinalReportIDTheft2006.pdf, (Last visited on 2012/06/0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和社會機制環境雖與我多有不同,但其面對相同問題時的所受之影響 和相對處理方式,應可為我在處理同類問題時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