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究 大學生在工作情境後聆聽音樂的腦波改變情形,本章分別敘述研 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問題、名詞釋義及研究範圍與限制等。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翻開醫學史,在歐洲醫學萌芽地——希臘,於西元前四百年,音樂被視為一種足以

「訴說人心」的語言。古希臘人們必須修習音樂與體育,才能符合「身心靈平衡的優良 市民」的標準。他們認為,音樂會影響人的道德,甚至不同調式的音樂,會帶給人們情 緒及人格的影響(林珍如、夏荷立譯,1999)。當時的東方,孔子曰「興於詩,立於禮,

成於樂」,以音樂為人格修養的最高境界,由音樂感化人心,以達樂教之功效(歐秀慧,

2006)。現代美國醫學報告指出,聽古典音樂可使血液壓力激素濃度減少,換句話說,

古典音樂可代替藥物,使病患放鬆,緩和壓力,藉以達到類似麻醉的功效(林珍如、夏 荷立譯,1999)。綜合以上觀點,無論古今中外皆認為聆聽音樂會影響心理或生理。

雖說音樂被認為會影響心理或生理,但我們想要進一步瞭解的是,音樂對於心理層 面的人性、意念所產生的影響(歐秀慧,2006)。Reimer (2003)的 A 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 Advancing the Vision 提及,「音樂情緒感受」多次被強調主要是為了澄清人類 心智(mentality)的感受,以及在各個文化中「音樂情緒感受」的重要性。此外,Reimer 提到神經學研究學者 Antonio Damasio 對於「音樂情緒感受」的解釋:人類的感覺(feeling)

很可能是知覺自己本身的關鍵,也是人類認知中必要的成分。近年的腦神經科學研究興 起,讓我們可以透過腦波變化圖來解釋,音樂對人類的心理與生理上的影響。

現代繁忙的社會,人生不論是求學階段,還是工作階段,難免遇到各種挫折、逆境,

有些人可能會引發焦慮與壓力、進而不知所措、逃避、退化、或甚至有吸毒、自殺等行 為(賀豫、黃雅文,2008)。依據每年五月在行政院衛生署的自殺通報統計中,民國 99 年自殺死亡率首次退出國人十大死因(行政院衛生署,101 年 5 月 11 日),但是單看 15~24 歲的自殺率可發現,民國 91~100 年並沒有下降的趨勢,其中於民國 100 年全國 15~24 歲的自殺死亡人數,高達 168 人。最新衛生福利部統計處統計 101 年,除了連江縣自殺 死亡率未列入排名,其餘各縣市自殺死亡率的排名位於第八位至第十二位,自殺死亡率 排名越後面的縣市是生活步調比較緩慢的縣市,為嘉義縣市、屏東縣、臺東縣、花蓮縣,

由此可見,如何放鬆是現代人需要正視的課題。

2

根據 Erikson 心理社會發展的八階段理論,大學生剛好位於第五階段的統合與角色 混亂以及第六階段的親密與孤獨(張春興,2007)。研究者認為,此時是身心發展正面 臨轉變的階段,大一處於自我統整與角色混淆的階段的末期,假使自我統整出現問題,

又沒有人適時引導,進入第六階段時,無法做好自我統整的人較難與他人有親密感,更 容易有悲觀、焦慮的情況出現,當遇到課業、家庭、人際等不同的壓力出現時,則較難 自我克服。

林威志、邱安煒、徐建業、邱泓文(2005)的研究提及,音樂對個體的影響,可以 透過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和自主神經系統(autonomic nerve system , ANS ) 反 映出 來 。 大 腦為 中 樞 神經 系 統 中 的一 部 份 ,不 同 頻 率 的腦 電 波

(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可以反映出中樞神經的狀態。林威志等(2005)此篇研 究的對象為 18 位臺北醫學大學的學生,研究結果發現兩項要點:其一音樂對 γ 波的影 響相當顯著,無論是舒緩音樂或搖滾樂皆使受試者的γ 波能量上升;其二音樂喜好程度 與α 波呈現正相關,α 波則是代表個體放鬆的程度。由於研究者本身長期學習古典音樂 的背景,因此希望透過本研究瞭解聆聽古典音樂是否能幫助人們增強大腦α 波,以達到 放鬆的效果,此為研究動機一。

日常生活我們不斷使用工作記憶的腦區,使大腦持續呈現激活的狀態,此行為經長 時間將會讓人體感受到壓力,且此狀態持續過久,亦會產生不良影響。Masahira、Shinobu 與 Jun(2007)的研究中提出,緩慢的音樂對於壓力有良好的舒緩效果,研究認為樂曲 的速度對於人的情感效價(affective valence or mood direction)與心理生理喚起程度

(psychophysiological arousal or mood strength)之間有高度相關。此研究對象為日本 20 位大學生,此研究結果發現:負面的情緒(尤其是緊張與壓力)會帶來挫折、矛盾(衝突),

皆會造成人體自我平衡被破壞,這與腎上腺素的釋放有關,當腎上腺素增加,血糖、血 壓會升高,心跳會加速,而唾液分泌會減少;壓力越大,音樂舒緩情緒的效果也越高,

美妙的音樂能分散負向的緊張壓力,降低血壓與心跳速度,尤其在心跳以及呼吸速率的 檢測結果最為顯著,並且,速度較慢的曲子,對舒緩情緒的效果較良好。

目前文獻指出,大學生轉移壓力讓個體放鬆的因應策略包括五個層面:放鬆分心、

認知調整、情緒發洩、社會支持與問題解決。其中放鬆分心方面,大學生對於壓力的因 應策略,是藉由聆聽音樂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以放鬆身心(王春展、潘婉瑜,2006;許 育銓、施以諾、陳美伶、謝弘一、林宛儀,2010)。音樂能有轉移不愉快的情緒與壓力 之效用,但是,聆聽音樂的放鬆效果因人而異,當聆聽者對樂曲越喜愛或是有較多音樂

3

學習背景時,音樂所產生的效果越大,其聆聽放鬆音樂時,腦部產生α 波與 θ 波的程度 會高於完全沒有音樂學習背景的人(歐秀慧,2006;鄭心怡,2007;謝麗鳳、劉淑珍、

林惠蘭、陳美碧,2008)。

日常生活持續激活大腦的工作記憶腦區,產生負面的生理與心理狀態,透過聆聽音 樂可將身心狀態轉變為正向的狀態。此外,音樂學習背景不同時,聆聽音樂後得到的放 鬆效果也不一樣,故研究者想瞭解不同背景的大學生在工作記憶情境後聆聽古典音樂,

是否能提升不同背景的大學生的α 波,此為本研究動機二。

近十五年來,腦波是全球新興的研究題目。臺灣博碩士論文從 1994 年至今,音樂 與腦波的相關論文總篇數共 11 篇,發表科系為電子、電機工程或是醫學科系,並無任 何音樂相關科系。再者,音樂選曲出現兩種情形,其一為僅選擇 2 至 4 首,風格完全不 同的曲目,例如:古典音樂與搖滾音樂;其二為受測人數較少,且連續播放多首相似類 型的曲目,例如:「腦波訊號音樂」。無論哪一種選曲方式,都將整首音樂視為一個整體,

鮮少討論音樂本身相關內容,如樂曲結構、樂派等。研究者有幸在研究所求學的階段,

接觸腦波相關議題與不同腦波的施測儀器,因此希望能以音樂人的角度,結合最新的腦 科學議題,透過儀器測量,來瞭解不同的腦波波段與音樂本身內容之間的相關,此為研 究動機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