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腦波與音樂的相關研究

本節共分成兩部分,第一個部份,「大腦研究」將探討腦科學的研究發展史、腦波 的發現,以及腦研究之方法與測量;第二個部份「腦波與音樂之相關研究」,將瞭解目 前與腦波相關的研究類型。

壹、 大腦研究

大腦研究中,將分別論述「腦科學研究發展史」、「腦波的發現」及「腦研究之方法 與測量」。

過去十餘年之間,大腦造影(brain imaging)技術發生了突破性的進展,科學家得 以觀測到人類在執行特定的心智任務時,大腦各個區域的活化情形,因此,以往被認為

「鎖在黑箱子裡」的音樂訊息處理,如今已經由許多大腦造影實驗逐漸揭開其中的奧 秘。

一、腦科學研究發展史

(一)四大古文明

古文明以前人類最初的醫療,與動物大致相同,依照本能而為之,包含撫摸傷 處、食用藥草,有效的方法就留存,無效方法就捨去。而後人類開始相信惡魔、神 明等超自然的力量,因此出現了巫醫、薩滿或魔法師。隨者文明的萌芽,醫學才得 以跟著發展。

四大古文明: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印度與中國在醫學上,皆有不同的發展(賴 敏裕譯,2010),與腦科學相關的包含埃及與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最早的腦功能定 位見於 1862 年 Edwin Smith 的埃及外科紙莎草紙(papyrus)抄本,根據內文,腦 科學的研究大約公元前 2500 年至 3000 年間就已經存在。這本紙莎草紙抄本裡共有 48 例觀察報告,詳細描述身體不同部位的病變,當中有 8 例為腦部相關外傷等,就 內文來看,大多為戰爭所導致的傷害,以此推論這可能是透過研究戰爭所造成的腦 部傷害與行為變異關係的最早記載,而此類型也是 20 世紀初期常見的研究方法。

轉至另一個古文明發源地-巴比倫,以用楔形文字在黏土板上記載醫學內容(賴敏 裕譯,2010),但由於粘土書版易碎,目前收藏在費城大學博物館的黏土板還能勉 強辨認出內容(詹克明譯,1987)。

其他地區,例如:歐洲(義大利、法國、奧地利、德國、荷蘭、英國)、非洲

(阿爾及利亞、羅德利亞)、南美洲(秘魯、波利維亞、哥倫比亞)、北美洲與南太

24

平洋的島嶼上,皆可發現許多史前的鈷孔顱骨可證實,對於大腦受傷,從史前時期 就有相似於現今外科手術的方式來治癒,但是,古代各種不同民族中,皆缺乏文字 記載,因此並無語言記錄留存(詹克明譯,1987)。

(二)古希臘

人類歷史上對於腦的好奇心。可追溯於古希臘時代,西元前四百年左右,現代 醫學始祖,Hippocrates(B.C. 460~377)將醫學從古希臘盛行的思辨哲學中解放出 來。當時,Hippocrates 學派的醫生已經知曉癲癇是因為腦部受傷而引起。但是,實 際上這個學派只有解剖過動物的頭顱,因為當時的希臘人厭惡人體解剖,但對於腦 的解說在希波克拉底的文章中,卻針對癲癇病人有詳細說明,並提及當一側大腦半 球受傷,身體另一側會產生痙攣或抽蓄,也提醒不要在顱骨顳葉的傷口做盲目穿刺,

以免發生對側身體麻痺(詹克明譯,1987)。Hippocrates 過世後,希臘的醫學存在 的各種派系,西元 2 世紀,Galenus(129~199)認為由感覺器官出來的神經是傳到 腦部,在當時 Galenus 為了證實此一論點,而對腦部進行壓迫,並發現壓迫腦不會 造成人體運動停止而死亡(陳成福譯,1990)。由於當時的羅馬律法禁止人體解剖,

因此 Galenus 主要對動物進行解剖,在人體解剖上,只有從受傷的戰士的傷口中觀 看內部的臟器,對於動物的所有實驗,皆為了完成他獨門的「精氣論」,其醫學觀 與後來的基督教的世界觀不謀而合(賴敏裕譯,2010)。

(三)中世紀

中古世紀的歐洲,為教會所控制,在教會的庇護下,Galenus 的「精氣論」學 說獨霸歐洲醫學界,天主教徒完全抹殺 Galenus 之外的醫學,因此,歐洲的醫師將 希臘與羅馬的醫學從拜占庭帶到東方的阿拉伯(賴敏裕譯,2010)。

(四)文藝復興

當時,官方已經頒布:精神的活動,實質上是由腦部所掌管。1300 年,Reisch,

(1467-1525)出版:《睿智的珍珠》(Margarita Philosophica,1504),以圖示描 繪出不同腦區,掌管不同事務,例如:感覺、想像、幻想由前腦所掌管(相當於今 日所說的左右側腦室)。然而以上皆為透過人類想像。大腦實際的樣貌,需要等到 Da Vinci(1452-1519)於 1490 年左右畫出腦部的解剖圖才讓人得以關其全貌。1506 年左右 Da Vinci 對公牛大腦進行解剖,將融解過的臘注入腦室中,在臘凝固後,去 除腦組織,而做出腦室的模型(陳成福譯,1990),此時,大腦的具體樣子才完整 呈現。

25

在教會的壓抑底下,醫學教育都困於 Galenus 的學說內,停滯不前,再加上天 主教禁止人體解剖,直到十三世紀才允許以學問或研究為目的的人體解剖。醫學發 展的轉機,文藝復興的解剖學者 Vesalius, A.(1514~1564)的人體解剖學書出現,

Vesalius 年僅 23 歲,就當上帕多瓦大學的外科學與解剖學教授,在當時,當局為了 配合他,還調整死刑犯的處刑日期,因此,Vesalius 有非常多的機會可以觀察人體 內部的機會,也發現 Galenus 根本沒做過人體解剖。由於在大學任教,他瞭解視覺 可加深印象,特別請專業的畫家、雕刻師等將詳細的解剖圖解重現於木板畫上,1543 年人體構造論(Fabrica)七卷問世(賴敏裕譯,2010)。

(五)工業革命後

18 世紀末葉,各個腦科學主要分為兩個學說。其一為主張「功能定域化論」者

(localizationist),該學說認為不同的腦區,會負責不同的功能(楊玉齡譯,2012)。

其中代表學者為維也納的醫生 Gall(1758~1832),他以顱相術著名,認為人類的 性格是根據腦的形狀所掌控,當某一種能力增強,支配該區的腦就會增大,附蓋於 上方的腦蓋骨也會因此隆起,在當時 Gall 將腦的功能,劃分出 41 區,而有趣的是,

語言功能被劃分於前額葉,與現在的腦科學認知的布洛卡區(Broca)完全符合(陳 成福譯,1990;詹克明譯,1987;楊玉齡譯,2012)。

相對學說則為「多工分散論」者(distributionist),該學說認為大腦需視為同 一群體,透過神經網路、腦皮質,將彼此聯繫(楊玉齡譯,2012)。其中代表學者 為巴黎的生理學家 Flourens(1794-1867),他用不人道的方式破壞動物各部位的實 驗結果,主張大腦皮質的各部份機能等值,而所有的活動皆由大腦皮質全體做用所 產生,但 Flourens 主要觀察的動物為鳥類,而鳥類的大腦皮質並不如人類,因此在 當時有受到質疑(郭俊顯譯,2004;陳成福譯,1990;詹克明譯,1987)。

(六)Broca 區的發現

Bouillaud(1796-1881)從觀察腦炎的患者得出,語言與前額葉有相關,並公開 支持 Gall 腦部分區說。1861 年法國生理學家 Broca(1824-1880)提出一份觀察報 告,發現左前額葉受損的病患,嚴重者會喪失語言能力以及右半身癱瘓。布洛卡區 掌管語言,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 19 世紀,局部論能獲得較多的支持者

(陳成福譯,1990;郭俊顯譯,2004;詹克明譯,1987;楊玉齡譯,2012)。

直至 19 世紀末,英國神經科醫生 Hughlings-Jackson(1835-1911)提出大腦功 能階層論,他認為語言,屬於複雜的行為,需由高層腦區單一作用,如:Broca 區,

26

相對於語言來說,簡單的反射動作,則由大腦皮質區做用即可,並不需要由特定的 大腦區塊才能運作。但在 19 世紀末,大腦功能階層論並不受到醫學界的重視,直 到 20 世紀 Head(1860~1940)再次提出此論點,醫學界才重新重視此學說(陳成 福譯,1990)。

二、腦波的發現

1875 年,英國的 Caton(1842-1926),於兔子頭表皮放置電極,接上檢流器後,

發現腦會產生電流的現象,實驗結果於英國醫學會上展示,但並無受到太大的注意,

直到 1890 年,波蘭的生理學家 Beck(1863-1941)利用狗來做實驗,也得相同結果,

並發表於當時廣為閱讀的雜誌 Centralblatt für Physiologie 上,此時 Caton 向雜誌投 書,聲明他為最早發現的人,Caton 於 15 年前的實驗,才為人所知。

Caton 實驗後,經過 40 年左右,德國精神科醫生 Berger(1873-1941)才成功 完整記錄人腦電位變化記錄。1929 年貝爾格發表關於人的腦電圖的論文,提出人腦 流出的電流活動會因為睡眠而變化,並於論文中提及腦中缺氧與麻醉劑對於腦電波 的影響。而最早發現的腦電波段為 1908 年記錄正常人靜靜閉上眼睛所呈現 10Hz 左右的規則波,特用希臘字母第一個字 Alpha 為其命名。當人們睜眼凝視東西時,

α 波會漸漸消失,會產生 20Hz 左右低振幅的波形,貝爾格將其命名為 β 波。經由 英國著名生理學家 Adrian(1889-1977)實驗證實之後,很快受到世人的注意。而 艾德里安為了表示對被貝爾格的尊敬,特將α 波也稱之為 Berger rhythm(貝爾格波)

(陳成福譯,1990;郭俊顯譯,2004)。

腦波一般分為:δ 波(delta,3Hz 以下)、θ 波(theta,4-7Hz)、α 波(alpha,

8-12Hz)、β 波(beta,14-30Hz)、γ 波(gamma,31-55Hz)、λ 波(lamba)、σ 波

(sigma)、κ 波(kappa,α 波的一種)、μ 波(mu 節律),共九種。在不同活動時,

各有強弱,例如:睡眠與清醒、緊張與放鬆等。

δ 波,又稱沉睡波,通常出現於第三與第四期睡眠,或是大腦損傷或昏迷病患 的無意識睡眠中;θ 波為潛意識的腦波,與記憶、情緒、信念、個性有關,是靈感 與創造力的來源;α 波,又稱鬆弛波,為 1908 年由德國精神科醫生 Hans Berger 所 發現,由於是第一個被發現的腦波波段,因而使用希臘字母第一字 Alpha 來命名,

α 波是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橋樑腦波,是想像力的來源,通常在個體閉眼,或放鬆 的狀態下出現,主要分布位置為腦部後方,枕葉(occipital lobe)與頂葉(parietal lobe)

27

的位置最強;β 波,又稱為忙碌波,屬於低振幅,高頻率的腦波,通常出現於清醒 時,主要是智力(邏輯思考、推理、計算)所需的腦波來源,壓力較大或是過於緊 張也會出現β 波,主要分布位置為大腦前方,額葉(frontal lobe)位置最強;γ 波,

是覺醒與專注的代表腦波,在大腦活動增加或執行特定工作時,相關的局部大腦皮 質會有增強的現象,通常與認知有相關(莊佩旻,2005;孫光天、許家彰、李耀全、

孫嘉臨,2007;楊玉齡,2012;歐秀慧,2006;關尚勇、林吉和,2007;

Guðmundsdóttir,

孫嘉臨,2007;楊玉齡,2012;歐秀慧,2006;關尚勇、林吉和,2007;

Guðmundsdótt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