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彰化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子女與本籍子女家庭環境與自我 概念之研究」。全章分為三節敘述,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為研究問 題;第三節為名詞解釋。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隨著國際交流日益頻繁,台灣社會生活型態逐漸多元與轉型,婚姻也打破傳 統藩籬,不再以本國人為結婚對象,一批批有著語言與文化差異的東南亞籍女 性,透過婚姻的管道進入了台灣社會,為台灣生活型態添加新的元素與面貌。隨 著新住民人潮不斷湧進,出生率逐年下降的台灣目前正面臨「少子化」問題,本 國籍女性的生育率急速下降,而新住民所生的「新台灣之子」卻快速增加,為台 灣社會帶來新生嬰兒潮,傳承眾多家庭的香火期待。如今這些新住民子女的比例 不斷增加,逐漸成為台灣未來社會不可輕忽的生命新動能。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之統計顯示,截至2009年11月底,各縣市之外籍及大陸配 偶人數計42萬8635人,近3年成長約10%(內政部,2009 a)。而在新住民子女部 分,統計民國2009年1月至9月的嬰兒出生數,外籍配偶為大陸港澳與外國籍人士 所生的子女數已有1萬2185人(內政部,2009 b),約占總出生數的10%。新住民 子女之總人數已超過13萬人,高於台灣原住民人口數,且成長率與本籍子女出生 成長率相較更是懸殊,這群新住民子女為台灣社會帶來新的教養議題,為學校教

2

育帶來新的衝擊。

根據高雄長庚醫院一項研究調查發現,在台灣新住民產檢次數比本國女性少 得多,生下早產兒、低體重胎兒的機率也比較高;且約六成的孩子有發展遲緩現 象,特別是語言發展遲緩(聯合報,2001/11/11)。而台北婦幼醫院針對新住民 子女的一項調查發現新住民因語言、生活習慣與台灣人不同,影響子女的身心發 展,其中以語言發展障礙比例較高。以心理發展指數評估,63.6%的孩子有發展 遲緩現象(聯合晚報,2004/04/08)。洪宜盈(2006)研究跨國婚姻婦女所生育 之子女健康狀況發現不健康的父親其子女健康狀況較易患有發展遲緩、身心障礙 或重大傷病。根據內政部2003年調查大陸及外籍配偶生活狀況其結果顯示,這些 新住民的丈夫約有22%為榮民、身心障礙、低收入戶等弱勢族群,子女處於不利 的健康環境,他們所生育的子女或許可能出現遺傳性的疾病或是發展障礙問題。

由上述研究調查發現新住民家庭所生育之子女患有發展遲緩、語言障礙或其 他類別障礙的比例高於本國籍家庭所生育之子女,然而從美國幾起特殊教育申訴 案件中有家長質疑其子女(墨西哥裔兒童、華裔兒童、黑人學生)被錯誤安置到 啟智班,他們提出訴訟的理由是智力測驗不適用於這些語言文化背景不同的兒 童,忽視了不同族群文化背景的差異,造成孩子被鑑定為智能不足(何東墀,

2003)。反觀國內新住民學童就學人數逐年增加,是否也出現相似的案件呢?而 這些學童是特殊教育所需關注的對象?

研究者在彰化縣國小從事教學工作數年,所面對的新住民子女,大多出生 於社經地位低落的家庭,這群新台灣之子中大部分與一般孩子並沒兩樣,沒有自 我概念低落、學習適應欠佳等情形,他們的學業表現與本籍子女並無差異。熊淑 君(2004)研究指出新住民子女的自我概念和人際關係與一般兒童無顯著差異,

陳湘淇(2004)研究發現新住民子女與本籍子女學業成就表現無顯著差異。因此,

當我們面對新住民子女時是否存在太多刻板印象?新住民子女的各項表現真如

3

我們想像中的不良嗎?基於此,引起研究者高度的研究興趣,此為研究動機一。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觸的學習環境,是人格養成的搖籃,更是國家競爭力的基 石。楊淑娟根據 2006 年天下雜誌報導指出擁有世界頂尖競爭力的芬蘭,他們擁 有優良的家庭教育,芬蘭政府希望藉由投資家庭教育,來提升國家競爭力。

Bronfenbrenner 於 70 年代末期提出生態系統理論,他指出家庭是兒童在成 長過程中與他們直接接觸且影響最深遠的系統。兒童在家庭社會化的過程中,藉 由對父母親行為的學習與情感的聯結,來發展自身的行為及社會技能。透過此一 社會學習的機制,兒童會將其習得的技能帶至其他的社會關係中(Ingoldsby, Shaw & Garcia, 2001)。故家庭中一旦發生了衝突事件或不安全的情感聯結,會對 兒童造成不良的影響。

Hoffman(1991)從過去在行為遺傳學與發展心理學的相關研究中整理發現,

家庭環境是影響個人人格特質或認知發展的重要因素。Kazuhisa, Kenji, Hisanori, Madoka, Kazuhiro 和 Masatoshi(2000)研究發現家庭環境與個人人格發展有關聯,

當家庭凝聚力少,且衝突增加時,則個體會產生孤寂、焦慮及逃避的情緒,並影 響社交互動。因此,早年的家庭生活經驗對個人一生成長與發展有重大影響(Negy

& Snyder, 2006)。

家庭中的爭執與忽視容易使兒童產生行為問題與犯罪,在健全家庭成長中的 孩子有良好的人格發展,在破碎的家庭成長中的孩子常有情緒困擾的問題(林生 傳,2005)。香港在 2006 年對青少年所作的一項研究發現,在高度親子衝突或 低水平家庭凝聚力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容易產生不安和失望的負面情緒,甚至會有 自殺的念頭(Margaret, Betty, Chow, Bonnie & Catherine , 2006)。

許多文獻、研究與報導都提到,在新住民家庭組成中時常出現較多的不穩定 狀況,諸如新住民女性普遍有生活適應不良、語言溝通困難、逃婚、遭受家庭暴 力、假結婚真賣淫以及子女教養等問題。新住民子女有優生保健問題、語言學習

4

困擾、學校學習障礙、教育環境的隔閡以及身分認同的迷惘與文化差異的適應等 問題(李瑛,2006;李麗日,2007;莫藜藜、賴珮玲,2004),而這些孩子的問 題有部分是特殊教育服務的範疇。家庭在孩子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父母 親如果能夠提供愉快、安穩的生活環境,能夠適時指導孩子學習和提供足夠的語 言刺激,則有助於兒童在認知、溝通及社會適應等能力的學習和發展(王志全,

2001;黃志雄,2003) 。

綜上所述家庭是影響兒童人格特質與認知發展最深遠的系統,而新住民子女 與本籍子女家中的關懷溝通情形、家庭的文化狀況以及父母親對子女教育的關心 程度為何,是研究者所欲探討的問題,此為研究動機二。

自我概念是預測一個人行為及學業成就的重要指標(Stangivk, 1979),郭為 藩(1979)認為健全的自我概念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條件。擁有正向自我概念的人,

能以積極的態度看待自己、接納別人。當面臨學習困難時,經常更努力嘗試與持 續去面對接受學習上的挑戰。相對的,擁有負向自我概念的人無法認識自己,做 事消極。在面對學習困境時,傾向於無助,很快就放棄去面對學習上的挑戰。(陳 李綢,1983;陳慶福, 2001)。然而根據伍至亮(2001)、李美慧(2004)、陳玉 玟(2006)與簡茂發(1979)等學者的研究指出家庭的社經地位會影響孩童的自 我概念,父母親對於學童自我概念的建立會有直接的影響。

新住民子女是來自跨國婚姻的家庭,父母生長背景差異極大,故在教養子女 時,往往會有雙重標準,讓孩子不知所措,無所適從(王逸修,2009)。再加上 母親的容貌、語言腔調和別人的媽媽不同,以及台灣社會的刻版印象,與新住民 的原生文化不被台灣社會所認同,使得新住民子女受到族群歧視,不願意認同自 己的媽媽,且因自己是「混血兒」而感到自卑、缺乏自信(李文盛,2007;蔡榮 貴、黃月純,2004),這些因素都容易使兒童在自我概念的建立上產生問題。然 而也有研究指出新住民子女的自我概念屬於中等以上程度(張芳全,2008;蔡翠

5

玲,2006),且新住民子女的自我概念與本籍子女沒有差異(熊淑君,2004;蔡 翠玲,2006)。由於新住民子女人口的增加,加上政府近幾年來新政策的施行與 輔導,這群新住民子女自我概念的現況為何?與本籍子女是否有差異?引起研究 者的高度興趣,此為研究動機三。

新住民及其子女是台灣社會的新興族群,有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源及政策關注 在這個族群,目前國內對於新住民的研究多偏重在識字教育、生活適應、生命論 述、優生保健及人權問題之相關探討(李瑛,2006;夏曉鵑,2000;張鈺珮,2003;

黃森泉、張雯雁,2003;潘淑滿,2004),對於新住民子女的研究多偏重在子女 入學後的母職經驗、新台灣之子學業成就的表現、生活適應以及同儕關係之相關 探討(王雅慧,2006;何美瑤,2007;柯淑慧,2004;彭卿雲,2007;黃建章,

2007;蔡清中,2006;謝慶皇,2004),對於新住民的家庭環境及其子女的自我 概念較少著墨,且針對新住民子女與本籍子女之比較研究探討篇數有限(李文 盛,2007;陳光安,2009;蔡翠玲,2006),所以本研究希望瞭解新住民子女與 本籍子女家庭環境與自我概念的現況及差異情形,進而提出改進與建議,提供教 師、父母在教導新住民孩童時的參考,及教育行政機關擬訂相關政策時的參考,

此為研究動機四。

貳、研究目的

依據前述之研究動機,本研究擬以彰化縣新住民及本籍國民之國小高年級子 女為對象,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學童的家庭環境與自我概念之現況、差異及相關情 形,據以提出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彰化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子女與本籍子女家庭環境與自我概念之現況。

二、探究彰化縣國小高年級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家庭社經地位〉的新住民子女

二、探究彰化縣國小高年級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家庭社經地位〉的新住民子女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