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彰化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子女與本籍子女家庭環境與自我概念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彰化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子女與本籍子女家庭環境與自我概念之研究"

Copied!
15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洪榮照 博士

彰化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子女與本籍子

女家庭環境與自我概念之研究

研究生:張舒喬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七月

(2)

I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彰化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子女與本籍子女家庭環境與自我 概念的現況及差異情形。係以 375 位新住民子女及 435 位本籍子女為研究對象, 以研究者自編「國小學童家庭環境量表」及吳裕益、侯雅齡(2000)編製之「國 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為研究工具,實施測驗後,所得資料以平均數、標準差、 單因子及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及多元逐步迴歸進行統計分析,茲 將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新住民子女在「整體家庭環境」、「關懷溝通」、「規約」等向度均有中等以上 水準。「家庭的文化狀況」、「父母對子女教育的關心」屬於中等以下水準。 二、本籍子女在「整體家庭環境」、「關懷溝通」、「規約」、「家庭的文化狀況」等 向度均有中等以上水準。「父母對子女教育的關心」屬於中等以下水準。 三、新住民家庭與本籍家庭在家中發生「衝突」的機率都偏低。 四、新住民子女與本籍子女「整體自我概念」、「家庭自我概念」、「學校自我概念」、 「外貌自我概念」、「身體自我概念」、「情緒自我概念」的表現均屬於中等以 下水準。 五、本籍子女的「整體家庭環境」、「規約」、「家庭的文化狀況」、「父母對子女教 育的關心」等都優於新住民家庭。然而發生「衝突」的機率低於新住民家庭。 六、新住民子女與本籍子女「整體自我概念」的表現及各向度的表現沒有差異。 七、家庭環境與自我概念呈現正相關,其中以「整體家庭環境」、「關懷溝通」對 「家庭自我概念」的相關程度最高。 八、家庭環境各向度以「關懷溝通」、「衝突」二向度對「整體自我概念」的表現 及其各向度的表現最具預測力。 九、歸納研究結果對家長、學校行政單位、教師及後續研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新住民子女、家庭環境、自我概念

(3)

II

A Study on Family Environment and Self-Concept of Upper Elementary Students from New-immigrant and Non-immigrant Families in Changhua County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and compare family environment and self-concept of upper elementary students from new-immigrant children and non-immigrant children in Changhua County, Taiwan. Cluster sampling was applied to randomly select 375 new immigrant children and 435 non-immigrant children. The self-developed ‘Elementary Students’ Family Environment Scale’ and the ‘Elementary 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 complied by Wu and Ho (2000) were administered. After test, the data collected were analyzed using statistical methods of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one-way ANOVA, two-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New immigrant children were above average in the dimensions of ‘General Family Environment’, ‘Care & Communication’ and ‘Regulation’ but were below average as regards ‘Family Literacy’ and ‘Parental Attention to Children’s Education’.

2. Non-immigrant children were above average in ‘General Family Environment’, ‘Care & Communication’, ‘Regulation’, and ‘Family Literacy’ but were below average in ‘Parental Attention to Children’s Education’.

3. Both new-immigrant children and non-immigrant children had a low incidence of ‘Conflict’ at home.

4. New-immigrant children and non-immigrant children were both below average with regard to ‘General Self-Concept’, ‘Family Self-Concept’, ‘School Self-Concept’, ‘Self-Concept in Physical Appearance’, ‘Physical Self-Concept’, and ‘Emotional Self-Concept’.

(4)

III

5. Non-immigrant children fared better in ‘General Family Environment’, ‘Regulation’, ‘Family Literacy’, ‘Parental Attention to Children’s Education’ than those new immigrant families. However, it had a lower incidence of ‘Conflict’ than new immigrant families.

6.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new immigrant children and their native counterparts regarding ‘General Self-Concept’ and each dimension of self-concept. 7.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family environment and self-concept in

which ‘General Family Environment’ and ‘Care & Communication’ were most highly associated with ‘Family Self-Concept’.

8. ‘Care & Communication’ and ‘Conflict’ in the category of family environment were most predictive of ‘Self-Concept’.

9.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or parent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teachers, and future studies.

(5)

IV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6 第三節 名詞解釋---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新住民及其子女相關問題探討---9 第二節 家庭環境意涵及其有關研究---16 第三節 自我概念意涵及其有關研究---29 第四節 家庭環境與自我概念實徵研究---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45 第二節 研究對象---47 第三節 研究工具---50 第四節 研究實施程序---64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65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新住民子女與本籍子女家庭環境與自我概念之現況分析--67

(6)

V 第二節 新住民子女與本籍子女家庭環境與自我概念之差異分析--75 第三節 家庭環境與自我概念之相關分析--- 92 第四節 家庭環境對自我概念之預測分析---9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05 第二節 建議---108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113 西文部分---120

附錄

附錄一 國小學童家庭環境量表專家效度評定問卷---125 附錄二 國小學童家庭環境預試量表---134 附錄三 國小學童家庭環境正式量表---139 附錄四 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使用同意書---144

(7)

VI

表 次

表2-1 不同族群家庭環境之有關研究---38 表2-2 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子女自我概念之有關研究---41 表3-1 預試學校及樣本人數---48 表3-2 高年級新住民子女正式問卷樣本人數---48 表3-3 高年級本籍子女正式問卷樣本人數---50 表3-4 量表初稿題目分配表---51 表3-5 專家內容效度名單---54 表3-6 「國小學童家庭環境量表」之專家內容效度分析---54 表3-7 「國小學童家庭環境預試量表」之題號分配---56 表3-8 「國小學童家庭環境預試量表」之項目分析---58 表 3-9 「國小學童家庭環境預試量表」之因素分析---61 表3-10 刪題後量表內部一致性---62 表3-11 國小學童家庭環境各分量表與總量表相關係數---63 表4-1 不同性別的新住民子女家庭環境之現況分析---68 表4-2 不同性別的本籍子女家庭環境之現況分析---68 表4-3 新住民子女與本籍子女家庭環境之現況分析---68

(8)

VII 表4-4 不同性別的新住民子女自我概念之現況分析---71 表4-5 不同性別的本籍子女自我概念之現況分析---71 表4-6 不同性別的新住民子女與本籍子女家庭環境之現況分析---75 表4-7 不同族群、不同性別在家庭環境量表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76 表4-8 不同族群家庭社經地位之人數與百分比---78 表4-9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的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環境之差異分析 ----79 表4-10 不同背景變項在整體家庭環境及其各向度之差異分析---81 表4-11 不同性別的新住民子女與本籍子女自我概念之現況分析---84 表4-12 不同族群、不同性別在自我概念量表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84 表4-13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的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之差異分析---87 表4-14 不同背景變項在整體自我概念及其各向度之差異分析---89 表4-15 家庭環境與自我概念之積差相關---92 表4-16 新住民子女與本籍子女家庭環境與自我概念之相關係數分析---94 表4-17 家庭環境各向度對「整體自我概念」之多元逐步迴歸分析---96 表4-18 家庭環境各向度對「家庭自我概念」之多元逐步迴歸分析---97 表4-19 家庭環境各向度對「學校自我概念」之多元逐步迴歸分析---98 表4-20 家庭環境各向度對「外貌自我概念」之多元逐步迴歸分析---99 表4-21 家庭環境各向度對「身體自我概念」之多元逐步迴歸分析----100

(9)

VIII

(10)

IX

圖 次

圖2-1 自我概念階層模式圖---36 圖3-1 研究架構圖---45 圖3-2 研究實施程序圖---64

(11)

1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彰化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子女與本籍子女家庭環境與自我 概念之研究」。全章分為三節敘述,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為研究問 題;第三節為名詞解釋。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隨著國際交流日益頻繁,台灣社會生活型態逐漸多元與轉型,婚姻也打破傳 統藩籬,不再以本國人為結婚對象,一批批有著語言與文化差異的東南亞籍女 性,透過婚姻的管道進入了台灣社會,為台灣生活型態添加新的元素與面貌。隨 著新住民人潮不斷湧進,出生率逐年下降的台灣目前正面臨「少子化」問題,本 國籍女性的生育率急速下降,而新住民所生的「新台灣之子」卻快速增加,為台 灣社會帶來新生嬰兒潮,傳承眾多家庭的香火期待。如今這些新住民子女的比例 不斷增加,逐漸成為台灣未來社會不可輕忽的生命新動能。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之統計顯示,截至2009年11月底,各縣市之外籍及大陸配 偶人數計42萬8635人,近3年成長約10%(內政部,2009 a)。而在新住民子女部 分,統計民國2009年1月至9月的嬰兒出生數,外籍配偶為大陸港澳與外國籍人士 所生的子女數已有1萬2185人(內政部,2009 b),約占總出生數的10%。新住民 子女之總人數已超過13萬人,高於台灣原住民人口數,且成長率與本籍子女出生 成長率相較更是懸殊,這群新住民子女為台灣社會帶來新的教養議題,為學校教

(12)

2 育帶來新的衝擊。 根據高雄長庚醫院一項研究調查發現,在台灣新住民產檢次數比本國女性少 得多,生下早產兒、低體重胎兒的機率也比較高;且約六成的孩子有發展遲緩現 象,特別是語言發展遲緩(聯合報,2001/11/11)。而台北婦幼醫院針對新住民 子女的一項調查發現新住民因語言、生活習慣與台灣人不同,影響子女的身心發 展,其中以語言發展障礙比例較高。以心理發展指數評估,63.6%的孩子有發展 遲緩現象(聯合晚報,2004/04/08)。洪宜盈(2006)研究跨國婚姻婦女所生育 之子女健康狀況發現不健康的父親其子女健康狀況較易患有發展遲緩、身心障礙 或重大傷病。根據內政部2003年調查大陸及外籍配偶生活狀況其結果顯示,這些 新住民的丈夫約有22%為榮民、身心障礙、低收入戶等弱勢族群,子女處於不利 的健康環境,他們所生育的子女或許可能出現遺傳性的疾病或是發展障礙問題。 由上述研究調查發現新住民家庭所生育之子女患有發展遲緩、語言障礙或其 他類別障礙的比例高於本國籍家庭所生育之子女,然而從美國幾起特殊教育申訴 案件中有家長質疑其子女(墨西哥裔兒童、華裔兒童、黑人學生)被錯誤安置到 啟智班,他們提出訴訟的理由是智力測驗不適用於這些語言文化背景不同的兒 童,忽視了不同族群文化背景的差異,造成孩子被鑑定為智能不足(何東墀, 2003)。反觀國內新住民學童就學人數逐年增加,是否也出現相似的案件呢?而 這些學童是特殊教育所需關注的對象? 研究者在彰化縣國小從事教學工作數年,所面對的新住民子女,大多出生 於社經地位低落的家庭,這群新台灣之子中大部分與一般孩子並沒兩樣,沒有自 我概念低落、學習適應欠佳等情形,他們的學業表現與本籍子女並無差異。熊淑 君(2004)研究指出新住民子女的自我概念和人際關係與一般兒童無顯著差異, 陳湘淇(2004)研究發現新住民子女與本籍子女學業成就表現無顯著差異。因此, 當我們面對新住民子女時是否存在太多刻板印象?新住民子女的各項表現真如

(13)

3 我們想像中的不良嗎?基於此,引起研究者高度的研究興趣,此為研究動機一。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觸的學習環境,是人格養成的搖籃,更是國家競爭力的基 石。楊淑娟根據 2006 年天下雜誌報導指出擁有世界頂尖競爭力的芬蘭,他們擁 有優良的家庭教育,芬蘭政府希望藉由投資家庭教育,來提升國家競爭力。 Bronfenbrenner 於 70 年代末期提出生態系統理論,他指出家庭是兒童在成 長過程中與他們直接接觸且影響最深遠的系統。兒童在家庭社會化的過程中,藉 由對父母親行為的學習與情感的聯結,來發展自身的行為及社會技能。透過此一 社會學習的機制,兒童會將其習得的技能帶至其他的社會關係中(Ingoldsby, Shaw & Garcia, 2001)。故家庭中一旦發生了衝突事件或不安全的情感聯結,會對 兒童造成不良的影響。

Hoffman(1991)從過去在行為遺傳學與發展心理學的相關研究中整理發現, 家庭環境是影響個人人格特質或認知發展的重要因素。Kazuhisa, Kenji, Hisanori, Madoka, Kazuhiro 和 Masatoshi(2000)研究發現家庭環境與個人人格發展有關聯, 當家庭凝聚力少,且衝突增加時,則個體會產生孤寂、焦慮及逃避的情緒,並影 響社交互動。因此,早年的家庭生活經驗對個人一生成長與發展有重大影響(Negy & Snyder, 2006)。 家庭中的爭執與忽視容易使兒童產生行為問題與犯罪,在健全家庭成長中的 孩子有良好的人格發展,在破碎的家庭成長中的孩子常有情緒困擾的問題(林生 傳,2005)。香港在 2006 年對青少年所作的一項研究發現,在高度親子衝突或 低水平家庭凝聚力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容易產生不安和失望的負面情緒,甚至會有 自殺的念頭(Margaret, Betty, Chow, Bonnie & Catherine , 2006)。

許多文獻、研究與報導都提到,在新住民家庭組成中時常出現較多的不穩定 狀況,諸如新住民女性普遍有生活適應不良、語言溝通困難、逃婚、遭受家庭暴 力、假結婚真賣淫以及子女教養等問題。新住民子女有優生保健問題、語言學習

(14)

4 困擾、學校學習障礙、教育環境的隔閡以及身分認同的迷惘與文化差異的適應等 問題(李瑛,2006;李麗日,2007;莫藜藜、賴珮玲,2004),而這些孩子的問 題有部分是特殊教育服務的範疇。家庭在孩子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父母 親如果能夠提供愉快、安穩的生活環境,能夠適時指導孩子學習和提供足夠的語 言刺激,則有助於兒童在認知、溝通及社會適應等能力的學習和發展(王志全, 2001;黃志雄,2003) 。 綜上所述家庭是影響兒童人格特質與認知發展最深遠的系統,而新住民子女 與本籍子女家中的關懷溝通情形、家庭的文化狀況以及父母親對子女教育的關心 程度為何,是研究者所欲探討的問題,此為研究動機二。 自我概念是預測一個人行為及學業成就的重要指標(Stangivk, 1979),郭為 藩(1979)認為健全的自我概念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條件。擁有正向自我概念的人, 能以積極的態度看待自己、接納別人。當面臨學習困難時,經常更努力嘗試與持 續去面對接受學習上的挑戰。相對的,擁有負向自我概念的人無法認識自己,做 事消極。在面對學習困境時,傾向於無助,很快就放棄去面對學習上的挑戰。(陳 李綢,1983;陳慶福, 2001)。然而根據伍至亮(2001)、李美慧(2004)、陳玉 玟(2006)與簡茂發(1979)等學者的研究指出家庭的社經地位會影響孩童的自 我概念,父母親對於學童自我概念的建立會有直接的影響。 新住民子女是來自跨國婚姻的家庭,父母生長背景差異極大,故在教養子女 時,往往會有雙重標準,讓孩子不知所措,無所適從(王逸修,2009)。再加上 母親的容貌、語言腔調和別人的媽媽不同,以及台灣社會的刻版印象,與新住民 的原生文化不被台灣社會所認同,使得新住民子女受到族群歧視,不願意認同自 己的媽媽,且因自己是「混血兒」而感到自卑、缺乏自信(李文盛,2007;蔡榮 貴、黃月純,2004),這些因素都容易使兒童在自我概念的建立上產生問題。然 而也有研究指出新住民子女的自我概念屬於中等以上程度(張芳全,2008;蔡翠

(15)

5 玲,2006),且新住民子女的自我概念與本籍子女沒有差異(熊淑君,2004;蔡 翠玲,2006)。由於新住民子女人口的增加,加上政府近幾年來新政策的施行與 輔導,這群新住民子女自我概念的現況為何?與本籍子女是否有差異?引起研究 者的高度興趣,此為研究動機三。 新住民及其子女是台灣社會的新興族群,有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源及政策關注 在這個族群,目前國內對於新住民的研究多偏重在識字教育、生活適應、生命論 述、優生保健及人權問題之相關探討(李瑛,2006;夏曉鵑,2000;張鈺珮,2003; 黃森泉、張雯雁,2003;潘淑滿,2004),對於新住民子女的研究多偏重在子女 入學後的母職經驗、新台灣之子學業成就的表現、生活適應以及同儕關係之相關 探討(王雅慧,2006;何美瑤,2007;柯淑慧,2004;彭卿雲,2007;黃建章, 2007;蔡清中,2006;謝慶皇,2004),對於新住民的家庭環境及其子女的自我 概念較少著墨,且針對新住民子女與本籍子女之比較研究探討篇數有限(李文 盛,2007;陳光安,2009;蔡翠玲,2006),所以本研究希望瞭解新住民子女與 本籍子女家庭環境與自我概念的現況及差異情形,進而提出改進與建議,提供教 師、父母在教導新住民孩童時的參考,及教育行政機關擬訂相關政策時的參考, 此為研究動機四。 貳、研究目的 依據前述之研究動機,本研究擬以彰化縣新住民及本籍國民之國小高年級子 女為對象,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學童的家庭環境與自我概念之現況、差異及相關情 形,據以提出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彰化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子女與本籍子女家庭環境與自我概念之現況。 二、探究彰化縣國小高年級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家庭社經地位〉的新住民子女 與本籍子女家庭環境與自我概念之差異情形。 三、分析彰化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子女與本籍子女家庭環境與自我概念之間的相

(16)

6 關性。 四、探討彰化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子女與本籍子女家庭環境對自我概念之預測作 用。 五、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俾教育行政機關、學校行政及國小教師參考。

第二節 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所提出之研究問題如下: 壹、彰化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子女家庭環境之現況為何? 貳、彰化縣國小高年級本籍子女家庭環境之現況為何? 参、彰化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子女自我概念之現況為何? 肆、彰化縣國小高年級本籍子女自我概念之現況為何? 伍、彰化縣國小高年級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家庭社經地位〉之新住民子女與本 籍子女家庭環境是否有顯著差異? 一、彰化縣不同族群國小高年級之不同性別學童家庭環境是否有顯著差異? 二、彰化縣國小高年級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之學童家庭環境是否有顯著差異? 陸、彰化縣國小高年級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家庭社經地位〉之新住民子女與本 籍子女自我概念是否有顯著差異? 一、彰化縣不同族群國小高年級之不同性別學童自我概念是否有顯著差異? 二、彰化縣國小高年級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之學童自我概念是否有顯著差異? 柒、彰化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子女與本籍子女家庭環境與自我概念的相關情形為 何? 捌、彰化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子女與本籍子女家庭環境對自我概念的預測力為 何?

(17)

7

第三節 名詞解釋

為釐清本研究所使用的各名詞定義,便於日後分析與討論的進行,茲將相關 的重要名詞定義如下: 壹、新住民子女 內政部對「大陸與外籍配偶」的定義為大陸地區的人民(含港、澳)或其他 國家人民與台灣人民結婚者。一般而言是指來自於中國大陸(含港、澳)越南、 印尼、菲律賓等國家,與台灣籍男子結婚的女性。她們嫁入台灣後一般通稱「外 籍新娘」或「外籍配偶」,但這樣的稱呼有些不妥,外籍一詞有排外、歧視的意 涵,缺乏對主體性的尊重,因此更名為「新住民」(new immigrant)。 台灣所謂的「新住民」,她們所生下的子女統稱為新住民子女(new immigrant children)。本研究中新住民子女是指母親原國籍屬於中國大陸(含港、澳)、越 南、印尼、菲律賓等國家,其子女是設籍於彰化縣且九十八學年度就讀公立國小 高年級的學生。 貳、本籍子女 本研究中本籍子女(non-immigrant children)是指父母親國籍屬於台灣,其 子女是設籍於彰化縣且九十八學年度就讀公立國小高年級的學生。 参、家庭環境 家庭環境(family environment)是指家庭中的人際氣氛環境、人際關係結構、 系統維持環境以及家庭成員的互動氣氛或動態關係層面(何東墀,1997)。本研 究將家庭環境區分為關懷溝通、規約、家庭的文化狀況、衝突,以及父母對子女 教育的關心等五個向度來探討新住民子女與本籍子女家庭環境之現況及差異情 形。並依研究者自編的「國小學童家庭環境量表」為基準,以受試者在該量表得

(18)

8 分高低而定,得分越高代表家庭環境越好。 肆、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個人對自己多方面知覺的總和;包括個人對自己 性格、能力、興趣、慾望的了解,個人與別人和環境的關係,個人對於處理事物 的經驗,以及對生活目標的認識與評價等(張春興,1994)。 本研究所指的自我概念為受試者在吳裕益、侯雅齡(2000)所編製的「國小兒 童自我概念量表」上所得的分數,得分愈高者表示其自我概念愈正向、積極;得 分愈低者表示其自我概念愈負向、消極。該量表包含五個分量表,分別為家庭自 我概念、學校自我概念、外貌自我概念、身體自我概念、情緒自我概念,總計61 題。

(19)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係以彰化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新住民子女與本籍 子女在國小高年級階段的家庭環境與自我概念之現況及差異情形。本章以蒐集整 理其相關理論與過往有關研究結果,並就其內涵加以探討、比較與分析,以作為 本研究之概念架構與理論基礎的依據。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新住民及其子 女相關問題探討;第二節為家庭環境意涵及其有關研究;第三節為自我概念意涵 及其有關研究;第四節為家庭環境與自我概念實徵研究。

第一節 新住民及其子女相關問題探討

台灣男子與新住民的婚姻組成,已經是現今台灣社會普遍的婚姻形成方式之 一。在新住民家庭中,娶新住民的台灣男性、新住民本身以及新住民子女等都是 家庭的重要成員,更是台灣社會的一份子。因此,本節將從各方文獻探討新住民 家庭的興起、新住民生活適應的困境以及新住民家庭的教養議題。 壹、新住民家庭的興起 一、「新住民」名稱的由來 台灣的「新住民」指的是透過婚姻仲介或其他管道進入台灣,且正式辦理結 婚登記之外籍女性。這些女子原國籍主要來自中國大陸、越南、印尼、泰國、菲 律賓與柬埔寨等國家。她們嫁入台灣後一般通稱「外籍新娘」或「外籍配偶」, 但這樣的稱呼有些不妥,外籍一詞有排外、歧視的意涵,缺乏對主體性的尊重, 因此 2003 年婦女新知協會舉辦徵文正名活動,由大陸與東南亞籍新娘選出她們

(20)

10 心目中最喜愛的名稱,結果以「新移民女性」獲得最高票,政府於 2005 年 1 月 1 日規定使用「新移民女性」這個名稱。而台北縣政府 2007 年將外籍配偶的名稱 定名為「新住民」,並設置全台第一個「新住民輔導科」,提供相關諮詢與服務(林 瑞榮、劉健慧,2009;張芳全,2009)。 二、跨國婚姻的形成因素 跨國婚姻的形成並不是台灣獨有的現象,在歐美地區也曾在廣告型錄上出現 「郵購新娘」,「郵購新娘」與台灣「外籍新娘」現象關聯性最強(夏曉鵑,2000)。 台灣自 1994 年政府宣布「南向政策」,鼓勵台商到東南亞投資,台灣的資金逐漸 外流,許多以工、農、漁業為主的台灣社會底層男性,他們由於教育程度低、經 濟不穩定,間接影響到他們在台灣婚姻市場上難覓尋配偶,再加上台灣女性教育 程度及自主意識的提升,經濟自主能力的提高,以及對婚姻的恐懼,認為婚姻對 台灣女性不公平,要分擔大部分的家務,還要外出工作,賺錢養家、照顧子女, 在衡量利弊得失之後,選擇不結婚。 在中國家庭裡特別重視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傳統價值,因此只有在 子孫繁衍的前提之下才能永續家族生命的旺盛,所以「傳宗接代」的責任已成為 傳統家庭男性一生中必經的歷程。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許多台灣男性紛紛轉往 鄰近的東南亞國家尋求婚姻伴侶(林瑞榮、劉健慧,2009;夏曉鵑,2000;黃森 泉、張雯雁,2003;蕭昭娟,2000)。 張鈺珮(2003)研究指出除了處於台灣社會結構底層的男性會到東南亞娶親 外,離婚或喪偶的男性也有不少人娶新住民,展開婚姻的第二春,家中若有殘障 或老弱需要照顧的人,他們也會透過仲介或朋友的介紹迎娶新住民。 三、跨國婚姻的憧憬與夢醒 新住民離鄉背井遠嫁到台灣來,無非是想在經濟條件較優渥的台灣過好日子 或是改善娘家的生活環境(邱方晞,2003;鐘重發,2004)。然而這些娶新住民

(21)

11 的丈夫大多抱持多了一個長期免費勞工或看護的心態。有些丈夫只把妻子當作金 錢買來的商品,生理需要時可發洩的對象,不曾付出真心與關心,甚至限制妻子 的行動及通訊自由,讓她們宛如籠中鳥,沒有屬於自己的自主權,稍微有不符合 先生的要求即遭到語言暴力甚至是肢體暴力(顧燕翎、尤詒君,2004)。若更不 幸遇到喜愛喝酒又沉溺賭博的丈夫,他們對家庭一點都沒有責任感,且好吃懶 做,迫使這些新住民還要外出工作,一肩扛起全家的經濟重擔。 因此,台灣男性與大陸籍或東南亞籍女子聯姻,大多不是因愛而結合,而是 建立在金錢交易的基礎上,這往往使丈夫及其家人有「撈本」的心態,把新住民 當作「商品」,而不是當「人」來看待,使得這些新住民在家中沒有地位可言, 完全受夫家的壓榨與剝削,配合丈夫的需要、聽命家人的差遣、且不能有所怨言 (張鈺珮,2003;潘淑滿,2004)。這樣的婚姻與她們的期待及憧憬有相當程度 的落差,她們在台灣也缺乏人際網絡的支持,遇到問題往往求助無門,只能默默 含淚到天明,讓這些新住民想結束這樣不對等的婚姻關係。 貳、新住民生活適應的困境 跨國通婚的家庭或個體要面對多種來自種族、國家政策、文化、社會階級眼 光等的衝擊,再加上夫妻雙方往往是在缺乏感情基礎下倉卒的進入婚姻關係,因 此在新住民家庭組成中時常出現較多的不穩定狀況,如文化調適的問題、語言溝 通障礙、子女教養問題、社會支持系統薄弱以及家庭暴力傷害等(李瑛,2006; 李麗日,2007;葉肅科,2004),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文化調適問題: 東南亞國家無論是飲食習慣、生活習俗、婚姻觀念、宗教信仰與子女教養方 式等都明顯與台灣不同,例如東南亞國家喜食酸、辣,台灣口味較淡。越南、泰 國人信奉佛教,菲律賓人信奉天主教,印尼信奉回教,這些宗教與大多數台灣人 的民間信仰及祭祀習俗有很大的差異。除了生活習慣的差異外,夫妻感情淡薄、

(22)

12 婆媳溝通困難、缺乏社會網絡系統的支持,這些因素都使得新住民女性在台生活 面臨嚴峻考驗(黃森泉、張雯雁,2003;潘淑滿,2004)。 二、語言溝通障礙 語言不通是新住民首先要克服的適應障礙,她們缺乏聽說讀寫的能力,而影 響了與夫家家人相處的關係,發生摩擦與誤會時,無法做有效的溝通,無法教育 自己的子女,甚至不敢外出,使得「家」成為新住民的牢籠(李麗日,2007;潘 淑滿,2004;蕭昭娟,2000)。 三、子女教養問題 新住民早婚的比例偏高,且在結婚的第一年懷孕的比例相當高,使得她們在 短時間內除了要面對生活適應問題外,還要承擔教養下一代的壓力,加上自己語 言不通,文字看不懂,且缺乏生兒育女的經驗,與夫家教養觀念不同,常常意見 不合引起衝突,進而影響子女的發展(李麗日,2007;翁毓秀,2004;黃森泉、 張雯雁,2003)。 四、社會支持系統薄弱 當新住民嫁到台灣的同時就脫離了原生家庭與過去社會系統的支持,而夫家 往往也是社會的邊緣群體,若再加上語言的隔閡、對環境的不熟悉,鮮少有認識 新朋友的機會,其相處的對象多半以同鄉人為主,使他們很難與主流社會打成一 片。在這樣疏離的人際關係網絡下,一旦發生問題常常孤立無援、求助無門(李 瑛,2006;李麗日,2007;邱方晞,2003)。 五、家庭暴力傷害 新住民時有耳聞遭先生暴力相向,但是她們語言不通、不瞭解可尋求協助的 管道以及家庭與社會支持系統薄弱,使得她們獨自默默忍受家暴行為(翁毓秀, 2004;葉肅科,2004)。

(23)

13 参、新住民家庭的教養議題 顏佩如、謝寶梅和楊銀興(2008)研究新住民子女教育問題發現新住民不會 因政治意識形態而與本國國民發生衝突或無法接納自己小孩老師的建議。然而會 因文化差異而對其子女的學業成就有不同的標準與要求,例如:台灣人會覺得考 試成績就是要 98 分、100 分,才是優秀的學生,但是在印尼、越南人的眼中覺得 這並不是很重要,所以孩子在班上考幾分,他並不是很重視。 許多台灣人對新住民有其偏見或歧視,認為她們大多來自經濟落後、政治動 盪不安的東南亞國家,所以禁止她們教授孩子原生的文化或語言;夫家家人往往 把新住民當作「商品」來看待,不給予尊重,瞧不起她們,影響孩子對母親的認 同,導致無法發揮親職教育的正常功能(顧燕翎、尤詒君,2004)。因此,新住 民家庭對其子女的教養因語言文化的隔閡,而面臨更大的挑戰,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家庭因素影響子女的成長 許多研究(林璣萍,2003;夏曉鵑,2001;張鈺珮,2003;黃綺君,2006) 顯示迎娶新住民的男性,在台灣多屬於社會階層低下或外在條件較差者,例如從 事工農漁業、收入不穩定、年紀偏高、身心障礙或婚姻不愉快等台灣男性,使得 新住民在台灣生活更加辛苦,甚至需要一肩扛起家中的生計。因此種種的經濟壓 力造成父母花費在工作上的時數較長,無暇關注子女的課業學習問題,且較少與 子女溝通、互動或分享生活點滴,在缺乏良好環境的情況下,無法提供孩子較佳 的學習環境,對於子女教育品質無法兼顧,造成孩子學習動機低落,學業成就表 現不理想。 柯淑慧(2004)研究發現本籍子女父母親的教育程度、家庭整體收入均高於 新住民家庭。此外,社經地位高的家庭可能提供較佳的學習環境,有利於孩子的 學習與發展。巫有鎰(1999)研究指出家庭社經地位高、學習環境佳、父母與子 女維持關懷型的互動方式,如常陪孩子一起讀書和他們討論學校的事情等,有助

(24)

14 於提升孩子的學業成績。江德怡(2006)研究指出,和家人共享的休閒時間越多, 家庭凝聚力越高,因為在進行家庭活動時,能增進家庭成員間心理、身體和語言 的互動與交流,除了可以促進家人身心健康和增加家庭凝聚力外,還能增進親子 關係,以提升家庭生活品質。然而根據楊銀興和杜利雅(2008)研究指出大部分 新住民家庭有生活經濟上的壓力,認為休閒活動是有錢人在做的事,自己的家庭 沒有多餘的金錢可以這樣揮霍。 綜上所述可知新住民家庭的父母親忙於生計,無暇兼顧子女的課業問題,也 沒有時間與孩子討論、溝通或交流,更遑論一同帶孩子出遊,共享天倫之樂。 二、父親常在教養子女上缺席,母親教養能力不足 新住民家庭因經濟生活壓力,父親需專注於工作,而將教養子女的責任託付 給新住民,而這些新住民除了需面對語言、生活適應等問題外,還要承擔教養下 一代的壓力,再加上文化差異所造成的不同教育理念,經常產生家庭衝突,導致 孩子在家庭或學校生活出現無所適從的窘境(李瑛,2006;陳烘玉、劉能榮、周 遠祁、黃秉盛、黃雅芳,2004;潘淑滿,2004)。新住民受限於自身的語言能力, 不會閱讀或書寫中文,在指導子女課業問題時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造成子女在 學習上吃力或落後的現象(黃淑苓,2007;謝寶梅、顏佩如,2008)。 聯絡簿是親師溝通的主要管道,新住民卻受限於識字能力,而無法簽閱聯絡 簿,對於學校活動或班級配合事項經常處於未知狀態,只能藉由直接到校面對面 與老師溝通或電話聯繫才能大略得知子女的學習情形(王光宗,2004;楊艾俐, 2003)。柯淑慧(2004)研究顯示,在親師溝通方面大陸籍的新住民因沒有語言 的隔閡溝通容易,但若她們鄉音過重仍有可能造成親師溝通障礙。東南亞籍的新 住民受限於口語表達及文字書寫能力,無論是親師面對面、電話或書面溝通,都 極易發生困難。 根據教育部(2005)「外籍配偶就讀國小子女學習及生活意向調查報告」顯

(25)

15 示近半數學童的聯絡簿由父親簽閱,約 40%的學童聯絡簿由母親簽閱,而其中有 一部分學童的母親不認識國字,看不懂聯絡簿的內容,是由小孩口述內容後再由 母親簽字,因此,母親可能無法即時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況及行為表現。 新住民子女教育最根本的問題是來自於家庭,父母親忙於生計無法配合教師 督導家庭功課是學習弱勢的主要原因。母親是家中孩子的主要照顧者,但因文化 差異導致教育理念不同,常因教養問題與夫家起爭執,再加上語言能力的限制, 致使教養子女更加困難。 三、教養子女缺乏支持系統 當新住民進入台灣的同時,就脫離了原生家庭與過去的社會支持系統,一個 人離鄉背井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台灣,部份台灣男子及其家人基於「逃妻恐懼」, 總是限制其對外聯繫,加上她們語言溝通能力受限,不僅無法獲得足夠的生活資 訊,且缺乏與外界溝通的管道,很容易形成社會弱勢中的弱勢族群(李瑛,2006; 潘淑滿,2004),以致於新住民遇到問題或困難時往往不知如何尋求協助。 李玫臻(2002)指出新住民社會網絡呈現異質性太低的狀況,一旦家庭發生 問題,造成新住民獨立生活的資源薄弱,也直接影響到生活適應。多數研究證實 增加新住民的社會支持網絡是協助她們生活適應相當重要的策略(邱方晞, 2003;葉肅科,2004;顧燕翎、尤詒君,2004)。 新住民子女生長在經濟壓力大、父母收入不穩定的家庭中,父母親為了養家 活口而工作時間長,疏於照顧子女的生活、無暇關注子女的學習狀況及行為表 現,再加上母親語言能力受限、社會支持系統薄弱,這些因素致使新住民家庭在 教養子女時更形困難,直接或間接影響子女的學業表現、生活適應與自我概念。

(26)

16

第二節 家庭環境意涵及其有關研究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觸的學習場所,是人格養成的搖籃,個人一生的發展受家 庭影響最大。因此,本節將從各方文獻探討家庭的功能及重要性、家庭環境的意 涵、家庭環境的相關理論、家庭環境的測量工具以及新住民家庭環境的有關研究。 壹、家庭的功能及重要性 一、家庭的功能 (一)社會學觀點 人不能離開人群,人是生活在社會中的,也就是說,人是生活在社會制度中 的,而家庭是社會中最普遍的制度,存在著某些無可取代的功能,綜合國內外學 者的看法(徐光國,2003;彭懷真,2003;Horton & Hunt, 1976),將家庭功能 分述如下: 1.性愛功能:家庭是合法履行男女性慾的場所,人類又比其他動物有更長的性時 期,因此各個社會皆要求性關係以制度化的規範加以約束,避免形成嚴重問題 甚至造成社會的瓦解。 2.生殖功能:每個社會皆以家庭為生兒育女的地方,尤其是中國社會特別重視家 庭生兒育女、傳宗接代的功能。社會要維持有賴成員的傳承,這任務是依賴家 庭完成的。 3.社會化功能:家庭是兒童第一個接觸到的社會化單位,是兒童人格養成的搖籃, 成人教導孩子如何成為一個符合大社會的人。在教導孩子時父母傳遞了原有的 文化價值、語言及規範,因此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會對子女產生影響。 4.感情功能:家是最溫暖和最親密的地方,也最能使成員感到滿足和安全,人們 都需要親密的依附關係,許多研究指出情緒困擾、行為問題或心理疾病常是因

(27)

17 為缺乏愛或溫暖的結果(吳其臻,2003;Macionis, 2000)。 5.地位功能:家庭賦與個人一連串的地位,個人的社會地位如:種族、住區、社 會階層、宗教信仰等易受家庭的影響。大家所熟知的「家庭背景」,其表示一個 人的家庭所給予他在社會發展的背景條件。 6.保護功能:人類的成長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自立,人若年老後也需要依賴他人, 此時家庭給予我們身體的、金錢的和心理的保護功能。 7.經濟功能:在傳統社會家庭是基本的經濟單位,家族成員在一起工作與分享所 得,每個人可以從家庭中獲得食、衣、住、行等基本滿足。然而在現代社會中 家庭的經濟功能已減弱。 (二)心理學觀點 以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心理分析論始祖 S. Freud 強調早期經驗的重要性,認 為早期經驗會對日後發展有很大的影響。而家庭是孩童最早接觸的成長環境,其 影響力不容小覷。後精神分析學家 A. Adler 也注重早期經驗,認為個體六歲前的 經驗足以影響其成年後的發展。他提出「家庭星座」的觀念,認為即使在同一個 家庭長大的孩子,都有獨特的心理狀態與互動情形(李茂興譯,1999)。 另一位後精神分析學家 E. H. Erikson 則提出心理社會期發展論,強調個體在 每一個階段都有其發展任務及發展危機。若是某階段的發展危機未解除,就會影 響後來的發展。而子女在青春期之前的階段所面臨的危機,若沒有家庭的支持, 父母適當的鼓勵與讚美,子女可能會喪失自信心或是適應不良,產生發展障礙(引 自張春興,1994)。 Bandura(1973)提倡社會學習論,他認為行為的產生是由個人與環境互動 的結果(B=P×E),而觀察模仿是產生個體行為社會化之歷程,兒童透過觀察 與模仿進行學習,父母親是兒童的楷模,他們會學習父母親的行為,因此良好的 家庭環境,提供良好的楷模,使孩子表現適當的行為。

(28)

18 二、家庭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觸的環境,是兒童成長發育的主要場所,也是個人學習時 間最長的場域,更是國家競爭力的基石。我國「家庭教育法」在 2003 年 2 月 6 日公佈,明定家庭教育包括「親職教育、子職教育、兩性教育、婚姻教育、家庭 資源與管理教育及其他家庭教育事項」,由此可知教養國家未來主人翁家庭扮演 重要的角色。 兒童在家庭的社會化過程中,藉由對父母親行為的學習與情感的聯結,來發 展自身的行為及社會技能(Ingoldsby, Shaw & Garcia, 2001)。因此不同家庭的互 動型態,其子女社會能力的表現也會有所不同,以「建設型家庭互動」的兒童為 例,其社會能力最好,而「破壞型家庭互動」的兒童其社會能力的表現最差(林 雅惠,2008)。 Robert 和 Robert(2008)研究發現個體的人格發展與父母親的婚姻狀況、個 體的自我效能信念以及生理、心理的健康狀況等都有高度正相關。父母親的生活 滿意度、家庭衝突與子女的學業成就三者有顯著關聯,即家庭衝突高,生活滿意 度差,其子女的學業成就表現欠佳。 吳其臻(2003)認為家庭衝突程度越高,其子女會模仿父母親處理衝突的破 壞性方式,如吵架、打架來解決同儕的衝突,或發生頂撞師長的行為,進而影響 他們的人際關係,使兒童產生社交焦慮感及社會孤寂感。兒童長期生活在高頻率 的衝突家庭中,容易產生不安的情緒及恐懼,或無法與他人建立信任的關係,進 而影響其社會性心理健康。反之,家庭凝聚力佳,家庭成員關係較親密,可促使 兒童發展正向、安全的情緒,使他們有較佳的人際關係且與同儕互動良好。 劉秀燕(2003)研究發現,溝通不良的新住民家庭所引起的家庭衝突對其子 女有負面的影響,在內在行為方面包括被動、不愛說話、缺乏信心,在外在行為 方面包括愛打架、亂發脾氣、對師長不敬等。反之,家庭溝通良好、親子互動不

(29)

19 錯的家庭,其子女在各方面的行為表現都不錯,如積極主動、樂觀進取等。 綜上所述,家庭環境對於個人人格的養成、社會能力的學習都有重大的影 響。良好的家庭氣氛可促使兒童發展正向、安全的情緒。在低凝聚力、高衝突家 庭成長的孩子,有較低的自我概念、缺乏信心,且容易產生不安和失望的負面情 緒,直接或間接影響到他的行為與學業表現。 貳、家庭環境的意涵 一、家庭的意義 家庭是社會組織的基本單位,也是個人最早的社會化單位。然而對於家庭的 意義,學者們有不同見解。蘇聯《俄語大辭典》對家庭做出的解釋是:家庭是由 丈夫、妻子、子女和其他生活在一起的近親所組成的小團體。美國社會學家Osgood 認為家庭具有以下特徵:(一)至少有二個性別不同的成人居住在一起;(二) 他們之間存在著某種勞動分工;(三)他們進行許多種經濟交換與社會交換;(四) 他們共享許多事物,如:吃飯、性生活、居住以及社會活動;(五)成年人與其 子女之間有著親子關係,父母對子女擁有某種權威;(六)孩子們之間存在著兄 弟姊妹關係,共同分擔義務、相互保護與幫助(引自李薇函,2007)。 Cochrane(1983)認為家庭是一對男女依法結成夫妻而組成的小團體。當這 對夫妻開始生養小孩後,核心家庭儼然形成。這樣的小團體居住在一起,有了情 感與相互維持的關係。黃迺毓(2008)認為家庭是一些人經由血緣、婚姻、或其 他關係,居住在一起,分享共同的利益和目標。 綜上所述,家庭是以婚姻關係和血緣關係為基礎所建立之社會關係,家庭成 員彼此相互扶持、患難與共,一同分享相同的利益和目標。 二、家庭環境的意義 家庭環境是指家庭中的人際氣氛環境、人際關係結構、系統維持環境以及家 庭成員的互動氣氛或動態關係層面(何東墀,1997)。Bo Laodui Report(1967)

(30)

20 將家庭環境區分為家庭物質設備、子女人數、父親職業以及父母教育程度等四層 面(引自林清江譯,1988)。周新富(1999)將家庭環境定義為家庭背景及家庭 文化資源兩層面,前者包括家長教育程度、家長職業地位、社會階級、家庭每月 收入以及家庭社經地位。後者包括家庭文化資本、家庭教育資源、家長參與學習 以及家庭教育氣氛。林逸媛(1992)將家庭環境區分為家庭背景、父母的休閒與 知性文化活動、父母的教養方式、家庭設備以及子女的創造與知性活動等五層 面。賴保禎(1997)將家庭環境區分為靜態環境和動態環境兩方面,前者包括家 庭的一般狀況、子女的教育設施、家庭的文化狀況。後者包括家庭的一般氣氛、 父母對子女的教育關心等五層面。張高賓(1998)將家庭環境區分為關懷溝通、 衝突、秩序、休閒活動以及宗教信仰等五層面。洪榮照(1998)將家庭環境區分 為合作與支持、文化與精神、表達與規約、衝突與溝通以及秩序等五因素。林憲 治(2004)將家庭環境區分為家庭文化狀況、家中語言環境、子女教育設施以及 家庭一般氣氛等四個層面。Fowler(1981)將家庭環境主要區分為物理環境及心 理或人際環境因素,前者包括居家空間、家庭布置與建築,後者則強調家庭成員 間的行為或人際間的結構。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發現到一般學術研究中所探討的家庭環境,大致包 括了家庭結構、家庭社經地位、父母教養態度、親子關係、父母對子女教育的關 心、子女的教育設施、家庭氣氛、家中子女數、家庭語言環境、家庭休閒文化活 動以及居家環境的安排等。因此本研究將重點至於其他因素,採取洪榮照與賴保 禎的觀點,將家庭環境分為「關懷溝通」、「規約」、「家庭的文化狀況」、「衝突」 及「父母對子女教育的關心」等五個向度,來加以探討。 參、家庭環境的相關理論 有關家庭環境可能影響個人人格發展或社會化及學習結果的理論很多,大多 數是教育社會學者所提出的理論,也有部分是心理學家所提出。這些理論多數支

(31)

21 持家庭環境可能直接或間接影響人格發展、社會化以及學習結果。因此,瞭解這 些非教育因素對人格發展、社會化或學習結果造成的影響是相當重要的,分別陳 述相關理論如下: 一、家庭社會資本 資本(capital)這個概念開始於Marx在1876年提出的古典經濟理論,而最早 運用社會資本概念來分析家庭資本者首推Coleman,Coleman(1988)認為個人的 行動往往受社會網絡的影響,並且透過這些網絡以實現其目標,這些為實現目標 而動員的人際關係結構即為社會資本。Coleman主張在家庭裡,透過親子互動、 父母對子女進行初步的社會化歷程,因而建立了社會規範與價值,形成了家庭內 社會資本。周新富、王財印(2006)將家庭社會資本定義為親子之間的人際關係 與互動,包括父母參與學習、家庭規範、父母的教育期望、行為監督、家庭互動 等五因素。

蔡毓智(2002)將家庭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 within family)區分為家庭內 的社會資本和家庭外的社會資本,家庭內社會資本包括父母與子女的互動關係、 父母對子女學業上的關注、父母投注的心力、家庭結構、父母期望及家庭子女人 數等;而家庭外社會資本是指父母親的社會網絡,如與鄰居、朋友、教師及社區 的互動及其子女的同儕關係等。 綜上所述,家庭社會資本的內涵包括親子互動、家庭規範、父母教育期望以 及父母對子女教育的關心等,因此本研究所欲探討的家庭環境,將以家庭社會資 本為基礎,調查新住民子女與本籍子女家庭環境中「父母對子女教育的關心」之 現況為何? 二、Habermas的溝通行動理論 在溝通行動中,語言是言行主體在溝通過程的重要媒介,如果語言的表達受 阻,將會限制人類理解與溝通的活動。J. Habermas的溝通行動理論,所欲追求的

(32)

22 理想是在毫無扭曲的溝通情境裡,展現理性的共識。因此,J. Habermas認為理性 的溝通必須容許說話者能夠自由的選擇溝通的方式,在理想的情境下進行對話 (引自劉鎮寧,1999)。 J. Habermas認為理想的言談情境是在溝通的整體結構中,所有的參與者都有 對稱分配的機會去選擇和應用言談行動,因此每位參與者均有相同的機會,表達 自己的想法與感受(引自Hohendahl,1993)。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即為親子溝通,White (2000)研究發現,正向的親子 溝通將使孩子易接受父母的意見,且父母的建議會影響孩子作決定,避免孩子產 生偏差行為。因此,溫暖、接納與關懷的溝通方式,在家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能增加親子互動,改善親子關係,避免造成親子關係緊張。本研究以J. Habermas 的溝通行動理論為基礎,瞭解新住民子女與本籍子女在「關懷溝通」層面是否達 到理想的言談情境? 三、Bourdieu 的文化資本理論 Bourdieu(1973)所指的文化資本是指上層階級所具有的高層次文化活動, 包括一些品味與行為,例如:喜好藝術、古典音樂、觀賞歌劇、參觀博物館及閱 讀文學作品等,這些文化活動稱之為形式文化(formal cultural)(引自周新富, 2008)。Bourdieu 認為文化資本主要有三種狀態與意義,依序為文化資本的內化 狀態、文化資本的具體化狀態及文化資本的制度化狀態,分別說明如下(Bourdieu, 1973、1979、1986;許宏儒,2004;周新富,2008): (一)文化資本的內化狀態 文化資本本身是可以傳遞、轉移及演繹的,透過這個過程個體將同一地位團 體傾向的習性,轉換成所處在場域中應具備的能力,而成為文化的內化狀態。也 就是說,行動者持有某些文化資本,可以讓他自己去做同化的工作。若家長投入 大量的時間及精力不斷得刺激孩子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閱讀符合這些文化資本

(33)

23 所隱含的符碼,有助於上階層主流文化的傳遞及內化。 (二)文化資本的具體化狀態 文化資本的具體化狀態是指以物質的客觀和媒體表現出來的物質化文化物 品,例如:文學著作、繪畫、音樂、骨董及紀念物等都是具體化的文化資本狀態, 屬於形式文化的範疇。物質性的文化資本,例如:喜好藝術和古典音樂、觀賞歌 劇、參觀博物館及閱讀文學作品等,需要某些特殊文化能力來解讀其中富含的文 化意義。 (三)文化資本的制度化狀態 文化資本的制度化狀態是指在某個文化鬥爭場域中勝出的內化狀態。為了能 不斷地再製與鞏固自身長久的主流地位,以免在文化鬥爭中落敗,那麼它就需要 一個有系統、有制度的機制來幫助它,因此,學校教育提供了全民都可以接受的 合理化管道,使得上階層的文化資本在這個制度化的結構中建立其合法性。最常 見的表現形式是透過文憑、畢業證書等學術資格來證明。 換言之,社會的統治階級有意識地將其文化和價值利用教育體系灌輸到其階 級中。上階層的學生由於父母投入相當的時間及精力來傳遞符合教育市場需求的 主流文化,因此這些孩子進入學校教育時,自然熟悉學校老師所喜愛或追求的上 層文化品味,而有助於學業成就的提升、職業地位的取得。因此本研究以 Bourdieu 的文化資本理論為基礎,探討新住民子女與本籍子女「家庭的文化狀況」為何? 四、Bandura的社會學習理論 Bandura(1973)認為行為的產生,是由個人與環境互動的結果。而個體的 行為受個人因素(認知能力、生理特質、人格、信念態度),行為因素(動作反 應、社會互動與語言),環境因素(物理環境、家庭與朋友)及其他社會影響力 等因素所影響。他認為觀察與模仿是產生個體行為社會化之歷程,兒童透過觀察 與模仿就可學習,因此,若兒童在吵吵鬧鬧的家庭環境中成長,他們會觀察到父

(34)

24 母的衝突行為,進而模仿,因而降低其內在對衝突的壓抑,甚至展現攻擊行為。 徐儷瑜和許文耀(2008)研究顯示害怕和難過是兒童面對父母衝突時最主要 的情緒反應,父母的大聲爭執、強烈的敵對、出現危險的物品攻擊以及肢體攻擊 等,這些都是引發兒童出現負面情緒的主要因素。因此,本研究以Bandura的社 會學習理論為基礎,瞭解新住民子女與本籍子女家庭中的「衝突」情形為何? 五、結構功能論 E. Durkheim認為社會中存在一個交互性關聯組織來產生如結構或工具般的 功能,以滿足社會成員的共同需求。隨著社會的演進我們已從「機械連帶」 (mechanical solidarity)走向「有機連帶」(organic solidarity),具體而言,傳 統社會大家都被原始性的機構如家庭與宗教所束縛在一起,而這些機構對個體的 行為具有高度的約束性,而現代社會分工體系明顯,社會成員交流互動頻繁,無 法像原始社會塑造出社會成員的「集體意識」(collective conscience),為防止 社會的脫序需有社會規範來約束個人的行為,從中個人也會獲得幫助以避免產生 脫序的危險(引自李錦旭譯,1987;姜添輝,2005)。 家庭是社會的縮影,也需要一套規範,使功能能正常運作,幫助家庭形成秩 序和穩定。因此,家中有許多管理的規則,每個成員均要學習什麼是被允許的, 什麼是被期待的,而什麼是被禁止的,什麼是被控制的?如子女們應該要在幾點 鐘前回到家、他們打電動及看電視的時間有多長?大部分的家庭規則沒有被寫下 或明顯的口說出來,但家庭中所有成員都需學習與瞭解(徐光國,2003;彭懷真, 2003)。研究者認為「規約」是家庭環境的基礎,家中每個成員都需要遵守家庭 規範,這樣家庭才能持續運作,免於瓦解。因此,本研究欲探討新住民子女與本 籍子女家庭「規約」的現況為何? 肆、家庭環境的測量工具 隨著實徵研究受到重視,如何將「家庭環境」透過不同的測驗方式予以測量,

(35)

25 成為研究者相當重視的部分,相關的量表也應運而生。現在就已出版或被許多研 究廣泛使用之家庭環境量表簡述如下: 一、Moos 與 Moos(1994)家庭環境量表 此一量表共有 90 題,採二分計分,選項有「是」、「否」,計分方式依序為 1、 0 分。受試者得分越高,表示家庭環境越佳。本量表包含三大層面、十個家庭環 境特質,分別是關係層面(Relation Dimensions):包括凝聚力、表達及衝突等三 個特質。人際成長層面(Personal Growth Dimensions):包括成就取向、智能與文 化取向以及道德與宗教的重視等三個特質。體制維持層面(System Maintenance Dimensions):包括組織及控制二個特質。 二、 賴保禎(1997)家庭環境診斷測驗 此一測驗共有 56 題,每題的選項不等,有 2〜5 個,受試者得分越高,表示 家庭環境越好。本測驗分為「家庭的靜態環境」及「家庭的動態環境」兩部分, 前者包括家庭的一般狀況、子女的教育設施、家庭的文化狀況等三項。後者包括 家庭的一般氣氛及父母對子女的教育關心等兩項。 三、張高賓(1998)家庭環境量表 此一量表共有 60 題,採李克特氏四點量表計分,選項有「非常不同意」、「不 同意」、「同意」、「非常同意」,計分方式依次為 1、2、3、4 分。但在「衝突」的 分量表中是反向計分。受試者得分越高,顯示家庭環境愈良好。本量表包含五個 因素,分別為「關懷溝通」、「衝突」、「秩序」、「休閒活動」以及「宗教信仰」等。 四、洪榮照(1998)家庭環境量表 此一量表共有 60 題,採二分計分,選項有「是」、「否」,計分方式依序為 1、 0 分。受試者得分越高,表示家庭環境越佳。本量表包含五個因素,分別為「合 作與支持」、「文化與精神」、「表達與規約」、「衝突與溝通」和「秩序」等。

(36)

26 五、陳怡華(2001)家庭環境量表 此一量表共有 27 題,採李克特氏四點量表計分,選項有「總是如此」、「經 常如此」、「很少如此」、「從未如此」,計分方式依次為 4、3、2、1 分。受試者得 分越高,表示家庭環境越好。本量表包含四個因素,分別為「語言環境」、「探索 觀念與事件的刺激」、「學業關注」以及「工作習慣」等。 六、林憲治(2004)國小學童家庭環境量表 此一量表共有 22 題,採李克特氏四點量表計分,選項有「常常這樣」、「有 時這樣」、「很少這樣」、「從不這樣」,計分方式依次為 4、3、2、1 分。受試者得 分越高,表示家庭環境越良好。本量表包含四個層面,分別為「家中語言環境」、 「家庭文化狀況」、「子女教育設施」以及「家庭一般氣氛」等。 伍、新住民家庭環境的有關研究 一、新住民家庭面臨的主要問題 家庭是人類最早接觸的社會環境,也是培養個人社會化的場所,若家庭氣氛 和諧、親子關係佳,家人彼此相互關懷、互相扶持,有助於子女人格健康成長。 Bronfenbrenner(1986)研究指出,來自兩個不同文化聯姻的家庭,在此家庭中成 長的孩子可能承受比在單一文化聯姻家庭中成長的孩子有更多負面的壓力,在建 立自我概念方面遭受較大困難外,再加上社會成員的排斥,造成適應困難、較低 的自尊、挫折的人際互動關係及心理適應失調。從國內學者近年來的研究(李瑛, 2006;李麗日,2007;邱方晞,2003;翁毓秀,2004;郭靜晃、薛慧平,2004; 葉肅科,2004)可以歸納出新住民家庭面臨的主要問題有薄弱的感情基礎、語言 溝通障礙、經濟衝突、高負荷的家庭勞務工作、子女教養問題以及種族歧視與負 面標籤,茲分述如下: (一)薄弱的感情基礎: 台灣男性與大陸或東南亞籍婦女聯姻的關係,不是建立在感情的基礎上,而

(37)

27 是商品化的婚姻,透過婚姻仲介管道短短二週內就完成終身大事。男方及其家人 有撈本的心態,女方則是以拯救原生家庭經濟困境而嫁來台灣,因此家庭本質混 合著濃濃的商業氣息,使得這段異國婚姻關係往往不被看好。 (二)語言溝通障礙: 當新住民初來到陌生的台灣,「語言」往往成為她與生活世界溝通的媒介, 然而每當她們遇到生活上的問題不是無法溝通,就是用有限的肢體語言溝通,因 此容易產生摩擦與誤會,且相當容易形成家庭溝通的障礙,影響家庭成員間的感 情。 (三)經濟衝突: 有些新住民早在嫁來台灣之前,即說明要夫家按月寄錢支助娘家,夫家接受 此條件。一到台灣發現夫家根本無能力做到或改變主意,此時這些新住民為了要 幫助娘家會積極外出工作賺錢,而疏於照顧家庭,引起夫家的不滿,使家庭關係 惡化,家庭衝突接踵而來。 (四)高負荷的家庭勞務工作: 有些家庭除了傳宗接代的目的外,還要剛嫁到台灣的新住民負擔所有家務, 且還要照顧家中年邁的老人或身心障礙者。有的還需外出打工貼補家用,有的甚 至需扛起一家生計,日夜操勞,苦不堪言。 (五)子女教養問題: 新住民為了延續夫家的香火,嫁到台灣後很快就懷孕生子,他們在短時間內 需要調適、學習新的語言,也面臨生活適應的問題,再加上初為人母缺乏育兒經 驗等多重壓力下,很難完全發揮母職角色的功能。隨著孩子的成長,與外界互動 需求的增加,更凸顯了母親能力的不足,常常無法協助孩子的課業問題。且因文 化背景的差異,導致教養孩子的觀念不同,常因教養態度的不一致和先生或公婆 起衝突,也造成子女的矛盾或無所適從的窘境,影響子女的發展,也很難建立良

(38)

28 好的親子關係。 (六)種族歧視與負面標籤: 近來年新住民及其子女人數逐漸攀升,但是他們普遍被貼上「唯利是圖的吸 血鬼」、「社會問題的製造者」、「會降低台灣人口素質」等標籤,這些偏見主 要來自於學者專家與專業人員的論述後,經由媒體斷章取義以及誇大不實的報導 所形成,例如以案例說明新住民「錢撈夠就逃跑」或是「假結婚、真賣淫」,某 些醫生根據臨床特定個案與經驗發言,但結論卻遭到無限推論,導致新住民子女 被冠上「素質不佳」的烙印。這樣的論述常帶給新住民家庭很大的壓力,甚至傷 害,可能使得原本缺乏感情基礎的婚姻關係更加危急,且新住民及其子女生活適 應也就更為困難了(夏曉鵑,2001;陳源湖,2004)。 二、新住民家庭環境的有關研究 劉秀燕(2003)研究指出,新住民家庭的父母教育程度都不高、家庭經濟不 穩定、居住環境偏僻且文化刺激不足,這些因素皆不利孩子的學習,影響其子女 的學業成就。新住民在管教子女上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她們想教孩子但又不會教, 而父親大多是以放任、忽視或漠不關心的態度來對待孩子,有時還會出現語言或 肢體暴力,致使其子女在行為表現上會出現愛發脾氣、不尊敬師長、態度畏縮等 負面行為。 楊美齡(2004)研究指出,新住民家庭父母的社經地位較低,但是孩子適應 學校生活的能力不一定會比較差;父母積極參與孩子的學習,比添購家庭文化設 施更重要;父母正常的婚姻關係與和諧的家庭氣氛是安定孩子的力量;父母的關 懷與支持,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最大的助力;丈夫及家人的鼓勵與協助,可以增 加新住民教養孩子的能力。 陳光安(2009)研究澎湖縣國小學生的家庭環境發現,不論新住民子女或本 籍子女,他們的家庭環境背景差異不大,但本籍家庭的父母教育程度、職業、社

(39)

29 經地位、經濟狀況顯著高於新住民家庭的父母。不論是新住民或本國籍母親都相 當重視子女的管教,且對子女回應程度愈高,其親子關係愈佳。 張菁芬(2005)研究發現新住民家庭能提供基本的學習資源,如文具用品、 安親課輔及補習教育等,但在課外讀物及電腦設備上較缺乏。 綜合上述研究發現,新住民家庭的父母親雖然社經地位較低,但大多能提供 孩子基本的生活所需。新住民在教養子女時受本身語言能力及教育程度的限制, 往往有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窘境。若夫妻間的互動良好、家庭氣氛和諧,常對孩子 表現出關心及支持,是孩子在學習成長中最大的助力;反之,若父母親採放任、 忽視或是打罵的方式來管教子女,可能會促使子女出現負面的行為。

第三節 自我概念意涵及其有關研究

自我概念一直是心理學研究領域重要的課題,也是人格發展過程的核心,它 影響個體的發展、行為表現、情感知覺以及價值觀念,因此,本節將從各方文獻 探討自我概念的定義與內涵、自我概念的形成與發展、自我概念的多階層多向度 理論以及新住民子女自我概念的有關研究。 壹、自我概念的定義與內涵

自我概念(self-concept)一詞源於 William James1890 年提出「自我」(self) 一詞,他對自我的定義是:「自我是個體自己所知覺、感受與思想為一個人者」, 且將自我區分為「客體我」、「主體我」兩部分,前者是個體能經驗、知覺、想 像、選擇、記憶和計畫的主體,具有決定行動和適應外界的能力;後者是一個可 以被認知的客體,是所有一切個人可以稱為屬於他的全部東西(引自郭為藩,

(40)

30 1979)。 Markus(1977)認為自我概念是由自我基模(self-schema)所組成,這一組 有關自己的認知基模能夠組織、指導自我,並引導個體處理與自我有關的訊息。 也就是說,自我概念不僅反映目前的行為,它更在調整行為上擔任重要的角色, 因此,自我概念是動態的、是可以修正的,同時提供個體行為動機、行動計畫及 生活的腳本,使個體在面對環境刺激時能做出適當的反應。Markus 曾做一項驗證 自我基模的實驗,研究結果發現若是擁有獨立基模的人,他會以較快的速度判斷 獨立特質的形容詞;若是擁有依賴基模的人,他會以較快的速度判斷依賴特質的 形容詞;若缺乏基模的人在這兩類形容詞的判斷上則無差異(引自王慶福等人 譯,2002;侯雅齡,1998;楊語芸譯,1999)。 有關自我概念的定義,不同領域的學者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根據文獻探討 的結果,將自我概念之定義分類如下: 一、自我概念是個人對自己多方面的看法: 黃德祥(2000)主張自我概念是個人對自己的理念、情感與態度的總和,即 個人試圖解釋自己、建立基模,以便將自己對自己的印象、情感組織起來。簡單 的說,自我概念就是個人對自己整體的看法。侯雅齡(1998)認為自我概念是一 種多向度的,是個體對本身的一種知覺,此知覺透過個體和環境及重要他人的互 動以及個體對自己行為的歸因等而逐漸形成。張春興(1994)主張自我概念是個 人對自己多方面知覺的總和;其中包括個人對自己性格、能力、興趣、慾望的了 解,個人與別人和環境的關係,個人對於處理事物的經驗,以及對生活目標的認 識與評價等。趙曉美(2001)強調自我概念是個人根據對自己行為的內在知覺、 對外在情境的知覺及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所形成對自己主觀的看法。它具有多個 層面,會隨著個體成長、社會化以及與他人互動的歷程而改變。詹文宏(2005) 表示自我概念是個人對自己多方面的綜合看法,是一種概念性的心理結構,即個

(41)

31

體對自己及環境主觀的想法與態度,也就是個人對自我形象、自我人格特質及個 人與他人和環境關係的看法與評價。

二、自我概念是站在他人的角度來反觀自己的行為

社會心理學家 C. Cooley 於 1902 年提出「鏡中自我」(looking glass self)的 概念,他主張每個人對他人都是一面鏡子,反映出他人所表現過的事情,個體透 過與他人的互動,假想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以他人的角度來反觀自己的行為,形 成其對自我的看法與評價。換言之,個人對於自身的感覺,乃是透過他人對自己 所作所為的感想而來。這種反應有其步驟:(一)個人想像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 形象;(二)想像他人對此形象的批評;(三)個人對此種批評的反應。在這樣 的過程中漸漸地產生自我感(引自洪若和,1995;徐光國,1996)。 三、自我概念是個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 G. H. Mead 強調自我為社會互動的產物,個人在不同環境下可能使個體產生 不同的自我概念。他區分影響自我的他人有兩類,一是「一般性他人」,另一是 「重要他人」。前者指的是社會文化整體,社會文化整體透過家庭、學校、司法 等機構和規範及語言文字,將個人緊扣在內,個人乃內化社會文化及道德規範成 為一己之自我;後者指的是個人成長過程中,影響其生活與人格發展巨大的人 物,如父母、師長、親友等,人們常常想像重要他人對自己的觀點,然後將這些 知覺融入自我概念中來認識自己(引自徐光國,1996;侯雅齡,1998)。 綜合上述觀點,自我概念是指個人對自己的知覺,透過自己、他人以及環境 的互動,而形成自己整體的主觀評價,這種評價會隨著個體成長、社會化以及與 他人互動的歷程而改變。 貳、自我概念的形成與發展 自我概念並非與生俱來,嬰兒初生之時,不能區分自己身體與外在事物的區 別,它是個體與他人互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會因為個體在不同時空,以不同的

數據

圖  次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國立旗美高級中學、國立中興大學附屬臺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國立臺東女子高

國中 86分 80分以上 2.000元 未受記過以上處分 里內滿六個月以上子女,就讀國小、國中、高中(職)、大專院校、家境清寒. 高中、高職

(3) The main way of caring without foreign family caregivers: nearly 60% of the care recipients were mainly taken care of by their family members before hiring foreign

(現場取消未講授);三、 「中東地區的女性與發展—女性領導力(Wome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Middle East—Feminizing Leadership) 」 、 「新網路世紀的創新與發展(Innovation and Growth

社會福利署 家庭及兒童福利科 高級社會工作主任 保護家庭及兒童服務(兒童管養) 伍麗珍女士..

Regard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aspects, employers generally perceived all aspects were of above average importance, with Management Skills receiving the lowest score of 3.75 and

Key concepts :personal growth (family roles) , family relationship, family problems, social welfare system,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communication among family members,

 從時代的觀點,評論神女婚姻是否自主。 神女與凡人之戀,影射了當 世貴族女性與男子交往,乃 至私通的社會現象。參考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