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緒論 緒論 緒論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究台中市國民小學學童父母管教方式與親師互動方式之現況與 差異情形,並分析父母管教方式與親師互動方式之關係。本章首先敘述研究動機、

目的與待答問題;其次,針對本研究所使用的相關名詞加以定義,以利討論;最 後,再就研究方法與步驟,以及研究範圍與限制提出說明,以釐清研究內容。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動機與目的

本節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研究動機,第二部分為根據研究動機所擬 定之研究目的。

壹壹壹

壹、、、、研究動機研究動機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人出生第一個學習的對象是「父母」,第一個學習的環境是「家庭」,以 Bronfenbrenner(2005)的生態觀點(bioecological perspective)來看,個體會因各 種情境之間的交互作用,而影響其發展方向,個體與各種情境之間以複雜的方式 互相影響,如果個體能調適良好,與環境搭配得宜,就能健全的發展。影響孩子 的發展,除了家庭之外,還有另一個密切的環境──學校。這兩個環境,環環相 扣,如果親師之間互動良好,相輔相成,孩子就能無後顧之憂的在完善的學習環 境中成長。

從社會變遷的角度來看家庭,「男主外,女主內」的角色分化是一般對農業 社會的印象,加上在「父嚴母慈」、「相夫教子」的社會規範之下,家庭的結構 與功能是完整且堅固的。近幾年,教育程度提升,社會風氣逐漸走向開放多元,

婦女的角色大多從「家庭主婦」轉成「職業婦女」,家庭收入也從單薪轉成雙薪,

加上家庭型態以核心家庭居多,造成傳統家庭的功能及成員的角色面臨衝擊。在 父母管教子女方面,早期社會的父母大多抱持著「不打不成器」的觀念,也因為 體罰具有立即性的效果,因此體罰風氣興盛。時至今日,人權意識高漲,子女不 再成為父母的附屬品,加上政府及民間團體積極宣導「愛的教育」,促使父母管

教子女的方式有了轉變。台中市屬於都會型城市,對於資訊的獲得較為快速,因 此,研究者欲了解台中市國民小學學童父母的管教方式現況為何?更欲進一步了 解父母管教方式是否因背景因素不同而有所差異,為本研究的動機之一。

子女接受基本的家庭教育之後,接著就進入了學校教育。早期的社會,家庭 與學校就像兩個完全獨立的環境,家長對於學校教育的態度比起現在趨於保守、

不干涉且被動,家長將子女的教育完全委託給學校與教師,並希望教師能嚴加管 教,好讓子女將來能夠「成龍成鳳」(吳宗立,2002)。1970 年之後,經濟起飛 與社會民主化,促使政府制定相關法令以積極提倡家長走入校園、走進教室,落 實親師為教育的合夥人的理念,在這樣的氛圍之下,家長對子女教育的品質就多 了一份期待和要求,使得親師間互動更為頻繁。親師互動若十分融洽,不但可以 提升孩子的學習效果,養成子女規律的生活習慣,家長也可增進教育知能,促進 親子關係,教師更可藉助家長的力量,適時檢視自己,提升專業能力。然而,親 師雙方常因扮演的角色、對子女的期待及家庭背景的不同,而有意見不合之處。

其中,家長的家庭背景會影響家長對教育的認知,教師若只採單一的方式面對所 有的家長,容易使雙方有衝突產生,加上現在資訊大眾化,「爆料」風氣盛,部 分家長對老師管教方式有意見時,常主觀認為學校裡的行政人員會「官官相護」,

而常直接訴諸媒體,兩者之間不但傷了和氣,而且忘了夾在兩者之間的孩子其實 是最大的受害者,這與教育原本設定為最大受益者的想法大相逕庭。因此,研究 者欲瞭解當前國民小學學童親師互動方式的現況,並分析親師互動方式是否因背 景因素不同而有所差異,為本研究的動機之二。

從上述探討中,父母管教方式與親師互動方式二者間是否有差異?研究者對 於兩者間的關係感到興趣。目前國內研究尚未探討兩者間的關係,研究者希冀藉 由對國民小學學童與其家長進行調查研究,進一步瞭解父母管教方式與親師互動 方式之間的關係以供學校行政、教師及未來研究之參考,乃為本研究的動機之 三。

貳 貳貳

貳、、、、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動機,本研究之目的如下:

一、瞭解目前台中市國民小學學童父母管教方式及親師互動方式之現況。

二、比較不同背景變項之台中市國民小學學童父母在管教方式之差異情形。

三、比較不同背景變項之台中市國民小學學童家長在親師互動方式之差異情形。

四、探討台中市國民小學學童父母管教方式與親師互動方式之關係。

五、綜合文獻分析與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學校行政、教師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待 待 待 待答問題 答問題 答問題與 答問題 與 與名詞釋義 與 名詞釋義 名詞釋義 名詞釋義

本節共分兩個部份,第一部份為待答問題,第二部份則針對本研究重要的名詞 進行說明。

壹壹壹

壹、、、、待答問題待答問題待答問題 待答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探討的問題分述如下:

一、台中市國民小學學童父母管教方式現況為何?

二、台中市國民小學學童親師互動方式現況為何?

三、不同背景之台中市國民小學學童父母在管教方式上差異為何?

四、不同背景之台中市國民小學學童家長在親師互動方式上差異為何?

五、台中市國民小學學童父母管教方式與親師互動方式關係為何?

貳 貳貳

貳、、、、名詞釋義名詞釋義名詞釋義 名詞釋義

為使本研究所使用之變項的定義更為明確,茲將重要名詞界定如下:

一、國民小學學童

本研究中的國民小學學童係指九十六學年度台中市國民小學三至六年級學 童。

二、父母管教方式

本研究所指的父母管教方式係指父母在管理、訓練或教導子女時,依其認知

及情感在要求及反應方面所持之消極性或積極性的作為。本研究所指的「管教方 式」是指受試者在研究者自編之「父母管教方式量表」上的得分為代表。本研究 中對父母管教方式的評量,是以兒童所知覺的為依據。將父母的管教向度分為「要 求」與「反應」兩個向度,「要求」係指家長對於子女的日常生活表現、學校課 業所給予的規範,「反應」係指家長對子女的物質與情感上的滿足,並以全體受 試者在兩向度得分之平均數為基準,劃分為四種類型,分別為:專制權威型(高 要求、低反應)、開明權威型(高要求、高反應)、忽視冷漠型(低要求、低反 應)與寬鬆放任型(低要求、高反應)。

此四類是以全體受試者在兩向度得分之平均數為基準進行劃分,因此在現況 的呈現上主要是與全體受試者進行比較,故僅能呈現某一類型之趨勢。

三、親師互動方式

在本研究中,「親」指國民小學學童的父母,「師」指班級的導師,不包 括行政人員或科任老師。本研究中的親師互動方式係指家長與導師雙方在面對有 關子女的議題時,家長屬於逃避、妥協、合作、衝突等方式。本研究所指的親師 互動方式係指受試者在研究者自編之「親師互動方式量表」上的得分為代表,以 家長所知覺的為依據。本研究將親師互動方式的向度分為「態度」與「行為」兩 個向度,「態度」係指家長面對子女的議題時與老師之間的互動是趨於正向認同 或反向不認同;「行為」係指家長面對子女相關議題有不同的想法時是否會直接 與老師進行互動,本量表以全體受試者之得分平均數為切割點劃分為四種類型,

分別為:合作(直接行為且正向態度)、衝突(直接行為但負向態度)、妥協(間 接行為且正向態度)及逃避(間接行為且負向態度)等四種互動方式。

由於此四類是以全體受試者在兩向度得分之平均數為基準進行劃分,因此在現 況的呈現上主要是與全體受試者進行比較,故僅能呈現某一類型之趨勢。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研究方法與步驟 研究方法與步驟 研究方法與步驟

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實證分析以獲得資料,茲將研究方

法與步驟說明如下:

壹 壹壹

壹、、、、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中市國民小學學童父母管教方式與親師互動方式之關係,

根據研究動機與目的,參閱相關文獻後,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採用問卷調查法,以 自編之「父母管教方式量表」與「親師互動方式量表」作為施測的工具,從台中 市國民小學學童及其父母中抽出樣本作為施測對象,就個別變項的現況情形,以 及兩個變項間的相互關係進行研究,藉由相關實證資料的蒐集,以作為分析討論、

結論與建議的依據。

貳貳貳

貳、、、、研究步驟研究步驟研究步驟 研究步驟

為使研究能順利進行,其研究步驟說明如下:

一、資料閱讀與題目擬定

研究者目前擔任國小級任老師,對親師生三者間之互動相當有興趣,因此決 定從此方面的議題著手,尋找合適的研究題目。研究者於2007年7月進行大範圍的 文獻瀏覽,找出研究者感興趣的研究議題並與指導教授進行討論,以瞭解研究的 可行性與價值性。確定研究題目後,隨即對國內外相關文獻進行深入閱讀與探討,

並根據文獻後續研究的建議部分,與指導教授進行討論並發展出研究目的與待答 問題。

二、文獻蒐集與計畫撰寫

研究題目確定後,即大量蒐集有關父母管教方式與親師互動方式之國內外相

關研究,並深入閱讀分析與整理,作為文獻探討架構與研究設計之參考。閱讀相 關文獻與研究結果後,再確立研究目的,並提出待答問題,選定研究方法與研究 對象,最後形成研究架構,請指導教授提供修正意見,隨後進行研究計畫之撰寫。

三、問卷編製與問卷預試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