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本章旨在陳述本研究之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問題、重要名詞、研究範 圍與研究限制。全章共分三節,第一節析述本研究之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闡 述本研究之待答問題與名詞釋義;第三節闡述本研究之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 研究背景與動機

隨著全球化的浪潮,台灣社會也面臨快速變遷、人口結構改變的情形。自 從政府在 1994 年宣布南向政策,公開鼓勵台商到東南亞投資,打開了我國與東 南亞各國經濟往來之通路,同時也開啟了我國迎娶東南亞各國新娘的跨國婚姻 開端(車達,2004),後因台灣工業化過程使得傳統產業衰退,使得許多以農漁 工為主的鄉村男子在社經地位、本身教育程度關係下,使自己處於相當不利的 地位,在多數經濟背景等條件下均較都會青年為劣勢的情況下,在國內的婚姻 市場亦相對缺乏自信及競爭力。在學歷及經濟的條件均低下的情況下,較難獲 得本地女性的信賴(林璣萍,2003),故從整體經濟的大環境所影響的外在因素 下,加上本身內在心理本能的引導下,認為自己無法在國內婚姻市場取得良好 競爭力進而尋覓良伴。又迫於自古以來思想的灌輸下認為「不孝有三,無後為 大」,導致台灣的男士紛紛透過婚姻仲介等跨國管道尋求東南亞籍配偶,因此在 台灣形成了相當規模因婚姻關係來台的東南亞新移民。

台灣的社會系統中,迎娶外籍配偶的男子大都為中下階層從事農漁工等行 業的成員,這些外籍新移民家庭大都為台灣的弱勢族群與外國的相對弱勢者所 組成,儼然成為台灣社會的新弱勢族群(夏曉鵑,2000)。而這些跨國的居民移 動,不但深深影響移出家庭,也對移入國家的社會和文化有適應的衝突,因為 移民帶來越來越普遍的跨國婚姻,數量上快速成長,在某些國家,幾乎凌駕於 傳統婚姻,也讓傳統的政府社會福利資源分配被迫於重新思考及重新分配。

根據行政院內政部統計資料中,1999年新移民結婚比例突增、2000、2001、

2002、 2003年平均每四對中就有一對是跨國婚姻(如表1-1);隨著新移民到台 灣的時間越長,其所生的第二代子女進入國民教育階段就學人數比例也日漸升 高。

表1-1 新移民歷年結婚之比例

新移民人數 年度 我國總結婚登

記數(對) 合計 外籍配偶 大陸配偶

與總結婚登 記數比 87 年 145,976 22,905 10,454 12,451 6:1 88 年 173,209 32,263 14,674 17,589 5:1 89 年 181,642 44,966 21,338 23,628 4:1 90 年 170,515 46,202 19,405 26,797 3.6:1 91 年 172,655 49,013 20,107 28,906 3.5:1 92 年 171,483 54,634 19,643 34,991 3.1:1 93 年 131,453 31,310 20,338 10,972 4.2:1 94 年 141,140 28,427 13,808 14,619 5:1 95 年 142,669 23,930 9,524 14,406 6:1 96 年 135,041 24,700 9,554 15,146 5.5:1 97 年 154,866 21,729 8,957 12,772 7.1:1 98 年 117,099 18,990 5,696 13,294 6.1:1 99 年 138,819 18,554 5,212 13,332 7.5:1 100 年 165,327 18,350 4,887 13,463 9:1 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

檢索網址: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x

近幾年台灣的人口結構有了新的風貌,在教育的領域當中,新移民子女的教

育議題一直受到國人的重視。但在媒體報導形塑下,這些所謂的「新台灣之子」

給一般人的印象是屬於低社會階層或文化貧乏的,社會大眾多半認為新移民子女 的學業成就無法與其他同學表現相當,想當然爾是與學習遲緩、生活適應不良劃 上等號,而我們是否該思索這「必然性」當中的意涵。部分研究顯示新移民子女 學業成就普遍低於一般學生(陳璽琳,2006;吳錦惠,2005;劉秀燕,2003);

但亦有持反對看法者(王瑞壎,2004;陳湘淇,2004),他們認為新移民子女與一 般學童的學習表現能力並無差異。有鑑於此,本研究欲透過文獻分析、問卷調查 及統計等方法來檢視國小新移民子女與本籍生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此為本研究 之研究動機之一。

另外,針對新移民子女的學習表現相關議題的研究,則大多著墨於新移民子 女在語文領域上的學習表現(張碧珊,2006;陳璽琳,2006;吳宜錞,2005;張 淑猜,2004),或者是大體論及所有領域學習表現的研究(鍾文悌,2004;黃琬 玲,2004;錢宗忻,2004),此時數學學習表現也只是陪襯的綠葉角色,至於純 粹探討數學領域學習表現的部份微乎其微(張慧貞,2004)。而數學已經被公認 為是一種「重要的過濾器」(ctritical filter),或是學術發展的一個「守門 員」(gatekeeper),通常數學成就較高者,有較大潛能進入專業領域,也有較 佳的個人生活適應(引自魏麗敏,1996)。基於此,本研究想把數學學習這個部 分抽離出來,進行本籍生與新移民子女數學學習成就表現的差異情形討論和研 究,此為本研究之研究動機之二。

研究者本身任教於雲林縣的偏遠小學,發現學區內有不少學生是新移民子 女,面對這一群亟需關懷的新移民子女,學校方面皆辦理各種輔導方案,致力提 升新移民子女的學習成就,但成效有限。探究其原因,學生的學習態度是影響學 習的因素之一,而且學習態度會影響學業成就及學習行為,為有效提升新移民子 女的學習成就,研究者想探討新移民子女數學學習態度及數學學業成就之相關問 題,分析新移民子女中數學學業成就較高者,其數學學習態度為何,新移民子女

中數學學習成就較低者,其影響之數學學習態度有哪些,針對以上分析,提供學 校擬定新移民子女數學領域學習輔導方案參考,期望能給予新移民子女適時的協 助,協助其建立正確數學學習態度,提高其數學學業成就,使其順利融入台灣社 會,並奠定未來發展之基礎。要言之,探究新移民子女和本籍生的數學學習態度 與數學學業成就的相關,並提供各界做為新移民子女數學領域學習輔導工作之參 考。

貳、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的研究背景與動機之說明,本研究欲達成的目的主要有下列六項:

一、探討雲林縣某國小新移民子女學童數學學習態度與數學學業成就現況。

二、探討雲林縣某國小本籍生學童數學學習態度與數學學業成就之現況。

三、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雲林縣某國小學童在數學學習態度上的差異。

四、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雲林縣某國小學童在數學學業成就上的差異。

五、探討新移民子女不同家庭背景與數學學習態度交互作用後,對數學學業成就 之相關。

六、探討新移民子女數學學習態度對數學學業成就的解釋力。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