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本章共分為三節,分別敘述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問題與假設,

以及重要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優秀的人才是國家社會追求卓越最重要的資源,許多國家為育 才的需要將資優教育視為重要的教育政策。我國資優教育自民國六 十二年正式推展資優教育實驗計畫以來,歷經三十多年,已發展出 多元的資優教育方案,且與世界資優教育趨勢相當吻合,並深具本 土的特色(吳武典,2003)。接受資優教育服務的學生數由七十年的 5,783 位(吳武典、張正芬,1990)增加至目前的 44,568 位(教育部,

2010a)。平均每年增加率約有 22%。顯示我國資優教育發展在量方 面有明顯成長。然而最近商業周刊刊載一篇以「兩種狀元」為標題 的文章,報導昔日的聯考狀元並非現今在社會上有成就的人士(陳雅 玲,2004)。而趙德國、蔡言厚、馮用軍、王凌峰和劉明(2008)針對 1997 年至 2008 年中國大陸各區高考狀元的求學與職業狀況進行調

顯示昔日的資優學生似乎未有高成就的表現,且提醒資優教育工作 者應開始關切除了智能因素,尚有何種因素決定資優學生日後的成 就。早期 Terman(1925)針對 1,528 位在斯比智力量表智商達 140 以 上的資優兒童之長期追蹤研究即發現情緒穩定、社會適應與成就動 機是決定其在社會上成就高低的三個主要因素;Dabrowski 於 1964 年 針 對 資 優 者 提 出 之 「 正 向 非 統 整 理 論 」(Theory of Positive Disintegration,簡稱 TPD)中亦指出個體的潛能發展係由智能、過 度 激 動 特 質 以 及 自 我 引 導 的 能 力 等 三 種 成 分 組 成 (Daniels &

Piechowski, 2009);Feist(1999)綜合相關文獻亦發現認知能力僅能預 測求學階段的學業成就,而人格特質才是影響未來創造性成就的關 鍵,且許多研究亦發現內在動機(Albaili, 2003; Baslanti & McCoach, 2006; Lacasse, 1999; Matthews & McBee, 2007; McCoach & Siegle, 2003a; Rayneri, Gerber, & Wiley, 2003)、樂觀(Hoekman, McCormick,

& Barnett, 2005; McCoach & Siegle, 2003b)、毅力(McCoach & Siegle, 2003b)等特質才是影響資優學生高低成就的重要因素。歸納上述相 關研究發現人格特質、情緒特質與成就動機等情意特質對資優學生 潛 能 發 展 的 重 要 性 (Clark, 2008; Greene, 2002; Kerr, 1991;

Sankar-DeLeeuw, 2004; Sternberg, 1996)。以研究者從事資優教育教 學工作多年之經驗,亦發現並非所有的資優學生都能達到高成就表

現,而熱忱、樂觀與責任感等特質是影響資優學生成就高低的重要 因素。然多數研究(Copenhaver & McIntyre, 1992; Frasier, Hunsaker, Lee, Mitchell, et al., 1995; Guskin, Peng, & Simon, 1992; Hunsaker, 1994; Hunsaker, Finley, & Frank, 1997; Peterson & Margolin, 1997;

Rohrer, 1995)卻指出教師未能覺察與辨認這些與未來成就相關的情 意特質。由此可見,探究與資優行為相關的特質之議題深具研究價 值,亦是本研究的重點。

Renzulli(1978)提出之資優三環論中即強調工作熱忱對資優學 生的重要性。隨即Renzulli(1986)又認為資優行為會受到人格特質與 環境因素影響,因此將資優三環論嵌入千鳥格紋(Houndstooth)上,

係用千鳥格交織之紋路表示各種人格特質、環境因素與資優行為交 互影響,進而提出千鳥格互動論(Operation Houndstooth Theory),並 指出樂觀(optimism)、勇氣(courage)、對主題或學科的熱情(romance with a topic or discipline)、人道關懷(sensitivity to human concerns)、

身心活力(physical/mental energy)與遠景(vision/sense of destiny)等 六項可促進資優行為之「認知–情意交織特質」(co-cognitive traits)。

認知–情意交織特質為千鳥格互動論的主軸,具有可計量及可塑 性,且與資優行為交互影響(Renzulli,2000, 2002; Sytsma, 2003)。再 者 , 認 知– 情 意 交 織 特 質 會 因 文 化 的 不 同 而 有 所 差 異 (Sytsma,

2003),資優行為表現也會因文化的差異而呈現不同(Alexander &

Schnick, 2008; Peterson, 1999; Scott, Perou, Urbano, Hogan, & Gold, 1992; Zhang & Hui, 2003)。因此,本研究將認知–情意交織特質列為 主要研究變項,探究國內資優學生的認知–情意交織特質與資優行為 之分布情形。

綜合相關文獻發現,目前有關認知–情意交織特質之文獻多為理 論性的敘述(Renzulli, 2000, 2002, 2003; Renzulli & Sytsma, 2008),而 實徵性研究在國外僅有 Sytsma(2003)一篇,其研究結果發現認知–

情意交織特質與認知能力有關,且有助於個人的成功與生活滿意 度。國內在此議題的相關研究則有五篇,然其中三篇僅限於探究認 知–情意交織特質與問題解決(楊婉筠,2006)、自我效能(邱郁芳,

2008)、資優行為特質(邱郁芳,2008)與志願服務傾向(顏巧怡,2009) 等變項之相關情形。僅有兩篇著重在建構國內本土化認知–情意交織 特質之內涵並進行應用性研究(李乙明,2008, 2009),結果發現所建 構之本土化認知–情意交織特質內涵與 Renzulli(2002)提出之內涵無 異。然由於Renzulli(2002)尚提出認知–情意交織特質與資優行為之 間 存 有 交 互 影 響 關 係 。 而 上 述 研 究 中 卻 僅 有 邱 郁 芳 (2008) 與 Sytsma(2003)對此加以驗證。其中 Sytsma(2003)是以學業成就分數 (grade point average,簡稱 GPA)為評量學生認知能力之依據,以自

編之動機量表評量動機表現;而邱郁芳(2008)則以自編之資優行為 量表作為評量學生認知、工作熱忱與創造力之表現。雖然兩篇研究 結果均支持認知–情意交織特質與資優行為有正相關,而由於皆採用 研究者自編之工具,在信效度上稍顯不足。因此,本研究選擇已編 製出版且信效度良好之資優行為特質量表為研究工具,以評量學生 資優行為表現。

再者,近年來隨著統計方法的日新月異,對於理論建構的檢定 更趨嚴謹(蘇素美、吳裕益,2008),尤其在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簡稱 SEM)的發展與應用後,能以更精確的方 法有效檢驗潛在的心理構念(邱皓政,1997)。故本研究採用結構 方程模式分析認知–情意交織特質與資優行為之潛在變項間的關 係,以驗證千鳥格互動論。

近年來多數學者(Chan, 2005; Clark,2008; Dixon, 2008; Dresel &

Haugwitz, 2005; Gardner, Krechevsky, Sternberg, & Okagaki, 1994;

Lee & Olszewski-Kubilius, 2006; Renzulli, 2002)認為須透過環境中的 挑戰與刺激方可啟發資優學生的內在潛能,而 Renzulli, Koehler 和 Fogarty(2006) 繼千鳥格互動論之後,為發展學生的資優行為,進而 提 出 千 鳥 格 互 動 介 入 理 論 (Operation Houndstooth Intervention Theory,簡稱 OHIT),主張由學校提供機會以培養學生資優行為的

建設性發展。其內涵包含採用旗幟懸掛法(The Rally-Round-the-Flag Approach)、金星獎勵法(The Gold Star Approach)、講述教學法(The Teaching-and-Preaching Approach) 、 替 代 經 驗 法 (The Vicarious Experience Approach)、直接參與法 I (Direct Involvement I)與直接 參與法 II (Direct Involvement II)等六種介入策略,且越高層次的策 略越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認知–情意交織特質。然此理論內涵是由 Renzulli 等人(2006)依據文獻回顧方式建構而成,並未經實徵性研究 檢驗。而國內僅有李乙明(2009)以此介入理論進行行動研究,結果 發現其編製之獨立研究課程有助於提升學生的認知–情意交織特 質,然因該研究對象僅限於台北縣某國小的一班高年級資優學生,

在推論上有其限制。因此研究者認為進行實驗研究以驗證千鳥格互 動介入理論是以提升資優學生之認知–情意交織特質,亦深具研究價 值,故本研究於第二階段研究針對國小資優學生進行認知–情意交織 特質介入方案之實驗研究,以了解介入方案對提升認知–情意交織特 質之成效。

此外,Renzulli(2000, 2002)認為認知–情意交織特質會影響資優 行為表現,故本研究亦檢驗介入方案是否透過認知–情意交織特質而 提升資優行為,以了解認知–情意交織特質在介入方案影響資優行為 之中介效果,藉此進一步驗證千鳥格互動論,以供教育工作者作為

未來實施教學之參考。

綜上所述,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一、 了解國小資優學生的認知–情意交織特質與資優行為的分布 情形。

二、 建構並檢驗國小資優學生認知–情意交織特質對資優行為之 預測模式。

三、 探究「認知–情意交織特質介入方案」對提升國小資優學生認 知–情意交織特質、創造性傾向與資優行為之成效。

四、 探究國小資優學生在認知–情意交織特質介入方案各單元的 進步情形與滿意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