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 研究動機

身為一個中學公民教師,從事公民教學1迄今已十餘載;選擇研究教科書中「國 家認同」的教育功能,是基於一個教育工作者對臺灣的關懷與熱愛!

2004 年 2 月間的一個午後,一堂高三公民課,是決定研究「高中公民教育國 家認同概念」的肇始。那時正值總統選舉選情沸沸揚揚之際,我們在課堂上談到

《現代社會》第 11 章第 2 節〈臺灣的政治發展及其問題〉2,學生藉此機會大談總 統選情,並要求預言何者會當選,甚至「逼迫」表態支持人選,當我試圖淡化討 論的激情,並期望從民主政治角度解說選賢與能意義時,學生似乎不領情,討論 反而更加激烈,同時對立的情緒也不斷地高漲,「擁連」與「挺扁」各不相讓,並 且亮出各自支持陣營之競選旗幟及相關文宣,最後在雙方互相高喊「凍蒜」的聲 嘶力竭中,結束了這一堂臺灣政治發展的課程。

3 月 19 日,臺灣發生震驚海內外的「319 總統、副總統遭槍擊」案;隔日,

陳水扁與呂秀蓮以些微票數差距擊敗連戰、宋楚瑜,連任第 11 任總統、副總統3, 但在開票結束之後,落敗的連、宋陣營拒絕承認選舉結果,並質疑民進黨政府自 導自演槍擊事件影響選舉結果,自此臺灣陷入了近乎歇斯底里的瘋狂抗爭與對 立。3 月 22 日,總統大選結果揭曉後的第一天上班(課)日,在我們學校二樓圍 牆外,驚見國三班學生貼出大字報—「作票總統陳水扁下台」,該海報雖然在學校

1 自 1995 年從事教職迄今,先後任教科目有國中「公民與道德」、「認識臺灣社會篇」、「九年一貫 社會領域」以及高中「公民」、「三民主義」、「現代社會」、「公民與社會」等。

2 見南一版《高級中學現代社會》(林勝義,2007),第十一章第二節。課文內容略述如下:

(1) 臺灣政治發展—以 1987 年解除戒嚴為政治發展的分水嶺,分別簡述解嚴前的威權政治期及 解嚴後的民主發展期概況。

(2) 當前臺灣的政治問題—說明臺灣雖已向民主政治方向前進,但政治發展的過程中卻產生了 憲政體制、政黨競爭、民意扭曲及國家認同等問題亟待解決。

3 陳水扁、呂秀蓮獲得 6,471,970 票(得票率 50.11%);連戰、宋楚瑜獲得 6,442,452 票(得票率 49.89%)。陳、呂以 29,518 票險勝連、宋,連任總統、副總統。參閱中央選舉委員會網頁,

http://210.69.23.140/vote3.asp?pass1=A2004A0000000000aaa 【2005/4/25】

行政單位的制止下撤除,卻令人內心產生無比的震撼!

臺灣社會一直存在著省籍對立與國家認同衝突。1947 年的二二八事件種下了 省籍矛盾的因子,隨後中國國民黨(以下簡稱國民黨)政府在內戰敗後撤退來臺,

一方面透過〈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保障統治階層的政治利益,另一方面也透 過高壓的威權統治壓抑本省族群的政治參與,於是「臺灣本省菁英自動或被動地 與政治保持距離,而民間社會則長期存在著本省人/外省人的對立與猜忌。」(江宜 樺,1998:2)直到 1980 年代中期,隨著戒嚴的解除及政治上的轉型與開放,使 得潛藏的省籍對立與國家認同衝突浮現到公共領域,並成為選舉動員的利器;自 此,臺灣「社會日益陷入歇斯底里的狂熱—父子因此齟齬,朋友因此成仇,人事 任用先問統獨立場,教育傳習也無法迴避此『大是大非』的問題。」(江宜樺,1998:

1)

政治意識的衝突與對立不僅沒有隨著民主的日漸深化而趨緩,反而變本加厲 地成為臺灣社會不安定的嚴重因素,影響所及,連莘莘學子都不可避免地捲入這 衝突與對立之中。臺灣社會如此的發展,著實令有識之士憂心;身為中學公民教 師,投身於第一線的教育工作,亦深感責任重大,故常省思,如何能讓新生的一 代不再陷入不理性對立,如何能透過教育的方式讓學生關懷鄉土、認同國家;因 此興起研究的念頭,冀望藉由課程教材研究與實務教學經驗的整合,嘗試為臺灣 公民教育中的國家意識,勾勒出一客觀可行的認同模式以供參酌。

教育是國家發展的礎石,公民教育更是培養健全國民的必要途徑。過去,由 於威權統治的意識形態牽絆,使得公民教育淪為執政者制約人民的工具;現在,

隨著民主政治的漸趨成熟,公民教育應該令其回歸教育的本質,成為凝聚國民意 志的重要啟蒙。本研究選定此一主題,是期以拋磚引玉之心,引發關心國家發展 者的共鳴,為創臺灣社會的和諧未來,略盡棉薄之力。

貳、研究目的

是故,本研究有以下目的:

一、 透過文獻回顧及學理探討,分析「國家認同」概念的意涵,並據以比較、分 析新舊版本高中公民、三民主義等課程,在課程標準與實際教材內容上,有 關國家認同意識有何差異,剖析其隨時代變化的調整,對實務教學的影響。

二、 探討臺灣社會現況「國家認同」的發展與歧異,並期望透過此紛歧現象的描 述,藉由公民教育的與時俱進,進一步探討建立一個異中求同、符合臺灣現 狀及多數人認可國家認同共識的可能;這也許不是一蹴可幾,但至少可以是 形成共識的濫觴。

三、 透過上述兩目的,進一步思索建構高中公民教育教材中理想的「單一國家認 同意識」。期望據此教育莘莘學子,跳脫原生的族群或省籍對立,為臺灣凝聚 休戚與共的國民共同意志,以建立和諧新家園,厚植國家的團結基礎與對外 競爭力。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