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教育是國家發展的礎石,其最重要目的即在培養適合國家社會及時代需要的 健全國民。公民教育的主要任務便是教育學生支持政治制度與社會價值,並擔負 公民責任;換言之,公民教育在傳遞社會共享的價值體系及生活準則,以教育所 有成員認知、學習進而表現符合社會所期待的態度及行為。因此,公民教育是一 個國家養成國民社會適應能力與形塑公民意識的重要途徑,而國家認同概念的塑 造、甚至是國民愛國心的激發,又為一切公民教育功能的基礎。

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均在意公民教育的實施功效;民主國家將其視為陶鑄 現代公民、追求民主永續發展的重要管道,極權國家更視其為灌輸統治者意志,

培養奴化順民的有效方式。臺灣公民教育的發展,大抵隨著政治發展,而有不同 時期的階段目標與任務。1949 年國民黨撤退來台後至 1987 年解除戒嚴,為威權統 治階段,此階段課程標準曾歷經六次修訂,最後一次修訂是 1983 年,其課程教材 自 1984 年起施行至 1999 年止;接著是民主轉型階段,課程標準於 1995 年修訂,

自 1999 年起施行至 2006 年止;最後是民主鞏固階段,課程綱要於 2005 年修訂,

但屬暫行綱要(九五暫綱),自 2006 年起施行,預計至 2010 年止,2010 年起將施 行 2008 年公布之課程綱要(九八課綱)。檢視各不同階段的公民領域教育,可以 發現其中所欲形塑的國家認同概念,係與當時的政治環境、政府政策方向有必然 的因果關係;易言之,國家認同教育內涵是隨著政治發展而與時俱進的,並且仍 受統治者政策方向的牽引,不同的政治氛圍與不同執政者的信念價值,自然導引 出不同的論述。

壹、威權統治階段公民領域教育的國家認同觀

解嚴前的公民領域教育,均屬威權統治階段,其科目包含三民主義科與公民

(與道德)科。整體而言,此階段的公民領域教育,其目標在發揚中國民族精神、

強化反共復國愛國信念、與形塑大中國意識之國家認同概念;且不止公民領域教

育,包括社會學科之歷史科、地理科,其目標亦均在激發愛鄉、愛國、復國與建 國之精神,還有軍訓科,不特重視軍事常識之灌輸、愛國情操之激發,尤重國家 觀念之加強等。因此,威權統治階段幾乎各領域教育,均應服膺統治者單一意識 形態,架構於單一國家認同—代表中華民族的中華民國之下。

本研究配合教學經驗,威權統治階段取材 1983 年修訂之課程標準,分析三民 主義科及公民科。

三民主義科在此階段,因統治者運用升學考試營造其學科優勢,以致對學生 的影響最為深遠。三民主義是典型的意識形態教育,是國民黨灌輸國民共同體認 的一套觀念、想法的教育工具,更是政治上要全民一致參與反共復國政策的宣揚 管道,故其內容以中山先生思想為主述,並充斥統治者如蔣介石、蔣經國等著述、

言論,以形塑齊一的政治意識,並箝制學生自由思想。因此,三民主義科的國家 認同觀,是民族主義式的國家認同,無論是民族血緣、歷史文化等均以保守中國 意識為基礎,建構出一個虛擬的中華民族國家,配合所謂的「憲法架構下的法理 中國」,形塑中華民國成為地大物博的世界強國圖像,以灌輸學生認知中共禍害所 造成的民族危機,鼓舞大家共同參與反共復國的神聖民族大業。如此的國家認同 觀點,其實旨在為國民黨統治不能真正實施民主憲政找藉口,甚至為威權統治建 立合理化基礎而已。

與國家認同概念密不可分的兩岸關係,在三民主義科中是堅決主張中國必將 統一的。在教材中,除對共產主義大加撻伐,並宣揚中華民國所賴以立國之三民 主義,其統一中國的必然性與前瞻性;同時強調復興基地臺灣愈壯大,中國的統 一與重建便愈早得以實現。在威權統治階段的三民主義教材中,追求中國的統一 是臺灣未來的唯一選項。

公民科的國家認同概念,大抵也是與三民主義科同一基調,仍是民族主義式 的國家認同。在道德文化的引論中,充滿對傳統中華道德文化的獨尊;在民族融 合、發展的歷程中,仍強調由中華民族組成的中華民國,是一民族國家,居住在 臺灣的中國人,無疑都是中華民族的一部份;教材中甚至主張臺灣地區同胞受日

本壓迫五十年,由於國民政府領導抗戰勝利,才得以享受一般國民的平等地位,

將臺灣的穩定與發展,全數歸功國民黨之功績。不過,對於臺灣是否為民主國家,

教材委婉指出:「解嚴、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後,世人才認為臺灣是民主國家」,

等於間接承認解嚴前的統治型態是威權政治;此論點有別於三民主義科,能以實 際現況,闡述臺灣政治發展,而非昧於事實,硬是將威權統治虛構成民主憲政。

另外,在兩岸關係的論述上,公民科仍主張中國分裂只是暫時,將來終將統 一;但卻也正視了兩岸分治的事實狀態,主張兩岸勿作零合競爭,應以和平、理 性、務實態度,從百餘年救國總目標與中華文化為交集點出發,逐步結束兩岸分 治狀態,共同建設一個富強、統一的新中國。此一國家未來發展論述,仍是建構 於統一的中國上,雖已務實地依歷史事實發展,面對分裂的中國,並朝向多元的 政治文化認同—妥協、溝通、寬容,緩步前進,但所傳遞者,仍是「中國意識」

的國家認同概念。

儘管如此,公民科的學術價值還是勝於三民主義科的,至少在意識形態的份 量上相對較少,加上其在社會科學的知識領域涉獵較廣,並強調實踐的重要性,

仍具有一定程度的學科價值與公民教育功能;不過在當時的教學現場上,因為非 聯考考科而屢遭忽視,以致學科的實用價值無法有效彰顯。

貳、民主轉型階段公民領域教育的國家認同觀

臺灣從 1980 年代以降,國內政局掀起了風起雲湧的民主改革浪潮。1986 年第 一個反對黨民主進步黨宣告成立,1987 年解除了長達 38 年的戒嚴令,接續而來的 民主化改革,讓臺灣迅速從威權體制蛻變為民主政治;澎湃的社會力也在這轉型 過程中,一股腦兒地迸發出來,當然,國家認同的紛歧與對立,也隨著威權體制 瓦解愈演愈烈,終於演變成許多社會不安、衝突的深層導因。

1983 年修訂課程標準的公民領域教材,其架構仍以威權體制所設定之保守中 國意識為主,自然不足以適應社會需求,於是因應民主化轉型變遷,乃於 1995 年 重新修訂課程標準,自 1999 年起逐年實施。

此次修訂的公民領域課程,已大幅褪去為統治者意識形態宣揚的功能,跳脫 出黨國思想教育的窠臼,改為重視民主法治的公民教育內涵,著重培養多元文化 的公民資質,與重建理性、善行的公民社會等。其所包含的科目,除原有的三民 主義科、公民科外,另增加現代社會科。

民主轉型階段的公民領域,雖仍保有三民主義科,但已不是解嚴前的意識形 態教學。新版三民主義課程主張,應建立其學術地位,排除政治性用語,國家政 策與建設成果不編入教材,由教師情境隨機補充;教材內容捨去對共產主義的批 判,增列與三民主義有關的近代思潮,期藉由從諸多思想的比較中,建立學生對 三民主義學術價值的認識與信仰;擺脫政治因素干擾後的三民主義,已不復是「官 定意識形態」、「國民黨黨義」。在國家認同的定位上,隨著社會上論述由一元走向 多元面向,於民族主義部分,雖仍著眼其國家認同的民族意識,但已放棄民族同 化論點,亦不強烈標榜中華民族的國族認同,主張國家認同不能靠強迫性的威脅 和灌輸,須以鼓勵性的溝通和教育來達成。民權主義與民生主義的部分,則分別 強化了當代自由主義的國家認同意涵,以平等、多元概念,協合式民主論點與政 經制度的深度內容,同時強調臺灣政經成就,引發學生對臺灣主體的價值認同。

國家認同的概念,明顯呈現民主中國意識並轉向現實臺灣意識。

兩岸關係的主張,由舊版的追求中國統一,改稱兩岸的分治,並非不同民族 的對立問題,而是政權的分治問題,對於兩岸未來的最終結局如何,並不預設立 場,而交由全體臺灣人民決定。如此的論述,雖仍提醒兩岸的同文同種,但也同 時容許從民主的角度做不同思維,換言之,同民族並非一定組成一個國家不可,

人民也可從不同面向思考國家未來,但無論如何,最後總須回歸主流民意。在此,

已慢慢呈現自由主義的制度認同。

不過,企圖轉型的三民主義學科,在臺灣社會環境的瞬息萬變中,仍然招致 意識形態化的詬病,加上廢考的主張紛至沓來,反對三民主義的聲浪未曾停歇,

使其教育功能在新世代中迅速式微,終於在政黨輪替後 2005 年的課綱修訂中,整 併入公民與社會科。見證過威權統治與民主發展的三民主義學科,最後終不敵民

主潮流走入歷史。

公民科在此次的教材修訂中,亦朝民主公民教育方向前進。教材輯選以社會 領域專業教學題材為主,藉以培養現代化公民素養及強化民主的普世價值,有關 反共教育與為政府宣揚政策的內容均已祛除。另關於道德、文化的敘述,雖仍見 中華文化傳承者,但已不再獨尊中華文化之單一價值,而兼容並蓄地論及臺灣的

公民科在此次的教材修訂中,亦朝民主公民教育方向前進。教材輯選以社會 領域專業教學題材為主,藉以培養現代化公民素養及強化民主的普世價值,有關 反共教育與為政府宣揚政策的內容均已祛除。另關於道德、文化的敘述,雖仍見 中華文化傳承者,但已不再獨尊中華文化之單一價值,而兼容並蓄地論及臺灣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