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壹、 研究途徑與方法

本研究撰述,以「質性研究」的方向為之。 所謂「質性研究」,其意義如下:

(潘淑滿,2003:18)

質性研究有別於實證主義的科學研究取向,主張社會世界(social world)是 由不斷變動的社會現象所組成,這些現象往往會因為不同時空、文化與社 會背景,而有不同的意義;因此,質性研究者在整個研究過程,必須充分 理解社會現象是一種不確定的事實。通常,質性研究者必須在自然的情境 中,透過與被研究者密切的互動過程,透過一種或多種資料蒐集方法,對 所研究的社會現象或行為,進行全面式的、深入式的理解。

因為長時間任教中學公民領域課程,對教材較有深入的思考與體認,故選擇 研究高中公民教育中「國家認同」概念的轉變,及其「國家認同」的形塑功能。「國 家認同」概念轉變的依循,是臺灣社會中不同時空背景、不同政治氛圍,所形成 的認同變動與差異。

社會現象隨時都在變化,並且是各種勢力彼此透過衝突、妥協進而產生新的 認知或價值,「國家認同」概念的轉變,亦是因此而發生。本文研究高中公民領域 教材的「國家認同」,其演變即與政治發展過程中的論述息息相關,因而本研究需 從歷史的演進與發展著手;故研究途徑採用「歷史研究途徑」1(historical approach)

及「演化研究途徑」2(evolution approach)中的「客觀變遷研究途徑」,假定政治 結構本身具有演化屬性,以臺灣社會「國家認同」概念的歷史變遷3為主變項—這

1 歷史研究途徑係「傳統的研究途徑……其重點落在政治制度的歷史發展層面,而研究其源起、演 變與發展。」(邱榮舉,2002:40)

2 「這是從『線』(歷史)(時間)的觀點著手。此一途徑有兩個主要小途徑:一注意客觀變遷;另 一注意主觀變遷。」(朱浤源,2001:183)

3 本研究的縱向(時間)範圍雖侷限於 1995 年後,但對於「國家認同」概念的轉變,仍必須從 1949 年國民政府撤退臺灣後的政治發展研究起,才能真正明瞭不同時空背景下,有關「國家認同」的 衝突與不同論述,而後有何種發展差異持續迄今。

變遷無既定方向或計畫,「而是在內外壓力下自然轉變,或頭痛醫頭式轉變,缺少 有目標的整體規則改變」(朱浤源,2001:184),從而觀察、對應公民領域教材國 家認同主張與時俱進的變化,據以探討其於不同歷史階段形塑「國家認同」概念 的功能。

本論文的研究方法,採用的是文獻分析法、歷史研究法及比較研究法。

一、文獻分析法:

本論文針對「國家認同」的論述、「公民教育」的理念等,從各種文獻資料如 相關書籍、論文、期刊、報章雜誌及網路資源等分別整理、綜合及歸納。而有關 高中公民領域教材,亦從歷年之課程標準(綱要)、教科書及相關資料、書籍等做 細部分析,將「國家認同」相關概念分別整理、呈現。

二、歷史研究法:

針對臺灣社會「國家認同」概念的演變,主要係採用歷史研究法,由歷史縱 向時間發展的角度,探討其演變的歷程與發展;尤其是依高中課程標準(綱要)

修訂時期,劃分 1983 年至 1995 年、1995 年至 2005 年、以及 2005 年迄今等三個 不同時期,配合「國家認同」概念的演變,深入分析公民領域各相關教材的不同 變化。

三、比較研究法:

比較研究法是本論文的重點研究方法,透過不同階段「國家認同」概念的演 變,據以分析比較 1983 年、1995 年課程標準及 2005 年「九五暫綱」中,各不同 階段「國家認同」概念的轉變及其教育形塑功能的消長;並試著整合出一符合臺 灣現況之「單一國家認同」概念,嘗試具體提供「九八課綱」教材、教法的建議。

貳、章節安排與研究架構 一、章節安排

本論文共分 5 章。

第一章緒論;闡述研究動機、目的、範圍、限制、文獻回顧以及研究途徑與

方法;同時定義「公民教育」、「國家認同」意涵,並據以做為分析公民領域教材 之理論基礎。

第二章公民領域教材「國家認同」內容分析;分別整理、歸納 1983 年、1995 年及 2005 年教育部頒佈之課程標準(綱要)中,有關公民領域教材之課綱與教科 書,論述當中之「國家認同」概念,並分別從橫切面歸類其認同的屬性,兼從縱 切面觀察其轉變概況;同時兼論將於 2010 年將全面實施之「九八課綱」(2008 年 發佈)。

第三章「國家認同」的轉變與公民教育;分析臺灣社會「國家認同」的歷史 發展與解嚴後的歧異,並依據此發展與歧異,分析不同階段所對應之教材教育功 能的消長。

第四章建立公民教育中符合現況「國家認同」概念;根據第二章、第三章的 分析與論述,並參酌相關理論,申論公民教育形塑國家認同的功能,且重新界定

「國家認同」在民主政治下的意涵,試圖建立一個符合現況的「單一國家認同」

意識。這或許是一個不容易達成的目標,也是會引起撻伐的脆弱主張,但本研究 仍企圖將政治理論、社會現況與實務教學經驗做三者結合,拋出一些想法供大家 參考。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歸納、統合研究發現與結論,並具體提出建言,供未來 即將實施之「九八課綱」做為研發教材、改進教法參考,同時也對本論文研究未 臻健全之處,及未來仍可繼續研究之課題、方向,提出說明與建議。

二、研究架構

根據上列章節安排,研擬本論文架構如圖 1-1 所示。

研究動機與目的

「公民教育」、「國家認同」意涵

「國家認同」概念的發展與歧異

三民主義學科教 育功能的變化

公民領域學科整併與 教育功能的調整

結論與建議

公民教育形塑「國家認同」

建立公民教育中符合現況的單一「國家認同」概念 1983 年課程標準之三民主義科、公民科

1995 年課程標準之三民主義科、公民科、現代社會科

認同﹂內容分析公民領域教材﹁國家同﹂

2008 年 課程綱 要之公 民與社 會科 2005 年課程暫行綱要之公民與社會科

圖 1-1 本論文研究架構

參、價值中立

研究臺灣社會的「國家認同」,都不免要以嚴肅的態度面對「價值中立」的問 題。

任教公民學科多年,每當課堂上談及「國家認同」、「統獨爭議」時,心中總 是自我提醒,應摒除自己的好惡,純從理論、事實的角度教導學生,引領其理性 思考、價值判斷;一再對學生強調,考量此一問題時,老師僅能從歷史發展的事 實陳述現況,至於統、獨的孰是孰非,老師秉持客觀中立立場,留待學生自行斟 酌。儘管如此,學生仍然不免要貼上藍/綠的標籤,因而經常自我反思,面對「國 家認同」或「統獨爭議」二極對立嚴重的情境,「價值中立」是否可能真正存在此 議題中?

擇定研究教材的「國家認同」概念,目的即是希望透過教育,逐步改變現有 的認同紛歧與衝突;因此對於「價值中立」的問題,自當善加處理,方不致令本 文撰述陷入統、獨任一方的偏頗。至於如何能達到研究者的價值中立?或許應從 方法論(呂亞力,1987b:78-84)上著手。

行為政治學者主張,政治研究應價值中立。價值的陳述應與事實陳述分開,

事實陳述是研究結果,研究者不應摻雜任何個人價值,以免影響信度與效度;價 值陳述是研究者以個人角色(公民、社會一份子等)對研究發現的反應、建議,

不是研究的直接結果。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應摒除價值判斷,使其研究成果不 致受個別偏見歪曲。

人文政治學者主張,政治研究不應價值中立。政治學的主要目的,在提供決 策者治國的意見與建議,以及改進政治制度、設施所需的知識,它是一門價值與 事實相配合的學科,堅持價值與事實截然二分,會使政治學失去存在的意義;政 治學所探討者,是關於人的政治行動,政治行動是依據理性作成選擇後的行動,

選擇必定涉及價值,故研究政治如排除價值,將只能觸及表象,無法深入內蘊。「因 此政治學不必強調價值中立,假如堅持如此,只能使政治研究狹隘化,無法對政

治現象作全面的探究。」(呂亞力,1987b:83)

本研究贊同行為研究的主張,同意在研究過程中應摒除個人的價值判斷,但

「這不等於一個人不應堅持其價值或不宜表示其價值,而是說在研究過程的某些 階段,要盡可能達到『價值中立』,也就是盡量避免以自己主觀的價值判斷來選擇 或詮釋資料及作成研究結論。」(呂亞力,1987b:90)然政治學的研究,不該只 是單純的學術探討,應具有經世致用功能;故在研究結果呈現後,仍然依據研究 發現,提出個人的看法及具體的建議,以符合從事研究的目的,並試圖提供未來 教材編寫、教師教法參考。

是故,本論文在撰寫過程中,有關「國家認同」的概念及其歷史發展演變,

所取材者皆為相關學者的研究結果、或政治菁英的論述主張,不摻以個人認同上 的好惡,以求真切地反應臺灣社會「國家認同」紛歧的真實面;而分析歷年教材 中的「國家認同」概念,也皆以相關學術研究之「國家認同」理論為工具,據以 詳實析論課程標準(綱要)及課本內容。

但在文獻分析完成後,論及教材教育功能及興衰時,因融入教學經驗,便有 一定程度之價值判斷在其中;而提到未來如何能建立單一客觀的「國家認同」概 念時,更是依據現況所做的個人期盼,此亦無法脫離個人之價值判斷。不過在整 個撰述過程中,本文堅持沒有個別統、獨的喜好或主張,只強調公民教育營造學 子認同國家之共同意識的重要性,而後才可能共同面對國家未來的統、獨發展,

這也是本研究最重要的目的。

第五節 「公民教育」與「國家認同」的意涵

壹、公民教育的意義

近代德國教育家凱欣泰納(G. M. Kerschensteiner, 1854-1932)倡導公民教育,

認為教育的目的即在「造成適合國家及時代需要的有用公民」。主張「國家一切的

認為教育的目的即在「造成適合國家及時代需要的有用公民」。主張「國家一切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