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問題

灣平面媒體對於復興台北空難相關新聞主題及新聞處理。本研究也會與 2002 年 中華航空澎湖空難新聞報導進行比較分析,並且探討相距 12 年兩次空難之差別,

媒體對於災難性新聞處理的方式,提出些微薄參考,給予台灣媒體、民眾一些實 際有益的建言。

第三節 研究問題

由於類似的重大飛安事故不可能隨時地發生,但似乎也沒有任何一家航空公 司能保證自己未來不會遇到飛安事故,除了 2002 年的華航澎湖空難之外,2015 年復興空難更是檢視媒體角色的最佳時機,比較出經過 12 年的時間淬鍊,媒體 是否有改變其報導方向與策略,是否影響到整個媒體生態,所以本研究以蘋果日 報、聯合報、中國時報以及自由時報中關於復興台北空難之相關新聞報導進行內 容分析,目的希望從中了解不同報社所呈現的空難新聞報導,藉由報紙所呈現的 報導內容,找出關於各家報社處裡重大災難新聞之手法。

而在探討多數國內外災難新聞報導之研究後,發現有許多良好的新聞報導可 以提供公共事務多元或是客觀的觀點,減少單一或是業配等新聞。而媒體應該要 提高自己本身產製新聞的比例,減少新聞雷同性或是互相抄襲,增加資訊來源質 與量的選擇,呈現新聞事件最原始之風貌,幫助閱聽眾釐清對於空難新聞的全 貌。

災難新聞報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可以看出一個媒體對於突發事件的應 變能力,由於新聞是由報社記者與消息來源共同建構的事實(McQuail,1992),

研究者不但要了解空難新聞的本質,也要研究報紙呈現之新聞內容,探討出災難 新聞的內涵、報導手法或是新聞主題的多樣性與客觀性等問題。因此本研究問題 為:

8

(一)台灣媒體中,復興台北空難之相關新聞報導量與呈現方式為何?

(二)台灣媒體中,華航澎湖空難之相關新聞報導量與呈現方式為何?

(三)相隔 12 年,台灣媒體處理兩次空難新聞之異同為何?

9

第四節 名詞界定與釋義

壹、 復興台北空難

復興航空 235 號(GE235)班機空難,又稱南港空難、基隆河空難,發生 於 2015 年 2 月 4 日上午 10 時 55 分,該班機原定從臺北松山機場飛往金 門尚義機場,在起飛後不久即墜毀於臺北市南港區基隆河,造成 43 人死 亡。此事件為中華民國民航史上首次飛機墜毀於河川的意外。也是復興航 空近期發生最大的空難之一,為 2002 年華航澎湖空難之後,死傷人數次 高的一次,亦為台灣國籍航空史上第八多人傷亡之空難,而本研究探討與 復興台北空難相關之新聞報導。

貳、 華航澎湖空難

中華航空 611 號(CI611)班機空難,又稱澎湖空難,發生於 2002 年 5 月 25 日,該航班執行於當時的臺灣中正國際機場飛往香港國際機場(赤 鱲角機場),客機於高空中解體墜毀事故,搭載 206 名乘客及 19 名機組 員全數罹難,為發生在臺灣境內死傷最慘重的空難,而本研究探討與華航 澎湖空難相關之新聞報導。

參、 台灣報紙

本研究以台灣的報紙為主要研究對象,根據世新大學(2013)調查,台灣 每日報紙發行量與閱報率以蘋果日報、聯合報、中國時報以及自由時報為 排名前四名,故可稱為台灣報紙中的主流媒體,且最具有代表性。

肆、 災難新聞報導

新聞學當中,災難新聞一般是指火災、地震、山難、空難、颱風、車禍等 災難的相關報導。根據統計結果,這類新聞是傷亡情形大小或傷亡人員的 知名度,來決定其新聞的重要性,且災難新聞已經變成新聞報導主要的內

10

容之一,而本研究探討的是以災難新聞當中的空難為主要研究對象。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框架理論

壹、框架理論的定義

「框架」的概念源自 Goffman(1974)對社會真實建構的討論,他認為框架 是人們解釋外在世界的心理基模(schema),用來作為了解、指認,以及界定行 事經驗的基礎(臧國仁,1999)。人們透過符號轉換的過程,將散落各處的社會 事件加以組織,並成為與個人内在心理有關的主觀認知,即是框架概念的基礎。

因此,Goffman 從社會建構論的角度切入,表示框架是人們將社會真實轉換為主 觀真實的重要憑據,也就是所謂「真實」其實是社會建構的產物,缺少框架作用,

人們無法將無意識到的活動,轉化為可意識的社會事件。

框架存在於人們的生活之中,當閱聽人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會被自己的框 架所影響,並且藉此來協助自己理解之事實,而媒體也藉著框架將新聞的內容,

藉由不同的詮釋方式,讓閱聽人理解。鍾蔚文(1992)表示,框架可以幫助讀者、

觀眾將新聞媒體傳送的素材加以組織、選擇與詮釋。使用不同框架的閱聽人,組 織、選擇和詮釋新聞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

Gamson 是迄今引用框架理論最重要的研究者之一(臧國仁,1999)。 他將 框架的定義大致分為兩類(Gamson,et al., 1992): 一類指「界限 (boundary)」,

引申為對社會事件的規範;另一類指人們用以詮釋社會現象的「架構(building frame)」。而界限定義是,框架像是人們用以觀察世界的鏡頭,凡屬此鏡頭納入 的實景,都成為認知世界中的部分。鏡頭外的世界,即使實際存在,也因認知上 無法接納而遭拒斥;而架構定義是,人們藉由框架重新建構社會意義,以此了解 社會事件發生的原因與脈絡(臧國仁、鍾蔚文,1997)。

框架是人們用來了解世界的工具,但另一方面,框架中「界限」的定義也代

12

表了人們認知的侷限。Chung 和 Tzang ( 1992, 1993:轉引自臧國仁,1999 ) 便認 為框架雖然有助於人們思考及整理資訊,但也成為人們意識形態或刻板印象的主 要來源,因為它框限了主觀認知世界的方式,也使偏見無可避免,因此偏見便是 框架框限真實的負面效果。

災難新聞與一般新聞形成框架的模式也是大同小異,臧國仁(1999)提出,

新聞框架方便協助民眾閱讀,也在無形中引導了閱聽人閱讀災難新聞時,習慣且 熟悉的報導方式,形成對災難事件的思考模式,這些也是框架理論在災難傳播領 域之中的研究基礎。

林東泰(2008)曾指出,媒體在面對重大事件的新聞處理時,會有兩種不同 的框架產生:第一種是「媒體框架作用」,顧名思義就是媒體自身對新聞事件的 報導;第二種則是「利用媒介框架作用」,來自於框架提供者所威脅或是利誘,

引導出媒體對選擇框架的認知,會是以符合提供者期望為目的,而不是真實呈現 原有的新聞內容。

Tankard, et al. (1991),將框架概念引入媒體研究領域,探討新聞媒體如何 使框架呈現社會真實。Gitlin(1980)則是表示框架能幫助人們將日常生活經驗 分類、組織、詮釋並賦予意義。他進一步認為媒體框架是符號操作者藉由選擇、

強調或是排除特定文字和影像符號等,所形成的一種認知、詮釋及呈現的固定模 式。在此過程中,包含了「選擇」與「重組」兩種機制,而其執行基礎部分來自 記者個人的心理狀態、知識及經驗,部分來自媒體組織内部的組織文化、編輯政 策、組織決策或工作常規。Tankard 等人認為框架是「新聞内容的中心思想(central organizing idea)」,認為新聞報導的主要脈絡及議題,須透過選擇、強調、排除 與詳述等方法後才得以呈現。以此觀之,新聞報導其實是一種選擇部分事實,並 主觀地「重組」為社會真實的過程。

13

Sterentz(1989)曾指出,記者在撰寫新聞時,也會有「先預下判斷」將新聞 貼標籤,因為貼標籤能讓記者以及編輯將原本複雜的人物、事件或是議題等,設 定成為簡單的目標、標題,顛覆閱聽人對原本已有的刻板印象。記者在採訪這類 議題或是新聞人物時,常常自己預設立場,心裡的答案也呼之欲出,只差需要受 訪者證實,而要將標籤設定於個人或是議題上,媒體在不知不覺當中,也賦予記 者兩項任務,用簡單扼要地方式說明,具有新聞價值的新聞點;而另一項則是,

記者必須要有先知的能力,預先看出報導後續的走向。(彭家發譯,1994)

貳、框架理論的實證與運用

對於框架存有內容,學者 Entman(1993)認為傳播過程中至少會存在於四 種內容,分別是:

(一)傳播者(或稱新聞消息來源):在有意或無意間判斷即決定要說些什麼,從 框架來決定如何從組織角度來詮釋他們的信念或是想法。

(二)新聞文本:新聞中的關鍵字、專有名詞、標題、刻板印象、消息來源等皆是 框架,利用主題的方式來集中加強事實或是判斷。

(三)接收者(或統稱為讀者):文本和傳播者的想法或結論不一定會直接影響接 收者,因為接收者原本可能即有閱讀框架。

(四)社會文化:文化被視為是社會中多數人的話語和思想都有存在著框架,會表 現出共同的經驗,這也被視為框架的真正起源。然而,這代表消息來源可以決定 自己要從什麼角度來陳述事實的真相,記者跟編輯又要如何從聽來的消息來寫出 新聞內容、標題或是關鍵字,而讀者本身在觀看新聞時,也可能隱含著既有的閱 讀框架,但框架真正的起源可能是在於社會文化所影響的。

14

亦可以從上述的四種內容延伸出多種框架研究之類型,有部分用於驗證政治 相關者如何發起框架;有部分則是研究記者該如何在新聞報導當中使用文字或是 句子結構使用框架;有部分則是研究新聞如何簡潔明確地表達框架,以及閱聽人 又該如何理解這些新聞從業人員運用地框架(Carragee、Roefs,2004),而D’Angelo

(2002)就將框架研究分為以下四種主要之類型:

第一類:關於框架之內容,認為新聞框架是新聞報導故事中的主要陳述,是

第一類:關於框架之內容,認為新聞框架是新聞報導故事中的主要陳述,是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