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問題背景與動機

本研究主要探討屏東縣外籍配偶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 究。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說明本研究問題背景與動機;第二節敘述研究目的 與研究問題;第三節則是對本研究之重要名詞加以釐清,便於分析與討論;第四 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問題背景與動機

壹、 研究問題背景

臺灣從 1970 年代中期開始引進女性外籍配偶(夏曉鵑,2000),起初是為部 份退伍老兵及婚姻受挫的青年解決婚姻市場中的「男多女少」及「婚姻排擠」等 擇偶困境(蕭昭娟,2000);到了 1980 年代,政府推動「南向政策」,許多台商紛 紛前往東南亞地區設廠,促進了我國人民與東南亞地區的聯結,也造就了許多異 國良緣(黃森泉、張雯雁,2003)。

另一方面,台灣女性的自我意識提高,女性擇偶態度轉變,結婚年齡普遍提 高;再者,女性較以往可以自由選擇婚姻,因此有不少的女性若未遇到適婚對象,

寧可選擇單身的生活。在此情況之下,使得居住於偏遠地區,或從事農漁牧業勞 力較密集工作的適婚男性成家更不容易,在家人壓力及本身的期望之下,於是選 擇迎娶外籍新娘。對臺灣男子來說,跨國的婚姻解決了他們延續後代的壓力;對 東南亞外籍新娘而言,則能夠藉由婚姻移民來脫離貧困的生活(顏錦珠,2002)。

基於以上的因素,使得臺灣外籍配偶人數愈來愈多。

臺灣的跨國婚姻中,以東南亞女子與臺灣男子間的國際通婚型態最為常見,

截至 2006 年底,經由通婚而移民來臺的外籍配偶人數已達 38.4 萬人(內政部,

2007)。由於遠嫁來臺的外籍配偶遽增,在肩負傳宗接代的包袱下,外籍配偶所生

的子女人數比例也持續不斷的攀升。這群新生代近年來已逐漸屆齡入學並陸續進 入校園中,學校中具有外籍配偶子女身份者,其人數比例也愈來愈多。由教育部

(2007)的統計顯示,91 學年度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民中小學者有 15,216 人,到 92 學年度人數已達 30,040 人,短短一年間,人數即攀升了將近一倍。教育部國教 司預估,從 93~97 學年度入學的小一外籍配偶子女,每年人數維持約 1 萬人,而 到了 98 學年度將突破 3 萬人,屆時每 8 名小一新生中,就有 1 人是外籍配偶子女,

學校如何協助這些孩子學習,將成為重要課題。

外籍配偶移入台灣後,因為必須面對婚姻與移民的雙重適應與文化的挑戰,

在家庭生活、語言溝通、文化了解、人際關係及子女教養上產生了一些適應上及 學習上的困境(王光宗,2004;呂美紅,2001;顏錦珠,2002)。根據楊艾俐(2003)

的研究報告,嫁來台灣的外籍配偶中,有 20﹪為二十歲以下的女性,在適應新婚 生活後,就即將面臨的是生兒育女的考驗,以及為人父母及教養子女的重大責任。

然而語言不同、文化環境背景不同,如何要這群外籍配偶負起教養下一代的責任?

薛承泰&林慧芬(2003)也指出,外籍配偶普遍教育水平差,語言能力不足,再 加上夫妻社經地位較低或身心障礙,無論擔任父職或母職角色,在教育下一代時 容易產生障礙。

對於外籍配偶面臨諸多適應上的困境,這樣的現象也有延伸到第二代的趨 勢,尤其是隨著外籍配偶子女逐漸長大陸續就學,孩子生活及學習的適應、文化 的調適、人際關係、行為表現等相關的問題也逐漸浮現,近年來相關的議題更是 引起社會高度的關切與探討。台北市教育局在九十二年十月針對「大陸及外籍子 女學校適應狀況」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國小外籍配偶學童有 32.29﹪學習適應欠佳;

有 20.83﹪的外籍配偶學童生活適應欠佳。同時出現學業生活適應欠佳的外籍配偶 學童有 38.11﹪,相較於本地學生適應欠佳只有 1﹪,比率偏高,須對這些學童有 特別的關注與輔導(楊正敏,2003)。因此,教育部目前已於 92 年度將外籍與大 陸配偶子女之教育補助納入「教育優先區計畫」補助項目;並請直轄市、各縣(市)

於 93 學年度公私立幼稚園招生公告中,將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列為優先入園對象。

貳、 研究動機

屏東縣位處台灣之最南端,以從事農漁勞工維生的人口較多,一般年輕女子 都不願意嫁到農漁村貧窮家庭,因此從事勞力工作的鄉村子弟很難在適婚年齡找 到適合的對象,東南亞來的外籍配偶在仲介業的引進及產業界引進外籍勞工下,

成了鄉間青年趨之若鶩的婚姻對象。此外,因為 95﹪以上的外籍配偶在婚後一、

二年便有下一代(夏曉鵑,2000),使得屏東縣外籍配偶子女的人數遽增。隨著時 間的遷移,外籍配偶子女陸續成長,進入國民教育就學階段,根據教育部(2007)

的統計顯示,95 學年度屏東縣就讀國中、小外籍配偶子女人數有 4654 人,僅次於 台北縣 12929 人、桃園縣 9362 人、台中縣 4949 及彰化縣 4768 人,在全台排名第 五。

研究者自從擔任教師九年以來,除了前四年班上沒有外籍配偶子女,接下來 的五年,班上外籍配偶子女的人數每年大多維持在 3 到 4 個之間。在第一、二年 所接觸到的外籍配偶子女中,成績皆屬中等以上,無重大偏差行為,學校生活適 應情形和本國籍配偶子女並無太多差異。但從第三年開始,班上有一、兩個外籍 配偶子女出現學習成績嚴重落後,作業缺繳及時常說謊的情形。當我意識到這種 差別的時候,我開始思索造成這種差異的所在。當然,影響學童的學業成就、學 校生活適應及偏差行為的成因有很多,但我歸結出其中一個可能是家庭及父母的 因素。在教導外籍配偶子女的前一、二年,班上外籍配偶家庭的父母很關心孩子 的學習情形及生活常規,與老師的互動很密切;但第三年之後班上外籍配偶家庭,

其中一個是父親整天忙於工作,甚少關心孩子,母親則對孩子寵溺放任;另一個 則因為父親患有精神官能症,無法承擔教養子女的責任,而母親因父親無工作能 力,經濟壓力大之下,每天忙著工作養家,較疏忽孩子的教養。此外,以上兩個 外籍配偶家庭的母親從來沒有主動與老師聯絡,老師與她們聯繫時,得到的也多

是較冷漠的回應。不同的家庭及父母教養方式,其子女的行為表現存在若干的差 異性,促發研究者興起探討外籍配偶家庭及其子女行為相關議題研究的興趣。此 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家庭是孩童最早接觸的一個生活環境,也是個人社會化的第一個場所,家庭 生活經驗對子女行為的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生命中的「重 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同時也是子女主要的認同對象,父母親的所言所行,

都將成為子女學習的主要內容。而父母對子女的教養方式對子女日後的生活品 行、學習態度、生活適應等,都有決定性的影響。大部分的研究都認為低社經地 位的父母為了生計奔波,以經濟改善為生活重心而忽略子女的教養,因此多採用 嚴厲、權威、責備的方式來教養子女,對子女的回應也較少;而高社經地位的父 母因其社經狀況良好,所以可以花較多的時間與精力去教養子女,多採用理性的 溝通、鼓勵、接受子女的要求等方式來教養子女,對子女的回應相對也較多(王 珮玲,1992;張高賓,1998;涂信忠,2003;張維中,2004)。

外籍配偶家庭在屏東地區多半屬於弱勢家庭,偏遠地區的農村、漁村低收入 家庭娶外籍配偶的特別多。相關研究也指出,外籍配偶家庭的父親大多數為農工 階級,教育程度不高,且有不少是身心障礙者,所以外籍配偶家庭大多是屬中低 社經地位的家庭。再加上父親往往必須負擔家庭經濟,由母親擔任教養子女的工 作,但是外籍配偶有些並不識中文,有些則在語文溝通上有困難,因此到臺灣後 常發生生活適應困難及情緒無處宣洩的抑鬱,使得她們在教養子女時遭遇許多困 難(莫藜藜、賴珮玲,2004;謝慶皇,2004)。夏曉鵑(1997)研究中就曾提及,

對身處異國的外籍配偶而言,語言及文字除了在日常生活中造成困擾外,也是她 們教育第二代的最大障礙。因此,除了外籍配偶家庭的低社經地位不利子女的教 養外,外籍配偶她們自身生活適應及不識字的問題會對自己教養子女產生多大的 影響呢?外籍配偶家庭的父母教養方式又為何呢?此為本研究欲探究的動機之 二。

以往有關外籍配偶家庭的研究,研究對象多以外籍配偶為主,近三、四年來 由於外籍配偶子女陸續進入學校就讀,有關外籍配偶子女學校生活的研究,漸漸 受到重視,因此相關文獻數量頗多。在林璣萍(2002)的研究中發現,外籍配偶 子女確實存在整體學習弱勢的情況,父親的社經地位、母親的籍貫及語文能力對 子女的學校適應有影響。劉秀燕(2003)、蔡奇璋(2004)的研究也發現,外籍配 偶家庭的子女由於受到父母社經地位較低、管教態度較放任疏忽、家庭成員溝通 困難、家庭衝突頻繁及主要照顧者語言能力不好、忙於家務生計等不利因素影響,

致使外籍配偶子女在行為上似乎有負面表現、學業成就較低落、語言程度較差的 現象。再者,外籍配偶子女因為受到社會上對其母親的污名化及刻板印象的影響,

普遍出現貶抑母親的偏差行為,且對自己沒有自信、比較自卑,有情緒障礙及人 際建構困難,在認知及學習上較遲緩等的問題(莫藜藜、賴珮玲,2004;蔡榮貴、

黃月純,2004)。

不過也有研究發現,東南亞籍新娘子女的學校生活適應都在中等以上,其

不過也有研究發現,東南亞籍新娘子女的學校生活適應都在中等以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