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屏東縣外籍配偶子女知覺父母教養 方式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屏東縣外籍配偶子女知覺父母教養 方式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 "

Copied!
15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 社會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侯松茂 先生

屏東縣外籍配偶子女知覺父母教養 方式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

研究生:陳秀枝 撰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八月

(2)
(3)
(4)

謝辭

著手寫這篇謝辭,意味著研究論文行將告一段落,研究所的求學也譜上休止 符。細細回想這三年多來的點點滴滴,一頁頁難忘的畫面又浮現在眼前:三年前 的仲夏,隨著榜單的放榜,開啟了我大學之後未完的求學夢,往後的四個暑假,

每每坐上火車往返在南迴鐵道上,眼中欣賞著碧藍的海景與翆綠的山色,手上提 著沈甸甸的報告資料與輕便的行李,心裡想著可愛的女兒,著實感到無比的踏實 與幸福。雖然三年求學期間,遭逢過好幾個颱風的侵襲而回不了家,歷經了女兒 高燒不退卻無法陪在她身邊的煎熬,也感受到寫不出報告的壓力……如今回想起 來,這些都讓這三年的求學生涯更加難以忘懷。

這本論文的順利完成,首先要感謝的是指導老師侯松茂教授,在繁忙的教學 與研究中,仍悉心教誨與鼓勵,引導論文的建構與修正,使我在追求學術的成長 中獲益匪淺。期間更經魏教授俊華、林教授鎮坤兩位口試委員,在計畫審查、論 文口試審查時,細心繕改及觀念引導、給予寶貴的建議與指正,方為今日論文打 下良好的根基,也讓這篇論文更臻理想完善,謹此致上最高的謝意。此外,受試 學校的校長、主任、老師以及小朋友們的協助,在此一併致上我最真誠的謝意。

最後,要感謝父母、女兒的奶媽,在我求學期間幫忙照顧女兒,讓我無後顧

之憂地完成學業;也要感謝我親愛的老公,給我在問卷統計上的協助。如

今隨著論文的付梓,二女悅悅平安健康的誕生,我的人生也將邁入另一個 階段!

謹以此論文獻給所有關懷我的人,謝謝你們!

陳秀枝 謹致 九十七年八月

(5)

屏東縣外籍配偶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 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

作者:陳秀枝

國 立 台 東 大 學 社 會 科 教 育 學 系 教 學 碩 士 班

摘要

本 研 究 的 主 旨 在 探 討 外 籍 配 偶 子 女 知 覺 父 母 教 養 方 式 與 學 校 生 活 適 應 之 關 係 。 以 屏 東 縣 三 十 所 國 民 小 學 九 十 六 學 年 度 上 學 期 外 籍 配 偶 國 小 高 年 級 子 女 為 研 究 對 象 , 有 效 樣 本 為 351 人 。 為 達 研 究 目 的 , 本 研 究 以 「 個 人 背 景 資 料 」、「 父 母 管 教 方 式 量 表 」、「 學 校 生 活 適 應 量 表 」 為 研 究 工 具 , 所 得 資 料 以 SPSS for Windows 12.0 進 行 描 述 性 統 計 、 t 考 驗 、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及 皮 爾 遜 積 差 相 關 分 析 各 變 項 間 關 係 , 並 考 驗 各 項 假 設 。 茲 將 研 究 結 果 歸 納 整 理 獲 至 以 下 結 論 :

壹 、 外 籍 配 偶 子 女 人 數 逐 年 攀 升 , 且 外籍配偶家庭多半為中、低社經 地位家庭。

貳 、 屏東縣外籍配偶子女知覺的父親、母親教養方式有顯著不同。

參、外籍配偶子女知覺父親的關懷回應較少。

肆、外籍配偶子女知覺母親的關懷、要求均較多。

伍、外籍配偶家庭父母對高年級子女多採「開明權威」的教養方式,「忽視 冷漠」教養方式居次。

陸、屏東縣外籍配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大致良好,屬中上程度。

柒、女生、獨生子女、母親為中國大陸籍、母親教育程度為高中職畢業、家 庭社經地位較高之外籍配偶子女感受到父母較積極的教養。

捌、女生、六年級、母親為中國大陸籍、父母親教育程度較高、家庭社經地 位較高之外籍配偶子女在部份學校生活適應表現上較理想。

玖、外籍配偶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愈佳則「學校生活適應」愈佳。

拾、父親、母親採「開明權威」教養類型對子女的學校生活適應是最有幫助 的,而採「忽視冷漠」的教養類型,其子女在學校生活適應是最差的。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建議,俾供外籍配偶家庭、教育相關單位、

教師及未來研究者之參考。

(6)

Study on the Parenting Styles Perceived by Children of Foreign Spouses in Pingtung County

and Their Adaptation to School Life

Author: Chen, Hsiu-chih

Master’s Program, Department of Social Studies Education,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ational Tai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enting styles perceived by children of foreign spouses and their adaptation to school life. This study takes fifth and sixth graders whose parents are foreign spouses in 30 elementary schools in Pingtung County in the first semester of the 2007 academic year, and 351 valid samples are collected. Using “personal background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 of parenting style”, “questionnaire of school life adaptation” as research tools, this study applies SPSS for Windows 12.0 to conduct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and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each variable and test hypotheses. Conclusions are made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1. The number of children of foreign spouses is increasing each year and most are from families in the middle to low social economical status.

2.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arenting styles of father and mother perceived by the children of foreign spouses.

3. Children of foreign spouses perceive that their fathers care and respond less.

4. Children of foreign spouses perceive that their mothers care and demand more.

5. Most families of foreign spouses adopt the “authoritative” parenting style for children of the 5th or 6th grades.

6. The adaptation to school life for children of foreign spouses is generally good at an upper-intermediate level.

7. Children of foreign spouses can perceive more active parenting when they are females, single children, their mothers are from China, or have a high school/vocational school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r are in families with a

(7)

8. Children of foreign spouses perform better in the adaptation to school life when they are females, sixth graders, their mothers are from China, their parents have higher educational backgrounds or they are from families with higher social economic status.

9. When children can better perceive the parenting style, they perform better in the adaptation to school life.

10. Authoritative parenting style is most helpful for children’s adaptation to school life; while neglecting the child is the least.

Discussions and suggestions are made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to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families of foreign spouses, relevant education institutes, teacher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Keywords: children of foreign spouses, parenting style, adaptation to

school life.

(8)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問題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6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外籍配偶家庭父母教養方式之理論與相關研究……….11

第二節 外籍配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理論與相關研究………….………….32

第三節 外籍配偶家庭父母教養方式與學校生活適應的關係……….……….53

第三章 研究設計………61

第一節 研究架構………61

第二節 研究方法………62

第三節 研究假設………63

第四節 研究對象………64

第五節 研究工具………65

第六節 研究流程………69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6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71

第一節 屏東縣外籍配偶子女之基本資料分析………..71

第二節 屏東縣外籍配偶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現況..75

(9)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屏東縣外籍配女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之差異

分析與討論………83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屏東縣外籍配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差異分析 與討論………95

第五節 外籍配偶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及差異分析 與討論………10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16

第一節 結論………116

第二節 建議……….119

參考文獻……….123

中文部份………123

西文部份……….130

附錄 附錄一 問卷使用同意書(一)……….132

附錄二 問卷使用同意書(二)………..133

附錄三 屏東縣外籍配偶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學校生活適應問卷……..…134

(10)

表 次

表 2-1 教養方式的名稱及定義………12

表 2-2 Maccoby 與 Martin「回應」與「要求」雙向度區分表……….19

表 2-3 外籍配偶親職教養相關研究彙整表……….28

表 2-4 外籍配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相關研究摘要……….46

表 2-5 外籍配偶子女與一般學童學校生活適應各層面研究結果比較彙整表….52 表 2-6 父母教養方式對子女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54

表 2-7 外籍配偶家庭父母教養方式與子女學校生活適應的相關研究摘要…….56

表 3-1 問卷統計一覽表……….64

表 3-2 家庭社經地位指數計算方式表………..66

表 4-1 研究對象背景變項人數分配表………..71

表 4-2 屏東縣外籍配偶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現況統計表………..75

表 4-3 屏東縣外籍配偶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類型分類統計表………..77

表 4-4 屏東縣外籍配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現況統計表………...78

表 4-5 不同性別外籍配偶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 t 考驗摘要表………84

表 4-6 不同年級外籍配偶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 t 考驗摘要表………85

表 4-7 不同出生序外籍配偶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6 表 4-8 不同母親國籍的外籍配偶子女知覺母親教養方式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 要表……….87

表 4-9 不同父親教育程度的外籍配偶子女知覺父親教養方式單因子變異數分 析摘要表……….88

表 4-10 不同母親教育程度的外籍配偶子女知覺母親教養方式單因子變異數分 析摘要表……….89

表 4-11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的外籍配偶子女知覺母親教養方式單因子變異數分 析摘要表………90

(11)

表 4-13 不同性別外籍配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 t 考驗摘要表……….95 表 4-14 不同年級外籍配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 t 考驗摘要表………..96 表 4-15 不同出生序外籍配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7 表 4-16 不同母親國籍的外籍配偶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

要表………..98 表 4-17 不同父親教育程度的外籍配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

要表………..99 表 4-18 不同母親教育程度的外籍配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

要………..……….101 表 4-19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的外籍配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

要表………102 表 4-20 各背景變項下外籍配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的差異綜合比較表…………104 表 4-21 外籍配偶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的「回應」與「要求」與其「學校

生活適應」各分量表之相關情形………108 表 4-22 外籍配偶子女知覺不同父親教養類型下子女學校生活適應各分量表之相

關情形……….110 表 4-23 外籍配偶子女知覺不同母親教養類型下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變異

數分析摘要表………112

(12)

圖 次

圖 3-1 研究架構圖……… ..61 圖 3-2 研究流程圖………..69

(13)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主要探討屏東縣外籍配偶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 究。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說明本研究問題背景與動機;第二節敘述研究目的 與研究問題;第三節則是對本研究之重要名詞加以釐清,便於分析與討論;第四 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問題背景與動機

壹、 研究問題背景

臺灣從 1970 年代中期開始引進女性外籍配偶(夏曉鵑,2000),起初是為部 份退伍老兵及婚姻受挫的青年解決婚姻市場中的「男多女少」及「婚姻排擠」等 擇偶困境(蕭昭娟,2000);到了 1980 年代,政府推動「南向政策」,許多台商紛 紛前往東南亞地區設廠,促進了我國人民與東南亞地區的聯結,也造就了許多異 國良緣(黃森泉、張雯雁,2003)。

另一方面,台灣女性的自我意識提高,女性擇偶態度轉變,結婚年齡普遍提 高;再者,女性較以往可以自由選擇婚姻,因此有不少的女性若未遇到適婚對象,

寧可選擇單身的生活。在此情況之下,使得居住於偏遠地區,或從事農漁牧業勞 力較密集工作的適婚男性成家更不容易,在家人壓力及本身的期望之下,於是選 擇迎娶外籍新娘。對臺灣男子來說,跨國的婚姻解決了他們延續後代的壓力;對 東南亞外籍新娘而言,則能夠藉由婚姻移民來脫離貧困的生活(顏錦珠,2002)。

基於以上的因素,使得臺灣外籍配偶人數愈來愈多。

臺灣的跨國婚姻中,以東南亞女子與臺灣男子間的國際通婚型態最為常見,

截至 2006 年底,經由通婚而移民來臺的外籍配偶人數已達 38.4 萬人(內政部,

2007)。由於遠嫁來臺的外籍配偶遽增,在肩負傳宗接代的包袱下,外籍配偶所生

(14)

的子女人數比例也持續不斷的攀升。這群新生代近年來已逐漸屆齡入學並陸續進 入校園中,學校中具有外籍配偶子女身份者,其人數比例也愈來愈多。由教育部

(2007)的統計顯示,91 學年度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民中小學者有 15,216 人,到 92 學年度人數已達 30,040 人,短短一年間,人數即攀升了將近一倍。教育部國教 司預估,從 93~97 學年度入學的小一外籍配偶子女,每年人數維持約 1 萬人,而 到了 98 學年度將突破 3 萬人,屆時每 8 名小一新生中,就有 1 人是外籍配偶子女,

學校如何協助這些孩子學習,將成為重要課題。

外籍配偶移入台灣後,因為必須面對婚姻與移民的雙重適應與文化的挑戰,

在家庭生活、語言溝通、文化了解、人際關係及子女教養上產生了一些適應上及 學習上的困境(王光宗,2004;呂美紅,2001;顏錦珠,2002)。根據楊艾俐(2003)

的研究報告,嫁來台灣的外籍配偶中,有 20﹪為二十歲以下的女性,在適應新婚 生活後,就即將面臨的是生兒育女的考驗,以及為人父母及教養子女的重大責任。

然而語言不同、文化環境背景不同,如何要這群外籍配偶負起教養下一代的責任?

薛承泰&林慧芬(2003)也指出,外籍配偶普遍教育水平差,語言能力不足,再 加上夫妻社經地位較低或身心障礙,無論擔任父職或母職角色,在教育下一代時 容易產生障礙。

對於外籍配偶面臨諸多適應上的困境,這樣的現象也有延伸到第二代的趨 勢,尤其是隨著外籍配偶子女逐漸長大陸續就學,孩子生活及學習的適應、文化 的調適、人際關係、行為表現等相關的問題也逐漸浮現,近年來相關的議題更是 引起社會高度的關切與探討。台北市教育局在九十二年十月針對「大陸及外籍子 女學校適應狀況」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國小外籍配偶學童有 32.29﹪學習適應欠佳;

有 20.83﹪的外籍配偶學童生活適應欠佳。同時出現學業生活適應欠佳的外籍配偶 學童有 38.11﹪,相較於本地學生適應欠佳只有 1﹪,比率偏高,須對這些學童有 特別的關注與輔導(楊正敏,2003)。因此,教育部目前已於 92 年度將外籍與大 陸配偶子女之教育補助納入「教育優先區計畫」補助項目;並請直轄市、各縣(市)

(15)

於 93 學年度公私立幼稚園招生公告中,將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列為優先入園對象。

貳、 研究動機

屏東縣位處台灣之最南端,以從事農漁勞工維生的人口較多,一般年輕女子 都不願意嫁到農漁村貧窮家庭,因此從事勞力工作的鄉村子弟很難在適婚年齡找 到適合的對象,東南亞來的外籍配偶在仲介業的引進及產業界引進外籍勞工下,

成了鄉間青年趨之若鶩的婚姻對象。此外,因為 95﹪以上的外籍配偶在婚後一、

二年便有下一代(夏曉鵑,2000),使得屏東縣外籍配偶子女的人數遽增。隨著時 間的遷移,外籍配偶子女陸續成長,進入國民教育就學階段,根據教育部(2007)

的統計顯示,95 學年度屏東縣就讀國中、小外籍配偶子女人數有 4654 人,僅次於 台北縣 12929 人、桃園縣 9362 人、台中縣 4949 及彰化縣 4768 人,在全台排名第 五。

研究者自從擔任教師九年以來,除了前四年班上沒有外籍配偶子女,接下來 的五年,班上外籍配偶子女的人數每年大多維持在 3 到 4 個之間。在第一、二年 所接觸到的外籍配偶子女中,成績皆屬中等以上,無重大偏差行為,學校生活適 應情形和本國籍配偶子女並無太多差異。但從第三年開始,班上有一、兩個外籍 配偶子女出現學習成績嚴重落後,作業缺繳及時常說謊的情形。當我意識到這種 差別的時候,我開始思索造成這種差異的所在。當然,影響學童的學業成就、學 校生活適應及偏差行為的成因有很多,但我歸結出其中一個可能是家庭及父母的 因素。在教導外籍配偶子女的前一、二年,班上外籍配偶家庭的父母很關心孩子 的學習情形及生活常規,與老師的互動很密切;但第三年之後班上外籍配偶家庭,

其中一個是父親整天忙於工作,甚少關心孩子,母親則對孩子寵溺放任;另一個 則因為父親患有精神官能症,無法承擔教養子女的責任,而母親因父親無工作能 力,經濟壓力大之下,每天忙著工作養家,較疏忽孩子的教養。此外,以上兩個 外籍配偶家庭的母親從來沒有主動與老師聯絡,老師與她們聯繫時,得到的也多

(16)

是較冷漠的回應。不同的家庭及父母教養方式,其子女的行為表現存在若干的差 異性,促發研究者興起探討外籍配偶家庭及其子女行為相關議題研究的興趣。此 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家庭是孩童最早接觸的一個生活環境,也是個人社會化的第一個場所,家庭 生活經驗對子女行為的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生命中的「重 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同時也是子女主要的認同對象,父母親的所言所行,

都將成為子女學習的主要內容。而父母對子女的教養方式對子女日後的生活品 行、學習態度、生活適應等,都有決定性的影響。大部分的研究都認為低社經地 位的父母為了生計奔波,以經濟改善為生活重心而忽略子女的教養,因此多採用 嚴厲、權威、責備的方式來教養子女,對子女的回應也較少;而高社經地位的父 母因其社經狀況良好,所以可以花較多的時間與精力去教養子女,多採用理性的 溝通、鼓勵、接受子女的要求等方式來教養子女,對子女的回應相對也較多(王 珮玲,1992;張高賓,1998;涂信忠,2003;張維中,2004)。

外籍配偶家庭在屏東地區多半屬於弱勢家庭,偏遠地區的農村、漁村低收入 家庭娶外籍配偶的特別多。相關研究也指出,外籍配偶家庭的父親大多數為農工 階級,教育程度不高,且有不少是身心障礙者,所以外籍配偶家庭大多是屬中低 社經地位的家庭。再加上父親往往必須負擔家庭經濟,由母親擔任教養子女的工 作,但是外籍配偶有些並不識中文,有些則在語文溝通上有困難,因此到臺灣後 常發生生活適應困難及情緒無處宣洩的抑鬱,使得她們在教養子女時遭遇許多困 難(莫藜藜、賴珮玲,2004;謝慶皇,2004)。夏曉鵑(1997)研究中就曾提及,

對身處異國的外籍配偶而言,語言及文字除了在日常生活中造成困擾外,也是她 們教育第二代的最大障礙。因此,除了外籍配偶家庭的低社經地位不利子女的教 養外,外籍配偶她們自身生活適應及不識字的問題會對自己教養子女產生多大的 影響呢?外籍配偶家庭的父母教養方式又為何呢?此為本研究欲探究的動機之 二。

(17)

以往有關外籍配偶家庭的研究,研究對象多以外籍配偶為主,近三、四年來 由於外籍配偶子女陸續進入學校就讀,有關外籍配偶子女學校生活的研究,漸漸 受到重視,因此相關文獻數量頗多。在林璣萍(2002)的研究中發現,外籍配偶 子女確實存在整體學習弱勢的情況,父親的社經地位、母親的籍貫及語文能力對 子女的學校適應有影響。劉秀燕(2003)、蔡奇璋(2004)的研究也發現,外籍配 偶家庭的子女由於受到父母社經地位較低、管教態度較放任疏忽、家庭成員溝通 困難、家庭衝突頻繁及主要照顧者語言能力不好、忙於家務生計等不利因素影響,

致使外籍配偶子女在行為上似乎有負面表現、學業成就較低落、語言程度較差的 現象。再者,外籍配偶子女因為受到社會上對其母親的污名化及刻板印象的影響,

普遍出現貶抑母親的偏差行為,且對自己沒有自信、比較自卑,有情緒障礙及人 際建構困難,在認知及學習上較遲緩等的問題(莫藜藜、賴珮玲,2004;蔡榮貴、

黃月純,2004)。

不過也有研究發現,東南亞籍新娘子女的學校生活適應都在中等以上,其 中以自我適應、師生適應、學校環境適應等三項適應的得分高於整體適應(陳 碧容,2004)。陳湘淇(2004)探究外籍配偶子女在母親語言因素的影響下,

智力、語文能力及學業成就之研究發現:外籍配偶子女與對照組兒童在智力、

語文能力、上下學期各學習領域與整體學業成就表現上無顯著差異。蔣金菊

(2005)以質性訪談,針對外籍配偶子女的學校生活適應的研究也發現,整體 而言外籍配偶子女的自我適應良好;學習成就並未較一般學生低,學業成績呈 常態分,且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良好,導師們多半肯定外籍配偶子女的表現。

因此,從各學者的研究結果顯示,外籍配偶子女的學校生活適應情形有優 亦有劣。是研究地區不同,還是研究對象、研究方法以及其他背景因素的不同 呈現出不同的差異現象,使研究者感到好奇。外籍配偶子女的學校生活適應情 況為何?值得再深入探討。此為研究動機之三。

(18)

媒體對外籍配偶子女的報導多傾向負面,致使外籍配偶子女被貼上「學習 適應不良」、「學業成就低落」、「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多」等種種難以洗刷的 印記。有些報導則直指問題來源是家庭中的父母,如「孩子缺課,外籍媽台灣 爸不管,媽媽只想賺錢回老家,爸爸在外遊蕩,老師說孩子未來是問號」(沈旭 凱、胡清暉、孫蓉華,2004)。但是,也有一些媒體對外籍配偶家庭有比較正面 的報導,諸如「誰說新台灣之子成績不好?有父母鼓勵支持,外籍配偶子女照 樣名列前茅」(徐如宜,2003)。這些正反面的報導,再加上研究者本身在教學 現場的實際經驗,更讓我想去探討外籍配偶父母對子女的教養方式、教育的關 注,是否與其學校生活適應有相關呢?父母採取哪一種教養方式對子女的學校 生活適應最有助益呢?此為研究動機之四。

綜合以上所述,本研究主要探討屏東縣五、六年級外籍配偶子女學校生活適 應的情形,及影響其學校生活適應的相關背景因素,站在教育者的立場,特別著 重探討子女知覺的父母教養方式與其學校生活適應的關係,希望研究結果能提供 外籍配偶家庭、相關教育人員教育及輔導這些孩子時的參考。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壹、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的研究動機,本研究的訂定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外籍配偶子女知覺的父母親教養方式及學校生活適應的情況。

二、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外籍配偶子女知覺的父母親教養方式及學校生活適應的差 異情形。

三、探討外籍配偶子女知覺的父母親教養方式與其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及差異情 形。

四、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可行之建議,以供學校單位、教師及家長的參考。

(19)

貳、待答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提出下列待答問題:

一、屏東縣外籍配偶子女知覺的父母親教養方式及學校生活適應情況為何?

二、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級、出生序、母親的國籍、父親的教育程度、母親 的教育程度、父母的社經地位)的外籍配偶子女知覺的父母教養方式是否有 顯著差異?

三、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級、出生序、母親的國籍、父親的教育程度、母親 的教育程度、父母的社經地位)的外籍配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是否有顯著差 異?

四、外籍配偶子女知覺的父母親教養方式與其學校生活適應情是否有相關?

五、不同教養類型下外籍配偶子女的學校生活適應情是否有差異?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壹、外籍配偶子女

一、外籍配偶

「外籍配偶」一詞就是大眾所謂的「外籍新娘」,後來因為行政院婦女權益促 進委員會為表示對嫁入我國之外籍女性的尊重,避免產生污名化的問題,乃通涵 稱其為「外籍配偶」。本研究所指的「外籍配偶」是指原國籍為大陸、東南亞地區

(包括及港澳地區、越南、泰國、菲律賓、緬甸、柬埔寨等)的女性,透過各種 婚姻管道嫁給台灣男性,且目前與臺籍丈夫仍維持婚姻及同居關係者。

二、外籍配偶子女

本研究所稱的「外籍配偶子女」是指大陸、東南亞籍女性透過各種婚姻管道

(20)

外籍配偶子女進行探究。

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

「教養方式」是指父母對子女的教養方式可分為態度和行為。態度是指父母 在訓練或教導子女時,所持的認知、情感和行為意圖;行為是指父母在訓練子女 時,所表現的實際做法與行動(楊國樞,1986)。而「知覺父母教養方式」是指父 母與子女日常生活互動時所採行之態度與行為,經由雙方互動進而創造出的一種 情感氣氛,而為個體所感受者(陳益連,2006)。本研究是指外籍配偶高年級子女 在黃玉臻(1997)所編製的父母管教方式量表中「爸爸和我」、「媽媽和我」兩部 份所得之分數。每一部份包含「回應」與「要求」兩個向度,以平均數作為區分 為高低分的標準,分成下列四種教養方式:

1. 開明權威:高回應且高要求,即受試者在「回應」與「要求」兩層面的得 分,均在整體受試者平均數以上。

2. 寬鬆放任:高回應但低要求,即受試者在「回應」層面的得分高於整體受 試者的平均數,而在「要求」層面的得分則低於整體受試者平均數。

3. 專制權威:低回應但高要求,即受試者在「回應」層面的得分高於整體受 試者平均數,而在「要求」層面的得分則低於整體受試者平均數。

4. 忽視冷漠:低回應且低要求,即受試者在「回應」與「要求」兩層面的得 分,均在整體受試者平均數以下。

參、學校生活適應

「學校生活適應」是指個體與其學校生活環境保持和諧狀態所表現的各種回 應,藉以持身心和諧愉快的過程(張春興,1994)。本研究是以外籍配偶子女在王 雅慧(2006)所編製的「學校生活適應」量表所得之分數,來顯示適應的情形。

量表包含自我適應、人際適應、學習適應、學校環境適應四個層面。

(21)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一、研究地區

本研究以屏東縣公立國民小學為研究地區。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屏東縣公立國民小學之五、六年級外籍配偶子女為研究對象。

三、研究內容

影響學生學校生活適應的因素很多,本研究僅以個人背景七個變項(性別、

年級、出生序、母親的國籍、父親的教育程度、母親的教育程度、父母的社經 地位)與父母教養方式為研究變項,來探討屏東縣外籍配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 之差異之情形。

貳、研究限制

一、研究推論方面

1.本研究之研究對象,係以問卷調查方式,採取立意抽樣,僅抽取屏東縣公立 國民小學九十六學年度五、六年級的外籍配偶子女為研究對象,因此研究結果不 能推論到其他地區、不同年齡層及全體公私立小學的學生。

2.本研究所指的外籍配偶子女只針對母親為東南亞及中國大陸籍者,並不能推 論到母親為其他國籍之子女。

二、研究變項方面

影響學生學校生活適應的因素有很多,本研究係僅以外籍配偶國小五、六年 級子女的性別、年級、出生序、母親的國籍、父親的教育程度、母親的教育程度、

父母的社經地位等七個個人背景變項及父母教養方式為研究變項,來探討外籍配

(22)

偶子女的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差異情形。至於其他可能的影響因素,則未列入本 研究的變項中。

三、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僅以自陳式的問卷來取得研究對象有關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年級、

出生序、母親的國籍、父親的教育程度、母親的教育程度、父母的社經地位)、父 母教養方式與學校生活適應的實徵資料;然而受調者能否真正據實並適切地表達 呈現,對研究結果的準確性將有很大的影響,則是必須加以權量的。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探討屏東縣外籍配偶子女知覺的父母教養方式與其生活適應的相 關及差異情形。在進行研究設計之前,先就相關的文獻進行分析與討論,以作為 本研究的理論基礎。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外籍配偶家庭父母教養方式的理 論與相關研究;第二節為外籍配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的理論與相關研究;第三節 為外籍配偶家庭父母教養方式與學校生活適應的關係。

第一節 外籍配偶家庭父母教養方式之相 關理論與研究

父母是子女的重要他人,在子女成長的過程中,父母除了提供生理與安全的 需求外,更須肩負養育與教育的責任。從眾多的研究中可以發現父母對子女的行 為、情緒、學業成就、同儕關係都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其中父母的教養方式更是 影響子女的主要關鍵(陳益連,2006)。父母教養方式不僅塑造子女的性格、建立 子女的行為模式,更影響了子女的生活適應,對於子女的行為態度、學習情形、

人格發展等,具有深遠的影響(黃凱霖,1995)。

本小節將父母教養方式之定義、相關理論、類型與其相關研究做一探討及整 理。

壹、父母教養方式的定義

國內外學者對教養方式的研究為數眾多,但在使用名稱上卻不盡相同,例如:

「教養行為」、「教養方式」、「教養態度」、「管教方式」和「管教態度」等。造成 如此多種名詞的原因,乃是因為以往的研究並未特地區分「管教」與「教養」二 詞之差異。從中文大辭典查知「管教」指的是約束與教訓,「教養」則指教導養育;

(24)

可見「管教」較偏重於控制層面,但父母與子女互動應不只包含控制、要求層面。

再者學者楊國樞(1986)認為「教養方式同時包含態度和行為二層次,態度是指 父母在訓練或教導子女時,所持的認知(知識或信念)、情感(或情緒)和行為意 圖;行為則是指父母在訓練子女時,所表現的實際做法與行動」。可見教養「方式」

其實即包含父母對子女的教養「態度」及教養「行為」,涵義較廣。因此本研究認 為採用「教養方式」一詞較為適恰。

教養方式一詞的名稱雖不同,但細審其研究內涵實際上是大致相同的(郭芳 君,2003),端視研究者之研究目的而擬定名稱與所指涉的意義。以下將文獻上各 學者對於有關「教養方式」的名稱及定義,依年代的先後順序,整理成表 2-1:

表 2-1 教養方式的名稱及定義

研究者 名稱 定義

沈珮文

(2000)

管教態度 父母在訓練及教導子女時所具有的信念、方法及行為表現,

當然亦包括了管教方式。

施玉鵬

(2002)

管教方式 子女知覺父母教導其生活作息及行為表現時,所採取的態度 與策略。

洪聖揚

(2001)

教養方式 父母對子女的訓練或教導所採取的方式和態度,且以兒童自 我本身所受到的知覺來測量父母的教養方式,其所了解的內 涵較為客觀。

張維中

(2004)

教養態度 父母親透過內在的信念和外在的名顯行為將他們的教養態 度和策略,透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塑造子女人格特質的歷程。

陳益連

(2006)

教養方式 父母與個體日常生活互動時所採行之態度與行為,經由雙方 互動進而創造出的一種情感氣氛,而為個體所感受者。

黃玉臻

(1997)

管教方式 父母在管教子女時所表現的行為與策略,包括隱藏在這些行 為背後的父母親人格特質與態度。

劉奕樺

(1996)

管教方式 父母約束或教導子女日常生活作息及行為時所表現的態 度、行為、情感和管教技術。

Merrell

(1998)

教養方式 父母對子女的教養方式,在本質上是一種親子間的交互作 用,子女從中獲取父母的價值觀、態度與信念。

根據以上各家之定義,可歸納出父母教養方式的主要概念有三:一是「教養

(25)

態度和策略」,二是「塑造子女的歷程」,三是「父母內在的信念、人格特質及外 在的教養行為」。

以往父母教養方式的測量方法可分為三種,分別是觀察法(observation)、晤 談法(interview)及問卷法(questionnaire)(研考會,1988,轉引自陳嘉玉,2005)。

問卷法和晤談法都可分為兩種情形:一是針對父母本身實施,由父母評量個人的 教養方式;一是針對子女實施,由子女反應出其對父母教養方式的知覺(任以容,

2004)。心理學家們多半認為測量兒童心目中的父母類型及其所感受的父母態度,

比逕由父母所提供或陳述的資料,更為重要且有意義(金惠梅,1997),因為父母 可能會因為記憶錯誤、防衛態度及不客觀,而歪曲了事實。因此本研究選擇以兒 童自陳問卷的方式取得資料,透過個體所知覺之父母教養方式來瞭解其對個人的 影響。而對「知覺父母教養方式」的定義為:父母的人格特質及教養信念,透過 與子女的互動歷程,表現在對子女的教養態度與行為上,此種教養行為與態度,

經由子女之主觀感受及認知,對其在學校生活適應產生之影響。

貳、父母教養方式的相關理論

關於父母如何影響子女,不同的學者依其不同的理論闡述其影響模式,其中 Mead 試圖由心理學理論中,整理出「心理分析論」、「認知發展論」、「社會學習論」、

「發展成熟論」、「存在現象論」及「行為論」(引自黃玉臻,1997)來解釋父母教 養會經由何種途徑來影響子女,及了解父母選擇何種教養方式的相關脈絡。

茲將此六理論整理如下:

一、 心理分析論(psychoanalytic approach)

Freud 將人格構成分為本我、自我、超我三個部份,他認為本我包括性和攻擊 傾向,是人類天性的一部份,當本我之驅力不能改變時,只有由父母或他人給予 外在的限制與修正(高宣揚,1999)。換句話說,兒童的行為剛開始由父母控制,

最後再由體內的自我學得控制。因此,Freud 提出「雙親的團體組成了合適之性別

(26)

認同的最小單位」的說法,並且認為這是維持兒童身心持續正常發展的必需團體,

而童年時期父母對子女的口腔訓練、大小便訓練等教養方式與個人人格整體發展 有重大的關係。亦即兒童早年和父母的相處經驗,將會影響其人格和社會化的發 展。理論中特別強調「認同」與「社會化」的概念,這些概念透過學習理論的詮 釋後,成為六十年代研究者對子女教養方式的重要解釋依據(黃拓榮,1997)。

Erikson 為新弗洛依德論(neo-Freudian)者,他認為 Freud 太強調人格的本能及 生物面,而沒有顧慮到人們通常是其所處社會的產物。主張個人人格的形成,較 受環繞於個人身邊的他人、社會及文化的影響,而較少受本能的影響,他們加入 了社會文化因素,個體出生後即與社會環境互動而成長,各發展階段均有其發展 任務與危機,且父母的管教方式在各階段皆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張春興,1996;黃 家燊,2004)。

從心理分析理論可知,父母的教養對子女成長的重要及影響深遠。因此,父 母應特別注意對子女的教養,積極關懷,以促其人格與社會化的正向發展。

二、 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 approach)

Piaget 認知發展論認為個體的認知發展會經過四個階段:感覺動作期、前運思 期、具體運思期及形式運思期,這四個時期的發展階段是固定不變、循序漸進的。

雖然個體發展速度或有不同,但其所歷經的階段,有固定的順序不可踰越(張春 興,1996)。所以,此理論強調父母的教養方式,應配合四個認知發展期,營造有 利子女發展與學習的良好家庭環境,在不同的教養方式下,提供有利子女認知發 展的刺激,瞭解子女的思維方式,鼓勵子女勇於探索(黃家燊,2004)。

綜觀 Piaget 所提出的認知發展論,雖然其重點著重在認知發展的理解,而對父 母教養方式的研究著墨不多,然而他也強調子女的教育為父母的責任,父母提供 有利兒童發展的家庭環境,傳遞社會價值並培養兒童未來適應社會的能力(黃玉 臻,1997)。

(27)

三、 社會學習論(social learning approach )

在 Mead 所提的六種理論中,Bandura 所提出的社會學習理論是解釋父母教養 方式如何對子女造成影響,最真正相關的一種。社會學習論強調個體在社會環境 中,受到環境因素、個人對環境的認知以及個人行為三者之間的交互影響,而產 生行為的學習;並且認為個體很多行為的學習是得自於觀察與模仿。根據 Bandura 的實驗研究發現,兒童最喜歡模仿他心目中最重要的人,這個「重要他人」

(significant others)多半是具有威信和權力,能關懷照顧且引導其學習社會期望或 技巧的人。在兒童早期及青少年的生活中,父母是影響他最大的「重要他人」,尤 其是同性別的父母,更是子女最喜歡模仿的對象(張春興,1996;賴正珮,2004)。

因此,父母本身的行為與態度,無可避免地成為子女學習仿效的主要內容。

從社會學習論者的觀點可知,父母必須要以身作則、注重身教、言教潛移默 化的影響力,示範正確的行為來引導子女良好的行為發展。且依據行為增強論的 說法,獎懲若是以規則性的出現,其效果會降低,因此,父母在面對不同年齡的 子女,應採取不同的獎懲方式,會有較好的紀律效果(吳萬春,2006)。

四、 發展成熟論(development-maturational approach)

所謂成熟,是影響發展的因素之一,是生理變化的自然結果,而和環境事件 無關。此理論是由 Arnold Gesell 的螺旋發展理論而出,認為成熟是個體發展的原 因,不受特殊的訓練、練習的影響,發展是螺旋狀的,不同階段有些發展會重複,

人類發展歷程中,內在的生長因素比外在的環境重要(黃拓榮,1997)。亦即環境 雖可影響行為,但不能決定行為,成熟才是決定行為的重要因素。所以父母應覺 察與尊重子女的不同需要,不能操之過急或不當的要求子女成長,教養方式要配 合子女身心發展成熟度做變化調整,針對其個別差異,透過必要的協助與輔導,

耐心地等待其健全發展(吳萬春,2006)

(28)

五、存在現象論(existence-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Rogers 是存在理論最具影響力的學者,主張以「自我概念」為中心,強調個人 現實主觀的感受,生活中著重個人的意識及建立個人的自信和自尊。他並認為子 女或學生各有其求知向上的潛在能力,只要提供並設置良好的環境,孩子就會學 到他們所需要的一切(張春興,1996)。吳萬春(2006)根據此一理論說明父母教 養子女的看法是:父母親要能接受自己與他人,控制情緒及適度懲罰孩子;對孩 子的行為應有所選擇,使其發展對自我與他人行為反應之評價能力;父母親必須 學會聆聽孩子的話及要傳達的訊息,改變自我情感及與孩子的互動型態,提供更 多的互動與情感交流,以營造親子間良好的關係。

六、行為論(behavior approach)

Skinner 根據心理實驗室的研究結果,歸納出人的學習行為不只是遺傳或是自 然發展的結果,更是本身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個體必須對環境的刺激有所反 應與操作,才能產生行為,新的行為就是這樣學習而來的,且行為是可塑造的,

因而發展出後來的行為改變技術(黃拓榮,1997)。父母在管教子女行為或塑造子 女行為時,可透過正負強化及消弱的原理來促成,以培養出子女良好的行為模式。

例如使用正增強行為、制約作用及獎賞來建立或塑造子女的優良行為;利用消弱 原理、懲罰來制止子女不正當的行為(林盈弟,2006)。

上述六種理論都採單向上對下的影響,即父母對子女是單向、上對下的關係,

而 Stafford 和 Bayer 則認為在解釋親子之間的交互作用時,單一方向的由親至子的 探討是不夠的,而應是雙方向來研究親子間的管教問題(引自黃玉臻,1997)。因 此有些學者如 Yarrow、Warier 和 Scott 則提出「互動論」的觀點,主張人的行為不 是單向、被動式的決定情境本質,反應也不是機械式的,而是個體本身與影響其 行為情境間連續互動的過程,個體具有主動性與選擇性的認知能力,能對所認知 的外在環境反應(王珮玲,1992)。由此觀可知父母的教養方式是與子女個人特質

(29)

交互影響的,而非單方向的,且父母的教養行為會隨著子女的成長而不斷的改變,

是一雙向互動的歷程。

從上述教養方式的理論探討中可知,各理論雖然從不同的角度來探討父母教 養方式,但都肯定父母對子女的身教言教、規範指導,將是孩子日後步入社會,

適應團體生活的基礎,也更肯定了父母在兒童人格心性成長過程中,所扮演的重 要角色。因此,父母更應注意到「教養」是一雙向互動,不斷變遷調整的過程,

父母須因應子女成長時的階段性及特殊性,適時改變並選擇合適的方式及策略來 教養子女,才能對子女的發展有所助益。

參、父母教養方式的類型

歷來研究父母教養方式類型的學者,大致是透過因素分析的方式,試圖從觀 察、晤談或問卷所得的資料中,找出能夠有效區分父母教養類型的向度,再根據 父母在該向度的表現區分成若干不同的類型(劉奕樺,1996)。目前國內研究者大 多 將 父 母 教 養 方 式 的 類 型 整 理 出 單 向 度 ( single-dimensional )、 雙 向 度

(two-dimensional)、多向度(multi-dimensional)的三大分類。

一、單向度父母教養方式

「單向度」,係指將教養行為以劃分為彼此獨立的方式來分類,亦即「非此即 彼」,是一種簡單、精確的分類方式。在主張單向度分類的國外學者中,Baumrind 於 1971 年所提出的開明權威(authoritative)、專制權威(authoritarian)與溺愛

(permissiveness)三種類型,是國外最普遍被提及與採用的分類方式(引自陳益 連,2006)。另外,Hurlock(1978)將父母的教養方式分為過度保護(overprotective)、 過度放仼(overindulgence)、拒絕(rejection)、接納(acceptance)、支配(dominance)、 順從(submission)、偏愛(favor)及期待(expectation)八種類型(引自陳玉屏,

2005);Pulkinen(1982)提出父母中心取向及子女中心取向二種類型的父母教養 方式(引自黃玉臻,1997)。

(30)

而國內學者也有以單向度的方式區分父母教養方式的,如張麗梅(1993)分 成四種類型:嚴厲、誘導、縱溺、分歧; 賴保禎(1972)修訂日本品川不二郎的 父母管教態度測驗,將父母的管教態度分為拒絕、溺愛、嚴格、期待、矛盾、紛 歧等六種類型。

綜上可知,採單一向度之各學者對父母教養方式的分類,其類型、數目不盡 相同,但每一個教養行為的類別,皆為一明顯、單獨之區塊,無法兼顧到不同類 別間的交集、重壘、模糊之部份。但在實際的生活中,父母親的教養方式很少僅 是單一類型的,很可能既嚴厲又溺愛,或者是既權威又放任,可見單一向度的分 類方法,並無法周全涵蓋所有父母的教養方式。

二、雙向度父母教養方式

在現實情境中,父母的教養方式與態度是複雜又多變的,且父母的教養方式 是有許多不同的層面彼此產生交互作用,而其重疊之處無法單一使用單向度分 類,所以有學者提出將兩個描述父母教養方式的特質各分成高低二層面,然後縱 橫交錯為四個象限來解釋父母教養方式,會比單一向度的分類方式周延。如 Williams(1958)將父母教養方式分為權威(authority)和關懷(loving)兩個層面,

再依其高低分為:「高權威、高關懷」、「高權威、低關懷」、「低權威、高關懷」、「低 權威、低關懷」四個面向。Schaefer(1959)提出父母教養方式有二個向度「關懷 -敵視」(love-hostility)及「控制-自主」(autonomy-control),這兩個基本向度構成 一個包含十四種類型的環狀模式,來解釋不同的教養行為(引自林盈弟,2006)。

Bronfenbrenner(1963)將父母教養方式分成「權威程度」和「誘導」兩個層面,

權威程度分成專制、民主、放任三個層次,誘導層面分成高、低兩個層次,交織 成「專制—高誘導」、「專制—低誘導」、「民主—低誘導」、「民主—高誘導」、「放 任—低誘導」、「放任—高誘導」六個面向(引自李雅芳,2004)。

在國內研究大多採用依據 Maccoby&Martin 於 1983 年以要求(demand)及回

(31)

應(responsive)二個向度,並依高低層面將父母的教養方式區分為四種類型:「高 回應高要求」的開明權威型(authoritative)、「高回應低要求」的寬鬆放任型

(indulgent)、「低回應高要求」的專制權威型(authoritarian)、「低回應低要求」的 冷漠忽視型(neglecting)。如表 2-2 說明之。

表 2-2 Maccoby 與 Martin「回應」與「要求」雙向度區分表

向度 高回應(接受反應) 低回應(拒絕反應)

高要求(高控制)

開明權威(以兒童為中心)

(雙性溝通)

專制權威(父母為中心)

(權威至上)

低要求(低控制) 寬鬆放任(缺乏指導) 忽視冷漠(缺乏情感)

資料來源:王貞雯,2005。國小學生父母教養方式、成就動機與生涯成熟之相關研 究(頁 23)。

綜上所知,學者們將父母教養方式分為二個向度,再依其表現程度的高低,

而交織成四個面向,如此便可以兼顧到「單向度」分類中,無法顧及不同分類間 的交集、重疊、模糊之部份,更細膩的解釋父母的教養行為。因此,在父母教養 行為上,大多數學者喜以「雙向度」的分類方式來做分類。

三、多向度父母教養方式

除了單向度和雙向度的理論之外,為了更完整的說明父母教養方式的差異 性,有些學者提出三向度因素分析來劃分父母教養方式的類型。如 Becker(1964)

是 以 「 限 制 — 溺 愛 」( restrictiveness--permissiveness )、「 溫 暖 — 敵 意 」

( warmth--hostility )、「 焦 慮 情 緒 的 涉 入 — 冷 靜 的 分 離 」( anxious emotional involvement—calm detachment)三個向度的分類方法,再依各層面的高低縱橫交錯 出八種類型:縱容(indulgent)、民主(democratic)、神經質的焦慮(anxious neurotic)、 忽視(neglectful)、嚴格控制(rigid controlling)、權威(authoritative)、有效組織

(organized effective )、過度保護(overprotective)(引自徐佩君,2000)。

(32)

Hetherington 與 Frankie(1967)研究父母管教方式對子女模仿行為的影響,將 父母管教方式分為「溫暖」(warmth)、「支配」(dominance)、「衝突」(conflict)

等三個層面(引自黃拓榮,1997)。

綜上所述,以單向度來區分父母教養方式,過於獨斷,且忽略向度之間的交 互作用,而以多向度來區分父母教養方式則傾向複雜,會造成研究上的不便,故 國內在研究父母教養方式時使用的工具,多用雙向度的教養工具比較普遍(吳承 珊,2000),且以上述之 Maccoby 和 Martin 分類方式最多。推究其被大多數研究 者採用的原因是以「回應」和「要求」為分類標準的父母教養方式下,子女的行 為表現的確有差異(王鐘和,1993),而且 McClun 與 Merrell 也認為「回應」向度 可以預測子女的社交能力與心理發展;「要求」向度則可以預測問題解決能力和行 為控制能力(劉佳彤,2004)。因此本研究也擬採用 Maccoby 和 Martin 的理論,

將父母教養方式分成「要求」和「回應」兩個向度,組合成的開明權威型、寬鬆 放任、專制權威、冷漠忽視四種類型進行研究。

此四種父母教養類型的特徵如下(王貞雯,2005):

(一)開明權威型

1.父母比子女擁有更大的權力且有更多的智能與技巧去控制某些資源,以防止 子女形成或持續不良的行為

2.父母重視子女的需要與要求,但決定權在父母身上。

3.父母期望子女有成熟的行為表現並向子女建立清楚的行為準則。

4.父母堅定要求子女依準則行事,必要時會施以命令或懲罰。

5.父母鼓勵子女發展個別性及獨立性。

6.親子之間採開放式的溝通。

7.親子雙方皆能肯定並認知彼此的需求、觀點與權利。

(二)寬鬆放任型

1.父母容忍子女所表現出的衝動行為(例如:吵鬧、發脾氣)。 2.父母很少用懲罰或控制來突顯自己的權威。

3.父母很少對子女的態度或工作做要求(例如:有禮貎、做家事)。 4.父母盡可能讓子女自行規範或決定自己的行為標準。

5.父母很少規定子女的日常生活(例如:睡覺、吃飯、看電視)

(33)

(三)專制權威型

1.父母對子女的要求是嚴苛的。

2.父母控制子女提出或表達自己的要求。

3.父母以命令子女服從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要求。

4.父母從未事先與子女討論所定的規則。

5.父母十分重視自己的權威,不准許子女有異議或挑戰行為。

6.子女違反父母的要求時會受父母嚴厲的懲罰。

(四)冷漠忽視型

1.父母十分忙碌於自己的事,很少有時間陪伴或注意子女的行為。

2.只要不必花太多時間或精神與子女互動,父母對於子女的任何需求都很願意 去做。

3.父母希望子女保持一定的距離。

4.父母對於子女的需求會很快的給予滿足,以免子女再去做無謂的要求。

5.父母對子女很少表現出支持情感或堅定要求。

不過,以往許多有關父母教養方式的研究大多侷限在母親的管教方面,而忽 略父親部份,這可歸因於以往中國的傳統社會中對於性別角色期望的影響,使得 父母角色也有性別分工的現象。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建構下,父與母所扮演的管教 角色分別是嚴父與慈母,父親通常扮演工具性的角色,而母親通常扮演情感的角 色,必須肩負起照顧、管教子女的主要任務,這種情況在外籍配偶家庭中更是普 遍。因為在外籍配偶家庭中,父親大多忙工作,母親則承擔了管教子女的主要角 色(蕭昭娟,2000;陳美惠,2002;劉秀燕,2002;顏錦珠,2002;王光宗 2003;

林盈弟,2006),因此討論外籍配偶家庭父母教養方面的研究,大多偏向只討論母 親的部份(陳美慧,2002;王光宗 2004;蔡奇璋,2004;蘇容瑾,2004;林盈弟,

2006),而沒有探討外籍配偶家庭中的父親教養對子女的影響。但 Shek(1995)卻 表示一個嚴謹的研究應同時包含父親與母親兩部份,其理由至少有二:一是在一 個完整的家庭中,只注意母親的行為並不能真實反應雙親的管教行為,並且在理 解管教方式對兒童發展的影響也不夠充分;二是父親與母親在社會化的過程中擁 有不同的文化信念與意象,而這種差異對兒童所造成的影響也將有所不同。在外

(34)

同,再加上外籍配偶本身在原鄉及來台之後皆無法接受完善的教育,造成母親在 提供孩子的教育指導的能力上的普遍不足,在這樣的情況下,父親對子女所扮演 的教養角色則顯得相當關鍵(盧秀芳,2004)。因此本研究擬將就母親與父親對子 女的教養方式分別討論。

肆、影響父母教養方式的相關因素

影響父母教養方式的因素是多元而複雜的,Belsky(1984)認為影響父母教養 方式可從「父母本身生理及心理狀態」、「子女本身的特質」、「環境的壓力與支持」

三個方面來了解。Kotchick 與 Forehand(2002)則提出了教養生態觀,他認為影 響父母教養方式的因素有三個系統:第一個小系統是來自父母與孩子的身心特 質,第二個中系統指的是家庭環境,第三個社會脈絡則是指種族與文化等。這三 個系統就像是一個同心圓,同心圓的圓心就是父母的教養方式,同心圓的最內層 是小系統,中系統則處於同心圓的第二層,社會脈絡是同心圓的最外層。此教養 生態觀著重探討環境因素對型塑教養方式的影響,而環境的定義則小至親子之 間,大至社會文化。

綜合學者專家的研究結果,茲從「父母因素」、「子女因素」、「家庭因素」和

「文化因素」四個方面來探討其對父母教養方式的影響。

一、父母因素

(一)教育程度

不同教育程度的父母由於接觸之教育環境與與經歷之教育經驗不同,對於教 養行為的認知與表現因而有所差異(Melby,1993,引自陳姿廷,2003);陳姣伶

(1995)也認為教育程度可能關聯到個人社會地位及對社會現實的認知,進一步 影響其教養價值觀。可見父母的教育程度,會導致其在教養行為上表現出不同的 方式。多數研究指出,父母教育程度高時,愈重視對子女的教養,有積極的教養 行為,給予子女較多的回應與較高的關注,對孩子有較高的期待與較少的拒絕(徐

(35)

綺櫻,1993;吳秀慧,1997;連惠君,2000;張維中,2004),管教子女的方式也 著重於訓練子女獨立、自主負責(黃毅志,1997)。樊聯仁(1999)的研究則發現,

教育程度在國中以下的父母,較少給子女情感溫暖,並指出可能是教育程度低的 父母不善於表達對孩子的情意有關。另外也有研究顯示,父母的教育程度會影響 對孩子情意的表達。

因此,一般皆認為教育程度較高的父母,掌握的資訊較多,也能以多元客觀 的態度看待事物,對子女能採取比較正向、積極的教養方式,也比較能重視子女 的權益與感受。

(二)社經地位

用來界定家庭社經地位的重要指標包含父母的教育水準、父母的工作與收 入,以及最主要負擔家計的人其職業的聲望(吳國淳譯,1996)。連惠君(2000)、

李文欽(2002)認為不同社經階層的家庭,因其基本生活條件不同,造成父母的 看法及價值觀不盡相同,教養子女的方式與態度也相異。中產階級教養子女較重 視獨立、負責的價值,較少採用懲罰或外在控制,重視行為的動機,並以內控方 式鼓勵子女;而勞動階級強調服從與權威,重視行為結果,傾向採用體罰(黃毅 志,1997)。Carmelle 與 Kay(1996)也指出,低社經地位的父親會以體罰為唯一 的管教方式,而中社經地位的父親則視體罰為養育的一個可用方式。

孫碧蓮(2002)探討雙親家庭父親管教方式的研究中發現,高社經地位的父 親對子女多採用「開明權威」及「寬鬆放任」的教養方式,而較少採用「忽視冷 漠」的教養方式;低社經地化的父母恰好與此相反。造成這種區別的原因,可能 是因為低社經地位的父母為了生計奔波,以經濟改善為生活重心而忽略子女的教 養,因此多採用嚴厲、權威、責備的方式來教養子女,對子女的回應也較少;而 高社經地位的父母因其經濟狀況良好,所以可以花較多的時間與精力去教養子 女,多採用理性的溝通、鼓勵、接受子女的要求等方式來教養子女,對子女的回

(36)

應相對也較多(張高賓,1998;王珮玲,1992;涂信忠,2003;張維中,2004)。

由以上研究可知,父母會因為職業收入的關係,而對子女有不同的教養方式,

長而遠之對親子關係、社會資源的運用、子女教育學習、人格發展都會有所影響。

二、子女因素

時至今日,針對教養方式的研究已由父母單向研究轉向為父母與子女之間雙 向的研究,王秀枝(2003)的研究即指出,父母的教養方式會因為子女的特有氣 質而不同。也就是說,親子之間是雙向互動的歷程,子女本身的特質會影響到父 母對其教養的方式。以下將子女「性別」、「年級」、「出生序」等影響父母對其教 養方式之因素探討如後。

(一)性別

子女性別是否會導致父母不同的教養方式呢?目前的研究呈現不同的結果。

在子女的性別會造成父母教養方式差異的研究結果上,普遍顯示女生知覺到父母 對「要求」、「回應」或整體層面的感覺往往高於男生(吳美玲,2000;許怡珮,

2002;王秀枝,2003)。而父母在教養女兒時,多採用比較溫和、放任、寬容的手 段;而在養兒子時,因為受到傳統父母對兒子抱著「望子成龍」、「恨鐵不成剛」

的心態與壓力,則是採用較多的權威、嚴格、溺愛的教養方式,並對兒子有較高 的期望及要求(張麗梅,1993;徐綺櫻,1993,簡志娟,1996)。

但由於社會的快速變遷,一般家庭生育子女的數目減少,使得父母以往「重 男輕女」的觀念已逐漸淡化,在現今倡導「兩性平權」的社會風氣下,子女的性 別已經不是影響父母教養方式的因素。黃拓榮(1996)、陳建勳(2003)、張維中

(2004)的研究中便指出,子女的性別在影響父母教養態度上並不顯著。

(二)年級

隨著子女年齡及就學年級的增加,父母是否會改變他們對子女的教養方式 呢?在沈珮文(2000)、張維中(2004)的研究中發現,父母的教養方式並不會因

(37)

為子女年級的增長而有改變。

但也有一些研究顯示父母會因為子女年級的增長改變其對子女的教養方式,

如簡志娟(1996)、吳美玲(2000)研究發現年齡低的子女,為了幫助他正向的發 展,父母常會給予較多的照顧與關注,但也同時會採用嚴格、專制的教養方式。

隨著子女的年紀增大,父母對他掌控會逐漸降低,通常改採用較自由的教養方式。

相同的許筱梅(1995)的研究也發現隨著年級增加,青少年知覺父親權威的程度 有逐漸減少的傾向,在母親權威部分,國中三年級是感到母親權威最低的時候。

可能是因為隨著年紀增長,青少年逐漸希望自主,父母對子女的教養方式也隨著 調整。

不過與以上研究不太相同的,張麗梅(1993)的研究卻發現,父母對五年級 學童採較寬鬆的管教態度,對六年級學童則採取嚴格的管教態度,而連惠君(2000)

的研究結是也認為,父母會對學齡前及學齡時的子女採取較積極,卻不嚴厲的教 養方式,但對於青少年時期的子女採取較嚴格的教養方式。可見父母教養方式的 確有可能會因為子女年級的不同而有差異,只是研究結果並不太一致,值得進一 步探討。

(三)出生序

套句台灣俚語:「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可以看出子女的出生序會影響 父母對他的教養方式。Hetherington(1978)的研究指出,排行老大者多是在父母 殷切期盼下誕生,故通常得到較多的關懷與教導,但同時也被賦予較高的要求與 責任(引自孫碧蓮,2002)。一般來說,父母對長子女多採開明權威的教養,對么 子和獨生子則以寬鬆放任方式教養,至於排行中間的子女則大多以忽視冷漠的態 度對待(范美珍,1996;黃玉臻,1997;施玉鵬,2001;王秀枝,2003)。因此可 知,長子女是在父母期待下出生,父母對他有較高的期望與關懷,教養方式也多 以「要求」方式相對。但隨著子女數增多,父母照顧的精力也越來越少,教養方

(38)

式相對就會較鬆散放任,但對么子女卻可能有較多的保護與縱容,而對獨生子女 則有較多的溺愛與教導。

但由於西風東漸,現代化的育兒觀受到西方的洗禮,使得父母親對不一致教 養方式較有自覺,比較不會因為子女出生序不同而採用不同管教方式,因此也有 一些研究發現父母親的教養方式不因子女的出生序而有不同(孫碧蓮,2002)。

三、家庭因素:

子女數目

中國老一輩的人一般有「多子多孫多福氣」的觀念,所以鼓勵大家多生育並 確保能傳宗接代,但現今社會大環境已改變,現代父母因為經濟收入、子女教養 照顧費用提高等因素的考量,大多把生育數量減少,而呈現「少子化」的現象。

范美珍(1996)的研究更是指出,子女數越多,父母便無法照顧到每個子女的個 別需求,甚至會因為子女數量多而增加的經濟重擔,致使父母產生負面的情緒壓 力,對子女的關愛減少,傾向採用權威、控制的方式教養子女以方便管教。呂美 紅(2001)探究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與婚姻滿意的相關因素中發現,子女數量對父 母經濟及婚姻品質上有很大的影響,當子女多時,父母不僅在經濟及教養上的負 擔增加,夫妻的婚姻品質也會跟著降低。由此可知,子女數目對父母教養方式上 也有重要的影響力。

四、文化因素

父母所採行的教養方式不僅受父母本身、子女本身及家庭因素的影響,根據 文化生態學的觀點,文化的差異也會影響父母的教養方式。

一般來說,西方文化鼓勵孩子獨立與果斷,東方文化強調社會的秩序與和諧,

父母是嚴格的管教者且更加保護子女(Chen、Hastings 和 Rubin,1999,引自陳益 連,2006)。Shek(1998)的研究也指出,中國父親對於子女較為嚴厲,較少回應 與闗心,可見中國傳統嚴父慈母的傳統依然存在。另外,中國父母與歐美父母的 教養在社會化目標上也不同,中國父母強調孝道,歐美父母則重視個人發展

(39)

(Chao,2000)。可見父母所採用的教養方式與其所處文化有關,不同社會文化背 景的父母由於文化的價值觀與社會風俗不盡相同,對於教養子女的觀念及方式也 有文化的特殊性。

除大陸籍配偶外,大部份外籍配偶來自東南亞各國家,廣義而言,是屬於儒 家文化的範疇之一。然而,東南亞在工業革命之後,也遭受西方文化的洗禮,這 些外籍配偶帶著自身的文化嫁入台灣家庭,到底她們的教養方式為何呢?與台灣 的教養觀是否一致?與在台灣本土文化成長下的本地夫婿,會有著格格不入的教 養方式嗎?父母親的教養,到底由誰主導?這些在在都影響了外籍配偶子女的學 校生活適應,值得進一步探討。

綜合上述,影響父母教養方式的相關因素是多元而複雜的,在父母因素方面,

父母的教育程度和社經地位的高低是影響父母教養方式的主要因素。一般來說,

教育程度及社經地位較高的父母,對子女能採取民主、正向及積極的教養方式;

反之,教育程度及社經地位較低的父母,對子女則多採取專制、負向及消極的教 養方式。

在子女個人因素上,子女的性別、年級、出生序的不同也將影響父母對子女 的教養方式。在家庭因素中,家中子女數目越多,父母經濟負擔越重,對子女的 關愛程度也會減少,教養方式則傾向權威、控制的方式以方便管教。

此外,本研究探究對象為中外聯姻的跨文化家庭,來自不同國家文化的父母,

對子女的教養方式深受母國文化、價值觀及社會風俗的影響,對於教養子女的觀 念及方式也有文化的特殊性。

伍、外籍配偶家庭父母教養方式相關研究

.外籍配偶因著婚嫁來到台灣,往往被授以傳宗接代的重責大任,但是年紀輕 輕來到陌生國度,在個人都還未完全適應台灣的生活時,又必須接受另一個人生 的考驗---養兒育女,對外籍配偶而言,壓力之大,責任之艱鉅可想而知。且因為

數據

圖      次
表 2-3    外籍配偶對子女教養相關研究彙整表(續)  研究者  研究  主題  研究 對象  研究 方法  研究結果  蔡奇璋  (2004)  外籍配偶參與國小 子女學習 的障礙及 其解決途 徑之研究  五位東南亞籍外籍配偶  質性研究之半結構式深度訪談  1.來台近十年,中文識字能力仍是外籍配偶最大的參與障礙。 2.工作與家事佔據了外籍配偶大部分的時間。 3.外籍配偶自身及其家人在參與子女學習上皆有心理上的障礙。 4.外籍配偶家庭經濟上的弱勢,無法為子女安排額外的學 習活動。  5.班級教師以及家
表 2-3    外籍配偶對子女教養相關研究彙整表(續)  研究者  研究  主題  研究 對象  研究 方法  研究結果  鄭予靜  (2004)  台灣爸爸的父職經 驗 -- 分 析 台越跨文 化家庭之 親職互動  十二位居住台灣地區娶越南妻子之台灣男士    質性研究 一、  在家庭的分工與互動方面:  1.越南婦女透過勞動,參與台灣社會的經濟活動,適時成為一股低廉勞動生產力的補充劑。而更重要的是,她們透過生育與照顧工作,為社會補充未來的新生勞動力,為家庭提供無償的照顧與家務勞動,滿足台灣社會的再生產
表 4-3    屏東縣外籍配偶子女知覺父母教養方式類型分類統計表(N=351)  父親教養類型  人數(比例)  母親教養型  人數(比例)  開明權威  125(35.6﹪)  開明權威  寬鬆放任  專制權威  忽視冷漠  96(27.4﹪) 7(1.9﹪) 9(2.5﹪) 13(3.7﹪)  寬鬆放任  44(12.5﹪)  開明權威  寬鬆放任  專制權威  忽視冷漠  10(2.8﹪) 15(4.3﹪) 5(1.4﹪) 14(4.0﹪)  專制權威  58(16.5﹪)  開明權威  寬鬆放任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 Lockdowns have directly led to eating disorders among teenagers.. (C) They are forbidden by their doctors to log onto social media

In the next lesson, students need to get back the iPad used in last lesson to continue with their work.... The school iPads are all loaded

• Children from this parenting style are more responsive, able to recover quickly from stress; they also have better emotional responsiveness and self- control; they can notice

- - A module (about 20 lessons) co- designed by English and Science teachers with EDB support.. - a water project (published

conglomerates and religious bodies have to consult these high-level stipulations when they settle on their own constitutions. Worldly law developed in this way step by step. The

Effective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school affairs may be linked to parent educational programs which is central to high quality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of the children. The

float *s, float *t, float *dsdx, float *dtdx, float *dsdy, float *dtdy) const =

The grade of the children, education level of parents, the occupation of parents, and the number of times meals are cooked at home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a perce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