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依據研究背景與動機,提出本研究之目的如下:

壹、瞭解目前國小資源班教師課程設計的現況。

貳、比較不同背景的國小資源班教師在課程設計之差異情形。

參、探討國小資源班教師對課程設計的相關意見。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根據前述研究之目的,本研究所要探討的問題如下:

壹、國小資源班教師課程設計現況如何?

一、國小資源班課程設計的參與人員包括哪些?

二、國小資源班實施何種課程內容?

三、國小資源班的教材來源為何?

四、國小資源班教師課程調整的模式為何?

五、國小資源班教師課程設計的原則為何?

六、國小資源班教師在課程設計上有哪些困難?

貳、國小資源班教師在課程設計是否因背景變項而有所差異?

參、國小資源班教師對課程設計的相關意見為何?

二人。超過每班學生人數上限增置教師員額,每超過八名學生置教師一人,學 生人數未滿八人以八人計。每班學生人數國小未達人數上限(16 人)二分之一,

減置教師一人。未設資源班學校,校內身心障礙學生人數達五人以上者,置專 任教師一人。

本研究之資源班教師係指一百零一學年度所有任教於新北市之公立國民 小學不分類資源班的教師,總人數為 392 人。

參 參 參

參、、、、資源班課程設計資源班課程設計資源班課程設計資源班課程設計

國民教育階段身心障礙資源班實施原則 國民教育階段身心障礙資源班實施原則 國民教育階段身心障礙資源班實施原則

國民教育階段身心障礙資源班實施原則(2011),規定課程設計需配合特殊 教育安置措施之發展趨勢,務期得以方便資源班與普通班之轉銜,維護學生在 最少限制與融合環境中享有教育機會,資源班的課程設計包含評估學生需求、

調整普通班課程目標與內容、提供相符的特殊教育課程、評估課程適切性的內 容。

本研究所指之身心障礙資源班課程設計現況,著重在國小身心障礙資源班 課程設計參與人員、課程內容選擇、教材編選來源、課程調整模式、課程設計 原則及課程設計過程中可能遭遇困難的探討。透過彰化縣和美國小資源班陳燕 燕老師所設計的「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課程設計現況調查問卷」以問 卷調查的方式來瞭解資源班課程設計的狀況。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在探討資源班課程設計之相關文獻,以作為本研究之相關理論基 礎,共分成三節。第一節為資源班課程設計的意涵、第二節為資源班課程設計 的發展與實施、第三節為資源班課程設計的相關研究。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資源班課程設計的意涵 資源班課程設計的意涵 資源班課程設計的意涵 資源班課程設計的意涵

壹 壹

壹、 、 、 、

資源班課程設計的意義資源班課程設計的意義資源班課程設計的意義資源班課程設計的意義

課程設計係指教師為達教育目標,對於課程要素,透過精確的設計理念,

而進行慎思熟慮規劃的歷程(許朝信,2003)。在融合教育的趨勢下,目前特殊 需求的學習依據有二:一是普通教育的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另一則是身心障礙 的各類課程綱要。民國 88 年至 90 年教育部相繼完成啟聰、啟明、啟智類之課 程綱要的修訂工作,然因各類課程綱要修訂期間與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之修訂時 間有所重疊,且完成時間早於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公佈時間,因此修訂之各類特 殊教育學生課程綱要難與普通教育課程接軌(教育部,2009)。

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本身並無制定專屬於資源班的課程綱要,而資源 班的學生大部份時間仍在原班上課,主要學習內容遵循的仍是九年一貫課程內 涵,資源班教師在課程設計上需再因應學生需求,綜合普通教育九年一貫課程 與身心障礙各類課程綱要的目標與內容進行課程的設計,以利學生能融合於普 通班環境中並且發展其潛能與優勢能力。王振德(2002)指出普通教育的九年一 貫課程對特殊教育的重要意義包括: (一)教育鬆綁;(二)帶好每位學生;(三)暢通 升學管道;(四)教育體質提升;(五)建立終身學習的機會。

然而,資源班包含自閉症、情緒行為障礙…等各類別的學生,在普通班教 育課程綱要和啟聰、啟明、啟智類的課程綱要內涵是沒有相關課程設計與實施 原則及作法可參照的,教師在為這些學生進行課程設計時無所依循,會造成教

師在課程設計上的負擔。

因應特殊教育思潮的演進,我國於 2007 年至 2008 年期間已委由相關專業 人員完成「國民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課程綱要總綱」的編製,現階段則著重於新 課綱的宣導與試行,並且擬於 102 學年度全國正式實施試辦工作。其重要推動 者盧台華(2011)即指出以學生特殊教育需求為本位已是世界各國特殊教育課 程發展與設計之主要思考方向。

課程綱要為課程設計之重要依據,以下就國民教育階段特殊育課程綱要國民教育階段特殊育課程綱要國民教育階段特殊育課程綱要國民教育階段特殊育課程綱要 (教育部,2009)談及的課程設計之重點摘要如下:

一、課程設計的精神課程設計的精神課程設計的精神: 調整現有各階段之普通教育課程外,加設不同階段課程設計的精神 個別學生所需的特殊需求領域課程,使每位特殊需求學生都適性學 習、充分參與普通教育課程,以因應融合趨勢。

二二二、、、、課程設計的原則課程設計的原則課程設計的原則課程設計的原則:

(一)九年一貫原則:除因應特殊需求學生需要所開設之特殊教育課程外,其 餘均秉持九年一貫之基本原則,盡量與普通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配 合,以培養學生擁有十大基本能力為主要核心。

(二)彈性鬆綁原則:各領域內涵所列之能力指標及教學節數需依學生之障 礙類別、程度、需求及能力重新規劃與調整,並可視學生之學習需求 與能力、學習方式、學習速度與理解程度等因素,針對學校一般學生 所選用之教材內容進行調整,以達至課程與教材彈性鬆綁之原則。

(三)個別化原則:

1.對於學習領域資賦優異之各類身心障礙學生、認知功能無缺損之純感 官與純肢體障礙學生、認知功能具輕微或重度缺損之其他身心障礙學 生,學校應以專業團隊方式,先評量學生個別優勢、需求及障礙程度,

並參考本課程綱要之內容,以擬定適合學生能力及學習特性的個別化

2.認知功能嚴重缺損學生之課程,仍應參照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之七大領域課程為架構,但可依據學生之個別化教育計畫彈性調整。

一般而言,其七大領域之內容應強調功能性之實用課程,以日常生活 為主題,編選適合學生能力之課程與教材。

3.多重障礙學生的課程設計,需視其所涉及之障礙類別及程度,依循本 課程綱要所訂定之單一障礙類別調整原則,進行整合、規劃與調整。

「國民教育階段特殊育課程綱要」未編製完成前,國內跟隨世界特殊教育 潮流腳步,成立並廣設資源班早已行之有年,許多研究者也曾針對課程設計的 提出看法:

王文科(2003)指出「課程設計」係根據課程目的與目標,提供學習者學習 機會而運用的架構或模式。

李翠玲(2001)將課程依照有形到無形的涵義分成四個導向:

(一) 課程即產品:強調具體的文書資料就是課程的代表,包括了上課用到的教科書、

教案、學生的作業與考卷以及教育部所頒發的課程綱要等。針對特殊教育而 言,課程的具體產品就是個別化教育計畫、自編的教材教具、各障礙類別的課 程綱要以及教學評鑑等資料。這個概念對於特殊教育而言優點就是留下教學證 據的作法;缺點則是易過於注重『量』的表徵,而疏忽了『質』的內涵。

(二) 課程即計畫:這部分將焦點放於學校所做的教學計畫上,包括學校所安 排的必修與選修科目,以及教學情境中可能使用的設施,例如圖書館、

操場或教室等。其優點就是課程的內涵較為具體,並將學習層面擴及到 學校的不同場所中;但是如果只注重學校規劃的教學活動,而忽略了教 學活動對學生學習過程和個性的影響,則容易本末倒置。

(三)課程即有意圖的學習:此意涵為以學生為中心之有目的的學習,課程包括 了知識、技能、態度和學生應該學到的行為。其形式有教學目標、原理 原則、概念等,並進而具體化於教案與教學活動中。此定義雖然比較明

確,但是將『如何學』以及『學什麼』兩者劃分,難以兼顧。

(四)課程即學習者的經驗:強調課程發展與計畫應早於教與學情境中,也就是 說課程是教學情境所做的教學結果。此概念的優點是把焦點放在學習和 學習者 身上,從教材轉向個人;但是缺點就是課程範圍拉太廣,令人無 從規劃設計課程。

何素華(1994)認為身心障礙教育的課程應從生計教育觀點來規劃,編製課 程時宜以「正常化」、「個別化」為原則來考量。此外,她並主張理想的身心障 礙教育課程應包含以下的特質:

(一)教導功能化的技能 (二)適合生理年齡:

(三)兼具轉銜功能 (四)適應個別差異:

(五)注意類化及學習遷移的原則

(六)具促進思考能力及改善缺陷的功能 (七)具統整性

(八)有完整的結構和理論基礎

依據教育思潮的精神與課程綱要明列的目標下,教學者便可依此方針著 手進行課程的的設計,因應不同教育需求的學生,課程的設計與選擇亦有所不 同。

貳 貳 貳

貳、、、、資源資源資源資源班課程設計內涵班課程設計內涵班課程設計內涵 班課程設計內涵

貳、、、、資源資源資源資源班課程設計內涵班課程設計內涵班課程設計內涵 班課程設計內涵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