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政論談話性節目的議題設定選擇?

二、 政論性談話節目話題方向切入角度?畫面及場景呈現選擇?

三、 政論談話性節目遇到政治新聞低潮,如何尋求突破?議題選擇來源?

四、 資訊談話性節目議題設定選擇?

五、 資訊談話性節目話題方向切入角度?畫面及場景呈現選擇?

六、 資訊談話性節目話題方向切入角度?畫面及場景呈現選擇

第四節 名詞解釋和定義

一、談話性節目

楊意菁(2003),只要節目具有談話內容,都可稱之為談話節目,綜藝、

生活類等談話節目都包括在內。本研究所稱談話性節目,係指節目內容以新聞事 件為討論議題的談話節目。

二、戲劇化效果

在美國,新聞已經是一種商業行為,早在 1990 年代美國《洛杉磯時報》就曾 大膽進行將新聞與戲劇化採寫、置入性行銷等迎合市場的手法做出結合。

美國戲劇家 Clayton Hamilton(1881-1946)則將戲劇加入劇本的元素,提出「四 元素說」。他指出戲劇就是「演員在舞台上以一個劇本為故事,對觀眾進行表演」

11

這個行為。其中包含了四個基本元素,即「劇本」「演員」「舞台」與「觀眾」。 其中劇本被認為是戲劇藝術表現的源頭,其中包含了故事,也是演員在舞臺上被 引導的方向。「四元素說」也是普遍影響眾人對戲劇的定義,但劇場藝術家們隨 後發現可以結合其他各種更多元概念讓表演更豐富,也因此產生了「多元素綜合」

說。

本研究指的戲劇化效果為在談話性節目產製過程中,含有戲劇性引導式的敘事 方式。

三、媒體素養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管中祥指出,媒體識讀教育在國外早已行之 多年,BBC 成立沒有多久,就開始播出與媒體教育有關的節目與課程。法國、

日本、美國、澳洲、西班牙、菲律賓、香港、加拿大也從 1960 年代,陸續在其 公民教育中開設媒體生產、文本分析、閱聽眾訊息解讀與意義建構的課程。台灣 起步較晚,2002 年教育部才完成「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並正式宣佈推動 媒體素養教育落實於國家體制,97 年度公布的課綱微調,將納入媒體識讀的議 題,在 100 學年度已落實。

公共電視、富邦文教基金會、媒體識讀教育中心、社區大學、台灣媒體觀察基 金會、世新大學、政治大學等非營利團體也陸續推動此項課程。

故本研究指的媒體素養即談話性節目所呈現出的節目內容對社會或教育界有 哪些影響。

12

四、議題設定

議題設定理論的正式提出,首見於 McCombs 和 Shaw 在 1972 年於《民意季刊》

上發表了〈大眾傳播的議題設定功能〉(The agenda setting function of mass media),研究 1968 年美國總統大選,對北卡羅萊州教堂山(Chapel Hill)的選民加 以研究。結果發現媒介所報導的議題,與選民心中認知的主要議題,有極大相關。

McCombs and Shaw 描述媒介在整個水門事件中所扮演的,就是一個議題建構 的過程可分為以下四個步驟:

1.媒介強調某些事件、活動、團體、人物。不同的事件需要不同種類和份量的報 導 來引起民眾的注意。媒介的這種初步的強調,會影響民眾思想和言談的種類 (what people will think or talk about)。

2.這些被引起注意的事件仍然須要加以整理、貼標籤,它們必須與某些問題或民 眾 的關懷聯結在一起。媒介在這個階段可以上下其手,強調其所要強調的事件。

3.媒介將事件或議題與次象徵符號(secondary symbols)聯結在一起,使得事件或 議題成為整個政治生態中的一部分。在這裡發生類似「利益集結」的過程,因為 並不是每一個議題都有那麼明顯的政黨色彩,但媒介會將之變成利益團體與利益 團體間壁壘分明的 議題,使議題更具爭議性(炒做新聞)。

4.能夠明言要求的發言人就在媒體上出現,而且他們之間競爭媒體對他們 的注 意力,贏方即主導議題的方向。

議題設定的第二面向(the second level of agenda setting)由 McCombs 所提出,

觀察出媒介不僅能夠改變議程設置的第一層,即觀眾對議題的關注力(What to

13

think about),甚至還能告訴他們要如何去思考一件議題(what to think),也就是設 置框架(framing)的過程。也就是說,議程設置的第二層通過強調一個事件的 某些特徵和性質而忽略另外一些來對受眾的認知產生影響。 Iyengar 和 Kinder 提出的「預示效果」(也稱鋪墊效果,priming effect)的概念進一步解釋了這個過 程。預示效果的主要內容是,受眾先觀察到的現象,會與接下來觀察到的現象有 產生潛意識的關聯,即:以前的信息語境會對新信息的詮釋造成影響。而議程設 置的第二層正有這樣的效果;簡言之,例如,不斷報導一個政治人物的負面消息,

等下次閱聽人再看到該政治人物時,會自動將政治人物與該負面消息聯想在一 起。這一類效果說明了媒介對人類認知有潛意識的影響,會在腦中建構一種聯想 的模式。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探討新聞戲劇化概念下,談話性節目製作人員轉化學習歷程,因此將 就新聞戲劇化的概念與相關論述做出探討。

第一節 新聞戲劇化與議題選擇關係

新聞戲劇化也形成了新聞倫理難以界定是非的灰色空間,胡元輝(2006)將電 子媒體新聞採寫分為「教化新聞」與「假/商品新聞」,前者為臺灣有線電視興 起前的「老三臺」新聞寫作模式,強調的是制式「信、雅,達」與口語化格式,

新聞要有優雅文詞、忠於客觀真實,以及流暢通順,最後達到傳播目的;後者則 是在市場新聞學當道的現在,參入感官主義(Sensationalism)的新聞戲劇化手法。

他認為,臺灣電視媒體在《蘋果日報》與《壹週刊》影響下,新聞採寫轉變為具

14

有戲劇元素的感官化、衝突化與聳動化,比之於先進國家的「假/商品新聞」, 更加不受專業倫理所約束,受眾可以從經常新聞在新聞中的「模擬場景重建」、 動畫與配樂等元素概窺其貌。新聞戲劇化概念在臺灣的漫延情形是平面與電子媒 體相互影響,此類現象已經到了必需重新再反思新聞倫理該如何運作的時刻(陳 曉宜,2012)。

如探討洪仲丘死亡案件時,以拉進特寫或聚焦方式呈現相關照片,未有適當警語 事先提醒觀眾,恐導致兒童驚慌或不安。

圖 1-1

資料來源: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於 102 年 12 月 11 日第 569 次委員會議

本研究所指的新聞戲劇化是來自於 Bennett(楊曉紅、王家全,2005)之概念。

他認為新聞關注是能用戲劇化方式將其處理成簡單故事的事件,這個特點使得

「個人化新聞傾向」更為明顯,美國新聞更是已經成為講故事的一種媒介,連記

15

者都被要求每一則新聞都應該在不犧牲真實和社會責任的情況下加入戲劇特 質,它應該具備結構和衝突、危機和對立等元素,最後衍生出電視新聞戲劇化強 調衝突與個人化的敘事手法。

Richard Schechner(1934)將表演定義為「一個人或群體的活動,作為向另一 個群體展示的行為。」他發展出「工作即是劇場」的角色扮演模型,這個理論主 要的核心概念有四:分別為戲劇(Drama)、劇本(Script)、劇場(Theatre)以及表演 (Performance)。他將這四者與工作中的策略、流程、劇場及產品做一對比,也就 是:

戲劇=策略 劇本=流程 劇場=工作 表演=產品

這四者間的互動產生了相對應的「角色扮演模型」,見圖 1-2

16

圖 1-2 「角色扮演模型」

對此,社會學家 Erving Goffman(1922-1982)率先在他的著作《日常生活中的 自我表演》(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一書中,提出戲劇概念可以 運用在生活中成為一種生活模型的「擬劇論」(Dramaturgical Theory)是從符 號互動論。他透過觀察人們在工作中的表達方式,歸納出在職場中的表演手法和 原則。

在 Goffman 眼中,所有人類的活動無論是否經過排演,都叫做「表演」。除 此之外,從他的理論中還衍生出了「前台」「後台」「印象管理」「佈景」、「神秘 化」、「角色距離」等等理論。

他認為人們在生活中會透過「印象管理」(Expressive Control),約束自己、

表現出期待他人所認同的印象,藉此影響自我在他人心中的形象定位。

講故事需要戲劇技巧,尤其需要把演員刻畫得形象鮮明。戲劇化新聞重危機

17 就是充滿戲劇感性與張力的新聞內容(吳燕玲、陶令瑜,2001)。學者 Berger 曾 將電視節目文類結構作出區隔,他認為電視新聞應屬於實事類(Actualities),情感

18

性較弱、客觀性較高;而戲劇類(Dramas)的連續劇、電視影集及電影等虛構故事 則剛好相反,著重於較高的情感性,對客觀性的要求則較為薄弱(陳芸芸,2001)

實事類與戲劇類在 Berger 眼中被界定為截然不同的兩種型態;但事實上,記者 卻被要求將電視新聞表現得如戲劇般感人、讓觀眾投入感性的注意,帶有強烈主 觀意識之戲劇性介入客觀新聞呈現的情形,在當今已經是無可避免的趨勢,記者 在採訪寫作上也不斷在兩者之間拉鋸(王洪鈞,2000)。

牛隆光(2005)研究當今電視新聞產生了「小報化」(tabloidization)的特徵,

包括電視新聞的鏡面標題變大、變多,圖表、動畫的運用增加,電視新聞報導加 入配樂、影像變造,更用拍攝「電視劇」的手法來製作電視新聞。

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基本任務就是要吸引觀眾,並善用個人魅力和技巧,把「既 定的素材」傳遞給觀眾,主導節目進行(謝章富,1988)。謝章富強調,電視節 目主持人是整個節目的中心人物,他們綜理整個節目,負責整個節目穿針引線的 工作,因此節目主持人不僅要有條不紊的表達議題內容,更必須與節目相結合。

綜上所述,戲劇表演概念理當是填滿了大眾每天生活與人際互動間的應用。

根據以上的文獻可了解,不論是公共性議題或是生活性議題,如何挑選出令觀 眾有興趣,且具戲劇包裝而不失真的主題,才是主宰著一個談話性節目的生存之 道。

本研究者在研究期間發現,好的主題是可以一談再談的,譬如 2007 年關鍵時 刻曾談論「世界十大猛犬」,其中以藏獒出現攝影棚收視居冠。2013 年 10 月假

本研究者在研究期間發現,好的主題是可以一談再談的,譬如 2007 年關鍵時 刻曾談論「世界十大猛犬」,其中以藏獒出現攝影棚收視居冠。2013 年 10 月假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