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方法

為了對研究題目進行深入的探討,本研究採取質化研究,透過文獻探討擬出相 關訪談題目,再以深度訪談方式對研究對象進行半結構式訪談,以訪談資料分類 目、分析。再以觀察法進一步瞭解談話性節目的實際操作,製作團隊如何挑選議 題、呈現方式,以及主持人如何與來賓進行互動。

本章共分為四節,分別為研究流程、研究方法與實施步驟、研究對象與受訪者 名單、資料整理與歸納

25

第一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架構組成將以研究目的為依據擬出訪談大綱,再以深度訪談法對受訪 者進行訪談。

問題意識形成

建立研究目的與問題

文獻蒐集與整理

↓ 界定研究範圍

↓ 進行實際訪談

訪談資料整理與分析

研究發現與討論

歸納結論並提出建議

26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實施步驟

根據本研究問題,本研究方法以深度訪談法,對研究對象進行訪談,再將訪 談資料進行整理分析,以對研究問題與目的進行回答,進而分析談話性節目戲劇 化效果與媒體效應間的關聯性。

深度訪談法所得到的結果較能深入描繪問題的本質與獲得豐富的相關資 料。由研究者引導、蒐集研究對象相關資料後進行訪問,藉以了解受訪者如何解 釋他們的世界(黃瑞琴,1991)。

在質化研究中,個人訪談的好處是能提供比任何書籍、報紙和雜誌更直接和 自然的觀點,個人深度訪談更是僅次於個人親身經驗的第二件好事:你知道的越 多,能傳達的也就越多,而且當你決定創作時,請務必站在選擇和責任的角度上 去處理。

另,深度訪談法可根據擬好問題來引導受訪者,分為結構式訪談、非結構式及 半結構式訪談(Fontana & Frey , 1994)。常見的結構式訪談法有問卷或訪談流程;

非結構式訪問完全沒有設定問題和任何引導,直接與受訪者來進行談話。半結構 式訪談引導受訪者去回答研究者給予的問題,不一定要受訪者依照設計的問題回 答,可視受訪狀況調整。(胡幼慧,1996;陳向明,2002;王雲東,2007)。

觀察研究法(Observation Survey)屬於一種科學的研究方法,是指在自然的情 境或控制的情境下,根據既定的研究目的,對現象或個體的行為做有計劃與有系 統的觀察,並依觀察的記錄,對現象或個體的行為做客觀性解釋的一種研究。(郭 生玉,1991、黃光雄,1991、簡茂發,1991)

27

葉重新(2001)研究者可透過電腦軟體,將觀察所得的資料,轉為量化的數據,

來進行客觀的分析與解釋;此外,觀察研究法的適用範圍相當廣泛,無論是量化 研究或質性研究都常常會使用到此種研究法,來作統計分析或敘述性的描述。

本研究主旨在分析、觀察訪談性節目戲劇化效果對社會或教育界的影響,採用 半結構式訪談法,從受訪者回答的過程中,進一步追問相關問題,獲得更精準的 答案。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受訪名單

本研究主要分析訪談性節目戲劇化效果對社會、教育界影響,受訪對象節目製 作單位人員至少從事節目製作十年以上,對操作談話性節目議題及產製過程有一 定了解;來賓方面,以挑選節目來賓為主為訪談對象;主持人方面,以挑選參與 十餘年經驗為對象。

為強化本研究完整性,本研究訪談八位具代表性的受訪者,訪談名單見表 1-1。

表 1-1:深度訪談受訪者名單

訪談對象 職稱 預計訪談時間 訪談地點

林佳勳

東森「關鍵時刻」製作 人

2015 年 6 月 20 日 台北

邱明玉 中天「新聞龍捲風」製 2015 年 6 月 27 日 台北

28

29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資料處理與分析是同步進行的動作,不可獨立分開,而質化研究對茲要的處理 又要求比較嚴謹,須將資料內容完整記錄下來(Wimmer & Dominick , 2006)。

本研究結束訪談後,將訪談錄音內容整理為逐字稿,依各受訪者訪談內容關連 性各別分析對本研究之適切性。

(一)資料整理

將八位受訪者訪談錄音內容建立逐字稿,並加以標示訪談時間、地點,按順序 編號,再交給受訪者進行校對與確認。經確認後,反覆閱讀逐字稿,以防遺漏 調重要訊息,將對應研究問題之重要內容加以標記、撰寫出關鍵概念。

(二)整合並歸納

此階段工作即為編碼與分類。以簡化方式將關鍵概念進行編碼,相同概念進行 分類,附上逐字稿內容,以表格方式呈現。本研究將試圖尋找其中相關概念並彙 整。

30

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所擬的訪談大綱,見表 1-2。

表 1-2:訪談大綱

1. 您每日構思的議題設定主要資訊來源為何?

2. 您認為將還原事件情境對收視率有沒有幫助?

3. 您希望閱聽人對您所設定的議題產生哪些回應?

4. 你所制定的議題設定方向跟主持人特質有沒有關係?

5. 您認為即時性的訪談性節目,在實務操作上容易遇到過哪些挫折?

6. 您認為自己所探討的議題內容對社會公共議題有什麼樣的責任?

7. 職涯經歷會不會影響你對節目議題設定有所影響?

受訪對象間出現相異見解則相互比對分析,整理出求同存異之研究發現。本研 究分析將提供學界作為媒體識讀做參考。

3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