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五節 研究實施程序

本研究的實施程序,分為七個部份,茲以流程圖來說明工作項目及進行順序。

ㄧ、確定研究方向

二、蒐集相關文獻

三、擬定研究計畫

四、確定研究工具

五、正式抽樣施測

六、資料分析與整理

七、撰寫論文

圖 3-2 研究流程圖

七個工作項目之詳細內容說明如下:

一、確定研究方向

自民國九十五年七月起,開始著手蒐集資料,於十二月與教授討論後確立研 究方向為班級經營與學習動機方面的研究。

二、蒐集相關文獻

在確立研究方向後,於民國九十六年一月起,開始進行相關文獻的搜集與閱 讀,包括書籍、期刊、學報、論文等重要文獻,建立研究的基本概念與本研究的 理論基礎和研究架構。

三、擬定研究計畫

確立研究主題後,於民國九十六年三月,開始擬定研究計畫,經指導教授審 核修訂後,確立題目為「國小教師班級經營與學生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

四、確定研究工具

本研究旨在探討教師班級經營與高年級學生學習動機的關係;本研究者為求 適合國小教師與學童的問卷,採用陳師榕(1998)所編製的「國小教師班級經營量 表」,是由教師填寫;「國小學童的學習動機量表」是採用由黃鈺雯(2004)所修編。

五、正式抽樣施測

於九十六年九月確定研究對象與抽樣方式後,十月開始進行取樣施測。在施 測上,大多由研究者親赴學校進行問卷施測工作,若學校過於偏遠或不便因素親 自前往調查者,則委託該校教務主任代為委託發放教師與學生的問卷與回收,共 計抽取屏東地區 22 所國民小學,高年級教師樣本人數為 44 人,高年級學生樣本數 為 888 人。

六、資料分析與整理

問卷回收後所的的有效問卷資料,以社會科學套裝統計軟體(SPSS 10.0)進 行資料的統計分析,預計在九十七年二月完成資料的建檔、整理與分析。

七、撰寫論文

本研究將統計結果的資料加以分析、歸納、解釋、整理,並彙整相關的文獻 資料來進行研究結果的討論,於九十七年七月提出完整的論文研究。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利用社會科學套裝統計軟體(SPSS 10.0)進行資料的統計分析,配合 研究目的及待答問題來考驗假設,所使用統計方法為描述統計、獨立樣本 t 考驗、

單因子獨立樣本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別敘述如下:

ㄧ、敘述統計(descriptive ststistics):以平均數、標準差等統計量來瞭解國小高年 級教師的班級經營與高年級學童的學習動機之現況。

二、獨立樣本 t 考驗(t-test):分析不同性別的教師在班級經營上的差異,以及分 析不同性別及年級的學童在學習動機上的差異。

三、單因子獨立樣本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分析不同任教年資的教師在 班級經營上的差異情形;分析學校在不同所在的教師與學生在班級經營與學習動 機上的差異。若達顯著水準,再進行薛費法事後比較(Scheffé method)。

四、皮爾森積差相關(pearson correlation):分析教師班級經營與學生學習動機間 的關係。

茲將本研究之待答問題與研究假設與其所對應的統計方法彙整如下表 3-8:

表 3-8 資料統計方法一覽表

回答的待答問題 驗証的研究假設 統計方法

待答問題一 描述統計

待答問題 2-1、3-1、3-2 研究假設 1-1、2-1、2-2 獨立樣本 t 考驗

待答問題 2-2、2-3、3-3 研究假設 1-2、1-3、2-3 單因子獨立樣本變異數 分析

待答問題 4-1、4-2、4-3、4-4 研究假設 3-1、3-2、3-3、

3-4

皮爾森積差相關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