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對象

第三節 研究對象

從前面關於研究對象考慮的討論,研究對象應在可執行的範圍內儘量不設 限。在考慮到以下一些因素下,研究對象設定為20 歲以上並能閱讀中文者。首 先,20 歲是可以自主的法定年齡,另外由於問卷的設計是中文,所以研究對象 需要具備閱讀中文的能力。

但除了法定年齡的考慮,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20 歲以上的成年人已經歷

過人生重要的發展階段,包括與重要照顧他人的依附關係、自我能力的發現與 自信心的建立、學習與認知的發展、情緒與調節的發展、性徵的發展與認同、

社會與親密朋友關係的發展,以及道德觀念的發展等。根據人格理論,20 歲以 上的成年人在性格上已經趨於穩定,思想也趨於成熟,是一個合適的時間回顧 過去的逆境經驗,也有足夠溝通與思想能力描述其因應過程。

從20 歲到中老年 60 歲左右,有 40 歲年齡的跨越,在生命變化上是很大的。

由於逆境很可能需要長的時間克服,並對人一生很有長期影響,因此這個大的 年齡範圍能幫助發現逆境在不同階段的不同影響。Finkel 和 Jacobsen(1977)

在研究年齡對人面對逆境有正面轉變的影響時,發現最能從逆境受苦的狀態轉 變成為積極正面的心態的年齡是20 至 30 歲,而過了 35 歲左右之後就漸漸難發 生轉變。然而在另一方面,40 歲以上的中年人或老年人有更豐富的人生經驗。

雖然這時記憶可能減退,但若有些逆境經驗或感受仍然留在記憶中,應該也是 對其生命影響極深刻的。所以對40 歲以上的成人,歲月扮演著一個過濾器,可 以篩出逆境對生命影響的重要因素。

從資料收集的方式,研究對象有兩類:回答問卷與接受訪談。參與問卷回 答的取得方式是經由研究者透過直接或間接社群關係來邀請,包括經由研究者 的親人、朋友、學校同學、過去的工作同事,和他們的親人、朋友、學校同學、

同事等。而訪談對象是經由兩個方式邀請:第一類方式是研究者從問卷回答者 中選擇合適的;第二類方式是研究者直接知道或他人推薦有逆境經驗者,再經 研究者考量合適而進行邀請。

問卷回答和收集透過網路進行(Google Form),因此研究對象超越了地理 的限制,得以提高回應者背景的多樣性。收集的對象以臺灣為主,中國大陸其 次,另外還包括香港和美國的華人。為保護研究參與者知的權利,以及告知研 究可能帶給其心理或生理的影響,受邀參與問卷和訪談的研究參與者將閱讀研 究知情同意書(附錄一)。其中將告知研究的目的,保密約定,和研究中不會接

受任何物理或化學物質等介入,但有可能因回憶其逆境經驗而產生強烈情緒反 應的風險。

回應問卷者背景的基本統計資料整理如下。考慮到逆境對生命的影響受文 化因素比地理因素相對重要,對不同研究對象的背景將根據以「繁體字」或「簡 體字」回應來分類。在這裡,「繁體字」代表在臺灣或香港文化背景下長大的人,

而「簡體字」代表在大陸地區文化背景下長大的人,雖然他們今天可能住在世 界不同的地方。

3-1-1 問卷回答者基本資料統計

使用繁體字人數 使用簡體字人數 總人數

參與問卷回答者 124 53 177

無效回答者 2 3 5

有效回答者 122 50 172

男性人數(比例) 57(46.7%) 27(54.0%) 84(48.8%)

女性人數(比例) 65(53.5%) 23(46.0%) 88(51.2%)

平均年齡

20~25 歲(所佔比例) 21.88(26.2%) 22.32(38.0%) 22.04(29.7%)

26~40 歲(所佔比例) 33.16(15.6%) 32.18(44.0%) 32.63(23.8%)

41~55 歲(所佔比例) 48.49(28.7%) 45.89(18.0%) 47.95(25.6%)

56 以上(平均比例) 57.72(29.5%) 0(0%) 57.72(20.9%)

高中或高職畢業 9.8% 12.0% 7.0%

大學畢業 45.9% 88.0% 58.1%

研究所畢業 44.3% 0% 34.9%

父母雙亡 17% 2.0% 12.8%

父亡 19.7% 18.0% 19.2%

母亡 4.1% 2.0% 3.5%

從小不與父母同住 9.0% 18.0% 11.6%

回答關於逆境的看法 56(男 34/女 22) 19(男 10/女 9) 75(男 44/女 31)

完整回答逆境歷程 51(男 30/女 21) 18(男 10/女 8) 69(男 40/女 29)

完成心理評量 107(男 44/女 63) 43(男 23/女 20) 150(男 67/女 83)

訪談對象邀請的主要考慮是:涵蓋不同逆境類別、地理位置方便可以就近 接受訪談的(臺灣)、和願意接受邀請訪談者。如表

3-1-2 所示,本研究共有七

位受訪者接受邀請,其中30 歲以下 3 位,50 歲以上 4 位。除了其中一位接受兩

3-1-2 (續)

5 女 57 32 親子關係 工作被騙

母親有長期嚴重憂鬱的問題,造成家裡 每個孩子都有負面的心理影響。受訪者 是全家最小的,相對受到的影響最小,

因此必須成為強者。在經營自己公司時 因過於相信人被倒賬而無法面對失 敗。在遇到這個逆境時,受訪者才發現 自己內心真正的問題。受訪者分享其如 何克服這些影響,進而成為助人者。

6 女 56 16 親子關係 成長挑戰

母親因先生有另外的家而長期憂鬱。在 念高一時,母親自殺。受訪者當時必須 從台灣搬到香港與父親同住,開始面對 新的環境,新的學制。受訪者分享自己 的生命歷程,如何一步一步克服不同困 難。目前在家庭和工作上都很順利。

7 女 50 34 婚姻家庭 工作調適

因原來工作太忙,孩子由先生照顧。最 後先生要把受訪者趕離家。受訪者分享 自己 如何不斷在工作上和心態上進行 調適,以維持一個健康完整的家。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