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逆境幫助生命成長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二節 逆境幫助生命成長

Garmezy (1985) 在經過多年對父母患有精神分裂的孩子的研究,讓其跌破 眼鏡的發現,有些孩子在這樣的逆境中,不但沒有受到影響,反而在學業成就

、人際關係、和人生目標設定上都表現的比有正常父母的孩子還要出色。這樣 的發現使其展開尋找「保護因子」的研究(Garmezy, 1987),進而推動之後愈來 愈受重視的復原力研究(Masten, 2014)。其實在心理學的領域裡,不光只是

Garmezy 的發現,許多不同理論和學者也都支持逆境能帶來收穫的這樣看法。

一、

Adler 的個體心理學:逆境帶出追求卓越和社會興趣

著名的個體心理學家(individual psychologist)Adler 在自己一生開始的時候 就遇到逆境。他的父母親偏愛他的兄弟,而自己身體又患有軟骨症而不能正常 行走。然而Adler 可能有猶太人特有的奮鬥精神。當他在面對先天逆境時,靠 著內心奮鬥的力量走出一條活路。他的生命見證,不相信先天決定一生命運的 信念,影響他心理學的諮商取向。他鼓勵和引導個案,從逆境中找出能給自己 力量的人生目標,藉著重組認知,自我瞭解,重建目標,活出新的人生。

Adler 指出了一個能面對逆境的重要心理素質,就是能激勵自己,追尋有意 義的人生目標。他因此特別強調「社會興趣」(social interest)(Adler, 1938)會 讓自己心理更健康。對他來說,逆境能刺激個體產生不放棄的心理力量,使個 體在面對逆境時能自省,不斷突破,進而活出有價值的人生目標。

二、

Rogers 個案中心諮商取向:逆境帶來自省

Rogers 的成長經驗和 Adler 很不一樣。由於受到嚴格家教的關係,Rogers 從小是一個聽話(conforming)的孩子。直到他二十多歲的中國之行才打開眼界,

決定今後要走自己的路。

他從自己的生命歷程和所接觸到的許多年輕孩子發現,許多人因實際的我 和理想的我(希望自己能成為的我)的差距而處於焦慮,但又因為對自我洞察 或認識的缺乏而不能調適,以至產生偏差行為。他因此發展出所謂的「以個案 為中心」(client-center or person-center therapy)的諮商取向。他認為諮商並不是 告訴個案該如何做,而是幫助他們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知道自己要改變的是 什麼。因此他認為一個人有自省能力對健康成長是很重要的。相反的,一個自 我感覺良好,自尊(self-esteem)很高的人,若缺乏自知之明的人,就很少有人 幫的了忙。

但如何可以讓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人開始自省呢?當人生遇到困難就是一 個機會,因為就會刺激自省或發出求救。許多有青少年孩子的父母親都很頭痛,

因為無論怎麼好說歹說,孩子的行為就是不會改變。這時很多父母就會說:「只 好讓他(她)遇到困難,讓他(她)自己嚐嚐苦頭,或許才會明白父母的苦心。」

所以有句話說:「只有自己當了父母,才瞭解父母的心。」

三、

Winnicott 與 Kohut 的客體關係理論:挫折和匱乏帶來成熟

Bowlby 的依附理論提醒父母在孩子幼小的時候要建立好的親子關係,因為 其會影響日後的親密關係。但許多的客體關係理論學者,包括Winniecott(Clair

& Wigren, 2004)所提到的,嬰幼兒在出生時期受到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時會形 成其自我「虛幻的全能感」(hallucination of omnipotence)。如果父母不改變而繼 續這樣的養育方式,孩子健康的獨立自我就無法發展出來,甚至會造成日後的 心理疾病。客體心理學家也是發展心理學家Mahler(Clair and Wigren, 2004)指 出,這樣的情況會造成母嬰間的「病態共生」和將來「分離個體化」(separation and indiuviation)的失敗。也就是我們今天看見的一些媽寶現象和自戀人格。

所以Winniecott 指出父母需要適時給孩子有適當的延遲感和挫折感,幫助 孩子從虛幻的全能進入到健康的現實。類似的,Kohut(Clair and Wigren, 2004)

認為在與母體分離的過程中要給孩子恰當好的挫折(optimum frustration)。也就 是父母在滿足孩子的需求上要從「夠好」轉變成給與「適當的挫折或匱乏」。這 樣讓孩子感到挫折或匱乏就是一種逆境。如果孩子從小不是飯來張口茶來伸手,

就會變成獨立,能夠順利脫離對父母的依賴或不健康的依附關係。反之如果從 小都百依百順,日後的逆境刺激對生命成長就變成很重要。

四、從腦神經科學與認知心理看:逆境刺激腦神經發展

近幾十年來因為醫學技術的進步,腦神經學家發現腦神經網絡在幼兒時期 會快速的發展(synaptogenesis),然而之後沒有用到的的網絡就開始消失

(pruning)。例如,蒙古人從小給孩子騎馬打仗的訓練,所以他們孩子的運動神 經和空間統合能力就很發達。我自己的孩子從小帶他去滑雪,他之後就非常喜 歡滑雪,甚至喜歡用更刺激的滑雪板(ski board)來滑雪。而我從小沒有機會滑 雪,運動神經缺乏鍛鍊,到今天就一直學不會。

但單單給孩子刺激有沒有用呢?基於以上腦神經網絡發展的理論,美國的 一個民間機構「好寶寶學校」(Better Baby Institute)發展出給嬰孩從小刺激的 訓練。但發現並沒有用。原因是認知心理學中所謂的「習慣化」(habituation)。

也就是當我們受外界刺激變得習以為常時,感覺就變得不敏銳。他們發現外在 的感官刺激可以因所謂的習慣化或感覺適應性(sensory adaptation)而無法進入 意識思考裡,進而也就不會刺激腦神經的發展。例如住在鬧區的人久了就對噪 音沒有強烈感覺,在吸煙室待久的對煙味也就習慣了。

五、逆境商數:逆境幫助工作的表現

Stoltz (2010)分享他在第一份工作時替一位投資家去瞭解成功人背後的故 事,結果意外發現這些人的每個故事都充滿逆境。經過多年研究,他發展出了 所謂的逆境商數(adversity quotient)量表。他將這個量表應用在職場上,並發 現逆境商數高的人在職場上遇到困難時能夠更有智慧和更好的心理調適,他們 因此有更高的成功機會。他也對倫敦的計程車司機的大腦進行研究。雖然倫敦 開車相當困難,但倫敦的計程車司機反而連導航器都不需要。研究發現他們大 腦中與空間直覺有關的海馬迴比正常人要大。所以逆境不但能幫助內心的成熟,

更能刺激身理的發展。

六、災難後的成長:逆境帶來成長

近二,三十年來有許多研究更多深入瞭解逆境或災難帶給人的正向成長。

這些研究很具體的針對各樣災難以瞭解受難的人可能有的災後成長,例如愛滋 病的病患(Sherr et al., 2011)、癌症患者(Calhoun & Tedeschi, 1990)、經歷過

SARS 的患者(Cheng et al., 2006)、受到性侵的受害者(Frazier, Conlon, & Glaser, 2001)、腦部受傷的患者(Powell, Ekin-Wood, & Collin, 2007),等。Tedeschi(1998)、

Price(1994)、Schaefer and Moos(1998)等做了許多研究,其結果都支持逆境 可以帶來人正向成長,包括:更加的堅強、更加的獨立、更加的心理成熟、更 有同理心、更加的感恩所有、更珍惜從親人朋友來的關心等。對經歷重大疾病 的人,當恢復健康後(Price, 1994),他們有如獲得重生,因此比生病前更懂得 珍惜與家人的關係、更願意重建或修補之前斷裂的人際關係(如請求原諒、饒 恕)、以及更有對生命意義看法的超越。對於經歷喪失至親(bereavement)傷痛 的,Kessler(1987)研究發現許多人因此變的:更有智慧、有憐憫心、會照顧 人。

Shaefer 與 Moos(1992)對以上逆境帶來的成長歸納為三點:(1)可用社 會資源的增加(enhanced social resources),(2)個人可用資源的增加(enhanced personal resources),以及(3)因應逆境能力的增加(enhanced coping skills)。

從這三點我們可以看出因應逆境的歷程會幫助保護因子的養成,使日後的因應 更加有效,有更好的因應能力。

Tedeschi 與 Calhoun(1996)試圖用因素分析來瞭解逆境帶來哪些重要的 成長內涵。從其所設計的PTGI(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量表,他們發 現PTG 的 5 個重要因素:(1)人際關係的改善,(2)開啓新的機遇,(3)個人 方面的成長,(4)靈性的提升,以及(5)對生命的更加珍惜。這些成長不僅對 生命發展有幫助,也是在面對日後逆境時重要的保護因子。另外Park, Cohen, 與 Murch(1996)認為在以上個人方面的成長之外,還包括了人生觀的改變以及有 效因應逆境能力的提升。所以逆境不但可以幫助日後有效因應困難,更能提升 生命的智慧和眼光。

七、 與逆境收穫類似的概念

關於逆境帶來的收穫,研究者認為不同心理學的研究學者也有相似的概念。

從這些不同名詞,也可以進一步認識逆境所代表的不同正面內涵。

1. 正向心理的改變(positive psychological changes):認為逆境可以幫助人產生 正向的心理(Yalom & Lieberman, 1991)。

2. 主觀感受到的好處(perceived benefits):經由經歷逆境者自陳的一些受益或 成長(Calhoun & Tedeschi, 1991; McMillen, Zuravin, & Rideout, 1995; Tennen, et al., 1992)。

3. 因壓力而產生的成長(stress-related growth):因不同壓力源迫使個體面對問 題的解決,進而帶來成長(Park, Cohen, & Murch, 1996);所以壓力成為成長 的動力。

4. 感覺正面的錯覺(positive illusions):這個名詞類似前面的主觀感受,也就是 為了平衡心理的痛苦,而認為逆境其實是有正面價值的(Taylor & Brown, 1988)。

5. 正面的重新解讀逆境(positive reinterpretation):經過逆境之後,對逆境的發 生有了重新但正面的看見(Scheier, Weintraub,& Carver, 1986),才認識逆境 原來是「化妝的祝福」。

6. 從逆境中重新得力(drawing strength from adversity):經歷逆境後感覺更有自 信,更有能力,看見自己的潛能(McCrae, 1984)。

7. 逆境勝出(striving):經歷逆境後反而發展的更好,更有生命的活力(O’Leary

& Ichovics, 1995)。

8. 災難後的成長(posttraumatic growth, PTG):從巨大災難之後,靠著生存的鬥 志和適當的因應,得到不同方面的成長(Tedeschi, Park, & Calhoun, 1998;

Calhoun & Tedeschi, 2006)。

以上不同的名詞有側重在心理的主觀描述(例如:感覺正面的錯覺),也有 側重在一些具體的變化(例如:災難後的成長)。總的來說,以上文獻對逆境正 面的內涵有以下幾個重要方面:

1. 心理變的健康(正向心理),

2. 更好的生命成長(重新得力、災難後的成長),

3. 對生命有重新詮釋(主觀的好處、正面解讀、感覺正面的錯覺),以及 4. 更有信心(逆境勝出)。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