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研究工具的設計

(一)開放式引導問卷

依據研究目的及研究架構,以開放式引導問卷調查南投高中學生 非正式施測樣本學生共30人為對象,施測所得之變項期能代表研究對 象之變項。將調查結果加以處理分析,按出現頻率依次排列並編製成 表,再選出出現頻率為全部變項前70﹪的變項,配合研究架構所欲測 量之變項編製成開放式問卷。內容如下:

1.請列出最近一個月內,你最常從事的運動項目?

2.請描述你做運動的原因?

3.請描述你不做(或中斷)運動的原因?

4.你認為有哪些因素或情況是從事運動的障礙?

5.有哪些人會鼓勵、提醒、陪伴你去運動?

6.你認為從事運動有哪些好處?

(二)結構式問卷初稿之擬訂

問卷初稿是依研究架構所欲測量之變項和開放式引導問卷所選 出顯著信念,並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來編製。結構式問卷初稿問卷內 容由六部份所組成,包括:個人背景、運動行為、運動自我效能、運

動社會支持、自覺運動障礙、自覺運動利益。以下為問卷各部份之編 製說明。

1.個人背景包括性別、年級、最低入學學測成績、通學方式、自覺 健康狀況、自覺課業壓力、家庭社經狀況、運動社團參與情形 等,由填答者自行按實際情況填寫。

(1)性別:分為男性與女性兩類。

(2)年級:高中職一、二、三年級之學生。

(3)最低入學成績:受試者所就讀之高中職學校 94、95、96 年度 之最低入學學測成績。

(4)通學方式:受試者每天上放學的交通方式。

(5)自覺健康狀況:受試者自己感覺自己身體健康情形。

(6)自覺課業壓力:受試者求學中自己感覺生活環境中所帶來的 課業壓力。

(7)家庭社經狀況:指受試者父母最之高學歷與最高職業。

(8)運動社團參與情形:受試者過去一個月除學校體育課外,校、

內外相關運動社團的參與情形。

2.運動行為問卷:本部分參考相關文獻(呂淑美,2004;陳芮淇,

2000;鍾東蓉2000)主要評量一個月以來的運動行為,題目包

括,運動的種類、運動量(運動頻率、運動時間、運動強度)

等題目,由研究對象自我報告其實際情況勾選。

(1)運動強度:將運動強度分為三類:激烈運動、中度運動、輕度運 動;其運動時的熱量消耗依序約為8 METS(MET 為metabolic equivalent 的簡寫,是一種能量消耗單位;即活動時能量消耗 量與完全休息時能量消耗量的比值)、4 METS、1.5 METS。激 烈運動、中度運動、輕度運動分別以8、4、1.5 加權計分。

(2)運動頻率:指每週從事運動的次數。

(3)運動時間:指每週從事運動的時間。

三類運動之運動強度、運動頻率、運動時間的乘積和除以60即為 運動行為分數,得分愈高,代表從事愈多運動。

3.運動自我效能:了解受試者評定不同情境下,對自己能克服困難,

從事運動行為的把握程度運動勝任能力量表,問卷參考國內學者

(呂淑美,2004;林靖斌,2001;陳芮淇,2000;黃任要,2003;

黃茜莉,2002)綜合整理編製而成,由研究對象評估自己在不同 情境中,能持續做規律性運動的把握程度。共計十一題,每題計 分範圍1∼5分,1分代表「絕對沒把握」、2分代表「約二成把握」、

3分代表「約五成把握」,4分代表「約八成把握」、5分代表「絕

對有把握」,得分愈高代表從事規律性運動的自我效能愈佳。

4.運動社會支持:運動社會支持量表,用以評估父母、同儕、老師 給予研究對象從事運動的支持程度。參考國內學者(黃茜莉,

2002;呂淑美,2004;陳芮淇,2000;黃任要,2003;何佩玲,

2004;林靖斌,2001) 綜合整理編製而成,共計二十一題。每題 計分範圍1~5分,1分代表「從未如此」、2分代表「很少如此」、

3分代表「偶爾如此」,4分代表「經常如此」、5分代表「總是 如此」,得分愈高,代表其運動社會支持愈多。

5.自覺運動障礙:自覺運動障礙量表,運動行為負向決策,用以評 估研究對象自覺從事運動時,可能遭受困難的障礙程度。參考國 內學者(呂淑美,2004;林靖斌,2001;陳芮淇,2000;黃茜莉,

2002)綜合整理編製而成,共計十一題,每題計分範圍1~5分,1 分代表「非常不同意」,2分代表「不同意」,3分代表「沒意見」,

4分代表「同意」,5分代表「非常同意」,得分愈高,代表其自 覺運動障礙愈多。

6.自覺運動利益:運動利益量表,運動行為正向決策,用以評估研 究對象自覺從事運動時,可以獲得的利益程度。參考國內學者(呂 淑美,2004;林靖斌,2001;黃茜莉,2002;賴妙純,2003) 綜合

整理編製而成,共計十題,每題計分範圍1~5分,1分代表「非常 不同意」,2分代表「不同意」,3分代表「沒意見」,4分代表

「同意」,5分代表「非常同意」,得分愈高,代表其自覺運動 利益愈佳。

二.專家效度

預試問卷編訂完成後,為確定問卷內容之適用性、正確性與涵 蓋面的完整性。懇請7 位衛生教育、體育等相關領域的專家(附錄 一),對問卷初稿進行內容效度之評估。收回專家所評之意見後,

匯集整理後再與指導教授討論並進行修改,完成問卷內容之效度。

三.預試

在本量表正式施測時,首先進行預試,預試施測班級是由母群體 中排除正式樣本之後的班級以南投高中、草屯商工各抽一班做為預試 樣本。並於民國97年3月進行結構式問卷的預試,當日實際施測學生 共65位,回收問卷65份,回收率100%。

四.預試問卷的分析:

預試問卷回收之後,立即將預試問卷進行編碼及信度考驗,以 Cronbach,s α係數表示,依據信度考驗值刪除部分題目,並修改部分 問卷內容和修辭,最後定稿成為正式問卷。預試問卷各量表之信度係 數如表3-4,各量表的Cronbach's α值介於0.811~0.926之間,顯示量 表的信度是可以被接受。

表3-4 預試問卷之信度分析(n=65)

量 表 名 稱 題 數 Cronbach's α

運動自我效能 11 0.894

運動社會支持 21 0.873

父母運動社會支持 7 0.846

老師運動社會支持 7 0.872

同儕運動社會支持 7 0.891

自覺運動障礙 11 0.811

自覺運動利益 10 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