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南投縣高中職學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南投縣高中職學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

Copied!
9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第壹章 緒論 本章共分為七節論述,首先說明問題背景與研究目的,再設定 研究問題和研究假設,然後架構操作性定義與研究範圍,最後再提出 本研究的限制。 第一節. 問題背景. 面臨二十一世紀科學日新月異的時代,新發明、自動化、數位化 等高科技帶來了人類生活上許多便利,但人類的身體活動以及人際間 的互動模式卻無形中受到相當大的負面衝擊,例如人類減少了勞動的 機會、沉迷網路者在真實世界中的人際關係的脫節等。尤其,青少年 所受到的影響尤其顯著,網路化衍生了低體能、高體重、低活動及疏 離人際與社會等的生活型態,對青少年身心健康有莫大的威脅,無疑 地也成為國家未來競爭力的一大隱憂。 儘管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對個人身心健康有很大的益處,且大多 數的人都能認同此概念,但根據國內許多學者研究發現,養成規律運 動的人口比例仍然不高。李思招 (2000) 針對護理學院學生運動行為 調查發現,護理學院學生無規律運動人口達75.9%;而劉坤宏 (2002) 對彰化縣國中生運動行為調查,發現從事規律運動的男性國中生只有 37.4%,而女性國中生更只有20.9%,可見國內的運動人口比例低落. 1.

(2) 是普遍的現象。尤其對青少年來說,這階段課業壓力重,有來自父母、 學校、甚或對自我的功課表現要求,學生每天的時間被課業與考試填 滿,能懂得安排時間運動的青少年只是少數,形成青少年學生運動情 況普遍低落,且運動量有明顯不足的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階段正值人生的準備期,亦是生長發育的 重要階段。Barnekow(2001)對205位16歲青少年所做的18年追蹤調 查,發現青少年時期就擁有好的運動知識,到成年期後也會有較好的 運動行為及較優良的運動習慣。且大部份青少年都在學校接受教育, 能便利地使用校園的運動設施,再加上此階段的學習能力強,非常有 利於運動行為的養成和維持,學生若能在學校中建立一項以上愛好的 運動項目,就很有機會一直延續至成年。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是我們國 家社會未來競爭力的重要資產。因此,培養學生終身運動習慣,且建 立一個正確的體適能觀念是刻不容緩的事。 運動,是一種複雜的行為,其不僅是只有身體活動而已,更包含 了心理層面的因子,相關單位在擬定健康促進計畫的同時,應先著手 瞭解其運動情形及可能影響運動行為的因素,如此才能夠擬定出最確 切且最有效的體能提升計畫。本研究希望能提供有關單位增進對高中 職學生運動行為的認知,提升高中生運動的習慣,並提供體育教師體. 2.

(3) 育教學策略之參考。.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節主要探討高中職學生個人背景因素 (性別、年級、最低入學 成績、通學情形、家庭社經狀況、自覺健康狀態、自覺課業壓力、參 與運動社團情形)與社會心理因素 (運動自我效能、運動社會支持、 自覺運動障礙、自覺運動利益)對學生運動行為的關係及預測力,研 究目的分別敘述如下: 一、瞭解研究對象個人背景因素和社會心理因素之分佈情形。 二、瞭解研究對象運動行為現況。 三、探討研究對象個人背景因素與社會心理因素間的關係。 四、探討研究對象個人背景因素與運動行為間的關係。 五、探討研究對象社會心理因素與運動行為間的關係。. 六、探討研究對象個人背景因素、社會心理因素對運動行為之共同 預測力。. 3.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目的,提出研究問題如下: 一、研究對象的性別、年級、最低入學成績、通學情形、自覺健康狀 態、自覺課業壓力、父母社經地位、運動社團參與情形分佈情形 為何? 二、研究對象的運動自我效能、運動社會支持、自覺運動障礙、自 覺運動利益之分佈為何? 三、研究對象目前運動行為分佈為何? 四、研究對象的社會心理因素是否因個人背景因素不同有所差異? 五、研究對象的運動行為是否因個人背景因素不同而有所差異? 六、研究對象的運動行為是否因社會心理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七、研究對象的背景因素、社會心理因素對運動行為的預測力如 何?. 4.

(5) 第四節 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問題提出之研究假設如下: 一、研究對象的社會心理因素會因個人背景因素之不同而有差異。 (一)研究對象的運動自我效能會因個人背景因素之不同而有差異。 (二)研究對象的運動社會支持會因個人背景因素之不同而有差異。 (三)研究對象的自覺運動障礙會因個人背景因素之不同而有差異。 (四)研究對象的自覺運動利益會因個人背景因素之不同而有差異。. 二、研究對象的運動行為會因個人背景因素之不同而有差異。 三、研究對象的運動行為會和社會心理因素有相關。. 四、研究對象的個人背景因素、社會心理因素對運動行為有預測力。. 第五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一、運動行為(exercise behavior): 運動行為是一種有組織、有計畫、一再重覆並且有目的的身體活動, 藉以改善或維持健康體能為目的身體活動(Casperson, Powell, & Christensen, 1985)。本研究之運動行為指研究對象在校學期中體育 課以外的運動行為,以自我報告其每週運動次數、運動強度及每次運 動時間得分之總合來代表。. 5.

(6) 二、運動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 for exercise) 本研究之運動社會支持是指研究對象在其從事運動行為時,主觀 感覺來自父母、同學、師長所獲得的情緒上、知覺上及物質上的支持 程度。 三、運動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for exercise) 本研究之運動自我效能即是指「個體主觀判斷在有阻礙或缺乏支 援的特定情境中,對自己是否能夠持續運動行為的把握程度」。 四、自覺運動利益(perceived benefit for exercise) 本研究指研究對象主觀評估採取運動行為,可獲得的效應與利益 的程度。身體、心理及社交上可能產生的利益程度。 五、自覺運動障礙(perceived barrier for exercise) 本研究指研究對象主觀評估採取運動行為時可能遭遇困難的阻 礙程度。. 第六節、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九十六學年度就讀於南投縣內高中職之一、二、三年級 學生為受測對象(不包含特殊班及夜間部學生),總計327班,此為本 研究之母群體。. 6.

(7) 第七節 研究限制 據本研究設計和實際狀況,提出下列研究限制: 一、本研究對象僅限於南投縣內六所高中職學生,其研究結果不宜推 論至其它地區同學歷的學生。 二、研究對象的運動情形可能會受到季節及入學學測等因素之影響, 故研究結果只能代表研究對象當時的運動行為。. 7.

(8)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將針對運動行為相關影響因素等相關文獻加以探討分析,以 作為本研究架構、學理基礎以及問卷設計之依據。本章共分六節,首 先探討運動行為,第二至六節則依序分析各因素間與運動行為之關 係,分別為個人背景、自我效能、社會支持、自覺運動障礙、自覺運 動利益。. 第一節 運動行為之探討 一、 運動行為與健康的關係 運動與生理健康方面,Walter (1981)指出,規律適當的有氧運 動能改善及維持體適能,尤其對心肺系統的健康最有幫助,而與不運 動的人相較之下,從事規律性運動的人有較低的心跳率、血壓以及良 好的心肺循環,並且有較低的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Paffenbarger等 人(1993)以郵寄問卷調查哈佛畢業校友10269人,自1977年起追蹤 至1985年後發現:由坐式生活型態改變成中高強度運動生活型態者 (強度4.5METs 以上),比起仍然保持坐式生活型態者死亡率降低 23%。有氧能力是心肺功能的指標,也是身體工作的能力。 增加青少年規律的身體活動,不但可以降低冠狀心臟血管疾病危 險因子,並可增加心血管適能。許多的慢性疾病如冠狀動脈心臟疾病. 8.

(9) (CHD)被認為是根植青少年時期,若缺乏適當的身體活動,將會 造成生長發育以及心血管問題(Stucky-Ropp, & Dilorenzo, 1993)。 靜態生活方式所代表的意義是運動量的不足,而身體活動量不足 所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其所佔的比例是高膽固醇的兩倍,因此增加身 體活動量,改善靜態生活習慣,並持續從事體適能運動是預防心血管 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劉立宇,1995) 。 運動與心理健康方面,Taylor與Kaufmann (1991)研究指出運動會 使體溫升高,有短期的鎮靜效果,且因促使體內賀爾蒙的分泌,也可 改善精神、緩和情緒、減輕疼痛及加強處理壓力的能力,並可因此增 加自我滿意、自覺健康及可控制的感受。Kavussanu與McAuley (1995) 研究發現經常從事身體活動者較樂觀,而經常從事高身體活動量者, 因規律運動而減少特質性焦慮和提高身體自我效能,以及體驗較多規 律運動所帶來的正面經驗,如熟練與成就有關。Heapes (1978)指出 運動可以增加自我滿意度以及對社會的適應,減少焦慮感、沮喪與自 我中心。 國內學者盧俊宏(2002) 經由規律運動可獲得較佳的體適能(如 肌力、柔軟度、持久力、心血管循環功能和耐力等),可預防疾病, 避免憂鬱症和焦慮症,中和人們工作上的壓力反應,產生樂觀、自信. 9.

(10) 和自尊心理。 由以上文獻可知,規律性運動對青少年的生長發育及未來成人時 的慢性疾病預防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想要有生理及心理上的健 康,必須於早年時期即開始做適度規律的運動。 二、運動行為的測量 Laport, Montoye與Caspersen(1985)收集有關測量運動行為的研 究資料時,指出評估運動的方法有三十多種以上,可將其分為七大 類:(一)熱量測定法(Calorimetry):以整體能量消耗來衡量。包含兩種 方式,其一為直接熱量測定法,亦即受試者置於特殊室內,僅運用於 特殊情形,不適合大樣本;其二為間接熱量測定法,測量氧消耗量和 產生的熱量有密切關係,然限制受試者正常身體活動。(二)工作分類 法(Job classification):以工作別區分活動量,忽略休閒及非工作活 動量。(三)調查法:日記法(較短時間、少於24 小時)、回憶法、一般 調查法。(四)生理測定法:心肺功能。(五)行為觀察法:監控受試者 活動方法,由觀察者觀察個體,在特定時間內計算活動程度。(六)電 子儀器測定法:心跳次數監控、動作感覺器。(七)飲食測量法:食物 攝取的熱量可評估能量消耗。 Blair(1984)發展的七天回憶法體能活動測量表,常為後來的研. 10.

(11) 究加以應用。此量表將身體活動分為五類: 睡眠(lMET)、輕度運動 (1.5METS)、中度運動(4METS)、重度運動(6METS)、激烈運動 (l0METS),且分別以社區居民、工廠員工及學校教師為對象,進行 量表之效度分析,結果顯示此量表能有效評估體能活動。 Gionet與Godin(1989)對自我報告式運動行為進行效度研究, 將運動強度分為激烈、中度及輕度三類,要求受試者回憶過去七天的 運動行為,且將運動時間超過15分的運動次數填在合適的運動強度 中,結果指出,這種簡單的自我報告式運動量表能有效評估受試者的 運動行為。 Schechtman (1991)則在工作場所的健康促進計劃研究中,針 對1004 位個案僅以單一問題「您最近曾做規律性運動以增加體適能 嗎?」調查運動行為在實際測量受試者生理功能,結果顯示,自我報 告的方法可有效反應個人運動參與的情形。 Saris(1985)認為如果研究的樣本數過多時,測量身體活動量最 常採用及方便的調查方法,是為問卷調查法和日記法。 由以上研究可知,對於運動行為的測量可以運用很多不同的方法 來進行,研究應視其本身的研究目的及性質來慎選適當的評估工具。 本研究採回憶法,由受試者回憶過去一個月來平均每週的運動次數、. 11.

(12) 平均每次的運動時間、運動頻率、運動強度。以回憶法之問卷調查方 式進行運動參與行為之研究。 三、運動行為的影響因素 Sallis與Hovell (1990) 針對1400名成年人所做的調查研究顯示, 採取運動行為的決定因子包括:自我效能、自覺自我控制、運動態度 及身體整體指標。持續運動的重要決定因素為自我動機、行為技能 (behavioral skills)、配偶支持(spouse support)、可利用的時間(available time)、設施的可近性(access to facilities)、自覺對健康的好處和心臟疾 病的高危險因子。 Dishman (1991)曾回顧整理56篇有關運動行為的研究,並歸納 出影響運動行為的因素有: (一)個人屬性:如人口學因素、身體健康狀況、過去的運動習慣、 人格特質、情緒狀況、態度、信念、自我效能評估以及對運 動結果期待等。 (二)環境條件:如有無運動設施、運動場所之方便性、時間安排 的合適性、社會支持以及氣候的影響等。 (三)運動特質:如種類、場所、頻率、強度、時間及運動後的感 覺等。綜合國內的研究發現,性別、年齡、健康信念、社會. 12.

(13) 支持和我效能等是從事運動行為的重要決定因素,可知影響 運動行為的因素非常多。 國內學者方面針對青少年或學生運動行為影響因素之研究中,本 部份將統整國內有關運動行為之研究,並分別依年代作成表格2-1呈 現: 表2-1 影響運動因素之相關研究 題目. 研究者 和時間. 對象. 相關影響. 台 北 市 立 高 中 導 師 鍾東蓉 規 律 運 動 及 其 影 響 (2000) 因素調查研究. 台 北 市 性別、年齡、自覺健康狀態、大學運 立 高 中 動經驗、環境運動場所、自覺運動障 導師 礙、自我效能. 護 理 學 生 規 律 運 動 李思招 相 關 因 素 研 究 ─ 以 (2000) 台北護理學院學生 為例. 台 北 護 住宿情形、參與社團運動、健康狀態、 理 學 院 家庭運動設備運動享樂感、知覺運動 學生 利益、知覺運動障礙、運動社會支持、 運動自我效能. 新 竹 市 某 高 職 學 生 陳芮淇 運 動 行 為 及 其 影 響 (2000) 因素之研究. 新 竹 市 性別、住宿情況、參加運動社團情形、 某 高 職 父/母職業、運動自我效能、運動結果. 國 中 學 生 規 律 運 動 林靖斌 及 其 影 響 因 素 之 研 (2001) 究-以宜蘭縣文化國 中為例. 宜 蘭 縣 家庭運動器材、有參與運動社團、自 文 化 國 覺健康狀態、知覺運動利益、運動享 中學生 樂感、自我效能、運動社會支持、自 覺運動障礙。. 技 職 院 校 護 生 社 會 黃茜莉 支持、運動資源與運 (2002) 動行為相關性之研 究. 護 理 學 運動代表隊經驗、自覺健康狀況、壓 院學生 力、運動自我效能、知覺運動利益、 運動社會支持、運動資源、知覺運動 障礙. 彰 化 縣 國 中 生 運 動 劉坤宏 行 為 及 影 響 因 素 之 (2002) 研究. 彰 化 縣 性別、年級、自覺健康、運動自我效 國中生 能、運動結果期待、在運動社會支持。. 學生. 期待以及社會支持. 13.

(14) 續表2-1 苗 栗 市 高 中 學 生 課 黃壬要 後 運 動 行 為 及 其 影 (2003) 響因素調查研究. 苗 栗 市 性別、學制、補習、運動社團、運動 高中 結果期待、運動自我效能、運動社會 支持。. 臺 北 市 某 完 全 中 學 何 佩 玲 北 市 某 運動自我效能、運動社會支持、運動 學 生 運 動 行 為 及 其 (2004) 完 全 中 自我調節、運動享樂感、運動結果期 相關因素之研究 學學生 待。 大 學 生 運 動 行 為 及 呂 淑 美 國 立 宜 運動自我效能、性別、BMI、同儕運 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2004) 蘭 大 學 動社會支持、自覺運動障礙、體育館 以國立宜蘭大學學 學生 會員證。 生為例 台 北 市 某 國 中 學 生 陳美昭 運動社會心理、身體 (2005) 意象與規律運動行 為之相關研究. 北市某 國 中 七、八年 級學生. 性別、運動自我效能、知覺運動利益、 運動社會支持和運動享樂感、知覺運 動障礙、外表評價、體能評價、體能 適應、健康評價、健康適應及身體滿 意度。. 國 中 生 課 後 運 動 參 陳素娥 與 行 為 及 其 阻 礙 因 (2006) 素之研究--以桃園縣 為例. 桃 園 縣 性別、年級、有無課後補習、參與運 國中生 動社團、運動阻礙. 綜合以上的研究得知,影響運動行為的因素很多,在此區分成三 類: (一)個人因素:性別、年級、運動經驗、運動社團經驗、運動設備、 自覺健康狀態、收看運動性的節目等。 (二)心理因素:運動自我效能、知覺運動利益性、知覺運動障礙性、 運動享樂感等。 (三)社會因素:教師、家人、同儕運動社會支持等。. 14.

(15) 第二節 個人背景因素與運動行為之關係 個人背景因素包括性別、年齡、社經狀況、自學健康狀況、自覺 運動壓力以及運動經驗,以下討論此六項背景因素與運動行為的關 係: 一、 性別 Greendorfer與Lewko (1978)認為性別在運動行為上所呈現的差 異,主要是因為男生接受來自社會系統中較多有關參與運動的鼓勵與 支持。Hurrel (1997)調查450 位成人參與規律運動的情形,結果顯示, 從事規律運動的比率,女性(63.7%)高於男性(61.2%)。 國內學者方面(鍾東蓉,2000;許泰彰,2000;戴良全,2002) 發現男教師從事規律運動的比率高於女教師,且男教師的總運動量高 於女教師。林靖斌(2001)針對國中學生規律運動調查發現,參與規 律運動的比率,男生為53.8﹪,女生為46.2﹪,男女生的差異不大。 劉坤宏(2002) 對彰化縣國中生研究發現,男性國中生運動行為高於 女性國中生,一、二年級國中生運動行為顯著高於三年級國中生。陳 芮淇(2000)對某高職學生進行運動行為調查發現,男女生均有相同 的運動強度及頻率,惟男生每次運動時間較女生長。黃任要(2003)苗 栗市高中學生平日課後時的運動情形探討,男生(74%)課後有運動. 15.

(16) 習慣者的比率明顯高於女生(58%)。何佩玲 (2004) 以臺北市某完 全中學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性別分佈在運動行為上有顯著差異。 綜合上述的結果可明顯發現,大多數研究支持男性的運動頻率較 女性高,為求再一次確定,本研究再將性別列為研究變項之一,進行 探討。 二、 年齡 Stephens, Jacobs與White(1985)分析美國及加拿大全國性調查 研究指出,從事運動的情形,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有減少的現象,最 明顯的下降時期,發生在青春期及成年早期;Corwyn與Benda (1999) 則認為促進身體活動的策略必須要考量不同之年齡層來訂定。Sallis 與Hovell (1990) 在分析多位學者有關運動行為的報告中指出,處於 後青春期者,身體活動有明顯下降的趨勢。 國內學者方面李思招(2000)針對護理學院學生的研究中發現年 級並不影響其規律運動。鍾東蓉(2000)年齡愈大的教師從事規律運 動比率較高;何佩玲 (2004) 以臺北市某完全中學學生為研究對象, 發現年級性別分佈在運動行為上有顯著差異。 由以上的研究結果顯示,年齡對於運動行為,呈現不一致的結 果。故本研究對高中生中的不同年級與運動的關係,做進一步探討。. 16.

(17) 三、社經狀況 Overman與Rrakass(1981)指出家長教育程度會影響學生運動參 與情形。Marcus, Rossi, Selby, Niaura與Abrams(1992)研究指出教育 程度高者,從事規律運動的情形顯著高於教育程度低者。 Ford (1991) 研究不同社經狀況者的體能活動行為,其將體能活 動分為休閒的體能活動、與工作相關的體能活動、做家事、步行等四 類,結果顯示高社經狀況者,其每週的體能活動時間顯著多於較低社 經狀況者,高社經狀況的女性會花較多的時間在休閒的體能活動與工 作相關的體能活動以及做家事上,而較低社經狀況之女性則顯著地花 較多時間在步行和做家事方面,高社經狀況的男性則較低社經狀況男 性活躍於休閒時的體能活動。 Stephens, Jacobs與White (1985) 認為個人的教育程度、職業、收 入及社經狀況與運動行為有正相關,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多、職位 為專業人員或管理階級者,會投入較多的運動時間及從事固定的運動 何佩玲 (2004) 以臺北市某完全中學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家庭 社經狀況分佈在運動行為改變階段上並沒有顯著差異。李明憲(1988) 研究國中、小學生發現,國中一年級的研究對象父親教育程度小學畢 業以下者與母親教育程度國中畢業者,其身體活動量最高。. 17.

(18) 基於上述文獻探討,發現教育程度、家庭社經地位對規律運動的 影響還未能有一致的結果,本研究將對此進行再一次確認。 四、自覺健康狀況 國外學者方面,Rudy(1989)研究指出有規律運動習慣者,其 自覺健康狀況較好,而有疾病者較少運動。Stacey與Sextom(1991) 研究發現,有從事規律運動者較沒有從事規律運動者其自覺健康狀況 較好,生活較有樂趣、較快樂;較不會憂慮和焦慮;不易有疲倦感; 可以克服許多困難;且自己在事情的決定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Duffy(1988)的研究指出,在社會認知理論中,自覺健康狀況 可經由自我參照(self-referent)的思考方式,強烈的影響行為,自覺 健康狀況是運動行為之重要的影響因子。 諸多的國內研究指出,自覺健康狀況與運動行為有顯著關係(高 毓秀,2000;黃婉如,2003;鍾東蓉,2000)。李思招 (2000)研 究護專學生規律運動,發現自覺健康狀況好者其從事規律運動比率高 於自覺健康狀況普通和差者。林靖斌 (2001) 以宜蘭縣文化國中學生 為研究對象,發現自覺健康狀態好的學生,在從事規律運動的比率上 高於自覺健康狀態普通的學生。 基於上述文獻探討,發現自覺健康狀況對運動行為有顯著相關,. 18.

(19) 本研究將自覺健康狀況列為重要變項進行探討。 五、自覺課業壓力 Tappe, Duda與Ehrnwald (1989)以236名高中生為對象的研究顯 示,學校功課是影響規律運動的因素之一。 國内學者黃壬要(2003)對高中學生課後運動行為的研究發現, 課業太過繁忙,沒有閒暇時間較可能阻礙其課後參與運動行為。李思 招(2000)研究台北護專學生規律運動,發現自覺課業壓力程度並不 會影響護專學生從事規律運動。 因此歸納上述的研究發現,自覺課業壓力對運動行為影響有不一 至的看法,故本研究再將自覺課業壓力列為研究變項進行探討。 六、運動經驗 Dishman, Sallis與Orpnstein (1985) 研究指出,在年輕時期曾從事 兩項或兩項以上運動者,約有三分之二的人,在成年之後是運動活躍 者,且其參與激烈運動情形,是未參加者的2-3 倍。Hovell 等(1991) 的研究中,孩童時期身體活動的參與,和其成年後體能活動的參與達 顯著正相關。Sallis與Hovell (1990) 研究運動經驗與運動自我效能的 關係,發現個人過去的運動情形、選修體育課、或參加運動團體的情 形,可經由影響運動自我效能,進而影響其運動行為。Bungum(1999). 19.

(20) 以美國黑人女學生研究中發現,參與運動團隊之女學生與激烈之身體 活動量有相關。 國內對運動行為之研究中,鍾東蓉(2000)發現學生時代有參與 運動團隊,其總運動量較高。李思招(2000)研究台北護專學生規律 運動,發現參與運動社團者其規律運動之比率亦較無參與運動社團者 佳。林靖斌 (2001) 以宜蘭縣文化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參與運 動社團的學生,在從事規律運動的比率上高於沒有參與運動社團。何 佩玲 (2004) 以臺北市某完全中學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運動社團參 與分佈在運動行為改變階段上有顯著差異。(陳芮淇,2000;黃茜莉, 2002)皆指出有參加運動社團經驗者,在體能活動的參與或運動量會 優於無經驗者。 由大部分的文獻可看出,有運動經驗之青少年亦有較高比率之運 動行,運動經驗、是否參與運動社團等為探討運動行為的重要變項。. 20.

(21) 第三節 自我效能與運動行為的關係 一、自我效能理論 Strecher, DeVellis, Becker與Rosenstock (1986) 認為自我效能是 指「個人自評在特定情境中,完成特定行為所具備的能力或信心」, 因此是個體主觀能力的感受,而非個體真正所具備的能力。因此運動 自我效能可以定義為「在某一特殊情況下,自己評估能否達成運動行 為的一種信念」。 二、自我效能與運動行為的關係 Strecher, DeVellis, Becker與Rosenstock (1986)回顧21篇自我效能 對健康行為上的預測研究,綜合這些研究指出,自我效能與體重控 制、酒精濫用、吸煙與運動行為等方面的改變及保持有高相關。因此 自我效能在健康行為的影響逐漸受到重視。Sallis, Hovell與Hofstetter (1992)以聖地牙哥地區隨機選取的1719位居民為對象,研究其運動 情形及行為的決定因子,發現自我效能與身體活動的實踐及維持具高 度相關。Hovell等(1991)研究拉丁美洲成人,發現自我效能越高者, 其重度體能活動表現越佳。McAuley與Jacobson (1991) 研究自我效能 對中年成人從事短期及長期運動行為的影響,發現個人的效能認知, 對 中 年 成 人 從 事 短 期 及 長 期 運 動 行 為 皆 有 正 向 的 影 響 。 Biddle,. 21.

(22) Goudas與Page (1994) 對大學教職員運動行為研究指出,自我效能可 有效預測女性的激烈運動行為,且女性運動自我效能的預測力較男性 高。Ferguson (1989) 指出自我效能對青少年的體能活動是相當強的 預測因子 國內有關運動自我效能之研究有很多,以學校教師為研究對象 (鍾東蓉,2000;戴良全,2002),也有以各不同階層的學生為研究 對象,例如以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林靖斌,2001;陳美昭,2005; 劉坤宏,2002),也有以高中學生為研究對象(陳芮淇,2001;黃任 要,2003)以及大專學生為研究對象 (李思招,2000;呂淑美,2004; 黃茜莉,2002)。而何佩玲 (2004) 以臺北市某完全中學學生為研究 對象,均發現運動自我效能與身體活動或運動行為呈正相關。 綜合上述研究可知,自我效能對運動參與行為是一個極重要的預 測變項,個體的運動自我效能越好,其愈有可能參與運動行為。本研 究擬以運動自我效能為研究變項進行探討。. 22.

(23) 第四節 社會支持與運動行為的關係 一、 社會支持的概念 對於社會支持行為的界定,學者多以社會性、人際關係的互動為出發 點,但其內容則各有不同的看法。 House(1981)提出社會支持包括四種形式: (一)情感支持:喜愛、信任、情感、傾聽、同理心;例如家人認同你 運動後可以疏解壓力。 (二)工具支持:確實的幫助、金錢、設備;例如家人提供運動跑步機、 呼拉圈。 (三)訊息支持:忠告、提議、建議、提供、訊息;例如家人告知你何 處有運動場地。 (四)意見支持:回饋、肯定、確認、有用的評價;例如家人給你肯定, 運動後氣色變佳。 Muller (1980)則認為測量社會支持應包括三方面: (一)支持來源:例如家人或朋友。 (二)支持類型:例如情緒、工具支持。 (三)支持強度:受支持者內在主觀的感覺。 Norbek(1981)指出「當個人主觀認為或感受到有支持特性時,方. 23.

(24) 可稱為社會支持」。Cohene與Syme (1985)定義社會支持為他人所提 供的資源。而社會支持多來自家庭成員、朋友及其他對個人具有特殊 意義者。 綜合以上學者對社會支持的定義及看法,社會支持是一種受支持 者內在主觀的感覺,包括實質層面或心理層面。 二、社會支持與運動行為的研究 Sallis, Hovell與Hofstetter (1992) 指出社會支持與個人的參與運 動行為有關,其中以來自家人及朋友的支持最為重要。Reynolds等 (1990)指出,女生參與運動的情形比男生更易受到父母及朋友的影 響,但女生較少受到與運動相關的協助和支持。 Anderssen與Wold (1992)以900個13歲之挪威青少年進行研究,結 果指出:父母親、同儕的體能活動皆是青少年的體能活動之重要支持 來源。Cousins(1993)以70歲老年婦女為對象,發現自覺社會支持 是影響老年婦女從事運動的因子之一,而支持的來源是包括來自家 人、朋友和醫生。Butcher (1983) 研究發現:對11~16 歲的女生而言, 重要他人的鼓勵和其參與任何類型的體能活動有顯著相關。 國內學者方面對社會支持在身體活動與規律運動上之研究,戴良 全(2002)以國內教師為研究對象;李思招(2000)、黃茜莉(2002) 以及. 24.

(25) 呂淑美(2004)以國內大專學生為研究對象;陳芮淇(2001)、黃任要 (2003) 以高中學生為研究對象;何佩玲(2004)以臺北市某完全中學學 生為研究對象;林靖斌(2001)、劉坤宏(2002)陳美昭(2005) 以國中學 生為研究對象,結果都發現運動社會支持與身體活動或運動行為呈正 相關。 由以上的研究可知,社會支持對於各年齡層的運動參與行為是一 個極重要的預測變項,個體的運動社會支持愈多,愈有可能參與運動 行為。故本研究以家人、同儕及師長作為研究變項,以了解青少年學 生在運動行為的社會支持情形。. 第五節 自覺運動障礙與運動行為的關係 一、自覺運動障礙的概念 自覺行動障礙(perceived barriers of action)的認知首先是在健康 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中被提出的變項。Tappe (1989) 指出 自覺運動障礙即是指個人採取運動行為時,主觀的評估可能遭遇困難 的障礙程度。而Rosenstock (1974)意思是指「行動者對行動過程中, 可能存在之障礙性的評估」。而當應用於運動行為研究時即為「自覺 運動障礙」。. 25.

(26) Becker與Maiman(1975)認為健康信念模式有非常重要的動機 因素,而動機的來源,來自於下列三大變項:某種疾病的威脅、感受 到採取預防性行動的利益與感受到實施某種預防性行動的障礙。上述 三大類變項,最後將影響一個人感受到某種疾病的威脅並產生行動的 動機,最後促成行為的改變,人們將採取健康行動去預防。 二、自覺運動障礙在運動行為的研究 Gage (1991) 以健康信念模式去預測有氧運動的參與行為,包括 自覺有氧運動的利益性、障礙性及自覺疾病的罹患性、嚴重性和一般 動機,結果說明了35﹪的變異量,其中以知覺障礙性因素,最能預測 有氧運動的參與行為。Schuster, Petosa與Petosa (1995) 的研究,指出 自覺運動障礙是預測運動行為的一個重要因子,二者的關係呈中度負 相關,也就是障礙性認知越高,採取運動行為的可能性就越低。Sallis 等人(1992)指出,不同的年齡層因為環境的因素,皆有其特定之自覺 運動障礙,而有關成人的自覺運動障礙主要是時間限制、缺乏興趣 等。Lian與Gan(1999)指出,老人休閒規律運動與自覺運動障礙(缺 乏時間、健康狀況不佳)呈顯著負相關,建議其運動方案應協助克服 相關運動障礙,以及告訴老人及其家人有關運動的好處。Hovell等 (1991)探討影響成年民眾採取運動的因素,發現年長者自覺運動障. 26.

(27) 礙較少,步行運動與自覺運動障礙呈負相關。 Duffy(1988)調查研究561 位愛爾蘭民眾及117 位美國民眾發 現,愛爾蘭民眾最重要的運動障礙因素為缺乏運動設備,但在美國, 此項因素卻不是構成障礙的原因,另外,興趣和時間缺乏則是兩個國 家民眾所共同的運動障礙因素。 Noland與Feldman(1985)以215位25~60歲婦女為研究對象進行 規律性運動行為調查,結果發現24~45歲者的對於體能活動之態度與 知覺運動阻礙等變項,能預測其運動參與行為,但是對46~65歲的研 究對象則無預測能力。Thomsson(1999)以50位20到60歲瑞典婦女為對 象進行深度訪談研究,發現女性主要的運動障礙是料理家務的限制, 及自覺害怕被人指責自私的限制。Tappe等(1989)曾以236位高中學生 為研究對象進行知覺運動阻礙的調查,結果顯示,高中學生其主要的 運動阻礙因素是時間的不足、氣候不佳、學校功課以及缺乏興趣與意 願等。 國內學者方面對自覺運動障礙在身體活動與規律運動上之研究 (鍾東蓉,2000;戴良全,2002) 以國內教師為對象:(李思招,2000; 黃茜莉,2002;呂淑美,2004) 以大專在學學生生為研究對象;陳芮 淇 (2001) 以高中學生為研究對象:林靖斌(2001) 以國中學生為研究. 27.

(28) 對象,結果皆發現自覺運動障礙與身體活動或運動行為呈顯著負相 關。 由以上的研究結果得知,自覺運動障礙因素對運動行為有重要影 響性,不同的性別、年齡以及環境等因素,其運動障礙因素的來源也 會有所差異。本研究擬以運動障礙因素為研究變項,探討其對青少年 運動行為之影響。. 第六節 自覺運動利益與運動行為的關係 一、自覺運動利益的概念 自覺運動利益(perceived benefits of action)的認知與自覺障礙 性認知一樣,也是從健康信念模式中發展出來的變項。原意是「個人 對於採取之行動,是否能獲得預防疾病,維持個人健康等利益之主觀 評估」。當應用於運動行為研究時,即為自覺運動利益。亦即對於採 取運動行為,所能獲得的健康利益上之主觀評估。 二、自覺運動利益在運動行為的研究 Schuster (1995) 研究發現,以自覺運動利益來預測成人的規律運 動行為,可以發現有高度的相關性。Cave (1991) 以自覺運動利益和 障礙,探討老年人採取運動的關係,發現自覺運動的利益與運動行為. 28.

(29) 間呈正相關,而自覺運動障礙因素,則未達顯著相關。Sharpe與 Connell (1992) 對50到69歲的公司員工進行實驗教學,發現自覺運動 利益能預測未來從事運動的意向。女性對於運動有益健康的預期越 好,越會從事運動。Biddle, Goudas與Page (1994)對大學教職員的研 究指出,態度、知覺行為控制、自覺運動利益及自我效能,是女性教 職員激烈運動行為的重要影響因素。Lian與Gan(1999)指出,自覺 運動利益與老人休閒規律運動呈顯著正相關。 國內學者方面,鍾東榮(2000)和戴良全(2002) 以國內學校教師為 研究對象;李思招(2000)、黃茜莉(2002)與呂淑美(2004) 以國內大專 學生為研究對象;林靖斌(2001)、陳美昭(2005) 以國中學生為研究對 象,結果都發現自覺運動利益與身體活動或運動行為呈正相關。 綜合以上研究結果,自覺運動利益與運動行為大都呈高度相關。 青少年對於運動之利益認知為何?本研究將加以探討。. 29.

(30) 第 參 章. 研 究 方 法. 本章旨在說明調查南投縣高中職學生運動行為的情形。除了根據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進行理論基礎與相關文獻的探討,也據此確定 研究架構與研究方法來編製問卷,希望藉由問卷設計與調查之實施, 以了解高中職學生運動行為的相關影響因素,以期能對於增進學生運 動行為方面提出改進之道。本章首先提出研究架構,並定義研究之對 象,接著提出研究工具與研究步驟,最後將說明資料處理與分析。. 第一節 研究架構 依據本研究之目的與文獻探討提出本研究之架構,各變項間的相 互影響關係可以圖 3-1 呈現本研究架構圖。主要探討研究對象的個人 背景因素、運動自我效能、運動社會支持、自覺運動障礙、自覺運動 利益對運動行為間的影響。研究架構圖如下:. 30.

(31) 個人背景因素 1.性別 2.年級 3.最低入學學測成績 4.通學方式 5.自覺健康狀況 6.自覺課業壓力 7.家庭社經狀況 8.運動社團參與情形. 描述統計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薛費氏事後比較. 社會心理因素 1.運動自我效能 2.運動社會支持 3.自覺運動障礙 4.自覺運動利益.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薛費氏事後比較 複迴歸. 皮爾森積差相關 複迴歸. 運動行為. 圖 3-1 研究架構. 31.

(32) 第二節 研究對象 一、 母群體 本研究以九十六年學年度就讀於南投縣內高中職之一、二、三年 級學生為受測對象(不包含特殊班,夜校生),總計327班,此為本研 究之母群體。 表 3-2 南投縣高中職各校班級及最低入學學測分佈情形一覽表 南投縣. 班 級 數. 九十四年度最低 九十五年度最低 九十六年度最低 入學學測成績 入學學測成績 入學學測成績. 國立南投高中. 45. 200. 196. 201. 國立中興高中. 32. 236. 227. 234. 國立竹山高中. 36. 178. 191. 208. 國立暨大附中. 30. 176. 172. 183. 國立仁愛高農. 18. 80. 84. 80. 國立埔里高工. 27. 145. 128. 156. 國立南投高商. 27. 149. 145. 168. 國立水里商工. 27. 143. 139. 164. 縣立旭光高中. 12. 213. 205. 212. 國立草屯商工. 37. 149. 136. 160. 私立五育高中. 12. 150. 私立同德家商. 24. 總計班級數. 327. 151 有考學測成績皆可入學. 32. 150.

(33) 二、 抽樣方法 基於研究者時間與人力的考量,本研究採立意抽樣以班級為抽樣 單位,所抽出之全班學生為研究樣本。分別抽出旭光高中、中興高中 等二所學校(最低入學學測成績達二百分以上)。再抽出埔里高工、暨 大附中(最低入學學測成績在一百分至二百分之間)。最後抽出同德家 商、仁愛高農(最低入學學測成績在一百分以下),共六所學校。每校 每年級各抽出一班,總計抽樣班級數共計18班。 表3-3 有效抽樣研究人數統計表 性別 男. 女. 總計. 72. 24. 96. 12.7%. 4.2%. 17.0%. 46. 72. 118. 8.1%. 12.7%. 20.8%. 47. 34. 81. 8.3%. 6.0%. 14.3%. 暨大附中. 49. 44. 93. 旭光高中. 8.7% 49 8.7%. 7.8% 45 8.0%. 16.4% 94 16.6%. 同德家商. 13. 71. 84. 2.3%. 12.5%. 14.8%. 276. 290. 566. 48.8%. 51.2%. 100.0%. 埔里高工 中興高中 仁愛高農. 總和. 33.

(3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一、研究工具的設計 (一)開放式引導問卷 依據研究目的及研究架構,以開放式引導問卷調查南投高中學生 非正式施測樣本學生共30人為對象,施測所得之變項期能代表研究對 象之變項。將調查結果加以處理分析,按出現頻率依次排列並編製成 表,再選出出現頻率為全部變項前70﹪的變項,配合研究架構所欲測 量之變項編製成開放式問卷。內容如下: 1.請列出最近一個月內,你最常從事的運動項目? 2.請描述你做運動的原因? 3.請描述你不做(或中斷)運動的原因? 4.你認為有哪些因素或情況是從事運動的障礙? 5.有哪些人會鼓勵、提醒、陪伴你去運動? 6.你認為從事運動有哪些好處? (二)結構式問卷初稿之擬訂 問卷初稿是依研究架構所欲測量之變項和開放式引導問卷所選 出顯著信念,並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來編製。結構式問卷初稿問卷內 容由六部份所組成,包括:個人背景、運動行為、運動自我效能、運. 34.

(35) 動社會支持、自覺運動障礙、自覺運動利益。以下為問卷各部份之編 製說明。 1.個人背景包括性別、年級、最低入學學測成績、通學方式、自覺 健康狀況、自覺課業壓力、家庭社經狀況、運動社團參與情形 等,由填答者自行按實際情況填寫。 (1)性別:分為男性與女性兩類。 (2)年級:高中職一、二、三年級之學生。 (3)最低入學成績:受試者所就讀之高中職學校 94、95、96 年度 之最低入學學測成績。 (4)通學方式:受試者每天上放學的交通方式。 (5)自覺健康狀況:受試者自己感覺自己身體健康情形。 (6)自覺課業壓力:受試者求學中自己感覺生活環境中所帶來的 課業壓力。 (7)家庭社經狀況:指受試者父母最之高學歷與最高職業。 (8)運動社團參與情形:受試者過去一個月除學校體育課外,校、 內外相關運動社團的參與情形。 2.運動行為問卷:本部分參考相關文獻(呂淑美,2004;陳芮淇, 2000;鍾東蓉2000)主要評量一個月以來的運動行為,題目包. 35.

(36) 括,運動的種類、運動量(運動頻率、運動時間、運動強度) 等題目,由研究對象自我報告其實際情況勾選。 (1)運動強度:將運動強度分為三類:激烈運動、中度運動、輕度運 動;其運動時的熱量消耗依序約為8 METS(MET 為metabolic equivalent 的簡寫,是一種能量消耗單位;即活動時能量消耗 量與完全休息時能量消耗量的比值)、4 METS、1.5 METS。激 烈運動、中度運動、輕度運動分別以8、4、1.5 加權計分。 (2)運動頻率:指每週從事運動的次數。 (3)運動時間:指每週從事運動的時間。 三類運動之運動強度、運動頻率、運動時間的乘積和除以60即為 運動行為分數,得分愈高,代表從事愈多運動。 3.運動自我效能:了解受試者評定不同情境下,對自己能克服困難, 從事運動行為的把握程度運動勝任能力量表,問卷參考國內學者 (呂淑美,2004;林靖斌,2001;陳芮淇,2000;黃任要,2003; 黃茜莉,2002)綜合整理編製而成,由研究對象評估自己在不同 情境中,能持續做規律性運動的把握程度。共計十一題,每題計 分範圍1∼5分,1分代表「絕對沒把握」、2分代表「約二成把握」、 3分代表「約五成把握」,4分代表「約八成把握」、5分代表「絕. 36.

(37) 對有把握」,得分愈高代表從事規律性運動的自我效能愈佳。 4.運動社會支持:運動社會支持量表,用以評估父母、同儕、老師 給予研究對象從事運動的支持程度。參考國內學者(黃茜莉, 2002;呂淑美,2004;陳芮淇,2000;黃任要,2003;何佩玲, 2004;林靖斌,2001) 綜合整理編製而成,共計二十一題。每題 計分範圍1~5分,1分代表「從未如此」、2分代表「很少如此」、 3分代表「偶爾如此」,4分代表「經常如此」、5分代表「總是 如此」,得分愈高,代表其運動社會支持愈多。 5.自覺運動障礙:自覺運動障礙量表,運動行為負向決策,用以評 估研究對象自覺從事運動時,可能遭受困難的障礙程度。參考國 內學者(呂淑美,2004;林靖斌,2001;陳芮淇,2000;黃茜莉, 2002)綜合整理編製而成,共計十一題,每題計分範圍1~5分,1 分代表「非常不同意」,2分代表「不同意」,3分代表「沒意見」, 4分代表「同意」,5分代表「非常同意」,得分愈高,代表其自 覺運動障礙愈多。 6.自覺運動利益:運動利益量表,運動行為正向決策,用以評估研 究對象自覺從事運動時,可以獲得的利益程度。參考國內學者(呂 淑美,2004;林靖斌,2001;黃茜莉,2002;賴妙純,2003) 綜合. 37.

(38) 整理編製而成,共計十題,每題計分範圍1~5分,1分代表「非常 不同意」,2分代表「不同意」,3分代表「沒意見」,4分代表 「同意」,5分代表「非常同意」,得分愈高,代表其自覺運動 利益愈佳。 二.專家效度 預試問卷編訂完成後,為確定問卷內容之適用性、正確性與涵. 蓋面的完整性。懇請7 位衛生教育、體育等相關領域的專家(附錄 一),對問卷初稿進行內容效度之評估。收回專家所評之意見後, 匯集整理後再與指導教授討論並進行修改,完成問卷內容之效度。 三.預試 在本量表正式施測時,首先進行預試,預試施測班級是由母群體 中排除正式樣本之後的班級以南投高中、草屯商工各抽一班做為預試 樣本。並於民國97年3月進行結構式問卷的預試,當日實際施測學生 共65位,回收問卷65份,回收率100%。. 38.

(39) 四.預試問卷的分析: 預試問卷回收之後,立即將預試問卷進行編碼及信度考驗,以 Cronbach,s α係數表示,依據信度考驗值刪除部分題目,並修改部分 問卷內容和修辭,最後定稿成為正式問卷。預試問卷各量表之信度係 數如表3-4,各量表的Cronbach's α值介於0.811~0.926之間,顯示量 表的信度是可以被接受。 表3-4 預試問卷之信度分析(n=65) 量 表 名 稱. 題 數 11 21 7 7 7 11 10. 運動自我效能 運動社會支持 父母運動社會支持 老師運動社會支持 同儕運動社會支持 自覺運動障礙 自覺運動利益. Cronbach's α 0.894 0.873 0.846 0.872 0.891 0.811 0.916. 第四節、研究步驟 一、行政方面的聯繫 首先與受試學校電話聯繫,先徵得受試學校方面的同意,然後再 親自拜訪受試學校的主管人員,以說明研究的目的、研究對象的抽取 方式、施測日期及施測方法等,並尋求該校體育教師的協助,再依協 助之體育教師及抽樣班級的排課情形,安排問卷施測的日期及時間。. 39.

(40) 二、問卷施測 正式問卷施測於民國97年3月至4月間進行,約一個月的施測時 間,研究者親自至受試學校分發問卷給協助的體育教師,並請其幫忙 協助問卷的施測及回收,施測結束之後,研究者再至受試學校取回填 妥之問卷,總計發放問卷720份,回收620份,回收率86.1%。 三、. 問卷的回收與整理. 問卷回收之後,即馬上進行問卷資料的檢查及編碼的工作,本研 究施測對象共620人,在剔除無效問卷之後,共得有效問卷566份,所 佔百分比為91.3%,將所得有效問卷的資料進行譯碼,並輸入電腦進 行資料的處理分析。 表3-5 抽樣學校人數及回收情形一覽表 抽樣學校. 發出份數. 有效卷. 無效卷. 回收情形. 埔里高工 中興高中 仁愛高農 暨大附中 旭光高中 同德家商 合計.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720. 96 118 81 93 94 84 566. 6 0 13 8 4 23 54. 102 118 94 101 98 107 620. 40.

(41)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問卷回收後將問卷編號、譯碼、輸入電腦,使用SPSS 12.0 軟體 進行統計分析,依研究目的及變項特性分析,本研究採用的統計方法 說明如下: 一、對於自變項與依變項之分佈情形的描述,類別資料以次數分配、 百分率描述之;等距資料以平均數、標準差、最大值、最小值敘 述之。 二、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考驗不同背景因素的高中 職學生社會心理因素、運動行為的差異情形。F值有達到統計顯著 水準時,使用薛費氏法(Scheffe’s method)進行事後比較。 三、以皮爾森積差相關考社會心理因素與運動行為之間的關係。. 四、以複迴歸(Multiple Regression)考驗各自變項對運動行為的共同 預測力。 五、本研究皆以α=.05 為顯著水準. 41.

(42) 第肆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本章是依據研究目的及研究假設,將所得資料處理分析後之結果 加以呈現,全章共分五節,第一節為研究對象個人背景因素和社會心 理因素之分佈情形,第二節是運動行為之現況,第三節與第四節則各 分析個人背景因素對社會心理因素與運動行為之影響;第五節將研究 對象社會心理因素對運動行為之關係加以分析,第六節探討個人背景 與社會心理因素對運動行為的共同預測力。。. 第一節 個人背景因與社會心理因素之分佈情形 本節探討南投縣高中職學生之個人背景變項和運動自我效能、運 動社會支持、自覺運動障礙、自覺運動利益等社會心理變項的分佈情 形,以做為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之依據。 一、 研究對象個人背景因素各變項之分佈 (一)性別 研究對象之個人背景因素分佈整理如表4-1。在566位受測高中職 學生中,女生有290人(51.2%),多於男生的279人(48.8%)。 (二)年級 研究對象介於高中一至三年級之間,分佈相當平均,其中以一年 級有200人(35.3%)最多,其次是二年級197人(34.1%),三年級. 42.

(43) 學生的人較少,有173人(30.6%)。 (三)就讀學校 研究對象的六所學校中以中興高中學生抽測人數最多,有118人 (20.8%),而仁愛高農和同德家商人數最少,各為81人(14.3%) 和84人(14.8%),因這兩所學校的回收問卷中,無效問卷較多。 (四)入學學測成績 研究對象學測成績以二百分以上213人(37.6%)最多,一百分 至二百分189人(33.4%)次之,最少為一百分以下的164人(29%)。 (五)上下學方式 研究對象上下學以搭公車及坐汽機車者最多(331人,58.5%), 其次是住校生(111人,19.6%),而騎腳踏車(73人,12.9%)與走 路上放學方式(51人,9%)最少。其原因可能是高中學生經考試制 度分配後,大多學生就讀學校不再像國中以學區為主,因住家離學校 遠,形成上下學情形須以搭公車、搭車或住校等情形。 (六)參與運動社團 32.3%的受測學生有參加運動社團(183人),67.7%的人沒有 參加運動社團(383 人)。因此,本研究參加運動社團的學生比例比 賴妙純(2003)對大專院校學生之研究的結果高(13.15%)。. 43.

(44) (七)自覺健康狀況 受測學生自覺健康狀態良好者113人(20.0%),自覺健康狀態 普通者405人(71.6%),自覺健康狀態差者48人(8.5%)。因此, 受測學生普遍自認身體健康狀態在好與普通之問,此研究結果與呂淑 美(2004)之研究相類似。 (八)自覺課業壓力 本研究受測學生普遍自覺課業壓力尚可者318人(56.2%),有 課業壓力者為212人(37.5%),而自覺課業沒壓力者只有36人(6.4 %),佔極少數,可見課業壓力對研究對象之高中生有一定程度的壓 力。 (九)父母最高教育程度 研究對象的父、母親教育大部分為國(高)中畢業,有362人(64.0 %),其次為專科大學畢業的163 人(28.8%)。 (十)父母最高工作類形 研究對象的父母工作類型以第一類191人(33.7%)最多、其次 為的第二類153人(27%),第三類職業比例有127人(22.4%)分佈。 因此本研究範圍之學生家長大多數職業普遍為第一類和第二類的低 階工作人員。. 44.

(45) 表4-1 個人背景因素各變項之分佈表(n=566) 變項名稱 性別 年級. 就讀學校. 入學學測成績. 上放學情形. 參與運動社團 自覺健康狀況. 自覺課業壓力. 父/母最高教育 程度. 1.男 2.女 1.一年級 2.二年級 3.三年級 1.埔里高工 2.中興高中 3.仁愛高農 4.暨大附中 5.旭光高中 6.同德家商 1.一百分以下 2.一百至二百 3.二百以上 1.搭公車或機車 2.騎腳踏車 3.走路 4.住校 1.沒有 2.有 1.好 2.普通 3.差 1.有壓力 2.尚可 3.沒壓力 1.不識字 2.識字或國小畢業 3.國中或高中畢業 4.專科或大學畢業 5.研究所以上. 45. 人數. 百分比. 276 290 200 193 173 96 118 81 93 94 84 164 189 213 331 73 51 111 383 183 113 405 48 212 318 36 2 23 362 163 16. 48.8 51.2 35.3 34.1 30.6 17.0 20.8 14.3 16.4 16.6 14.8 29.0 33.4 37.6 58.5 12.9 9.0 19.6 67.7 32.3 20.0 71.6 8.5 37.5 56.2 6.4 0.4 4.1 64.0 28.8 2.8.

(46) 續表4-1 父/母最高職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191 153 127 72 23. 33.7 27.0 22.4 12.7 4.1. 二、社會心理因素之分佈(運動自我效能、運動社會支持、自覺運動 障礙、自覺運動利益) (一)運動自我效能 運動自我效能量表共有十一題,旨在探討研究對象自認為有多少 把握度能克服困難而持續做規律性運動,由表4-2可知,全體研究對 象的運動自我效能得分最大值為55分,最小值11分,平均數為31.19, 標準差為8.236。各題得分範圍為1-5分,總平均數得分愈高者,代表 其運動自我效能愈佳。 由表4-3可知,研究對象的運動自我效能普通,整體而言,研究對 象的運動自我效能平均得分為2.83,接近中間值3,介於「有二成把 握」與「有五成把握」之間,此研究與賴妙純(2003)、黃任要(2003) 結果相似。 從運動自我效能之各題得分可知,學生較有把握可克服的前三種 困難狀況是:心情不好時(2.97)、未能達到自己或他人設定的運動目. 46.

(47) 標時(2.96)和缺乏運動同伴陪我一起運動時(2.93)。然而,在從 事規律運動時,被學生視為較無把握能克服的前三項困難依序是:缺 乏運動設備和器材時(2.75)、課業負擔重或要考試時(2.75)和氣 候狀況不佳時(2.64)。 表4-2 社會心理因素分佈表(n=566). 變項.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數. 標準差. 運動自我效能. 11. 55. 31.19. 8.236. 運動社會支持總分. 21. 105. 54.81. 14.127. 父母運動社會支持. 7. 35. 17.20. 6.174. 同儕運動社會支持. 7. 35. 21.34. 6.633. 老師運動社會支持. 7. 35. 16.28. 6.183. 自覺運動障礙. 11. 55. 31.53. 7.742. 自覺運動利益. 10. 50. 40.88. 6.774. 47.

(48) 表4-3 運動自我效能各題得分之分佈表(n=566). 1.氣候狀況不佳時(下雨、太 熱、太冷) 2.感到時間不夠用時 3.感到沒有方便的運動場地 (所)時 4.缺乏運動設備、器材時 5.課業負擔重或要考試時 6.心情不好時 7.上次運動後有酸痛不適的 感覺時 8.缺乏運動同伴陪我一起運 動時 9.沒有人提醒我做運動時 10.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運動 時 11.未能達到自己或他人設定 的運動目標時. 沒把 握. 二成 有把 握. 五成 有把 握. 八成 有把 握. 20.0. 20.5. 40.1. 17.8 14.5. 18.9 23.5. 17.1 21.7 16.6 14.8. 有把 握. 平均 數. 標準 差. 14.0. 5.5 2.64. 1.113. 35.5 35.0. 20.0 21.2. 7.8 2.81 5.8 2.80. 1.175 1.106. 22.4 21.2 20.3 20.1. 35.5 28.6 29.9 37.3. 18.0 17.7 16.3 17.5. 6.9 10.8 17.0 10.2. 2.75 2.75 2.97 2.88. 1.143 1.276 1.308 1.170. 14.1. 20.1. 34.8. 20.8. 10.1 2.93. 1.173. 15.9 15.5. 20.5 20.3. 37.1 38.9. 15.9 13.8. 10.6 2.85 11.5 2.85. 1.185 1.185. 12.2. 17.3. 42.9. 17.7. 9.9 2.96. 1.111. 2.83. 總計. 1.17. (二)運動社會支持 運動社會支持量表共有21題,每題又分別以父母、同儕及老師三 類進行評估,並將此三者的社會支持等各項得分相加,以作為研究對 象運動社會支持之總分,計算結果最大值為105,最小值為21,平均 數為54.81,標準差為14.127(表4-2)。結果顯示,研究對象的運動 社會支持偏低。. 48.

(49) 由表4-2可知,在父母、同儕及老師三者當中,同儕是研究對象運 動社會支持得分最高者,得分可得的最大值為35分,最小值為7分, 而平均數是21.34,標準差為6.633,平均得分3.04(表4-4),各項大 都介於「偶爾如此」與「經常如此」之間。其中以同儕陪同運動(3.66) 得分較高,可能是同儕年紀、思想相近,相處時間多、互動高。而同 儕會協助經濟支援運動(2.26)得分最低,可能與研究對象尚在求學, 均經濟來源有限有關,且也較無法一同從事較多花費的運動。 其次,運動的社會支持來源為父母,平均數是17.20,標準差為 6.174(表4-2),平均得分為2.45(表4-4),低於中間值3,介於「很 少如此」與「偶爾如此」。其中父母能給予最多的鼓勵去運動(3.10), 顯示父母對運動利益持肯定態度,但會指導孩子運動方法(2.04)的支 持度卻最低,可能大多數家人不常從事運動行為、對運動沒興趣,或 對運動知識的認知有限,無法給予太多協助。 由表4-2可知,老師所提供的運動社會支持度最少,平均數只有 16.28,標準差為6.183,平均得分為2.32(表4-4),低於中間值3, 介於「很少如此」與「偶爾如此」。但老師能給予學生的指導運動方 法(2.81)、鼓勵從事運動(2.74)兩項的支持最多。指導學生運動 方法屬老師的專業技能,比父母(2.04)能提供的協助較多,但較同. 49.

(50) 儕(3.04)還低,可能同學間相處時間多、比老師的指導較無壓力、 同學間的經驗分享更有說服力等因素讓研究對象能感受到的幫助較 大。 而老師會提供或協助經濟支援(1.93)的支持最少。可能是老師 面對學生數太多,無法給予太多的經濟支援、親疏關係、經濟來源有 限等因素有關。 表4-4 運動社會支持各題得分之分佈表(n=566) 從未如很少 偶爾 經常 總會 平均數標準差 此 如此 如此 如此 如此 父母 1.會提醒您去運動 2.會陪同您一起運動 3.會鼓勵您去從事運動 4.會指導您運動的方法 5.會提供或協助獲得經濟支援使 您從事運動 6.會和您討論與運動有關的問題 7.會稱讚您的運動行為 總計. 14.0 33.0 13.8 40.5 27.4. 28.1 35.9 15.5 29.9 24.6. 33.9 26.9. 34.6 21.6 32.7 18.9 26.0. 16.8 6.7 23.1 7.2 12.7. 6.5 2.8 14.8 3.5 9.4. 2.74 2.10 3.10 2.04 2.52. 1.096 1.030 1.235 1.096 1.271. 31.4 21.6 8.1 4.9 23.9 29.7 10.4 9.2. 2.19 2.51 2.45. 1.137 1.245 1.159. 8.8 3.7 9.7 12.4 36.7. 20.0 10.4 18.4 20.7 23.5. 3.12 3.66 3.19 3.04 2.26. 1.133 1.089 1.193 1.224 1.230. 11.5 15.4. 15.4 33.9 21.4 17.8 3.19 20.0 37.5 15.9 11.3 2.88 3.04. 1.228 1.189 1.183. 同儕 1.會提醒您去運動 2.會陪同您一起運動 3.會鼓勵您去從事運動 4.會指導您運動的方法 5.會提供或協助獲得經濟支援使 您從事運動 6.會和您討論與運動有關的問題 7.會稱讚您的運動行為 總計. 50. 33.4 28.3 31.4 32.3 23.0. 25.6 31.1 24.6 19.6 10.6. 12.2 26.5 15.9 15.0 6.2.

(51) 續表 4-4 老師 1.會提醒您去運動 2.會陪同您一起運動 3.會鼓勵您去從事運動 4.會指導您運動的方法 5.會提供或協助獲得經濟支援使 您從事運動 6.會和您討論與運動有關的問題 7.會稱讚您的運動行為 總計. 23.5 51.9 22.4 21.6 49.5. 24.9 27.9 15.7 16.6 21.7. 33.9 15.4 35.0 32.7 18.4. 14.3 3.4 18.9 17.8 7.1. 3.4 1.4 8.0 11.3 3.4. 2.49 1.74 2.74 2.81 1.93. 1.100 0.933 1.224 1.275 1.123. 33.0 34.6. 23.9 26.5 12.0 4.6 2.31 23.7 28.3 9.0 4.4 2.25 2.32. 1.181 1.152 1.141. (三)自覺運動障礙 自覺運動障礙量表共有十一題,每題得分範圍為1-5分,總平均 得分愈高代表研究對象自覺運動障礙愈高。由表4-2可知,研究對象 的運動障礙得分為最大值為55分,最小值為11分,平均數為31.53, 標準差為7.742。 由表4-5可知,研究對象的自覺運動障礙平均得分為2.86,接近 中間值3,表示研究對象的自覺運動障礙介於「不同意」和「無意見」 之間,此研究結果與賴妙純(2003)相似。 自覺運動障礙得分較高者依序是氣候狀況不佳(3.56)、沒有合適 的運動場地、設施及器材(3.45)。可見運動場地與天氣狀況是研究者 參與運動的重要阻礙因素。而對運動沒有興趣(2.37)得分最低,顯示 研究對象對體育活動持高度興趣。. 51.

(52) 表4-5 自覺運動障礙各題得分之分佈表(n=566) 非常 不同 無意 同意 非常 平均數 標準差 不同 意 見 同意 意 1.氣候狀況不佳(下雨、太 熱、太冷) 2.沒有合適的運動場地、設 施及器材 3.從事運動增加了自己金 錢花費 4.運動使我感到身體不適 5.運動技巧學習太困難 6.運動後換裝及盥洗太過 於麻煩 7.缺乏人指導運動技能 8.沒有人陪伴我運動 9.對運動沒有興趣 10.課業太過繁忙壓力過大 11.運動會有疲憊的感覺. 6.5 10.2. 24.4. 38.5. 20.3. 3.56. 1.119. 6.7 13.3. 25.1. 38.3. 16.6. 3.45. 1.118. 15.5 24.4. 31.6. 18.0. 10.4. 2.83. 1.199. 20.5 30.0 18.2 29.9 21.6 32.5. 22.4 32.2 29.0. 19.8 14.3 13.1. 7.2 5.5 3.9. 2.63 2.59 2.45. 1.215 1.106 1.084. 11.5 11.3 29.2 14.1 16.4. 38.7 32.5 25.4 31.8 29.2. 22.8 25.3 11.3 22.3 23.9. 4.8 10.4 6.0 10.2 6.9. 2.87 3.03 2.37 2.93 2.81. 1.042 1.153 1.185 1.188 1.173. 2.86. 1.143. 22.3 20.5 28.1 21.6 23.7. 總計. (四)自覺運動利益 自覺運動利益量表共有10題,每題得分範圍為1-5分,總平均得 分愈高,代表自覺運動利益愈高。由表4-2可知,研究對象的運動障 礙得分最大值為50分,最小值為10分,平均得分40.88,標準差為 6.774。 由表4-6可知,研究對象的總平均分數為4.08分,表示研究對象 對於運動利益偏向高度的認同,自覺運動利益介於「同意」和「非常. 52.

(53) 同意」之間。此結果表示學生對運動所帶來的好處都有相當程度的正 向態度,與呂淑美(2004)、李思招(2000),林靖斌(2001),陳芮 琪(2000)的研究結果類似。 運動利益得分較高者依序是運動可以控制體重、保持身材 (4.27)、運動可以抒解壓力(4.25)、運動可以促進身體的發育成 長(4.22)。這顯示研究對象對生活上所帶來的壓力與身體生長變化 有強烈的感觸,可能青少年正處於求學、發育時期,同儕的眼光會使 青少年更注重自己體態的美觀;且此階段的課業壓力較大,較需要能 發洩壓力的管道,運動則是最簡易又能與同儕增進感情的好方式。而 運動可以提升成就感與自信心(3.86)的得分最低,這可能是運動技術 與運動成就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有優異表現。 整體而言,研究對象對於自覺運動利益是偏向高度正向之信念。. 53.

(54) 表4-6 自覺運動利益各題得分之分佈表(n=566). 1.運動可以抒解壓力 2.運動時流汗可以使我身心 舒暢 3.運動可以控制體重、保持身 材 4.運動可以打發無聊的時間 5.運動可以讓心情輕鬆愉快 6.運動可以提昇睡眠品質 7.運動可以提升成就感與自 信心 8.運動可以增進人際關係結 交更多朋友 9.運動可以促進身體的發育 成長 10.運動可以讓我有較佳的精 神. 非常 同意. 不同 意. 1.6 2.1. 1.4 3.7. 1.2. 無意 見. 同意. 非常 同意. 平均 數. 標準 差. 9.4 10.4. 46.1 43.5. 41.5 40.3. 4.25 4.16. .806 .907. 1.6. 10.8. 42.2. 44.2. 4.27. .810. 1.2 1.1 1.4 2.7. 3.2 1.6 3.0 2.3. 16.8 17.0 25.3 31.1. 43.3 41.5 38.7 34.1. 35.5 38.9 31.6 29.9. 4.09 4.16 3.96 3.86. .869 .833 .903 .961. 1.6. 2.8. 24.0. 39.0. 32.5. 3.98. .907. 1.1. 1.4. 11.0. 47.2. 39.4. 4.22. .779. 1.4. 6.4. 22.6. 36.4. 33.2. 3.94. .968. 4.08. .874. 總計. 第二節 研究對象的運動行為之現況 在運動行為現況方面,主要是針對研究對象體育課以外的運動行 為來加以說明。. 一、從事運動 過去一個月於體育課外時間曾從事運動者佔89.9%,未從事運 動者10.1%。. 54.

(55) 二、運動頻率 運動頻率方面三種強度之運動皆以平均每週二次最多(激烈運動 13.1%、中度運動15.0%、輕度運動14.1%)。此研究結果與陳芮淇 (2000)相類似。 三、運動強度 運動強度方面以中度運動(41.5)與輕度運動(39.4)為主,而 從事重度運動的比例最低(30.2)。 四、運動時間 研究對象每次從事輕度(24.7)和中度運動(12.9)持續的時間, 皆以一至二十分鐘的比例最高,而重度運動時間則以二十一分至四十 分為多(9.4),可見研究對象大多從事短時間的運動。 表4-7 研究對象運動行為之分佈表 名稱. 類別. 運動 輕度運動頻率. 人數. 百分比﹪. 有. 509. 89.9. 無. 57 41 80 60 27 15. 10.1 7.2 14.1 10.6 4.8 2.7. 1次 2次 3至4次 5至6次 7次以上. 55.

(56) 續表4-7 中度運動頻率. 重度運動頻率. 輕度運動持續時間. 中度運動持續時間. 重度運動持續時間. 運動強度. 1次 2次 3至4次 5至6次 7次以上 1次 2次 3至4次 5至6次 7次以上 1至20分 21至40分. 52 85 73 23 2 39 74 42 13 3 140 55 22 1 5 113 73 36 1 4 8 41 53 39 1 7 30 223 235 171. 41至60分 81至100分 101以上 1至20分 21至40分 41至60分 61至80分 81至100分 101以上 1至20分 21至40分 41至60分 61至80分 81至100分 101以上 輕度運動 中度運動 重度運動. 56. 9.2 15.0 12.9 4.1 .4 6.9 13.1 7.4 2.3 .5 24.7 9.7 3.9 .2 .9 20.0 12.9 6.4 .2 .7 1.4 7.2 9.4 6.9 .2 1.2 5.3 39.4 41.5 30.2.

(57) 五、運動行為得分. 由表4-8 可知,南投縣高中職學生的運動行為得分,最大值為 128.00,最小值為.00,平均數為7.9861,標準差為14.17222;運動 行為之分佈不呈常態分佈。 表4-8 運動行為總分分佈表 變項名稱.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數. 標準差. 運動行為. .00. 128.00. 7.9861. 14.17222. 註:運動行為分數 8 × 平均每週激烈運動次數 × 平均每次運動時數 4 × 平均每週中度運動次數 ×平均每次運動時數 1.5 ×平均每週輕度運動次數 ×平均每次運動時數÷60. 六、運動種類(體育課外) 研究對象最常從事的運動前四名運動依序為籃球(48.3%)、爬 樓梯(45%)、騎腳踏車(36.9%)、慢跑(36.2%)、快走(8.5%)。 最不常從事的運動則為足球(0.7%)、溜冰(0.4%)、韻律舞(1.1 %)、國術(1.3%)詳見表4-9。此情形可能與運動場地、運動技巧 的難易、運動風氣、運動伙伴與運動的趣味性有關。. 57.

(58) 表4-9 研究對象運動種類分佈情形 項目. 編號. 籃球 爬樓梯 騎腳踏車 慢跑 快走 伏地挺身 仰臥起坐 羽毛球 棒壘球 排球 撞球 爬山 跳繩. 1 3 4 2 18 9 22 8 5 16 12 13 15. 次數. 百分比 項目 262 244 200 196 149 102 102 82 60 58 44 36 30. 48.3 啞鈴 45 桌球 36.9 呼拉圈 36.2 舞蹈 27.5 網球 18.8 游泳 18.8 跆拳 15.1 體操 11.1 保齡球 10.7 國術 8.1 韻律舞 6.6 足球 5.5 溜冰. 編號. 次數. 百分比. 20 24 19 17 11 6 23 25 10 21 7 14 26. 28 27 25 24 21 19 14 13 7 7 6 4 2. 5.2 5 4.6 4.4 3.9 3.5 2.6 2.4 1.3 1.3 1.1 0.7 0.4. 第三節 個人背景因素對社會心理因素之影響 本節旨在驗證研究假設一:「研究對象的社會心理因素會因個人 背景因素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以性別、年級、就讀學校、最低入 學學測成績、上放學情形、參與運動社團情形、自覺健康狀況、自覺 課業壓力、父/母最高教育程度、父/母最高職業等為自變項,分別與 運動自我效能、運動社會支持、自覺運動障礙、自覺運動利益量表的 得分情形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若F值有達統計上顯著水準(P <.05),再以薛費氏事後考驗比較組別間的差異情形。所得結果如 下,並依據結果提出討論。. 58.

(59) 一、個人背景因素對運動自我效能之影響 從表4-10 背景因素與運動自我效能的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在 性別、年級、學測成績、自覺健康狀況、課業壓力、父/母最高教育 程度之比較上,達統計顯著水準。 男學生的運動自我效能的平均數為33.28,高於女學生的29.20, 表示男生有較高的運動自我效能。 經薛費氏事後檢定可得下面幾項發現: 1. 三年級(32.71)得分比一年級自我效能得分(30.26)高。 2. 學測一百分至二百分(32.42)者,自我效能得分高於一百分 以下(30.08)者。 3. 自覺健康狀態「好」者,其自我運動效能得分(33.46)較自 覺健康狀態「普通」者高(31.18),而自覺健康「普通」者 的自我運動效能又比自覺健康「差」者高(25.94),顯示健 康狀況越好的學生有越高運動自我效能。 4. 自覺課業壓力與父母最高教育程度雖F值達到統計顯著水準, 但經事後比較卻無差異存在。 由上述結果得知,研究對象若為男生、三年級學生、入學學測在 一百至二百分者、自覺健康狀態愈好者有較高的運動自我效能。. 59.

(60) 賴妙純(2003)研究則指出,若為男性、自覺健康狀況愈好、過 去有規律運動經驗者,會有較高的自覺運動自我效能。而年級、參加 運動社團情形、父母最高職業、父母最高教育程度則無顯著差異。 黃任要(2003)研究發現運動自我效能會因性別、學制以及參加 運動社團與否而有顯著的差異,而父母最高教育程度及父母最高職業 種類無顯著差異。 陳芮淇(2000)研究指出男生之自我效能得分較女生高。而年級、 父/母親最高教育程度、父/母親最高職業、參加運動社團情形則無顯 著差異。 林靖斌(2001)研究發現男生和自覺健康狀態好者運動自我效能較 高。而年級、運動社團、父母教育程度、自覺課業壓力等無顯著差異。 呂淑美(2004)研究發現男生、一年級、自覺健康狀態好者運動自 我效能較高,而自覺課業壓力無顯著差異。 與過去的學者研究相比較可以發現,所有學者均認為性別為男生 有較高的自我效能,但是年級、參加運動社團情形、自覺健康狀況、 課業壓力、父母職業、父母的最高教育程度等變項與運動自我效能方 面則沒有一致的研究結果。. 60.

(61) 表4-10 背景因素對自我效能之變異數分析 變項名稱 性別 年級. 就讀學校. 入學學測成 績 通學情形. 運動社團參 與 自覺健康狀 況 自覺課業壓 力 父/母最高教 育程度. 1.男 2.女 1.一年級 2.二年級 3.三年級 1.埔里高工 2.中興高中 3.仁愛高農 4.暨大附中 5.旭光高中 6.同德家商 1.一百分以下 2.一百至二百 3.二百以上 1.搭公車、機車 2.騎腳踏車 3.走路 4.住校 1.沒有 2.有 1.好 2.普通 3.差 1.有壓力 2.尚可 3.沒壓力 1.不識字 2.識字或國小畢業 3.國中或高中畢業 4.專科或大學畢業 5.研究所以上. 人數 276 290 200 193 173 96 118 81 93 94 84 164 189 213 331 73 51 111 383 183 113 405 48 212 318 36 2 23 362 163 16. 61. 平均 數 33.28 29.20 30.26 30.79 32.71 32.65 30.34 29.86 32.18 31.90 30.08 30.08 32.42 30.95 30.69 32.41 31.92 31.51 30.11 33.44 33.46 31.18 25.94 32.04 30.36 33.44 30.50 34.39 30.61 32.33 28.13. 標準 差 7.843 8.122 7.941 7.709 8.946 8.348 6.885 7.264 7.616 7.259 11.52 9.581 7.978 7.170 8.704 6.666 8.020 7.794 8.306 7.631 8.655 7.676 9.486 8.452 7.710 10.50 4.950 8.882 7.776 8.756 10.32. F值. P值. 事後 比較. 36.817 .000 4.496 .012. 3 >1. 2.004 .076. 3.719 .025. 2>1. 1.125 .338. 1.217 .270 14.737 .000. 4.112 .017. 2.693 .030. 1>2 >3.

(62) 續表4-10 父/母最高職 業. 1.第一類 2.第二類 3.第三類 4.第四類 5.第五類. 190 153 128 72 23. 31.38 30.77 31.68 31.03 30.09. 8.803 8.000 7.439 8.068 10.02. .347 .846. 二、個人背景因素對運動社會支持之影響 個人背景因素與運動社會支持之變異數分析,由表4-11之結果顯 示,年級、就讀學校、參與運動社團情形、自覺健康狀況等項目有顯 著差異。 有參加運動社團者的社會支持得分得分(58.48)高於無參加運動 社團者得分(53.06)。 經薛費氏事後檢定可得下面幾項發現: 1. 二年級的運動社會支持得分(56.40)比一年級(52.58)高。 2. 自覺健康狀況好者的運動社會支持得分(15.122)比自覺健康 狀況普通(13.540)及差者(14.399)高。 3. 就讀學校經檢定後雖F值達到統計顯著水準,但經事後比較卻 無差異存在。 由上述結果得知,研究對象若為有參加運動社團者、就讀二年級 學生、自覺健康狀較好者有較高的運動社會支持。. 62.

(63) 賴妙純(2003)研究結果發現,年齡愈小、年級愈低、自覺健康 狀況愈好者、有較高的運動社會支持;而性別、有無參加運動社團及 父母的教育程度和職業類別在運動社會支持上並無顯著差異。 黃任要(2003)的研究指出性別、學制、年級、參加運動社團、 家長教育程度以及家長職業等自變項與運動社會支持並無明顯的差 異性存在。 陳芮淇(2000)的研究則指出性別、年級與運動社會支持有顯著差 異。而父/母親最高教育程度、父/母親最高職業、參加運動社團情形 則無顯著差異存在。 因此,與過去的研究相比較可以發現自覺健康狀況較好者有較高 之社會支持,而性別、年級、有參加運動社團者等變項與運動社會支 持分析後沒有一致的結果。. 63.

(64) 表4-11 背景因素對社會支持之變異數分析 變項名稱 性別 年級. 平均 數. 標準 差. F值. P值. 事後 比較. 1.男 2.女 1.一年級. 276 55.51 14.050 290 54.15 14.192. 1.303 .254. 200 52.58 13.838. 4.063 .018 2>1. 2.二年級. 193 56.40 13.900. 3.三年級. 173 55.62 14.457. 1.埔里高工 2.中興高中 3.仁愛高農 4.暨大附中 5.旭光高中 6.同德家商 入學學測成績 1.一百分以下 2.一百至二百 3.二百以上 通學情形 1.搭公車、機車 2.騎腳踏車 3.走路 4.住校 運動社團參 1.沒有 與 2.有 1.好 自覺健康狀 就讀學校. 96 51.70 15.160 118 56.22 11.159 81 57.28 14.836 93 94 84 164 189. 56.26 55.54 51.60 54.47 53.94. 13.390 14.158 15.846 15.587 14.460. 213 331 73 51 111. 55.85 54.69 53.77 54.10 56.19. 12.562 13.575 15.082 16.215 14.174. 2.825 .016. .981 .375. .535 .659. 383 53.06 14.203 18.750 .000 183 58.48 13.275 113 59.61 15.122. 8.604 .000 1>2. 2.普通 3.差 1.有壓力. 405 53.77 13.540 48 52.29 14.399. 1>3. 2.尚可 3.沒壓力. 318 55.10 13.754 36 49.28 13.769. 況. 自覺課業壓 力. 人數. 212 55.32 14.600. 64. 2.987 .05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幫助教師掌握跨課程閱讀的理念,規劃實 踐的方法;透過校本經驗分享,促進教師

本校為一科技大學,學生之來源大多屬技職體系之職業高中及專科學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客座助理教授.. 妬不男 ﹕男根似無,見他行婬,因生 妬心,遂感有根

在整個學與教過程中,教師按不同因素(如課程和學習目標、學生的興趣、能力和需要等)運 用適切的學與教策略 [

,希望邀請同學每天做適量體能活動。同學可以把 每天做運動的時間記錄於第7

‧相信閱讀在學習中的重要性─「透過閱讀 能達到培養學生樂善勇敢,有自學的能力

研究不同的、新的教學方法/模式 試教行動 Æ 分享經驗 Æ

目的:讓學生多了解自己的能力 和升學就業取向,因應學生 不同的性格及興趣等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