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包含「整合性音樂素養教學方案」與「觀察者記錄量表」兩部分。下列敘 述各研究工具建構的過程:

壹、自編「整合性音樂素養教學方案」

「整合性音樂素養教學方案」為研究者根據國內外整合性音樂素養教學法相關文 獻、教學精神、教學法四個評量面向內容,配合幼兒發展特質所設計出符合整合性音樂 素養教學精神之十堂課程教學方案。教學方案架構包含音樂素材、教學資源、音樂要素、

教學主題與教學目標、教學活動及評量內容等六大部份。本教學方案共有五個主題素 材,主題一是〈獅子進行曲〉為第一堂至第三堂課;主題二是〈大鳥籠〉為第四堂及第 五堂課;主題三是〈水族館〉為第六堂及第七堂課;主題四是〈烏龜〉為第八堂及第九 堂課;第五主題為整個教學方案之總複習。教學資源乃視各個教學主題需求而定,選擇 旋律、節奏、音色三項為音樂要素,扣緊各個主題之教學目標,並與分析、演唱、創作 等三種教學活動相互呼應,讓學生瞭解各活動與教學目標的對應關係,也使評量能有效 進行。

在正式教學前,邀請兩位音樂教育學者及一位資深幼兒音樂教師,共三位專家進行 專家內容效度之檢核。由指導教授所推薦三位專家如圖 3-3-1 所列。(參見附錄一),為 量表內容與文字敘述作修定;內容效度採用「適合」、「修正後適合」與「不適合」作為 評定等級。待資料回收後,立即彙整三位專家所提之修訂意見(參見附錄二),與指導 教授商討進行調整,修改內容如下,就音樂素材方面,研究者調整自編〈問好歌〉、〈再 見歌〉的音高以符合學生習唱;就音樂要素方面,音高與旋律定義過於雷同,故刪去音 高要素;就教學主題與教學目標方面,將有關音高部份調整為旋律、強調演唱時旋律正 確性、節奏部份則強調熟練 兩種節奏型的運用、明確指出應認識鋼琴、小提琴、長 笛等三種音色;就整合性音樂素養教學所提供的音樂經驗方面,教師使用的樂器改為響 板、樂器音色部份應強調認識音色部份,特徵非主要學習內容;就評量類別與內容方面,

能運用 兩種節奏型進行不同的創作組合,根據上述調整遂完成正式教學方案(參見 附錄三)。

表 3-3-1 專家學者名單

任教單位 職稱 學歷 專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音樂系

副教授 博士 音樂教學法、幼兒音樂教育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音樂系

副教授 博士 音樂教學法、幼兒音樂教育

YAMAHA 音樂教室

教師 碩士

博士研究生

幼兒音樂教育

貳、自編「觀察者記錄量表」

「觀察者記錄量表」為研究者依據所編製之教學方案,依據教學目標及活動,設計 各堂課之觀察量表。記錄者為該幼兒班的兩位導師及一位音樂系研究生。觀察方式係根 據教學方案所提出的四個評量面向指標,就音樂教學活動的內容為選項,採五等第勾選 的方式記錄,選項一為無法達到;選項二為較少達到;選項三為有時達到;選項四為多 能達到;選項五為總能達到。為求評分規準之一致性,記錄前先進行溝通,以了解各等 第之標準。並在實施正式課程前進行一次測試性的觀察者記錄,其題項如下:一、

能樂於演唱〈問好歌〉;二、能專心聆聽教師播放的音樂;三、能樂於演唱〈再見歌〉

;四、能以 創作節奏;五、能透過手勢、肢體表現對旋律的感覺。並將觀察者對學 生表現所勾選的結果,經統計後之平均分數,以 Spearman rank-order correlation

所得 A、B 兩位評分者 rs 值為.418 達顯著水準;A、C 兩位評分者 rs 值為.520 達顯著高 相關;B、C 兩位評分者 rs 值為.755 達顯著高相關,以 Kendall's W 檢定 A、B、C 三位 評分者之ω值為.059 達顯著水準一致性判定。

在正式教學之前,也請表 3-3-1 所列之專家,進行內容效度審查(參見附錄四),為

「觀察者記錄量表」內容與文字敘述作修定;內容效度採用「適合」、「修正後適合」與

「不適合」作為評定等級。待資料回收後,立即彙整三位專家所提之修訂意見,與指導 教授商討進行修正後,採納專家建議以樣式二明確訂定各等第目標較為適切,並再將各 等第說明文字更具體書寫,音高與旋律過於雷同,即刪除有關音高部份題項,此外新增 有關態度量表部份說明,並刪除有關說出樂器特徵,改為強調於聆聽音色及說出樂器名 稱,遂完成正式「觀察者記錄量表」(參見附錄五)。

参、教學記錄

在各堂課結束後,研究者反覆觀看教學影片,思考該堂課教學進度的長況、課程是 否符合此教學法之精神、學生學習狀況,對整體教學作一檢討,以作為下堂課改進之處。

資料以教學日期為編碼,如影 98021811-1 表示 98 年 2 月 18 日所錄之影音資料第一筆。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