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研究方法與實施 研究方法與實施 研究方法與實施

研究者根據研究問題,以文獻探討為基礎,擬定研究方法與實施的各要項,以下分 節敘述本研究之研究架構、研究對象、研究工具、研究程序、及資料處理。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架構 研究架構 研究架構 研究架構

本研究為個案研究法,採用單一班級個案嵌入設計,旨在運用整合性音樂素養教學 於學齡前兒童的音樂教學,探討其音樂學習成效。本研究之自變項為整合性音樂素養教 學方案所提供之經驗,依變項則為幼兒音樂學習成效包含「音樂描述」、「實作」、「創 作」、「態度」等四層面及各教學主題之表現。研究架構如圖 3-1-1 所示。

圖 3-1-1 研究架構 依變項

幼兒音樂學習成效 1. 音樂描述表現 2. 實作表現 3. 創作表現 4. 學習態度

5. 各教學主題表現

自變項

整合性音樂素養教學方案所提供之經驗

1. 表演(演唱、演奏)

2. 分析

3. 創作

第二節

音樂的速度慢;音樂描述部份,多以肢體模仿動作表示,較少以口語表達對音樂感受;

歌唱時,有些學生未能完整演唱,對旋律掌握度不高;創作部份,多以模仿方式,較少 給予學生機會進行創作。

研究者在實施正式課程前與該班的直接經驗中,發現該班學生在接受研究者上課時 的狀況,較平日害羞,但至正式課程實施時,已能和平日上課狀況相似。就音樂能力的 表現而言,研究者發現學生對於音樂的描述較不能以口語完整回答;拍打節奏與演唱歌 曲時,表現較音樂描述為良好;曾有音樂學習經驗者,以編號 2 的表現最為優異,較能 及時回應研究者所提出的問題,顯示該生具有良好的音樂素養。

本研究並徵詢園長、導師、家長及學生本人同意後,方進行共三週,第一週為五堂 課;第二週為三堂課;第三週為兩堂課,共十堂課的整合性音樂素養教學課程。

進行此教學方案之教學者即為研究者本身,就讀研究所期間,曾接觸整合性音樂素 養教學運用於大學一年級學生之相關課程,也曾實際將所設計的教學方案實施於大學音 樂系一年級學生。教學經驗方面,研究者有多位音樂個別課之學齡前學生,有多年有關 幼兒教學之經驗,也有一年於國小進行教育實習,因此對於團體教學也有所接觸。有鑑 於該班教師未曾接觸此教學法,對此教學法不甚熟悉,根據前述,研究者選擇擔任教學 者一職,對於整體教學進行較為恰當。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包含「整合性音樂素養教學方案」與「觀察者記錄量表」兩部分。下列敘 述各研究工具建構的過程:

壹、自編「整合性音樂素養教學方案」

「整合性音樂素養教學方案」為研究者根據國內外整合性音樂素養教學法相關文 獻、教學精神、教學法四個評量面向內容,配合幼兒發展特質所設計出符合整合性音樂 素養教學精神之十堂課程教學方案。教學方案架構包含音樂素材、教學資源、音樂要素、

教學主題與教學目標、教學活動及評量內容等六大部份。本教學方案共有五個主題素 材,主題一是〈獅子進行曲〉為第一堂至第三堂課;主題二是〈大鳥籠〉為第四堂及第 五堂課;主題三是〈水族館〉為第六堂及第七堂課;主題四是〈烏龜〉為第八堂及第九 堂課;第五主題為整個教學方案之總複習。教學資源乃視各個教學主題需求而定,選擇 旋律、節奏、音色三項為音樂要素,扣緊各個主題之教學目標,並與分析、演唱、創作 等三種教學活動相互呼應,讓學生瞭解各活動與教學目標的對應關係,也使評量能有效 進行。

在正式教學前,邀請兩位音樂教育學者及一位資深幼兒音樂教師,共三位專家進行 專家內容效度之檢核。由指導教授所推薦三位專家如圖 3-3-1 所列。(參見附錄一),為 量表內容與文字敘述作修定;內容效度採用「適合」、「修正後適合」與「不適合」作為 評定等級。待資料回收後,立即彙整三位專家所提之修訂意見(參見附錄二),與指導 教授商討進行調整,修改內容如下,就音樂素材方面,研究者調整自編〈問好歌〉、〈再 見歌〉的音高以符合學生習唱;就音樂要素方面,音高與旋律定義過於雷同,故刪去音 高要素;就教學主題與教學目標方面,將有關音高部份調整為旋律、強調演唱時旋律正 確性、節奏部份則強調熟練 兩種節奏型的運用、明確指出應認識鋼琴、小提琴、長 笛等三種音色;就整合性音樂素養教學所提供的音樂經驗方面,教師使用的樂器改為響 板、樂器音色部份應強調認識音色部份,特徵非主要學習內容;就評量類別與內容方面,

能運用 兩種節奏型進行不同的創作組合,根據上述調整遂完成正式教學方案(參見 附錄三)。

表 3-3-1 專家學者名單

任教單位 職稱 學歷 專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音樂系

副教授 博士 音樂教學法、幼兒音樂教育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音樂系

副教授 博士 音樂教學法、幼兒音樂教育

YAMAHA 音樂教室

教師 碩士

博士研究生

幼兒音樂教育

貳、自編「觀察者記錄量表」

「觀察者記錄量表」為研究者依據所編製之教學方案,依據教學目標及活動,設計 各堂課之觀察量表。記錄者為該幼兒班的兩位導師及一位音樂系研究生。觀察方式係根 據教學方案所提出的四個評量面向指標,就音樂教學活動的內容為選項,採五等第勾選 的方式記錄,選項一為無法達到;選項二為較少達到;選項三為有時達到;選項四為多 能達到;選項五為總能達到。為求評分規準之一致性,記錄前先進行溝通,以了解各等 第之標準。並在實施正式課程前進行一次測試性的觀察者記錄,其題項如下:一、

能樂於演唱〈問好歌〉;二、能專心聆聽教師播放的音樂;三、能樂於演唱〈再見歌〉

;四、能以 創作節奏;五、能透過手勢、肢體表現對旋律的感覺。並將觀察者對學 生表現所勾選的結果,經統計後之平均分數,以 Spearman rank-order correlation

所得 A、B 兩位評分者 rs 值為.418 達顯著水準;A、C 兩位評分者 rs 值為.520 達顯著高 相關;B、C 兩位評分者 rs 值為.755 達顯著高相關,以 Kendall's W 檢定 A、B、C 三位 評分者之ω值為.059 達顯著水準一致性判定。

在正式教學之前,也請表 3-3-1 所列之專家,進行內容效度審查(參見附錄四),為

「觀察者記錄量表」內容與文字敘述作修定;內容效度採用「適合」、「修正後適合」與

「不適合」作為評定等級。待資料回收後,立即彙整三位專家所提之修訂意見,與指導 教授商討進行修正後,採納專家建議以樣式二明確訂定各等第目標較為適切,並再將各 等第說明文字更具體書寫,音高與旋律過於雷同,即刪除有關音高部份題項,此外新增 有關態度量表部份說明,並刪除有關說出樂器特徵,改為強調於聆聽音色及說出樂器名 稱,遂完成正式「觀察者記錄量表」(參見附錄五)。

参、教學記錄

在各堂課結束後,研究者反覆觀看教學影片,思考該堂課教學進度的長況、課程是 否符合此教學法之精神、學生學習狀況,對整體教學作一檢討,以作為下堂課改進之處。

資料以教學日期為編碼,如影 98021811-1 表示 98 年 2 月 18 日所錄之影音資料第一筆。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研究程序 研究程序 研究程序 研究程序

根據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本研究可分為四個階段,依序為:準備階段、進行教學、

資料分析處理以及完成階段,分述如下:

壹、準備階段(九十七年二月至九十八年二月)

一、蒐集並閱讀有關整合性音樂素養教學、學齡前兒童音樂教育之相關研究文獻。

二、擬定研究計畫。

三、根據本研究的主題及對象,選擇適當的教學對象。

四、編製「整合性音樂素養教學」方案。

貳、進行教學(九十八年二月至九十八年三月)

課程中,請三位觀察者在各堂課填寫「觀察者記錄量表」

。課程規劃共計十堂,教 學活動由研究者教學。

參、資料分析處理(九十八年二月至九十八年四月)

研究者在教學結束立即整理所得之觀察者量表,將所得的資料加以分析,以

SPSS13.1For Windows 的統計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將量表的數據以敘述統計的方

式,計算平均分數。研究者將以上述所得之資料,探討學生在「音樂描述」、「實作」、

「創作」與「學習態度」四層面的音樂學習表現、進步情形與同儕差異的狀況。

肆、完成階段(九十八年三月至九十八年四月)

研究者針對資料進行分析,並撰寫研究結論及建議,提出研究報告。本研究之研究 程序如圖 3-4-1 所示:

日期

研究者在教學結束後立即以 SPSS13.1For Windows 的統計套裝軟體進行分析,從量

表的數據計算,求其平均分數,從中瞭解研究樣本整體與個別學習表現及在「音樂描 述」、「實作」、「創作」與「學習態度」四層面的音樂學習表現、進步情形與同儕差 異的狀況,並以文字敘述的方式撰寫。

在學生學習表現方面,本研究所設定之評定水準係依據觀察者個別或共同評定學 生學習之平均分數而定,以平均分數 3.5 為表現高低之截斷標準,並以小數點第二位四 捨五入作為各截斷點之彈性空間。平均分數 4.5 至 5.0 為表現優異;平均分數 3.5 至 4.4 為表現良好;平均分數 2.5 至 3.4 為表現普通;平均分數 2.5 以下則為表現不佳。如圖

3-5-1 所示:

圖 3-5-1 評分規準間距

至於評定學生進步情形係就各主題間平均分數的差異程度而定,亦即由各前後主題 平均分數相減所獲之數值來判斷進步的狀況。若在各主題間平均分數持續增加者為明顯 進步;反之,在各主題間平均分數持續減少者為明顯退步;而若同時出現分數增加及減 少之情形,則各主題間平均分數落差幅度未達 2.0(含)者為表現穩定者,亦即無明顯 進步或明顯退步;最後,若各主題間平均分數落差幅度達 2.0 以上,則評定為表現不穩 定。而囿於幼兒學習特質之學習非能一次學會,根據維高斯基所提出的鷹架作用,在學 習過程中會遇到困難而有所起伏,但最終學習者能克服學習過程中的難題(譚明光,

2002),加以本教學方案包含五項教學主題,因此若主題一至主題二、主題二至主題三

當中,出現分數有落差者但爾後在主題三至主題四、主題四至主題五當中未出現退步情 形者,仍視為明顯進步,在前三主題曾呈現起伏但後續主題維持不變,視為維持穩定。

在評定同儕差異狀況方面,以所評定之層面或教學主題中,平均分數最高分者與最低分

在評定同儕差異狀況方面,以所評定之層面或教學主題中,平均分數最高分者與最低分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