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工具發展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為主,訪談調查為輔,本節第一部份主要說明問卷發展過程、

環境素養與地方感要素結合過程,第二部分為問卷的效度與信度檢核。

一、問卷發展

(一)基本資料

在背景資料主要分為成長背景變項與生活經驗變項。成長背景著重於學生背景資料 的調查,為加強地方感分析,強調就讀國中、出生地與現居地等空間因素。在生活經驗 部分,希望瞭解學生對於澎湖的特殊情感,以及對於海洋的情感。

1、成長背景變項

為瞭解學生的成長背景,共計11 個問題:

(1)性別:分為男生與女生兩類。

(2)就讀科系:普通科(學術課程)、職業類科(技術學程)。

(3)年級: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

(4)畢業國中:澎湖縣一共有 14 所國中(文光國中、馬公國中、中正國中、澎南 國中、湖西國中、志清國中、鎮海國中、白沙國中、吉貝國中、西嶼國中、望 安國中、將澳國中、七美國中、鳥嶼國中)、與其他國中

(5)出生地:馬公市、湖西鄉、西嶼鄉、白沙鄉、望安鄉、七美鄉與其他。

(6)現在居住地:學校宿舍、馬公市、湖西鄉、西嶼鄉、白沙鄉、望安鄉、七美 鄉與其他。

(7)居住在現居地時間:不到 1 年、1~5 年、5~10 年與 10 年以上。

(8)家長職業:軍警、公務人員、教師、農漁、工業、服務業、家管、退休與其 他。

(9)獲得與澎湖環境有關資訊的主要來源:大眾媒體(電視、廣播)、學校課堂、

報紙雜誌、政府機關(風管處、旅遊局)、網際網路、親戚朋友、關心環保的 民間社團與其他。

(10)目前參與學校社團。

(11)你曾經到過台灣本島的頻率:從未、偶爾、經常。

2、生活經驗變項

依據有關重要生命經驗對環境行動等影響研究,在澎湖成長可能有之特殊經驗,及

(1)你曾經『登陸或巡航』的島嶼

(三)發展問卷

本問卷主要以島嶼公民環境素養架構為基礎來設計,再結合澎湖群島居民環境素養 調查研究(蔡慧敏,2005)中的項目,加強關於澎湖群島本身的相關問題,如附錄一,

再和地方感概念互相結合,挑選出下列重要概念。

1、對島嶼環境有基本的認識

此部分強調對「自然環境的認識」與對「文化及社會經濟環境之認識」。對自然環 境的認識主要再對島嶼基本生態環境的認識,與島嶼的生態脆弱性,強調澎湖的群島特 性、與海洋的關係;在文化及社會經濟環境之認識方面強調歷史文化、政治社會及經濟 活動的影響。在地方感部分,因地方感強調情感方面,故此部分相關較少,相關比較如 下表3-2-2:

3-2-2 環境知識層面與地方感架構結合

環境知識項目 環境素養 地方感

能辨識澎湖群島常見的植物與動物極重要生物棲地 z 瞭解澎湖群島與鄰近島嶼的相對位置及其地理特性 z

能辨識澎湖群島的地質地形、潮汐變化及海岸特色 z z 能指出澎湖島嶼的特殊生態棲地及所面臨的威脅 z

能說出澎湖的平均降雨量及水資源狀況 z 能描述居家附近傳統聚落型式與當地自然環境關係 z

能辨識鄉土文物代表,並探討其產生的背景與環境關係 z z 能用鄉土語言或歌謠,表達澎湖自然環境的特色 z z 瞭解澎湖的海岸管理與漁業活動對海岸變遷的影響 z

瞭解澎湖政治發展特殊之處 z

能說出澎湖的海洋環境與漁業資源的關係 z z

2、對島嶼環境議題有覺知及敏感度

此部分分為對「全球島嶼」與「地方島嶼」環境議題的瞭解。在全球島嶼的部分,

主要以島嶼的脆弱度、有限度為重點。在地方島嶼部分,因地方感也是強調對地方的瞭 解,故著重在目前澎湖縣重要的議題,如海岸建設、賭場、花火節等,相關比較如下表

3-2-3 對島嶼議題有覺知和敏感度層面與地方感架構結合

島嶼環境議題有覺知及敏感度項目 環境素養 地方感

能說出澎湖群島海岸建設的優缺點 z z

人類大規模的開發造成島嶼生態多樣性破壞加劇 z

外來種的大規模引進,會加速島嶼原生物種滅絕 z z 能指出澎湖島嶼的特殊生態棲地及所面臨的威脅 z z

瞭解澎湖當前發展之重要議題 z z

瞭解全球島嶼永續管理海洋生態的健康及海岸健全 z 如何兼顧資源分配及生態容受力,合理利用有限土地 z 瞭解全球島嶼能源使用政策及替代能源的研發 z 瞭解全球氣候變遷對島嶼氣候暖化造成的影響 z

3、具有關切環境的情感及價值觀

本部分分為「對大自然運作的欣賞與感恩」、「自我反省與環境的關係」、「對土地生 命及文化的尊重」、「對環境整體性的關切」,著重在情感認同方面,與地方感的概念相 似,故會加重此部分的問題,加強對地方感的描述,相關比較如下表3-2-4:

3-2-4 具有關切環境的情感及價值觀與地方感架構結合

具有關切環境的情感及價值觀項目 環境素養 地方感 能欣賞生命成長及萬物變化的自然奧妙 z

能關心所居住社區的環境問題與品質 z z

瞭解人類是自然的一部份,思考自己在環境保護上所扮

演的角色 z

澎湖對我而言很特別無可取代,是我生活的一部份 z

以身為澎湖人為榮 z

重視島嶼的自然及文化,建立鄉土環境關懷意識及情感 z z 關懷人類賴以生存的土地,感受人與自然和諧之道 z z 能關切下一代的環境品質,思考這一代的環境作為 z

關心社區環境的改變及環境品質之好壞 z

4、具有分析和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

此部分分為「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運用科技、資訊與區域合作的技能」,主要 強調針對環境問題的解決能力,在培養地方感的過程中,也強調對於地方事務付諸行動

3-2-5 具有分析和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與地方感架構結合

具有分析和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項目 環境素養 地方感 思考公共政策中對環境造成的衝擊,檢視補救的方法 z

運用收集資料與記錄的方法,分析校園與社區環境問題 z z 能觀察天象及潮汐變化,檢視近海活動的安全性 z z 能運用簡單的科技方法及研究協助解決環境相關議題 z z 能運用電腦網路蒐集環境資訊,作為環境議題解決參考 z z

5、具有參與環境問題的行動能力

本部分分為「在日常生活中實踐負責任的環境行為」、「參與社區與學校的環境保育 活動」,主要強調實做方面,著重平常對於環境活動的涉入程度,相關比較如下表3-2-6:

3-2-6 具有參與環境問題的行動能力與地方感架構結合

具有參與環境問題的行動能力項目 環境素養 地方感

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省水及省能設備 z

能在日常生活中減少垃圾產量,力行資源回收 z 能對外來朋友或觀光客,告知島嶼天然資源之珍貴性,

鼓勵他人共同節約資源,保護當地環境 z 能參與社區及學校的保育志工社團,協助推動自然保育

及環境保護活動 z z

能積極參與社區與學校舉辦的賞鳥及棲地保育活動,並

分享心得 z z

能積極參與資源回收活動,並主動協助社區資源回收 z z 能檢視選舉時期候選人政見,鼓勵具有環境意識及環境

行動品質的候選人 z

二、問卷信度與效度

依照以島嶼公民環境素養架構與地方感課程架構完成問卷初稿之後,先送請澎湖當 地環境相關工作者與教師,就澎湖本地相關問題是否適切進行審核與建議。修改過後,

請馬公高中一個班級作問卷預測,統計分析修改之後,再送請環境教育學者、環境素養 專家與澎湖本地專家,進行專家問卷效度審核,以下將問卷初稿與最後發放之問卷做比 較。審核專家名單如附錄三。

(一)內容效度

問卷初稿原有62 題,考慮到高中生的上課時間,與填答專心度,經建議後刪減為 55 題。詳細增刪內容如附錄四。

1、對島嶼環境有基本的認識

此部分原有20 題,經建議之後刪減為 17 題,針對澎湖群島內各島嶼差異度設計問 題,刪除一些民間誤用或有爭議之問題。且在選項增加「不知道」選項,降低學生因不 知道而猜測的機率。

2、對島嶼環境議題有覺知及敏感度

此部分原有10 題,經建議之後增加為 12 題,對於澎湖近年來重要的議題加以著墨,

如花火節、博弈專區、地質公園等。

3、具有關切環境的情感及價值觀

此部分原有14 題,經建議之後刪減為 11 題,在地方感經驗加以潤飾說明,將不符 合本部分目的之題目移往其他部分。

4、具有分析和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

此部分原有10 題,經建議之後刪減為 6 題,主要強調學生有主動關心環境、解決 環境問題之能力。

5、具有參與環境問題的行動能力

此部分原有8 題,經建議之後增加為 9 題。

6、基本資料變項

(二)問卷信度

本研究問卷以「Cronbach’s α」係數考驗方法來進行問卷內在信度檢測。檢測結果 結果總量表的信度係數為 .878,環境知識部分屬於認知題型,無法列入信度檢測。其他 4 個層面的信度係數依序為:.635、.859、.793、.865,如下表 3-2-7。符合吳明隆(2007)

綜合多位學者提出:每個層面內部一致性信度係數要在.50 以上,最好能高於.60,

整份量表內部一致性係數要在.70 以上,最好能高於.80。故本分問卷量表內部一致性信 度「甚佳」。

3-2-7 問卷信度

項目 題數

Cronbach’s α

信度 澎湖島嶼公民環境素養

55 .878

甚佳 島嶼環境議題覺知及敏感度

12 .635

尚佳 關切環境的情感及價值觀

11 .859

甚佳 分析和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

6 .793

參與環境問題的行動能力

9 .856

甚佳

(三)最終問卷大綱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