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一、以島嶼為面向

島嶼是指在自然情況下四面環水,並且在最高潮線時仍露出水面之陸塊(國際海洋 法公約第八部分第121 條)。島嶼常常是人們夢想的所在,島嶼是「paradise」,但是隨 著人類社會的演進,許多美麗的島嶼漸漸淪為「playground」,觀光客只是來度假,並沒 有真正關心島嶼的環境;島上的居民為了爭取更多收入而大肆開發,這是非常可惜的事

(Royle,2001)。

台灣為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國,或許是因為中國人是大陸性民族,台灣的人民反而顯 得與海洋陌生。澎湖就像台灣「面海的窗口」,充滿了台灣人對海洋的想像。近年來,

在生活品質提高的同時,觀光遊憩業開始盛行,而澎湖,這個離台灣很近的離島,夏天 的陽光、沙灘、海洋也成為最大的吸引人之處。澎湖亦為一群島,在大小不同的島嶼上,

有著相異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發展,因為島嶼面積小,生活條件較台灣為差,在這塊充滿 變化的土地上,居民與生活環境維持著奇妙的平衡,但經濟發展正逐漸的破壞這個和 諧。澎湖的開發,是不能以「台灣經驗」來思考的,對於這個目前仍是「淨土」的地方,

在「經濟開發」與「環境保護」取得平衡是目前的當務之急。

二、高中生對於環境的關切

研究者曾在台北市高中擔任地理教師,在教學的經驗當中,發現不論是從課本教 材,亦或是學生的生活中,學生與環境的真實互動少的可憐,被龐大的升學壓力給籠罩。

在教育部於2005 年元月公佈,並於 95 學年度開始實施的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 要中,提出了地理科的主要課程目標為:從地理學觀點了解全球性與地方性的重要議 題,並從永續經營的理念探討人與地的關係,以增進學生適應環境的能力,提昇科學素 養進而培育21 世紀的世界公民。1977 年伯利西(Tbilisi)政府間國際環境教育會議中,

制訂了下列環境教育目標,指出需為每個人提供機會去獲得保護環境及改進環境所需要 的知識、價值觀、態度、承諾和技能,為個人、群體和社會整體創造出環境的新行為型

(楊冠政,2002)。由此可以看出地理教育與環境教育皆是希望人與環境能夠有更好的 共存關係,人可以成為主動者去瞭解環境、改善環境。

地理科的三個領域,在通論地理與區域地理領域裡,提供學生關於環境的基礎知 識,而在應用地理領域,希望學生對於環境可以有積極的行為。不論是知識、技能、情 意,都期望學生能夠達到對於環境的關切(如下表1-1-1):

1-1-1 地理課程欲達成之目標

高中為中等教育的最高階段,學生具有一定之批判思考能力,也可以算是「準公 民」,即將到達我國公民的最低年齡標準。在如此重要的教育階段中,卻忽視了環境教 育這一環。在教學的過程當中,研究者發現學生對於這些環境相關的議題並不是無動於 衷,多數的學生仍是關心這些問題,只是獲得資訊的管道太少,也沒有機會讓他們參與,

故研究者開始思考要如何引導學生關切的環境。

三、地方感、環境素養與環境教育的關係

地方是承載個人意識的,當我們能區別,「生活世界」中不同的空間時,這時候「地 方」就出現了 (Relph,1976),地方也關乎「人」之所以存在的核心。在環境教育中,

企圖讓人們由覺知開始,最後可以有負責任的環境行為。培養具有「環境素養」的公民 可說是環境教育的終極目標(Roth,1992)。

1978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蘇俄的伯利西(Tbilisi)召開政府間 環境會議,會議中對「環境素養」的共識是具有下列特質的人:(1)對整體環境的覺知 與敏感性;(2)對環境問題瞭解並具有經驗;(3)具有價值觀及關切環境的情感;(4)

具有辨認和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5)參與各階層解決環境問題的工作。聯合國更進一 步將1990 年訂為「環境素養年」(Environmental Literacy Year),推動「將『全人類環境 素養』作為全人類基本的功能性教育,提供基礎的知識、技能和動機,以配合環境的需 要,並有助於永續的發展」。換言之,環境素養可視為功能性教育,也就是培養兼具問 題的解決能力和社區的參與過程的「有能力與意願作正確的環境決定者」的公民(Roth,

1992;楊冠政,1993)。

如何引發人的覺知,透過地方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保護環境、愛護地球或許太過 遙遠,看不見立即的成效,從身旁的環境做起,是最顯而易見的,故培養地方感是促進 環境教育目標達成的好方法。

基於以上的背景與理由,我試圖想將「環境素養」、「地方感」結合,以澎湖群島的

「高中職階段學生生」為例,來探討其中的關係(如下圖1-1-1)。

環境素養

地方感 島嶼

圖 1-1-1 研究核心概念

以高中生為研究對象

第二節 研究範圍

以澎湖縣內兩所高中階段學校:「國立馬公高級中學」和「國立澎湖高級海事水產 職業學校」兩所學校學生為例。

馬公高級中學的前身是「澎湖廳立馬公高等女子學校」,於民國32 年成立,民國 36 年更名為台灣省立馬公中學,民國61 年增設商業科,兼具普通中學及職業學校性質,

民國八十九正式更名為國立馬公高級中學。

國立澎湖高級海事水產職業學校創設於民國11 年。34 年台灣光復後,改名為「台 灣省立澎湖初級水產職業學校」,69 年校名奉准改為「台灣省立澎湖高級海事水產職業 學校」,89 年奉准改名為「國立澎湖高級海事水產職業學校」。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將利用「島嶼公民環境素養」架構(蔡慧敏,2002;吳家凌 2003),結合地 方感之概念,調查及探討澎湖群島高中職學生之環境素養現況,作為在澎湖地區高中階 段推廣環境教育的參考。

(一)以「島嶼公民環境素養」架構為基礎,加入「地方感」要素,探討澎湖縣高中職 學生所具有的環境素養與地方感。

(二)深入研究來自不同島嶼學生其環境素養之差異,與其地方感之形塑。

二、研究問題

(一)以「島嶼公民環境素養」為基礎,探討澎湖縣高中職學生具有的環境素養。

1、對島嶼環境有基本的認識:目前澎湖群島高中職學生的現況為何?

2、對島嶼環境議題的覺知及敏感度:目前澎湖群島高中職學生的現況為何?

3、具有關切環境的情感及價值觀:目前澎湖群島高中職學生的現況為何?

4、具有分析和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目前澎湖群島高中職學生的現況為何?

5、具有參與環境問題的行動能力:目前澎湖群島高中職學生的現況為何?

6、探討澎湖群島高中職學生的成長背景與生活經驗對環境素養影響?

(二)探討澎湖縣高中職學生之地方感現況。

1、澎湖縣高中職學生之地方感現況為何?

2、「由偏遠離島至澎湖本島求學」與「在澎湖本島求學之學生」,這兩類學生的「地 方感」有哪些差異?

3、澎湖群島高中職學生地方感對環境素養之影響為何?

第四節  名詞界定

一、澎湖群島

群島是指一群島嶼,包括若干島嶼的若干部分、相連的水域和其他自然地形,彼此 密切相關,以致這種島嶼、水域和其他自然地形在本質上構成一個地理、經濟和政治的 實體,或在歷史上已被視為這種實體(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Ⅳ部分群島國,第46條 用語,b)。澎湖縣由90 座大小島嶼所組成,其中居民活動主要集中在澎湖本島、中屯 嶼、白沙島、西嶼所組成的ㄇ字形島嶼上,為配合澎湖縣居民習慣用法,本文以「本島」

稱之,其他澎湖縣離島則以「離島」或「偏遠離島」稱之,而台灣本島會特別加註「台 灣」二字。

二、環境素養

環境素養最早由Roth 在 1968 年提出,之後陸續有學者提出不同的詮釋。根據美國 環境素養委員會(Environmental Literacy Council[ELC],2002)的看法,其認為現在 公民所需具備的「環境素養」為:對自然世界的系統以及生命及非生命間的相互作用關 係有基本的瞭解;對於環境的議題有敏感度,並有能力對環境問題相關的科學佐證、不 確定性、經濟、美學及道德等考量有所理解及選擇。

三、地方感

地方感是因為對一個地方的心理需求而自然發生的(Johnston,1991)。如果一個人 在一個地方居住多年,特別是出生於此,通常就會發展出對該地的地方感,在那裡有家 的歸屬感與安全感,感覺自己是屬於那地方的,並且對那裡的認同產生了聯繫(Hay,

1998)。更進一步可以說:地方感是具有歷史、文化、地理、生態的感覺,協助我們去 發現人類與環境的連結,透過對於地方的瞭解,能使我們有較好的地方感進而影響我們 的生活。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