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0

第一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採用修正型德懷術與分析層級分析法,建立高齡者友 善環境之評估指標與面向間的相對權重關係。

一、 修正型德懷術(Modified Delphi Technique Method)

德懷術研究法主要是處理決策群體之意見,也是一種群體決策方 法,經由一連串問卷調查的過程,彙集各領域專家對於某一特定議題 之觀點、經驗與直覺判斷,於問卷反應中瞭解他人意見、修正自己看 法,達到專家群體共識性的看法,且利用匿名之互動交換意見,並以 多次問卷及統計分析予以回饋(鄧振源,2012),因此同時具有良好 之信效度。

由於傳統型德懷術第一次為開放式問卷,因此專家群總計至少需 進行四次問卷調查,次數上過多,可能會造成填答較為草率或者樣本 流失的缺點。在考量時間、人力與經費等客觀條件下,因此本研究採 行修正型德懷術(Modified Delphi Technique Method),省略第一回合開 放性問題徵詢專家意見之步驟,而是研究者先依據相關文獻擬出結構 式問卷,之後再請專家依據各題項表達個人意見,以提高問卷回收率 及整合題項之過程。

因此本研究整理高齡者友善環境之相關文獻後,擬定第一次德懷 術結構式問卷,邀請高齡健康、社會、都市計劃設計及交通相關領域 的學者專家,擬進行三次德懷術問卷之調查,以期達到我國高齡者友 善環境評估指標資料的最終彙整。

41

二、 分析層級程序法(Analytic Hierarchical Process,AHP)

分析層級程序法係由Saaty於1971年為美國國防部進行規劃工作 時首先提出的一套分析方法,應用在不確定情況下以及具有多數個評 估準則的決策問題上(鄧振源,2012)。分析層級程序法最主要之優點 是能將複雜之問題系統化,並將錯綜複雜之問題分解成各個組成要素 (節點,Node),並將這些組成要素分群(集群,Cluster),並形成層級 式結構關係;接著再藉由比率尺度進行同一集群中組成要素之間兩兩 互相比較,獲得成對比較矩陣(pairwise comparison matrix),最後運算 出特徵值(Eigenvalue),此一數值即為相對權重值(Relative weight) 以 代表要素的權重優先順序(張魁峯,2009)。

因此本研究透過德懷術專家所討論之高齡者友善環境評估指標,

設計分析層級程序法之問卷,之後再請參與德懷術之學者專家們繼續 進行相對權重問卷之調查,以得到主面向、次面向層級要素之權重值,

確立高齡者友善環境評估指標面向及其相對權重體系(表3-1)。

表3-1 研究實施程序-研究方法

研究實施程序 研究方法 第一回合問卷 德懷術 第二回合問卷 德懷術

第三回合問卷 德懷術+分析層級程序法

42

第二節指標架構

本節主要說明高齡者友善環境指標架構之形成:

壹、指標架構

本研究主要參考世界衛生組織高齡友善城市指引之架構與相關 文獻,初步擬定本研究之指標系統與架構。說明如下:

一、 指標系統:包括三級指標,即「主面向—次面向—指標」,主面 向部份,分為戶外環境、交通、社會參與、敬老與社會接納、

就業活動、溝通與訊息傳播、社會支持與健康服務等七個主要 面向;次面向項目部份包括環境(公共場所)、公共廁所、鄰里 環境、治安和安全、人行道及行人穿越道、公車站(站牌)、公 共交通工具(公車、火車、捷運等)、停車格、計程車、社會活 動方式、活動種類、意見表達、參加組織、大眾尊老意識、大 眾敬老教育、代間教育、職業選擇、培訓及工作環境、口頭交 流、書面資訊、自動化設施、服務可及性、服務提供、後事安 排及墓葬管理等二十四個次面向,以及118項指標。

二、 指標架構:

依據上述指標系統之層級,形成本研究初步之指標架構,如圖 3-1所示:

43

44

第三節研究對象

德懷術專家樣本數應為多少並無定論。根據王文科(2007)的意見,

一般至少要有10人,如果成員同質性高,則須10至15人;但至多以20 至25人為足,而且德懷術專家之樣本需為特定領域的專家,且有能力 表達意見的人,因此本研究在樣本的選取方面,以與高齡者友善環境 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主。AHP決策群體成員組成,一般而言,以 5至15人較佳,本研究將以德懷術專家為後續分析層級決策群體專 家。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是採立意取樣(purposive sampling)產生,研究 者透文獻以及與指導教授討論後,為避免研究對象之流失,並能符合 研究對象所需之專家人數(至少 15 人),因此先初擬 30 位專家名單,

透由電話或電子郵件說明本研究目的、架構、流程及實施期間後,徵 求其同意,並願意全程參與研究進行之專家學者,共計 23 名,組成 本研究之德懷術專家群(表 3-2)。

由於本研究以發展高齡者友善環境指標為主要目的,因此在專家 選擇上,主要考量原則包括:高齡照護、醫療衛生、社會工作及教育、

交通、都市及休閒環境設計等領域,因此本研究邀請專家的原則如 下 :

一、 在高齡健康照護領域學有專精之學者專家:共五位。

二、 在高齡者社會教育、社會工作、社會學領域學有專精之學 者專家:共三位。

三、 在高齡者交通設計、都市設計及休閒運動管理領域學有專 精之學者專家:共五位。

四、 在高齡者醫療、護理等領域學有專精之學者專家:共四位。

45

五、 在高齡者衛生教育、指標建構及健康照護政策等領域學有 專精之學者專家:共六位。

除上述專業條件外,還須具全程參與和配合德懷術研究及熱誠 者。最後確立接受邀請之學者專家共計 23 位,專家名單詳見附錄二。

表 3-2 專家領域人數

專家領域 人數

高齡健康照護、衛生教育、指標建構 15 高齡者社會教育、社會學 3 高齡者交通設計、都市設計及休閒運動管理 5

46

第四節研究工具

本研究基於時間與經費上之考量,採用修正型德懷術研究法,將 第一回合開放式問卷施測的繁複步驟,改為以相關文獻直接發展出結 構式問卷,做為第一回合的調查問卷讓參與研究之專家群能專注於研 究主題上,並可提高回收率。因此本研究實施三回合問卷調查(表 3-3)。

本研究主要依據世界衛生組織所發展之「高齡者友善城市」指引 為主,並參考相關文獻編製第一回合之德懷術問卷,並以此問卷徵詢 學者專家之意見,經由分析問卷之質性與量性內容,依各題項之適切 性與開放性意見回饋,做為修改編製後續德懷術問卷之參考。

本研究工具包括三回合德懷術問卷,以及一次分析層級程序法之 相對權重問卷,下面分就三回合之德懷術問卷與分析層級程序法之相 對權重問卷之編製與內容說明如下:

一、第一回合德懷術問卷(Delphi method)

本研究主要依據世界衛生組織高齡友善城市指引及相關文獻,做 為初步建構指標之參考。在初擬面向與指標後,先邀請六位具有指標 建構、高齡者照護服務與教學相關之專家(附錄一),先就指標面向內 涵、以及文字敘述等先作建議與修改,最後再由研究者參考六位專家 之意見及國內相關之研究,並與指導教授確認最後之面向與指標後予 以綜合歸納後,形成第一次德懷術結構式問卷。

因原本世界衛生組織所提出之「高齡者友善城市」共分為八大面 向,由於本研究以探討高齡者友善環境為主,因此僅探討可改變及創 造的外部公眾環境做為高齡者友善環境指標建立的基礎,因此本研究 不探討私人建築內部及住所面向,僅探討戶外空間為主,以能促進高 齡者身心、社會健康之戶外空間、交通、社會參與,社會接納、訊息

47

傳播以及社會支持與健康照護等,作為本研究建構高齡者友善環境指 標之面向。因此第一回合之德懷術問卷,主要分為七大面向、二十四 個次面向及一百一十八項指標(見表3-4,表3-5,附錄三)。

問卷採五點量表方式實施,採「非常適切」到「非常不適切」量 表方式施測,其得分越高表該指標適切性越高,反之則越低。問卷分 為七個主要面向,二十四個次面向及一百一十八項指標,內容如下:

(一) 戶外環境:環境(公共場所)、公共廁所、鄰里環境、治安和安全等 四個次面向,二十六項指標。

(二) 交通:人行道及行人穿越道、公車站(站牌)、公共交通工具(公車、

火車、捷運等) 、停車格、計程車等五個次面向,三十二項指標。

(三) 社會參與:社會活動方式、活動種類、意見表達、參加組織等四個 次面向,十九項指標。

(四) 敬老與社會接納:大眾尊老意識、大眾敬老教育、代間教育等三個 次面向,十三項指標。

(五) 就業活動:職業選擇、培訓及工作環境等二個次面向,八項指標。

(六) 溝通與訊息傳播:口頭交流、書面資訊、自動化設施等三個次面向,

九項指標。

(七) 社會支持與健康服務:服務可及性、服務提供、後事安排及墓葬管 理等三個次面向,十一項指標。

除上述結構性問卷題項外,問卷同時提供開放性意見欄,以供專 家提供問卷面向及題項修改或增刪之意見。

48

二、第二回合德懷術問卷(Delphi method)

回收第一次問卷後,依據第一回合問卷之意見反應,研究者整理、

分析專家之意見,修正問卷後形成第二回合之德懷術問卷。設計第二 回合結構化問卷,請參與者評定各題項的適切性,或提供其他意見與 觀點,以做為下一回合問卷修正之依據。

第二回合德懷術結構式問卷,問卷仍採五點量表方式實施,採「非 常適切」到「非常不適切」量表方式施測,其得分越高表該指標適切 性越高,反之則越低。主要分為七大面向、二十七個次面向及一百一 十六項指標(見表3-4,表3-5,附錄四),內容如下:

(一) 無障礙與安全的公共空間:公共空間、安全的環境、公共廁所等 三個次面向,十五項指標。

(二) 交通:人行道與行人穿越道、候車環境、友善交通工具、停車設 施、可負擔性等五個次面向,二十五項指標。

(二) 交通:人行道與行人穿越道、候車環境、友善交通工具、停車設 施、可負擔性等五個次面向,二十五項指標。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