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使用的工具為預試試題、放聲思考試題、紀錄放聲思考 之器材、Schoenfeld 解題歷程分析圖、研究者本身,共5個,茲分別 敘述如下:

1. 預試試題

本研究參考龍騰版(2017 年)數學課本,並從大考中心公布 的學科能力測驗試題中挑選適合的多項式函數試題,共 2 題。研 究者將此二題分別命名為斜率題、交點題。從兩題試題中,再經 研究者的設計,將選取出的題目加上與題意相同的圖形,產生文 字題 2 題與圖文題 2 題,題目如表 3-1。經由 3 位具備數學相關 背景的研究生和 1 位指導教授,修改題目語句敘述後,進行預 試。

35

表 3- 1 斜率題、交點題及圖文題、文字題交叉試題表

圖文題 文字題

斜 率 題

設 A(1,1), B(3,5), C(5,3), D(0,-7), E(2,-3) 及 F(8,-6)為坐標平面上的 六個點。若直線 L 分別與三角形 ABC 及三角形 DEF 恰有一個交 點,則 L 的斜率之最小可能值為 何?

設 A(1,1), B(3,5), C(5,3), D(0,-7),

E(2,-3) 及 F(8,-6)為坐標 平面上的六個點。若直 線 L 分別與三角形 ABC 及三角形 DEF 恰 有一個交點,則 L 的斜 率之最小可能值為何?

交 點 題

坐標平面上,若直線 y = ax + b 與 二次函數 y = x2的圖形恰交於一 點,亦與二次函數 y = (x - 2)2 + 12 的圖形恰交於一點,則 (𝑎, 𝑏)為 何?

坐標平面上,若直線 y = ax + b 與二次函數 y = x2的圖形恰交於一 點,亦與二次函數 y = (x - 2)2 + 12 的圖形恰 交於一點,則 (𝑎, 𝑏)為 何?

36

預試時,每位學生會拿到 1 題圖文題與 1 題文字題,所拿到 的題本試題文意相同但對應到的表徵形式不同,題本分配

如表 3-2。

表 3- 2 不同表徵題本分配表

斜率題 交點題

文字題 (學生 1) (學生 2)

圖文題 (學生 2) (學生 1)

除此之外,研究者在施測前亦給予 2 道練習題,即是簡單的 一元二次方程式之問題,讓參與者進行放聲思考的訓練,同時讓 研究者熟悉訪談的技巧。放聲思考之題目,挑選標準如下:

(1) 題目合乎邏輯且語意清晰 (2) 題目不會過於艱深

(3) 需要兩個或兩個步驟以上才能完成 2. 放聲思考試題(正式施測試題)

預試後,根據學生預試的作答反應,與3 位研究生及 1 位教 授討論後再次修改題目語句與配圖,編製成正式施測的試題。晤 談之前亦事先給予放聲思考的訓練,也就是給予兩道練習題,即 是簡單的一元二次方程式之問題,讓研究者能讓參與者清楚有聲 解題的操作,以確保資料的準確性。

37

3. 紀錄放聲思考之器材

欲詳細記錄參與者完整的解題歷程,晤談過程中全程以錄音 筆錄音,以便研究者將錄音檔轉譯成逐字稿,並做事後的分析與 探討。

4. Schoenfeld 解題歷程分析圖

本研究參考 Schoenfeld (1985) 的解題歷程分析,將解題歷 程的階段分為讀題、分析、探索、計畫、執行、驗證共6個階 段,用以分析蒐集之資料。

Schoenfeld (1985) 提供研究者一種呈現解題例歷程的方法,

稱解題歷程分析圖,被國內外者研究者使用,如下圖所示:

讀題 R 分析 A 探索 E 計畫 P 執行 I 驗證 V

時間(分) 0 5 10 15 20

圖 3- 1 解題歷程分析的時間架構圖 (譯自 Schoenfeld, 1985) 圖 3-1 中每一階段中的大塊黑色長方形為參與者的歷程,黑

色長方形的長度為解題階段花費的時間。當時間正向推進時,兩 個黑色長方形間的箭頭連線,代表解題進行中的程序。以上圖為

38

例,此一歷程花費約一分鐘在「讀題」階段,一分鐘之後開始進 行「探索」階段,並花了十多分鐘的時間進行探索,然後停下來 不再進行解題。

5. 研究者本身

在質性研究中,研究者本身即是研究工具。研究者本身大學 的背景為應用數學系,在大學期間修習代數及相關領域的數學知 識。研究所研讀教育領域之數學教育,並已修滿研究所學分,已 修習的課程中包含了解題研究、認知與數學學習研究、數學教學 知識等,修習的課程對此研究幫助許多,不僅加強研究者的數學 解題研究方面,也練習分析報告的寫作,還增加分析的邏輯思 維。研究者亦有修習教育學程,在教育學程中也學習了許多教學 技巧,這些課程能增加研究者在訪談時的技巧。同時研究者也研 讀高中領域的相關課程,更能了解學生們在解題時會遇到的問 題,在後續分析時,也能更清楚的明白學生的解題歷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