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三、自我分化、忽視衝突因應方式與愛情關係滿意度之中介效果

忽視衝突因應方式在自我分化對愛情關係滿意度具有間接效果,且自我分化 對愛情關係滿意度之直接效果不顯著,顯示忽視衝突因應方式具有完全中介效 果。

四、自我分化、離開衝突因應方式與愛情關係滿意度之中介效果

離開衝突因應方式在自我分化對愛情關係滿意度具有間接效果,且自我分化 對愛情關係滿意度之直接效果不顯著,顯示離開衝突因應方式具有完全中介效 果。

第二節 研究建議

本節旨在針對本研究之發現,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後續實務工作者以及研究 者參考。

壹、對實務工作者之建議

一、協助大學生情緒辨識與調適,以提升大學生自我分化

本研究結果發現,自我分化越佳者可以直接負向影響忽視與離開因應之破壞

91

性衝突因應方式,顯示自我分化越佳之大學生越不傾向採取破壞性之衝突因應方 式。研究者認為自我分化為個人能夠清楚地轉換情緒,有較良好的情緒調適能力,

因此較不會採取不良之因應方式。因此實務工作人員或許可以採取認知行為治療,

協助大學生覺察情緒背後之非理性信念,例如:對伴侶價值想法與自己不同時,

突然升起的憤怒感,可能是因為內在錯誤認定伴侶會貶低自己的意見。透過情緒 的覺察與辨識,大學生得以在情緒來臨時,先靜下來傾聽自己內在的想法,調整 經常會引起負向情緒的認知,減緩因為過度的情緒起伏對關係造成影響。

二、帶領大學生發展與重要他人互動之適當距離,以提升大學生之自我分化 本研究發現自我分化中的情緒截斷與關係滿意度之相關係數較高。情緒截斷 為個人的情緒容易過度受到家庭情緒干擾,因此學習到以情緒截斷的方式與家庭 成員互動,保持心理與情感的距離,然而這樣的傾向容易擴大、重演在往後與他 人建立之親密關係(Bowen, 1978)。因此,實務工作者可以提供大學生不同於家 庭關係之情感支持,建立大學生與他人連結之正向經驗,且帶領大學生探索原生 家庭之氣氛,以及面對此氣氛個人所採取的行為反應。例如:個人是否傾向與家 庭融合而犧牲自我的想法與價值觀;或者傾向疏離以避免家庭對自身之束縛。透 過了解個人在原生家庭發展自我獨立以及與他人連結之行為模式,帶領大學生覺 察是否因偏向其中一邊,而犧牲掉另一部分之發展,以協助大學生達到平衡與他 人連結以及保有自主兩個面向。

三、教導大學生理性處理關係之衝突

從結構方程模式之結果顯示忠誠、忽視、離開衝突因應方式,可部分或完全 中介個人之自我分化與愛情關係滿意度。顯示對大學生而言,從其所採取之衝突 因應方式著手,可以有效影響其對關係之滿意成長感受。從研究結果進一步來看,

發現透過降低忽視與離開之衝突因應方式有助於關係之滿意成長感受。建議未來 實務工作者可以教導大學生面對衝突時,以「停、看、聽」三步驟處理關係衝突,

首先面對衝突時先給予自己時間與空間冷靜自己的感受,接者評估問題之癥結點

92

為何,最後學習傾聽伴侶之想法與感受,避免以默默生氣、批評伴侶、結束關係 等對關係不利之方式處理衝突。

四、關注大學生女性在發展自我分化之困境

從自我分化之性別差異分析結果來看,男大生比女大生有較佳之自我分化 程度,且男大生有較佳之我立場表現,有較少之情緒化反應。研究者認為受到社 會化的影響,女性於成長過程較容易被期望順從、面臨較多行為上的限制,因此 較容易受環境與重要他人影響自我立場與情緒感受,顯示女大生可能更有必要去 發展處理分離與界限相關之能力。建議未來實務工作者,可能需要關注女大生在 關係中與重要他人之互動距離,了解其對於與重要他人區分、發展自我獨立性之 擔心與顧慮,協助大學女生發展與他人較清楚之區分,與他人在情緒、想法有所 界線,較不會有情緒融合不清之情形。

五、協助大學生了解兩性面對衝突之差異情形

本研究發現面對衝突時,男大生較女大生傾向採取忠誠因應方式;然而女大 生較傾向採取忽視與離開因應方式。顯示兩性在面對關係出現問題時可能有不同 之知覺與敏感程度,女性可能知覺到更多與伴侶或關係的問題,對關係未來發展 也抱持較悲觀之預期;然而男性對關係有較多正面之預期,但比較不傾向主動去 解決關係之問題。因此,建議未來實務工作者或許可以協助兩性大學生了解彼此 之差異,使女大生學習真實表達在關係中的感受與需求,但是減少以冷戰、針對 與真實關係問題無關的事情批評伴侶,或直接結束關係之行為來解決衝突;同時 也協助男大生適時主動了解伴侶之需求、感受,可能有助於伴侶關係之滿意感 受。

貳、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一、研究工具之建議 (一) 自我分化量表部分

本研究採取之自我分化量表,經香港學者翻譯成中文版使用於香港地區。研

93

究者運用此量表,採正式樣本進行台灣地區大學生之信效度考驗,整體而言仍有 不錯之信效度。由於本研究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為考驗該量表進入模式之適用 情形,整體而言模式之適配指標尚可接受,因此未加以修正量表。然部分題目之 因素負荷量有較低之情形,或許未來研究可以徵求原量表者之同意,針對部分題 目翻譯、修正以提升量表之計量品質,累積該量表於台灣樣本之適用情形。

(二) 忠誠因應方式量表部分

本研究所採取之衝突因應方式量表,其忠誠因應方式顯示出較低的信度,由 於該量表示翻譯 Rusbult 與 Zembrodt 於 1983 年之研究(張時雯,2003),因此對 於目前國內大學生而言的忠誠因應之概念,可能有部分題意或概念須加以修訂。

研究者認為忠誠因應方式與華人文化之「忍」這項衝突處理策略有部分接近之內 涵,忠誠反應個人面對衝突時,耐心等待關係問題改善、包容伴侶使自己受傷或 不體貼等,而利翠珊(2012)發展之忍的行為量表,則測量夫妻間面對衝突表現 出接納體諒伴侶缺點、不當行為,或調整配合對方、克制自己內在心理衝動等行 為的頻率。或許未來的研究者可以納入為參考,同時透過訪談目前大學生對於忠 誠衝突因應方式之行為與態度之想法,修訂更貼近大學生忠誠因應方式之量表。

二、研究變項之建議

由於本研究之變項關注個人自我分化、衝突因應方式與愛情關係滿意度之中 介效果情形,研究也顯示出衝突因應方式至關係滿意度之關聯,然而自我分化至 衝突因應方式之直接影響性則較為薄弱,且自我分化無法顯著影響表明因應方式,

以及負向影響忠誠因應方式。顯示這之間可能有其他變項,影響自我分化良好者 是否會傾向採取表明與忠誠因應方式。研究者認為當個人知覺關係衝突程度有所 差異時,則可能影響個人是否會表達自身的不滿,以及所採取的因應方式;而自 我分化良好者,較能夠轉換自己的情緒感受,與伴侶有有較彈性的互動距離,因 此可能與分化不佳者有不同之衝突知覺。後續研究或許可以納入衝突的強度、衝 突頻率、衝突時間長度等變項,以進一步釐清是否因衝突知覺的差異,影響自我

94

分化到衝突因應方式之關聯。

三、研究對象之建議 (一) 樣本發放之建議

本研究於樣本發放時,限於研究者人力、時間等限制下,僅能採取非隨機叢 集取樣。此外,由於授課班級之性別比例之差異,以及願意填答且具有戀愛經驗 者以女大學生為多,男大學生填答之廢卷率也較高,使本研究對象男大學生比例 較低。建議未來研究採取隨機抽取學校與班級,留意學校與課程之性別比例,以 蒐集到更合理的抽樣比例。

(二) 同時蒐集情侶雙方之問卷資料

本研究取樣僅以個人做為評量,無法進一步了解個人是否會受伴侶之自我分 化程度影響。因此,建議未來研究可以考慮同時蒐集伴侶雙方之量化資料,了解 伴侶雙方分化程度之配對類型,對兩人所採取之衝突因應方式之影響,以及與關 係滿意度之關聯。

95

96

97 Scale (DIFS).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0(1), 77-89.

Barnes, M. L., & Sternberg, R. J. (1997). A hierarchical model of love and its

98

prediction of satisfaction in close relationships. In R. J. Sternberg & M. Hojjat (Eds.), Satisfaction in close relationships (pp.79-101). New York, NY: Guilford . Baron R. M., & Kenny D. A. (1986)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1(6),1173-1182。

Bartle, S. E., & Sabatelli, R. M. (1995). The Behavioral and Emotional Reactivity Index: Preliminary evidence for construct validity from three studies. Family Relations, 44(3), 267-277.

Baum, N., & Shnit, D. (2003). Divorced parents' conflict management styles:

Self-differentiation and narcissism. Journal of Divorce & Remarriage, 39(3-4), 37-58.

Bowen, M. (1978). Family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 New York, NY: Jason Aronson.

Bray, J. H., Harvey, D. M., & Williamson, D. S. (1987). Intergenerational family relationships: An evaluation of theory and measurement.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 Training, 24(3S), 516-528.

Bray, J. H., Williamson, D. S., & Malone, P. E. (1984). Personal authority in the family system: Development of a questionnaire to measure personal authority in intergenerational family process. 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ory, 10(2), 167-178.

Cann, A., Normanm M. A., Welbourne, J. L., & Clhoun, L. G. (2008). Attachment styles, conflict styles and associations with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2(2), 131-146. doi: 10.1002/per.666

Chickering, A. W. (1969). Education and identity. San Francisco, NC: Jossey-Bass.

Cho, W., & Cross, S. E. (1995). Taiwanese love style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self-esteem 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Genetic, Social & General Psychology Monographs, 121(3), 283-310.

Christensen, A., & Heavey, C. L. (1990). Gender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the demand/withdraw pattern of marital conflic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1), 73.

Corcoran, K. O., & Mallinckrodt, B. (2000). Adult attachment, self-efficacy, perspective taking,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78(4), 473-483.

Cramer, D. (2000).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and conflict style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34(3), 337-341.

Cui, M., & Fincham, F. D. (2010). The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parental divorce and marital conflict on young adul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99

17(3), 331-343.

Davis, K. E., & Latty-Mann, H. (1987). Love styles 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A contribution to validation.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4(4), 409-428. doi: 10.1177/0265407587044002

Fletcher, G. J .O., Simpson, J. A., & Thomas, G. (2000). The measurement of perceived relationship quality components: A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Fletcher, G. J .O., Simpson, J. A., & Thomas, G. (2000). The measurement of perceived relationship quality components: A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相關文件